微小視野一窺巨大世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微小視野一窺巨大世界的作者是涂煥昌, 發布日期是20181011, 服務機構是特約文字編輯, 摘要是直到1990年代,電子顯微鏡的解析能力進步到次奈米程度,我們才勉強有能力「看到」原子的盧山真面目。清華大學的陳福榮教授結合電子顯微鏡與「全息像」的技術,掌握原子在空間中的位置,並以電腦演算法最終反推出原子的3D立體影像結構。.

標題微小視野一窺巨大世界
摘要直到1990年代,電子顯微鏡的解析能力進步到次奈米程度,我們才勉強有能力「看到」原子的盧山真面目。清華大學的陳福榮教授結合電子顯微鏡與「全息像」的技術,掌握原子在空間中的位置,並以電腦演算法最終反推出原子的3D立體影像結構。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733a5fcf-ddeb-434f-95c9-b0dd78f7f4c9
作者涂煥昌
服務機構特約文字編輯
發布日期20181011

標題

微小視野一窺巨大世界

摘要

直到1990年代,電子顯微鏡的解析能力進步到次奈米程度,我們才勉強有能力「看到」原子的盧山真面目。清華大學的陳福榮教授結合電子顯微鏡與「全息像」的技術,掌握原子在空間中的位置,並以電腦演算法最終反推出原子的3D立體影像結構。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733a5fcf-ddeb-434f-95c9-b0dd78f7f4c9

作者

涂煥昌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發布日期

20181011

根據名稱 特約文字編輯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特約文字編輯 ...)

何美鄉催生台灣疫苗工廠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2111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時,政府曾向民間收購口罩因應疫情,何美鄉發現台灣沒有自主掌握特定醫療資源的能力——例如疫苗。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廠集中在歐洲,且產能原先就不足。如果台灣沒有掌握生產疫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何美鄉催生台灣疫苗工廠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2/11/1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時,政府曾向民間收購口罩因應疫情,何美鄉發現台灣沒有自主掌握特定醫療資源的能力——例如疫苗。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廠集中在歐洲,且產能原先就不足。如果台灣沒有掌握生產疫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與文化不互斥!傅麗玉以原民觀點看科學

作者: 劉辰岫 | 發布日期: 201507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傅麗玉教授原先專長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一次到苗栗泰安鄉原住民部落的演講,意外打開她對原住民科學的研究。傅麗玉教授認為原住民族會有與大自然對話的獨特方式,對話過程中衍生出屬於他們的科學,雖然骨子裡頭與西方...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與文化不互斥!傅麗玉以原民觀點看科學

作者: 劉辰岫 | 發布日期: 2015/7/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傅麗玉教授原先專長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一次到苗栗泰安鄉原住民部落的演講,意外打開她對原住民科學的研究。傅麗玉教授認為原住民族會有與大自然對話的獨特方式,對話過程中衍生出屬於他們的科學,雖然骨子裡頭與西方...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創見與速度,吳素幸的生物學研究旅程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7020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吳素幸博士原本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語言來抒發情感,卻因不擅記憶,故沒選擇文組,轉而愛上科學的語言——數學,並立志要考數學系,但陰錯陽差念了台灣大學植物系。先後在加州大學...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創見與速度,吳素幸的生物學研究旅程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7/2/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吳素幸博士原本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語言來抒發情感,卻因不擅記憶,故沒選擇文組,轉而愛上科學的語言——數學,並立志要考數學系,但陰錯陽差念了台灣大學植物系。先後在加州大學...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揹十字架走苦路的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教授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060105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在2003年SARS期間,出任衛生署署長的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家,在B型肝炎、砷中毒、病毒相關癌症、環境因子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都有重大的研究成果。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揹十字架走苦路的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教授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06/1/5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在2003年SARS期間,出任衛生署署長的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家,在B型肝炎、砷中毒、病毒相關癌症、環境因子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都有重大的研究成果。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何美鄉催生台灣疫苗工廠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2111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時,政府曾向民間收購口罩因應疫情,何美鄉發現台灣沒有自主掌握特定醫療資源的能力——例如疫苗。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廠集中在歐洲,且產能原先就不足。如果台灣沒有掌握生產疫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何美鄉催生台灣疫苗工廠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2/11/1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時,政府曾向民間收購口罩因應疫情,何美鄉發現台灣沒有自主掌握特定醫療資源的能力——例如疫苗。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廠集中在歐洲,且產能原先就不足。如果台灣沒有掌握生產疫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與文化不互斥!傅麗玉以原民觀點看科學

作者: 劉辰岫 | 發布日期: 201507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傅麗玉教授原先專長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一次到苗栗泰安鄉原住民部落的演講,意外打開她對原住民科學的研究。傅麗玉教授認為原住民族會有與大自然對話的獨特方式,對話過程中衍生出屬於他們的科學,雖然骨子裡頭與西方...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與文化不互斥!傅麗玉以原民觀點看科學

作者: 劉辰岫 | 發布日期: 2015/7/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傅麗玉教授原先專長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一次到苗栗泰安鄉原住民部落的演講,意外打開她對原住民科學的研究。傅麗玉教授認為原住民族會有與大自然對話的獨特方式,對話過程中衍生出屬於他們的科學,雖然骨子裡頭與西方...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創見與速度,吳素幸的生物學研究旅程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7020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吳素幸博士原本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語言來抒發情感,卻因不擅記憶,故沒選擇文組,轉而愛上科學的語言——數學,並立志要考數學系,但陰錯陽差念了台灣大學植物系。先後在加州大學...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創見與速度,吳素幸的生物學研究旅程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7/2/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吳素幸博士原本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語言來抒發情感,卻因不擅記憶,故沒選擇文組,轉而愛上科學的語言——數學,並立志要考數學系,但陰錯陽差念了台灣大學植物系。先後在加州大學...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揹十字架走苦路的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教授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060105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在2003年SARS期間,出任衛生署署長的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家,在B型肝炎、砷中毒、病毒相關癌症、環境因子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都有重大的研究成果。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揹十字架走苦路的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教授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06/1/5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在2003年SARS期間,出任衛生署署長的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家,在B型肝炎、砷中毒、病毒相關癌症、環境因子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都有重大的研究成果。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特約文字編輯 ... ]

根據姓名 涂煥昌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涂煥昌 ...)

守護乳癌患者的心 嘉存生醫的「PERSBRA」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出身軍旅的科學教育家─洪偉清教授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090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在高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是一所帶有濃厚軍旅色彩的大學;大多數人,認為這裡應該只是教授軍事相關專業知識,培育軍事人才的地方,但實際上,這裡仍會教授一般大學都有的基礎科目,例如「物理」;而更令人意想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無私奉獻的在地教育家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1003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精準的「絕對位置」:鼎堅航太的精密導航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724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自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發展後,生活中從大至小的事情都離不開GPS。不過GPS本身受大氣影響,影響了定位的精確度,而吳順德教授與林修國教授合作的新技術,則提升了目前衛星定位的精密度。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遊走於虛實之間——AR紅什麼?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0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你有玩過「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嗎?透過手機螢幕,就可以看到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遊戲場景與寶可夢,這背後所用的技術就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簡稱AR)。事實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物理與化學結合—液晶生化快篩技術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51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血糖機、酸鹼石蕊試紙、驗孕棒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生理檢測工具,然而這些工具僅能檢測一些簡易的項目,再透過「專業儀器」的處理才能得知結果。淡江大學研究團隊以「酶」為對象,並以「液晶」作顯示工具,成功發展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守護乳癌患者的心 嘉存生醫的「PERSBRA」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出身軍旅的科學教育家─洪偉清教授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9/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在高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是一所帶有濃厚軍旅色彩的大學;大多數人,認為這裡應該只是教授軍事相關專業知識,培育軍事人才的地方,但實際上,這裡仍會教授一般大學都有的基礎科目,例如「物理」;而更令人意想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守護乳癌患者的心 嘉存生醫的「PERSBRA」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出身軍旅的科學教育家─洪偉清教授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090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在高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是一所帶有濃厚軍旅色彩的大學;大多數人,認為這裡應該只是教授軍事相關專業知識,培育軍事人才的地方,但實際上,這裡仍會教授一般大學都有的基礎科目,例如「物理」;而更令人意想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無私奉獻的在地教育家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1003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精準的「絕對位置」:鼎堅航太的精密導航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724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自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發展後,生活中從大至小的事情都離不開GPS。不過GPS本身受大氣影響,影響了定位的精確度,而吳順德教授與林修國教授合作的新技術,則提升了目前衛星定位的精密度。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遊走於虛實之間——AR紅什麼?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0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你有玩過「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嗎?透過手機螢幕,就可以看到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遊戲場景與寶可夢,這背後所用的技術就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簡稱AR)。事實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物理與化學結合—液晶生化快篩技術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51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血糖機、酸鹼石蕊試紙、驗孕棒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生理檢測工具,然而這些工具僅能檢測一些簡易的項目,再透過「專業儀器」的處理才能得知結果。淡江大學研究團隊以「酶」為對象,並以「液晶」作顯示工具,成功發展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守護乳癌患者的心 嘉存生醫的「PERSBRA」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出身軍旅的科學教育家─洪偉清教授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9/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在高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是一所帶有濃厚軍旅色彩的大學;大多數人,認為這裡應該只是教授軍事相關專業知識,培育軍事人才的地方,但實際上,這裡仍會教授一般大學都有的基礎科目,例如「物理」;而更令人意想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涂煥昌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微小視野一窺巨大世界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大腦功能研究先驅 David Ferrier 誕辰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001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843年1月13日出生的大衛.費里爾(David Ferrier)為《Brain》期刊的創刊人之一,其對人類大腦的分區和定位,被評為近50年來神經生理學界最偉大的貢獻。

1959年12月29日:費曼(Richard Feynman)經典的加州理工學院講義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19122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費曼在預期微型化與奈米科技可能發展的先見之明,是前加州理工學院校長戈伯格(Marvin Goldberger)表彰他是「20世紀物理的傑出人物」,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莫瑞森(Philip Morr...

專屬於埔里鎮的絕代美人 – 你可能不知道的茭白筍秘密

作者: 蔡勇斌 | 發布日期: 20220830 | 服務機構: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兼科技學院院長 | 摘要:

河川老化的終極殺手-優養化該如何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9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向山致敬!為什麼山對我們如此重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12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我們與自然科學的距離其實不遠!一窺在地科學研究可以如何守護我們

作者: 黃俊儒 | 發布日期: 20220429 | 服務機構: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特聘教授 | 摘要:

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你! 海洋科學永續發展臺灣不缺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8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現代醫龍的「素食主義」

作者: 秦咸靜 | 發布日期: 20190830 | 服務機構: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企劃推廣組 | 摘要: 外科醫師的巧手是救回病患生命的關鍵,但是要成為怪醫黑傑克的第一步,竟然是對著蔬果開刀!讓我們一起來體驗,現代醫龍巧奪天工的刀技,是如何藉由蔬果而非動物的犧牲來習得。

抗體,立正站好!-神奇的EOP技術

作者: 陳玫岑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摘要: 愛滋病被喻為二十世紀黑死病;許多癌症到現在還是神仙難治!隨著生物醫學研究日新月異,這些令人聞之色變的惡疾,透過滴血檢測就會被逼出原形,揪出元凶的神兵利器全是利用蛋白質抗原抗體的專一性結合打造而成。

台灣生技產業與國際接軌

作者: 楊智惠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本篇將介紹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所推動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以及國內外生技研究的發展情況。

懶人福音!溫度敏感性水膠提高眼部治療效率!

作者: 陳苑婷 | 發布日期: 2020111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摘要: 過去人們在滴眼藥水時,常常會為了提升藥水接觸患處的面積與療效,在體積有限且敏感的眼球裡以頻繁補充的方式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很明顯地,這個做法是非常不方便的,於是醫療研究變研發了數種智慧型水凝膠,加入...

問答系統系列2:隱藏版機器人 — 你的智慧好幫手

作者: 陳緼儂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 摘要: 在鋼鐵人的電影中,智慧助理 JARVIS 可以替鋼鐵人開燈關燈、尋找資訊、甚至是修理鋼鐵人受損的元件。我們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就像是鋼鐵人的生活,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智慧助理。如今,Apple Si...

I的萬物論——迎接物聯網時代

作者: 蘇芳儀 | 發布日期: 20190702 | 服務機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摘要: 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說過:「任何先進的未來科技都會帶來和魔法一樣的效果。」當冰箱、桌子、咖啡機、體重計等「物體」都被施上科技魔法時,它們會變得「有意識」且「通情達理」,這就是物聯網所創造的世界。

試問Siri與Jarvis的距離有多遠?

作者: 姚荏富 | 發布日期: 2021122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訪問了台大資工系的陳縕儂副教授,從老師的專業「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縮寫NLP)做切入,來帶大家了解資工系究竟在解決什麼問題。

AI結合生技醫藥 拯救骨鬆高風險族群

作者: 楊智惠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技術日益蓬勃,應用領域廣泛多元,以自動化的方法來處理瑣碎繁雜的任務已成了趨勢。本篇將焦點放於生醫領域,分享義大醫院洪暐傑透過「人工智慧整合管理平台」實際協助個案管理師追蹤骨質疏鬆高風險...

大腦功能研究先驅 David Ferrier 誕辰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001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843年1月13日出生的大衛.費里爾(David Ferrier)為《Brain》期刊的創刊人之一,其對人類大腦的分區和定位,被評為近50年來神經生理學界最偉大的貢獻。

1959年12月29日:費曼(Richard Feynman)經典的加州理工學院講義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19122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費曼在預期微型化與奈米科技可能發展的先見之明,是前加州理工學院校長戈伯格(Marvin Goldberger)表彰他是「20世紀物理的傑出人物」,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莫瑞森(Philip Morr...

專屬於埔里鎮的絕代美人 – 你可能不知道的茭白筍秘密

作者: 蔡勇斌 | 發布日期: 20220830 | 服務機構: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兼科技學院院長 | 摘要:

河川老化的終極殺手-優養化該如何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9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向山致敬!為什麼山對我們如此重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12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我們與自然科學的距離其實不遠!一窺在地科學研究可以如何守護我們

作者: 黃俊儒 | 發布日期: 20220429 | 服務機構: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特聘教授 | 摘要:

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你! 海洋科學永續發展臺灣不缺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8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現代醫龍的「素食主義」

作者: 秦咸靜 | 發布日期: 20190830 | 服務機構: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企劃推廣組 | 摘要: 外科醫師的巧手是救回病患生命的關鍵,但是要成為怪醫黑傑克的第一步,竟然是對著蔬果開刀!讓我們一起來體驗,現代醫龍巧奪天工的刀技,是如何藉由蔬果而非動物的犧牲來習得。

抗體,立正站好!-神奇的EOP技術

作者: 陳玫岑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摘要: 愛滋病被喻為二十世紀黑死病;許多癌症到現在還是神仙難治!隨著生物醫學研究日新月異,這些令人聞之色變的惡疾,透過滴血檢測就會被逼出原形,揪出元凶的神兵利器全是利用蛋白質抗原抗體的專一性結合打造而成。

台灣生技產業與國際接軌

作者: 楊智惠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本篇將介紹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所推動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以及國內外生技研究的發展情況。

懶人福音!溫度敏感性水膠提高眼部治療效率!

作者: 陳苑婷 | 發布日期: 2020111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摘要: 過去人們在滴眼藥水時,常常會為了提升藥水接觸患處的面積與療效,在體積有限且敏感的眼球裡以頻繁補充的方式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很明顯地,這個做法是非常不方便的,於是醫療研究變研發了數種智慧型水凝膠,加入...

問答系統系列2:隱藏版機器人 — 你的智慧好幫手

作者: 陳緼儂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 摘要: 在鋼鐵人的電影中,智慧助理 JARVIS 可以替鋼鐵人開燈關燈、尋找資訊、甚至是修理鋼鐵人受損的元件。我們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就像是鋼鐵人的生活,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智慧助理。如今,Apple Si...

I的萬物論——迎接物聯網時代

作者: 蘇芳儀 | 發布日期: 20190702 | 服務機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摘要: 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說過:「任何先進的未來科技都會帶來和魔法一樣的效果。」當冰箱、桌子、咖啡機、體重計等「物體」都被施上科技魔法時,它們會變得「有意識」且「通情達理」,這就是物聯網所創造的世界。

試問Siri與Jarvis的距離有多遠?

作者: 姚荏富 | 發布日期: 2021122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訪問了台大資工系的陳縕儂副教授,從老師的專業「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縮寫NLP)做切入,來帶大家了解資工系究竟在解決什麼問題。

AI結合生技醫藥 拯救骨鬆高風險族群

作者: 楊智惠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技術日益蓬勃,應用領域廣泛多元,以自動化的方法來處理瑣碎繁雜的任務已成了趨勢。本篇將焦點放於生醫領域,分享義大醫院洪暐傑透過「人工智慧整合管理平台」實際協助個案管理師追蹤骨質疏鬆高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