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為職志的黃明蕙教授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以研究為職志的黃明蕙教授的作者是潘昌志, 發布日期是20150518, 服務機構是自由科學作家, 摘要是黃明蕙將研究視為終生職志,其背後的動力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期許學生能有足夠野心懷抱更大的志向。.

標題以研究為職志的黃明蕙教授
摘要黃明蕙將研究視為終生職志,其背後的動力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期許學生能有足夠野心懷抱更大的志向。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7e5157c6-365f-410c-9c45-9c15f4fb875f
作者潘昌志
服務機構自由科學作家
發布日期20150518

標題

以研究為職志的黃明蕙教授

摘要

黃明蕙將研究視為終生職志,其背後的動力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期許學生能有足夠野心懷抱更大的志向。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7e5157c6-365f-410c-9c45-9c15f4fb875f

作者

潘昌志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發布日期

20150518

根據名稱 自由科學作家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自由科學作家 ...)

那些科學家努力破解集集地震的「震識」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91031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斷層破裂看似瞬間的事,但其實斷層上的能量早已累積了幾百年,最終在地栓(asperity)破裂開來。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二十年後,科學家對於斷層如何慢慢累積能量、釋放能量,以及斷層錯動機制有多少了解了呢?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那些科學家努力破解集集地震的「震識」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9/10/31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斷層破裂看似瞬間的事,但其實斷層上的能量早已累積了幾百年,最終在地栓(asperity)破裂開來。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二十年後,科學家對於斷層如何慢慢累積能量、釋放能量,以及斷層錯動機制有多少了解了呢?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以研究為職志的黃明蕙教授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5/5/18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黃明蕙將研究視為終生職志,其背後的動力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期許學生能有足夠野心懷抱更大的志向。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災難,然後(一):心理的創傷誰人「災」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1216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種災後可能會發生的心理症狀,使得災民即使在身體復原、家園重建之後,仍然走不出創傷帶來的痛苦陰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災難,然後(一):心理的創傷誰人「災」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12/16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種災後可能會發生的心理症狀,使得災民即使在身體復原、家園重建之後,仍然走不出創傷帶來的痛苦陰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火山帶來的各種挑戰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火山噴發時會伴隨著火山灰,亦有可能導致火山熱流或海嘯,而火山本身就代表了該地活躍的板塊運動,隱含著地熱發電的可能。雖然臺灣發生火山噴發的可能性不高,但仍是我們要了解的議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火山帶來的各種挑戰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8/5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火山噴發時會伴隨著火山灰,亦有可能導致火山熱流或海嘯,而火山本身就代表了該地活躍的板塊運動,隱含著地熱發電的可能。雖然臺灣發生火山噴發的可能性不高,但仍是我們要了解的議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那些科學家努力破解集集地震的「震識」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91031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斷層破裂看似瞬間的事,但其實斷層上的能量早已累積了幾百年,最終在地栓(asperity)破裂開來。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二十年後,科學家對於斷層如何慢慢累積能量、釋放能量,以及斷層錯動機制有多少了解了呢?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那些科學家努力破解集集地震的「震識」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9/10/31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斷層破裂看似瞬間的事,但其實斷層上的能量早已累積了幾百年,最終在地栓(asperity)破裂開來。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二十年後,科學家對於斷層如何慢慢累積能量、釋放能量,以及斷層錯動機制有多少了解了呢?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以研究為職志的黃明蕙教授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5/5/18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黃明蕙將研究視為終生職志,其背後的動力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期許學生能有足夠野心懷抱更大的志向。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災難,然後(一):心理的創傷誰人「災」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1216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種災後可能會發生的心理症狀,使得災民即使在身體復原、家園重建之後,仍然走不出創傷帶來的痛苦陰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災難,然後(一):心理的創傷誰人「災」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12/16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種災後可能會發生的心理症狀,使得災民即使在身體復原、家園重建之後,仍然走不出創傷帶來的痛苦陰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火山帶來的各種挑戰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火山噴發時會伴隨著火山灰,亦有可能導致火山熱流或海嘯,而火山本身就代表了該地活躍的板塊運動,隱含著地熱發電的可能。雖然臺灣發生火山噴發的可能性不高,但仍是我們要了解的議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火山帶來的各種挑戰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8/5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火山噴發時會伴隨著火山灰,亦有可能導致火山熱流或海嘯,而火山本身就代表了該地活躍的板塊運動,隱含著地熱發電的可能。雖然臺灣發生火山噴發的可能性不高,但仍是我們要了解的議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自由科學作家 ... ]

根據姓名 潘昌志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4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潘昌志 ...)

地震100問: 最強圖解X超酷知識: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地科祕密

作者: 馬國鳳, 潘昌志文 | 陳彥伶圖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3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11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572-3 (精裝, 11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地震100問: 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地科祕密

作者: 馬國鳳總監修 | 潘昌志文 | 陳彥伶圖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4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00-3 (EPUB, NT$500)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海洋100問: 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海洋秘密

作者: 潘昌志作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13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05-277-2 (精裝, NT$500, 13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海洋100問: 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海洋秘密

作者: 潘昌志作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05-282-6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地震100問: 最強圖解X超酷知識: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地科祕密

作者: 馬國鳳, 潘昌志文 | 陳彥伶圖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3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11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572-3 (精裝, 11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地震100問: 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地科祕密

作者: 馬國鳳總監修 | 潘昌志文 | 陳彥伶圖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4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00-3 (EPUB, NT$500)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海洋100問: 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海洋秘密

作者: 潘昌志作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13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05-277-2 (精裝, NT$500, 13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海洋100問: 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海洋秘密

作者: 潘昌志作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05-282-6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搜尋所有 潘昌志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以研究為職志的黃明蕙教授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如何取水中硬幣手不濕?利用大氣壓力!

作者: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11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硬幣掉到水裡,如何不弄濕手,而把它拿起來呢?其實善用大氣壓力和了解空氣組成,就可以做到!只要準備一個玻璃瓶,然後利用蠟燭將瓶中的氧氣燃燒殆盡,就能成功把水吸入瓶中,取得硬幣卻不弄濕手,到底怎麼辦到的,...

人類B型肝炎病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2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對抗B型肝炎,屬全球典範的臺灣都做了些什麼?

作者: 許偉帆 | 發布日期: 20160425 | 服務機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 | 摘要: 早年臺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但經過臺灣醫界的臨床觀察、研究與治療嘗試,現在臺灣已經是全世界對抗B型肝炎的模範。這次演講中,許偉帆醫師將以B型肝炎為例,跟大家分享臨床醫師怎樣參與醫學研究、衛生政策,以及醫...

從核分裂到原子彈:納粹德國為何造不出原子彈?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021218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當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時,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已是明確的科學事實。而後漢恩發現中子撞擊鈾原子的產物不是鐳,而是鋇,因而發現了核分裂。由於核分裂會釋放大量能量,在當時戰爭氛圍下,科學...

原子論提出者:道爾頓的一生

作者: 張文亮 | 發布日期: 20020905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 | 摘要: 「化學原子論」是近代化學理論發展的基石之一,道爾頓是這個理論的提出者。他的名字,如今留在普世的化學課本上,但很少人知道,他是個中學老師,業餘的化學家,天生患有色盲與癲癇症,終生未娶。

原子的構造——原子核

作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科技部前身 | 發布日期: 20130610 | 服務機構: | 摘要:

核分裂與核能發電

作者: 東森電視 | 科學大解碼 | 製作小組 | 發布日期: 20081202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能源危機和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核能發電具有減碳和低成本的優勢。究竟核燃料如何發電的,節能減碳的優勢又在哪裡,從科學家的數據中,我們帶您一塊了解。

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

作者: 趙丰 | 發布日期: 20170309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摘要: 火箭是怎麼被發明的?冷戰又怎麼促進了更「恐怖」的火箭一路飛向太空,甚至把人送上了月球?火箭這個人類智慧知識的產物,終究是改變了人類的世界。

真真假假?破解登月陰謀論!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61201 | 服務機構: | 摘要: 現在,距離人類最後一次登月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雖然有無人探測器成功登月,卻再也沒人登上過月球,也因此產生了陰謀論,許多人懷疑美國太空人登月是造假的。

王冠是純金打造的嗎?——浮力與密度(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古希臘王室給了阿基米德一個難題,要在不刮傷王冠的原則下,知道王冠是不是純金打造的!?偉大天才阿基米德想到,可以比較「王冠」跟「和王冠相同重量的黃金」的體積,就能得到答案。只是王冠體積實在有夠難算的,阿...

王冠是純金打造的嗎?——浮力與密度(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阿基米德泡澡時發現體積與浮力的關係之後,連衣服都忘了穿就直接衝去找大臣和工匠,原來,他發現了比黃金還要貴重的原理:「物體在液體中受到浮力的大小,等於物體排開的液體重。」

顏色繽紛的浮球溫度計怎麼測溫度?簡介伽利略溫度計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4070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伽利略溫度計是利用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並以對溫度很敏感的碳氫化合物作為溫度計的材料。當溫度下降,碳氫化合物液體密度上升,便會影響到伽利略溫度計中玻璃球的浮沉。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伽利略溫度計是如何從...

小玻璃瓶如何在滿水量筒中升降自如?簡介笛卡兒潛水伕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090527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笛卡兒潛水伕是一種有趣的科學玩具,它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小瓶所受浮力等於其排開水的重量」,再加上對量筒施加壓力與否,使得小瓶在滿水量筒中升降自如。接下來就讓我們瞧瞧笛卡兒潛水夫怎麼在量筒中浮沉自如吧...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阿基米德答:液體密度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桌上有一個圓柱形金屬,將金屬放入室溫冷水,金屬頂端稍為浮出水面。再將金屬放入攝氏 70 度熱水,金屬沉於熱水底部。明明都是水,為甚麼一浮一沉?圓柱形金屬的密度略小於室溫冷水密度,因此浮於冷水表面。水的...

母親的營養狀況如何影響胎兒?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0606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甘比亞每年有明顯的乾、溼兩季,人民的日常食物與營養狀況因而很不一樣。研究人員發現,在乾、溼季受孕的孩子,DNA甲基化模式有顯著差異,而且這種差異可能是終生的。瑞典醫師畢格林發現,孕婦在懷孕期間缺乏食物...

如何取水中硬幣手不濕?利用大氣壓力!

作者: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11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硬幣掉到水裡,如何不弄濕手,而把它拿起來呢?其實善用大氣壓力和了解空氣組成,就可以做到!只要準備一個玻璃瓶,然後利用蠟燭將瓶中的氧氣燃燒殆盡,就能成功把水吸入瓶中,取得硬幣卻不弄濕手,到底怎麼辦到的,...

人類B型肝炎病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2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對抗B型肝炎,屬全球典範的臺灣都做了些什麼?

作者: 許偉帆 | 發布日期: 20160425 | 服務機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 | 摘要: 早年臺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但經過臺灣醫界的臨床觀察、研究與治療嘗試,現在臺灣已經是全世界對抗B型肝炎的模範。這次演講中,許偉帆醫師將以B型肝炎為例,跟大家分享臨床醫師怎樣參與醫學研究、衛生政策,以及醫...

從核分裂到原子彈:納粹德國為何造不出原子彈?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021218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當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時,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已是明確的科學事實。而後漢恩發現中子撞擊鈾原子的產物不是鐳,而是鋇,因而發現了核分裂。由於核分裂會釋放大量能量,在當時戰爭氛圍下,科學...

原子論提出者:道爾頓的一生

作者: 張文亮 | 發布日期: 20020905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 | 摘要: 「化學原子論」是近代化學理論發展的基石之一,道爾頓是這個理論的提出者。他的名字,如今留在普世的化學課本上,但很少人知道,他是個中學老師,業餘的化學家,天生患有色盲與癲癇症,終生未娶。

原子的構造——原子核

作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科技部前身 | 發布日期: 20130610 | 服務機構: | 摘要:

核分裂與核能發電

作者: 東森電視 | 科學大解碼 | 製作小組 | 發布日期: 20081202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能源危機和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核能發電具有減碳和低成本的優勢。究竟核燃料如何發電的,節能減碳的優勢又在哪裡,從科學家的數據中,我們帶您一塊了解。

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

作者: 趙丰 | 發布日期: 20170309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摘要: 火箭是怎麼被發明的?冷戰又怎麼促進了更「恐怖」的火箭一路飛向太空,甚至把人送上了月球?火箭這個人類智慧知識的產物,終究是改變了人類的世界。

真真假假?破解登月陰謀論!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61201 | 服務機構: | 摘要: 現在,距離人類最後一次登月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雖然有無人探測器成功登月,卻再也沒人登上過月球,也因此產生了陰謀論,許多人懷疑美國太空人登月是造假的。

王冠是純金打造的嗎?——浮力與密度(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古希臘王室給了阿基米德一個難題,要在不刮傷王冠的原則下,知道王冠是不是純金打造的!?偉大天才阿基米德想到,可以比較「王冠」跟「和王冠相同重量的黃金」的體積,就能得到答案。只是王冠體積實在有夠難算的,阿...

王冠是純金打造的嗎?——浮力與密度(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阿基米德泡澡時發現體積與浮力的關係之後,連衣服都忘了穿就直接衝去找大臣和工匠,原來,他發現了比黃金還要貴重的原理:「物體在液體中受到浮力的大小,等於物體排開的液體重。」

顏色繽紛的浮球溫度計怎麼測溫度?簡介伽利略溫度計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4070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伽利略溫度計是利用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並以對溫度很敏感的碳氫化合物作為溫度計的材料。當溫度下降,碳氫化合物液體密度上升,便會影響到伽利略溫度計中玻璃球的浮沉。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伽利略溫度計是如何從...

小玻璃瓶如何在滿水量筒中升降自如?簡介笛卡兒潛水伕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090527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笛卡兒潛水伕是一種有趣的科學玩具,它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小瓶所受浮力等於其排開水的重量」,再加上對量筒施加壓力與否,使得小瓶在滿水量筒中升降自如。接下來就讓我們瞧瞧笛卡兒潛水夫怎麼在量筒中浮沉自如吧...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阿基米德答:液體密度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桌上有一個圓柱形金屬,將金屬放入室溫冷水,金屬頂端稍為浮出水面。再將金屬放入攝氏 70 度熱水,金屬沉於熱水底部。明明都是水,為甚麼一浮一沉?圓柱形金屬的密度略小於室溫冷水密度,因此浮於冷水表面。水的...

母親的營養狀況如何影響胎兒?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0606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甘比亞每年有明顯的乾、溼兩季,人民的日常食物與營養狀況因而很不一樣。研究人員發現,在乾、溼季受孕的孩子,DNA甲基化模式有顯著差異,而且這種差異可能是終生的。瑞典醫師畢格林發現,孕婦在懷孕期間缺乏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