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地質能源:什麼是「 可燃冰」?可以燃燒的冰嗎? 的作者是林子耕 , 發布日期是20180312 , 服務機構是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是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的資源量十分豐富,目前已發展出三種主要開採的方式,是許多國家未來希望開發的新興能源。經台灣研究人員調查,台灣本島西南海域可能蘊藏大量天然氣水合物,若得以成功開採,則能夠扭轉台灣能源自己嚴重不足的事態,建立更為可靠能源供應結構。 .
根據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公司名稱: 中宇 | 職稱: 獨立董事 | 就任日期: 1120621 | 公司代號: 1535 | 出表日期: 1140521 | 主要現職: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名譽教授 | 主要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所長;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 目前兼任其他公司名稱: 九豪精密陶瓷(股)公司 | 其他公司職稱: 獨立董事 | 備註:
@ 上市公司獨立董監事兼任情形彙總表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的資源量十分豐富,目前已發展出三種主要開採的方式,是許多國家未來希望開發的新興能源。經台灣研究人員調查,台灣本島西南海域可能蘊藏大量天然氣水合物,若得以成功開採,則能夠扭轉台...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3/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再生能源的定義為,由自然過程產生且具有源源不斷補給的能源,是來自太陽或者地球內部的熱源直接或者間接演變而來的,地熱能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再生能源的定義為,由自然過程產生且具有源源不斷補給的能源,是來自太陽或者地球內部的熱源直接或者間接演變而來的,地熱能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公司名稱: 中宇 | 職稱: 獨立董事 | 就任日期: 1120621 | 公司代號: 1535 | 出表日期: 1140521 | 主要現職: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名譽教授 | 主要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所長;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 目前兼任其他公司名稱: 九豪精密陶瓷(股)公司 | 其他公司職稱: 獨立董事 | 備註:
@ 上市公司獨立董監事兼任情形彙總表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的資源量十分豐富,目前已發展出三種主要開採的方式,是許多國家未來希望開發的新興能源。經台灣研究人員調查,台灣本島西南海域可能蘊藏大量天然氣水合物,若得以成功開採,則能夠扭轉台...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3/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再生能源的定義為,由自然過程產生且具有源源不斷補給的能源,是來自太陽或者地球內部的熱源直接或者間接演變而來的,地熱能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再生能源的定義為,由自然過程產生且具有源源不斷補給的能源,是來自太陽或者地球內部的熱源直接或者間接演變而來的,地熱能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
根據姓名 林子耕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林子耕 ...)作者: 林子耕 | 指導教授: 謝秉志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7 | 論文名稱(外文):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CO2 Enhanced Gas Recovery in Class 1 Gas Hydrate Deposits Offshore Sou... | 系所名稱: 資源工程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熱能是一種乾淨的再生能源,由於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持續衰變,會釋放出大量的輻射熱能,越深入地球則溫度越高,若能利用地熱發電,其運轉成本低廉、發電能力穩定、腹地小且抗天災能力強,是未來發展綠能基載電力...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對於無法自產能源的台灣來說,便宜的火力發電變成了無可避免的選擇,然而,燃燒煤礦所帶來的空氣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將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的負擔。因此,透過潔淨煤、二氧化碳捕集的技術來改善上述問題,是台灣能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熱能為一種乾淨再生能源,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具有風力、太陽能等綠能所欠缺的供電穩定性,可以做為基載電力使用,甚至可以透過小型地熱能電廠與智慧蓄能設備配合,在短時間達到供應大量尖載電力的調配操作。台灣位處...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石油並非永續能源,隨著傳統油氣逐日耗盡,人類勢必需尋找非傳統開採的油氣來源,抑或是尋求替代能源做為解方。近年來,頁岩氣、油沙和天然氣水合物,已經成為非傳統油氣的主要來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火力發電是台灣取得能源的主要途徑,透過燃燒「煤礦」推動整個國家的行進。比起化石燃料,煤礦是更易儲存、易運輸、又便宜的電力來源,對於仰賴進口能源的台灣而言,是極具優勢的選擇。同時,煤礦帶來的空氣汙染也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2025非核家園及節能減碳如今早已是台灣能源政策的中心思想,政府期盼在高度依賴核能及進口化石燃料的發電結構下力求轉型,希望打造更環保且可靠的能源供應系統。能源國家型計劃(NEP)研究團隊更在台灣西南海...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指導教授: 謝秉志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7 | 論文名稱(外文):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CO2 Enhanced Gas Recovery in Class 1 Gas Hydrate Deposits Offshore Sou... | 系所名稱: 資源工程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熱能是一種乾淨的再生能源,由於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持續衰變,會釋放出大量的輻射熱能,越深入地球則溫度越高,若能利用地熱發電,其運轉成本低廉、發電能力穩定、腹地小且抗天災能力強,是未來發展綠能基載電力...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對於無法自產能源的台灣來說,便宜的火力發電變成了無可避免的選擇,然而,燃燒煤礦所帶來的空氣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將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的負擔。因此,透過潔淨煤、二氧化碳捕集的技術來改善上述問題,是台灣能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熱能為一種乾淨再生能源,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具有風力、太陽能等綠能所欠缺的供電穩定性,可以做為基載電力使用,甚至可以透過小型地熱能電廠與智慧蓄能設備配合,在短時間達到供應大量尖載電力的調配操作。台灣位處...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石油並非永續能源,隨著傳統油氣逐日耗盡,人類勢必需尋找非傳統開採的油氣來源,抑或是尋求替代能源做為解方。近年來,頁岩氣、油沙和天然氣水合物,已經成為非傳統油氣的主要來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火力發電是台灣取得能源的主要途徑,透過燃燒「煤礦」推動整個國家的行進。比起化石燃料,煤礦是更易儲存、易運輸、又便宜的電力來源,對於仰賴進口能源的台灣而言,是極具優勢的選擇。同時,煤礦帶來的空氣汙染也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2025非核家園及節能減碳如今早已是台灣能源政策的中心思想,政府期盼在高度依賴核能及進口化石燃料的發電結構下力求轉型,希望打造更環保且可靠的能源供應系統。能源國家型計劃(NEP)研究團隊更在台灣西南海...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林子耕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作者: 欒丕綱 | 發布日期: 20170206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 摘要: 近來,大眾對黑洞與時空旅行的興趣越趨濃烈,重力波、黑洞,以及時空這些源自相對論的觀念,已成為現代人應該了解的基本知識。
作者: 欒丕綱 | 發布日期: 20170302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 摘要: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由其引出的時空觀念是科幻與科普的熱門題材。本文從失重現象的觀察開始,藉著幾個「想像實驗」,逐步理解廣義相對論的概念。
作者: 施華強 | 發布日期: 20051107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及廣義相對論澈底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念。本文從幾何觀點,分析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以及其內涵。
作者: 郭政育 | 發布日期: 2019031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物理系 | 摘要: 20世紀初,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對論在物理學界掀起巨大波瀾,顛覆人們對時空和重力的理解;1974年,霍金(Stephen Hawking)發表《黑洞在爆炸嗎?》(Black ...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51026 | 服務機構: | 摘要: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02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小鼠的造血幹細胞會老化,老年鼠的血液細胞組成因而發生變化。造血幹細胞的老化是外因造成的,而不是內因,血漿中的一種趨化素似乎與老化過程有關。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72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作者: 李讃虔 | 發布日期: 20180621 | 服務機構: 自由投稿者 | 摘要:
作者: 詹佳和 | 發布日期: 2018060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作者: 夏寧 | 發布日期: 20180530 | 服務機構: 台灣食育協會 | 摘要: 本文介紹了鹽加入料理時造成的脫水現象,並討論各種食材料理時鹽巴的加入時機,以科學角度來解釋做菜之藝術。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7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作者: 秦先玉 | 發布日期: 20130409 | 服務機構: 振興醫院教學研究部 | 摘要: 既然電鍋的製造始於日本,終於在臺灣高度使用,那麼,我們應該換上「技術傳播」這副新眼鏡,才有機會看見使用國的工程師與使用者對於電鍋在地化的貢獻。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44年6月,荷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飢荒,而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在饑荒期間受孕成胎然後出生的人,到了中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膽固醇較高;肥胖、糖尿病、精神分裂的比率也較高。從動物實驗中發現,...
作者: 周成功 | 發布日期: 20170123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演講人) | 摘要: 達爾文的演化論背後有一個假設:群體中個別的變異是隨機產生的,經過環境的天擇之後才脫穎而出。1943年Luria 和Dulbruck共同設計了一個實驗証實了這一點。個體對環境的應對經驗真的不能遺傳給後代...
作者: 丁照棣 | 發布日期: 20161128 | 服務機構: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 摘要: 如果說孟德爾是遺傳學之父,摩根在遺傳學上的重要性,應該和孟德爾不相上下。他以果蠅為模式生物,創立了染色體學說,開啟了現代遺傳學。但摩根的成就其實並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他還有一群傑出的學生作為他的左右...
作者: 欒丕綱 | 發布日期: 20170206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 摘要: 近來,大眾對黑洞與時空旅行的興趣越趨濃烈,重力波、黑洞,以及時空這些源自相對論的觀念,已成為現代人應該了解的基本知識。
作者: 欒丕綱 | 發布日期: 20170302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 摘要: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由其引出的時空觀念是科幻與科普的熱門題材。本文從失重現象的觀察開始,藉著幾個「想像實驗」,逐步理解廣義相對論的概念。
作者: 施華強 | 發布日期: 20051107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及廣義相對論澈底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念。本文從幾何觀點,分析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以及其內涵。
作者: 郭政育 | 發布日期: 2019031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物理系 | 摘要: 20世紀初,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對論在物理學界掀起巨大波瀾,顛覆人們對時空和重力的理解;1974年,霍金(Stephen Hawking)發表《黑洞在爆炸嗎?》(Black ...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51026 | 服務機構: | 摘要: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02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小鼠的造血幹細胞會老化,老年鼠的血液細胞組成因而發生變化。造血幹細胞的老化是外因造成的,而不是內因,血漿中的一種趨化素似乎與老化過程有關。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72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作者: 李讃虔 | 發布日期: 20180621 | 服務機構: 自由投稿者 | 摘要:
作者: 詹佳和 | 發布日期: 2018060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作者: 夏寧 | 發布日期: 20180530 | 服務機構: 台灣食育協會 | 摘要: 本文介紹了鹽加入料理時造成的脫水現象,並討論各種食材料理時鹽巴的加入時機,以科學角度來解釋做菜之藝術。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7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作者: 秦先玉 | 發布日期: 20130409 | 服務機構: 振興醫院教學研究部 | 摘要: 既然電鍋的製造始於日本,終於在臺灣高度使用,那麼,我們應該換上「技術傳播」這副新眼鏡,才有機會看見使用國的工程師與使用者對於電鍋在地化的貢獻。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44年6月,荷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飢荒,而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在饑荒期間受孕成胎然後出生的人,到了中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膽固醇較高;肥胖、糖尿病、精神分裂的比率也較高。從動物實驗中發現,...
作者: 周成功 | 發布日期: 20170123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演講人) | 摘要: 達爾文的演化論背後有一個假設:群體中個別的變異是隨機產生的,經過環境的天擇之後才脫穎而出。1943年Luria 和Dulbruck共同設計了一個實驗証實了這一點。個體對環境的應對經驗真的不能遺傳給後代...
作者: 丁照棣 | 發布日期: 20161128 | 服務機構: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 摘要: 如果說孟德爾是遺傳學之父,摩根在遺傳學上的重要性,應該和孟德爾不相上下。他以果蠅為模式生物,創立了染色體學說,開啟了現代遺傳學。但摩根的成就其實並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他還有一群傑出的學生作為他的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