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世界上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下)的作者是LIS情境科學教材, 發布日期是20180619, 摘要是永遠持續運動的永動機,這麼傳奇的裝置是否真的存在?伽利略和牛頓曾提出:只要沒有人對物體施力,則靜者恆靜、動者恆動,永動機跟慣性運動是否有密切關聯呢?.

標題世界上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下)
摘要永遠持續運動的永動機,這麼傳奇的裝置是否真的存在?伽利略和牛頓曾提出:只要沒有人對物體施力,則靜者恆靜、動者恆動,永動機跟慣性運動是否有密切關聯呢?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d4cec9cc-ab0e-4fa2-a513-698b7946d445
作者LIS情境科學教材
服務機構(空)
發布日期20180619

標題

世界上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下)

摘要

永遠持續運動的永動機,這麼傳奇的裝置是否真的存在?伽利略和牛頓曾提出:只要沒有人對物體施力,則靜者恆靜、動者恆動,永動機跟慣性運動是否有密切關聯呢?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d4cec9cc-ab0e-4fa2-a513-698b7946d445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服務機構

(空)

發布日期

20180619

根據名稱 世界上可能存在 永動機 嗎 下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世界上可能存在 永動機 嗎 下 ...)

世界上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19 | 服務機構: | 摘要: 永遠持續運動的永動機,這麼傳奇的裝置是否真的存在?伽利略和牛頓曾提出:只要沒有人對物體施力,則靜者恆靜、動者恆動,永動機跟慣性運動是否有密切關聯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世界上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下)

節目名稱: LIS情境科學教材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465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d4cec9cc-ab0e-4fa2-a513-698b7946d445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世界上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19 | 服務機構: | 摘要: 永遠持續運動的永動機,這麼傳奇的裝置是否真的存在?伽利略和牛頓曾提出:只要沒有人對物體施力,則靜者恆靜、動者恆動,永動機跟慣性運動是否有密切關聯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世界上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下)

節目名稱: LIS情境科學教材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465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d4cec9cc-ab0e-4fa2-a513-698b7946d445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 搜尋所有 世界上可能存在 永動機 嗎 下 ... ]

根據姓名 LIS情境科學教材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 上: 40部LIS影片讓你秒懂物理

作者: 胡妙芬作 | LIS情境科學教材總監修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8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58-4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 下: 40部LIS影片讓你秒懂物理

作者: 胡妙芬作 | LIS情境科學教材總監修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8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59-1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過去,化學反應普遍被認為是因為兩個物質間存在著吸引力,並且會彼此消耗,而讓反應結束在某一物質消耗殆盡時,所以是一種不可逆的單向反應。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這股「吸引力」在當時的科學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過去,化學反應普遍被認為是因為兩個物質間存在著吸引力,並且會彼此消耗,而讓反應結束在某一物質消耗殆盡時,所以是一種不可逆的單向反應。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這股「吸引力」在當時的科學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實驗教學】科學實驗當精品,成品美到讓你融化!

節目名稱: LIS情境科學教材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629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98616355-8f88-4f5d-8b8f-8db3b54df5f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所有可逆反應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反應到最後,原料跟產物會呈現特殊的比例。而這些固定比例則源自於物質的濃度和吸引力所達到的「反應平衡」。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所有可逆反應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反應到最後,原料跟產物會呈現特殊的比例。而這些固定比例則源自於物質的濃度和吸引力所達到的「反應平衡」。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1798年後,科學家普遍認為化學反應可分成可逆與不可逆反應,但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的酯化反應中發現,無論怎麼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 上: 40部LIS影片讓你秒懂物理

作者: 胡妙芬作 | LIS情境科學教材總監修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8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58-4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 下: 40部LIS影片讓你秒懂物理

作者: 胡妙芬作 | LIS情境科學教材總監修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8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59-1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過去,化學反應普遍被認為是因為兩個物質間存在著吸引力,並且會彼此消耗,而讓反應結束在某一物質消耗殆盡時,所以是一種不可逆的單向反應。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這股「吸引力」在當時的科學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過去,化學反應普遍被認為是因為兩個物質間存在著吸引力,並且會彼此消耗,而讓反應結束在某一物質消耗殆盡時,所以是一種不可逆的單向反應。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這股「吸引力」在當時的科學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實驗教學】科學實驗當精品,成品美到讓你融化!

節目名稱: LIS情境科學教材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629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98616355-8f88-4f5d-8b8f-8db3b54df5f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所有可逆反應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反應到最後,原料跟產物會呈現特殊的比例。而這些固定比例則源自於物質的濃度和吸引力所達到的「反應平衡」。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所有可逆反應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反應到最後,原料跟產物會呈現特殊的比例。而這些固定比例則源自於物質的濃度和吸引力所達到的「反應平衡」。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1798年後,科學家普遍認為化學反應可分成可逆與不可逆反應,但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的酯化反應中發現,無論怎麼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LIS情境科學教材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世界上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下)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0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夢想飛上青天(一):使出渾身解數,我要登天去!

作者: 范賢娟 | 發布日期: 20180418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 摘要: 現今,乘著飛機橫跨陸海之間,是再日常不過的事。但將歷史往前推,人類要如同飛鳥翱翔空中根本不可能,因此我們將「登天」用以形容難以達成之事。在真實駕著飛機飛行以前,人類用了哪些登天秘訣呢?

MIT迷你潛艇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 姚荏富 | 發布日期: 20211222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王朝欽教授的領導下,由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中心所開發的「第一代雙載水下載具(Two-person 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MUV)」,今年終於成功踏出指標性的一步!

船模實驗在做什麼?船隻設計的眉眉角角

作者: 吳謹安 | 發布日期: 2021112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臺灣近年推動自主國防,時常可以看到國艦國造的相關新聞,但你有沒有想過:所費不貲動輒數億的造船經費,要如何知道實船完工是真的功能完整的呢?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陳政宏指出,為了驗證船隻...

海洋尖兵.潛入湛藍秘境

作者: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 發布日期: 201909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本展介紹臺灣首座可觸及水下3,000公尺的深海工作型水下遙控無人載具(以下簡稱ROV),以及它的工作母船-臺灣現役最大、最先進的海洋研究船「勵進」及其配備的海洋探測設備。 邀請您一起潛入深海,探索海...

綠色船舶設計新思維

作者: 葉榮華 | 發布日期: 20180417 | 服務機構: 高雄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 | 摘要: 船舶設計技術的改善具有巨大的節油潛力,能為海運業節省約30%的油耗,並能減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與二氧化碳的排放。

叫我「勵進」Call me LEGEND——深度剖析全臺灣最大海洋研究船

作者: 羅書韻 | 發布日期: 20180810 | 服務機構: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 摘要: 「她的名字就叫『勵進』,不是勵進號。」為了替她正名,海洋中心的工作人員這麼說道。與海研一號至三號的命名方式不同,這艘今年5月啟用、擁有全臺最先進配備的海洋研究船,以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字體題名,而英文船名...

舉起地球的巨人——阿基米德的傳奇人生

作者: 陳琬婷 | 發布日期: 2012010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 摘要: 阿基米德是無人不曉的古希臘科學家和發明家,他從小受到家庭的科學薰陶,師事數學家歐幾里德,並且相當熱愛數學。他計算出了圓周率、發現了球體積,為微積分打下基礎。阿基米德的貢獻奠定許多當代發明的雛形,現今生...

古人畫圈圈 用文言文算圓周率——三國學者的數學貢獻

作者: 洪萬生 | 發布日期: 20041207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 摘要: 三國時代的學者對數學做出許多貢獻,從趙爽的「以方出圓」到劉徽的「方圓之率」,可以看到劉徽如何地將一個哲學方面的信念或修辭,轉化成為一個數學的途徑或啟思。鑑古觀今也可運用於數學教育,建議中小學數學課程在...

1959年3月29日:布里格斯(Lyman Briggs)發表棒球旋轉的研究結果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20032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棒球投手要投出獨特曲線球軌道的關鍵在於球的旋轉,而非球速。我們之所以能了解這點要歸功於一位名叫布里格斯(Lyman Briggs)的物理學家兼終身的棒球迷,他於1950年代做了風洞實驗,徹底地確定了答...

衛星酬載

作者: 黃正中 | 發布日期: 20180416 | 服務機構: 國家太空中心 | 摘要: 酬載是太空計畫的主角,人造衛星的衛星本體是被設計用來使酬載運轉並且將資料送回地球。因此衛星上搭載的是通訊酬載,就稱為通訊衛星;搭載的是遙測儀器,則稱為遙測衛星,依此類推。我國的衛星計畫參考各國主要的太...

自旋一圈只要半小時!奇特的超快自旋小行星

作者: 李昫岱 | 屋頂上的天文學家 | 發布日期: 202003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過去科學家認為大小介於數百公尺到數十公里的小行星,它們的自旋速度有個上限,自旋一圈的時間都比2小時還長。2002年,科學家發現一顆長約700公尺小行星的自旋週期只有半小時,到2020年3月為止,這種超...

集氣放大絕招及辨視細胞

作者: 賴毓彤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能更精準消滅癌細胞一直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目標,研究中,透過「集氣放大絕招」的概念,讓 UCNPs 透過吸收低能量光子來釋放高能量光子,直到到達癌細胞位置才將光籠打開,精準消滅癌細胞。

女生選文組,男生念理組?性別對高中生選組的影響──逢甲大學郭祐誠專訪

作者: 沙珮琦 | 發布日期: 2021031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高一升高二區分文理組後,學習的重點也隨之劃分,除了影響大學校系的選擇,跟往後職涯也或多或少有所關聯,長遠來看,更可能造成薪資差異。正因如此,「選組」這件事,可謂許多學生、家長與老師共同的課(惡)題(夢...

你要X精子?還是Y精子?——哺乳類精子分離法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1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XY染色體決定哺乳類動物的性別,兩者的隨機組合創造出雌雄。日本科學家現在發展出將X、Y精子分離的技術,能夠控制受精卵性別。這樣的技術將可以運用在經濟動物,如:乳牛、肉牛農場。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0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夢想飛上青天(一):使出渾身解數,我要登天去!

作者: 范賢娟 | 發布日期: 20180418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 摘要: 現今,乘著飛機橫跨陸海之間,是再日常不過的事。但將歷史往前推,人類要如同飛鳥翱翔空中根本不可能,因此我們將「登天」用以形容難以達成之事。在真實駕著飛機飛行以前,人類用了哪些登天秘訣呢?

MIT迷你潛艇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 姚荏富 | 發布日期: 20211222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王朝欽教授的領導下,由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中心所開發的「第一代雙載水下載具(Two-person 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MUV)」,今年終於成功踏出指標性的一步!

船模實驗在做什麼?船隻設計的眉眉角角

作者: 吳謹安 | 發布日期: 2021112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臺灣近年推動自主國防,時常可以看到國艦國造的相關新聞,但你有沒有想過:所費不貲動輒數億的造船經費,要如何知道實船完工是真的功能完整的呢?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陳政宏指出,為了驗證船隻...

海洋尖兵.潛入湛藍秘境

作者: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 發布日期: 201909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本展介紹臺灣首座可觸及水下3,000公尺的深海工作型水下遙控無人載具(以下簡稱ROV),以及它的工作母船-臺灣現役最大、最先進的海洋研究船「勵進」及其配備的海洋探測設備。 邀請您一起潛入深海,探索海...

綠色船舶設計新思維

作者: 葉榮華 | 發布日期: 20180417 | 服務機構: 高雄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 | 摘要: 船舶設計技術的改善具有巨大的節油潛力,能為海運業節省約30%的油耗,並能減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與二氧化碳的排放。

叫我「勵進」Call me LEGEND——深度剖析全臺灣最大海洋研究船

作者: 羅書韻 | 發布日期: 20180810 | 服務機構: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 摘要: 「她的名字就叫『勵進』,不是勵進號。」為了替她正名,海洋中心的工作人員這麼說道。與海研一號至三號的命名方式不同,這艘今年5月啟用、擁有全臺最先進配備的海洋研究船,以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字體題名,而英文船名...

舉起地球的巨人——阿基米德的傳奇人生

作者: 陳琬婷 | 發布日期: 2012010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 摘要: 阿基米德是無人不曉的古希臘科學家和發明家,他從小受到家庭的科學薰陶,師事數學家歐幾里德,並且相當熱愛數學。他計算出了圓周率、發現了球體積,為微積分打下基礎。阿基米德的貢獻奠定許多當代發明的雛形,現今生...

古人畫圈圈 用文言文算圓周率——三國學者的數學貢獻

作者: 洪萬生 | 發布日期: 20041207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 摘要: 三國時代的學者對數學做出許多貢獻,從趙爽的「以方出圓」到劉徽的「方圓之率」,可以看到劉徽如何地將一個哲學方面的信念或修辭,轉化成為一個數學的途徑或啟思。鑑古觀今也可運用於數學教育,建議中小學數學課程在...

1959年3月29日:布里格斯(Lyman Briggs)發表棒球旋轉的研究結果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20032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棒球投手要投出獨特曲線球軌道的關鍵在於球的旋轉,而非球速。我們之所以能了解這點要歸功於一位名叫布里格斯(Lyman Briggs)的物理學家兼終身的棒球迷,他於1950年代做了風洞實驗,徹底地確定了答...

衛星酬載

作者: 黃正中 | 發布日期: 20180416 | 服務機構: 國家太空中心 | 摘要: 酬載是太空計畫的主角,人造衛星的衛星本體是被設計用來使酬載運轉並且將資料送回地球。因此衛星上搭載的是通訊酬載,就稱為通訊衛星;搭載的是遙測儀器,則稱為遙測衛星,依此類推。我國的衛星計畫參考各國主要的太...

自旋一圈只要半小時!奇特的超快自旋小行星

作者: 李昫岱 | 屋頂上的天文學家 | 發布日期: 202003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過去科學家認為大小介於數百公尺到數十公里的小行星,它們的自旋速度有個上限,自旋一圈的時間都比2小時還長。2002年,科學家發現一顆長約700公尺小行星的自旋週期只有半小時,到2020年3月為止,這種超...

集氣放大絕招及辨視細胞

作者: 賴毓彤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能更精準消滅癌細胞一直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目標,研究中,透過「集氣放大絕招」的概念,讓 UCNPs 透過吸收低能量光子來釋放高能量光子,直到到達癌細胞位置才將光籠打開,精準消滅癌細胞。

女生選文組,男生念理組?性別對高中生選組的影響──逢甲大學郭祐誠專訪

作者: 沙珮琦 | 發布日期: 2021031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高一升高二區分文理組後,學習的重點也隨之劃分,除了影響大學校系的選擇,跟往後職涯也或多或少有所關聯,長遠來看,更可能造成薪資差異。正因如此,「選組」這件事,可謂許多學生、家長與老師共同的課(惡)題(夢...

你要X精子?還是Y精子?——哺乳類精子分離法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1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XY染色體決定哺乳類動物的性別,兩者的隨機組合創造出雌雄。日本科學家現在發展出將X、Y精子分離的技術,能夠控制受精卵性別。這樣的技術將可以運用在經濟動物,如:乳牛、肉牛農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