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 榮獲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史前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 榮獲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的上版日期是2024/12/5 下午 05:40:00, 內容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從161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該作品由藝術家林介文(Labay Eyongc)創作,並藉由「編織記憶—拆毛衣」民眾參與工作坊,由參與民眾共同執行拆解、整經、配色製成作品材料,提供藝術家創作出有別於苧麻、香蕉絲等原民傳....

文章類型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連結模式連結(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8666
標題史前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 榮獲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
內容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從161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該作品由藝術家林介文(Labay Eyongc)創作,並藉由「編織記憶—拆毛衣」民眾參與工作坊,由參與民眾共同執行拆解、整經、配色製成作品材料,提供藝術家創作出有別於苧麻、香蕉絲等原民傳統織材的藝術亮點,訴說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作品設置於史前館一樓側廊木平台上,是觀眾最常駐足停留欣賞的藝術品。

 

林介文為臺灣花蓮太魯閣族藝術家,創作形式多元,包含金工、軟雕塑、空間裝置、公共藝術等,作品通常結合多媒材使用、空間運用及現代創新手法形塑其個人獨特風格。關於『時間織軸』這件作品,她表示,時間是醞釀任何文化最主要的元素,對於泛泰雅族的織布文化而言,時間也在其之上留下了不同層次的韻味。一般人對臺灣織布文化的了解最早追朔到荷蘭據臺時期,原住民用鹿角與荷蘭人交換毛線,使原本簡單的白和其他自然染色的顏色增添了正紅色,這個時期泰雅族人把大量的紅色運用在織布之上。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開放宗教信仰,傳教士將美軍捐獻的物資發放給貧窮的原住民村落,當時的婦女們拿到毛衣之後不是拿來穿,而是拆了它,將毛線配色做成線球,然後織成Gabang(被毯)。這種回收毛衣製作的被毯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Tambrigen”為交換之意。

 

史前館表示,從典藏品織布材質的演變,我們可以讀到時間與政治等因素,改變了原住民族傳統織布創作的模式,且不同時代的織品有著不同的樣貌,是當代文化復振很重要的文化資產。『時間織軸』是藝術家以這一段臺灣織布民族,編織材料的歷史進程進行的創作發想,歡迎民眾來館參觀。

 

文化部第9屆公共藝術獎自113年6月中旬徵件,針對110至111年間完成的公共藝術計畫進行評選,全國計有161案報名,其中45件作品進入複審,經由評審團實地勘查,確認作品與環境融合度、維護情形與現況,並聽取簡報及答詢,深入了解創作理念、意義及計畫效益後,決選出各獎項共32案得獎者。

《時間織軸》

創作年份:2021

作品材質:不鏽鋼、各式線材,複合媒材

作品尺寸:寬220cm、高220cm、深160cm

創作理念:

時間織軸捲著沾滿回憶的線

捲著祖先的智慧 捲著每個創新

和每次創新變成的傳統 時間之軸一直轉變

變成了五彩拚分的柔軟花朵 變成了羽化的蝶

自由的 沒有負擔

開始日期(空)
上版日期2024/12/5 下午 05:40:00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位於側廊木平台上林介文(Labay Eyong)的《時間織軸》,獲得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作品訴說著臺灣原住民族編織文化的故事(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666/2ca620e3-9339-4458-9ac7-a543f83f02f2.jpeg);
點擊數41

文章類型

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空)

連結模式連結

(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8666

標題

史前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 榮獲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

內容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從161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該作品由藝術家林介文(Labay Eyongc)創作,並藉由「編織記憶—拆毛衣」民眾參與工作坊,由參與民眾共同執行拆解、整經、配色製成作品材料,提供藝術家創作出有別於苧麻、香蕉絲等原民傳統織材的藝術亮點,訴說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作品設置於史前館一樓側廊木平台上,是觀眾最常駐足停留欣賞的藝術品。

 

林介文為臺灣花蓮太魯閣族藝術家,創作形式多元,包含金工、軟雕塑、空間裝置、公共藝術等,作品通常結合多媒材使用、空間運用及現代創新手法形塑其個人獨特風格。關於『時間織軸』這件作品,她表示,時間是醞釀任何文化最主要的元素,對於泛泰雅族的織布文化而言,時間也在其之上留下了不同層次的韻味。一般人對臺灣織布文化的了解最早追朔到荷蘭據臺時期,原住民用鹿角與荷蘭人交換毛線,使原本簡單的白和其他自然染色的顏色增添了正紅色,這個時期泰雅族人把大量的紅色運用在織布之上。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開放宗教信仰,傳教士將美軍捐獻的物資發放給貧窮的原住民村落,當時的婦女們拿到毛衣之後不是拿來穿,而是拆了它,將毛線配色做成線球,然後織成Gabang(被毯)。這種回收毛衣製作的被毯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Tambrigen”為交換之意。

 

史前館表示,從典藏品織布材質的演變,我們可以讀到時間與政治等因素,改變了原住民族傳統織布創作的模式,且不同時代的織品有著不同的樣貌,是當代文化復振很重要的文化資產。『時間織軸』是藝術家以這一段臺灣織布民族,編織材料的歷史進程進行的創作發想,歡迎民眾來館參觀。

 

文化部第9屆公共藝術獎自113年6月中旬徵件,針對110至111年間完成的公共藝術計畫進行評選,全國計有161案報名,其中45件作品進入複審,經由評審團實地勘查,確認作品與環境融合度、維護情形與現況,並聽取簡報及答詢,深入了解創作理念、意義及計畫效益後,決選出各獎項共32案得獎者。

《時間織軸》

創作年份:2021

作品材質:不鏽鋼、各式線材,複合媒材

作品尺寸:寬220cm、高220cm、深160cm

創作理念:

時間織軸捲著沾滿回憶的線

捲著祖先的智慧 捲著每個創新

和每次創新變成的傳統 時間之軸一直轉變

變成了五彩拚分的柔軟花朵 變成了羽化的蝶

自由的 沒有負擔

開始日期

(空)

上版日期

2024/12/5 下午 05:40:00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位於側廊木平台上林介文(Labay Eyong)的《時間織軸》,獲得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作品訴說著臺灣原住民族編織文化的故事(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666/2ca620e3-9339-4458-9ac7-a543f83f02f2.jpeg);

點擊數

41

根據名稱 史前館公共藝術作品 時間織軸 榮獲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 找到的相關資料

【新聞稿】史前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 榮獲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p.gov.tw/News_Content.aspx?n=2136&s=228554

@ 新聞公告

【新聞稿】史前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 榮獲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p.gov.tw/News_Content.aspx?n=2136&s=228554

@ 新聞公告

[ 搜尋所有 史前館公共藝術作品 時間織軸 榮獲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 ... ]

在『文化新聞稿』資料集內搜尋:


與史前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 榮獲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同分類的文化新聞稿

最鼓勵持續創作「璞玉獎」開始收件!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4/7起開放線上報名

上版日期: 2025/3/12 上午 10:10: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將於114年4月7日至21日開放線上報名。只要是中華民國國籍之繪畫創作者,且目前無畫廊專屬經紀合約者,年滿20歲(民國93年12月...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雙旗艦製作 打破虛實界線引領觀眾遊歷綺想的平行時空

上版日期: 2025/3/11 下午 05:35:00 | 內容: 2025臺灣戱曲藝術節「有(界」無)從「戲曲虛實論」出發,推出11檔精彩節目,將「戲曲虛實論」以新時代的舞台美學重新詮釋,展開一場「戲曲vs.虛實」新旅程,其中雙旗艦製作更是許多觀眾引頸企盼的重中之重...

緬懷國父逝世100周年 國父紀念館辦理系列紀念活動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2:2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週年,特別於3月份舉辦一系列「紀念國父逝世100週年」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幸福曙光‧Hello國父》音樂會、「孫中山與臺灣:革命理想與當代共鳴」特展...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音樂人與AI共譜樂章 展現具臺灣在地特色的AI流行音樂風貌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6:13:00 | 內容: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今(14)日舉行開門分享會,邀請國內重量級民歌歌手也是基地營運顧問李建復、基地音樂總監阿洛Ado' Kaliting Pacidal、Suming舒米恩與林強等,以...

跟著桌遊時光旅行 文化部藝廊揭開臺灣歷史遊戲面紗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5:35:00 | 內容: 「什麼藏在桌遊裡?」臺史博桌遊特展即日起至8月31日,於文化部藝廊登場。今(14)日開幕記者會,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立法委員張雅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等出席,邀請觀眾一窺豐富的桌遊圖,探索...

在德國波蘭遇見臺灣當代藝術家 今春開始不可錯過的文化盛宴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4:25: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德國柏林台灣協會合作,2025年推動不同世代藝術人才拓展全球交流網絡,邀集藝術家鄭淑麗、宜德思・盧信、致穎、傅雅雯及舞蹈家周書毅,分別與德國慕尼黑藝術之家(Haus der ...

台語詩人林宗源辭世 文化部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12:04:00 | 內容: 致力推動臺灣台語文學發展的詩人林宗源於去(2024)年11月20日辭世,享耆壽90歲。為表彰其對臺灣文學的成就與貢獻,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今(14)日出席台文筆會主辦「2025第3屆314台灣詩人節&...

臺灣漫畫家丁柏晏、陳沛珛參展紐約獨立漫畫節

上版日期: 2025/3/14 上午 10:44:00 | 內容: 臺灣知名漫畫家丁柏晏、陳沛珛今年首度受邀參加紐約漫畫及卡通博物館藝術節(MoCCA Arts Festival),藝術節於每年春季舉辦,是美國東岸最重要的獨立漫畫盛會。今年將於明(15)日至16日舉行...

藝術轉動社區在望安鄉將軍村辦理進駐藝術家見面會

上版日期: 2025/3/13 下午 01:1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望安鄉公所合作「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今(3/13)日於將軍村活動中心辦理進駐藝術家見面會。與會人員有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

第18屆日本國際漫畫獎 左萱摘銀 感謝臺灣自由土壤的培育

上版日期: 2025/3/13 上午 09:39:00 | 內容: 日本外務省(外交部)舉辦的第18屆國際漫畫獎今(12)日在飯倉別館舉辦頒獎典禮,以《芭蕉的芽》第2集奪得優秀獎(銀獎)的臺灣漫畫家左萱跨海領獎。駐日代表處李逸洋大使特別受邀前往觀禮,並祝賀左萱得獎。&...

相揪《攝影上桌—影像宴》 影像創作辦桌,新銳攝影好菜出爐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4:37:00 | 內容: 「辦桌」是臺灣特有的在地文化,在婚宴喜慶中,參與者一同共享桌上佳餚,凝聚大家的情感。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與「攝影上桌」團隊合作,用這相揪逗鬧熱的形式,呈現一系列獨特的攝影作品。於臺北館一樓未來市光年...

躍然紙上 文學與戲曲共譜精彩講座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3:22:00 | 內容: 春光正盛,宜讀書看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攜手「當代臺北人文地標」與點堂,將於三月至五月週末,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八場「躍然紙上──文學與戲曲系列講座」,由「地表最強國文老師」陳茻、「打開戲箱說故事」主持人...

參訪苑裡掀海風與銅鑼窯 文化部長李遠:越接近生活的文化就越吸引人

上版日期: 2025/3/15 下午 05:05:00 | 內容: 文化部長李遠今(15)日到訪苗栗,參觀長期在苑裡蹲點扎根的「苑裡掀海風」,以及苗栗現存唯一仍保有以手擠坯技術製作大型甕缸的銅鑼窯。李遠表示,「越接近生活的文化,就越能吸引人」,苑裡掀海風及銅鑼窯從最接...

臺灣酷兒電影專題巡迴西班牙各大城市 首站塞維亞3月17日開跑

上版日期: 2025/3/15 上午 10:48:00 | 內容: 由文化部支持,駐西班牙代表處文化組今年持續與西班牙最大且活躍的同志權益非營利組織「三角基金會」(Fundación Triángulo)合作,以臺灣酷兒電影專題串聯西班牙至...

攜手深耕東臺灣考古研究 共推文化扎根教育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花蓮縣文化局簽署合作協議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6:18:00 | 內容: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與花蓮縣文化局於2025年3月14日(五),由史前館館長蔡政良與花蓮縣文化局局長吳勁毅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此合作旨在深化雙方於臺灣東部史前考古學術研究及教育推廣,...

最鼓勵持續創作「璞玉獎」開始收件!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4/7起開放線上報名

上版日期: 2025/3/12 上午 10:10: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將於114年4月7日至21日開放線上報名。只要是中華民國國籍之繪畫創作者,且目前無畫廊專屬經紀合約者,年滿20歲(民國93年12月...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雙旗艦製作 打破虛實界線引領觀眾遊歷綺想的平行時空

上版日期: 2025/3/11 下午 05:35:00 | 內容: 2025臺灣戱曲藝術節「有(界」無)從「戲曲虛實論」出發,推出11檔精彩節目,將「戲曲虛實論」以新時代的舞台美學重新詮釋,展開一場「戲曲vs.虛實」新旅程,其中雙旗艦製作更是許多觀眾引頸企盼的重中之重...

緬懷國父逝世100周年 國父紀念館辦理系列紀念活動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2:2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週年,特別於3月份舉辦一系列「紀念國父逝世100週年」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幸福曙光‧Hello國父》音樂會、「孫中山與臺灣:革命理想與當代共鳴」特展...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音樂人與AI共譜樂章 展現具臺灣在地特色的AI流行音樂風貌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6:13:00 | 內容: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今(14)日舉行開門分享會,邀請國內重量級民歌歌手也是基地營運顧問李建復、基地音樂總監阿洛Ado' Kaliting Pacidal、Suming舒米恩與林強等,以...

跟著桌遊時光旅行 文化部藝廊揭開臺灣歷史遊戲面紗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5:35:00 | 內容: 「什麼藏在桌遊裡?」臺史博桌遊特展即日起至8月31日,於文化部藝廊登場。今(14)日開幕記者會,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立法委員張雅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等出席,邀請觀眾一窺豐富的桌遊圖,探索...

在德國波蘭遇見臺灣當代藝術家 今春開始不可錯過的文化盛宴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4:25: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德國柏林台灣協會合作,2025年推動不同世代藝術人才拓展全球交流網絡,邀集藝術家鄭淑麗、宜德思・盧信、致穎、傅雅雯及舞蹈家周書毅,分別與德國慕尼黑藝術之家(Haus der ...

台語詩人林宗源辭世 文化部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12:04:00 | 內容: 致力推動臺灣台語文學發展的詩人林宗源於去(2024)年11月20日辭世,享耆壽90歲。為表彰其對臺灣文學的成就與貢獻,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今(14)日出席台文筆會主辦「2025第3屆314台灣詩人節&...

臺灣漫畫家丁柏晏、陳沛珛參展紐約獨立漫畫節

上版日期: 2025/3/14 上午 10:44:00 | 內容: 臺灣知名漫畫家丁柏晏、陳沛珛今年首度受邀參加紐約漫畫及卡通博物館藝術節(MoCCA Arts Festival),藝術節於每年春季舉辦,是美國東岸最重要的獨立漫畫盛會。今年將於明(15)日至16日舉行...

藝術轉動社區在望安鄉將軍村辦理進駐藝術家見面會

上版日期: 2025/3/13 下午 01:1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望安鄉公所合作「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今(3/13)日於將軍村活動中心辦理進駐藝術家見面會。與會人員有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

第18屆日本國際漫畫獎 左萱摘銀 感謝臺灣自由土壤的培育

上版日期: 2025/3/13 上午 09:39:00 | 內容: 日本外務省(外交部)舉辦的第18屆國際漫畫獎今(12)日在飯倉別館舉辦頒獎典禮,以《芭蕉的芽》第2集奪得優秀獎(銀獎)的臺灣漫畫家左萱跨海領獎。駐日代表處李逸洋大使特別受邀前往觀禮,並祝賀左萱得獎。&...

相揪《攝影上桌—影像宴》 影像創作辦桌,新銳攝影好菜出爐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4:37:00 | 內容: 「辦桌」是臺灣特有的在地文化,在婚宴喜慶中,參與者一同共享桌上佳餚,凝聚大家的情感。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與「攝影上桌」團隊合作,用這相揪逗鬧熱的形式,呈現一系列獨特的攝影作品。於臺北館一樓未來市光年...

躍然紙上 文學與戲曲共譜精彩講座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3:22:00 | 內容: 春光正盛,宜讀書看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攜手「當代臺北人文地標」與點堂,將於三月至五月週末,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八場「躍然紙上──文學與戲曲系列講座」,由「地表最強國文老師」陳茻、「打開戲箱說故事」主持人...

參訪苑裡掀海風與銅鑼窯 文化部長李遠:越接近生活的文化就越吸引人

上版日期: 2025/3/15 下午 05:05:00 | 內容: 文化部長李遠今(15)日到訪苗栗,參觀長期在苑裡蹲點扎根的「苑裡掀海風」,以及苗栗現存唯一仍保有以手擠坯技術製作大型甕缸的銅鑼窯。李遠表示,「越接近生活的文化,就越能吸引人」,苑裡掀海風及銅鑼窯從最接...

臺灣酷兒電影專題巡迴西班牙各大城市 首站塞維亞3月17日開跑

上版日期: 2025/3/15 上午 10:48:00 | 內容: 由文化部支持,駐西班牙代表處文化組今年持續與西班牙最大且活躍的同志權益非營利組織「三角基金會」(Fundación Triángulo)合作,以臺灣酷兒電影專題串聯西班牙至...

攜手深耕東臺灣考古研究 共推文化扎根教育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花蓮縣文化局簽署合作協議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6:18:00 | 內容: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與花蓮縣文化局於2025年3月14日(五),由史前館館長蔡政良與花蓮縣文化局局長吳勁毅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此合作旨在深化雙方於臺灣東部史前考古學術研究及教育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