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 卓揆:建構優質數位學習環境 實踐「創新數位,普惠教育」目標
- 行政院即時新聞 @ 行政院

標題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 卓揆:建構優質數位學習環境 實踐「創新數位,普惠教育」目標的上版日期是113-12-08.

標題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 卓揆:建構優質數位學習環境 實踐「創新數位,普惠教育」目標
內容行政院長卓榮泰今(8)日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開幕式」時表示,今日論壇探討AI(人工智慧)科技對臺灣課程政策及數位教科書發展的影響,並有來自韓國、日本、香港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交流。他強調,政府積極建構數位學習環境的目的,就是要拉近城鄉差距,讓數位學習與教材能夠普及運用,並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創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達成「創新數位,普惠教育」目標。卓院長指出,很高興看到來自臺灣、日本、韓國與香港的教科書專家們今日齊聚一堂,參與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共同迎向新的時代。今日論壇將探討許多重要議題,其中「AI素養」是一項非常重要且值得探討的議題;此外,臺灣除了發展「主權AI」外,也希望達成「民主AI」,以不侵犯個人隱私為原則出發,達到保障自己、保障別人的目標。另一方面,今日論壇也將討論AI科技帶動國民教育與教材的調整,以及臺灣導入生成式AI教學應用的挑戰等重要課題。卓院長表示,今日論壇的性質與以往略有不同,先前參加的論壇,多以解決現在及未來即將發生的問題為主,今天則是教科書業者在創造一個未來的可能性,將我們這一代想像不到的未來,或者尚未解決的問題交給未來,讓「未來的小朋友解決未來的問題」,同時也營造正規的學習環境,延續現在的基礎,讓下一代能夠順利走向未來。卓院長強調,打造臺灣成為智慧科技島,是賴清德總統的治國理念,也是現在行政院全力推動的目標,希望全面加速數位轉型,讓青年學子進入AI學習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全力協助百工百業,讓中小微企業全面進入數位轉型階段,在臺灣AI硬體製造大國的優勢基礎上,持續朝向軟體應用前進,達成「以軟帶硬(以軟體帶動硬體)」的目標。卓院長說,人才是國家的根本,只有培養足夠的人才,國家才能多元發展,因此行政院會於今(2024)年9月通過「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重點在培養能與世界接軌、將臺灣帶向世界的新時代人才;同時,政府也希望加強留才、攬才的力道,吸引更多國外青年好手前來臺灣幫助國內產業,以及在臺設廠的國際產業發展,進而打造最強大的產業供應鏈。他強調,擴大培育人才是政府的目標,預計在2028年前,將會累積培育45萬人次的AI、綠領及跨域人文數位人才,形成臺灣重要的人才庫。另一方面,卓院長表示,成為AI數位的應用大國,也是現階段政府持續努力的目標,創新一定要讓大家能夠學習與模仿,實踐「創新驅動,普惠大眾」理念;在教育領域,同樣要兼顧硬體製造與軟體應用,達成「創新數位,普惠教育」目標,讓所有青年朋友在新的學習基礎上清楚知道未來學習的方向。因此,政府先前所推動的全國中小學「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不僅提供學生學習的硬體工具,更重視平板中呈現的教學內容,以營造促進學生學習的情境。卓院長進一步指出,政府現在已開始建立具有臺灣特色與元素的大型語言模型TAIDE,臺南大學也應用此一模型,開發「臺語對話生成式AI機器人」,並在臺南仁德國小進行實證,希望透過一開始謹慎的試驗後,逐步廣泛推動,最終朝向成功的里程碑,而教育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等各部會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積極建構數位學習環境的目的,就是要拉近城鄉差距,讓數位學習與教材的使用能夠普及運用,並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創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最後,卓院長再次感謝「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自2012年成立迄今,長期關懷教育、幫助弱勢孩童,並積極舉辦教科書特展和國際論壇等活動,分享與導入海外教育資源,透過公私協力持續提升臺灣教育品質。他強調,把教育做得好,是政府對人民的責任;完善教育資源,是政府對學生與家長的責任;提升教育水準、打造設備完善教學的環境,是政府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政府一定會切記並積極達成這些責任與任務。此行,卓院長抵達會場後,先手持「教育點亮未來」手拿板與現場來賓大合影,並於致詞結束後,偕同行政院李慧芝發言人、教育部張廖萬堅次長、吳思瑤立委、陳培瑜立委及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陳彥良理事長等人,分別與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同仁,以及來自臺灣、日本、韓國及香港專家學者們合影留念。隨後,卓院長前往南港展覽館參觀台灣醫療科技展,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翁啟惠會長及楊泮池副會長陪同,參觀友達集團、榮總醫療體系、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明基佳世達集團、廣達電腦及長庚醫療體系,了解機器人手術即時3D解決方案、中醫數位檢測、機器手臂的手術應用、全方位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硼中子捕獲治療、AI新藥研發、血液透析器、微型手術機器人、AI醫療雲平台,以及復健科技醫療的最新發展。最後,卓院長表示,非常感謝所有研究團隊與廠商,發展如此先進的醫療科技,逐步實現賴清德總統「健康臺灣」目標。同時,他相信這些創新醫療科技在專業醫師的應用下,不僅可提升國人健康,更能輸出國際,增進國際醫療合作。
上版日期113-12-08

標題

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 卓揆:建構優質數位學習環境 實踐「創新數位,普惠教育」目標

內容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8)日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開幕式」時表示,今日論壇探討AI(人工智慧)科技對臺灣課程政策及數位教科書發展的影響,並有來自韓國、日本、香港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交流。他強調,政府積極建構數位學習環境的目的,就是要拉近城鄉差距,讓數位學習與教材能夠普及運用,並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創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達成「創新數位,普惠教育」目標。卓院長指出,很高興看到來自臺灣、日本、韓國與香港的教科書專家們今日齊聚一堂,參與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共同迎向新的時代。今日論壇將探討許多重要議題,其中「AI素養」是一項非常重要且值得探討的議題;此外,臺灣除了發展「主權AI」外,也希望達成「民主AI」,以不侵犯個人隱私為原則出發,達到保障自己、保障別人的目標。另一方面,今日論壇也將討論AI科技帶動國民教育與教材的調整,以及臺灣導入生成式AI教學應用的挑戰等重要課題。卓院長表示,今日論壇的性質與以往略有不同,先前參加的論壇,多以解決現在及未來即將發生的問題為主,今天則是教科書業者在創造一個未來的可能性,將我們這一代想像不到的未來,或者尚未解決的問題交給未來,讓「未來的小朋友解決未來的問題」,同時也營造正規的學習環境,延續現在的基礎,讓下一代能夠順利走向未來。卓院長強調,打造臺灣成為智慧科技島,是賴清德總統的治國理念,也是現在行政院全力推動的目標,希望全面加速數位轉型,讓青年學子進入AI學習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全力協助百工百業,讓中小微企業全面進入數位轉型階段,在臺灣AI硬體製造大國的優勢基礎上,持續朝向軟體應用前進,達成「以軟帶硬(以軟體帶動硬體)」的目標。卓院長說,人才是國家的根本,只有培養足夠的人才,國家才能多元發展,因此行政院會於今(2024)年9月通過「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重點在培養能與世界接軌、將臺灣帶向世界的新時代人才;同時,政府也希望加強留才、攬才的力道,吸引更多國外青年好手前來臺灣幫助國內產業,以及在臺設廠的國際產業發展,進而打造最強大的產業供應鏈。他強調,擴大培育人才是政府的目標,預計在2028年前,將會累積培育45萬人次的AI、綠領及跨域人文數位人才,形成臺灣重要的人才庫。另一方面,卓院長表示,成為AI數位的應用大國,也是現階段政府持續努力的目標,創新一定要讓大家能夠學習與模仿,實踐「創新驅動,普惠大眾」理念;在教育領域,同樣要兼顧硬體製造與軟體應用,達成「創新數位,普惠教育」目標,讓所有青年朋友在新的學習基礎上清楚知道未來學習的方向。因此,政府先前所推動的全國中小學「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不僅提供學生學習的硬體工具,更重視平板中呈現的教學內容,以營造促進學生學習的情境。卓院長進一步指出,政府現在已開始建立具有臺灣特色與元素的大型語言模型TAIDE,臺南大學也應用此一模型,開發「臺語對話生成式AI機器人」,並在臺南仁德國小進行實證,希望透過一開始謹慎的試驗後,逐步廣泛推動,最終朝向成功的里程碑,而教育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等各部會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積極建構數位學習環境的目的,就是要拉近城鄉差距,讓數位學習與教材的使用能夠普及運用,並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創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最後,卓院長再次感謝「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自2012年成立迄今,長期關懷教育、幫助弱勢孩童,並積極舉辦教科書特展和國際論壇等活動,分享與導入海外教育資源,透過公私協力持續提升臺灣教育品質。他強調,把教育做得好,是政府對人民的責任;完善教育資源,是政府對學生與家長的責任;提升教育水準、打造設備完善教學的環境,是政府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政府一定會切記並積極達成這些責任與任務。此行,卓院長抵達會場後,先手持「教育點亮未來」手拿板與現場來賓大合影,並於致詞結束後,偕同行政院李慧芝發言人、教育部張廖萬堅次長、吳思瑤立委、陳培瑜立委及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陳彥良理事長等人,分別與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同仁,以及來自臺灣、日本、韓國及香港專家學者們合影留念。隨後,卓院長前往南港展覽館參觀台灣醫療科技展,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翁啟惠會長及楊泮池副會長陪同,參觀友達集團、榮總醫療體系、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明基佳世達集團、廣達電腦及長庚醫療體系,了解機器人手術即時3D解決方案、中醫數位檢測、機器手臂的手術應用、全方位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硼中子捕獲治療、AI新藥研發、血液透析器、微型手術機器人、AI醫療雲平台,以及復健科技醫療的最新發展。最後,卓院長表示,非常感謝所有研究團隊與廠商,發展如此先進的醫療科技,逐步實現賴清德總統「健康臺灣」目標。同時,他相信這些創新醫療科技在專業醫師的應用下,不僅可提升國人健康,更能輸出國際,增進國際醫療合作。

上版日期

113-12-08

根據名稱 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 卓揆:建構優質數位學習環境 實踐 創新數位 普惠教育 目標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 卓揆:建構優質數位學習環境 實踐 創新數位 普惠教育 目標 資料。

[ 搜尋所有 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 卓揆:建構優質數位學習環境 實踐 創新數位 普惠教育 目標 ... ]

在『行政院即時新聞』資料集內搜尋:


與出席2024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 卓揆:建構優質數位學習環境 實踐「創新數位,普惠教育」目標同分類的行政院即時新聞

卓揆上任後首度出席工商早餐會 期許攜手工商界應對全球變局 共同打造臺灣經濟永續未來

上版日期: 113-11-26

卓揆頒獎表揚全國績優志工 鼓勵踴躍參與志願服務 實現「公義社會、溫暖臺灣」願景

上版日期: 113-11-27

鄭副院長出席碳‧競爭力100強頒獎典禮 肯定獲獎企業以創新方式追求永續與獲利雙贏局面

上版日期: 113-11-27

行政院依法指定通傳會現任委員陳崇樹自今年12月1日起先行代理主任委員職務

上版日期: 113-11-27

第11波安居緝毒專案大有斬獲 卓揆:賦予執法利器 加強查緝人力及設備 打造無毒家園及校園環境

上版日期: 113-11-27

政院通過「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 確保兒童免於任何形式的身心暴力等不當對待

上版日期: 113-11-28

卓揆:4年投入8.5億元推動四大策略 強化商圈品牌行銷推廣

上版日期: 113-11-28

卓揆指示全力推動「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 五大面向保障人民財產安全

上版日期: 113-11-28

資安技能金盾獎頒獎 鄭副院長鼓勵新血加入「資安國家隊」增進臺灣資安防護能力

上版日期: 113-11-29

陳金德視察蘇澳溪分洪道 工程金額由54.13調升為75.68億元

上版日期: 113-11-29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工業類技藝競賽頒獎 卓揆推崇職人精神 並鼓勵青年海外圓夢

上版日期: 113-11-29

鄭副院長出席論壇暢談臺灣經濟下一步方向與願景 盼為下一代開創創新繁榮、公義永續的臺灣

上版日期: 113-12-02

卓揆肯定第27屆大愛獎得獎人貢獻 盼政府學習大愛精神照顧國人健康

上版日期: 113-12-02

主持行政院動員會報 卓揆:全面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保護人民、維持國家及區域和平穩定

上版日期: 113-12-03

行政院季連成政委召開「113年度風災應變策進會議」 強化跨部會協調機制 提升防救災應變效率

上版日期: 113-12-04

卓揆上任後首度出席工商早餐會 期許攜手工商界應對全球變局 共同打造臺灣經濟永續未來

上版日期: 113-11-26

卓揆頒獎表揚全國績優志工 鼓勵踴躍參與志願服務 實現「公義社會、溫暖臺灣」願景

上版日期: 113-11-27

鄭副院長出席碳‧競爭力100強頒獎典禮 肯定獲獎企業以創新方式追求永續與獲利雙贏局面

上版日期: 113-11-27

行政院依法指定通傳會現任委員陳崇樹自今年12月1日起先行代理主任委員職務

上版日期: 113-11-27

第11波安居緝毒專案大有斬獲 卓揆:賦予執法利器 加強查緝人力及設備 打造無毒家園及校園環境

上版日期: 113-11-27

政院通過「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 確保兒童免於任何形式的身心暴力等不當對待

上版日期: 113-11-28

卓揆:4年投入8.5億元推動四大策略 強化商圈品牌行銷推廣

上版日期: 113-11-28

卓揆指示全力推動「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 五大面向保障人民財產安全

上版日期: 113-11-28

資安技能金盾獎頒獎 鄭副院長鼓勵新血加入「資安國家隊」增進臺灣資安防護能力

上版日期: 113-11-29

陳金德視察蘇澳溪分洪道 工程金額由54.13調升為75.68億元

上版日期: 113-11-29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工業類技藝競賽頒獎 卓揆推崇職人精神 並鼓勵青年海外圓夢

上版日期: 113-11-29

鄭副院長出席論壇暢談臺灣經濟下一步方向與願景 盼為下一代開創創新繁榮、公義永續的臺灣

上版日期: 113-12-02

卓揆肯定第27屆大愛獎得獎人貢獻 盼政府學習大愛精神照顧國人健康

上版日期: 113-12-02

主持行政院動員會報 卓揆:全面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保護人民、維持國家及區域和平穩定

上版日期: 113-12-03

行政院季連成政委召開「113年度風災應變策進會議」 強化跨部會協調機制 提升防救災應變效率

上版日期: 113-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