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慶有餘 迎接嶄新的一年 「年年有餘系列展」 蒙藏文化館展出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吉慶有餘 迎接嶄新的一年 「年年有餘系列展」 蒙藏文化館展出的上版日期是2024/12/13 下午 02:19:00, 內容是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即日起在蒙藏文化館展出「年年有餘系列展」,以「拈花微笑-連寶猜陶藝創作展」、「幸福藝饗-粘碧華藝術創作與收藏展」及「蒙藏吉祥文物」3大主題單元,展出與吉祥文物主題有關的陶藝、刺繡、金工及複合媒材創作藝術品,結合蒙藏文化具有吉祥紋飾的八吉祥、祥獸圖紋等工藝品、宗教法器、生活器用與家具....

文章類型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連結模式連結(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8982
標題吉慶有餘 迎接嶄新的一年 「年年有餘系列展」 蒙藏文化館展出
內容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即日起在蒙藏文化館展出「年年有餘系列展」,以「拈花微笑-連寶猜陶藝創作展」、「幸福藝饗-粘碧華藝術創作與收藏展」及「蒙藏吉祥文物」3大主題單元,展出與吉祥文物主題有關的陶藝、刺繡、金工及複合媒材創作藝術品,結合蒙藏文化具有吉祥紋飾的八吉祥、祥獸圖紋等工藝品、宗教法器、生活器用與家具,與民眾一同迎接吉慶有餘,嶄新的一年。藝術家連寶猜及粘碧華、文化部長李遠、前文化部長洪孟啟、蒙藏文化中心主任高玉珍、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格桑堅參、臺北市雙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洪三雄等出席。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我們總覺得蒙古、西藏好像很遙遠,其實一點也不遙遠」,他提到自己經常到音樂展演空間聽蒙古馬頭琴表演療癒身心,也在收藏家中觀賞許多西藏文物,近期他也閱讀包含徐振輔的《馴羊記》、鍾文音的《別送》等兩本小說,分別描述了作家、藝術家在西藏追尋人生的歷程。「臺灣最可貴的地方是對文化的吸收及包容力非常強大」,所以即便蒙古、西藏看似遙遠,但是這些文化都在我們身邊。李遠除了鼓勵大家可以走得更遠,去了解世界,也可以就近走進臺灣的蒙藏文化館,當中也充滿文化及寶藏,「非常療癒每一個人」。

 

「年年有餘系列展」邀請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家連寶猜與工藝家粘碧華,將吉祥圖紋的意涵融合其絢麗璀璨、繽紛多彩的陶藝、刺繡及金工創作,帶給觀眾美好祝福的寓意。藝術家連寶猜投入陶藝創作40餘年,將生命的關懷與體驗經由陶瓷作品呈現給世人,2015年獲得佛羅倫斯藝術雙年展陶瓷類銀獎;工藝家粘碧華深耕刺繡工藝領域近40年,2023年獲「國家工藝成就獎」,是獎項設立以來,首位獲獎女性工藝家。

 

「拈花微笑」展出藝術家連寶猜36件佛菩薩塑像及各式彩繪陶瓷創作,其雕塑佛像大多表情從容、型態古樸、線條簡約,傳達不同的微笑與慈悲的意境,她所塑造的綠度母、白度母,如同眾生的母親,以悲天憫人關照著大地眾生。此外,連寶猜特別為此次展出創作一系列碗盤,描繪自然景色的漸次轉換,或人物神情的展現,呈現不同題材和多層次的釉彩,別具風采。

 

連寶猜提到,她的創作經常被說笑容像嬰兒一般,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認為修行到極致時,就會成為人之初的嬰兒一般;至於佛像為什麼都呈現前傾的模樣,則是要展現父母給子女無窮無盡一輩子的愛,始終傾聽孩子聲音的意象。連寶猜說,走過世界各地,她與先生的年紀也大了,所以在此次展覽以後,她將要把作品都捐出進行義賣,所得捐贈給偏鄉補充醫療設備,「身在臺灣,就是要愛臺灣」。

 

「幸福藝響」展出工藝家粘碧華刺繡創作與工藝收藏140件,包含刺繡、首飾創作,以及珍藏的傳統刺繡作品。粘碧華特別為此次展出創作一幅「虎嗅薔薇」手工刺繡老虎作品,整體設計靈感來自西藏文化,老虎是力量和好運的象徵,並結合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Siegfried Sassoon)的名詩《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In Me, Past, Presend, Future Meet)中的經典詩句「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余光中譯),與英國都鐸王朝的徽章「都鐸薔薇」造型完成創作,以此祝福大家新年充滿愛與力量。

 

粘碧華表示,她的創作、刺繡針法融合了不同文明及各個國家的文化,以及「她的老師」,亦即她的許多收藏。除了「虎嗅薔薇」以藏傳佛教的老虎為主體,當中加入伊莉莎白一世女王時代流行的針法「薔薇」,代表的是刺繡的底蘊中含有一顆柔軟的心;另一個作品「刺繡虛擬實境:我以我針織古今」,則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人手不離的手機畫面做結合。近年她也走入偏鄉、社團、婦女團體等,透過她隨身帶在身上暱稱為「刺繡小餅乾」的配飾,推廣最基礎的針法,「希望讓文化能流傳更遠更好」。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指出,先人在祈願祝福與趨吉避凶的各種儀式文化中,運用可見的動、植物與天然資源作為圖像,隨著歷史文化的累積,逐漸發展成為現今具有迎祥納福象徵的圖騰符號。「年年有餘系列展」以吉祥紋飾為主題,展出300餘件展品,展現人們對吉祥意涵的追求和期待,是從古至今不分地域與族群文化,人們心中永恆的嚮往。

 

「年年有餘系列展」設置互動式共創刺繡作品體驗區,觀眾欣賞刺繡展品之後,可在刺繡作品共創體驗區,將內心的創作靈感,以絲線交織出來,並和他人共創作品,呈現集聚眾人創作能量的刺繡作品;AI共創蒙藏風格音樂有聲明信片互動區,讓觀眾運用蒙藏樂器及環境音,例如馬頭琴、扎聶、蒙藏動物等蒙藏族群代表性的樂器及聲音,交由AI運算生成一段蒙藏樂曲,與AI共創出專屬自己的蒙藏風格音樂,並合成有聲音樂明信片,以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體驗,為觀展留下精彩又深刻的文化記憶。

 

「年年有餘系列展」自即日起展至2025年5月18日止。展覽期間,除文物展示外,週末也有舉辦刺繡工藝體驗、陶藝創作體驗、專題講座、蒙藏文化手作體驗課程及蒙藏服飾穿戴體驗,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與。

 

《年年有餘系列展》

展期:即日起至2025年5月18日(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若遇連續假日則照常開館,除夕至大年初二休館)

地點:蒙藏文化館(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8巷3號)

活動報名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portal/Tour/J5402MAction

預約導覽:https://event.culture.tw/MOC/portal/Tour/J5401MAction(個人參觀無需預約。10人以上組團參觀如需導覽解說,請至文化部藝文活動平台網站申請。)

「蒙藏文化館」臉書:https://facebook.com/MTCgallery/

「蒙藏主題網」:https://mtcc.moc.gov.tw/home/zh-tw

開始日期(空)
上版日期2024/12/13 下午 02:19:00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年年有餘系列展」今(13)日開幕,文化部長李遠(右5)、前文化部長洪孟啟(右4)、藝術家連寶猜(右3)與工藝家粘碧華(左4)等貴賓合影。_(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d1f7fd3d-4d89-4078-a16d-4391fb8dc683.jpg);文化部長李遠(左)參觀「幸福藝饗-粘碧華藝術創作與收藏展」,工藝家粘碧華(中)介紹其作品(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093691eb-713e-4d3f-8e22-37d157ac5016.jpg);文化部長李遠欣賞工藝家粘碧華特別為展覽創作的「虎嗅薔薇」手工刺繡老虎作品。(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4e1c494e-e484-4d8d-8871-fc6d788f7f77.jpg);文化部長李遠欣賞藝術家連寶猜為展覽創作的一系列碗盤。(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b3a2dfef-123f-491a-8f0d-8a656c4a9992.jpg);文化部長李遠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993862e3-0975-42d6-a25e-69d5ef2b69bd.jpg);藝術家連寶猜的雕塑佛像作品大多表情從容、型態古樸、線條簡約,傳達不同的微笑與慈悲的意境。(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10717370-89dc-40ff-8729-964d6ba47ca2.jpg);藝術家連寶猜為展覽創作一系列碗盤,描繪自然景色的漸次轉換,或人物神情的展現,呈現不同題材和多層次的釉彩,別具風采。(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910816d7-541f-4f9f-aa25-16c2f0422dc0.jpg);「拈花微笑-連寶猜陶藝創作展」展出連寶猜36件佛菩薩塑像,其所塑造的綠度母(右)、白度母(左)如同眾生的母親,以悲天憫人關照著大地眾生。(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6df8d8c9-fb85-4c3f-bfcd-1077ab33583b.jpg);「虎嗅薔薇」手工刺繡老虎作品,整體設計靈感來自西藏文化,老虎是力量和好運的象徵,並結合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的名詩《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中的經典詩句「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與英國都鐸王朝的徽章「都鐸薔薇」造型完成創作,祝福大家新年充滿愛與力量。(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3132a102-8c25-48d5-bfd3-3ebd8451acf7.jpg);
點擊數234

文章類型

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空)

連結模式連結

(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8982

標題

吉慶有餘 迎接嶄新的一年 「年年有餘系列展」 蒙藏文化館展出

內容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即日起在蒙藏文化館展出「年年有餘系列展」,以「拈花微笑-連寶猜陶藝創作展」、「幸福藝饗-粘碧華藝術創作與收藏展」及「蒙藏吉祥文物」3大主題單元,展出與吉祥文物主題有關的陶藝、刺繡、金工及複合媒材創作藝術品,結合蒙藏文化具有吉祥紋飾的八吉祥、祥獸圖紋等工藝品、宗教法器、生活器用與家具,與民眾一同迎接吉慶有餘,嶄新的一年。藝術家連寶猜及粘碧華、文化部長李遠、前文化部長洪孟啟、蒙藏文化中心主任高玉珍、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格桑堅參、臺北市雙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洪三雄等出席。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我們總覺得蒙古、西藏好像很遙遠,其實一點也不遙遠」,他提到自己經常到音樂展演空間聽蒙古馬頭琴表演療癒身心,也在收藏家中觀賞許多西藏文物,近期他也閱讀包含徐振輔的《馴羊記》、鍾文音的《別送》等兩本小說,分別描述了作家、藝術家在西藏追尋人生的歷程。「臺灣最可貴的地方是對文化的吸收及包容力非常強大」,所以即便蒙古、西藏看似遙遠,但是這些文化都在我們身邊。李遠除了鼓勵大家可以走得更遠,去了解世界,也可以就近走進臺灣的蒙藏文化館,當中也充滿文化及寶藏,「非常療癒每一個人」。

 

「年年有餘系列展」邀請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家連寶猜與工藝家粘碧華,將吉祥圖紋的意涵融合其絢麗璀璨、繽紛多彩的陶藝、刺繡及金工創作,帶給觀眾美好祝福的寓意。藝術家連寶猜投入陶藝創作40餘年,將生命的關懷與體驗經由陶瓷作品呈現給世人,2015年獲得佛羅倫斯藝術雙年展陶瓷類銀獎;工藝家粘碧華深耕刺繡工藝領域近40年,2023年獲「國家工藝成就獎」,是獎項設立以來,首位獲獎女性工藝家。

 

「拈花微笑」展出藝術家連寶猜36件佛菩薩塑像及各式彩繪陶瓷創作,其雕塑佛像大多表情從容、型態古樸、線條簡約,傳達不同的微笑與慈悲的意境,她所塑造的綠度母、白度母,如同眾生的母親,以悲天憫人關照著大地眾生。此外,連寶猜特別為此次展出創作一系列碗盤,描繪自然景色的漸次轉換,或人物神情的展現,呈現不同題材和多層次的釉彩,別具風采。

 

連寶猜提到,她的創作經常被說笑容像嬰兒一般,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認為修行到極致時,就會成為人之初的嬰兒一般;至於佛像為什麼都呈現前傾的模樣,則是要展現父母給子女無窮無盡一輩子的愛,始終傾聽孩子聲音的意象。連寶猜說,走過世界各地,她與先生的年紀也大了,所以在此次展覽以後,她將要把作品都捐出進行義賣,所得捐贈給偏鄉補充醫療設備,「身在臺灣,就是要愛臺灣」。

 

「幸福藝響」展出工藝家粘碧華刺繡創作與工藝收藏140件,包含刺繡、首飾創作,以及珍藏的傳統刺繡作品。粘碧華特別為此次展出創作一幅「虎嗅薔薇」手工刺繡老虎作品,整體設計靈感來自西藏文化,老虎是力量和好運的象徵,並結合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Siegfried Sassoon)的名詩《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In Me, Past, Presend, Future Meet)中的經典詩句「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余光中譯),與英國都鐸王朝的徽章「都鐸薔薇」造型完成創作,以此祝福大家新年充滿愛與力量。

 

粘碧華表示,她的創作、刺繡針法融合了不同文明及各個國家的文化,以及「她的老師」,亦即她的許多收藏。除了「虎嗅薔薇」以藏傳佛教的老虎為主體,當中加入伊莉莎白一世女王時代流行的針法「薔薇」,代表的是刺繡的底蘊中含有一顆柔軟的心;另一個作品「刺繡虛擬實境:我以我針織古今」,則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人手不離的手機畫面做結合。近年她也走入偏鄉、社團、婦女團體等,透過她隨身帶在身上暱稱為「刺繡小餅乾」的配飾,推廣最基礎的針法,「希望讓文化能流傳更遠更好」。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指出,先人在祈願祝福與趨吉避凶的各種儀式文化中,運用可見的動、植物與天然資源作為圖像,隨著歷史文化的累積,逐漸發展成為現今具有迎祥納福象徵的圖騰符號。「年年有餘系列展」以吉祥紋飾為主題,展出300餘件展品,展現人們對吉祥意涵的追求和期待,是從古至今不分地域與族群文化,人們心中永恆的嚮往。

 

「年年有餘系列展」設置互動式共創刺繡作品體驗區,觀眾欣賞刺繡展品之後,可在刺繡作品共創體驗區,將內心的創作靈感,以絲線交織出來,並和他人共創作品,呈現集聚眾人創作能量的刺繡作品;AI共創蒙藏風格音樂有聲明信片互動區,讓觀眾運用蒙藏樂器及環境音,例如馬頭琴、扎聶、蒙藏動物等蒙藏族群代表性的樂器及聲音,交由AI運算生成一段蒙藏樂曲,與AI共創出專屬自己的蒙藏風格音樂,並合成有聲音樂明信片,以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體驗,為觀展留下精彩又深刻的文化記憶。

 

「年年有餘系列展」自即日起展至2025年5月18日止。展覽期間,除文物展示外,週末也有舉辦刺繡工藝體驗、陶藝創作體驗、專題講座、蒙藏文化手作體驗課程及蒙藏服飾穿戴體驗,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與。

 

《年年有餘系列展》

展期:即日起至2025年5月18日(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若遇連續假日則照常開館,除夕至大年初二休館)

地點:蒙藏文化館(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8巷3號)

活動報名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portal/Tour/J5402MAction

預約導覽:https://event.culture.tw/MOC/portal/Tour/J5401MAction(個人參觀無需預約。10人以上組團參觀如需導覽解說,請至文化部藝文活動平台網站申請。)

「蒙藏文化館」臉書:https://facebook.com/MTCgallery/

「蒙藏主題網」:https://mtcc.moc.gov.tw/home/zh-tw

開始日期

(空)

上版日期

2024/12/13 下午 02:19:00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年年有餘系列展」今(13)日開幕,文化部長李遠(右5)、前文化部長洪孟啟(右4)、藝術家連寶猜(右3)與工藝家粘碧華(左4)等貴賓合影。_(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d1f7fd3d-4d89-4078-a16d-4391fb8dc683.jpg);文化部長李遠(左)參觀「幸福藝饗-粘碧華藝術創作與收藏展」,工藝家粘碧華(中)介紹其作品(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093691eb-713e-4d3f-8e22-37d157ac5016.jpg);文化部長李遠欣賞工藝家粘碧華特別為展覽創作的「虎嗅薔薇」手工刺繡老虎作品。(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4e1c494e-e484-4d8d-8871-fc6d788f7f77.jpg);文化部長李遠欣賞藝術家連寶猜為展覽創作的一系列碗盤。(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b3a2dfef-123f-491a-8f0d-8a656c4a9992.jpg);文化部長李遠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993862e3-0975-42d6-a25e-69d5ef2b69bd.jpg);藝術家連寶猜的雕塑佛像作品大多表情從容、型態古樸、線條簡約,傳達不同的微笑與慈悲的意境。(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10717370-89dc-40ff-8729-964d6ba47ca2.jpg);藝術家連寶猜為展覽創作一系列碗盤,描繪自然景色的漸次轉換,或人物神情的展現,呈現不同題材和多層次的釉彩,別具風采。(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910816d7-541f-4f9f-aa25-16c2f0422dc0.jpg);「拈花微笑-連寶猜陶藝創作展」展出連寶猜36件佛菩薩塑像,其所塑造的綠度母(右)、白度母(左)如同眾生的母親,以悲天憫人關照著大地眾生。(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6df8d8c9-fb85-4c3f-bfcd-1077ab33583b.jpg);「虎嗅薔薇」手工刺繡老虎作品,整體設計靈感來自西藏文化,老虎是力量和好運的象徵,並結合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的名詩《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中的經典詩句「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與英國都鐸王朝的徽章「都鐸薔薇」造型完成創作,祝福大家新年充滿愛與力量。(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982/3132a102-8c25-48d5-bfd3-3ebd8451acf7.jpg);

點擊數

234

根據名稱 吉慶有餘 迎接嶄新的一年 年年有餘系列展 蒙藏文化館展出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吉慶有餘 迎接嶄新的一年 年年有餘系列展 蒙藏文化館展出 資料。

[ 搜尋所有 吉慶有餘 迎接嶄新的一年 年年有餘系列展 蒙藏文化館展出 ... ]

在『文化新聞稿』資料集內搜尋:


與吉慶有餘 迎接嶄新的一年 「年年有餘系列展」 蒙藏文化館展出同分類的文化新聞稿

穿越音符的懷念與情感 《浪漫政治家》音樂會心動啟程

上版日期: 2025/3/11 上午 10:11:00 | 內容: 當音樂遇見信仰、當旋律交織理想,一場充滿激情與深度的音樂旅程即將展開!2025年3月15日下午二點卅分,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簡稱「國臺交」)將於國臺交演奏廳隆重呈現《浪漫政治家》音樂會。本場音樂會將由指...

文化部長李遠訪臺東 親賀江賢二藝術園區將開館 布拉瑞揚加入臺灣品牌團隊

上版日期: 2025/3/10 下午 04:39:00 | 內容: 為慶賀即將於3月15日開館的江賢二藝術園區,以及布拉瑞揚舞團首度獲選為「臺灣品牌團隊」,文化部長李遠今特地赴臺東造訪兩地。李遠說,作為文化部最大的角色就是「幫忙」,江賢二及布拉瑞揚同樣回到臺灣臺東,開...

臺灣紀錄片《公園》入選紐約第14屆First Look影展

上版日期: 2025/3/12 上午 10:29:00 | 內容: 文化部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紐約動態影像博物館(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 MoMI)合作,將於明(13)日晚間在第14屆「首先看影展」(First Look Festiva...

最鼓勵持續創作「璞玉獎」開始收件!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4/7起開放線上報名

上版日期: 2025/3/12 上午 10:10: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將於114年4月7日至21日開放線上報名。只要是中華民國國籍之繪畫創作者,且目前無畫廊專屬經紀合約者,年滿20歲(民國93年12月...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雙旗艦製作 打破虛實界線引領觀眾遊歷綺想的平行時空

上版日期: 2025/3/11 下午 05:35:00 | 內容: 2025臺灣戱曲藝術節「有(界」無)從「戲曲虛實論」出發,推出11檔精彩節目,將「戲曲虛實論」以新時代的舞台美學重新詮釋,展開一場「戲曲vs.虛實」新旅程,其中雙旗艦製作更是許多觀眾引頸企盼的重中之重...

緬懷國父逝世100周年 國父紀念館辦理系列紀念活動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2:2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週年,特別於3月份舉辦一系列「紀念國父逝世100週年」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幸福曙光‧Hello國父》音樂會、「孫中山與臺灣:革命理想與當代共鳴」特展...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音樂人與AI共譜樂章 展現具臺灣在地特色的AI流行音樂風貌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6:13:00 | 內容: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今(14)日舉行開門分享會,邀請國內重量級民歌歌手也是基地營運顧問李建復、基地音樂總監阿洛Ado' Kaliting Pacidal、Suming舒米恩與林強等,以...

跟著桌遊時光旅行 文化部藝廊揭開臺灣歷史遊戲面紗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5:35:00 | 內容: 「什麼藏在桌遊裡?」臺史博桌遊特展即日起至8月31日,於文化部藝廊登場。今(14)日開幕記者會,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立法委員張雅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等出席,邀請觀眾一窺豐富的桌遊圖,探索...

在德國波蘭遇見臺灣當代藝術家 今春開始不可錯過的文化盛宴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4:25: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德國柏林台灣協會合作,2025年推動不同世代藝術人才拓展全球交流網絡,邀集藝術家鄭淑麗、宜德思・盧信、致穎、傅雅雯及舞蹈家周書毅,分別與德國慕尼黑藝術之家(Haus der ...

台語詩人林宗源辭世 文化部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12:04:00 | 內容: 致力推動臺灣台語文學發展的詩人林宗源於去(2024)年11月20日辭世,享耆壽90歲。為表彰其對臺灣文學的成就與貢獻,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今(14)日出席台文筆會主辦「2025第3屆314台灣詩人節&...

臺灣漫畫家丁柏晏、陳沛珛參展紐約獨立漫畫節

上版日期: 2025/3/14 上午 10:44:00 | 內容: 臺灣知名漫畫家丁柏晏、陳沛珛今年首度受邀參加紐約漫畫及卡通博物館藝術節(MoCCA Arts Festival),藝術節於每年春季舉辦,是美國東岸最重要的獨立漫畫盛會。今年將於明(15)日至16日舉行...

藝術轉動社區在望安鄉將軍村辦理進駐藝術家見面會

上版日期: 2025/3/13 下午 01:1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望安鄉公所合作「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今(3/13)日於將軍村活動中心辦理進駐藝術家見面會。與會人員有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

第18屆日本國際漫畫獎 左萱摘銀 感謝臺灣自由土壤的培育

上版日期: 2025/3/13 上午 09:39:00 | 內容: 日本外務省(外交部)舉辦的第18屆國際漫畫獎今(12)日在飯倉別館舉辦頒獎典禮,以《芭蕉的芽》第2集奪得優秀獎(銀獎)的臺灣漫畫家左萱跨海領獎。駐日代表處李逸洋大使特別受邀前往觀禮,並祝賀左萱得獎。&...

相揪《攝影上桌—影像宴》 影像創作辦桌,新銳攝影好菜出爐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4:37:00 | 內容: 「辦桌」是臺灣特有的在地文化,在婚宴喜慶中,參與者一同共享桌上佳餚,凝聚大家的情感。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與「攝影上桌」團隊合作,用這相揪逗鬧熱的形式,呈現一系列獨特的攝影作品。於臺北館一樓未來市光年...

躍然紙上 文學與戲曲共譜精彩講座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3:22:00 | 內容: 春光正盛,宜讀書看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攜手「當代臺北人文地標」與點堂,將於三月至五月週末,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八場「躍然紙上──文學與戲曲系列講座」,由「地表最強國文老師」陳茻、「打開戲箱說故事」主持人...

穿越音符的懷念與情感 《浪漫政治家》音樂會心動啟程

上版日期: 2025/3/11 上午 10:11:00 | 內容: 當音樂遇見信仰、當旋律交織理想,一場充滿激情與深度的音樂旅程即將展開!2025年3月15日下午二點卅分,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簡稱「國臺交」)將於國臺交演奏廳隆重呈現《浪漫政治家》音樂會。本場音樂會將由指...

文化部長李遠訪臺東 親賀江賢二藝術園區將開館 布拉瑞揚加入臺灣品牌團隊

上版日期: 2025/3/10 下午 04:39:00 | 內容: 為慶賀即將於3月15日開館的江賢二藝術園區,以及布拉瑞揚舞團首度獲選為「臺灣品牌團隊」,文化部長李遠今特地赴臺東造訪兩地。李遠說,作為文化部最大的角色就是「幫忙」,江賢二及布拉瑞揚同樣回到臺灣臺東,開...

臺灣紀錄片《公園》入選紐約第14屆First Look影展

上版日期: 2025/3/12 上午 10:29:00 | 內容: 文化部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紐約動態影像博物館(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 MoMI)合作,將於明(13)日晚間在第14屆「首先看影展」(First Look Festiva...

最鼓勵持續創作「璞玉獎」開始收件!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4/7起開放線上報名

上版日期: 2025/3/12 上午 10:10: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將於114年4月7日至21日開放線上報名。只要是中華民國國籍之繪畫創作者,且目前無畫廊專屬經紀合約者,年滿20歲(民國93年12月...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雙旗艦製作 打破虛實界線引領觀眾遊歷綺想的平行時空

上版日期: 2025/3/11 下午 05:35:00 | 內容: 2025臺灣戱曲藝術節「有(界」無)從「戲曲虛實論」出發,推出11檔精彩節目,將「戲曲虛實論」以新時代的舞台美學重新詮釋,展開一場「戲曲vs.虛實」新旅程,其中雙旗艦製作更是許多觀眾引頸企盼的重中之重...

緬懷國父逝世100周年 國父紀念館辦理系列紀念活動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2:2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週年,特別於3月份舉辦一系列「紀念國父逝世100週年」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幸福曙光‧Hello國父》音樂會、「孫中山與臺灣:革命理想與當代共鳴」特展...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音樂人與AI共譜樂章 展現具臺灣在地特色的AI流行音樂風貌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6:13:00 | 內容: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今(14)日舉行開門分享會,邀請國內重量級民歌歌手也是基地營運顧問李建復、基地音樂總監阿洛Ado' Kaliting Pacidal、Suming舒米恩與林強等,以...

跟著桌遊時光旅行 文化部藝廊揭開臺灣歷史遊戲面紗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5:35:00 | 內容: 「什麼藏在桌遊裡?」臺史博桌遊特展即日起至8月31日,於文化部藝廊登場。今(14)日開幕記者會,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立法委員張雅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等出席,邀請觀眾一窺豐富的桌遊圖,探索...

在德國波蘭遇見臺灣當代藝術家 今春開始不可錯過的文化盛宴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04:25: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德國柏林台灣協會合作,2025年推動不同世代藝術人才拓展全球交流網絡,邀集藝術家鄭淑麗、宜德思・盧信、致穎、傅雅雯及舞蹈家周書毅,分別與德國慕尼黑藝術之家(Haus der ...

台語詩人林宗源辭世 文化部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

上版日期: 2025/3/14 下午 12:04:00 | 內容: 致力推動臺灣台語文學發展的詩人林宗源於去(2024)年11月20日辭世,享耆壽90歲。為表彰其對臺灣文學的成就與貢獻,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今(14)日出席台文筆會主辦「2025第3屆314台灣詩人節&...

臺灣漫畫家丁柏晏、陳沛珛參展紐約獨立漫畫節

上版日期: 2025/3/14 上午 10:44:00 | 內容: 臺灣知名漫畫家丁柏晏、陳沛珛今年首度受邀參加紐約漫畫及卡通博物館藝術節(MoCCA Arts Festival),藝術節於每年春季舉辦,是美國東岸最重要的獨立漫畫盛會。今年將於明(15)日至16日舉行...

藝術轉動社區在望安鄉將軍村辦理進駐藝術家見面會

上版日期: 2025/3/13 下午 01:1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望安鄉公所合作「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今(3/13)日於將軍村活動中心辦理進駐藝術家見面會。與會人員有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

第18屆日本國際漫畫獎 左萱摘銀 感謝臺灣自由土壤的培育

上版日期: 2025/3/13 上午 09:39:00 | 內容: 日本外務省(外交部)舉辦的第18屆國際漫畫獎今(12)日在飯倉別館舉辦頒獎典禮,以《芭蕉的芽》第2集奪得優秀獎(銀獎)的臺灣漫畫家左萱跨海領獎。駐日代表處李逸洋大使特別受邀前往觀禮,並祝賀左萱得獎。&...

相揪《攝影上桌—影像宴》 影像創作辦桌,新銳攝影好菜出爐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4:37:00 | 內容: 「辦桌」是臺灣特有的在地文化,在婚宴喜慶中,參與者一同共享桌上佳餚,凝聚大家的情感。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與「攝影上桌」團隊合作,用這相揪逗鬧熱的形式,呈現一系列獨特的攝影作品。於臺北館一樓未來市光年...

躍然紙上 文學與戲曲共譜精彩講座

上版日期: 2025/3/12 下午 03:22:00 | 內容: 春光正盛,宜讀書看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攜手「當代臺北人文地標」與點堂,將於三月至五月週末,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八場「躍然紙上──文學與戲曲系列講座」,由「地表最強國文老師」陳茻、「打開戲箱說故事」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