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_111年度補助直轄市、縣﹙市﹚環境保護機關 辦理資源回收工作計畫
- 環保專案摘要資料 @ 環境部
中文標題宜蘭縣_111年度補助直轄市、縣﹙市﹚環境保護機關 辦理資源回收工作計畫的專案報告公開日期是20230423, 執行單位是晶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是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專案年度是111, 中文摘要是依據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訂定之目標及工作內容,執行「111年度宜蘭縣資源回收專案作業查核追蹤管制、宣導工作及促進垃圾減量回收計畫」,相關作業均詳實推動與執行,截至期末報告階段,本計畫執行之成果重點說明如下: 一、辦理資源回收巡查工作 本計畫針對轄內14大販賣業者,進行應設置資源回收設施之進行現場輔導....
中文標題 | 宜蘭縣_111年度補助直轄市、縣﹙市﹚環境保護機關 辦理資源回收工作計畫 |
中文摘要 | 依據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訂定之目標及工作內容,執行「111年度宜蘭縣資源回收專案作業查核追蹤管制、宣導工作及促進垃圾減量回收計畫」,相關作業均詳實推動與執行,截至期末報告階段,本計畫執行之成果重點說明如下: 一、辦理資源回收巡查工作 本計畫針對轄內14大販賣業者,進行應設置資源回收設施之進行現場輔導及查核工作,共計完成222件,其中現場巡查26家電子電器販賣業者,並已用電話連繫輔導共75家次電子電器販賣業者,其中完成輔導30家使用電子聯單。環保署於「111年度推動執行機關加強辦理源頭減量及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考核計畫」中針對一般廢棄物源頭減量措施進行查核作業,目標量為 1,600 家次,本計畫亦協助進行現場巡查作業,截至期末階段合計執行共計完成 2,364 家次。 本計畫協助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業申請登記、展延及巡查工作,並輔導業者定期申報作業以及設施標準巡查外,亦針對廠內安全消防設施管理、截流溝維護以及環境衛生等項目進行輔導,總計完成輔導109家次及完成5家業者辦理展延申請作業。本縣111年度廢車回收業評鑑結果為四名都是金牌獎,金牌獎分別為:宏泰清除股份有限公司蘇澳廠(89.5分)、源益企業社(88.5分)、岏宬廢棄物回收有限公司(87分)、信捷企業社(86分),評鑑分級結果如表3.3.5-3;並於5月11日及19日頒發獎牌。 相關巡查工作量均已達成目標,並透過稽巡查時向業者輔導相關法令、設施規範與遵行事項,避免業者因不熟悉法規而違例,落實轄內業者管理。 二、協助辦理資源回收績效考核工作 本計畫於111年3月3日辦理執行機關承辦資源回收業務人員教育訓練並於協助環保局備文提送「宜蘭縣111年度推動執行機關加強辦理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考核初核計畫」;截至期末階段,本縣1至11月之資源回收量為101,777.83公噸;另配合環保署考核重點項目,辦理提高重點回收項目回收量追蹤、協助彙整資收關懷計畫、輔導紙餐具循環友善店家計畫、協調廢機動車輛處理後衍生物(ASR)進廠去化2,082.72公噸、完成1處漁商港資收站設置、確認20處集合式住宅之回收設施設置、追蹤公所廢玻璃砂再利用情形及協助輔導清潔隊部暨貯存場設施管理及優化。 依照署考核項目逐一協助辦理各項工作如:目標制定、月報申報、資料查核等,並掌握各項工作執行情形,協助本縣爭取考核佳績。 三、執行垃圾破袋檢查工作 本計畫自111年3月起,辦理縣內12鄉鎮市公所垃圾車平臺垃圾檢查,各公所每月抽驗1車次,但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導致5、6月平台破袋及公所自主沿線破袋等相關工作項暫停,並於疫情趨緩開始辦理,截至12月20日止,縣內12鄉鎮市公所垃圾車共檢查96車次,垃圾檢查960袋垃圾,袋數不合格率為41.6%,查獲之資源回收物皆以紙容器、塑膠容器居多。 透過垃圾破袋,以檢視轄內垃圾排出與資源回收量落實度,作為本縣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率提升之執行方式及後續政策推動及宣導之參考依據。 四、辦理資源回收宣導與競賽活動 本計畫積極與社區、學校及各大活動單位接洽,藉由小型互動宣導與各大型活動辦理趣味遊戲或資源回收兌換吸引民眾共同參與資源回收宣導,截至期末報告階段,共辦理59場次宣導活動,包含21場設攤宣導、14場資收兌換、23場社區宣導及1場學校宣導,透過活動辦理及宣導,以利吸引民眾共同參與資源回收宣導,或是針對指定回收物進行資源回收物兌換活動,進而提高回收意願,累積宣導人次達4,673人次。 為使宣導活動更加多樣性,突顯本縣特色及加強民眾資源回收觀念,本計畫於本年度辦理農藥空瓶進行競賽評比,111年組隊參賽共有23組,相較去年減少1組,廢農藥空瓶回收量為14,866.1公斤(增加約3,729.1公斤),回收量有逐漸回升趨勢,並於10月26日舉辦頒獎典禮,邀請縣長親自頒發「111年度農藥空瓶回收競賽」獲獎人員。111年宜蘭縣有機培養土兌換活動係透過環保局廚餘再利用機制所產生之有機培養土,結合縣內各鄉鎮市公所並派車巡迴各鄉鎮市人潮聚集處進行資源回收兌換活動,截至期末報告階段共兌換7,938包。乾電池回收競賽係以111年6月人口數為基準,依據111年資源回收月報表1-10月之清潔隊乾電池變賣回收量之申報數據進行評比,統計各公所清潔隊進步成長率較高者為壯圍鄉公所及南澳鄉公所,其中蘇澳鎮、礁溪鄉、冬山鄉公所則尚未超越去年同期人均量,為負成長率。唯大同鄉公所因去年未有變賣量,無法參與進步獎項之角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自108年起訂定每年10月為手機回收月,為響應10月手機回收月,邀請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加入「111年手機回收月」行列,並提供加碼回收優惠,環保局更加碼抽新款手機及超商禮券,促進民眾回收意願,截至期末報告階段,手機回收量達1,344支。 五、推動一次性產品源頭減量工作 本計畫中於輔導餐飲業者過程中得知,業者們對於現在環保意識的崛起,已多有自行發起減塑行為與活動,且絕大多數到店內消費之民眾,都認同且支持店家的減塑理念,對於有消費者自備餐具的至業者店內消費,業者也會給予相當的鼓勵給予部分優惠或增量。本年度完成輔導訓練訂餐、外燴業者外燴供餐30家;本縣綠實踐商店數共達46家,其中7家已休業。另新增輔導3家並待認證中,若完成認證,累積共42家綠實踐商店; 本計畫已完成輔導225家「自備餐具優惠」店家之申請,並於宜蘭綠色博覽會於冬山河生態綠舟推行飲料杯租借活動;協助推動輔導羅東夜市環保夜市化;完成綠實踐商店輔導認證3家;於縣內52處營業場所設置袋來幸福箱、34處社區大廈設置二手袋循環箱;彙整縣內減塑措施登錄「甩廢地圖」,並更新版本為2.0且製成QR code加強推廣使用;於礁溪大忠資收小站、壯圍隊部、五結利澤免廢店、礁溪巨大垃圾再利用修繕廠、壯圍免費交流網設置二手物交換站及線上交換平台並協助辦理共38場次二手市集活動。 透過各項措施,加強推動一次性產品減量與資源再利用,以減少縣民對塑膠製品之依賴性,逐一達成產品減塑、垃圾減量與提高資源循環再利用率之環保願景。 為鼓勵民眾及業者積極落實減塑政策,減少一次用產品使用,環保局啟動環保餐具借用之方法,並同時規劃推動以宜蘭大型活動互相結合辦理環保杯租賃及環保餐具借用服務,在大型活動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本計畫已建置飲料杯、餐具租賃系統,並提供環保餐具及循環杯給予轄內機關、團體、學校租借,以利減少一次性餐具之使用。111年度於宜蘭縣國際童玩藝術節合作辦理餐具租借活動,輔導園區店家鼓勵民眾使用重複性餐具,店家紛紛響應自備飲料杯省10元的優惠,統計約180位民眾前來租借餐具,平均每人租借3個環保餐具,推估可減少約540個一次性垃圾產生。 有關推動地區選擇及相關推動部分,本年度選定羅東夜市進行環保夜市辦理,強化羅東環保夜市的延續。本計畫已於111年6月至111年9月進行全面性餐飲業者現況調查,截止期末報告階段,普查結果羅東夜市店家數總計約為215家業者,其中非餐飲業59家,餐飲業156家占為最為最多數,其中有提供內用座位餐飲業者為19家。截至期末報告階段,推動一次性產品減量項目內,內用改環保餐具之店家共計22家(於109年補助攤商購置重複性清洗餐具),另新加入攤商本計畫仍亦積極輔導使其參與響應。提供常態性自備餐盒優惠餐飲業者156家,提供自備餐具優惠156家,提供優惠型態為加量、折扣,部分店家會依照當下情形提供優惠。 為鼓勵民眾逛夜市時亦可使用環保餐具,於每週五、六兩日夜市營業時間辦理餐具租借服務,進而減少一次性垃圾產生,輔導民眾逐漸養成使用環保餐具之習慣,提供袋來幸福箱供民眾於消費購物後使用二手循環袋盛裝商品,以減少塑膠袋之使用,並同時設置奉茶站,民眾可使用環保杯進行飲用,進而減少一次性包裝飲用水之購買。 |
英文標題 | (空) |
英文摘要 | (空) |
專案年度 | 111 |
主辦單位 | 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
執行單位 | 晶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專案報告下載url | https://epq.moenv.gov.tw/ProjectDoc/FileDownload?proj_id=1110244120 |
專案報告公開日期 | 20230423 |
中文標題宜蘭縣_111年度補助直轄市、縣﹙市﹚環境保護機關 辦理資源回收工作計畫 |
中文摘要依據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訂定之目標及工作內容,執行「111年度宜蘭縣資源回收專案作業查核追蹤管制、宣導工作及促進垃圾減量回收計畫」,相關作業均詳實推動與執行,截至期末報告階段,本計畫執行之成果重點說明如下: 一、辦理資源回收巡查工作 本計畫針對轄內14大販賣業者,進行應設置資源回收設施之進行現場輔導及查核工作,共計完成222件,其中現場巡查26家電子電器販賣業者,並已用電話連繫輔導共75家次電子電器販賣業者,其中完成輔導30家使用電子聯單。環保署於「111年度推動執行機關加強辦理源頭減量及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考核計畫」中針對一般廢棄物源頭減量措施進行查核作業,目標量為 1,600 家次,本計畫亦協助進行現場巡查作業,截至期末階段合計執行共計完成 2,364 家次。 本計畫協助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業申請登記、展延及巡查工作,並輔導業者定期申報作業以及設施標準巡查外,亦針對廠內安全消防設施管理、截流溝維護以及環境衛生等項目進行輔導,總計完成輔導109家次及完成5家業者辦理展延申請作業。本縣111年度廢車回收業評鑑結果為四名都是金牌獎,金牌獎分別為:宏泰清除股份有限公司蘇澳廠(89.5分)、源益企業社(88.5分)、岏宬廢棄物回收有限公司(87分)、信捷企業社(86分),評鑑分級結果如表3.3.5-3;並於5月11日及19日頒發獎牌。 相關巡查工作量均已達成目標,並透過稽巡查時向業者輔導相關法令、設施規範與遵行事項,避免業者因不熟悉法規而違例,落實轄內業者管理。 二、協助辦理資源回收績效考核工作 本計畫於111年3月3日辦理執行機關承辦資源回收業務人員教育訓練並於協助環保局備文提送「宜蘭縣111年度推動執行機關加強辦理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考核初核計畫」;截至期末階段,本縣1至11月之資源回收量為101,777.83公噸;另配合環保署考核重點項目,辦理提高重點回收項目回收量追蹤、協助彙整資收關懷計畫、輔導紙餐具循環友善店家計畫、協調廢機動車輛處理後衍生物(ASR)進廠去化2,082.72公噸、完成1處漁商港資收站設置、確認20處集合式住宅之回收設施設置、追蹤公所廢玻璃砂再利用情形及協助輔導清潔隊部暨貯存場設施管理及優化。 依照署考核項目逐一協助辦理各項工作如:目標制定、月報申報、資料查核等,並掌握各項工作執行情形,協助本縣爭取考核佳績。 三、執行垃圾破袋檢查工作 本計畫自111年3月起,辦理縣內12鄉鎮市公所垃圾車平臺垃圾檢查,各公所每月抽驗1車次,但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導致5、6月平台破袋及公所自主沿線破袋等相關工作項暫停,並於疫情趨緩開始辦理,截至12月20日止,縣內12鄉鎮市公所垃圾車共檢查96車次,垃圾檢查960袋垃圾,袋數不合格率為41.6%,查獲之資源回收物皆以紙容器、塑膠容器居多。 透過垃圾破袋,以檢視轄內垃圾排出與資源回收量落實度,作為本縣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率提升之執行方式及後續政策推動及宣導之參考依據。 四、辦理資源回收宣導與競賽活動 本計畫積極與社區、學校及各大活動單位接洽,藉由小型互動宣導與各大型活動辦理趣味遊戲或資源回收兌換吸引民眾共同參與資源回收宣導,截至期末報告階段,共辦理59場次宣導活動,包含21場設攤宣導、14場資收兌換、23場社區宣導及1場學校宣導,透過活動辦理及宣導,以利吸引民眾共同參與資源回收宣導,或是針對指定回收物進行資源回收物兌換活動,進而提高回收意願,累積宣導人次達4,673人次。 為使宣導活動更加多樣性,突顯本縣特色及加強民眾資源回收觀念,本計畫於本年度辦理農藥空瓶進行競賽評比,111年組隊參賽共有23組,相較去年減少1組,廢農藥空瓶回收量為14,866.1公斤(增加約3,729.1公斤),回收量有逐漸回升趨勢,並於10月26日舉辦頒獎典禮,邀請縣長親自頒發「111年度農藥空瓶回收競賽」獲獎人員。111年宜蘭縣有機培養土兌換活動係透過環保局廚餘再利用機制所產生之有機培養土,結合縣內各鄉鎮市公所並派車巡迴各鄉鎮市人潮聚集處進行資源回收兌換活動,截至期末報告階段共兌換7,938包。乾電池回收競賽係以111年6月人口數為基準,依據111年資源回收月報表1-10月之清潔隊乾電池變賣回收量之申報數據進行評比,統計各公所清潔隊進步成長率較高者為壯圍鄉公所及南澳鄉公所,其中蘇澳鎮、礁溪鄉、冬山鄉公所則尚未超越去年同期人均量,為負成長率。唯大同鄉公所因去年未有變賣量,無法參與進步獎項之角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自108年起訂定每年10月為手機回收月,為響應10月手機回收月,邀請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加入「111年手機回收月」行列,並提供加碼回收優惠,環保局更加碼抽新款手機及超商禮券,促進民眾回收意願,截至期末報告階段,手機回收量達1,344支。 五、推動一次性產品源頭減量工作 本計畫中於輔導餐飲業者過程中得知,業者們對於現在環保意識的崛起,已多有自行發起減塑行為與活動,且絕大多數到店內消費之民眾,都認同且支持店家的減塑理念,對於有消費者自備餐具的至業者店內消費,業者也會給予相當的鼓勵給予部分優惠或增量。本年度完成輔導訓練訂餐、外燴業者外燴供餐30家;本縣綠實踐商店數共達46家,其中7家已休業。另新增輔導3家並待認證中,若完成認證,累積共42家綠實踐商店; 本計畫已完成輔導225家「自備餐具優惠」店家之申請,並於宜蘭綠色博覽會於冬山河生態綠舟推行飲料杯租借活動;協助推動輔導羅東夜市環保夜市化;完成綠實踐商店輔導認證3家;於縣內52處營業場所設置袋來幸福箱、34處社區大廈設置二手袋循環箱;彙整縣內減塑措施登錄「甩廢地圖」,並更新版本為2.0且製成QR code加強推廣使用;於礁溪大忠資收小站、壯圍隊部、五結利澤免廢店、礁溪巨大垃圾再利用修繕廠、壯圍免費交流網設置二手物交換站及線上交換平台並協助辦理共38場次二手市集活動。 透過各項措施,加強推動一次性產品減量與資源再利用,以減少縣民對塑膠製品之依賴性,逐一達成產品減塑、垃圾減量與提高資源循環再利用率之環保願景。 為鼓勵民眾及業者積極落實減塑政策,減少一次用產品使用,環保局啟動環保餐具借用之方法,並同時規劃推動以宜蘭大型活動互相結合辦理環保杯租賃及環保餐具借用服務,在大型活動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本計畫已建置飲料杯、餐具租賃系統,並提供環保餐具及循環杯給予轄內機關、團體、學校租借,以利減少一次性餐具之使用。111年度於宜蘭縣國際童玩藝術節合作辦理餐具租借活動,輔導園區店家鼓勵民眾使用重複性餐具,店家紛紛響應自備飲料杯省10元的優惠,統計約180位民眾前來租借餐具,平均每人租借3個環保餐具,推估可減少約540個一次性垃圾產生。 有關推動地區選擇及相關推動部分,本年度選定羅東夜市進行環保夜市辦理,強化羅東環保夜市的延續。本計畫已於111年6月至111年9月進行全面性餐飲業者現況調查,截止期末報告階段,普查結果羅東夜市店家數總計約為215家業者,其中非餐飲業59家,餐飲業156家占為最為最多數,其中有提供內用座位餐飲業者為19家。截至期末報告階段,推動一次性產品減量項目內,內用改環保餐具之店家共計22家(於109年補助攤商購置重複性清洗餐具),另新加入攤商本計畫仍亦積極輔導使其參與響應。提供常態性自備餐盒優惠餐飲業者156家,提供自備餐具優惠156家,提供優惠型態為加量、折扣,部分店家會依照當下情形提供優惠。 為鼓勵民眾逛夜市時亦可使用環保餐具,於每週五、六兩日夜市營業時間辦理餐具租借服務,進而減少一次性垃圾產生,輔導民眾逐漸養成使用環保餐具之習慣,提供袋來幸福箱供民眾於消費購物後使用二手循環袋盛裝商品,以減少塑膠袋之使用,並同時設置奉茶站,民眾可使用環保杯進行飲用,進而減少一次性包裝飲用水之購買。 |
英文標題(空) |
英文摘要(空) |
專案年度111 |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
執行單位晶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專案報告下載urlhttps://epq.moenv.gov.tw/ProjectDoc/FileDownload?proj_id=1110244120 |
專案報告公開日期2023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