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令: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3條附表1、附表2
- 行政院公報 @ 國家發展委員會

Title環境部令: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3條附表1、附表2的Date_Published是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PubGovName是環境部, Keyword是環境評估(環境影響評估,EIA);認定標準;環境保護(環保);礦業法;採礦工程;再生能源;水力發電;原住民族地區(原住民地區);能源開發;國土保育地區(環境敏感區);地熱;探勘與開採(採礦);礦區與礦坑;礦場安全;小水力發電;地面水;永續經營人工林(永續林);林業;環境敏感地區;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地..., HTMLContent是環境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號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附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部  長 彭啟明   開....

MetaId154854
Doc_Style_LName法規
Doc_Style_SName中央法規標準法第3條之7種命令
PreviewStageURLhttps://gazette.nat.gov.tw/egFront/detail.do?metaid=150438&log=detailLog
Chapter農業環保篇
PubGov環境部
PubGovName環境部
UndertakeGov環境部
Officer_name部長 彭啟明
Date_Created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GazetteId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號
Date_Published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Comment_Deadline(空)
Comment_Days(空)
Title環境部令: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3條附表1、附表2
TitleEnglishMINISTRY OF ENVIRONMENT Order is hereby given, for the amendment on partial articles and Appendix 1 and 2 of Article 3 of "Standards for Determining Specific Items and Scop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for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hemeSubject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Keyword環境評估(環境影響評估,EIA);認定標準;環境保護(環保);礦業法;採礦工程;再生能源;水力發電;原住民族地區(原住民地區);能源開發;國土保育地區(環境敏感區);地熱;探勘與開採(採礦);礦區與礦坑;礦場安全;小水力發電;地面水;永續經營人工林(永續林);林業;環境敏感地區;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地熱;變電所;國家公園;骨灰骨骸;擴建
Eng_Keyword(空)
Explain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附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Category770(環境保護)
CakeJ32(命令(含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 標準或準則));C12(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ServiceE47(環境影響評估)
GazetteHTMLhttps://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31011/ch07/type1/gov60/num17/Eg.htm
HTMLContent環境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號

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附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部  長 彭啟明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修正條文

第 六 條  鐵路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高速鐵路興建、拓寬或延伸工程。

  二、高速鐵路以外之鐵路興建或延伸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都市土地或非都市土地,其附屬隧道或地下化工程長度合計一公里以上。

  (八)長度五公里以上。

  三、高速鐵路以外之鐵路拓寬,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長度二.五公里以上。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長度一公里以上。

  (三)位於重要濕地,長度一公里以上。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長度一公里以上。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長度一公里以上。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都市土地或非都市土地,其附屬隧道或地下化工程長度合計一公里以上。

  (八)長度五公里以上。

  四、既有鐵路高架路橋、橋梁或立體交叉工程之重建或拓寬,並銜接既有鐵路,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長度二.五公里以上。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重要濕地、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長度五百公尺以上。

  (三)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四)長度五公里以上。

  五、鐵路機車場、調車場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十)位於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十一)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前項第二款或第三款所定長度,應將高架路橋、橋梁、立體交叉工程、隧道、地下化工程或引道之長度,合併計算。

  第一項第四款所定高架路橋、橋梁或立體交叉工程,其引道以高架方式興建者,應將引道之長度,納入高架路橋、橋梁或立體交叉工程之長度合併計算。

第 七 條  大眾捷運系統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大眾捷運系統興建工程。

  二、大眾捷運系統延伸工程,其地面、高架或地下化長度延伸一公里以上。

  三、機車場、調車場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十)位於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十一)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 八 條  港灣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商港、軍港、漁港或工業專用港興建工程。

  二、遊艇港興建、擴建或擴增碼頭席位,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原住民保留地。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原住民保留地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八)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十)碼頭席位一百艘以上或同一遊艇港各案開發總席位達二百艘以上。

  三、商港、軍港、漁港、工業專用港之擴建或其碼頭、防波堤之新設或延伸工程(不含既有港區防波堤範圍內之工程),或港區外之碼頭、防波堤之新設或延伸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前款第一目至第四目規定之一。

  (二)碼頭或防波堤,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長度五百公尺以上。

第 九 條  機場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機場興建。

  二、興建機場跑道、跑道延長五百公尺以上或跑道中心線遷移。

  三、機場之客運航廈、貨運站興建或擴建,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四、直昇機飛行場等民營飛行場(不含專供綜合醫院緊急醫療救護使用之直昇機飛行場)之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原住民保留地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或每日起降二十架次以上。

  五、航空器修護棚廠(不含位於已取得許可並營運之機場範圍內)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原住民保留地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第 十 條  土石採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採取土石(不含磚、瓦窯業業者之窯業用土採取)及其擴大或擴增開採長度、採取土石方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都市計畫農業區或保護區。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或一般農業區之農業用地。

  (十)位於海域。但為維持既有港口船隻進出及港埠正常營運之維護浚挖,不在此限。

  (十一)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或在河床採取,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五百公尺以上,或申請採取土石方四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二)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或在河床採取,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二百五十公尺以上,或申請採取土石方二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三)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在河床採取,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一千公尺以上,或申請採取土石方四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四)位於山坡地之土石採取區開發,符合下列規定之一,其申請之開發面積應合併計算,且累積達第十一目或第十二目規定規模:

   1、土石採取區位於同一筆地號。

   2、土石採取區之地號互相連接。

   3、土石採取區邊界相隔水平距離在五百公尺範圍內。

  (十五)位於非山坡地之土石採取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符合下列規定之一,其申請之開發面積應合併計算,且達第十二目或第十三目規定規模:

   1、土石採取區位於同一筆地號。

   2、土石採取區之地號互相連接。

   3、土石採取區邊界相隔水平距離在五百公尺範圍內。

  二、土石採取碎解、洗選場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前款第一目至第五目及第七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水庫集水區。但屬攔河堰集水區,僅碎解、洗選來自河川之土石,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下,設有廢(污)水處理設施,且放流口經水庫管理機關(構)確認距離水庫蓄水範圍邊界一公里以上,並經當地主管機關同意,不在此限。

  (三)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四)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五)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三、磚、瓦窯業業者申請、擴大採取窯業用土或擴增採取土石方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都市計畫農業區或保護區。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或一般農業區之農業用地。

  (十)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或申請採取土石方四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一)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或申請採取土石方二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二)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前項第一款採取土石,屬政府核定之疏濬計畫,應依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辦理。

  二個以上土石採取區申請開發(不含磚、瓦窯業業者之窯業用土採取),因申請在後者之提出申請致有第一項第一款第十四目或第十五目之情形,且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合併計算符合第一項第一款第十一目至第十三目規定規模之一者,該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之各個後申請土石採取區均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符合第一項第一款第十四目或第十五目規定面積合併計算之土石採取區應包括下列各情形:

  一、取得開發許可。

  二、申請中尚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開發許可。

  三、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同意註銷未達一年。

  第一項第二款第二目所稱攔河堰集水區,指附表五所列水庫或水庫附屬設施之集水區。

第 十一 條  探礦、採礦,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地面、地下及海域之探礦、採礦及其擴大,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都市計畫農業區或保護區。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或一般農業區之農業用地。

  (十)位於海域。但未涉及鑽井或開挖之探礦,或屬天然氣礦或石油礦,未達油氣生產階段之探勘鑽井,不在此限。

  (十一)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面積(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一公頃以上,或在河床探採,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五公里以上。

  (十二)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面積(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在河床探採,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二百五十公尺以上。

  (十三)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面積(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五公頃以上。

  (十四)位於山坡地之申請核定礦業用地,符合下列規定之一,其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之面積應合併計算,且達第十一目或第十二目規定規模:

   1、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位於同一筆地號。

   2、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之地號互相連接。

   3、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邊界相隔水平距離在五百公尺範圍內。

  二、礦業冶煉洗選廠興建或擴大,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前款第一目至第七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三)位於都市計畫農業區或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四)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或一般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五)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同時有二個以上申請核定礦業用地或擴大礦業用地,有前項第一款第十四目之情形,且申請面積合併計算符合前項第一款第十一目或第十二目規定規模者,各個礦業用地均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一款申請核定(或擴大)礦業用地,得先就所屬之礦業權區整體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符合第一項第一款第十四目規定面積合併計算之礦業用地應包括下列各情形:

  一、取得開發許可。

  二、申請中尚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開發許可。

  三、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同意廢止未達一年。

第 十三 條  供水、抽水或引水工程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抽水、引水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抽、引取地面水、伏流水每秒抽水量二立方公尺以上。但抽取海水供冷卻水或養殖用水使用者,或引水供農業灌溉使用者,不在此限。

  (二)抽取地下水每秒抽水量○.二立方公尺以上。

  (三)抽取溫泉(不含自然湧出之溫泉)每秒抽水量○.○二立方公尺以上。

  (四)抽取地下水位於地下水管制區。但抽取地下水每秒抽水量未達○.二立方公尺、抽取溫泉(不含自然湧出之溫泉)每秒抽水量未達○.○二立方公尺或抽取地下水目的為工程施工,經地下水管制區主管機關同意者,或抽取地下水目的為地下水污染改善或整治、檢測水質或進行水文地質特性調查者,不在此限。

  二、海水淡化廠興建或擴增處理量,申請每日設計出水量一千公噸以上。

  三、淨水處理廠或工業給水處理廠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申請每日設計出水量二十萬噸以上。

  淨水處理廠或工業給水處理廠屬簡易之淨水處理設施,位於前項第三款第一目至第五目區位之一,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一款抽水、引水工程或第二款海水淡化廠興建或擴增處理量,屬臨時救急之亢旱救旱,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之引取地面水,專供小水力發電用途者,應依第二十九條第二項規定辦理。

  第一項第一款第三目及第四目之抽取溫泉,專供地熱發電用途且回注原地下水層者,應依第二十九條第一項第九款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依森林法規定之林地或森林之開發利用,其砍伐林木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皆伐面積或同一保護區或重要棲息環境最近五年內累積皆伐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重要濕地。但皆伐面積或同一濕地最近五年內累積皆伐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重要濕地主管機關及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但皆伐面積或同一自然保護區最近五年內累積皆伐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主管機關及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四、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但皆伐面積五百平方公尺以下,經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皆伐面積二公頃以上。

  六、皆伐面積四公頃以上。

  前項砍伐林木屬經林業主管機關公告之永續經營人工林、受天然災害或生物危害之森林或基於瀕臨絕種、珍貴稀有及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之保育、棲地營造需求,經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二十四條  醫療建設、護理機構、社會福利機構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醫院之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二、機構住宿式之護理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或長照服務機構,其興建或擴建符合前款第一目至第四目或第六目至第八目規定之一。

 

第二十八條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水肥處理廠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每月最大處理量二千五百公噸以上。

  二、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污水處理廠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二目至第五目、第七目或第八目規定之一。

  (二)每日設計污水處理量六萬立方公尺以上。

  三、堆肥場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三)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

  (四)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五)位於園區,每月最大處理廢棄物量二千五百公噸以上。

 

  (六)位於都市土地(不含園區),每月最大處理廢棄物量一千二百五十公噸以上。

  (七)位於非都市土地(不含園區),每月最大處理廢棄物量五千公噸以上。

  四、廢棄物轉運站興建、擴建或擴增轉運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八目規定之一。

  (二)每月最大轉運廢棄物量二千五百公噸以上。

  五、一般廢棄物或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或焚化廠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但擴建非位於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區位,且擴建面積五百平方公尺以下,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焚化、掩埋、堆肥或再利用以外之一般廢棄物或一般事業廢棄物處理場(不含以物理方式處理混合五金廢料之處理場)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但擴建非位於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區位,且擴建面積五百平方公尺以下,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一般廢棄物之垃圾分選場(不含位於既設掩埋場或焚化廠內),其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之一。

  (二)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一般廢棄物或一般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機構(不含有機污泥或污泥混合物再利用機構),其興建、擴建或擴增再利用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八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四)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九、除再利用外,以焚化、掩埋或其他方式處理有害事業廢棄物之中間處理或最終處置設施(不含移動性中間處理或最終處置設施、醫院設置之滅菌設施、以物理方式處理混合五金廢料之設施)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但擴建非位於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區位,且擴建面積五百平方公尺以下,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十、以物理方式處理混合五金廢料之處理場或設施,其興建或擴建,符合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八目規定之一者。

  十一、有機污泥、污泥混合物或有害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機構興建、擴建或擴增再利用量。但符合下列規定,經檢具空氣污染、水污染排放總量、廢棄物產生量及污染防治措施等資料,送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同意者,不在此限:

   (一)非位於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區位。

   (二)非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

   (三)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下。

   (四)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下。

   (五)位於都市土地(不含園區),每月最大廢棄物再利用量一千二百五十公噸以下。

   (六)位於園區或非都市土地,每月最大廢棄物再利用量二千五百公噸以下。

  十二、棄土場、棄土區等土石方資源堆置處理場、營建混合物資源分類處理場或裝潢修繕廢棄物分類處理場,其興建、擴建或擴增堆積土石方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五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堆積土石方十萬立方公尺以上;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內,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五公頃以上,或堆積土石方五萬立方公尺以上。

   (三)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堆積土石方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四)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前項第三款至第六款及第十二款開發行為,屬緊急性處理,經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八款或第十一款開發行為,屬利用已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之既有設施再利用,且未涉及新增土地開發使用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八款或第十一款開發行為,屬以堆肥方式再利用者,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辦理。

  第一項第六款或第八款開發行為,非屬應申請設置、變更及操作許可證之固定污染源,且適用水污染防治法簡易排放許可或經工業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同意納管者,依第一項第十款規定辦理。但第一項第八款開發行為同時屬以堆肥方式再利用者,應依前項規定辦理。

  第一項第八款或第十一款開發行為,屬試驗計畫,經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開發行為屬汰舊換新工程,其處理量及污染量未增加,且單位能耗降低,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開發行為於增加處理量、轉運量、堆積量或再利用量後,符合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規定者,非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通過,其處理量、轉運量、堆積量或再利用量不得逾原許可量。

  申請公民營廢棄物處理或清理機構之許可,應依下列方式認定應否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設場(廠)前應取得同意設置文件者,或應變更同意設置文件者,於申請同意設置文件時認定。

  二、以既有之工廠或廢棄物處理設施申請處理或清理許可證者,或取得處理或清理許可證後,因申請變更原許可內容或重新申請許可而應進行試運轉者,於申請試運轉時認定。

  三、申請處理或清理許可證內容超出申請同意設置文件內容者,或申請處理或清理許可證內容超出申請試運轉內容者,或取得處理或清理許可證後,申請變更原許可內容或重新申請許可,但未涉及應變更同意設置文件或應進行試運轉者,於申請處理或清理許可證時認定。

  第一項開發行為屬曾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許可之既有設施,由相同或不同開發單位申請廢棄物清理法規定之相同或不同種類之許可,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符合下列各款規定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原許可未經撤銷或廢止,且申請日期未逾原許可期限三年。

  二、曾依原許可內容實際處理廢棄物。

  三、申請內容未超出原許可之場(廠)區範圍。

  四、申請內容與原許可之設施及處理方式相同,且未超出原許可之廢棄物種類及其數量。本款規定之原許可指既有設施最近一次之處理許可。但原許可如屬事業廢棄物再利用許可,原許可之廢棄物數量以最大許可再利用總數量認定,其許可再利用總數量之計算以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之個案或通案再利用量合併計之。

  五、申請內容除污染防制設施及收集或處理溫室氣體之設施外,未涉及其他工程。

第二十九條  能源或輸變電工程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核能電廠興建、添加機組工程或其核子反應器設施之除役。

  二、水力發電設施興建或添加機組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

  (七)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

  (八)位於山坡地,設置攔水壩(堰)高度五公尺以上。

  (九)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二萬瓩以上。

  三、火力發電廠興建或添加機組工程。但添加全黑啟動機組者,或位於臺灣本島以外地區,且非位於前款第一目至第五目規定區位,其燃氣裝置或累積燃氣裝置容量十萬瓩以下者,或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或累積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容量五萬瓩以下者,不在此限。

  四、火力發電之自用發電設備或汽電共生廠興建或添加機組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都市土地,燃氣裝置或累積燃氣裝置容量十萬瓩以上,或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或累積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容量五萬瓩以上。

  (七)位於非都市土地,燃氣裝置或累積燃氣裝置容量二十萬瓩以上,或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或累積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容量十萬瓩以上。

  五、設置風力發電離岸系統。

  六、設置風力發電機組,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二款第一目至第五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設置五座機組以上,或同一保護區內,申請設置之機組數目與已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之機組數目合計達十座以上。

  (三)位於保安林地。

  (四)任一風機基座中心與最近建築物(指於風力發電開發計畫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時,領有使用執照或門牌號碼之他人建築物)邊界之直線距離五百公尺以下。但建築物屬抽水站或發電設備之電氣室等設施,不在此限。

  七、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不含設置於屋頂上,或屬其他開發行為之附屬設施且經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者),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

  (六)位於政府核定補助或獎勵實施造林之土地,屬國有土地、公有土地、國營事業土地或公營事業土地者。但經能源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山坡地,設置或累積設置裝置容量二萬瓩以上,或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十五公頃以上。

  (八)位於山坡地之申請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符合下列規定之一,其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之面積應合併計算,且達前目規定規模:

  1、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用地位於同一筆地號。

  2、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用地之地號互相連接或僅間隔道路、渠道、排水路等公共設施。

  3、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用地邊界相隔水平距離在二十公尺範圍內。

  八、設置潮汐、潮流、海流、波浪或溫差發電機組。

 

  九、設置地熱發電機組,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但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且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二公頃以上。

  (三)位於重要濕地,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且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二公頃以上。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且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二公頃以上。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且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二公頃以上。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五萬瓩以上。

  十、輸電線路工程,一百六十一千伏以上輸電線路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線路架空通過第二款第一目至第四目規定區位之一。

  (二)線路架空通過原住民保留地。

  (三)架空之線路,其線路或鐵塔投影邊界與國民中小學(含編定用地)邊界之直線距離五十公尺以下。

  (四)架空之線路,其線路或鐵塔投影邊界與醫院邊界之直線距離五十公尺以下。

  (五)架空或地下化線路鋪設長度五十公里以上。

  十一、海上變電站或陸域電壓大於一百六十一千伏之變電所興建或擴建。但屋內型變電所邊界與國民中小學(含編定用地)、醫院邊界之直線距離五十公尺以上者,不在此限。

  前項第二款水力發電設施興建或添加機組工程,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未達二萬瓩,屬小水力發電且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利用既有圳路、管渠或其他水利設施。

  二、引取地面水,引水點下游水量於引水發電期間維持每秒二立方公尺以上且發電後尾水放回原地面水體,並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確認。

  火力發電之自用發電設備或汽電共生廠位於第一項第四款第六目或第七目區位之一,且為不加輔助燃料之複循環機組者,其裝置容量增為一.五倍;加裝先進潔淨化石能源系統,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者,其裝置容量增為二倍;屬不增加燃料,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且不納入裝置容量累積計算。

  第一項開發行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屬利用再生能源之發電設備,其裝置容量未達二千瓩。

  二、屬試驗性計畫,且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

第 三十 條  放射性廢棄物貯存或處理設施,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放射性廢棄物貯存或處理設施興建、擴建、擴增貯存設施容量或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設置貯存設施容量一千立方公尺以上、液體廢棄物處理設施每日處理量一百公秉或每月處理量二千公秉以上、壓縮設備每日處理量二十公噸以上。

  二、放射性廢棄物焚化爐興建或擴增處理量。

  三、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

  四、用過核燃料中期貯存設施。

  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核能主管機關核准之研究用放射性廢棄物處理、貯存設施或計畫,不適用前項規定。

  第一項開發行為於增加貯存設施容量或處理量後,符合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規定者,非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通過,其貯存設施容量或處理量不得逾原許可量。

第三十一條  工商綜合區或大型購物中心之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三十二條  展覽會(館)、博覽會或會展中心之興建、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三十三條  殯葬設施之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公墓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五公頃以上。

  (六)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二、殯儀館、骨灰(骸)存放設施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四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但骨灰(骸)存放設施以納骨牆形式興建,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四)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五)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

  三、火化場之開發,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火化場興建工程。

  (二)火化場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1、前款第一目、第二目規定之一。

  2、累積擴建面積一公頃以上。

  (三)新設火化爐。但於原開發基地以原規模汰舊換新方式設置者,不在此限。

第三十四條  屠宰場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第三十五條  動物收容所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九、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三十六條  天然氣或油品管線、貯存槽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設置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港)。

  二、輸送天然氣或油品管線工程(僅於園區內鋪設者或既設管線汰舊換新者除外),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都市土地,鋪設長度五公里以上。

  (二)位於非都市土地,鋪設長度三十公里以上。

  三、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或天然氣貯存槽,其興建、擴建或擴增貯存容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以外之分區;或位於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三百公秉以上。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三百公秉以上。

  (八)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十)位於港區,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三萬公秉以上。

  (十一)位於都市土地(不含港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一萬公秉以上。

  (十二)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或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三萬公秉以上。

  前項第二款所稱之輸送天然氣管線工程,指每平方公分十公斤以上壓力之輸氣管線工程。

第三十七條  軍事營區、海岸(洋)巡防營區、飛彈試射場、靶場或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三十九條  矯正機關、保安處分處所或其他以拘禁、感化為目的之收容機構之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八、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四十一條  設置氣象設施,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二、於海域設置固定之氣象、海象或地震等觀測設施,其開發場址水深未達十公尺,且任一設施中心半徑二公里範圍內之設施投影面積合計五百平方公尺以上。

  前項第二款觀測設施,屬試驗性計畫或使用年限五年以下之臨時設施,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四十二條  其他開發型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地下街工程,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長度一公里以上,或申請開發建築樓地板面積(以應申請建造執照、雜項執照及使用執照之建築樓地板面積為計算基準)十五萬平方公尺以上。

  二、港區申請設置水泥儲庫之儲存容量一萬八千立方公尺以上。

  三、人工島嶼之興建或擴建。

  四、於海域築堤排水填土造成陸地。但在既有港區防波堤範圍內者,不在此限。

  五、位於山坡地之露營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六、太空發展法之國家發射場域設置,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四十六條  第三條至第四十二條所定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累積開發規模,依附表六規定辦理。

第五十三條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附表修正規定(請參見PDF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修正總說明及對照表(請參見PDF

其他事項說明(請參見PDF

MetaId

154854

Doc_Style_LName

法規

Doc_Style_SName

中央法規標準法第3條之7種命令

PreviewStageURL

https://gazette.nat.gov.tw/egFront/detail.do?metaid=150438&log=detailLog

Chapter

農業環保篇

PubGov

環境部

PubGovName

環境部

UndertakeGov

環境部

Officer_name

部長 彭啟明

Date_Creat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GazetteId

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號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Comment_Deadline

(空)

Comment_Days

(空)

Title

環境部令: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3條附表1、附表2

TitleEnglish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Order is hereby given, for the amendment on partial articles and Appendix 1 and 2 of Article 3 of "Standards for Determining Specific Items and Scop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for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hemeSubject

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Keyword

環境評估(環境影響評估,EIA);認定標準;環境保護(環保);礦業法;採礦工程;再生能源;水力發電;原住民族地區(原住民地區);能源開發;國土保育地區(環境敏感區);地熱;探勘與開採(採礦);礦區與礦坑;礦場安全;小水力發電;地面水;永續經營人工林(永續林);林業;環境敏感地區;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地熱;變電所;國家公園;骨灰骨骸;擴建

Eng_Keyword

(空)

Explain

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附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Category

770(環境保護)

Cake

J32(命令(含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 標準或準則));C12(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Service

E47(環境影響評估)

GazetteHTML

https://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31011/ch07/type1/gov60/num17/Eg.htm

HTMLContent

環境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號

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附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

 

部  長 彭啟明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修正條文

第 六 條  鐵路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高速鐵路興建、拓寬或延伸工程。

  二、高速鐵路以外之鐵路興建或延伸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都市土地或非都市土地,其附屬隧道或地下化工程長度合計一公里以上。

  (八)長度五公里以上。

  三、高速鐵路以外之鐵路拓寬,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長度二.五公里以上。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長度一公里以上。

  (三)位於重要濕地,長度一公里以上。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長度一公里以上。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長度一公里以上。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都市土地或非都市土地,其附屬隧道或地下化工程長度合計一公里以上。

  (八)長度五公里以上。

  四、既有鐵路高架路橋、橋梁或立體交叉工程之重建或拓寬,並銜接既有鐵路,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長度二.五公里以上。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重要濕地、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長度五百公尺以上。

  (三)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四)長度五公里以上。

  五、鐵路機車場、調車場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十)位於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十一)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前項第二款或第三款所定長度,應將高架路橋、橋梁、立體交叉工程、隧道、地下化工程或引道之長度,合併計算。

  第一項第四款所定高架路橋、橋梁或立體交叉工程,其引道以高架方式興建者,應將引道之長度,納入高架路橋、橋梁或立體交叉工程之長度合併計算。

第 七 條  大眾捷運系統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大眾捷運系統興建工程。

  二、大眾捷運系統延伸工程,其地面、高架或地下化長度延伸一公里以上。

  三、機車場、調車場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十)位於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十一)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 八 條  港灣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商港、軍港、漁港或工業專用港興建工程。

  二、遊艇港興建、擴建或擴增碼頭席位,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原住民保留地。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原住民保留地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八)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十)碼頭席位一百艘以上或同一遊艇港各案開發總席位達二百艘以上。

  三、商港、軍港、漁港、工業專用港之擴建或其碼頭、防波堤之新設或延伸工程(不含既有港區防波堤範圍內之工程),或港區外之碼頭、防波堤之新設或延伸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前款第一目至第四目規定之一。

  (二)碼頭或防波堤,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長度五百公尺以上。

第 九 條  機場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機場興建。

  二、興建機場跑道、跑道延長五百公尺以上或跑道中心線遷移。

  三、機場之客運航廈、貨運站興建或擴建,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四、直昇機飛行場等民營飛行場(不含專供綜合醫院緊急醫療救護使用之直昇機飛行場)之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原住民保留地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或每日起降二十架次以上。

  五、航空器修護棚廠(不含位於已取得許可並營運之機場範圍內)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原住民保留地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第 十 條  土石採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採取土石(不含磚、瓦窯業業者之窯業用土採取)及其擴大或擴增開採長度、採取土石方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都市計畫農業區或保護區。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或一般農業區之農業用地。

  (十)位於海域。但為維持既有港口船隻進出及港埠正常營運之維護浚挖,不在此限。

  (十一)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或在河床採取,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五百公尺以上,或申請採取土石方四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二)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或在河床採取,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二百五十公尺以上,或申請採取土石方二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三)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在河床採取,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一千公尺以上,或申請採取土石方四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四)位於山坡地之土石採取區開發,符合下列規定之一,其申請之開發面積應合併計算,且累積達第十一目或第十二目規定規模:

   1、土石採取區位於同一筆地號。

   2、土石採取區之地號互相連接。

   3、土石採取區邊界相隔水平距離在五百公尺範圍內。

  (十五)位於非山坡地之土石採取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符合下列規定之一,其申請之開發面積應合併計算,且達第十二目或第十三目規定規模:

   1、土石採取區位於同一筆地號。

   2、土石採取區之地號互相連接。

   3、土石採取區邊界相隔水平距離在五百公尺範圍內。

  二、土石採取碎解、洗選場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前款第一目至第五目及第七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水庫集水區。但屬攔河堰集水區,僅碎解、洗選來自河川之土石,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下,設有廢(污)水處理設施,且放流口經水庫管理機關(構)確認距離水庫蓄水範圍邊界一公里以上,並經當地主管機關同意,不在此限。

  (三)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四)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五)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三、磚、瓦窯業業者申請、擴大採取窯業用土或擴增採取土石方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都市計畫農業區或保護區。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或一般農業區之農業用地。

  (十)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或申請採取土石方四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一)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或申請採取土石方二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十二)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前項第一款採取土石,屬政府核定之疏濬計畫,應依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辦理。

  二個以上土石採取區申請開發(不含磚、瓦窯業業者之窯業用土採取),因申請在後者之提出申請致有第一項第一款第十四目或第十五目之情形,且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合併計算符合第一項第一款第十一目至第十三目規定規模之一者,該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之各個後申請土石採取區均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符合第一項第一款第十四目或第十五目規定面積合併計算之土石採取區應包括下列各情形:

  一、取得開發許可。

  二、申請中尚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開發許可。

  三、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同意註銷未達一年。

  第一項第二款第二目所稱攔河堰集水區,指附表五所列水庫或水庫附屬設施之集水區。

第 十一 條  探礦、採礦,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地面、地下及海域之探礦、採礦及其擴大,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

  (七)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八)位於都市計畫農業區或保護區。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或一般農業區之農業用地。

  (十)位於海域。但未涉及鑽井或開挖之探礦,或屬天然氣礦或石油礦,未達油氣生產階段之探勘鑽井,不在此限。

  (十一)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面積(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一公頃以上,或在河床探採,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五公里以上。

  (十二)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面積(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在河床探採,沿河身計其申請開採或累積開採長度二百五十公尺以上。

  (十三)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面積(含所需區外道路設施面積)五公頃以上。

  (十四)位於山坡地之申請核定礦業用地,符合下列規定之一,其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之面積應合併計算,且達第十一目或第十二目規定規模:

   1、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位於同一筆地號。

   2、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之地號互相連接。

   3、申請核定或累積核定礦業用地邊界相隔水平距離在五百公尺範圍內。

  二、礦業冶煉洗選廠興建或擴大,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前款第一目至第七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三)位於都市計畫農業區或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四)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或一般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五)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同時有二個以上申請核定礦業用地或擴大礦業用地,有前項第一款第十四目之情形,且申請面積合併計算符合前項第一款第十一目或第十二目規定規模者,各個礦業用地均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一款申請核定(或擴大)礦業用地,得先就所屬之礦業權區整體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符合第一項第一款第十四目規定面積合併計算之礦業用地應包括下列各情形:

  一、取得開發許可。

  二、申請中尚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開發許可。

  三、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同意廢止未達一年。

第 十三 條  供水、抽水或引水工程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抽水、引水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抽、引取地面水、伏流水每秒抽水量二立方公尺以上。但抽取海水供冷卻水或養殖用水使用者,或引水供農業灌溉使用者,不在此限。

  (二)抽取地下水每秒抽水量○.二立方公尺以上。

  (三)抽取溫泉(不含自然湧出之溫泉)每秒抽水量○.○二立方公尺以上。

  (四)抽取地下水位於地下水管制區。但抽取地下水每秒抽水量未達○.二立方公尺、抽取溫泉(不含自然湧出之溫泉)每秒抽水量未達○.○二立方公尺或抽取地下水目的為工程施工,經地下水管制區主管機關同意者,或抽取地下水目的為地下水污染改善或整治、檢測水質或進行水文地質特性調查者,不在此限。

  二、海水淡化廠興建或擴增處理量,申請每日設計出水量一千公噸以上。

  三、淨水處理廠或工業給水處理廠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申請每日設計出水量二十萬噸以上。

  淨水處理廠或工業給水處理廠屬簡易之淨水處理設施,位於前項第三款第一目至第五目區位之一,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一款抽水、引水工程或第二款海水淡化廠興建或擴增處理量,屬臨時救急之亢旱救旱,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之引取地面水,專供小水力發電用途者,應依第二十九條第二項規定辦理。

  第一項第一款第三目及第四目之抽取溫泉,專供地熱發電用途且回注原地下水層者,應依第二十九條第一項第九款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依森林法規定之林地或森林之開發利用,其砍伐林木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皆伐面積或同一保護區或重要棲息環境最近五年內累積皆伐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重要濕地。但皆伐面積或同一濕地最近五年內累積皆伐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重要濕地主管機關及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但皆伐面積或同一自然保護區最近五年內累積皆伐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主管機關及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四、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但皆伐面積五百平方公尺以下,經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五、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皆伐面積二公頃以上。

  六、皆伐面積四公頃以上。

  前項砍伐林木屬經林業主管機關公告之永續經營人工林、受天然災害或生物危害之森林或基於瀕臨絕種、珍貴稀有及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之保育、棲地營造需求,經林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二十四條  醫療建設、護理機構、社會福利機構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醫院之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二、機構住宿式之護理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或長照服務機構,其興建或擴建符合前款第一目至第四目或第六目至第八目規定之一。

 

第二十八條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水肥處理廠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每月最大處理量二千五百公噸以上。

  二、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污水處理廠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二目至第五目、第七目或第八目規定之一。

  (二)每日設計污水處理量六萬立方公尺以上。

  三、堆肥場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山坡地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三)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

  (四)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五)位於園區,每月最大處理廢棄物量二千五百公噸以上。

 

  (六)位於都市土地(不含園區),每月最大處理廢棄物量一千二百五十公噸以上。

  (七)位於非都市土地(不含園區),每月最大處理廢棄物量五千公噸以上。

  四、廢棄物轉運站興建、擴建或擴增轉運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八目規定之一。

  (二)每月最大轉運廢棄物量二千五百公噸以上。

  五、一般廢棄物或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或焚化廠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但擴建非位於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區位,且擴建面積五百平方公尺以下,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焚化、掩埋、堆肥或再利用以外之一般廢棄物或一般事業廢棄物處理場(不含以物理方式處理混合五金廢料之處理場)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但擴建非位於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區位,且擴建面積五百平方公尺以下,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一般廢棄物之垃圾分選場(不含位於既設掩埋場或焚化廠內),其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之一。

  (二)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一般廢棄物或一般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機構(不含有機污泥或污泥混合物再利用機構),其興建、擴建或擴增再利用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八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四)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九、除再利用外,以焚化、掩埋或其他方式處理有害事業廢棄物之中間處理或最終處置設施(不含移動性中間處理或最終處置設施、醫院設置之滅菌設施、以物理方式處理混合五金廢料之設施)興建、擴建或擴增處理量。但擴建非位於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區位,且擴建面積五百平方公尺以下,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十、以物理方式處理混合五金廢料之處理場或設施,其興建或擴建,符合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八目規定之一者。

  十一、有機污泥、污泥混合物或有害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機構興建、擴建或擴增再利用量。但符合下列規定,經檢具空氣污染、水污染排放總量、廢棄物產生量及污染防治措施等資料,送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同意者,不在此限:

   (一)非位於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六目規定區位。

   (二)非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

   (三)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下。

   (四)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下。

   (五)位於都市土地(不含園區),每月最大廢棄物再利用量一千二百五十公噸以下。

   (六)位於園區或非都市土地,每月最大廢棄物再利用量二千五百公噸以下。

  十二、棄土場、棄土區等土石方資源堆置處理場、營建混合物資源分類處理場或裝潢修繕廢棄物分類處理場,其興建、擴建或擴增堆積土石方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五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堆積土石方十萬立方公尺以上;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內,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五公頃以上,或堆積土石方五萬立方公尺以上。

   (三)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堆積土石方十萬立方公尺以上。

   (四)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前項第三款至第六款及第十二款開發行為,屬緊急性處理,經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八款或第十一款開發行為,屬利用已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之既有設施再利用,且未涉及新增土地開發使用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第八款或第十一款開發行為,屬以堆肥方式再利用者,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辦理。

  第一項第六款或第八款開發行為,非屬應申請設置、變更及操作許可證之固定污染源,且適用水污染防治法簡易排放許可或經工業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同意納管者,依第一項第十款規定辦理。但第一項第八款開發行為同時屬以堆肥方式再利用者,應依前項規定辦理。

  第一項第八款或第十一款開發行為,屬試驗計畫,經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開發行為屬汰舊換新工程,其處理量及污染量未增加,且單位能耗降低,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項開發行為於增加處理量、轉運量、堆積量或再利用量後,符合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規定者,非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通過,其處理量、轉運量、堆積量或再利用量不得逾原許可量。

  申請公民營廢棄物處理或清理機構之許可,應依下列方式認定應否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設場(廠)前應取得同意設置文件者,或應變更同意設置文件者,於申請同意設置文件時認定。

  二、以既有之工廠或廢棄物處理設施申請處理或清理許可證者,或取得處理或清理許可證後,因申請變更原許可內容或重新申請許可而應進行試運轉者,於申請試運轉時認定。

  三、申請處理或清理許可證內容超出申請同意設置文件內容者,或申請處理或清理許可證內容超出申請試運轉內容者,或取得處理或清理許可證後,申請變更原許可內容或重新申請許可,但未涉及應變更同意設置文件或應進行試運轉者,於申請處理或清理許可證時認定。

  第一項開發行為屬曾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許可之既有設施,由相同或不同開發單位申請廢棄物清理法規定之相同或不同種類之許可,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符合下列各款規定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原許可未經撤銷或廢止,且申請日期未逾原許可期限三年。

  二、曾依原許可內容實際處理廢棄物。

  三、申請內容未超出原許可之場(廠)區範圍。

  四、申請內容與原許可之設施及處理方式相同,且未超出原許可之廢棄物種類及其數量。本款規定之原許可指既有設施最近一次之處理許可。但原許可如屬事業廢棄物再利用許可,原許可之廢棄物數量以最大許可再利用總數量認定,其許可再利用總數量之計算以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之個案或通案再利用量合併計之。

  五、申請內容除污染防制設施及收集或處理溫室氣體之設施外,未涉及其他工程。

第二十九條  能源或輸變電工程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核能電廠興建、添加機組工程或其核子反應器設施之除役。

  二、水力發電設施興建或添加機組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

  (七)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

  (八)位於山坡地,設置攔水壩(堰)高度五公尺以上。

  (九)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二萬瓩以上。

  三、火力發電廠興建或添加機組工程。但添加全黑啟動機組者,或位於臺灣本島以外地區,且非位於前款第一目至第五目規定區位,其燃氣裝置或累積燃氣裝置容量十萬瓩以下者,或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或累積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容量五萬瓩以下者,不在此限。

  四、火力發電之自用發電設備或汽電共生廠興建或添加機組工程,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都市土地,燃氣裝置或累積燃氣裝置容量十萬瓩以上,或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或累積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容量五萬瓩以上。

  (七)位於非都市土地,燃氣裝置或累積燃氣裝置容量二十萬瓩以上,或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或累積燃油、燃煤、其他燃料裝置容量十萬瓩以上。

  五、設置風力發電離岸系統。

  六、設置風力發電機組,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二款第一目至第五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設置五座機組以上,或同一保護區內,申請設置之機組數目與已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之機組數目合計達十座以上。

  (三)位於保安林地。

  (四)任一風機基座中心與最近建築物(指於風力發電開發計畫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時,領有使用執照或門牌號碼之他人建築物)邊界之直線距離五百公尺以下。但建築物屬抽水站或發電設備之電氣室等設施,不在此限。

  七、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不含設置於屋頂上,或屬其他開發行為之附屬設施且經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者),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

  (六)位於政府核定補助或獎勵實施造林之土地,屬國有土地、公有土地、國營事業土地或公營事業土地者。但經能源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山坡地,設置或累積設置裝置容量二萬瓩以上,或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十五公頃以上。

  (八)位於山坡地之申請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符合下列規定之一,其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之面積應合併計算,且達前目規定規模:

  1、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用地位於同一筆地號。

  2、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用地之地號互相連接或僅間隔道路、渠道、排水路等公共設施。

  3、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用地邊界相隔水平距離在二十公尺範圍內。

  八、設置潮汐、潮流、海流、波浪或溫差發電機組。

 

  九、設置地熱發電機組,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但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且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二公頃以上。

  (三)位於重要濕地,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且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二公頃以上。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且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二公頃以上。

  (五)位於原住民保留地,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且申請設置或累積設置面積二公頃以上。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五萬瓩以上。

  十、輸電線路工程,一百六十一千伏以上輸電線路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線路架空通過第二款第一目至第四目規定區位之一。

  (二)線路架空通過原住民保留地。

  (三)架空之線路,其線路或鐵塔投影邊界與國民中小學(含編定用地)邊界之直線距離五十公尺以下。

  (四)架空之線路,其線路或鐵塔投影邊界與醫院邊界之直線距離五十公尺以下。

  (五)架空或地下化線路鋪設長度五十公里以上。

  十一、海上變電站或陸域電壓大於一百六十一千伏之變電所興建或擴建。但屋內型變電所邊界與國民中小學(含編定用地)、醫院邊界之直線距離五十公尺以上者,不在此限。

  前項第二款水力發電設施興建或添加機組工程,裝置或累積裝置容量未達二萬瓩,屬小水力發電且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利用既有圳路、管渠或其他水利設施。

  二、引取地面水,引水點下游水量於引水發電期間維持每秒二立方公尺以上且發電後尾水放回原地面水體,並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確認。

  火力發電之自用發電設備或汽電共生廠位於第一項第四款第六目或第七目區位之一,且為不加輔助燃料之複循環機組者,其裝置容量增為一.五倍;加裝先進潔淨化石能源系統,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者,其裝置容量增為二倍;屬不增加燃料,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且不納入裝置容量累積計算。

  第一項開發行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屬利用再生能源之發電設備,其裝置容量未達二千瓩。

  二、屬試驗性計畫,且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

第 三十 條  放射性廢棄物貯存或處理設施,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放射性廢棄物貯存或處理設施興建、擴建、擴增貯存設施容量或處理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設置貯存設施容量一千立方公尺以上、液體廢棄物處理設施每日處理量一百公秉或每月處理量二千公秉以上、壓縮設備每日處理量二十公噸以上。

  二、放射性廢棄物焚化爐興建或擴增處理量。

  三、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

  四、用過核燃料中期貯存設施。

  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核能主管機關核准之研究用放射性廢棄物處理、貯存設施或計畫,不適用前項規定。

  第一項開發行為於增加貯存設施容量或處理量後,符合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規定者,非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通過,其貯存設施容量或處理量不得逾原許可量。

第三十一條  工商綜合區或大型購物中心之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三十二條  展覽會(館)、博覽會或會展中心之興建、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三十三條  殯葬設施之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公墓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五公頃以上。

  (六)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二、殯儀館、骨灰(骸)存放設施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第一款第一目至第四目規定之一。

  (二)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但骨灰(骸)存放設施以納骨牆形式興建,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四)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五)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二公頃以上。

  三、火化場之開發,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火化場興建工程。

  (二)火化場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1、前款第一目、第二目規定之一。

  2、累積擴建面積一公頃以上。

  (三)新設火化爐。但於原開發基地以原規模汰舊換新方式設置者,不在此限。

第三十四條  屠宰場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第三十五條  動物收容所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八、位於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九、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三十六條  天然氣或油品管線、貯存槽之開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設置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港)。

  二、輸送天然氣或油品管線工程(僅於園區內鋪設者或既設管線汰舊換新者除外),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都市土地,鋪設長度五公里以上。

  (二)位於非都市土地,鋪設長度三十公里以上。

  三、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或天然氣貯存槽,其興建、擴建或擴增貯存容量,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以外之分區;或位於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三百公秉以上。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水庫集水區。

  (六)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七)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三百公秉以上。

  (八)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九)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十)位於港區,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三萬公秉以上。

  (十一)位於都市土地(不含港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一萬公秉以上。

  (十二)位於非都市土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或其貯存槽總貯存容量或累積貯存容量三萬公秉以上。

  前項第二款所稱之輸送天然氣管線工程,指每平方公分十公斤以上壓力之輸氣管線工程。

第三十七條  軍事營區、海岸(洋)巡防營區、飛彈試射場、靶場或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水庫集水區。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七、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三十九條  矯正機關、保安處分處所或其他以拘禁、感化為目的之收容機構之興建或擴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

  八、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四十一條  設置氣象設施,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一)位於國家公園。但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位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申請擴建或累積擴建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三)位於重要濕地。

  (四)位於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

  (五)位於海拔高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六)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七)位於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二、於海域設置固定之氣象、海象或地震等觀測設施,其開發場址水深未達十公尺,且任一設施中心半徑二公里範圍內之設施投影面積合計五百平方公尺以上。

  前項第二款觀測設施,屬試驗性計畫或使用年限五年以下之臨時設施,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第四十二條  其他開發型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地下街工程,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長度一公里以上,或申請開發建築樓地板面積(以應申請建造執照、雜項執照及使用執照之建築樓地板面積為計算基準)十五萬平方公尺以上。

  二、港區申請設置水泥儲庫之儲存容量一萬八千立方公尺以上。

  三、人工島嶼之興建或擴建。

  四、於海域築堤排水填土造成陸地。但在既有港區防波堤範圍內者,不在此限。

  五、位於山坡地之露營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

  六、太空發展法之國家發射場域設置,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

第四十六條  第三條至第四十二條所定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累積開發規模,依附表六規定辦理。

第五十三條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附表修正規定(請參見PDF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一、附表二修正總說明及對照表(請參見PDF

其他事項說明(請參見PDF

根據識別碼 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3條附表1、附表2業經本部於114年1月16日以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號令修正發布,茲檢送發布令影本(含法規命令條文)、修正總說明及...

發文字號: 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D號 | 發文日期: 20250116 | 發文機關: 環境部 | 登載日期: 20250116 | 截止日期: 20250215

@ 全國政府機關電子公布欄公告資訊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3條附表1、附表2業經本部於114年1月16日以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號令修正發布,茲檢送發布令影本(含法規命令條文)、修正總說明及...

發文字號: 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D號 | 發文日期: 20250116 | 發文機關: 環境部 | 登載日期: 20250116 | 截止日期: 20250215

@ 全國政府機關電子公布欄公告資訊

[ 搜尋所有 環部保字第1131089271號 ... ]

根據名稱 環境部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環境部 ...)

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正式起跑-從改變文化做起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環境管理署 | 新聞發布日期: 2024-06-05 14:32:00 | 新聞編號: 20240605144202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淨零 永續環境 環境部揭牌成立 以實現永續發展為目標 引領臺灣進入環保新紀元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環境保護司 | 新聞發布日期: 2023-08-22 13:56:00 | 新聞編號: 20230822140121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新部長上任揭示四大重點政策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 新聞發布日期: 2024-05-21 17:59:00 | 新聞編號: 20240521180149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承載各界期許及祝福的環境部,1歲了!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主秘室 | 新聞發布日期: 2024-08-22 16:12:00 | 新聞編號: 20240822161522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AI 520部部向前行』邁向新局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主秘室 | 新聞發布日期: 2025-05-15 17:29:00 | 新聞編號: 20250515173238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環境部令:修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名稱並修正為「環境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3月6日 | PubGovName: 環境部 | Keyword: 環境部;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再生資源管理(資源回收再利用);事業廢棄物處理;再利用機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署) | 環境部令中華民國114年3月6日環部循字第1136127216號修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名稱並修正為「環境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附修正「環境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

@ 行政院公報

環境部攜手跨部會舉辦「2024年檢警調環林強化查緝國土保育環保犯罪研討會-金環獎頒獎暨表揚誓師大會」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環境管理署 | 新聞發布日期: 2024-09-19 18:18:00 | 新聞編號: 20240919182224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成立環境部是擴增業務而非就地升格, 全面擔負起環境治理責任

新聞發布單位: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管處 | 新聞發布日期: 2022-06-15 12:01:00 | 新聞編號: 20220615120415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正式起跑-從改變文化做起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環境管理署 | 新聞發布日期: 2024-06-05 14:32:00 | 新聞編號: 20240605144202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淨零 永續環境 環境部揭牌成立 以實現永續發展為目標 引領臺灣進入環保新紀元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環境保護司 | 新聞發布日期: 2023-08-22 13:56:00 | 新聞編號: 20230822140121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新部長上任揭示四大重點政策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 新聞發布日期: 2024-05-21 17:59:00 | 新聞編號: 20240521180149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承載各界期許及祝福的環境部,1歲了!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主秘室 | 新聞發布日期: 2024-08-22 16:12:00 | 新聞編號: 20240822161522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AI 520部部向前行』邁向新局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主秘室 | 新聞發布日期: 2025-05-15 17:29:00 | 新聞編號: 20250515173238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環境部令:修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名稱並修正為「環境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3月6日 | PubGovName: 環境部 | Keyword: 環境部;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再生資源管理(資源回收再利用);事業廢棄物處理;再利用機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署) | 環境部令中華民國114年3月6日環部循字第1136127216號修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名稱並修正為「環境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附修正「環境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

@ 行政院公報

環境部攜手跨部會舉辦「2024年檢警調環林強化查緝國土保育環保犯罪研討會-金環獎頒獎暨表揚誓師大會」

新聞發布單位: 環境部環境部環境管理署 | 新聞發布日期: 2024-09-19 18:18:00 | 新聞編號: 20240919182224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成立環境部是擴增業務而非就地升格, 全面擔負起環境治理責任

新聞發布單位: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管處 | 新聞發布日期: 2022-06-15 12:01:00 | 新聞編號: 20220615120415 | 刪除註記: 0

@ 環保新聞

[ 搜尋所有 環境部 ... ]

名稱 環境部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環境部)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北市中正區建國里中華路1段83號
14343251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建國里中華路1段83號 | 統編: 14343251

在『行政院公報』資料集內搜尋:


與環境部令: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及第3條附表1、附表2同分類的行政院公報

環境部令: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53條條文及第12條附表1、第19條附表2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環境部 | Keyword: 環境評估(環境影響評估,EIA);環境影響評估法;主管機關;管轄權;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 | 環境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環部保字第1141002284號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五十三條及第十二條附表一、第十九條附表二。 附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五十三條及第十二條附表...

農業部、衛生福利部令:修正「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申請參加全民健康保險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衛生福利部 | Keyword: 農民;農業;申請資格;全民健康保險(全民健保);認定標準;保險資格(投保資格);被保險人;農業用地(農田耕地,農地,耕地) | 農業部衛生福利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農輔字第1130024183號衛部保字第1140000249號修正「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申請參加全民健康保險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附修正「實際從事農業工作...

農業部公告:公告美屬波多黎各自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非疫區刪除,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 | Keyword: 動物防疫;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高病原禽流感病毒);無疫區(非疫區);傳染病防治(防疫);疫區(疫情集中區);動物檢疫;動物傳染病;美國 | 農業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5日(補登)農授防字第1141867225號主  旨:公告美屬波多黎各自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非疫區刪除,並自即日生效。依  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項...

農業部令:修正「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品質評鑑作業要點」第1點規定及第2點附表,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 | Keyword: 外籍船員;服務水準(服務品質);評鑑作業;人力仲介;遠洋漁業 | 農業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農授漁字第1131557114號修正「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品質評鑑作業要點」第一點及第二點附表,並自即日生效。 附修正「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

農業部公告:預告「客雅溪口及香山溼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修正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 | Keyword: 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育;自然保育;生態保護;動物保護;新竹市 | 農業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農林業字第1132401925號主  旨:預告修正「客雅溪口及香山溼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依  據:行政程序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項準用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項。公告...

農業部公告:預告「太平洋黑鮪漁撈作業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 | Keyword: 太平洋;鮪魚;漁撈;遠洋漁業;配額;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 | 農業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農漁字第1131536460A號主  旨:預告修正「太平洋黑鮪漁撈作業管理辦法」。依  據:行政程序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項準用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項。公告事項:一、修...

內政部令:修正「土地或土地改良物徵收補償費核計核發對象及領取辦法」第4條、第7條條文及第13條附表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內政部 | Keyword: 徵收土地改良物補償;土地徵收與取得;公告市價;祭祀公業;權利人;補償費(補償金) | 內政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內地字第1140260396號修正「土地或土地改良物徵收補償費核計核發對象及領取辦法」第四條、第七條及第十三條附表。 附修正「土地或土地改良物徵收補償費核計核發對...

海洋委員會公告:公告「海洋保育法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管轄範圍」,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海洋委員會 | Keyword: 海洋環境保護;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法;水域(海域);縣市政府;直轄市;管轄權;平均高潮線;水域(海域);分界線 | 海洋委員會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海保字第1140000824號主  旨:公告「海洋保育法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管轄範圍」,自即日生效。依  據:海洋保育法第二條第二項。公告事項:海洋保育法...

內政部公告:預告「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專業機構管理辦法」第3條、第21條、第21條之1修正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內政部 | Keyword: 消防系統(消防設施,消防設備);消防安全;勘查檢查(檢驗,檢測);消防法;申請資格;合格證書;執業執照;消防設備人員法 | 內政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內消字第1131606707號主  旨:預告修正「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專業機構管理辦法」第3條、第21條、第21條之1條文。依  據:行政程序法第151條第2項及第1...

外交部公告:預告「護照條例施行細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外交部 | Keyword: 護照條例;國籍;證明書(證明文件);國民身分證;外國語(外語,外文,外國語文);出生地;網路申請;原住民;姓名條例;晶片護照 | 外交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外授領一字第1136606832號主  旨:預告修正「護照條例施行細則」部分條文。依  據:行政程序法第151條第2項及第154條第1項。公告事項:一、修正機關:外...

經濟部公告:修正「瀕臨絕種動植物之物種」附表3,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經濟部 | Keyword: 稀有動物(瀕臨絕種動物);稀有植物(瀕臨絕種野生植物);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物種 | 經濟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經貿字第11450200070號主  旨:修正「瀕臨絕種動植物之物種」附表三,並自即日生效。依  據:貿易法第十三條之一第三項。 公告事項:一、配合瀕臨絕種野生動...

財政部令:核釋領有駕駛執照無車輛之身心障礙者,其配偶或同一戶籍二親等以內親屬所有供該身心障礙者使用之車輛得申請免徵使用牌照稅之相關規定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財政部 | Keyword: 牌照(車牌);車輛;使用牌照稅;免徵;使用牌照稅法;身心障礙(身心殘障,殘障);戶籍;配偶 | 財政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財稅字第11300651710號領有駕駛執照無車輛之身心障礙者,其配偶或同一戶籍二親等以內親屬所有,供該身心障礙者使用之車輛,得比照使用牌照稅法第7條第1項第8款本...

財政部令:核定營利事業辦理資產重估價所適用「歷年來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生產者物價指數及資產重估用物價倍數表」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財政部 | Keyword: 躉售物價;資產重估;估價;物價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營利事業;漲幅;稽徵機關 | 財政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財稅字第11304682780號一、核定營利事業辦理資產重估價所適用「歷年來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生產者物價指數及資產重估用物價倍數表」如附件。二、營利事業資產重估價辦法...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令:修正「嬰幼兒學步車商品檢驗作業規定」,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 Keyword: 產品檢驗(商品檢驗);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產品認證(產品驗證);型式認可;登錄;驗證證書;幼兒;嬰兒(新生兒);學步車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經標檢政字第11430000330號修正「嬰幼兒學步車商品檢驗作業規定」,並自即日生效。附「嬰幼兒學步車商品檢驗作業規定」   局  長 ...

財政部公告:預告「一百十三年度個人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或經政府闢為公眾通行道路之土地列報列舉扣除金額之計算基準」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財政部 | Keyword: 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公共設施預定地);公路與道路;土地利用(土地使用);所得稅法;扣除額;土地現值;都市計畫法 | 財政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財稅字第11304662710號主  旨:預告訂定「一百十三年度個人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或經政府闢為公眾通行道路之土地列報列舉扣除金額之計算基準」。依  據:行政程...

環境部令: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53條條文及第12條附表1、第19條附表2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環境部 | Keyword: 環境評估(環境影響評估,EIA);環境影響評估法;主管機關;管轄權;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 | 環境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環部保字第1141002284號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五十三條及第十二條附表一、第十九條附表二。 附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五十三條及第十二條附表...

農業部、衛生福利部令:修正「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申請參加全民健康保險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衛生福利部 | Keyword: 農民;農業;申請資格;全民健康保險(全民健保);認定標準;保險資格(投保資格);被保險人;農業用地(農田耕地,農地,耕地) | 農業部衛生福利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農輔字第1130024183號衛部保字第1140000249號修正「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申請參加全民健康保險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附修正「實際從事農業工作...

農業部公告:公告美屬波多黎各自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非疫區刪除,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 | Keyword: 動物防疫;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高病原禽流感病毒);無疫區(非疫區);傳染病防治(防疫);疫區(疫情集中區);動物檢疫;動物傳染病;美國 | 農業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5日(補登)農授防字第1141867225號主  旨:公告美屬波多黎各自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非疫區刪除,並自即日生效。依  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項...

農業部令:修正「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品質評鑑作業要點」第1點規定及第2點附表,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 | Keyword: 外籍船員;服務水準(服務品質);評鑑作業;人力仲介;遠洋漁業 | 農業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農授漁字第1131557114號修正「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品質評鑑作業要點」第一點及第二點附表,並自即日生效。 附修正「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

農業部公告:預告「客雅溪口及香山溼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修正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 | Keyword: 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育;自然保育;生態保護;動物保護;新竹市 | 農業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農林業字第1132401925號主  旨:預告修正「客雅溪口及香山溼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依  據:行政程序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項準用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項。公告...

農業部公告:預告「太平洋黑鮪漁撈作業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 | PubGovName: 農業部 | Keyword: 太平洋;鮪魚;漁撈;遠洋漁業;配額;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 | 農業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6日農漁字第1131536460A號主  旨:預告修正「太平洋黑鮪漁撈作業管理辦法」。依  據:行政程序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項準用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項。公告事項:一、修...

內政部令:修正「土地或土地改良物徵收補償費核計核發對象及領取辦法」第4條、第7條條文及第13條附表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內政部 | Keyword: 徵收土地改良物補償;土地徵收與取得;公告市價;祭祀公業;權利人;補償費(補償金) | 內政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內地字第1140260396號修正「土地或土地改良物徵收補償費核計核發對象及領取辦法」第四條、第七條及第十三條附表。 附修正「土地或土地改良物徵收補償費核計核發對...

海洋委員會公告:公告「海洋保育法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管轄範圍」,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海洋委員會 | Keyword: 海洋環境保護;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法;水域(海域);縣市政府;直轄市;管轄權;平均高潮線;水域(海域);分界線 | 海洋委員會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海保字第1140000824號主  旨:公告「海洋保育法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管轄範圍」,自即日生效。依  據:海洋保育法第二條第二項。公告事項:海洋保育法...

內政部公告:預告「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專業機構管理辦法」第3條、第21條、第21條之1修正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內政部 | Keyword: 消防系統(消防設施,消防設備);消防安全;勘查檢查(檢驗,檢測);消防法;申請資格;合格證書;執業執照;消防設備人員法 | 內政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內消字第1131606707號主  旨:預告修正「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專業機構管理辦法」第3條、第21條、第21條之1條文。依  據:行政程序法第151條第2項及第1...

外交部公告:預告「護照條例施行細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外交部 | Keyword: 護照條例;國籍;證明書(證明文件);國民身分證;外國語(外語,外文,外國語文);出生地;網路申請;原住民;姓名條例;晶片護照 | 外交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外授領一字第1136606832號主  旨:預告修正「護照條例施行細則」部分條文。依  據:行政程序法第151條第2項及第154條第1項。公告事項:一、修正機關:外...

經濟部公告:修正「瀕臨絕種動植物之物種」附表3,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經濟部 | Keyword: 稀有動物(瀕臨絕種動物);稀有植物(瀕臨絕種野生植物);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物種 | 經濟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經貿字第11450200070號主  旨:修正「瀕臨絕種動植物之物種」附表三,並自即日生效。依  據:貿易法第十三條之一第三項。 公告事項:一、配合瀕臨絕種野生動...

財政部令:核釋領有駕駛執照無車輛之身心障礙者,其配偶或同一戶籍二親等以內親屬所有供該身心障礙者使用之車輛得申請免徵使用牌照稅之相關規定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財政部 | Keyword: 牌照(車牌);車輛;使用牌照稅;免徵;使用牌照稅法;身心障礙(身心殘障,殘障);戶籍;配偶 | 財政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財稅字第11300651710號領有駕駛執照無車輛之身心障礙者,其配偶或同一戶籍二親等以內親屬所有,供該身心障礙者使用之車輛,得比照使用牌照稅法第7條第1項第8款本...

財政部令:核定營利事業辦理資產重估價所適用「歷年來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生產者物價指數及資產重估用物價倍數表」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財政部 | Keyword: 躉售物價;資產重估;估價;物價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營利事業;漲幅;稽徵機關 | 財政部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財稅字第11304682780號一、核定營利事業辦理資產重估價所適用「歷年來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生產者物價指數及資產重估用物價倍數表」如附件。二、營利事業資產重估價辦法...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令:修正「嬰幼兒學步車商品檢驗作業規定」,自即日生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 Keyword: 產品檢驗(商品檢驗);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產品認證(產品驗證);型式認可;登錄;驗證證書;幼兒;嬰兒(新生兒);學步車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令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經標檢政字第11430000330號修正「嬰幼兒學步車商品檢驗作業規定」,並自即日生效。附「嬰幼兒學步車商品檢驗作業規定」   局  長 ...

財政部公告:預告「一百十三年度個人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或經政府闢為公眾通行道路之土地列報列舉扣除金額之計算基準」草案

Date_Published: 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 PubGovName: 財政部 | Keyword: 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公共設施預定地);公路與道路;土地利用(土地使用);所得稅法;扣除額;土地現值;都市計畫法 | 財政部公告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台財稅字第11304662710號主  旨:預告訂定「一百十三年度個人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或經政府闢為公眾通行道路之土地列報列舉扣除金額之計算基準」。依  據:行政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