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49699 | 說明: 運用多元的策略發展教學模組,清楚確立教學目標,讓學生學習帶得走的能力,並試圖將文學與學生的生活結合。在張蔚雯老師的國文課中,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對於問題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及應用能力均顯著提升...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0759 | 說明: 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運用分組學習方式進行歷史科教學,培養學生對於歷史事件的思辨及辯證等能力,並與現代生活產生連結,以期學生瞭解學習歷史的意義,進而樂於學習。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1089 | 說明: 配合生活情境設計教案,讓學生以閩南語進行「講、聽、讀、寫」完整學習,並運用多元評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學習,營造歡愉的上課氣氛。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1487 | 說明: 組成教學團隊,多年來共同設計教案及製作教具,並與不同領域的老師合作,以期發揮「一加一等於無限大」的教學能量,發展更多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1813 | 說明: 以「教會優於教完」的教學理念,實施階梯式英語教學,力求將學生的英語基本能力扎穩後,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蔡佩玲老師採用異質性的分組合作學習,搭配「讀者劇場」的教學方式,試圖把每位英語能力落後的學生都帶...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2281 | 說明: 打破傳統體育課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教學形態,採取運動教育模式,將體育項目解構出幾個小技能,再以分組教學的上課方式,培養學生合作解決問題、批判思考及發揮創意等能力,讓體育不再只是一堂體能活動課,而是能夠讓...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2717 | 說明: 在課堂中運用教學影片、雲端科技及有趣實驗,並帶領學生利用寒暑假參加營隊,讓學生從探索、觀察及思考中,體驗學習樂趣。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3073 | 說明: 強調體驗式學習,運用探索活動和實物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在體驗、省思與實踐中,瞭解服務他人的意義與重要性。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3395 | 說明: 採異質性分組、兩兩配對的合作學習模式,搭配生活化的教具及教學影片,讓學生從單向的聽講,提升為樂於上臺解題及教導他人。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3823 | 說明: 以「離別」為題,指導即將畢業的國三學生創作新詩,並由學生自己朗誦新詩後配上旋律,再請音樂老師協助配上和弦,同時結合美術課創作校園植物押花貼畫,成為「詩、畫、歌」一體的作品。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7683 | 說明: 17年前即在課堂引進合作學習,並透過教師社群的合作,進行協同教學,並於2000年獲得第一屆國中組power教師殊榮。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8331 | 說明: 結合學校彈性時間或跨領域課程,實施體驗式學習,期望透過動態活動,強化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習興趣,培養帶得走的能力。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8997 | 說明: 帶領學生實際操作線鋸機等工具,模擬玩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過程,製作智慧拼盤、七巧板等木製玩具,學習進入科技社會的基本能力,進而讓學生及早探索自己的興趣性向及職涯發展。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59703 | 說明: 臺北市永吉國中鄭惠玲老師表示,傳統的健康教育偏重講述式教學,教師依照選定的教科書版本逐章授課,一個學期需講授多個教學主題,導致每個主題可以探討的深度非常有限。況且,所有教學主題授課完即不再重複,學生記... |
| 製作年份: 2013 | 網址: https://stv.naer.edu.tw/watch/260319 | 說明: 為導正學生受諧音字影響,常常寫錯別字的現象,施教麟老師在國中7年級設計「大有名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從生活周遭發現的有趣諧音店名開始,在課堂上從六書中正確辨析字體,再從商店招牌命名活動,開發學生創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