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全臺詩.第27冊的出版日期是2013-12, 出版單位是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者資訊是施懿琳主編, ISBN是9789860389418, 語言是中文, 適用對象是成人(學術性), 主題分類是文學, 書籍介紹是《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授權資訊是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書名 | 全臺詩.第27冊 |
ISBN | 9789860389418 |
ISSN | (空) |
GPN | 1010202636 |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出版情況 | 合作出版 |
作者資訊 | 施懿琳主編 |
出版日期 | 2013-12 |
版次 | 初版 |
書封連結 | 圖1 :
 |
書籍分類 | 文學 |
出版品分類 | 圖書 |
主題分類 | 文學 |
施政分類 | 學、歷史與哲學 |
級別 | (空) |
頁數 | 558 |
開數 | 菊16開(21x15公分) |
裝訂 | 精裝 |
語言 | 中文 |
書籍介紹 |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目次 | 梁啟超
贈臺灣逸民某兼簡其從子
辛亥(1911)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臺北故城毀矣留其四門
臺北節署劉壯肅所營今為日本總督府矣
三月三日遺老百餘輩設歡迎會於臺北故城之蕾芳樓敬賦長句奉謝
拆屋行
爍社諸賢見招
遊毫灣追懷劉壯肅
斗六吏
墾田令
公學校
辛亥(1911)清明後一日同荷庵及林癡仙獻堂幼春陳槐庭夜宴於霧峰之萊園女兒令嫻侍焉以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為韻分得難字累字
次韻酬林癡仙見贈
贈林幼春
獻堂繼尊甫兵部公之志築萊園以奉重闈太夫人余游臺館余於園之五桂樓敬賦
萊園雜詠
萊園
五桂樓
考槃軒
荔支島
夕佳亭
擣衣澗
小習池
木棉橋一萬梅崎
千步磴
望月峰
留別
桂園曲
臺灣維詩
猩狸木
相思樹
臺灣竹枝詞
黃鴻藻
賦得暖風遲日賣花聲得春字
賦得閩雲連越邊鄉試詩題得連字
謹步留園雅集席上即事元韻
題鄭毓臣上舍東遊吟草
山吉米溪將歸日東賦詩留別依韻奉和
讀薑齋詩稿
林朝崧
開元寺雙塔歌
泉州雜詩六首
此去
避地泉州作
所居洪衙埋即清初洪經略承疇故第今尚有祠堂在焉
清源山
送三兄紹堂東歸
送呂厚庵秀才東歸二首
遊清源山口占
荔枝
雞冠花
寄懷八叔父允卿
雜憶二首
電線
出門
題楊壽若明經悼亡詩後二首
奉贈吳肅堂殿撰魯
採茶歌五首
久雨
雜詩四首
送春五首
雨夜傅怡庭秀才霖過訪坐中作
怡庭次韻和詩有照人肝膽月明心窮途也覺淚難禁之句再疊前韻二首
題資銓佺與其師龔孝廉仲翎贈答詩後
龔孝廉次韻辱贈二詩第二章集古人句再疊前韻奉和二首
贈友
遊仙詩二首
訪龔君賦贈
疊前韻和龔君二首
五日登清源山望海醉後作
懷梁子嘉
枯梅
檢書有感
戲作醉中哭笑歌
秋日雜興三首
八月十四夕作
中秋步銓侄韻
贈繼蓮上人步銓佺韻
舅氏過海相訪感而有作
誦銓伴追悼王蘭生師詩愴然感賦
崇福寺僧惠詩兼贈廈松子集次韻賦謝
九日誘崇福寺併繼蓮不遇
同銓侄遊崇福寺後小圃
下里歌
紙鳶
鏡
床
簾
帆
杖
枕
丹桂
客中述懷二首
送家叔回臺三首
舟行遇風還獺江感賦
渡海作二首
自獺江東渡寄家兄蔭堂
歸故居三首
觀園中花木雜詠七首
秋草
秋柳
詠史五首
雜詩
有感寄伯兄三首
變遷
出門即事
將往晉江先有此作
潛出塗葛堀即景
晚發梧棲口占
舟行雜詠八首
八月八日在舟中作
中秋月
獺江曾節婦歌
自臺灣來晉江寓舍獨坐懷兄子銓
贈吳澂秋廣文逢清三首
寄三兄二首
題彭春苓參軍詩卷後
晚行
春晴即事
古別離四首
江南曲四首
子夜歌四首
自長門至南棗舟行即事二首
贈謝傅為孝廉二首
莆尾渡
興化道中
游仙詞五首
楓亭
留題銓侄福州白水井書樓二首
洛陽橋
遊烏山二首
登堅牢塔絕頂
閩越王廟
夜雨有懷
雨中渡烏龍江
過尚書嶺
馬上作
遊海印寺二首
重遊清源山
將由晉江移家滬瀆示海外親友
和俞子淵武林懷古四首
岳武穆墓
林和靖墓
蘇小小墓
馮小青墓
南臺醉題
醉後贈謝月娥校書二首
即席贈林景商秀才即送其歸廈三首
滬瀆懷古
中秋無月歌
得梁子嘉書賦長句奉答
讀梁子嘉大令日本紀遊詩卷賦此寄之
贈林月香校書二首
題俞子淵舂墟醉月圖
江堤曉行
席上集唐句留別陳鹿儕秀才
元宵追哭亡佺子佩
江樓睡起
春日出遊
懊惱詞三首
觀楊樹浦築犀賦呈家兄蔭堂兼示諸侄
留別家兄蔭堂並序
滬上留別二首
答兄子銓送別之作
臨別重贈伯兄蔭堂
歸里書懷答賴二悔之即次原韻
到家
聞警
飲田家作
同兄子幼春家園秋日
秋口臥病寄紹堯
寄伯兄蔭堂滬上二首
暮春寄北
讀洪月樵秀才送悅秋歸唐詩有感次和四首
月樵聞余歸自滬江以詩問彼都山川形勝有感時事拉雜成詩二十二首次答
次韻酬芷園見懷之作
夏日洪生左顧惠詩賦答
效阮公詠懷三首
感懷次施澐舫用呂厚庵韻二首
答人對酒
答有嘆
答詠懷
八月十六夜小集同賴二兄子幼春作
古別離二首
孤雁
次韻和紹堯醉歌行
重晤沈祝澄有贈
無題六首
可憐詞
有感二首
題畫蘭
臺灣雜詠
難忘曲
採蓮娃
憔悴
秋日偕沈三龔五及兄子幼春被坡同遊莊南坑口即景有作
秋日與諸子後山登眺因到萊園小池一遊即事成詩
遊萊園小池
次幼春韻呈紹堯
次韻遙和紹堯祝澄劍漁梅樵諸吟友磺溪唱酬之作二首
贈滄玉次韻
重九夜偕莊竹書孝廉及諸佺泛舟萊園小池
次紹堯九日寄霧山爍社諸友韻二首
次韻和紹堯短歌行
開甕篇次紹堯韻
壽呂縵翁四首
筱雲山莊看菊贈厚庵秀才
再步九日韻贈陳君槐庭
哭梁鈍庵大令
書懷贈松塢居士
次韻和幼春山中歲暮雜感六首
次和槐庭過訪見州之作
書感再次幼春韻六首
再哭梁大令鈍庵
歲感懷三幼春韻六首
柳枝詞次韻
暘谷堂歌寄壽川上十郎
夜遊曲
喜滄玉槐庭二君見過次韻
送槐庭歸鹿港即次留別韻
久旱喜雨
將進酒
次韻答槐庭寄懷之作二首
仲春偕諸子遊瀚溪有感而作
寄上海俞生子淵
贈葛宇寬孝廉
醉後言志寄紹堯
次韻題銓侄五月都中紀事詩後二首
寄銓侄日本
次韻酬蔡啟運秀才暮春寄同社之作二首
與呂生厚庵沈生祝澄侄幼春夜話作
次韻遙和伯兄感懷之作卻寄
山堂小集分韻得至字
山堂小集又得群字
六月二十七日開櫟社雅集席上拈得仙字
和賴二見過青恫林精舍原韻
賴二留精舍數日嗷有此贈
夏日題青桐林精舍和獻堂弟韻四首
贈別歸唐
二叔祖母羅太恭人七十晉一壽詩四首
九月十五夜同櫟社諸子萊園治酒
羅蔚村孝廉有事渡海紆道見過出示漫遊留別諸作次韻奉贈即送其行四首
對酒用太白韻
和沈生祝澄二首
哀鴻篇
憶昔答洪月樵即次其韻
會後數口敔運社兄至戲有此贈
哭宇寬孝廉
次和丘仙根水部見示之作兼呈頌臣秀才二首
日邊行送紹堯東遊
哭沈社兄八首
李雅飲東遊索詩率賦一律贈之
送侄幼春過海遊學
雨中臥病聞溪水聲作二首
次韻答撫松處士
往石螺潭道中作
次韻重答撫松處士
示烏溪築陂者
次韻答撫松處士重惠之作
立秋前風雨連日有作
雨晴
哭伯兄蔭堂四首
次韻戲和撫松處士
戲為小詩問撫松處士姓名
初見二毛有感四首
立秋日紹堯見過談東遊事有贈
和撫松處士井底蛙
陰曆六月二十六夜大風雨詩以誌異
前年有撫松處士者與余唱和甚多後知為社友陳君滄玉所託名戲為四絕句寄贈
次韻謝家載紫含笑一本二首
柳絮二首
牡丹
路邊桃樹
頌臣謝丈留鬚戲贈二首
頌臣謝丈留鬚余戲贈兩絕有長鬚國裡如求婿跨鳳乘龍屬此髯之句後余弟烈堂果贈一姬喜拙詩竟成佳讖因次前韻再賦二章以博妝臺雙笑
甲辰(1904)除夕雜詠七首
乙巳(1905)首春得鹿港陳君槐庭藻雲沈君笛亭書詩以奉答五首
再步前韻答槐庭五首
鶴亭招同滄玉香圃過其巖野草堂即事賦贈五首
葫蘆墩布店主人設筵相待席上賦謝二首
過宗人瓊章宅午餐作
夜飲家聘三載昭叔侄田居
題滄玉大墩寓舍
訪滄玉不遇
謝安
看花
訪頌臣丈
步頌臣題帳眉原韻
暮春偶題八首
贈謝丈頌臣
次韻酬呂大厚庵題田居見贈二首
倒疊韻酬槐庭兼簡滄玉
春日閒居再用倒疊韻
即事寄呈謝丈三用倒疊韻
酬李君友石步厚庵韻書懷見贈二首
喜諸弟佺同過草堂
仲衡佺至自廈門賦示
再示仲衡二首
即席賦贈滄玉錫祺
步滄玉見贈原韻
步錫祺見贈原韻
代潁川公子別情二首
夜宴葫蘆墩旅館
與厚庵在無悶草堂遲候陳傅諸子不至卻寄二首
諸子同過草堂喜而有作四首
次韻答滄玉
飲酒放言步滄玉席上見贈韻
次韻和仲衡過田居之作
陪謝丈遊小東山別墅賦呈二首
陪謝丈遊鴛鴦湖觀丘水部種花處今已犁為田矣感而成詠
題邱大達甫鴛鴦湖草堂三首
吳氏吟香園八詠
月池垂釣
水閣彈琴
蕉窗讀畫
竹塢圍棋
小橋問柳
曲檻觀櫻
假山消夏
老圃吟秋
次韻和葉篤軒書懷之作二首
次韻和紹堯病起示社中諸子之作
夜訪滄玉錫祺寓齋作二首
與聘三步月至葫蘆墩口占
贈家迪卿二首
題開亨山居三首
夜坐與仲衡作三首
訪槐庭在火車中作
馬嗚山阻雨
贈槐庭
答贈織雲步原韻二首
答贈藻雲步原韻二首
十宜樓晚眺步月樵韻四首
十宜樓夜集作
與仲衡夜集呂氏山莊吟詩不成歸家後卻寄一首
五月一日滄玉錫祺笛亭槐庭藻雲及舍佺仲衡集予無問草堂喜而有作四首
同槐庭藻雲笛亭小集呂氏新樓
重過彰化
東郊
渡烏溪
過縣莊
贈林楊諸子二首
次和莊君雲從辱贈原韻
擬鮑參軍行路難
寄居四首
首夏田園即事
聞王夢癡已嫁喜作三首
小東山草堂歌
星郎先生輓詞
醫院喜雲從社弟過訪
次和雲從見贈韻
止酒二首
次韻酬雲從弟與同社諸君子過余無悶草堂之作二首
臺中遇鄭君貽林及同社莊君太岳賦贈
離筵口占
鳥話
蟲聲
靜坐二首
贈連君雅堂二首
瑞軒小集次雅堂韻
哭沈笛亭三首
謝張子材惠龍眼二首
讀雲從歌筵即事之作追憶昨遊亦成四絕
贈豁軒社弟
贈鄭濟若二首
霧峰雜詠十首錄九
大花廳
怡園
蓉鏡齋
萊園
頤圃
龍文軒
青桐林
土地公井
輕便鐵道
戲次濟若韻
病中雲從有詩見憶次韻答之
讀雲從客中秋思次韻慰之
贈傅錫祺秀才
往霧峰路上作
夏日病室作
感作二首
彰化道中二首
濁水溪三首
二八水村
林圯埔訪宗人月汀賦贈
戲贈月汀君定
次韻和蔡惠如病中有感
過嘉義
九日自臺南至打狗作二首
旗後作四首
法華寺
竹溪寺
魁斗山
五妃廟
謁延平王祠
次韻和謝頌臣先生山居詩
次韻贈張君星岳
寄賴雨若即次其丙午(1906)除夕書懷韻
訪謝先生頌臣再次前韻奉贈
春日題林聘三田居並示其令阮載昭二首
春日雜感次粵臺秋唱韻八首
同蔡君敔運自鹿港至彰化車中作
贈別施梅樵秀才
春夜被雲山莊小集限文韻
桃花源三首
游仙詞送獻弟衡侄之東京四首
東勢角
贈葉篤軒三首
看妓別同伴二首
遣妾二首
弔開秀
鐵砧山弔古
萊園雜詠十九首
五桂樓二首
考槃軒三首
夕佳亭二首
社公祠二首
搗衣澗二首
望月峰二首
垂柳橋
凌雲磴
荔枝島三首
觀稼亭
合昌樓上喜晤拱辰宗兄口占奉贈二首
詠菊三首
頌臣先生招飲小東山生壙
紀事二首
和雲從見贈之作二首
和雲從席上口占二首
感事三首
贈濱石二首
次韻酬黃旭東
病中呈謝四先生
壽斐卿先生
贈旭東
十二月十五夜詠月
贈李漢如
戊申(1908)正月攜妓
訪槐庭慰其喪妾五首
題阿梅校書寫真
哭呂厚庵秀才四首
贈蘇吉治次馥笙韻四首
七月十二日作
十月二十一夜櫟社諸子集予無問草堂二首
十月二十二日同礫社諸子展呂厚庵墓
哭四兄熙堂二首
哭魏品三社丈
戲呈亦癡
和亦癡韻
殘菊次紹堯韻
新柳
柳
杜若
遊開元寺有感
半月樓
夢蝶園
打鼓港晚泛
醉仙樓夜呈席上諸子
傷鄒小奇
和紹堯種柳
和紹堯移花
次韻答紹堯二首
春日遊臺中公園
楝花二首
捲煙草
酬陳彼竹秀才
答幼春
和幼春漫詠二首
三月十三日瑞軒觀新荷花
池上荷花旋開旋落又賦二首
送春詞八首
三月十六夜聞公園笑語聲有作五首
病吟次紹堯韻二首
戲贈亦仙
題槐庭雙身小照五首
過竹滬弔寧靖王
題洪以南書家畫蘭小冊
夏日田家雜興三首
端午二首
消夏詞二首
遊圓山二首
北遊感興四首
滬尾二首
北投溫泉洪以南詞兄招飲逸園
瀛社大會席上
基隆仙洞
次家湘沅兄韻
和悔之贈繡春校書六首
和仲衡兩國橋觀煙火
和仲衡東京苦熱之作
和仲衡大森海岸觀煙火二首
送何作舟秀才歸淮海二首
病中戲作
戲贈詹阿甜三首
次前韻答槐庭三首
次韻奉酬瘦雲見贈之作三首
戲贈瘦雲二首
悔之來視疾次前韻贈之
和紹堯中秋夜南社席上作二首
過安平
羅山吟社招宴賦呈席上諸子
過福康安廢祠
秋日偶成
秋夜啟運紹堯錫祺槐庭波臣獻堂同過存再用秋字韻答貺
籟軒次秋日偶成韻寄懷二首如數奉答
老馬嘆
新月三首
哭三兄紹堂
避債臺歌
借酒二首
乞菊
和倣翁贈雲蓮韻四首
再詠乞菊
棄婦詞
書癡
錢癖
無題次丘工部韻八首
和紹堯病酒見示原韻四首
庚戌(1910)正月十二夜萊園小集即事
春日遊青桐林次槐庭韻
紹堯槐庭同過次紹堯韻
次鶴亭韻
次和紹堯病中重見寄原韻
題厚庵遺照
與槐庭編輯厚庵遺稿成感賦
題半面美人圖二首
嬉春雜詠四首
謁先伯父剛愍公專祠二首
臺中竹枝詞八首
礫社詩會席上次和湘沅
次和謝雪漁
次和安江五溪
次和李漢如
庚戌(1010)櫟社春會南北詩家畢至喜而作歌即呈在座諸君子
次韻和鄭作型
次韻酬蘇朗晨
次韻酬徐杰夫三首
次韻酬趙芬碩二首
次韻酬王箴盤
次韻酬石秋
次韻酬鄭毓臣
次和以南留別韻二首
哭袁炳修社兄二首
雙柳次賴二韻
瑞軒觀芍藥限先韻
病中悔之獻堂同攜藥餌臨存錫祺載昭亦繼至翌日賦此寄謝
瑞軒觀芍藥再詠三首
暮春養病瑞軒即事三首
久雨
次韻和太岳病中雨夜有感
次和太岳病起之作
聞槐庭東遊賦此寄贈四首
桂三首
斑竹二首
醋
油
秋草限齊韻二首
九月二十六日小妾舉一男墜地即絕余年三十有六尚無子嗣愴然有感五首
黃梅曲
代寄外三首
螢火限青韻二首
古刀限寒韻二首
殘荷三首
次韻和黃西圃
和黃西圃
贈另別西圃
賣菊四首
寒月二首
聞角二首
憶妓限真韻二首
畫松三首
敬題呂曜初先生畫像二首
宿彼雲山莊懷厚庵二首
釣龍臺歌
次和雲從臺中雜感二首
次和雲從見贈之作
次雲從夜抵臺中見示
次雲從話舊之作
聞悔之病攜妓駱雲蓮走訪醉中賦贈
次和仲衡佺感懷之作二首
葫蘆墩驛口號送雲從
觀潮二首
再用前韻和仲衡二首
和仲佺二首
年糕二首
改詩三首
遙和施涵宇臺南公館即席原韻
遙和涵宇歸國留別韻
戲為抱獅圖歌
信陵君二首
司馬相如二首
洗硯二首
新荷二首
鈔詩支韻四首
次韻寄贈梁任公先生啟超
次韻遙和任公歲暮感懷六首
對酒
贈任公
畫蝶
盆梅三首
相思樹二首
馬援二首
郭林宗三首
班超三首
蔡文姬
屈原
管仲
答豁軒二首
范蠡
李廣
和留仙女史集句二首
漫遊
雲石讀余漫遊絕句次和二章再用前韻賦謝
馬融二首
漢高祖三首
燕昭王
漢武帝三首
秋柳二首
周公瑾
孔融二首
偶從報上見雲從寄贈詩次韻答之
觀穫稻二首
寒砧四首
冬筍二首
臺北東薈芳與諸同人祝獻堂弟三十初度
瀛社諸友招宴即席賦謝
赴楊煥彩君觀菊會作
楊宅賞菊醉後作
和瘦雲遊南清留別原韻四首
買花五首
蜀後主二首
牡丹五首
昨填牡丹詞意有未盡更賦一律
吳通事歌
和昌谷浩歌
和昌谷夢天
和昌谷金銅仙人辭漢歌
學書七首
袁世凱二首
春風三首
焚香二首
孫逸仙三首
花雨二首
養花二首
阿片三首
種樹
山行四首
枕山豁軒令萱堂壽辰詩以祝之
追懷劉壯肅公
笨港進香詞二首
新蟬二首
暑雨
夏木二首
晚山煙雨
斷橋四首
漁舟二首
喜晴二首
千步磴三首
輓陳瘦雲
壽謝頌臣先生六十初度是日五令郎春源君亦受室
秋葉
秋荷
秋雲
秋漁
春日田家雜興二首
老牛
畫牛
冬日郊居三首
眼鏡
種芭蕉二首
墨蓮
迎年菊六首
舊曆日二首
塵
髮
泥二首
次仲衡霧峰夜雨之作
落花二首
古鏡四首
秦始皇三首
枯樹三首
和南強過新居韻
虎四首
次韻答仲衡二首
和仲衡留別園亭花木四首
次和幼春臺中客寓曉起韻
次韻幼春歸里卻寄二首
聚星樓觀海五首
過塗城故址四首
老鶴三首
戲贈柳田君釣魚二首
十月十五夜萊園看月有懷灌園東京
自神崗赴鱉峰道上作
贈蔡二壽仁翁二首
猿
旭東遺骸至與諸同人迎於葫蘆墩驛
哭內子謝氏端十三首
奉贈維新元老板垣伯爵閣下四首
次韻和石川慶吾秋感
題故郎中叔萊園梅樹
春雁
櫟社小集席上重晤衣洲翁
春草二首
復澄社兄總觀高夫人挽詞四首
颶風後作
夜行車北上
飛行機
贈葉香
再用前韻贈葉香
立秋前一日嘯峰過訪贈詩即次其韻
秋夜旅懷
贈玉杏校書
諸公賜和秋夜旅懷之作
疊韻奉酬
喜琅兒生
哭二兄二首
恭祝升三社兄令堂八十晉一榮壽
上京舟中作三首
關門小泊
寄林祖壽
初見雪
熱海公園
熱海曉望
箱根玉泉樓
箱根玉簾瀧
與諸侄夜話作
和太岳韻二首
哭謝頌臣先生
乙卯(1915)端午與太岳同作
季夏病中喜仲衡侄攜第四姬見過即次其重題草堂韻五首
乙卯(1915)六月詹園小集
聽雨
觀溪漲
蛙
新秋
秋熱
秋水
呈槐庭四首
蠅
鼠三首
蝴蝶蘭
蟻
蚊
蛾
蟬
哭施氏孫翩翩四首
畫蟹四首
懷沈斯庵太僕
林氅雲觀察袖出東海集屬印即題卷端二首
詠芝
題允卿從叔父墓石
寄題村上使君江瀕軒並和瑤韻二首
重九後二日飲於頌臣先生生壙賦贈
題謝頌臣先生生壙十首
戲為長句贈紹堯槐庭
戲贈知己
次韻和瀛社諸君子四章
酬謝雪漁君
酬李逸濤君
酬黃菊如君
酬李漢如君
品菊限灰韻二首
送秋限文韻二首
桃符二首
辛亥(1911)夏五月敬壽
汝玉親家表兄六十初度
陪任公荷庵兩先生集萊園得十字觴字二首
題新學叢誌並貽讀者
新竹鄭慧修貞女詩
李白登黃鶴樓東韻二首
十姊妹花支韻二首
盆松冬韻三首
名刺庚韻三首
海市先韻二首
眉
爛時文寒韻
種竹限先韻二首
和林其美君偶成韻
秋怨二首
和林其美君留宿贈韻
題新居
敬和棲霞先生鳥松閣作二首
貝宮夫人二首
春雨
贈丹羽
息夫人
贈歌者寄生草二首
贈葫蘆墩女郎玉珠二首
題月汀新居三首
即席戲作
貧婦嘆二首
張京兆畫眉二首
文姬歸漢
蠶
西施
短長亭
採蓮
柑園
詩猜三首
燈謎
捕鼠二首
撲犬
擬天長節宴豐明殿應制
次韻遙和石秋歸途即事
和石秋重過瑞軒韻
聽松
送別瘦雲
賴建藩
秋聲
五妃廟
謁五妃廟
稻香園
哭子
疾病夢中哭子
初秋
慶饗老典
新高山
吳季子掛劍
林爾嘉
拜和江瀕漁長江瀕軒即事大作敬步原韻
祝臺灣日日新報第三千號發刊
二弔故臺灣民政長官祝方伯
菽莊於癸丑(1913)竣工欣然為文記之興慨極濃墨有餘瀋乃賦五律一首
甲寅(1914)菽莊口占
丙辰(1916)上元菽莊張燈感賦五律一首
丁巳(1917)酬洊盦
戊午(1918)敬步陳省三寄陳劍門原韻
贈臺灣觀光團諸公兼以送別
臺灣日日新報二十週年紀念祝詞
施君涵宇以詩見贈作此報之並以送別
寄懷瀛桃竹社諸君並乞和章七律
己未(1919)重陽自東初歸偶集同人觀菊菽莊
四十四橋
奉和穹賓公使己未(1919)除夕偶成原韻兼以送別
疊奉和穹賓公使己未(1919)除夕偶成原韻兼以送別韻
庚申(1920)三月三日菽莊修鍥社友施君涵宇自榕垣來與會賦詩索和依韻酬之
寄和省三姻丈庚申(1920)上巳日見懷元韻
奉和香雪世丈庚申(1920)鷺嶼重遊菽莊吟集賦贈兩律敬步元韻
菽莊千波亭漫興
庚申(1920)中秋夜觀濤臺望月
庚申(1920)菽莊詠菊八首
庚申(1920)蘊叟有日里之行適值重陽同社諸君宴集菽莊即席賦贈
庚申(1920)敬步子貞自津門遠寄和作元韻兼以奉懷
辛酉(1921)敬和鼎銘感懷原韻
辛酉(1921)敬和吳東園見懷之作原韻
辛酉(1921)六月陳省三丈自香江以荔支見遺依原韻作此答之
辛酉(1921)重陽日招同社諸君子聚菽莊為三九會即事有作
辛酉(1921)暮秋某夜夢中得馴一首醒後僅記雨後風輕入望屑七字因足成七絕四首
壽王母應太夫人七秩開二
壽伍母王太夫人七秩
壬戌(1922)七月既望壬秋閣落成是夕久雨初霽與客泛舟鷺江慨然作七律四首
憲庭黃君司覦鷺門有年矣壬戌(1922)秋日奉令入京臨行以詩聯寄題小園率酬和句並以贈別
壬戌(1922)菽莊感事柬耐公樞南杏泉乃賡
巖孫先生暨德配郭夫人七秩雙慶
壽春秧姻丈六秩晉一
癸亥(1923)重陽待菊
黃恪齋先生暨德配陳夫人七秩雙壽兼一樂樓落成誌慶
癸亥(1923)敬題休寧程氏烈婦傳
和圃先生以孝獲特獎詩以頌之
癸亥(1923)十月菽莊菊花盛開時予有買詩店之設遊客投詩者屏為之滿亦為菊花增一韻事也因為長歌以紀之
壽蔡穀仁先生讀蔡穀仁先生六十感懷詩賦此為壽
己巳(1929)瑞士阿蘿莎山上詩寄同社諸君子
辛未(1931)七夕遊杭州莫干山靈鵲橋口占
壬申(1932)七月寒山寺懷古
壬申(1932)廬山仙人洞摩崖
廬山仙人洞
廬山黃龍潭
壽靜仁詞伯六十
壬申(1932)避暑廬山琛笙詩來促歸並索和作即次原韻奉答
壬申(1932)七月虎斤懷古口占
癸酉(1933)正月四日補山園賞梅雅集賦呈在座諸先生
癸酉(1933)三月三日小蘭亭修褉即席賦呈同人郢政
白鹿洞
癸酉(1933)夏五重遊廬山小築茅亭為消夏計猥以弧辰適值閏午吟社諸公念我道遠不遺郵筒絡繹瑤章見睨懸之壁問榮於九錫感紉之餘謹賦一律用申謝忱
癸西(1933)夏日集萬松林得撫字
癸酉(1933)十一月十九日為桂蓀先生七秩揆辰壽以一律
癸酉(1933)十一月二十八日弟東園先生八秩揆辰壽以一律
甲戌(1934)元旦韻珊訪我出示除夕一律次韻和之
甲戌(1934)展上元後一日冒雨訪王選閑孝廉見亭中牡丹盛開有感而作
甲戌(1934)孟春園東種樹詩以紀之
甲戌(1934)百花生日蔚然亭小集有感
甲戌(1934)春日題虎溪岩
步韻柬選青先生
甲戌(1934)三月三日熙春亭落成同人宴集放歌四十四韻
甲戌(1934)五月十八日申江客感
甲戌(1934)夏五三遊廬山六十初度亦忘之吟社諸公愛我賜以壽言鴻篇鉅製爛若雲錦懸製識廬輝映五老焚香百讀感不絕心謹賦一律用酬雅意
待晴亭
甲戌(1934)五月壽黃世美君
甲戌(1934)暮秋長江舟上口占寄鷺江社友
瑞甫先生六十四齡初度詩以壽之
次和琯玉六十自壽七律四首
甲戌(1934)夏日遙承菽莊吟社諸君賜詩情文兼至日作快讀感不絕心拜次元韻
匡廬追暑西湖泛秋重九歸來菽莊小集率成一律
甲戌(1934)重陽菽莊小集搏丈不見菊花賦三絕見示朝夕雒誦遲遲未報嗣三兒鼎禮歸自申江攜菊數盆綻蕊者多似為三徑黃花作前驅將迷高軒過我一吟賞也興至遂和元韻不計工拙
甲戌(1934)冬日夢中得句鑲成七絕
甲戌(1934)冬日乃庚新得捧硯人瘦石詞丈賦二律贈之寄稿見示兼約同賦謹次元韻
甘蔗
探梅
古琴
觀棋
賞春
醉月
拜石
春潮
春草
甲戌(1934)冬日仲訓芸兄六十初度詩以壽之
賀四弟季丞四十初度
香山不喜和韻如是我聞適雲聲以甲戌(1934)除夕感懷一律索和為之破戒草草次韻
乙亥(1935)仲春題一經教子圖
乙亥(1935)三月三日小蘭亭修褉感賦
乙亥(1935)五月十八日口占
乙亥(1935)仲夏廬山即景
乙亥(1935)夏日廬山識廬感賦
乙亥(1935)仲夏鳩工為五老峰道人鑿石開洞七月七日落成越二日偕內佺龔鼎勳鼎隆重登待晴亭臨風把酒作歌紀之
乙亥(1935)仲夏偕內佺龔鼎勳鼎隆五女紅芙登五老峰待晴亭遇雨有作
乙亥(1935)消夏廬山七夕感賦寄拙叟
乙亥(1935)夏日子才大令過訪識廬出示湖海唱酬集把酒論文即席賦詩次庸庵尚書原韻答之
匡廬消夏中元日示五女紅芙
四女紅荇以申江鰣魚正美來書促歸詩以答之
乙亥(1935)廬山月夕陰晦口占二絕寄蘭谷
乙亥(1935)重陽後一日五老峰登高
乙亥(1935)暮秋遊金陵
乙亥(1935)暮秋遊金焦二山
乙亥(1935)九月廿四夕宿蘇州越日遊虎丘
乙亥(1935)暮秋申江客次寄蘭谷
丙子(1936)二月題延平公園
丙子(1936)閨三月三日菽莊小蘭亨重修褉事即席口占四絕
丙子(1936)夏日廬山小壺天閒居寄故園壺天醉客
丙子(1936)重陽登西天目山歸來再登孤山感賦
丙子(1936)十月題杭州靈隱寺
丙子(1936)仲冬客次書感用重陽登孤山感賦韻寄壺天醉客
丙子(1936)歲暮客中書感再疊前韻寄壺天醉客
丙子(1936)除夕客中寄懷
丁丑(1937)正月讀壺天醉客寄懷之作賦此答謝
丁丑(1937)春日泰山紀遊
丁丑(1937)春日乘興虎丘薄暮探梅口占
丁丑(1937)暮春北返滬客次書感
丁丑(1937)暮春旅居春申江畔讀壺天醉客消寒第六期書懷頗有歸志詩以留之
丁丑(1937)暮春客申江感賦寄呈搏丈
楓橋即景
讀拙叟疊韻三律至王霸臺黔二句有感賦此
讀拙叟壺天四詠憶江南不勝今昔之感漫成四絕
丁丑(1937)新曆七月七日倭寇侵犯蘆溝橋感賦寄壺天醉客
丁丑(1937)避暑廬山時逢國難重陽書感
丁丑(1937)十月初十日為傲樵吾兄壽辰回首亦愛吾廬三徑黃花把酒為壽其樂何如時逢國難僅呈二十八字敬祝福壽康寧
丁丑(1937)初冬離別匡廬取道粵漢鐵路過武昌登黃鶴樓感賦
赴長沙過衡陽寄懷南嶽傲樵
戊寅(1938)元夕香江客次口占
春日雨後遊九龍康樂園即景
花朝挈兒孫遊小香江即景
戊寅(1938)三月三日挈眷修鍥於小香江感賦兼懷拙叟
讀壺天醉客寄懷之作感賦
出遊三載遭亂未歸上巳良辰香江作客故園修鍥往事傷心不圖吟侶雅集小蘭亭賦
詩見懷郵筒寄我雒誦之餘彌增感嘆勉成一律用酬高誼
鴨膩洲晚泛即景
奉和海霞寓居林文忠公故第有感
戊寅(1938)客中書感
戊寅(1938)重陽日登太平山
戊寅(1938)十月初十日為琛笙如兄攬揆良辰詩以壽之
戊寅(1938)殘臘移黎屯山麓小屋庭有修竹數竿予於竹旁添種倭松瘦梅各一並題一絕
曉送亦錢返廈途中得詩一首壽楚材七十
己卯(1939)元旦書感寄拙叟友人贈牡丹二盆對花感舊口占
雙燕
己卯(1939)春日寓廬牡丹盛開花前對酒口占四絕
讀翠桐女士詩即次其韻
己卯(1939)清明客居無聊沽酒招故人翠桐話舊猜謎口占三絕誌之
己卯(1939)上巳招同客香江舊侶會於小香江畔買魚沽酒暢敘幽情回憶菽莊修楔賡續二十五年矣感而作歌
暮春冒雨訪故人王迪臣煮粥烹茗暢敘幽情詩以誌之
端午同友人觀小香江競渡口占
讀繡伊啖荔枝詩即次其韻
七夕即事有序
香寓飛來雙燕攜歸故園詩以誌之
己卯(1939)重陽同四弟季丞挈眷會於滬上二十一樓之花園酒家口占
重陽日寄李繡伊
中秋月晦口占寄蘭谷蘭芳
暮秋蘭谷自廈攜雙燕來滬旋生四雛詩以識之
己卯(1939)十月初十日琛笙如兄七十揆辰口占七絕二首郵呈為壽
庚辰(1940)上巳集客滬眷屬修鍥於梵王渡公園是日為五女紅芙生日口占二絕紀事
庚辰(1940)五月十八日申江客次自壽並酬諸親友
庚辰(1940)客滬無計避暑適漁仙女士贈我一筆畫蓮一本爰仿九九消寒圖作七七消夏會每期得七絕一首書于筆上聊以自娛云爾
庚辰(1940)重陽客滬挈眷同兩三故人登最高樓口占
琛笙如兄七十晉一揆辰詩以壽之
庚辰(1940)冬十二月初三新除夕消寒第一期在四女紅符家寄懷鼓浪嶼傲樵
庚辰(1940)十二月十二日消寒第二期招四弟季丞會於四女符兒家口占寄懷鼓浪嶼傲樵
庚辰(1940)十二月二十五日消寒第三期因予病展期五日次孫慰楨暮春授室後即奉派出洋研究科學近日新婦亦將赴歐求學爰作羹湯藉此敘別詩以誌之
辛巳(1941)元旦消寒第四期時臥病符兒家倚枕把酒感賦寄傲樵
辛巳(1941)正月初十日消寒第五期適逢姬人東喜四十四歲生辰詩以壽之
辛巳(1941)元月十九日消寒第六期感賦
辛巳(1941)元月廿八日消寒第七期菽莊吟社寄到叢書第三種寄傲山館詞稿並讀傲樵志盛志喜詩答以一律
辛巳(1941)二月初七日消寒第八期書感
辛巳(1941)二月十六日消寒第九期口占寄傲樵
辛巳(1941)故園重修小蘭亭未能歸去修鍥上巳日乃招親友宴集寓樓詩以誌之並寄傲樵讀菽莊叢刻感賦寄沈琛笙
沈子石李繡伊三社友
移居
夏日
愛蓮
蓮子
荷錢
藕節
西湖採蓮歌
荷花生日
荷花閨生日
辛巳(1941)中秋夢中得夢長最是消愁好老邁尤於守拙宜十四字醒後足成一律辛巳(1941)重陽挈眷飲于滬濱二十一層樓感賦
二十一層樓高會歸來再赴靜勝園賞菊寫照率題一律
辛巳(1941)展重陽攜壺
遊黃園菊圃口占
辛巳(1941)三展重陽飲於寓樓適李克芽來自鷺江把酒論文詩以誌之
種梅
憶梅
辛巳(1941)十一月十六日予與雲環夫人結婚週五十年惜夫人仙逝已十五年矣西俗金婚我聞如是人間天上百感茫茫爰集兒孫在滬者團聚話舊復成兩絕誌之
壬午(1942)春日於行篋中檢得丙子(1936)挈眷遊金陵玄武湖秦淮河泛棹寫照二幀不勝今昔之感率題二絕
靜勝園春日口占
壬午(1942)三月三日集客滬眷屬修鍥於錦江酒家來賓惟女弟子寄塵一人率成五律一首紀之
壬午(1942)七月七日壽姬人蘭谷五十五齡生日
壬午(1942)暮春遊黃園承主人款待殷勤詩以酬之
壬午(1942)秋日寄題鷺江名勝詩鈔
壬午(1942)重陽為予建菽莊三十週年爰挈眷同親友會于滬濱二十一層樓酒家詩以紀之
次韻奉和子石五十自壽四首
壬午(1942)待重陽
壬午(1942)除夕春申江上
客次口占
癸未(1943)上巳書感
甲申(1944)上巳風雨擬於十三日展上巳補修鍥事前二日為約吟侶過訪王子長學士是日適為其花甲揆辰學士因事北上未歸爰同其家屬一例稱觴並成俚句為壽
甲申(1944)五月十八日七十生日感賦
乙酉(1945)重陽登春申江上二十一層樓酒家感賦
乙未(1895)割臺灣挈眷歸原籍龍溪五十有餘年矣乙酉(1945)臺灣收復余旅滬輒思回臺未能立即成行感賦四絕誌之
丙戌(1946)二月二日消寒第九期適逢姬人蘭芳五三生日賦詩為壽用辛巳(1941)正月初十日消寒第五期壽姬人冬生日韻
丙戌(1946)上巳即寒食集客滬眷屬及三五親友五十三人修鍥於浦行新村二兒剛義寓廬詩以記之
丙戌(1946)五月十八日七十二齡生日口占
丙戌(1946)重陽率三兒鼎禮登二十一層酒家感賦
丁亥(1947)新正書懷
春申江上二十一層樓之豐澤酒家以烹熊掌鯽魚為名餚余於丁亥(1947)花朝迄端午前三日先後率同眷屬六醉斯樓狂賦以紀其事
丁亥(1947)三春佳日春申江上雅集多數兒孫聚於寓樓四次歡然有作
丁亥(1947)重陽小集親友會於寓樓之第九層口號
丁亥(1947)七夕為姬人蘭谷週甲生日適余得太真七夕私語圖一幀因並題句為壽
中元後二日次兒剛義自廬山寄來兩瓷杯為蘭谷祝壽因命廚設筵為展七夕重祝其壽詩以誌之廿七日三展七夕祝蘭谷週甲生日詩再誌之
丁亥(1947)歲闌迄戊子(1948)早春滯寓春申江上先後雅集兒孫作消寒會九次慨然有作
戊子(1948)元旦遊上海龍華寺即景
戊子(1948)元宵漫興用
丙辰(1946)菽莊張燈韻
己丑(1949)上元風雨約客不來口占
覽菽莊叢書第六種
己丑(1949)上巳靜勝樓修鍥有序
己丑(1949)花朝亦小壺天修聱竣工集親友十二人仿古作真率會並寫照客多賦詩旋成七律一首紀之
己丑(1949)清明口占
春日登草山即景
再登草山疊前韻
讀大月山樵臺灣吟即次其韻
讀書味吾味齋偶作
己丑(1949)五月十八日七十五齡初度自壽四十韻並酬花朝仿真率會十二老翁鷺江菽莊吟社老吟侶暨諸親友
沈歲霖夫婦適來自鷺江為余祝壽意外重逢詩以誌之
亦小壺天八皓會有序
己丑(1949)七夕書懷並壽蘭谷
閨七夕擬迥文二首再壽蘭谷
荷花生日有懷菽莊有序
己丑(1949)八月初三夜亦小壺天曇花盛開口占
越日邀朋同賞殘曇即席賦詩
己丑(1949)中秋前十日
重遊碧潭
己丑(1949)重陽招賀賜湖李薇盟陳冰如沈歲霖登草山會於介廬用東坡九日戲曹卿韻率成一絕紀之
乘興再成一律
重陽示義兒及增壽克芽兩孫婿
十九日展重陽會於亦小壺天之靜勝樓
二十九日三展重陽會於靜勝樓
讀陳冰如五老吟感賦
己丑(1949)十一月十五日為東喜隨侍四十年承親友賜詩紀之幸感俱深爰疊辛巳(1941)壽東喜生日吟韻再成一律以附諸佳章之後裱褙存念
己丑(1949)十一月二十八日為亞妻芰舫生日時分居臺寄詩壽之
己丑(1949)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十二日為季丞四弟生日喜占春先拈此寄祝
庚寅(1950)元旦書感
庚寅(1950)元宵有不速之客來共欣賞用客春元宵吟韻更成一律紀之
庚寅(1950)感榮啟期三樂之言賦此
庚寅(1950)二月初二日草山觀櫻有序
庚寅(1950)花朝登草山壽花漫興百花生日微雨命兒女孫曾獻花略備酒餚小集欣賞率成二十八字紀之
庚寅(1950)上巳亦小壺天修鍥有序
友人修鍥詩來引興小集兒孫收展上已即用其韻率成一律
二十三日三展上巳
庚寅(1950)上巳芙兒生日
卅九年五月五日星期五庚寅(1950)立夏前一口晴園主人備五福筵邀同五老雅集撮影紀念即席賦此
庚寅(1950)四月初八日浴佛節晴園古稀會口占
七月七日為蘭馥生日時與蘭芳同居亦小壺天惟蘭芬侍予追暑於陽明山四孫樑寓廬因天氣尚熱擬不下山率成二絕寄壽洎乎是日天朗氣清因乘興挈蘭芬及黃南薰如薰二曾孫女歸亦小壺天為觴祝壽復用前韻續成二絕紀之
七月十四日十一孫女文瑜生日並仿秋修鍥十五日中元節連日家人上山宴歌歡會以七律二首紀之
庚寅(1950)中秋感賦
養痾臺大附設醫院凡六十又六日秋節佳日病癒返亦小壺天靜勝樓恭讀先嚴中秋感賦依韻賦此
庚寅(1950)重陽同三五吟友作高會於陽明山樑孫寓廬詩以紀之
十九日展重陽同明山道人登陽明山樑孫寓廬尋菊疊前韻登陽明山北投諸峰歸來預約亦小壺天看菊之客已至即開筵暢敘再疊前韻
九月二十九日立冬至靜莊觀菊歸途買得黃花數種補植籬下喜極預約再展重陽諸友早臨開樽暢敘三疊前韻
重陽已過黃菊初開於十月十日小集親友作還來就菊會紀以一律
庚寅(1950)冬殘讀葛執中老友
自花蓮寄懷詩答以二十字
庚寅(1950)除夕口占
辛卯(1951)二月朔日中和節陽明山觀櫻有序
辛卯(1951)上巳陋室修鍥抒感
辛卯(1951)詩人節
懷沈斯庵並引
賦得臺灣是民主自由之燈塔
慶祝詩人節勉成一律
辛卯(1951)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辛卯(1951)七十七齡生日勉成俚句四首敬謝親友
壽薇盟六十
題涵老紫玉釵傳奇
辛卯(1951)蒲月廿八夜亦小壺天曇花並蒂齊開口占
辛卯(1951)六月六日天祝節余歸臺已經三載回憶甲子(1924)此日余挈眷自鷺島放洋自東祖西迄庚午(1930)歸國遊興未闌年年夏出秋歸仍在大江南北遭遊不倦丁丑(1937)後避地滬上癸未(1943)亦逢天既節適值著曆七月七日集眷宴飲有七絕二首併列於後自甲子(1924)此日至今二十七年矣此中家國情歷歷如在目前乃成七絕二首以紀大概
癸未(1943)天既節即新七夕集客滬眷屬會於履信寓樓詩以誌之
四十年七月既望夏曆六月十三日也作消夏會於網溪長橋之畔口占八絕句
辛卯(1951)夏陽明山介廬小屋修葺竣工因額之曰養性居自撰楹聯曰種菜栽花聊當起舞編籬補屋可以安居予追暑居此七月初七日為姬人蘭谷生日因約其挈眷上山欣賞佳節同斟壽酒又集吟友十八人作消夏會並成七絕二首紀之
萍叟以中秋無月有感索和乃依原韻答之
中秋後一日風雨待月口占
觀菊
九日登大倉山寄懷菽莊社侶並索和章
菽莊修鍥拈賢字
蟄盫先生寄懷七律一章依韻奉酬即請郢政
秋日感懷
菽莊閒望遠無○○
蓬瀛返棹黃君仲訓招遊新築瞰青別墅地近日光巖為延平舊操臺出其遠而亭近作相示索和即次元韻
北投時佳小築春日
步許允白大令原韻
楊仲佐
弔沖禎介殉軀報國詩
夏日垂釣即景四首
鴉片仙
七夕三首
得月
窗前月六句三韻
詠梅
梅妻
恭輓祝方伯
瀛社雅集即事得輕字
閏花朝限虞韻
餞春絕句
櫻花限侵韻
新年雪
網溪即景四首
夜宿芋萊
憎蚊
石崖硯弟夫人頻歌弄瓦詩以慰之
賣花客
內田方伯招宴於鳥松閣
席上敬步內田方伯鳥松閣小集賦示瑤韻
虎戲
澄若丕若二兄贈蘭因此賦謝寄黃智武君
慶養老典
敬步墨堂庵主元旦試筆瑤韻
元旦即事
寄意
遊龜山岩西雲寺
敬步湘沅先生瑤韻三首
對花有感
籠中鳥
潤庵秋山圖步韻
採茶歌
秋夜寄懷智武益岳玉麟三先生四首
石鴻元翁索題蘭石帖
石鴻原翁將歸故里賦此為別三首
故山口氏週年忌賦此以弔
遊陳培根先生之素園
早起步圓山
阿里山神木限初疏餘
次篁村先生書感瑤韻
次篁村先生留題敝園韻
大正十年(1921)十月讓山總督閣下招集全臺詩社諸友開茶話會於總督官邸席上蒙示佳什敬次原韻奉和
詠天鶴為某詩人作
重陽後一日登圓山限魚韻
過黃智武先生小碗山莊
步杉坂六三郎君斜第庵題壁韻二首
跛翁
次篁村君題網溪別墅韻
次潤庵君題網溪別墅韻
以南社兄書趣樂山水四字見贈賦謝
次磐石君題網溪別墅韻
送北崙詞兄赴大陸
餐菊寒韻
和則修先生賦寄瑤韻
則修先生再以詩寄謹步瑤韻
敬次小松吉久君恭次竹窗督憲茶話會席上惠示瑤韻賦呈二首
次黃天民先生見贈韻
灌園雜詠三首
贈李鷺村君
甲子(1924)年洪水三首
次覺齋君見贈韻
村居四首節二
寄蔡北崙君
敝屣行
春郊十首
壁湖怪石
石門灘音
登大屯山大觀閣
祝盧子安先生壽三首
夜宿西雲寺
應李校書乞贈五首
喜覺齋君過存賦贈
賴君尚文贈梅賦謝
上山督憲宴其業師青壓翁
叨陪末席謹次瑤韻
東閣雅集席上拈得鐘字
東閣雅集恭和蔗庵督憲瑤韻
東閣雅集得章字
輓洪逸雅社兄六首
東門雅集次青厓先生韻
上山臺灣總督約到家園遲之不至翌日乃至余適外出戲作
花下吟十首
蓬萊閣雅集賦呈茂笙詞兄
對月先韻
尋友不遇四首
網溪泛月
前法務總長江庸先生到敝園為園花寫生鑄入青銅而刊於旅臺十日誌賦謝
悼李進興君
春日雲卿女史來訪賦竹枝詞贈之十二首
籬菊初開擇其豔者成十二絕句
雪裡嬌
蜀江錦
嫣然笑
八重霞
醉西施
雪月花
雲邊鶴
妒群芳
石榴紅
雲屏夢
賽芙蓉
花問月
詣文山指南宮
蝨戲
送斗南督憲歸田
醉後十首
網溪春興十一首
酒專賣十週年紀念聊將酒名稍合詩料者偶詠數絕以表祝意四首
金雞
瑞光
>福祿
菊正宗
園菊復開以詩代柬五首
小園花時辱承南雅社諸賢並交游諸君子過存賦此誌喜
讀家坤社兄惱雨詩不禁技癢
駱君香林以自畫口冰慰曾賦謝
洪水後答篁村奮函詢料奚花事
方子易先生畫網溪別墅圖賦謝
觀櫻十首
四園丁皆有綽號戲作
哭王郎
網溪春興十二首
送兒玉軍司令官歸京
網溪觀菊
贈李少庵君三首
壽黃天民先生
與寄園主人
還曆展先人墓
漫吟百草
醉後狂吟六首
春寒無事對花閒吟六首
余號菊癡小女嫣嫣怪而問之
方捕菊蟲覺齋君適至因賦所得
玉釵女史偕某士來遊乞詩賦贈四首
悼富地近思先生五首
春日顏雲年社兄祝賀會
席上拈得春字二首
往緱山尋石衡居士不遇
過南菜園憶藤園將軍
次湯地將軍見贈韻三首
小圃同拙荊瓊瑤作
戲題某士女寫照
到申江同行問何不作詩謹答
上太平山
下太平山
松井大將過訪口占以贈
豚兒三郎留學巴黎詩以勉之二首
秋釀
鶴聲庚韻三首
某女士清瘦如梅為某士所賞識戲贈三首
月鏡
野菊
東遊十詠
女化原與村老問答
從西子岡望霞浦
愛岩山
鬼石溪
入松島
遊廣島泉邸
由金龜山望琵琶湖
二見浦觀日
四條橋遠望
上野公園拜西鄉公像
詠兒玉藤園將軍
花時喜翕庵覺齋二難過存並惠賜詩篇
放禽
江上吟十首
補鞋子
聞畫眉聲戲作
戲作跳牆佛三絕
祝李鷺洲君榮受博士學位並其母夫人喜壽
六六吟
人猶蟻
移蘭示雪樵雪舫二孫
遊接汴坑
江民漫句
村人有謂雷公似雞母者戲作
悼黃萬生先生六首
貓與鳥
春寒無事聊將方言綴成新體詩數首以自遣五首
覺齋戊壬二君招往草山觀櫻因感園中所植者
長孫雪樵留學京都帝大詩以勉之
祝純青年兄晴園落成並步瑤韻
辛巳(1941)八月朔日全蝕與同行登大屯山遠望
次顏筠山先生古稀書懷原韻
讀翕庵覺齋二難茶飲詩不禁技癢
花下步劉篁村君韻
仲秋日偕覺齋君往文山樟湖觀張迺妙翁製茶法
破虜歌
邀篁村看花
謹步玉坡社弟還曆感賦韻二首
謹步覺齋君答余勸其刪棄藏書詩原玉
同覺齋君往照頭山尋翕庵居士及小蘇髯
晴園賞梅賦呈純青先生十首
花時柬諸同好
林俊卿林傑卿二君令慈林孺人苦節行
邀篁村觀菊
步黃景南君龍峒閒居韻
步黃石衡硯兄七十書感韻二首
晴園觀梅次主人韻
鳥尋雛
蛇鶖鬥
用覺齋君韻寄題可軒君絕翠齋兼申積素
攀摩天
次晴園見贈韻
步王則修先生喜壽韻
鵝和事
蝸牛禍
寄林趾香君
郭茂林雜類曾山水五彩茶瓶賦謝
謹步炳煌年弟古稀瑤韻並自舒所懷四首
題石崖社弟所著鄉治指南
祝星社創立三十年
錄呈覺齋君並諸君子
罷釣歸來戲作
臺灣光復喜賦
焚塵煨芋
見病蝶
黃參議長宴前汰務總長章士釗先生於謝副教育廳長別宅敬陪末席謹步章先生賦示瑤韻
前怯務總長章士釗先生過訪留題謹次瑤韻
倒疊前法務總長章士釗先生過訪留題韻
端陽節承鈕將軍招宴于官邸賦此言謝
即席敬步鈕將軍見示瑤韻
贈曾今可先生用戊子(1948)
端節原韻並書所感
謹步陳易園孝廉見贈瑤韻
播種蘭苗戲作
題臺灣博覽會詩集
秋夜宴劍潭山得元韻
古稀吟
重九蒙于院長招往陽明山作登高會因憶舊事愴然有作
曾今可先生女公子東湖與方清卿學士結婚先生有遣嫁詩謹次韻為賀
庚寅(1950)上巳蒙于賈黃三老邀集新蘭亭賦此以誌不忘
新蘭亭雅集贈于賈二公
謹步今可先生五十書懷瑤韻五首
辛卯(1951)暮春與林爾嘉李萍叟二先生同遊碧潭四首
詩人節懷沈斯庵
辛卯(1951)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謹步尊五硯兄八十自壽瑤韻
謝家觀菊賦呈諸老斧政
同覺齋君到靜莊觀菊主人囑為重翻花譜用覺齋君韻賦此
辛卯(1951)冬至蒙賈景德先生招飲席上擬題為消寒第一集
消寒二絕句
默君漁叔冰如元徵鏡微紹文今可景南諸詩伯先後過存仿白描三章請正
祝南都社弟還童四首
病中夢醒戲作
癸巳(1953)士林登高
禹勤鏡微遵魯紹文品聰華岳景南客冬見過今又春矣不無所懷
大耄無可自壽聊綴俚詞
戲成三百字以當家傳
花時柬諸吟侶
花朝前景南同社以春興詩
見示謹答並柬諸吟友
祝潤庵先生古稀
謹賀于右任老榮獲中華文藝詩歌首選
贈慕由先生並序
乘飛機渡雲海
楊家節婦孝子行
中秋即景
謹題靜莊菊名白玉杯為總統祝萬壽
涉園
病中吟
仿打油詩五章
祝青松先生獲模範家庭之獎
賞花
臺灣光復二十年感賦
養生之道並序
題青山吟草
總統蔣公八秩大慶壽言
戊申(1968)詩人節書懷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成立喜賦
第一屆國際華學會議紀盛
上林園藝所看花追憶于老
【附錄一】詩人字號表
【附錄二】詩人索引/姓氏筆畫索引
【附錄三】詩人索引/姓氏拼音索引
【附錄四】參考書目 |
價格 | 定價:400 |
適用對象 | 成人(學術性) |
資料類型 | (空) |
附件 | 無附件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 | (空) |
播放時間長度 | (空) |
字號 | (空) |
權利範圍 | (空) |
停刊註記 | (空) |
授權資訊 |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書名全臺詩.第27冊 |
ISBN9789860389418 |
ISSN(空) |
GPN1010202636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
出版情況合作出版 |
作者資訊施懿琳主編 |
出版日期2013-12 |
版次初版 |
書封連結圖1 :
 |
書籍分類文學 |
出版品分類圖書 |
主題分類文學 |
施政分類學、歷史與哲學 |
級別(空) |
頁數558 |
開數菊16開(21x15公分) |
裝訂精裝 |
語言中文 |
書籍介紹《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目次梁啟超
贈臺灣逸民某兼簡其從子
辛亥(1911)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臺北故城毀矣留其四門
臺北節署劉壯肅所營今為日本總督府矣
三月三日遺老百餘輩設歡迎會於臺北故城之蕾芳樓敬賦長句奉謝
拆屋行
爍社諸賢見招
遊毫灣追懷劉壯肅
斗六吏
墾田令
公學校
辛亥(1911)清明後一日同荷庵及林癡仙獻堂幼春陳槐庭夜宴於霧峰之萊園女兒令嫻侍焉以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為韻分得難字累字
次韻酬林癡仙見贈
贈林幼春
獻堂繼尊甫兵部公之志築萊園以奉重闈太夫人余游臺館余於園之五桂樓敬賦
萊園雜詠
萊園
五桂樓
考槃軒
荔支島
夕佳亭
擣衣澗
小習池
木棉橋一萬梅崎
千步磴
望月峰
留別
桂園曲
臺灣維詩
猩狸木
相思樹
臺灣竹枝詞
黃鴻藻
賦得暖風遲日賣花聲得春字
賦得閩雲連越邊鄉試詩題得連字
謹步留園雅集席上即事元韻
題鄭毓臣上舍東遊吟草
山吉米溪將歸日東賦詩留別依韻奉和
讀薑齋詩稿
林朝崧
開元寺雙塔歌
泉州雜詩六首
此去
避地泉州作
所居洪衙埋即清初洪經略承疇故第今尚有祠堂在焉
清源山
送三兄紹堂東歸
送呂厚庵秀才東歸二首
遊清源山口占
荔枝
雞冠花
寄懷八叔父允卿
雜憶二首
電線
出門
題楊壽若明經悼亡詩後二首
奉贈吳肅堂殿撰魯
採茶歌五首
久雨
雜詩四首
送春五首
雨夜傅怡庭秀才霖過訪坐中作
怡庭次韻和詩有照人肝膽月明心窮途也覺淚難禁之句再疊前韻二首
題資銓佺與其師龔孝廉仲翎贈答詩後
龔孝廉次韻辱贈二詩第二章集古人句再疊前韻奉和二首
贈友
遊仙詩二首
訪龔君賦贈
疊前韻和龔君二首
五日登清源山望海醉後作
懷梁子嘉
枯梅
檢書有感
戲作醉中哭笑歌
秋日雜興三首
八月十四夕作
中秋步銓侄韻
贈繼蓮上人步銓佺韻
舅氏過海相訪感而有作
誦銓伴追悼王蘭生師詩愴然感賦
崇福寺僧惠詩兼贈廈松子集次韻賦謝
九日誘崇福寺併繼蓮不遇
同銓侄遊崇福寺後小圃
下里歌
紙鳶
鏡
床
簾
帆
杖
枕
丹桂
客中述懷二首
送家叔回臺三首
舟行遇風還獺江感賦
渡海作二首
自獺江東渡寄家兄蔭堂
歸故居三首
觀園中花木雜詠七首
秋草
秋柳
詠史五首
雜詩
有感寄伯兄三首
變遷
出門即事
將往晉江先有此作
潛出塗葛堀即景
晚發梧棲口占
舟行雜詠八首
八月八日在舟中作
中秋月
獺江曾節婦歌
自臺灣來晉江寓舍獨坐懷兄子銓
贈吳澂秋廣文逢清三首
寄三兄二首
題彭春苓參軍詩卷後
晚行
春晴即事
古別離四首
江南曲四首
子夜歌四首
自長門至南棗舟行即事二首
贈謝傅為孝廉二首
莆尾渡
興化道中
游仙詞五首
楓亭
留題銓侄福州白水井書樓二首
洛陽橋
遊烏山二首
登堅牢塔絕頂
閩越王廟
夜雨有懷
雨中渡烏龍江
過尚書嶺
馬上作
遊海印寺二首
重遊清源山
將由晉江移家滬瀆示海外親友
和俞子淵武林懷古四首
岳武穆墓
林和靖墓
蘇小小墓
馮小青墓
南臺醉題
醉後贈謝月娥校書二首
即席贈林景商秀才即送其歸廈三首
滬瀆懷古
中秋無月歌
得梁子嘉書賦長句奉答
讀梁子嘉大令日本紀遊詩卷賦此寄之
贈林月香校書二首
題俞子淵舂墟醉月圖
江堤曉行
席上集唐句留別陳鹿儕秀才
元宵追哭亡佺子佩
江樓睡起
春日出遊
懊惱詞三首
觀楊樹浦築犀賦呈家兄蔭堂兼示諸侄
留別家兄蔭堂並序
滬上留別二首
答兄子銓送別之作
臨別重贈伯兄蔭堂
歸里書懷答賴二悔之即次原韻
到家
聞警
飲田家作
同兄子幼春家園秋日
秋口臥病寄紹堯
寄伯兄蔭堂滬上二首
暮春寄北
讀洪月樵秀才送悅秋歸唐詩有感次和四首
月樵聞余歸自滬江以詩問彼都山川形勝有感時事拉雜成詩二十二首次答
次韻酬芷園見懷之作
夏日洪生左顧惠詩賦答
效阮公詠懷三首
感懷次施澐舫用呂厚庵韻二首
答人對酒
答有嘆
答詠懷
八月十六夜小集同賴二兄子幼春作
古別離二首
孤雁
次韻和紹堯醉歌行
重晤沈祝澄有贈
無題六首
可憐詞
有感二首
題畫蘭
臺灣雜詠
難忘曲
採蓮娃
憔悴
秋日偕沈三龔五及兄子幼春被坡同遊莊南坑口即景有作
秋日與諸子後山登眺因到萊園小池一遊即事成詩
遊萊園小池
次幼春韻呈紹堯
次韻遙和紹堯祝澄劍漁梅樵諸吟友磺溪唱酬之作二首
贈滄玉次韻
重九夜偕莊竹書孝廉及諸佺泛舟萊園小池
次紹堯九日寄霧山爍社諸友韻二首
次韻和紹堯短歌行
開甕篇次紹堯韻
壽呂縵翁四首
筱雲山莊看菊贈厚庵秀才
再步九日韻贈陳君槐庭
哭梁鈍庵大令
書懷贈松塢居士
次韻和幼春山中歲暮雜感六首
次和槐庭過訪見州之作
書感再次幼春韻六首
再哭梁大令鈍庵
歲感懷三幼春韻六首
柳枝詞次韻
暘谷堂歌寄壽川上十郎
夜遊曲
喜滄玉槐庭二君見過次韻
送槐庭歸鹿港即次留別韻
久旱喜雨
將進酒
次韻答槐庭寄懷之作二首
仲春偕諸子遊瀚溪有感而作
寄上海俞生子淵
贈葛宇寬孝廉
醉後言志寄紹堯
次韻題銓侄五月都中紀事詩後二首
寄銓侄日本
次韻酬蔡啟運秀才暮春寄同社之作二首
與呂生厚庵沈生祝澄侄幼春夜話作
次韻遙和伯兄感懷之作卻寄
山堂小集分韻得至字
山堂小集又得群字
六月二十七日開櫟社雅集席上拈得仙字
和賴二見過青恫林精舍原韻
賴二留精舍數日嗷有此贈
夏日題青桐林精舍和獻堂弟韻四首
贈別歸唐
二叔祖母羅太恭人七十晉一壽詩四首
九月十五夜同櫟社諸子萊園治酒
羅蔚村孝廉有事渡海紆道見過出示漫遊留別諸作次韻奉贈即送其行四首
對酒用太白韻
和沈生祝澄二首
哀鴻篇
憶昔答洪月樵即次其韻
會後數口敔運社兄至戲有此贈
哭宇寬孝廉
次和丘仙根水部見示之作兼呈頌臣秀才二首
日邊行送紹堯東遊
哭沈社兄八首
李雅飲東遊索詩率賦一律贈之
送侄幼春過海遊學
雨中臥病聞溪水聲作二首
次韻答撫松處士
往石螺潭道中作
次韻重答撫松處士
示烏溪築陂者
次韻答撫松處士重惠之作
立秋前風雨連日有作
雨晴
哭伯兄蔭堂四首
次韻戲和撫松處士
戲為小詩問撫松處士姓名
初見二毛有感四首
立秋日紹堯見過談東遊事有贈
和撫松處士井底蛙
陰曆六月二十六夜大風雨詩以誌異
前年有撫松處士者與余唱和甚多後知為社友陳君滄玉所託名戲為四絕句寄贈
次韻謝家載紫含笑一本二首
柳絮二首
牡丹
路邊桃樹
頌臣謝丈留鬚戲贈二首
頌臣謝丈留鬚余戲贈兩絕有長鬚國裡如求婿跨鳳乘龍屬此髯之句後余弟烈堂果贈一姬喜拙詩竟成佳讖因次前韻再賦二章以博妝臺雙笑
甲辰(1904)除夕雜詠七首
乙巳(1905)首春得鹿港陳君槐庭藻雲沈君笛亭書詩以奉答五首
再步前韻答槐庭五首
鶴亭招同滄玉香圃過其巖野草堂即事賦贈五首
葫蘆墩布店主人設筵相待席上賦謝二首
過宗人瓊章宅午餐作
夜飲家聘三載昭叔侄田居
題滄玉大墩寓舍
訪滄玉不遇
謝安
看花
訪頌臣丈
步頌臣題帳眉原韻
暮春偶題八首
贈謝丈頌臣
次韻酬呂大厚庵題田居見贈二首
倒疊韻酬槐庭兼簡滄玉
春日閒居再用倒疊韻
即事寄呈謝丈三用倒疊韻
酬李君友石步厚庵韻書懷見贈二首
喜諸弟佺同過草堂
仲衡佺至自廈門賦示
再示仲衡二首
即席賦贈滄玉錫祺
步滄玉見贈原韻
步錫祺見贈原韻
代潁川公子別情二首
夜宴葫蘆墩旅館
與厚庵在無悶草堂遲候陳傅諸子不至卻寄二首
諸子同過草堂喜而有作四首
次韻答滄玉
飲酒放言步滄玉席上見贈韻
次韻和仲衡過田居之作
陪謝丈遊小東山別墅賦呈二首
陪謝丈遊鴛鴦湖觀丘水部種花處今已犁為田矣感而成詠
題邱大達甫鴛鴦湖草堂三首
吳氏吟香園八詠
月池垂釣
水閣彈琴
蕉窗讀畫
竹塢圍棋
小橋問柳
曲檻觀櫻
假山消夏
老圃吟秋
次韻和葉篤軒書懷之作二首
次韻和紹堯病起示社中諸子之作
夜訪滄玉錫祺寓齋作二首
與聘三步月至葫蘆墩口占
贈家迪卿二首
題開亨山居三首
夜坐與仲衡作三首
訪槐庭在火車中作
馬嗚山阻雨
贈槐庭
答贈織雲步原韻二首
答贈藻雲步原韻二首
十宜樓晚眺步月樵韻四首
十宜樓夜集作
與仲衡夜集呂氏山莊吟詩不成歸家後卻寄一首
五月一日滄玉錫祺笛亭槐庭藻雲及舍佺仲衡集予無問草堂喜而有作四首
同槐庭藻雲笛亭小集呂氏新樓
重過彰化
東郊
渡烏溪
過縣莊
贈林楊諸子二首
次和莊君雲從辱贈原韻
擬鮑參軍行路難
寄居四首
首夏田園即事
聞王夢癡已嫁喜作三首
小東山草堂歌
星郎先生輓詞
醫院喜雲從社弟過訪
次和雲從見贈韻
止酒二首
次韻酬雲從弟與同社諸君子過余無悶草堂之作二首
臺中遇鄭君貽林及同社莊君太岳賦贈
離筵口占
鳥話
蟲聲
靜坐二首
贈連君雅堂二首
瑞軒小集次雅堂韻
哭沈笛亭三首
謝張子材惠龍眼二首
讀雲從歌筵即事之作追憶昨遊亦成四絕
贈豁軒社弟
贈鄭濟若二首
霧峰雜詠十首錄九
大花廳
怡園
蓉鏡齋
萊園
頤圃
龍文軒
青桐林
土地公井
輕便鐵道
戲次濟若韻
病中雲從有詩見憶次韻答之
讀雲從客中秋思次韻慰之
贈傅錫祺秀才
往霧峰路上作
夏日病室作
感作二首
彰化道中二首
濁水溪三首
二八水村
林圯埔訪宗人月汀賦贈
戲贈月汀君定
次韻和蔡惠如病中有感
過嘉義
九日自臺南至打狗作二首
旗後作四首
法華寺
竹溪寺
魁斗山
五妃廟
謁延平王祠
次韻和謝頌臣先生山居詩
次韻贈張君星岳
寄賴雨若即次其丙午(1906)除夕書懷韻
訪謝先生頌臣再次前韻奉贈
春日題林聘三田居並示其令阮載昭二首
春日雜感次粵臺秋唱韻八首
同蔡君敔運自鹿港至彰化車中作
贈別施梅樵秀才
春夜被雲山莊小集限文韻
桃花源三首
游仙詞送獻弟衡侄之東京四首
東勢角
贈葉篤軒三首
看妓別同伴二首
遣妾二首
弔開秀
鐵砧山弔古
萊園雜詠十九首
五桂樓二首
考槃軒三首
夕佳亭二首
社公祠二首
搗衣澗二首
望月峰二首
垂柳橋
凌雲磴
荔枝島三首
觀稼亭
合昌樓上喜晤拱辰宗兄口占奉贈二首
詠菊三首
頌臣先生招飲小東山生壙
紀事二首
和雲從見贈之作二首
和雲從席上口占二首
感事三首
贈濱石二首
次韻酬黃旭東
病中呈謝四先生
壽斐卿先生
贈旭東
十二月十五夜詠月
贈李漢如
戊申(1908)正月攜妓
訪槐庭慰其喪妾五首
題阿梅校書寫真
哭呂厚庵秀才四首
贈蘇吉治次馥笙韻四首
七月十二日作
十月二十一夜櫟社諸子集予無問草堂二首
十月二十二日同礫社諸子展呂厚庵墓
哭四兄熙堂二首
哭魏品三社丈
戲呈亦癡
和亦癡韻
殘菊次紹堯韻
新柳
柳
杜若
遊開元寺有感
半月樓
夢蝶園
打鼓港晚泛
醉仙樓夜呈席上諸子
傷鄒小奇
和紹堯種柳
和紹堯移花
次韻答紹堯二首
春日遊臺中公園
楝花二首
捲煙草
酬陳彼竹秀才
答幼春
和幼春漫詠二首
三月十三日瑞軒觀新荷花
池上荷花旋開旋落又賦二首
送春詞八首
三月十六夜聞公園笑語聲有作五首
病吟次紹堯韻二首
戲贈亦仙
題槐庭雙身小照五首
過竹滬弔寧靖王
題洪以南書家畫蘭小冊
夏日田家雜興三首
端午二首
消夏詞二首
遊圓山二首
北遊感興四首
滬尾二首
北投溫泉洪以南詞兄招飲逸園
瀛社大會席上
基隆仙洞
次家湘沅兄韻
和悔之贈繡春校書六首
和仲衡兩國橋觀煙火
和仲衡東京苦熱之作
和仲衡大森海岸觀煙火二首
送何作舟秀才歸淮海二首
病中戲作
戲贈詹阿甜三首
次前韻答槐庭三首
次韻奉酬瘦雲見贈之作三首
戲贈瘦雲二首
悔之來視疾次前韻贈之
和紹堯中秋夜南社席上作二首
過安平
羅山吟社招宴賦呈席上諸子
過福康安廢祠
秋日偶成
秋夜啟運紹堯錫祺槐庭波臣獻堂同過存再用秋字韻答貺
籟軒次秋日偶成韻寄懷二首如數奉答
老馬嘆
新月三首
哭三兄紹堂
避債臺歌
借酒二首
乞菊
和倣翁贈雲蓮韻四首
再詠乞菊
棄婦詞
書癡
錢癖
無題次丘工部韻八首
和紹堯病酒見示原韻四首
庚戌(1910)正月十二夜萊園小集即事
春日遊青桐林次槐庭韻
紹堯槐庭同過次紹堯韻
次鶴亭韻
次和紹堯病中重見寄原韻
題厚庵遺照
與槐庭編輯厚庵遺稿成感賦
題半面美人圖二首
嬉春雜詠四首
謁先伯父剛愍公專祠二首
臺中竹枝詞八首
礫社詩會席上次和湘沅
次和謝雪漁
次和安江五溪
次和李漢如
庚戌(1010)櫟社春會南北詩家畢至喜而作歌即呈在座諸君子
次韻和鄭作型
次韻酬蘇朗晨
次韻酬徐杰夫三首
次韻酬趙芬碩二首
次韻酬王箴盤
次韻酬石秋
次韻酬鄭毓臣
次和以南留別韻二首
哭袁炳修社兄二首
雙柳次賴二韻
瑞軒觀芍藥限先韻
病中悔之獻堂同攜藥餌臨存錫祺載昭亦繼至翌日賦此寄謝
瑞軒觀芍藥再詠三首
暮春養病瑞軒即事三首
久雨
次韻和太岳病中雨夜有感
次和太岳病起之作
聞槐庭東遊賦此寄贈四首
桂三首
斑竹二首
醋
油
秋草限齊韻二首
九月二十六日小妾舉一男墜地即絕余年三十有六尚無子嗣愴然有感五首
黃梅曲
代寄外三首
螢火限青韻二首
古刀限寒韻二首
殘荷三首
次韻和黃西圃
和黃西圃
贈另別西圃
賣菊四首
寒月二首
聞角二首
憶妓限真韻二首
畫松三首
敬題呂曜初先生畫像二首
宿彼雲山莊懷厚庵二首
釣龍臺歌
次和雲從臺中雜感二首
次和雲從見贈之作
次雲從夜抵臺中見示
次雲從話舊之作
聞悔之病攜妓駱雲蓮走訪醉中賦贈
次和仲衡佺感懷之作二首
葫蘆墩驛口號送雲從
觀潮二首
再用前韻和仲衡二首
和仲佺二首
年糕二首
改詩三首
遙和施涵宇臺南公館即席原韻
遙和涵宇歸國留別韻
戲為抱獅圖歌
信陵君二首
司馬相如二首
洗硯二首
新荷二首
鈔詩支韻四首
次韻寄贈梁任公先生啟超
次韻遙和任公歲暮感懷六首
對酒
贈任公
畫蝶
盆梅三首
相思樹二首
馬援二首
郭林宗三首
班超三首
蔡文姬
屈原
管仲
答豁軒二首
范蠡
李廣
和留仙女史集句二首
漫遊
雲石讀余漫遊絕句次和二章再用前韻賦謝
馬融二首
漢高祖三首
燕昭王
漢武帝三首
秋柳二首
周公瑾
孔融二首
偶從報上見雲從寄贈詩次韻答之
觀穫稻二首
寒砧四首
冬筍二首
臺北東薈芳與諸同人祝獻堂弟三十初度
瀛社諸友招宴即席賦謝
赴楊煥彩君觀菊會作
楊宅賞菊醉後作
和瘦雲遊南清留別原韻四首
買花五首
蜀後主二首
牡丹五首
昨填牡丹詞意有未盡更賦一律
吳通事歌
和昌谷浩歌
和昌谷夢天
和昌谷金銅仙人辭漢歌
學書七首
袁世凱二首
春風三首
焚香二首
孫逸仙三首
花雨二首
養花二首
阿片三首
種樹
山行四首
枕山豁軒令萱堂壽辰詩以祝之
追懷劉壯肅公
笨港進香詞二首
新蟬二首
暑雨
夏木二首
晚山煙雨
斷橋四首
漁舟二首
喜晴二首
千步磴三首
輓陳瘦雲
壽謝頌臣先生六十初度是日五令郎春源君亦受室
秋葉
秋荷
秋雲
秋漁
春日田家雜興二首
老牛
畫牛
冬日郊居三首
眼鏡
種芭蕉二首
墨蓮
迎年菊六首
舊曆日二首
塵
髮
泥二首
次仲衡霧峰夜雨之作
落花二首
古鏡四首
秦始皇三首
枯樹三首
和南強過新居韻
虎四首
次韻答仲衡二首
和仲衡留別園亭花木四首
次和幼春臺中客寓曉起韻
次韻幼春歸里卻寄二首
聚星樓觀海五首
過塗城故址四首
老鶴三首
戲贈柳田君釣魚二首
十月十五夜萊園看月有懷灌園東京
自神崗赴鱉峰道上作
贈蔡二壽仁翁二首
猿
旭東遺骸至與諸同人迎於葫蘆墩驛
哭內子謝氏端十三首
奉贈維新元老板垣伯爵閣下四首
次韻和石川慶吾秋感
題故郎中叔萊園梅樹
春雁
櫟社小集席上重晤衣洲翁
春草二首
復澄社兄總觀高夫人挽詞四首
颶風後作
夜行車北上
飛行機
贈葉香
再用前韻贈葉香
立秋前一日嘯峰過訪贈詩即次其韻
秋夜旅懷
贈玉杏校書
諸公賜和秋夜旅懷之作
疊韻奉酬
喜琅兒生
哭二兄二首
恭祝升三社兄令堂八十晉一榮壽
上京舟中作三首
關門小泊
寄林祖壽
初見雪
熱海公園
熱海曉望
箱根玉泉樓
箱根玉簾瀧
與諸侄夜話作
和太岳韻二首
哭謝頌臣先生
乙卯(1915)端午與太岳同作
季夏病中喜仲衡侄攜第四姬見過即次其重題草堂韻五首
乙卯(1915)六月詹園小集
聽雨
觀溪漲
蛙
新秋
秋熱
秋水
呈槐庭四首
蠅
鼠三首
蝴蝶蘭
蟻
蚊
蛾
蟬
哭施氏孫翩翩四首
畫蟹四首
懷沈斯庵太僕
林氅雲觀察袖出東海集屬印即題卷端二首
詠芝
題允卿從叔父墓石
寄題村上使君江瀕軒並和瑤韻二首
重九後二日飲於頌臣先生生壙賦贈
題謝頌臣先生生壙十首
戲為長句贈紹堯槐庭
戲贈知己
次韻和瀛社諸君子四章
酬謝雪漁君
酬李逸濤君
酬黃菊如君
酬李漢如君
品菊限灰韻二首
送秋限文韻二首
桃符二首
辛亥(1911)夏五月敬壽
汝玉親家表兄六十初度
陪任公荷庵兩先生集萊園得十字觴字二首
題新學叢誌並貽讀者
新竹鄭慧修貞女詩
李白登黃鶴樓東韻二首
十姊妹花支韻二首
盆松冬韻三首
名刺庚韻三首
海市先韻二首
眉
爛時文寒韻
種竹限先韻二首
和林其美君偶成韻
秋怨二首
和林其美君留宿贈韻
題新居
敬和棲霞先生鳥松閣作二首
貝宮夫人二首
春雨
贈丹羽
息夫人
贈歌者寄生草二首
贈葫蘆墩女郎玉珠二首
題月汀新居三首
即席戲作
貧婦嘆二首
張京兆畫眉二首
文姬歸漢
蠶
西施
短長亭
採蓮
柑園
詩猜三首
燈謎
捕鼠二首
撲犬
擬天長節宴豐明殿應制
次韻遙和石秋歸途即事
和石秋重過瑞軒韻
聽松
送別瘦雲
賴建藩
秋聲
五妃廟
謁五妃廟
稻香園
哭子
疾病夢中哭子
初秋
慶饗老典
新高山
吳季子掛劍
林爾嘉
拜和江瀕漁長江瀕軒即事大作敬步原韻
祝臺灣日日新報第三千號發刊
二弔故臺灣民政長官祝方伯
菽莊於癸丑(1913)竣工欣然為文記之興慨極濃墨有餘瀋乃賦五律一首
甲寅(1914)菽莊口占
丙辰(1916)上元菽莊張燈感賦五律一首
丁巳(1917)酬洊盦
戊午(1918)敬步陳省三寄陳劍門原韻
贈臺灣觀光團諸公兼以送別
臺灣日日新報二十週年紀念祝詞
施君涵宇以詩見贈作此報之並以送別
寄懷瀛桃竹社諸君並乞和章七律
己未(1919)重陽自東初歸偶集同人觀菊菽莊
四十四橋
奉和穹賓公使己未(1919)除夕偶成原韻兼以送別
疊奉和穹賓公使己未(1919)除夕偶成原韻兼以送別韻
庚申(1920)三月三日菽莊修鍥社友施君涵宇自榕垣來與會賦詩索和依韻酬之
寄和省三姻丈庚申(1920)上巳日見懷元韻
奉和香雪世丈庚申(1920)鷺嶼重遊菽莊吟集賦贈兩律敬步元韻
菽莊千波亭漫興
庚申(1920)中秋夜觀濤臺望月
庚申(1920)菽莊詠菊八首
庚申(1920)蘊叟有日里之行適值重陽同社諸君宴集菽莊即席賦贈
庚申(1920)敬步子貞自津門遠寄和作元韻兼以奉懷
辛酉(1921)敬和鼎銘感懷原韻
辛酉(1921)敬和吳東園見懷之作原韻
辛酉(1921)六月陳省三丈自香江以荔支見遺依原韻作此答之
辛酉(1921)重陽日招同社諸君子聚菽莊為三九會即事有作
辛酉(1921)暮秋某夜夢中得馴一首醒後僅記雨後風輕入望屑七字因足成七絕四首
壽王母應太夫人七秩開二
壽伍母王太夫人七秩
壬戌(1922)七月既望壬秋閣落成是夕久雨初霽與客泛舟鷺江慨然作七律四首
憲庭黃君司覦鷺門有年矣壬戌(1922)秋日奉令入京臨行以詩聯寄題小園率酬和句並以贈別
壬戌(1922)菽莊感事柬耐公樞南杏泉乃賡
巖孫先生暨德配郭夫人七秩雙慶
壽春秧姻丈六秩晉一
癸亥(1923)重陽待菊
黃恪齋先生暨德配陳夫人七秩雙壽兼一樂樓落成誌慶
癸亥(1923)敬題休寧程氏烈婦傳
和圃先生以孝獲特獎詩以頌之
癸亥(1923)十月菽莊菊花盛開時予有買詩店之設遊客投詩者屏為之滿亦為菊花增一韻事也因為長歌以紀之
壽蔡穀仁先生讀蔡穀仁先生六十感懷詩賦此為壽
己巳(1929)瑞士阿蘿莎山上詩寄同社諸君子
辛未(1931)七夕遊杭州莫干山靈鵲橋口占
壬申(1932)七月寒山寺懷古
壬申(1932)廬山仙人洞摩崖
廬山仙人洞
廬山黃龍潭
壽靜仁詞伯六十
壬申(1932)避暑廬山琛笙詩來促歸並索和作即次原韻奉答
壬申(1932)七月虎斤懷古口占
癸酉(1933)正月四日補山園賞梅雅集賦呈在座諸先生
癸酉(1933)三月三日小蘭亭修褉即席賦呈同人郢政
白鹿洞
癸酉(1933)夏五重遊廬山小築茅亭為消夏計猥以弧辰適值閏午吟社諸公念我道遠不遺郵筒絡繹瑤章見睨懸之壁問榮於九錫感紉之餘謹賦一律用申謝忱
癸西(1933)夏日集萬松林得撫字
癸酉(1933)十一月十九日為桂蓀先生七秩揆辰壽以一律
癸酉(1933)十一月二十八日弟東園先生八秩揆辰壽以一律
甲戌(1934)元旦韻珊訪我出示除夕一律次韻和之
甲戌(1934)展上元後一日冒雨訪王選閑孝廉見亭中牡丹盛開有感而作
甲戌(1934)孟春園東種樹詩以紀之
甲戌(1934)百花生日蔚然亭小集有感
甲戌(1934)春日題虎溪岩
步韻柬選青先生
甲戌(1934)三月三日熙春亭落成同人宴集放歌四十四韻
甲戌(1934)五月十八日申江客感
甲戌(1934)夏五三遊廬山六十初度亦忘之吟社諸公愛我賜以壽言鴻篇鉅製爛若雲錦懸製識廬輝映五老焚香百讀感不絕心謹賦一律用酬雅意
待晴亭
甲戌(1934)五月壽黃世美君
甲戌(1934)暮秋長江舟上口占寄鷺江社友
瑞甫先生六十四齡初度詩以壽之
次和琯玉六十自壽七律四首
甲戌(1934)夏日遙承菽莊吟社諸君賜詩情文兼至日作快讀感不絕心拜次元韻
匡廬追暑西湖泛秋重九歸來菽莊小集率成一律
甲戌(1934)重陽菽莊小集搏丈不見菊花賦三絕見示朝夕雒誦遲遲未報嗣三兒鼎禮歸自申江攜菊數盆綻蕊者多似為三徑黃花作前驅將迷高軒過我一吟賞也興至遂和元韻不計工拙
甲戌(1934)冬日夢中得句鑲成七絕
甲戌(1934)冬日乃庚新得捧硯人瘦石詞丈賦二律贈之寄稿見示兼約同賦謹次元韻
甘蔗
探梅
古琴
觀棋
賞春
醉月
拜石
春潮
春草
甲戌(1934)冬日仲訓芸兄六十初度詩以壽之
賀四弟季丞四十初度
香山不喜和韻如是我聞適雲聲以甲戌(1934)除夕感懷一律索和為之破戒草草次韻
乙亥(1935)仲春題一經教子圖
乙亥(1935)三月三日小蘭亭修褉感賦
乙亥(1935)五月十八日口占
乙亥(1935)仲夏廬山即景
乙亥(1935)夏日廬山識廬感賦
乙亥(1935)仲夏鳩工為五老峰道人鑿石開洞七月七日落成越二日偕內佺龔鼎勳鼎隆重登待晴亭臨風把酒作歌紀之
乙亥(1935)仲夏偕內佺龔鼎勳鼎隆五女紅芙登五老峰待晴亭遇雨有作
乙亥(1935)消夏廬山七夕感賦寄拙叟
乙亥(1935)夏日子才大令過訪識廬出示湖海唱酬集把酒論文即席賦詩次庸庵尚書原韻答之
匡廬消夏中元日示五女紅芙
四女紅荇以申江鰣魚正美來書促歸詩以答之
乙亥(1935)廬山月夕陰晦口占二絕寄蘭谷
乙亥(1935)重陽後一日五老峰登高
乙亥(1935)暮秋遊金陵
乙亥(1935)暮秋遊金焦二山
乙亥(1935)九月廿四夕宿蘇州越日遊虎丘
乙亥(1935)暮秋申江客次寄蘭谷
丙子(1936)二月題延平公園
丙子(1936)閨三月三日菽莊小蘭亨重修褉事即席口占四絕
丙子(1936)夏日廬山小壺天閒居寄故園壺天醉客
丙子(1936)重陽登西天目山歸來再登孤山感賦
丙子(1936)十月題杭州靈隱寺
丙子(1936)仲冬客次書感用重陽登孤山感賦韻寄壺天醉客
丙子(1936)歲暮客中書感再疊前韻寄壺天醉客
丙子(1936)除夕客中寄懷
丁丑(1937)正月讀壺天醉客寄懷之作賦此答謝
丁丑(1937)春日泰山紀遊
丁丑(1937)春日乘興虎丘薄暮探梅口占
丁丑(1937)暮春北返滬客次書感
丁丑(1937)暮春旅居春申江畔讀壺天醉客消寒第六期書懷頗有歸志詩以留之
丁丑(1937)暮春客申江感賦寄呈搏丈
楓橋即景
讀拙叟疊韻三律至王霸臺黔二句有感賦此
讀拙叟壺天四詠憶江南不勝今昔之感漫成四絕
丁丑(1937)新曆七月七日倭寇侵犯蘆溝橋感賦寄壺天醉客
丁丑(1937)避暑廬山時逢國難重陽書感
丁丑(1937)十月初十日為傲樵吾兄壽辰回首亦愛吾廬三徑黃花把酒為壽其樂何如時逢國難僅呈二十八字敬祝福壽康寧
丁丑(1937)初冬離別匡廬取道粵漢鐵路過武昌登黃鶴樓感賦
赴長沙過衡陽寄懷南嶽傲樵
戊寅(1938)元夕香江客次口占
春日雨後遊九龍康樂園即景
花朝挈兒孫遊小香江即景
戊寅(1938)三月三日挈眷修鍥於小香江感賦兼懷拙叟
讀壺天醉客寄懷之作感賦
出遊三載遭亂未歸上巳良辰香江作客故園修鍥往事傷心不圖吟侶雅集小蘭亭賦
詩見懷郵筒寄我雒誦之餘彌增感嘆勉成一律用酬高誼
鴨膩洲晚泛即景
奉和海霞寓居林文忠公故第有感
戊寅(1938)客中書感
戊寅(1938)重陽日登太平山
戊寅(1938)十月初十日為琛笙如兄攬揆良辰詩以壽之
戊寅(1938)殘臘移黎屯山麓小屋庭有修竹數竿予於竹旁添種倭松瘦梅各一並題一絕
曉送亦錢返廈途中得詩一首壽楚材七十
己卯(1939)元旦書感寄拙叟友人贈牡丹二盆對花感舊口占
雙燕
己卯(1939)春日寓廬牡丹盛開花前對酒口占四絕
讀翠桐女士詩即次其韻
己卯(1939)清明客居無聊沽酒招故人翠桐話舊猜謎口占三絕誌之
己卯(1939)上巳招同客香江舊侶會於小香江畔買魚沽酒暢敘幽情回憶菽莊修楔賡續二十五年矣感而作歌
暮春冒雨訪故人王迪臣煮粥烹茗暢敘幽情詩以誌之
端午同友人觀小香江競渡口占
讀繡伊啖荔枝詩即次其韻
七夕即事有序
香寓飛來雙燕攜歸故園詩以誌之
己卯(1939)重陽同四弟季丞挈眷會於滬上二十一樓之花園酒家口占
重陽日寄李繡伊
中秋月晦口占寄蘭谷蘭芳
暮秋蘭谷自廈攜雙燕來滬旋生四雛詩以識之
己卯(1939)十月初十日琛笙如兄七十揆辰口占七絕二首郵呈為壽
庚辰(1940)上巳集客滬眷屬修鍥於梵王渡公園是日為五女紅芙生日口占二絕紀事
庚辰(1940)五月十八日申江客次自壽並酬諸親友
庚辰(1940)客滬無計避暑適漁仙女士贈我一筆畫蓮一本爰仿九九消寒圖作七七消夏會每期得七絕一首書于筆上聊以自娛云爾
庚辰(1940)重陽客滬挈眷同兩三故人登最高樓口占
琛笙如兄七十晉一揆辰詩以壽之
庚辰(1940)冬十二月初三新除夕消寒第一期在四女紅符家寄懷鼓浪嶼傲樵
庚辰(1940)十二月十二日消寒第二期招四弟季丞會於四女符兒家口占寄懷鼓浪嶼傲樵
庚辰(1940)十二月二十五日消寒第三期因予病展期五日次孫慰楨暮春授室後即奉派出洋研究科學近日新婦亦將赴歐求學爰作羹湯藉此敘別詩以誌之
辛巳(1941)元旦消寒第四期時臥病符兒家倚枕把酒感賦寄傲樵
辛巳(1941)正月初十日消寒第五期適逢姬人東喜四十四歲生辰詩以壽之
辛巳(1941)元月十九日消寒第六期感賦
辛巳(1941)元月廿八日消寒第七期菽莊吟社寄到叢書第三種寄傲山館詞稿並讀傲樵志盛志喜詩答以一律
辛巳(1941)二月初七日消寒第八期書感
辛巳(1941)二月十六日消寒第九期口占寄傲樵
辛巳(1941)故園重修小蘭亭未能歸去修鍥上巳日乃招親友宴集寓樓詩以誌之並寄傲樵讀菽莊叢刻感賦寄沈琛笙
沈子石李繡伊三社友
移居
夏日
愛蓮
蓮子
荷錢
藕節
西湖採蓮歌
荷花生日
荷花閨生日
辛巳(1941)中秋夢中得夢長最是消愁好老邁尤於守拙宜十四字醒後足成一律辛巳(1941)重陽挈眷飲于滬濱二十一層樓感賦
二十一層樓高會歸來再赴靜勝園賞菊寫照率題一律
辛巳(1941)展重陽攜壺
遊黃園菊圃口占
辛巳(1941)三展重陽飲於寓樓適李克芽來自鷺江把酒論文詩以誌之
種梅
憶梅
辛巳(1941)十一月十六日予與雲環夫人結婚週五十年惜夫人仙逝已十五年矣西俗金婚我聞如是人間天上百感茫茫爰集兒孫在滬者團聚話舊復成兩絕誌之
壬午(1942)春日於行篋中檢得丙子(1936)挈眷遊金陵玄武湖秦淮河泛棹寫照二幀不勝今昔之感率題二絕
靜勝園春日口占
壬午(1942)三月三日集客滬眷屬修鍥於錦江酒家來賓惟女弟子寄塵一人率成五律一首紀之
壬午(1942)七月七日壽姬人蘭谷五十五齡生日
壬午(1942)暮春遊黃園承主人款待殷勤詩以酬之
壬午(1942)秋日寄題鷺江名勝詩鈔
壬午(1942)重陽為予建菽莊三十週年爰挈眷同親友會于滬濱二十一層樓酒家詩以紀之
次韻奉和子石五十自壽四首
壬午(1942)待重陽
壬午(1942)除夕春申江上
客次口占
癸未(1943)上巳書感
甲申(1944)上巳風雨擬於十三日展上巳補修鍥事前二日為約吟侶過訪王子長學士是日適為其花甲揆辰學士因事北上未歸爰同其家屬一例稱觴並成俚句為壽
甲申(1944)五月十八日七十生日感賦
乙酉(1945)重陽登春申江上二十一層樓酒家感賦
乙未(1895)割臺灣挈眷歸原籍龍溪五十有餘年矣乙酉(1945)臺灣收復余旅滬輒思回臺未能立即成行感賦四絕誌之
丙戌(1946)二月二日消寒第九期適逢姬人蘭芳五三生日賦詩為壽用辛巳(1941)正月初十日消寒第五期壽姬人冬生日韻
丙戌(1946)上巳即寒食集客滬眷屬及三五親友五十三人修鍥於浦行新村二兒剛義寓廬詩以記之
丙戌(1946)五月十八日七十二齡生日口占
丙戌(1946)重陽率三兒鼎禮登二十一層酒家感賦
丁亥(1947)新正書懷
春申江上二十一層樓之豐澤酒家以烹熊掌鯽魚為名餚余於丁亥(1947)花朝迄端午前三日先後率同眷屬六醉斯樓狂賦以紀其事
丁亥(1947)三春佳日春申江上雅集多數兒孫聚於寓樓四次歡然有作
丁亥(1947)重陽小集親友會於寓樓之第九層口號
丁亥(1947)七夕為姬人蘭谷週甲生日適余得太真七夕私語圖一幀因並題句為壽
中元後二日次兒剛義自廬山寄來兩瓷杯為蘭谷祝壽因命廚設筵為展七夕重祝其壽詩以誌之廿七日三展七夕祝蘭谷週甲生日詩再誌之
丁亥(1947)歲闌迄戊子(1948)早春滯寓春申江上先後雅集兒孫作消寒會九次慨然有作
戊子(1948)元旦遊上海龍華寺即景
戊子(1948)元宵漫興用
丙辰(1946)菽莊張燈韻
己丑(1949)上元風雨約客不來口占
覽菽莊叢書第六種
己丑(1949)上巳靜勝樓修鍥有序
己丑(1949)花朝亦小壺天修聱竣工集親友十二人仿古作真率會並寫照客多賦詩旋成七律一首紀之
己丑(1949)清明口占
春日登草山即景
再登草山疊前韻
讀大月山樵臺灣吟即次其韻
讀書味吾味齋偶作
己丑(1949)五月十八日七十五齡初度自壽四十韻並酬花朝仿真率會十二老翁鷺江菽莊吟社老吟侶暨諸親友
沈歲霖夫婦適來自鷺江為余祝壽意外重逢詩以誌之
亦小壺天八皓會有序
己丑(1949)七夕書懷並壽蘭谷
閨七夕擬迥文二首再壽蘭谷
荷花生日有懷菽莊有序
己丑(1949)八月初三夜亦小壺天曇花盛開口占
越日邀朋同賞殘曇即席賦詩
己丑(1949)中秋前十日
重遊碧潭
己丑(1949)重陽招賀賜湖李薇盟陳冰如沈歲霖登草山會於介廬用東坡九日戲曹卿韻率成一絕紀之
乘興再成一律
重陽示義兒及增壽克芽兩孫婿
十九日展重陽會於亦小壺天之靜勝樓
二十九日三展重陽會於靜勝樓
讀陳冰如五老吟感賦
己丑(1949)十一月十五日為東喜隨侍四十年承親友賜詩紀之幸感俱深爰疊辛巳(1941)壽東喜生日吟韻再成一律以附諸佳章之後裱褙存念
己丑(1949)十一月二十八日為亞妻芰舫生日時分居臺寄詩壽之
己丑(1949)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十二日為季丞四弟生日喜占春先拈此寄祝
庚寅(1950)元旦書感
庚寅(1950)元宵有不速之客來共欣賞用客春元宵吟韻更成一律紀之
庚寅(1950)感榮啟期三樂之言賦此
庚寅(1950)二月初二日草山觀櫻有序
庚寅(1950)花朝登草山壽花漫興百花生日微雨命兒女孫曾獻花略備酒餚小集欣賞率成二十八字紀之
庚寅(1950)上巳亦小壺天修鍥有序
友人修鍥詩來引興小集兒孫收展上已即用其韻率成一律
二十三日三展上巳
庚寅(1950)上巳芙兒生日
卅九年五月五日星期五庚寅(1950)立夏前一口晴園主人備五福筵邀同五老雅集撮影紀念即席賦此
庚寅(1950)四月初八日浴佛節晴園古稀會口占
七月七日為蘭馥生日時與蘭芳同居亦小壺天惟蘭芬侍予追暑於陽明山四孫樑寓廬因天氣尚熱擬不下山率成二絕寄壽洎乎是日天朗氣清因乘興挈蘭芬及黃南薰如薰二曾孫女歸亦小壺天為觴祝壽復用前韻續成二絕紀之
七月十四日十一孫女文瑜生日並仿秋修鍥十五日中元節連日家人上山宴歌歡會以七律二首紀之
庚寅(1950)中秋感賦
養痾臺大附設醫院凡六十又六日秋節佳日病癒返亦小壺天靜勝樓恭讀先嚴中秋感賦依韻賦此
庚寅(1950)重陽同三五吟友作高會於陽明山樑孫寓廬詩以紀之
十九日展重陽同明山道人登陽明山樑孫寓廬尋菊疊前韻登陽明山北投諸峰歸來預約亦小壺天看菊之客已至即開筵暢敘再疊前韻
九月二十九日立冬至靜莊觀菊歸途買得黃花數種補植籬下喜極預約再展重陽諸友早臨開樽暢敘三疊前韻
重陽已過黃菊初開於十月十日小集親友作還來就菊會紀以一律
庚寅(1950)冬殘讀葛執中老友
自花蓮寄懷詩答以二十字
庚寅(1950)除夕口占
辛卯(1951)二月朔日中和節陽明山觀櫻有序
辛卯(1951)上巳陋室修鍥抒感
辛卯(1951)詩人節
懷沈斯庵並引
賦得臺灣是民主自由之燈塔
慶祝詩人節勉成一律
辛卯(1951)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辛卯(1951)七十七齡生日勉成俚句四首敬謝親友
壽薇盟六十
題涵老紫玉釵傳奇
辛卯(1951)蒲月廿八夜亦小壺天曇花並蒂齊開口占
辛卯(1951)六月六日天祝節余歸臺已經三載回憶甲子(1924)此日余挈眷自鷺島放洋自東祖西迄庚午(1930)歸國遊興未闌年年夏出秋歸仍在大江南北遭遊不倦丁丑(1937)後避地滬上癸未(1943)亦逢天既節適值著曆七月七日集眷宴飲有七絕二首併列於後自甲子(1924)此日至今二十七年矣此中家國情歷歷如在目前乃成七絕二首以紀大概
癸未(1943)天既節即新七夕集客滬眷屬會於履信寓樓詩以誌之
四十年七月既望夏曆六月十三日也作消夏會於網溪長橋之畔口占八絕句
辛卯(1951)夏陽明山介廬小屋修葺竣工因額之曰養性居自撰楹聯曰種菜栽花聊當起舞編籬補屋可以安居予追暑居此七月初七日為姬人蘭谷生日因約其挈眷上山欣賞佳節同斟壽酒又集吟友十八人作消夏會並成七絕二首紀之
萍叟以中秋無月有感索和乃依原韻答之
中秋後一日風雨待月口占
觀菊
九日登大倉山寄懷菽莊社侶並索和章
菽莊修鍥拈賢字
蟄盫先生寄懷七律一章依韻奉酬即請郢政
秋日感懷
菽莊閒望遠無○○
蓬瀛返棹黃君仲訓招遊新築瞰青別墅地近日光巖為延平舊操臺出其遠而亭近作相示索和即次元韻
北投時佳小築春日
步許允白大令原韻
楊仲佐
弔沖禎介殉軀報國詩
夏日垂釣即景四首
鴉片仙
七夕三首
得月
窗前月六句三韻
詠梅
梅妻
恭輓祝方伯
瀛社雅集即事得輕字
閏花朝限虞韻
餞春絕句
櫻花限侵韻
新年雪
網溪即景四首
夜宿芋萊
憎蚊
石崖硯弟夫人頻歌弄瓦詩以慰之
賣花客
內田方伯招宴於鳥松閣
席上敬步內田方伯鳥松閣小集賦示瑤韻
虎戲
澄若丕若二兄贈蘭因此賦謝寄黃智武君
慶養老典
敬步墨堂庵主元旦試筆瑤韻
元旦即事
寄意
遊龜山岩西雲寺
敬步湘沅先生瑤韻三首
對花有感
籠中鳥
潤庵秋山圖步韻
採茶歌
秋夜寄懷智武益岳玉麟三先生四首
石鴻元翁索題蘭石帖
石鴻原翁將歸故里賦此為別三首
故山口氏週年忌賦此以弔
遊陳培根先生之素園
早起步圓山
阿里山神木限初疏餘
次篁村先生書感瑤韻
次篁村先生留題敝園韻
大正十年(1921)十月讓山總督閣下招集全臺詩社諸友開茶話會於總督官邸席上蒙示佳什敬次原韻奉和
詠天鶴為某詩人作
重陽後一日登圓山限魚韻
過黃智武先生小碗山莊
步杉坂六三郎君斜第庵題壁韻二首
跛翁
次篁村君題網溪別墅韻
次潤庵君題網溪別墅韻
以南社兄書趣樂山水四字見贈賦謝
次磐石君題網溪別墅韻
送北崙詞兄赴大陸
餐菊寒韻
和則修先生賦寄瑤韻
則修先生再以詩寄謹步瑤韻
敬次小松吉久君恭次竹窗督憲茶話會席上惠示瑤韻賦呈二首
次黃天民先生見贈韻
灌園雜詠三首
贈李鷺村君
甲子(1924)年洪水三首
次覺齋君見贈韻
村居四首節二
寄蔡北崙君
敝屣行
春郊十首
壁湖怪石
石門灘音
登大屯山大觀閣
祝盧子安先生壽三首
夜宿西雲寺
應李校書乞贈五首
喜覺齋君過存賦贈
賴君尚文贈梅賦謝
上山督憲宴其業師青壓翁
叨陪末席謹次瑤韻
東閣雅集席上拈得鐘字
東閣雅集恭和蔗庵督憲瑤韻
東閣雅集得章字
輓洪逸雅社兄六首
東門雅集次青厓先生韻
上山臺灣總督約到家園遲之不至翌日乃至余適外出戲作
花下吟十首
蓬萊閣雅集賦呈茂笙詞兄
對月先韻
尋友不遇四首
網溪泛月
前法務總長江庸先生到敝園為園花寫生鑄入青銅而刊於旅臺十日誌賦謝
悼李進興君
春日雲卿女史來訪賦竹枝詞贈之十二首
籬菊初開擇其豔者成十二絕句
雪裡嬌
蜀江錦
嫣然笑
八重霞
醉西施
雪月花
雲邊鶴
妒群芳
石榴紅
雲屏夢
賽芙蓉
花問月
詣文山指南宮
蝨戲
送斗南督憲歸田
醉後十首
網溪春興十一首
酒專賣十週年紀念聊將酒名稍合詩料者偶詠數絕以表祝意四首
金雞
瑞光
>福祿
菊正宗
園菊復開以詩代柬五首
小園花時辱承南雅社諸賢並交游諸君子過存賦此誌喜
讀家坤社兄惱雨詩不禁技癢
駱君香林以自畫口冰慰曾賦謝
洪水後答篁村奮函詢料奚花事
方子易先生畫網溪別墅圖賦謝
觀櫻十首
四園丁皆有綽號戲作
哭王郎
網溪春興十二首
送兒玉軍司令官歸京
網溪觀菊
贈李少庵君三首
壽黃天民先生
與寄園主人
還曆展先人墓
漫吟百草
醉後狂吟六首
春寒無事對花閒吟六首
余號菊癡小女嫣嫣怪而問之
方捕菊蟲覺齋君適至因賦所得
玉釵女史偕某士來遊乞詩賦贈四首
悼富地近思先生五首
春日顏雲年社兄祝賀會
席上拈得春字二首
往緱山尋石衡居士不遇
過南菜園憶藤園將軍
次湯地將軍見贈韻三首
小圃同拙荊瓊瑤作
戲題某士女寫照
到申江同行問何不作詩謹答
上太平山
下太平山
松井大將過訪口占以贈
豚兒三郎留學巴黎詩以勉之二首
秋釀
鶴聲庚韻三首
某女士清瘦如梅為某士所賞識戲贈三首
月鏡
野菊
東遊十詠
女化原與村老問答
從西子岡望霞浦
愛岩山
鬼石溪
入松島
遊廣島泉邸
由金龜山望琵琶湖
二見浦觀日
四條橋遠望
上野公園拜西鄉公像
詠兒玉藤園將軍
花時喜翕庵覺齋二難過存並惠賜詩篇
放禽
江上吟十首
補鞋子
聞畫眉聲戲作
戲作跳牆佛三絕
祝李鷺洲君榮受博士學位並其母夫人喜壽
六六吟
人猶蟻
移蘭示雪樵雪舫二孫
遊接汴坑
江民漫句
村人有謂雷公似雞母者戲作
悼黃萬生先生六首
貓與鳥
春寒無事聊將方言綴成新體詩數首以自遣五首
覺齋戊壬二君招往草山觀櫻因感園中所植者
長孫雪樵留學京都帝大詩以勉之
祝純青年兄晴園落成並步瑤韻
辛巳(1941)八月朔日全蝕與同行登大屯山遠望
次顏筠山先生古稀書懷原韻
讀翕庵覺齋二難茶飲詩不禁技癢
花下步劉篁村君韻
仲秋日偕覺齋君往文山樟湖觀張迺妙翁製茶法
破虜歌
邀篁村看花
謹步玉坡社弟還曆感賦韻二首
謹步覺齋君答余勸其刪棄藏書詩原玉
同覺齋君往照頭山尋翕庵居士及小蘇髯
晴園賞梅賦呈純青先生十首
花時柬諸同好
林俊卿林傑卿二君令慈林孺人苦節行
邀篁村觀菊
步黃景南君龍峒閒居韻
步黃石衡硯兄七十書感韻二首
晴園觀梅次主人韻
鳥尋雛
蛇鶖鬥
用覺齋君韻寄題可軒君絕翠齋兼申積素
攀摩天
次晴園見贈韻
步王則修先生喜壽韻
鵝和事
蝸牛禍
寄林趾香君
郭茂林雜類曾山水五彩茶瓶賦謝
謹步炳煌年弟古稀瑤韻並自舒所懷四首
題石崖社弟所著鄉治指南
祝星社創立三十年
錄呈覺齋君並諸君子
罷釣歸來戲作
臺灣光復喜賦
焚塵煨芋
見病蝶
黃參議長宴前汰務總長章士釗先生於謝副教育廳長別宅敬陪末席謹步章先生賦示瑤韻
前怯務總長章士釗先生過訪留題謹次瑤韻
倒疊前法務總長章士釗先生過訪留題韻
端陽節承鈕將軍招宴于官邸賦此言謝
即席敬步鈕將軍見示瑤韻
贈曾今可先生用戊子(1948)
端節原韻並書所感
謹步陳易園孝廉見贈瑤韻
播種蘭苗戲作
題臺灣博覽會詩集
秋夜宴劍潭山得元韻
古稀吟
重九蒙于院長招往陽明山作登高會因憶舊事愴然有作
曾今可先生女公子東湖與方清卿學士結婚先生有遣嫁詩謹次韻為賀
庚寅(1950)上巳蒙于賈黃三老邀集新蘭亭賦此以誌不忘
新蘭亭雅集贈于賈二公
謹步今可先生五十書懷瑤韻五首
辛卯(1951)暮春與林爾嘉李萍叟二先生同遊碧潭四首
詩人節懷沈斯庵
辛卯(1951)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謹步尊五硯兄八十自壽瑤韻
謝家觀菊賦呈諸老斧政
同覺齋君到靜莊觀菊主人囑為重翻花譜用覺齋君韻賦此
辛卯(1951)冬至蒙賈景德先生招飲席上擬題為消寒第一集
消寒二絕句
默君漁叔冰如元徵鏡微紹文今可景南諸詩伯先後過存仿白描三章請正
祝南都社弟還童四首
病中夢醒戲作
癸巳(1953)士林登高
禹勤鏡微遵魯紹文品聰華岳景南客冬見過今又春矣不無所懷
大耄無可自壽聊綴俚詞
戲成三百字以當家傳
花時柬諸吟侶
花朝前景南同社以春興詩
見示謹答並柬諸吟友
祝潤庵先生古稀
謹賀于右任老榮獲中華文藝詩歌首選
贈慕由先生並序
乘飛機渡雲海
楊家節婦孝子行
中秋即景
謹題靜莊菊名白玉杯為總統祝萬壽
涉園
病中吟
仿打油詩五章
祝青松先生獲模範家庭之獎
賞花
臺灣光復二十年感賦
養生之道並序
題青山吟草
總統蔣公八秩大慶壽言
戊申(1968)詩人節書懷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成立喜賦
第一屆國際華學會議紀盛
上林園藝所看花追憶于老
【附錄一】詩人字號表
【附錄二】詩人索引/姓氏筆畫索引
【附錄三】詩人索引/姓氏拼音索引
【附錄四】參考書目 |
價格定價:400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資料類型(空) |
附件無附件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空) |
播放時間長度(空) |
字號(空) |
權利範圍(空) |
停刊註記(空) |
授權資訊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根據識別碼 9789860389418 找到的相關資料
根據姓名 施懿琳主編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施懿琳主編 ...) | 出版日期: 2014-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427370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 出版日期: 2012-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345889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 出版日期: 2017-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543759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為國內最完整之台灣古典詩總集。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 出版日期: 2011-10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293043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截至第21冊為止收錄了1873年之前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第13-21冊約160萬字,為研究台灣古典文學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一號 @ 出版書目資料 |
| 出版日期: 2015-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468274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 出版日期: 2008-04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137118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收錄明鄭迄清領時期之詩作,為研究台灣古典文學之重要參考書目。 | 授權資訊: 聯絡人:陳小姐聯絡電話:06-2217201 聯絡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 出版書目資料 |
| 出版日期: 2015-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468281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 出版日期: 2015-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468298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出版日期: 2014-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427370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出版日期: 2012-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345889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出版日期: 2017-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543759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為國內最完整之台灣古典詩總集。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出版日期: 2011-10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293043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截至第21冊為止收錄了1873年之前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第13-21冊約160萬字,為研究台灣古典文學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一號 @ 出版書目資料 |
出版日期: 2015-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468274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出版日期: 2008-04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137118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收錄明鄭迄清領時期之詩作,為研究台灣古典文學之重要參考書目。 | 授權資訊: 聯絡人:陳小姐聯絡電話:06-2217201 聯絡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 出版書目資料 |
出版日期: 2015-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468281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出版日期: 2015-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作者資訊: 施懿琳主編 | ISBN: 9789860468298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文學 | 書籍介紹: 《全臺詩》出版1864以來出生之台灣古典詩人及其詩作,為台灣古典文學研究之重要資料。 | 授權資訊: 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姓名:林小姐;電話:06-2217201 @ 出版書目資料 |
[ 搜尋所有 施懿琳主編 ... ]
在『出版書目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全臺詩.第27冊同分類的出版書目資料
| 出版日期: 1989-03 | 出版單位: 臺北市立動物園 | 作者資訊: 林秋娟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89-03 | 出版單位: 臺北市立動物園 | 作者資訊: 林秋娟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89-02 | 出版單位: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 作者資訊: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財政經濟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本局保留對本書依法所享有之所有權利,他人僅限於非營利及標示著作人姓名之條件下,得利用本著作 |
| 出版日期: 1989-03 | 出版單位: 臺北市立動物園 | 作者資訊: 呂玉芳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臺北市立動物園 |
| 出版日期: 1990-07 | 出版單位: 法務部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11 | 出版單位: 法務部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06 | 出版單位: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作者資訊: 陳信朋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休閒觀光 | 書籍介紹: 東海岸擁有一百餘處列屬一級以上的釣場,可從事重磯釣、輕磯釣、灘釣及船釣。再者本風景區西倚陡峭的海岸山脈,東向浩瀚的太平洋,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海水湛藍,仍台灣最佳的釣魚天地。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05 | 出版單位: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作者資訊: 王鑫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科學技術 | 書籍介紹: 臺灣花東海岸山脈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千百萬年壓所形成,海岸地形包羅萬象,不僅風光美麗,更為研習本轄區地質深入淺出之介紹。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12 | 出版單位: 僑務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09 | 出版單位: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其他 | 適用對象: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08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其他 | 適用對象: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04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957004019x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本會委請學者進行公務員基準法之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我國現行人事法規制度的剖析,美、法、德、奧、日等國公務員法制的探討;以及學者、專家、各級公務員的問卷調查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04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從法律學、管理學、民族學、社會教育學及心理學的角度;配合民意調查,運用政策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大家樂問題產生的原因及防制、疏導之道,本研究報告分為兩冊印行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06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兩德現雖已統一,但在過去處於分裂狀態的國家中,只有西德從分裂開始就有專責機構––兩德關係部(Bundesmnisterium fur innerdeutsche Beziehungen)––處理分裂問... | 授權資訊: |
| 出版日期: 1990-12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9570001356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選舉是民主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選舉活動需要投入相當的經費,競選經費過高易使政治淪為少數富者把持,候選人亦可能在當選後利用職權,賺回選戰投資,對民主政治的品質造成影響。本研究就我國對於競選經費與其相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89-03 | 出版單位: 臺北市立動物園 | 作者資訊: 林秋娟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89-03 | 出版單位: 臺北市立動物園 | 作者資訊: 林秋娟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89-02 | 出版單位: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 作者資訊: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財政經濟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本局保留對本書依法所享有之所有權利,他人僅限於非營利及標示著作人姓名之條件下,得利用本著作 |
出版日期: 1989-03 | 出版單位: 臺北市立動物園 | 作者資訊: 呂玉芳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臺北市立動物園 |
出版日期: 1990-07 | 出版單位: 法務部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11 | 出版單位: 法務部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06 | 出版單位: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作者資訊: 陳信朋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休閒觀光 | 書籍介紹: 東海岸擁有一百餘處列屬一級以上的釣場,可從事重磯釣、輕磯釣、灘釣及船釣。再者本風景區西倚陡峭的海岸山脈,東向浩瀚的太平洋,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海水湛藍,仍台灣最佳的釣魚天地。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05 | 出版單位: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作者資訊: 王鑫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科學技術 | 書籍介紹: 臺灣花東海岸山脈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千百萬年壓所形成,海岸地形包羅萬象,不僅風光美麗,更為研習本轄區地質深入淺出之介紹。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12 | 出版單位: 僑務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09 | 出版單位: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其他 | 適用對象: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08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其他 | 適用對象: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04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957004019x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本會委請學者進行公務員基準法之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我國現行人事法規制度的剖析,美、法、德、奧、日等國公務員法制的探討;以及學者、專家、各級公務員的問卷調查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04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從法律學、管理學、民族學、社會教育學及心理學的角度;配合民意調查,運用政策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大家樂問題產生的原因及防制、疏導之道,本研究報告分為兩冊印行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06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兩德現雖已統一,但在過去處於分裂狀態的國家中,只有西德從分裂開始就有專責機構––兩德關係部(Bundesmnisterium fur innerdeutsche Beziehungen)––處理分裂問... | 授權資訊: |
出版日期: 1990-12 | 出版單位: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作者資訊: | ISBN: 9570001356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選舉是民主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選舉活動需要投入相當的經費,競選經費過高易使政治淪為少數富者把持,候選人亦可能在當選後利用職權,賺回選戰投資,對民主政治的品質造成影響。本研究就我國對於競選經費與其相 | 授權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