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1 | 內容: 蛋黃顏色深淺不同,與蛋的營養成分較無關聯,只要健康雞隻所生產的蛋,其營養成分相同,蛋黃顏色不同,僅造成加工產品在外觀上不同而已,如屏東車城之紅仁鹹蛋產品。 蛋黃顏色除受遺傳(品種)影響外,其主要受飼料...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30 | 內容: 冷凍水產品貯藏期間品溫能持續控制低溫狀態,就可長久保持魚、蝦鮮度及原有的營養價值。 水產品除富蛋白質外,水分含量比一般畜產品高,如保存不當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因此保鮮工作格外重要,冷凍水產品是迅速的將魚...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2 | 內容: 蛋白中的硫化物與蛋黃的鐵反應生成之硫化亞鐵,是正常加工現象,不會影響食蛋的安全。 殼蛋水煮去殼後,偶而會發現蛋黃表面會出現一薄層灰綠色,這是因為蛋在加熱時,蛋白中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生成硫化物(主要是H...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8 | 內容: 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紅殼蛋比白殼蛋補,事實上,蛋殼顏色和蛋的營養並無直接關連,主要與雞隻的品種及遺傳有關,雞蛋的營養取決於雞隻的飼料供應與健康狀態,而不是只看蛋殼顏色或大粒與否。 生白蛋的雞種大多為來亨雞...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9 | 內容: 許多人「聞蛋色變」,擔心吃了蛋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導致心血管問題。其實,雞蛋並非高膽固醇的禍首,雞蛋平均一顆重約50-60公克,約含有150-200毫克的膽固醇,衛生福利部建議,每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取量...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0 | 內容: 許多人誤以為生雞蛋營養價值比熟雞蛋高,而且可以美容養顏。事實上,生蛋白中含有白素(Avidin),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Biotin)的利用與吸收。把雞蛋煮熟,不僅可以消滅病菌,免除致病的危險,而且雞蛋...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6 | 內容: 使用生長激素不會提高鳳梨甜(糖)度,反而會降低甜(糖)度。而且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種類與動物生長激素種類完全不同,實在不應混為一談。 有關媒體「激素催熟鳳梨!吃多恐性早熟」的不實報導,農業試驗所為恐以訛...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89 | 內容: 坊間常流傳甜的水果是注入糖水,其實是不可能的。 國內因水果育種技術改良,造成新品種水果之甜度皆勝以往,如鳳梨即為代表。 另外栽培技術之改進亦為原因之一,其中攸關甜度的技術包含肥培管理及水分控制,因改良...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56 | 內容: 乳廠收購生乳皆有檢測藥物殘留,酪農戶亦會嚴格遵守停藥期,故不會發生鮮奶含有磺胺劑等藥物殘留等事情。此消息已經證實為網路假消息,相關單位也已多次公告澄清,請勿再散佈不實內容以免觸法。 民國89年網路上出...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57 | 內容: 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因素很多,除了補充鈣質能預防骨質疏鬆症之外,適當的運動、曝曬太陽幫助身體的維他命D轉會成為維他命D3,更可幫助鈣質吸收,牛奶是最佳的鈣質補充來源,為人體容易吸收之乳鈣質,有良好的鈣磷比...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5 | 內容: 有關網路流傳「鮮乳含禁藥」之報導是屬網路謠言,經衛生福利部及本會抽檢市售鮮乳產品均合乎規定,呼籲媒體應重視資訊傳遞嚴謹度,避免引發消費恐慌,也請民眾對網路傳言應予刪除勿再轉載。本會亦將持續透過各項制度...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3 | 內容: 雞肉為日常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政府對雞肉產品定期進行嚴格把關,選購合法來源肉品(如CAS肉品認證等),雞肉含有豐富的營養素,且雞肉為畜產品脂肪含量較低者,故此篇文章應屬網路謠言,消費者應可安心...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09 | 內容: 國產貝類消化道呈綠色為未消化之藻類,非含銅量過高,民眾可安心食用。 目前國內養殖貝類多半以藻類為天然餌料,當攝食較多綠色藻類且未完全消化前,貝類的消化道就會呈現綠色。將其移到清澈水中一段時間、俟消化...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14 | 內容: 竹炭添加在食品中,是經由食道進入人體內消化系統,並非經由氣管進入呼吸系統,不會因為食用時「吸入」竹炭粉末,而造成塵肺病。 食品添加的竹炭粉相當微量,影響體內電解質的恆定能力極為有限,不可能對體內電解質... |
|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95 | 內容: 衛福部已公告天然食用色素中包括植物碳,竹炭屬植物碳應可作為天然色素,作為食品添加用,但須經800- 1000℃碳化。 衛福部於102年11月25日公告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中之植物碳來源為「以木、纖維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