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稿】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 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 農業部

標題【澄清稿】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的發佈日期是2023-08-13T00:00:00, 連結是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4896, 內容是媒體報導消費者買到紅豆外觀亮亮的好像打了臘一樣,為導正視聽並避免以訛傳訛,農糧署特別說明,紅豆收穫後經由去雜、拋光、選別、調製等多道工序,籽實經過精雕細琢,外觀猶如初出豆莢,映入眼簾即為帶著紅潤種皮的原色,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買食用。  紅豆籽實精雕細琢,紅潤原色自然美味   農糧署說明,紅豆從田區採收....

標題【澄清稿】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連結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4896
內容媒體報導消費者買到紅豆外觀亮亮的好像打了臘一樣,為導正視聽並避免以訛傳訛,農糧署特別說明,紅豆收穫後經由去雜、拋光、選別、調製等多道工序,籽實經過精雕細琢,外觀猶如初出豆莢,映入眼簾即為帶著紅潤種皮的原色,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買食用。  紅豆籽實精雕細琢,紅潤原色自然美味   農糧署說明,紅豆從田區採收後,生鮮紅豆需進行採後處理,包括去雜、整理、拋光、選別分級、包裝、運輸、入庫冷藏等,其中拋光程序將進行一至三次,將紅豆外層以物理方式磨光(拋光)變成亮亮的外觀,乍看好像上臘的感覺,其實是紅豆本身的光澤,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買食用。拋光是許多豆類販賣前的調製程序,原理是經過物理性的摩擦,穀物外層硬度較低的部分會脫落,留下較硬的平整部分,兼顧外觀及口感。  紅豆產業升級,履歷溯源契作契銷更安心   農糧署表示,為紅豆產業升級,除鼓勵農友導入產銷履歷驗證,建立生產溯源機制,截至112年7月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紅豆面積已超過1,100公頃;並設置紅豆集團產區,推動契作契銷,111年已輔導8處約940公頃;另為強化產業自治、自主,109年並輔導成立紅豆產業策略聯盟,於盛產期穩定產銷,媒合供需,降低產銷失衡風險,確保紅豆產業永續發展。  支持地產地消,肯定產銷鏈各環節的用心及努力   農糧署強調,為使紅豆產業永續發展及恆定經營,產製儲銷必須環環相扣到位及處處用心付出,其中採後調製工序更須竭盡所能地極致完善,務求粒粒紅豆外觀晶瑩及烹調後色香味俱全。國產紅豆品質、口感、香氣均佳,請國人安心選購食用,一方面支持地產地消,減少碳足跡,一方面感恩豆農辛勤栽培成果,同時肯定業者在產業調製上的用心。 聯絡人:姚副署長志旺聯絡人信箱:mcoa@mail.afa.gov.tw聯絡人電話:049-2341001
發佈日期2023-08-13T00:00:00

標題

【澄清稿】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4896

內容

媒體報導消費者買到紅豆外觀亮亮的好像打了臘一樣,為導正視聽並避免以訛傳訛,農糧署特別說明,紅豆收穫後經由去雜、拋光、選別、調製等多道工序,籽實經過精雕細琢,外觀猶如初出豆莢,映入眼簾即為帶著紅潤種皮的原色,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買食用。  紅豆籽實精雕細琢,紅潤原色自然美味   農糧署說明,紅豆從田區採收後,生鮮紅豆需進行採後處理,包括去雜、整理、拋光、選別分級、包裝、運輸、入庫冷藏等,其中拋光程序將進行一至三次,將紅豆外層以物理方式磨光(拋光)變成亮亮的外觀,乍看好像上臘的感覺,其實是紅豆本身的光澤,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買食用。拋光是許多豆類販賣前的調製程序,原理是經過物理性的摩擦,穀物外層硬度較低的部分會脫落,留下較硬的平整部分,兼顧外觀及口感。  紅豆產業升級,履歷溯源契作契銷更安心   農糧署表示,為紅豆產業升級,除鼓勵農友導入產銷履歷驗證,建立生產溯源機制,截至112年7月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紅豆面積已超過1,100公頃;並設置紅豆集團產區,推動契作契銷,111年已輔導8處約940公頃;另為強化產業自治、自主,109年並輔導成立紅豆產業策略聯盟,於盛產期穩定產銷,媒合供需,降低產銷失衡風險,確保紅豆產業永續發展。  支持地產地消,肯定產銷鏈各環節的用心及努力   農糧署強調,為使紅豆產業永續發展及恆定經營,產製儲銷必須環環相扣到位及處處用心付出,其中採後調製工序更須竭盡所能地極致完善,務求粒粒紅豆外觀晶瑩及烹調後色香味俱全。國產紅豆品質、口感、香氣均佳,請國人安心選購食用,一方面支持地產地消,減少碳足跡,一方面感恩豆農辛勤栽培成果,同時肯定業者在產業調製上的用心。 聯絡人:姚副署長志旺聯絡人信箱:mcoa@mail.afa.gov.tw聯絡人電話:049-2341001

發佈日期

2023-08-13T00:00:00

根據名稱 澄清稿 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 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澄清稿 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 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

【澄清稿】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發佈日期: 2023-08-13T00:00:00 | 內容: 媒體報導消費者買到紅豆外觀亮亮的好像打了臘一樣,為導正視聽並避免以訛傳訛,農糧署特別說明,紅豆收穫後經由去雜、拋光、選別、調製等多道工序,籽實經過精雕細琢,外觀猶如初出豆莢,映入眼簾即為帶著紅潤種皮的...

@ 農業部新聞澄清稿

【澄清稿】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發佈日期: 2023-08-13T00:00:00 |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4896 | 內容: 媒體報導消費者買到紅豆外觀亮亮的好像打了臘一樣,為導正視聽並避免以訛傳訛,農糧署特別說明,紅豆收穫後經由去雜、拋光、選別、調製等多道工序,籽實經過精雕細琢,外觀猶如初出豆莢,映入眼簾即為帶著紅潤種皮的...

@ 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

【澄清稿】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發佈日期: 2023-08-13T00:00:00 | 內容: 媒體報導消費者買到紅豆外觀亮亮的好像打了臘一樣,為導正視聽並避免以訛傳訛,農糧署特別說明,紅豆收穫後經由去雜、拋光、選別、調製等多道工序,籽實經過精雕細琢,外觀猶如初出豆莢,映入眼簾即為帶著紅潤種皮的...

@ 農業部新聞澄清稿

【澄清稿】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發佈日期: 2023-08-13T00:00:00 |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4896 | 內容: 媒體報導消費者買到紅豆外觀亮亮的好像打了臘一樣,為導正視聽並避免以訛傳訛,農糧署特別說明,紅豆收穫後經由去雜、拋光、選別、調製等多道工序,籽實經過精雕細琢,外觀猶如初出豆莢,映入眼簾即為帶著紅潤種皮的...

@ 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

[ 搜尋所有 澄清稿 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 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 ... ]

在『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資料集內搜尋:


與【澄清稿】國產紅豆頂級色香味又安全,消費者可安心選購享用同分類的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在中國及台灣都有農藥降解,請問這些產品真的有效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84 | 內容: 施用於蔬果上之農藥會因時消退分解與再分佈,依國內外所發表的作物中殘留農藥清洗試驗報告顯示,於水中添加其他的化學物質其清洗效果並不會優於以流動清水清洗者,若需要以靜態的洗清洗則可添加適量之小蘇打粉亦可提...

常常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某某農產品有化驗出農藥殘留,不知貴機關是否有販售類似相關農產品所需化驗哪些項目之標準刊物或是規範?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81 | 內容: 農作物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可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查詢。 此外目前農作物農藥殘留檢測都以多重農藥殘留分析方法進行,一次能檢測超過300種農藥種類,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藥毒所)有代為檢測農產品...

蔬菜含有硝酸鹽影響人體健康?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80 | 內容: 蔬菜本身含胡蘿蔔素、維他命C、E等成分,可阻斷亞硝酸鹽轉換成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或致癌物質,同時亦具抗氧化作用,能將亞硝酸鹽還原為對人體無害的一氧化氮。目前尚無確切證據可證明蔬菜硝酸鹽攝入人體後會產生亞...

帶皮和發芽的馬鈴薯不可食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9 | 內容: 發芽的馬鈴薯、馬鈴薯皮、被淘汰的馬鈴薯其生物鹼含量較高,誤食可能導致中毒。所以對於發芽的馬鈴薯、馬鈴薯皮不建議食用。 茄科植物(如馬鈴薯)一般會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鹼,馬鈴薯所含的生物鹼主要成份為so...

誤食入沾有霉菌的食物會不會對身體有不良的影響?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7 | 內容: 食物發霉,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吃清理掉。一般而言,食物污染霉菌或細菌引起人體的中毒症狀,大多為急性的腸胃道不適,如上吐下瀉居多。

飼料油脂是否流供食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5 | 內容: 本會及各相關部會已積極推動各項管理措施,共同防堵不肖業者不當流用油脂,為國人食品安全嚴加把關,本會將持續監控並加強查察飼料油脂流向,杜絕類似情事發生。 103年9月國內發生黑心油品事件,業者違法以非...

鴨肉有毒?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4 | 內容: 民間相傳鴨肉有毒,其實是誤解,在肉類中,鴨肉的熱量、脂肪相對較少,但是蛋白質含量卻一樣高,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B群,中醫認為,鴨肉味甘、性涼,除了平常就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外,非常適合闔家食用。 ...

土雞要買溫體才新鮮?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1 | 內容: 過去傳統市場屠宰之溫體土雞,無低溫保存,易造成細菌繁殖,營養價值流失。相較之下,電宰雞肉透過屠宰場集中電宰,並經屠檢獸醫師檢查,全程低溫處理,由恆溫物流系統送至攤商,更能維持雞肉的衛生安全與美味。 ...

香蕉催熟及果軸白帥帥與催熟藥水無關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7 | 內容: 目前國內香蕉商業化催熟是使用乙烯發生器讓「酒精」脫水轉變為「乙烯氣體」;或是使用「電石(電土)」加水產生「電石氣(乙炔氣)」等兩種方法,絕無利用催熟藥水的方法。此外,香蕉果軸及果皮變黑是一種自然老化的...

甘藷加工原料無使用腐爛塊根,請消費者安心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8 | 內容: 業者不採用受軟腐病或黑斑病感染之甘藷塊根作為加工原料,因受感染甘藷塊根腐爛會發出臭味,口感不佳。另由碰撞所生甘藷乳汁所含多酚類與氧結合產生之黑色斑點以及表皮傷口經由癒傷組織造成之黑色斑點,皆對人體無害...

食用玉米的農藥含量高?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8 | 內容: 目前國產食用玉米安全性均有相關單位進行監測把關,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如仍有疑慮,建議在料理食用前,可先將其沖水2~3次。 據農糧署及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近2年(102年至103年10月止)針對食用玉米抽...

蝦子為什麼容易變黑?是不是鮮度不佳?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3 | 內容: 蝦子變黑是由於體內酵素作用形成黑色素,跟鮮度沒有直接關係。 蝦子的頭部、外殼、腳、液汁和血液中存在著活性很強的酪氨酸酵素,可將酪氨酸分解,再經非酵素性的氧化和重合而形成黑色色素,使其變黑。 很新鮮的...

深海魚含汞,吃魚要適量?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6 | 內容: 中大型的洄游性魚類魚體內含汞濃度較高屬自然現象,只要避免長期食用同一種魚類,或長期在同一魚販購買漁產品,自然不會有中毒的問題。 中大型的洄游性魚類,其生命週期長,且又位居食物鏈較高層的消費者,因生物...

如何選購生鮮冷藏魚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4 | 內容: 選購生鮮冷藏魚類及其他海產品的時候,應觀察外觀是否完整,色澤要明亮、有光澤,不要有嗆鼻的腐臭味。 一般而言,生鮮冰藏魚貨選購上有幾項簡單原則可依循: 外觀:新鮮的魚蝦貝類及軟體動物類外形應完整、...

什麼是停藥期?農民使用藥物要如何避免不當殘留。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26 | 內容: 動物用藥品物經投藥後需要一段時間(停藥期)於動物體內代謝後,可達微量殘留,其殘留量經科學評估低於最大殘留容許量(MRL)。 已核准之動物用藥品標籤或說明書上皆載明用法用量及停藥期,供使用藥品時參考...

在中國及台灣都有農藥降解,請問這些產品真的有效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84 | 內容: 施用於蔬果上之農藥會因時消退分解與再分佈,依國內外所發表的作物中殘留農藥清洗試驗報告顯示,於水中添加其他的化學物質其清洗效果並不會優於以流動清水清洗者,若需要以靜態的洗清洗則可添加適量之小蘇打粉亦可提...

常常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某某農產品有化驗出農藥殘留,不知貴機關是否有販售類似相關農產品所需化驗哪些項目之標準刊物或是規範?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81 | 內容: 農作物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可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查詢。 此外目前農作物農藥殘留檢測都以多重農藥殘留分析方法進行,一次能檢測超過300種農藥種類,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藥毒所)有代為檢測農產品...

蔬菜含有硝酸鹽影響人體健康?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80 | 內容: 蔬菜本身含胡蘿蔔素、維他命C、E等成分,可阻斷亞硝酸鹽轉換成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或致癌物質,同時亦具抗氧化作用,能將亞硝酸鹽還原為對人體無害的一氧化氮。目前尚無確切證據可證明蔬菜硝酸鹽攝入人體後會產生亞...

帶皮和發芽的馬鈴薯不可食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9 | 內容: 發芽的馬鈴薯、馬鈴薯皮、被淘汰的馬鈴薯其生物鹼含量較高,誤食可能導致中毒。所以對於發芽的馬鈴薯、馬鈴薯皮不建議食用。 茄科植物(如馬鈴薯)一般會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鹼,馬鈴薯所含的生物鹼主要成份為so...

誤食入沾有霉菌的食物會不會對身體有不良的影響?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7 | 內容: 食物發霉,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吃清理掉。一般而言,食物污染霉菌或細菌引起人體的中毒症狀,大多為急性的腸胃道不適,如上吐下瀉居多。

飼料油脂是否流供食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5 | 內容: 本會及各相關部會已積極推動各項管理措施,共同防堵不肖業者不當流用油脂,為國人食品安全嚴加把關,本會將持續監控並加強查察飼料油脂流向,杜絕類似情事發生。 103年9月國內發生黑心油品事件,業者違法以非...

鴨肉有毒?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4 | 內容: 民間相傳鴨肉有毒,其實是誤解,在肉類中,鴨肉的熱量、脂肪相對較少,但是蛋白質含量卻一樣高,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B群,中醫認為,鴨肉味甘、性涼,除了平常就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外,非常適合闔家食用。 ...

土雞要買溫體才新鮮?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1 | 內容: 過去傳統市場屠宰之溫體土雞,無低溫保存,易造成細菌繁殖,營養價值流失。相較之下,電宰雞肉透過屠宰場集中電宰,並經屠檢獸醫師檢查,全程低溫處理,由恆溫物流系統送至攤商,更能維持雞肉的衛生安全與美味。 ...

香蕉催熟及果軸白帥帥與催熟藥水無關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7 | 內容: 目前國內香蕉商業化催熟是使用乙烯發生器讓「酒精」脫水轉變為「乙烯氣體」;或是使用「電石(電土)」加水產生「電石氣(乙炔氣)」等兩種方法,絕無利用催熟藥水的方法。此外,香蕉果軸及果皮變黑是一種自然老化的...

甘藷加工原料無使用腐爛塊根,請消費者安心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8 | 內容: 業者不採用受軟腐病或黑斑病感染之甘藷塊根作為加工原料,因受感染甘藷塊根腐爛會發出臭味,口感不佳。另由碰撞所生甘藷乳汁所含多酚類與氧結合產生之黑色斑點以及表皮傷口經由癒傷組織造成之黑色斑點,皆對人體無害...

食用玉米的農藥含量高?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8 | 內容: 目前國產食用玉米安全性均有相關單位進行監測把關,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如仍有疑慮,建議在料理食用前,可先將其沖水2~3次。 據農糧署及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近2年(102年至103年10月止)針對食用玉米抽...

蝦子為什麼容易變黑?是不是鮮度不佳?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3 | 內容: 蝦子變黑是由於體內酵素作用形成黑色素,跟鮮度沒有直接關係。 蝦子的頭部、外殼、腳、液汁和血液中存在著活性很強的酪氨酸酵素,可將酪氨酸分解,再經非酵素性的氧化和重合而形成黑色色素,使其變黑。 很新鮮的...

深海魚含汞,吃魚要適量?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6 | 內容: 中大型的洄游性魚類魚體內含汞濃度較高屬自然現象,只要避免長期食用同一種魚類,或長期在同一魚販購買漁產品,自然不會有中毒的問題。 中大型的洄游性魚類,其生命週期長,且又位居食物鏈較高層的消費者,因生物...

如何選購生鮮冷藏魚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4 | 內容: 選購生鮮冷藏魚類及其他海產品的時候,應觀察外觀是否完整,色澤要明亮、有光澤,不要有嗆鼻的腐臭味。 一般而言,生鮮冰藏魚貨選購上有幾項簡單原則可依循: 外觀:新鮮的魚蝦貝類及軟體動物類外形應完整、...

什麼是停藥期?農民使用藥物要如何避免不當殘留。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26 | 內容: 動物用藥品物經投藥後需要一段時間(停藥期)於動物體內代謝後,可達微量殘留,其殘留量經科學評估低於最大殘留容許量(MRL)。 已核准之動物用藥品標籤或說明書上皆載明用法用量及停藥期,供使用藥品時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