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稿】香蕉、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駁斥不實報導傷害農民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
- 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 農業部

標題【澄清稿】香蕉、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駁斥不實報導傷害農民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的發佈日期是2018-06-19T00:00:00, 連結是https://www.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7361, 內容是近日部分媒體以不實報導指控香蕉、鳳梨價格崩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目前產地青香蕉價格已回升至9至13元,臺北果菜批發市場黃香蕉平均交易價格亦已達18.4元;至於鳳梨,更是創下近6年來最佳外銷實績,除外銷數量已超越歷年同期,外銷收購價亦穩定維持在每公斤20元,並無媒體所稱崩盤情形。對於部分媒體的錯誤....

標題【澄清稿】香蕉、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駁斥不實報導傷害農民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
連結https://www.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7361
內容近日部分媒體以不實報導指控香蕉、鳳梨價格崩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目前產地青香蕉價格已回升至9至13元,臺北果菜批發市場黃香蕉平均交易價格亦已達18.4元;至於鳳梨,更是創下近6年來最佳外銷實績,除外銷數量已超越歷年同期,外銷收購價亦穩定維持在每公斤20元,並無媒體所稱崩盤情形。對於部分媒體的錯誤報導,已嚴重損及產地農民收益,對此傷害臺灣農產業之煽動作為,農委會深表遺憾。 香蕉、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整體果品外銷表現創10年新高   農委會指出,本年氣候平順,各類夏季水果均豐產,為穩定香蕉產銷,該會農糧署自4月起即陸續啟動各項產銷調節措施,包括擴大行銷、多元促銷、強化加工、國軍副食及監所團膳、企業團購、輔導外銷、格外品去化等,截至6月18日止,共已執行4,012公噸,有效使產地青香蕉價格回升至每公斤9至13元,台北果菜批發市場黃香蕉平均交易價格亦已達18.4元。至於鳳梨,截至6月17日止,已核發外銷檢疫證數量3萬1,947公噸,較去年同期2萬7,439公噸,增加16%,為近6年來最佳之外銷表現,確保外銷收購價格穩定維持在每公斤20元之水準。   農委會表示,今年夏季水果質量均優,該會輔導設置外銷集團產區與外銷貿易商契作契銷,導入產銷履歷制度生產安全衛生果品,透過輔導國際標準大型蔬果理集貨包裝場,輸銷規格化之高品質果品,深受國際市場青睞,截至5月底止,整體鮮果外銷量已達4萬3,570公噸,外銷值達7.9千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外銷量3萬3,444公噸、外銷值5.8千萬美元分別成長30%及35%,更創下近10年來新高量值,我國果品外銷非但沒有受阻,且是大幅成長,部分媒體不明就裡,誤報產業現況,已對我國農產業及產地農民收益造成嚴重傷害。 成立農產品價格小組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   農委會表示,該會已成立農產品價格小組,針對各項有產銷調節需求之農產品,研擬完整之精進措施,透過事前之源頭管理,搭配新式科技掌握產地生產狀況,提高預測準確度,並建立完整之預測預警機制;採取先期措施,分散產期,減少農產品同時進入市場之情形,輔導建置大型集貨場及冷藏設備,分散市場供應。   至於事後之產銷調節措施,包括短期策略之促進國內消費、拓展外銷、加工加值、減少市場價格干擾,中期策略之完善產銷資訊平台、實施農業保險、調整天然災後救助金額、多元加工研發利用、建立冷鏈系統及物流中心、提升外銷競爭力,長期策略之調整關稅配額制度、建立公私部門合作新模式等,透過從生產端到市場端完整的產銷管理輔導措施,該會有信心達成讓農產品之產地價格高於成本之短期目標,及確保農民收益提高之長期目標。
發佈日期2018-06-19T00:00:00

標題

【澄清稿】香蕉、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駁斥不實報導傷害農民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

連結

https://www.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7361

內容

近日部分媒體以不實報導指控香蕉、鳳梨價格崩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目前產地青香蕉價格已回升至9至13元,臺北果菜批發市場黃香蕉平均交易價格亦已達18.4元;至於鳳梨,更是創下近6年來最佳外銷實績,除外銷數量已超越歷年同期,外銷收購價亦穩定維持在每公斤20元,並無媒體所稱崩盤情形。對於部分媒體的錯誤報導,已嚴重損及產地農民收益,對此傷害臺灣農產業之煽動作為,農委會深表遺憾。 香蕉、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整體果品外銷表現創10年新高   農委會指出,本年氣候平順,各類夏季水果均豐產,為穩定香蕉產銷,該會農糧署自4月起即陸續啟動各項產銷調節措施,包括擴大行銷、多元促銷、強化加工、國軍副食及監所團膳、企業團購、輔導外銷、格外品去化等,截至6月18日止,共已執行4,012公噸,有效使產地青香蕉價格回升至每公斤9至13元,台北果菜批發市場黃香蕉平均交易價格亦已達18.4元。至於鳳梨,截至6月17日止,已核發外銷檢疫證數量3萬1,947公噸,較去年同期2萬7,439公噸,增加16%,為近6年來最佳之外銷表現,確保外銷收購價格穩定維持在每公斤20元之水準。   農委會表示,今年夏季水果質量均優,該會輔導設置外銷集團產區與外銷貿易商契作契銷,導入產銷履歷制度生產安全衛生果品,透過輔導國際標準大型蔬果理集貨包裝場,輸銷規格化之高品質果品,深受國際市場青睞,截至5月底止,整體鮮果外銷量已達4萬3,570公噸,外銷值達7.9千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外銷量3萬3,444公噸、外銷值5.8千萬美元分別成長30%及35%,更創下近10年來新高量值,我國果品外銷非但沒有受阻,且是大幅成長,部分媒體不明就裡,誤報產業現況,已對我國農產業及產地農民收益造成嚴重傷害。 成立農產品價格小組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   農委會表示,該會已成立農產品價格小組,針對各項有產銷調節需求之農產品,研擬完整之精進措施,透過事前之源頭管理,搭配新式科技掌握產地生產狀況,提高預測準確度,並建立完整之預測預警機制;採取先期措施,分散產期,減少農產品同時進入市場之情形,輔導建置大型集貨場及冷藏設備,分散市場供應。   至於事後之產銷調節措施,包括短期策略之促進國內消費、拓展外銷、加工加值、減少市場價格干擾,中期策略之完善產銷資訊平台、實施農業保險、調整天然災後救助金額、多元加工研發利用、建立冷鏈系統及物流中心、提升外銷競爭力,長期策略之調整關稅配額制度、建立公私部門合作新模式等,透過從生產端到市場端完整的產銷管理輔導措施,該會有信心達成讓農產品之產地價格高於成本之短期目標,及確保農民收益提高之長期目標。

發佈日期

2018-06-19T00:00:00

根據名稱 澄清稿 香蕉 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駁斥不實報導傷害農民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 找到的相關資料

【澄清稿】香蕉、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駁斥不實報導傷害農民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

發佈日期: 2018-06-19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7361 | 內容: 近日部分媒體以不實報導指控香蕉、鳳梨價格崩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目前產地青香蕉價格已回升至9至13元,臺北果菜批發市場黃香蕉平均交易價格亦已達18.4元;至於鳳梨,更是創下近6年來最佳外銷實績,除...

@ 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

【澄清稿】香蕉、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駁斥不實報導傷害農民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

發佈日期: 2018-06-19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7361 | 內容: 近日部分媒體以不實報導指控香蕉、鳳梨價格崩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目前產地青香蕉價格已回升至9至13元,臺北果菜批發市場黃香蕉平均交易價格亦已達18.4元;至於鳳梨,更是創下近6年來最佳外銷實績,除...

@ 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

[ 搜尋所有 澄清稿 香蕉 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駁斥不實報導傷害農民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 ... ]

在『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資料集內搜尋:


與【澄清稿】香蕉、鳳梨價量已趨穩定 駁斥不實報導傷害農民 持續精進產銷調節作為同分類的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吃木瓜使皮膚變黃,是因肝臟發炎,發生黃疸所致?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9 | 內容: 日常食用木瓜不致出現黃疸,經常食用有益身體健康。 吃了過多的木瓜,會使皮膚變黃,是因為木瓜吃多了,β-胡蘿蔔素在體內一時無法代謝完,而沉積在皮膚所致。這與身體異常的黃疸不同,黃疸是一種身體肝臟的疾病...

白苦瓜果實凹凸不平是否有農藥殘存的風險?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7 | 內容: 因現今政府已對農業用藥有明確規範與監測檢查,農民大多使用套袋栽培,農藥殘存風險已大幅降低,經清水沖洗安心食用。 因現今栽培技術改進與政府對農業用藥的規範,輔導農民適當合理用藥等管理知識,農藥殘留已逐...

馬鈴薯塊莖中央變黑或空心能不能食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6 | 內容: 馬鈴薯塊莖中央變黑或空心為生理障礙,無毒性,主要影響口感,可切除後再食用。 馬鈴薯在栽培過程中遭遇過大的溫度變化、水分供需不均或缺乏鉀肥等,會使馬鈴薯塊莖發育不均,膨大過快會導致塊莖中央產生中空現象...

變綠或發芽的馬鈴薯塊莖能否食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5 | 內容: 馬鈴薯塊莖變綠與發芽,均會有龍葵鹼(Glycoalkaloids)累積,均有毒性,不可食用。 馬鈴薯塊莖變綠,主因為栽培、貯藏或是運送過程中照射到光線造成,此外,因溫度變化劇烈或儲藏時間較久,均會破...

大蒜發芽有毒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4 | 內容: 大蒜在發芽過程中,沒有毒但營養價值降低。 大蒜在發芽過程中,只是消耗掉營養物質,導致薑、蒜瓣萎蔫、乾癟,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蒜頭發芽或長根之蒜頭仍可食用,事實上,將發芽之蒜頭種植於介質或土中,剪取...

吃“過貓”蕨菜會致癌?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 | 內容: 過溝菜蕨(或稱過貓)為蹄蓋蕨科,與網路所傳含致癌物質的拳蕨(碗蕨科)為不同植物。過溝菜蕨並無致癌成分。 過溝菜蕨為蹄蓋蕨科,學名: Diplazium esculentum (Retz.) Sw.,...

茂谷柑(柑橘)表皮裹的白粉是農藥?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 | 內容: 茂谷柑果園常見雪白一片,植株及果實表皮上這層白色粉末,主要是用來保護果實避免曬傷的碳酸鈣粉(CaCO3) 也就是俗稱石灰粉,並非農藥粉末,請消費者安心食用。 茂谷柑植株由於枝條直立性及頂端著果性強,...

甜玉米、紫地瓜是轉基因食品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5 | 內容: 甜玉米、紫地瓜為作物本身的品種特性,與基因轉殖無關。 臺灣國產甜玉米品種,如臺南13、14、15、18、26號等,都是以傳統育種方式所育成,安全無虞。

近日新聞謠傳霾害和缺水導致芒果皮長疥蟲,大量噴藥,外銷已經擋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3 | 內容: 芒果套袋後就不噴藥,無論內外銷均經過嚴格的藥檢抽查,不合格者立即銷毀處理,因此農藥殘留風險極低。芒果盛產期屏東在5月底、臺南7月上中旬,目前(4月)只有少量上市,「外銷擋貨」絕對是謠言。 臺灣芒果生...

黃豆有黑點與基改有關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37 | 內容: 種臍之顏色有或無,是品種的特性,與基改或非基改大豆、有機大豆或一般傳統栽培大豆無關,請民眾不要再以訛傳訛。 黃豆之黑點為黃豆之種臍,是種子成熟脫離果實後種柄於種子留下的痕跡,黃豆種臍顏色包括黑色、褐...

農友常使用巴拉刈作為紅豆落葉劑,不知是否有食用安全上的疑慮?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2 | 內容: 部分紅豆農友會使用巴刈除草劑作為之用,「巴拉刈」早已在 100 年 8 月正式核准使用作為紅豆葉片乾燥劑,農友只要在在紅豆收穫前7天,使用24%巴拉刈溶液200倍,施用2天後殘留量就已消退到 0.05...

水果行販售的蓮霧水洗後用衛生紙可以擦出色素,這可能是經過人工染色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1 | 內容: 蓮霧果皮染色為不實報導,呼籲大眾不要以訛傳訛,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高屏地區生產之冬春果蓮霧,果皮自然深紅,並無染色之必要性。且蓮霧表皮光滑、含天然蠟質,浸泡或注射染劑並不能染出蓮霧自然的漸層色澤。 ...

聽說市售水果多數添加催熟劑,請問催熟劑安全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39 | 內容: 通常水果所使用的「催熟劑」,其實就是可以產生「乙烯」或類似氣體的相關化合物,而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本身就會散發出的植物荷爾蒙,因此對人體無害,而且廣泛被應用在水果後熟處理上。 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

農作物遭受病蟲危害,若不想使用農藥進行防治,有何其他措施可應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36 | 內容: 諸如碳酸氫鉀、窄域油、磺劑及亞磷酸 (H 3PO 3+KOH (1:1)) 等資材均屬於安全有效之作物病害非農藥防治資材,能有效減少化學藥劑之使用頻率,上述資材均屬於衛部公告免訂殘容許,毒性低、安全性...

傳聞坊間海產店稀有的珍饈蘇眉魚為極品,是真的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34 | 內容: 蘇眉魚和隆頭鸚哥魚已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應予保育,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或其他利用,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者,依該法第41條規定,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

吃木瓜使皮膚變黃,是因肝臟發炎,發生黃疸所致?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9 | 內容: 日常食用木瓜不致出現黃疸,經常食用有益身體健康。 吃了過多的木瓜,會使皮膚變黃,是因為木瓜吃多了,β-胡蘿蔔素在體內一時無法代謝完,而沉積在皮膚所致。這與身體異常的黃疸不同,黃疸是一種身體肝臟的疾病...

白苦瓜果實凹凸不平是否有農藥殘存的風險?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7 | 內容: 因現今政府已對農業用藥有明確規範與監測檢查,農民大多使用套袋栽培,農藥殘存風險已大幅降低,經清水沖洗安心食用。 因現今栽培技術改進與政府對農業用藥的規範,輔導農民適當合理用藥等管理知識,農藥殘留已逐...

馬鈴薯塊莖中央變黑或空心能不能食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6 | 內容: 馬鈴薯塊莖中央變黑或空心為生理障礙,無毒性,主要影響口感,可切除後再食用。 馬鈴薯在栽培過程中遭遇過大的溫度變化、水分供需不均或缺乏鉀肥等,會使馬鈴薯塊莖發育不均,膨大過快會導致塊莖中央產生中空現象...

變綠或發芽的馬鈴薯塊莖能否食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5 | 內容: 馬鈴薯塊莖變綠與發芽,均會有龍葵鹼(Glycoalkaloids)累積,均有毒性,不可食用。 馬鈴薯塊莖變綠,主因為栽培、貯藏或是運送過程中照射到光線造成,此外,因溫度變化劇烈或儲藏時間較久,均會破...

大蒜發芽有毒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44 | 內容: 大蒜在發芽過程中,沒有毒但營養價值降低。 大蒜在發芽過程中,只是消耗掉營養物質,導致薑、蒜瓣萎蔫、乾癟,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蒜頭發芽或長根之蒜頭仍可食用,事實上,將發芽之蒜頭種植於介質或土中,剪取...

吃“過貓”蕨菜會致癌?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 | 內容: 過溝菜蕨(或稱過貓)為蹄蓋蕨科,與網路所傳含致癌物質的拳蕨(碗蕨科)為不同植物。過溝菜蕨並無致癌成分。 過溝菜蕨為蹄蓋蕨科,學名: Diplazium esculentum (Retz.) Sw.,...

茂谷柑(柑橘)表皮裹的白粉是農藥?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 | 內容: 茂谷柑果園常見雪白一片,植株及果實表皮上這層白色粉末,主要是用來保護果實避免曬傷的碳酸鈣粉(CaCO3) 也就是俗稱石灰粉,並非農藥粉末,請消費者安心食用。 茂谷柑植株由於枝條直立性及頂端著果性強,...

甜玉米、紫地瓜是轉基因食品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5 | 內容: 甜玉米、紫地瓜為作物本身的品種特性,與基因轉殖無關。 臺灣國產甜玉米品種,如臺南13、14、15、18、26號等,都是以傳統育種方式所育成,安全無虞。

近日新聞謠傳霾害和缺水導致芒果皮長疥蟲,大量噴藥,外銷已經擋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3 | 內容: 芒果套袋後就不噴藥,無論內外銷均經過嚴格的藥檢抽查,不合格者立即銷毀處理,因此農藥殘留風險極低。芒果盛產期屏東在5月底、臺南7月上中旬,目前(4月)只有少量上市,「外銷擋貨」絕對是謠言。 臺灣芒果生...

黃豆有黑點與基改有關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37 | 內容: 種臍之顏色有或無,是品種的特性,與基改或非基改大豆、有機大豆或一般傳統栽培大豆無關,請民眾不要再以訛傳訛。 黃豆之黑點為黃豆之種臍,是種子成熟脫離果實後種柄於種子留下的痕跡,黃豆種臍顏色包括黑色、褐...

農友常使用巴拉刈作為紅豆落葉劑,不知是否有食用安全上的疑慮?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2 | 內容: 部分紅豆農友會使用巴刈除草劑作為之用,「巴拉刈」早已在 100 年 8 月正式核准使用作為紅豆葉片乾燥劑,農友只要在在紅豆收穫前7天,使用24%巴拉刈溶液200倍,施用2天後殘留量就已消退到 0.05...

水果行販售的蓮霧水洗後用衛生紙可以擦出色素,這可能是經過人工染色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41 | 內容: 蓮霧果皮染色為不實報導,呼籲大眾不要以訛傳訛,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高屏地區生產之冬春果蓮霧,果皮自然深紅,並無染色之必要性。且蓮霧表皮光滑、含天然蠟質,浸泡或注射染劑並不能染出蓮霧自然的漸層色澤。 ...

聽說市售水果多數添加催熟劑,請問催熟劑安全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39 | 內容: 通常水果所使用的「催熟劑」,其實就是可以產生「乙烯」或類似氣體的相關化合物,而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本身就會散發出的植物荷爾蒙,因此對人體無害,而且廣泛被應用在水果後熟處理上。 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

農作物遭受病蟲危害,若不想使用農藥進行防治,有何其他措施可應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36 | 內容: 諸如碳酸氫鉀、窄域油、磺劑及亞磷酸 (H 3PO 3+KOH (1:1)) 等資材均屬於安全有效之作物病害非農藥防治資材,能有效減少化學藥劑之使用頻率,上述資材均屬於衛部公告免訂殘容許,毒性低、安全性...

傳聞坊間海產店稀有的珍饈蘇眉魚為極品,是真的嗎?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34 | 內容: 蘇眉魚和隆頭鸚哥魚已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應予保育,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或其他利用,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者,依該法第41條規定,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