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 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 農業部

標題【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的發佈日期是2024-03-31T00:00:00, 連結是https://news.afa.gov.tw/NewsMainHistory/Detail/26901, 內容是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的4種病原型中,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

標題【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連結https://news.afa.gov.tw/NewsMainHistory/Detail/26901
內容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的4種病原型中,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發酵椰子和發酵玉米產品,目前在臺灣未曾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農業部呼籲,國產稻米及木耳新鮮、優質,純米製成米粉、河粉及粄條等產品未經發酵加工,在正常儲存及烹調條件不易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污染(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而產生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請各界安心選購食用。  國外案例多發生於發酵椰子與發酵玉米產品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4個病原型,其中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發酵椰子和發酵玉米產品,在該類污染的食材上滋生後產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在臺灣未曾有椰毒病原型菌株危害農作物的紀錄。由於本病原型菌株屬於食物傳播性病原菌,在中國大陸、印尼和非洲的莫三比克等國曾被報導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國產稻米與木耳新鮮美味加工製程好安心   農業部農糧署表示,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國內稻米在收穫後會經過烘乾、碾製、包裝等步驟,從稻穀收穫到包裝成食米過程並沒有經過發酵的步驟,且市售食米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售磬,受到污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另查以米為主成分或純米製成之粿條、米粉等產品夾起來照光不會呈現透明,不經過發酵步驟,製程單純,所含米蛋白質消化吸收率高,外包裝標示的成分欄,米原料排在愈前面表示在所有成分中含量愈高。國產木耳 9 成以上以濕木耳銷售,與進口乾木耳明顯區隔,建議消費者可選購濕木耳並趁鮮享用。木耳有「素中之葷,菜中之肉」的美名,具有飽足感又熱量低,具水溶性膳食纖維,以及豐富的多醣體、礦物質、蛋白質,請消費者可選購國產生鮮木耳,安心享用在地養生保健好食材。    為確保消費者食用國產農產品安全,農業部積極推動有機、CAS及產銷履歷等相關驗證,加強輔導業者衛生安全管理,建議消費者及餐飲業者可以選購包裝完整、標示清楚、米粒外觀晶瑩剔透並取得驗證之包裝食米、純米製成的米粉、粿條、米穀粉等產品,購買後依產品標示之保存條件於常溫或冷藏儲存,並儘速食用。木耳購買後亦請趁鮮享用,如需冷藏保存,於冷藏前,先將上面的水分充分擦拭乾淨,再密封冷藏,可以保存3~7天,也可以直接冷凍保存。農業部再次強調,國產食材生產過程安全無虞,在正常保存條件下經過烹調,不致受到污染,請大家多選購國產稻米、米食製品及木耳,並用行動支持國產農產品。 聯絡人:陳組長祈睿聯絡人信箱:mcoa@mail.afa.gov.tw聯絡人電話:02-23939600
發佈日期2024-03-31T00:00:00

標題

【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NewsMainHistory/Detail/26901

內容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的4種病原型中,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發酵椰子和發酵玉米產品,目前在臺灣未曾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農業部呼籲,國產稻米及木耳新鮮、優質,純米製成米粉、河粉及粄條等產品未經發酵加工,在正常儲存及烹調條件不易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污染(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而產生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請各界安心選購食用。  國外案例多發生於發酵椰子與發酵玉米產品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4個病原型,其中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發酵椰子和發酵玉米產品,在該類污染的食材上滋生後產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在臺灣未曾有椰毒病原型菌株危害農作物的紀錄。由於本病原型菌株屬於食物傳播性病原菌,在中國大陸、印尼和非洲的莫三比克等國曾被報導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國產稻米與木耳新鮮美味加工製程好安心   農業部農糧署表示,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國內稻米在收穫後會經過烘乾、碾製、包裝等步驟,從稻穀收穫到包裝成食米過程並沒有經過發酵的步驟,且市售食米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售磬,受到污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另查以米為主成分或純米製成之粿條、米粉等產品夾起來照光不會呈現透明,不經過發酵步驟,製程單純,所含米蛋白質消化吸收率高,外包裝標示的成分欄,米原料排在愈前面表示在所有成分中含量愈高。國產木耳 9 成以上以濕木耳銷售,與進口乾木耳明顯區隔,建議消費者可選購濕木耳並趁鮮享用。木耳有「素中之葷,菜中之肉」的美名,具有飽足感又熱量低,具水溶性膳食纖維,以及豐富的多醣體、礦物質、蛋白質,請消費者可選購國產生鮮木耳,安心享用在地養生保健好食材。    為確保消費者食用國產農產品安全,農業部積極推動有機、CAS及產銷履歷等相關驗證,加強輔導業者衛生安全管理,建議消費者及餐飲業者可以選購包裝完整、標示清楚、米粒外觀晶瑩剔透並取得驗證之包裝食米、純米製成的米粉、粿條、米穀粉等產品,購買後依產品標示之保存條件於常溫或冷藏儲存,並儘速食用。木耳購買後亦請趁鮮享用,如需冷藏保存,於冷藏前,先將上面的水分充分擦拭乾淨,再密封冷藏,可以保存3~7天,也可以直接冷凍保存。農業部再次強調,國產食材生產過程安全無虞,在正常保存條件下經過烹調,不致受到污染,請大家多選購國產稻米、米食製品及木耳,並用行動支持國產農產品。 聯絡人:陳組長祈睿聯絡人信箱:mcoa@mail.afa.gov.tw聯絡人電話:02-23939600

發佈日期

2024-03-31T00:00:00

根據名稱 澄清稿 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 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4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澄清稿 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 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

【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發佈日期: 2024-03-31T00:00:00 | 內容: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

@ 農業部新聞澄清稿

【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發佈日期: 2024-03-31T00:00:00 |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6901 | 內容: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

@ 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

【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發佈日期: 2024-03-31T00:00:00 |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NewsMainHistory/Detail/26901 | 內容: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

@ 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

【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發佈日期: 2024-03-31T00:00:00 |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6901 | 內容: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

@ 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發佈日期: 2024-03-31T00:00:00 | 內容: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

@ 農業部新聞澄清稿

【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發佈日期: 2024-03-31T00:00:00 |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6901 | 內容: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

@ 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

【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發佈日期: 2024-03-31T00:00:00 |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NewsMainHistory/Detail/26901 | 內容: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

@ 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

【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發佈日期: 2024-03-31T00:00:00 | 連結: 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6901 | 內容: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

@ 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 搜尋所有 澄清稿 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 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 ... ]

在『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資料集內搜尋:


與【澄清稿】國內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危害農作物之紀錄 。國產稻米、木耳新鮮優質請各界安心選購同分類的農業部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目前有那些單位在作茶葉農藥殘留檢測?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0 | 內容: 目前茶葉農藥殘留主要針對茶乾進行檢測,以「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管制,相關政府的檢驗機構包括:茶改場凍頂工作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等。 目前全臺有多間檢驗機構進行茶葉農藥殘留檢驗,可至財...

目前有無方法可以檢測本土茶及外來茶?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9 | 內容: 為探討產地標示的正確性及科學檢驗數據化,茶改場已成立產地辨識小組,利用多重元素分析技術、感官品評方法及DNA分子鑑定技術綜合評估判別辨識國產茶與進口茶。 以DNA分子鑑定而言,可區別不同茶樹品種,適用...

蛋黃顏色深淺不同,養分是否不同?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1 | 內容: 蛋黃顏色深淺不同,與蛋的營養成分較無關聯,只要健康雞隻所生產的蛋,其營養成分相同,蛋黃顏色不同,僅造成加工產品在外觀上不同而已,如屏東車城之紅仁鹹蛋產品。 蛋黃顏色除受遺傳(品種)影響外,其主要受飼料...

冷凍魚是否就不新鮮?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30 | 內容: 冷凍水產品貯藏期間品溫能持續控制低溫狀態,就可長久保持魚、蝦鮮度及原有的營養價值。 水產品除富蛋白質外,水分含量比一般畜產品高,如保存不當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因此保鮮工作格外重要,冷凍水產品是迅速的將魚...

為什麼水煮蛋去殼後,蛋黃與蛋白接觸表面會出現一層灰綠色?會不會影響蛋品安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2 | 內容: 蛋白中的硫化物與蛋黃的鐵反應生成之硫化亞鐵,是正常加工現象,不會影響食蛋的安全。 殼蛋水煮去殼後,偶而會發現蛋黃表面會出現一薄層灰綠色,這是因為蛋在加熱時,蛋白中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生成硫化物(主要是H...

紅殼蛋的營養價值比白殼蛋高?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8 | 內容: 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紅殼蛋比白殼蛋補,事實上,蛋殼顏色和蛋的營養並無直接關連,主要與雞隻的品種及遺傳有關,雞蛋的營養取決於雞隻的飼料供應與健康狀態,而不是只看蛋殼顏色或大粒與否。 生白蛋的雞種大多為來亨雞...

雞蛋的膽固醇頗高,要少吃為妙?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9 | 內容: 許多人「聞蛋色變」,擔心吃了蛋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導致心血管問題。其實,雞蛋並非高膽固醇的禍首,雞蛋平均一顆重約50-60公克,約含有150-200毫克的膽固醇,衛生福利部建議,每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取量...

雞蛋生吃才營養?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0 | 內容: 許多人誤以為生雞蛋營養價值比熟雞蛋高,而且可以美容養顏。事實上,生蛋白中含有白素(Avidin),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Biotin)的利用與吸收。把雞蛋煮熟,不僅可以消滅病菌,免除致病的危險,而且雞蛋...

激素催熟鳳梨!吃多恐性早熟?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6 | 內容: 使用生長激素不會提高鳳梨甜(糖)度,反而會降低甜(糖)度。而且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種類與動物生長激素種類完全不同,實在不應混為一談。 有關媒體「激素催熟鳳梨!吃多恐性早熟」的不實報導,農業試驗所為恐以訛...

有些水果非常甜,是否如一些農家所說是打了針或是用甚麼不自然的方式?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89 | 內容: 坊間常流傳甜的水果是注入糖水,其實是不可能的。 國內因水果育種技術改良,造成新品種水果之甜度皆勝以往,如鳳梨即為代表。 另外栽培技術之改進亦為原因之一,其中攸關甜度的技術包含肥培管理及水分控制,因改良...

牛奶含磺胺劑?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56 | 內容: 乳廠收購生乳皆有檢測藥物殘留,酪農戶亦會嚴格遵守停藥期,故不會發生鮮奶含有磺胺劑等藥物殘留等事情。此消息已經證實為網路假消息,相關單位也已多次公告澄清,請勿再散佈不實內容以免觸法。 民國89年網路上出...

喝牛奶反而導致骨質疏鬆症?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57 | 內容: 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因素很多,除了補充鈣質能預防骨質疏鬆症之外,適當的運動、曝曬太陽幫助身體的維他命D轉會成為維他命D3,更可幫助鈣質吸收,牛奶是最佳的鈣質補充來源,為人體容易吸收之乳鈣質,有良好的鈣磷比...

網路上流傳鮮乳含有禁藥、塑化劑及抗生素?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5 | 內容: 有關網路流傳「鮮乳含禁藥」之報導是屬網路謠言,經衛生福利部及本會抽檢市售鮮乳產品均合乎規定,呼籲媒體應重視資訊傳遞嚴謹度,避免引發消費恐慌,也請民眾對網路傳言應予刪除勿再轉載。本會亦將持續透過各項制度...

網路傳言 「不要再吃炸雞了,可能有打生長激素或施用抗生素」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3 | 內容: 雞肉為日常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政府對雞肉產品定期進行嚴格把關,選購合法來源肉品(如CAS肉品認證等),雞肉含有豐富的營養素,且雞肉為畜產品脂肪含量較低者,故此篇文章應屬網路謠言,消費者應可安心...

市售文蛤、牡蠣等偶爾可見綠色內臟,此是否與含銅量過高之「綠牡蠣」類似?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09 | 內容: 國產貝類消化道呈綠色為未消化之藻類,非含銅量過高,民眾可安心食用。 目前國內養殖貝類多半以藻類為天然餌料,當攝食較多綠色藻類且未完全消化前,貝類的消化道就會呈現綠色。將其移到清澈水中一段時間、俟消化...

目前有那些單位在作茶葉農藥殘留檢測?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0 | 內容: 目前茶葉農藥殘留主要針對茶乾進行檢測,以「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管制,相關政府的檢驗機構包括:茶改場凍頂工作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等。 目前全臺有多間檢驗機構進行茶葉農藥殘留檢驗,可至財...

目前有無方法可以檢測本土茶及外來茶?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9 | 內容: 為探討產地標示的正確性及科學檢驗數據化,茶改場已成立產地辨識小組,利用多重元素分析技術、感官品評方法及DNA分子鑑定技術綜合評估判別辨識國產茶與進口茶。 以DNA分子鑑定而言,可區別不同茶樹品種,適用...

蛋黃顏色深淺不同,養分是否不同?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1 | 內容: 蛋黃顏色深淺不同,與蛋的營養成分較無關聯,只要健康雞隻所生產的蛋,其營養成分相同,蛋黃顏色不同,僅造成加工產品在外觀上不同而已,如屏東車城之紅仁鹹蛋產品。 蛋黃顏色除受遺傳(品種)影響外,其主要受飼料...

冷凍魚是否就不新鮮?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30 | 內容: 冷凍水產品貯藏期間品溫能持續控制低溫狀態,就可長久保持魚、蝦鮮度及原有的營養價值。 水產品除富蛋白質外,水分含量比一般畜產品高,如保存不當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因此保鮮工作格外重要,冷凍水產品是迅速的將魚...

為什麼水煮蛋去殼後,蛋黃與蛋白接觸表面會出現一層灰綠色?會不會影響蛋品安全?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2 | 內容: 蛋白中的硫化物與蛋黃的鐵反應生成之硫化亞鐵,是正常加工現象,不會影響食蛋的安全。 殼蛋水煮去殼後,偶而會發現蛋黃表面會出現一薄層灰綠色,這是因為蛋在加熱時,蛋白中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生成硫化物(主要是H...

紅殼蛋的營養價值比白殼蛋高?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8 | 內容: 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紅殼蛋比白殼蛋補,事實上,蛋殼顏色和蛋的營養並無直接關連,主要與雞隻的品種及遺傳有關,雞蛋的營養取決於雞隻的飼料供應與健康狀態,而不是只看蛋殼顏色或大粒與否。 生白蛋的雞種大多為來亨雞...

雞蛋的膽固醇頗高,要少吃為妙?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9 | 內容: 許多人「聞蛋色變」,擔心吃了蛋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導致心血管問題。其實,雞蛋並非高膽固醇的禍首,雞蛋平均一顆重約50-60公克,約含有150-200毫克的膽固醇,衛生福利部建議,每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取量...

雞蛋生吃才營養?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70 | 內容: 許多人誤以為生雞蛋營養價值比熟雞蛋高,而且可以美容養顏。事實上,生蛋白中含有白素(Avidin),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Biotin)的利用與吸收。把雞蛋煮熟,不僅可以消滅病菌,免除致病的危險,而且雞蛋...

激素催熟鳳梨!吃多恐性早熟?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6 | 內容: 使用生長激素不會提高鳳梨甜(糖)度,反而會降低甜(糖)度。而且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種類與動物生長激素種類完全不同,實在不應混為一談。 有關媒體「激素催熟鳳梨!吃多恐性早熟」的不實報導,農業試驗所為恐以訛...

有些水果非常甜,是否如一些農家所說是打了針或是用甚麼不自然的方式?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89 | 內容: 坊間常流傳甜的水果是注入糖水,其實是不可能的。 國內因水果育種技術改良,造成新品種水果之甜度皆勝以往,如鳳梨即為代表。 另外栽培技術之改進亦為原因之一,其中攸關甜度的技術包含肥培管理及水分控制,因改良...

牛奶含磺胺劑?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56 | 內容: 乳廠收購生乳皆有檢測藥物殘留,酪農戶亦會嚴格遵守停藥期,故不會發生鮮奶含有磺胺劑等藥物殘留等事情。此消息已經證實為網路假消息,相關單位也已多次公告澄清,請勿再散佈不實內容以免觸法。 民國89年網路上出...

喝牛奶反而導致骨質疏鬆症?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57 | 內容: 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因素很多,除了補充鈣質能預防骨質疏鬆症之外,適當的運動、曝曬太陽幫助身體的維他命D轉會成為維他命D3,更可幫助鈣質吸收,牛奶是最佳的鈣質補充來源,為人體容易吸收之乳鈣質,有良好的鈣磷比...

網路上流傳鮮乳含有禁藥、塑化劑及抗生素?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5 | 內容: 有關網路流傳「鮮乳含禁藥」之報導是屬網路謠言,經衛生福利部及本會抽檢市售鮮乳產品均合乎規定,呼籲媒體應重視資訊傳遞嚴謹度,避免引發消費恐慌,也請民眾對網路傳言應予刪除勿再轉載。本會亦將持續透過各項制度...

網路傳言 「不要再吃炸雞了,可能有打生長激素或施用抗生素」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63 | 內容: 雞肉為日常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政府對雞肉產品定期進行嚴格把關,選購合法來源肉品(如CAS肉品認證等),雞肉含有豐富的營養素,且雞肉為畜產品脂肪含量較低者,故此篇文章應屬網路謠言,消費者應可安心...

市售文蛤、牡蠣等偶爾可見綠色內臟,此是否與含銅量過高之「綠牡蠣」類似?

發佈日期: 2015-04-30T00:00:00 | 連結: https://www.coa.gov.tw/faq/faq_view.php?id=109 | 內容: 國產貝類消化道呈綠色為未消化之藻類,非含銅量過高,民眾可安心食用。 目前國內養殖貝類多半以藻類為天然餌料,當攝食較多綠色藻類且未完全消化前,貝類的消化道就會呈現綠色。將其移到清澈水中一段時間、俟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