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幕試營運 創造流行音樂AI新體驗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幕試營運 創造流行音樂AI新體驗的上版日期是2025/1/24 下午 12:28:00, 內容是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於本(1)月21日開放試營運,以歷史百年的花蓮舊酒廠第19棟成品倉庫,轉型為花蓮在地流行音樂實驗基地,成為不管是素人或專業音樂人皆可體驗AI創作工具的實驗場所。 文化部指出,臺灣流行音樂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及文化,其中花東地區尤其具備豐沛創作能量,歷年來曾孕育許多優秀....

文章類型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連結模式連結(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0666
標題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幕試營運 創造流行音樂AI新體驗
內容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於本(1)月21日開放試營運,以歷史百年的花蓮舊酒廠第19棟成品倉庫,轉型為花蓮在地流行音樂實驗基地,成為不管是素人或專業音樂人皆可體驗AI創作工具的實驗場所。

 

文化部指出,臺灣流行音樂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及文化,其中花東地區尤其具備豐沛創作能量,歷年來曾孕育許多優秀的金曲歌手,考慮近幾年來科技工具發達,流行音樂與科技創作工具的親和性非常高,因此選擇花蓮文創園區,將具有百年歷史的舊酒廠建物內部翻新,並由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在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內,導入臺灣原生的AI創作工具,無論是素人或者專業音樂人,都能透過花蓮AI流行音樂實驗基地獲得創新音樂體驗。

 

1樓常設展:在花東縱谷攜手AI譜我的樂章、唱我的歌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共有2層樓,1樓結合花東自然音景與山海意象,隱喻先民創作靈感,遊客可在「音樂廊道」掃描QR Code,由AI引導體驗,在「創作異世界」創作專屬歌曲,歌曲MV完成後於「拾酒糧倉」演出,最後在出口「星光大道」拍照留念。

 

基地中的所有音樂創作元素,包含歌詞、樂曲、歌聲、MV影像、皆由臺灣團隊打造的生成式AI技術創造。技術核心為「AI音樂FedGPT大腦」,負責管理網路設備、電力和散熱系統,支持場館數位展示、互動系統及通訊設備。使用者與AI對話產生的詞曲,則是由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發的大型語言模型FedGPT,它是由臺灣原生的技術所創造,具有超過1000億筆資料的繁體中文語料訓練GPT。

 

AI生成的MV則是由FedGPT內建的視覺語言模型,輔以人物辨識、物件辨識,分析並理解臺灣流行音樂MV資料並生成特色MV。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也與歌手合作,取得授權訓練AI模型,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將有駐館AI男歌手「迴家」及AI女歌手「花瀾」,演唱到訪觀眾所創作的歌曲。

 

2樓多元音樂創作空間:醞釀音樂人夢想的共創基地

基地的2樓則設計成多功能的音樂創作空間,包含可租借的「造音空間」錄音室、「團創工坊」練團室,都是未來訓練AI與互動的創作空間,另外也設計結合AI手作課程教室、會議室或其他用途的「未來內容創作空間」,將於開幕後陸續對外開放租借。

 

為促進創作生態發展,基地預定提供多樣化的優惠與合作方案,讓音樂創作者、學生與在地居民共享資源,可以舉辦作品發表會、AI Vocal演唱會、創作營、工作坊或音樂交流活動等形式,共享音樂創作場域。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試營運後,正式開幕活動將於3月14日白色情人節舉行,114年將舉行一系列講座、課程及演出活動,活動詳情請參照官方網站(https://hmusic.ai、https://hmusic.moc.gov.tw)。

開始日期(空)
上版日期2025/1/24 下午 12:28:00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文化部長李遠(左1)在Taiwan AI Labs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右1)陪同下,參觀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88b22b2f-5818-4ab7-a5cf-505d75a908b3.jpeg);歌曲MV完成後,可於「拾酒糧倉」演出,為自己舉辦一場演唱會。(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6bfc38f6-b542-4a4a-93a4-74f58f1b5f4f.jpg);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攜手AI譜出自己的樂章,唱自己的歌,遊客可在「音樂廊道」掃描QR Code,開啟一段創新音樂體驗之旅。(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ab4484d9-37ca-419c-9539-05348b05a5df.png);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放試營運,以歷史百年的花蓮舊酒廠第19棟成品倉庫,轉型為花蓮在地流行音樂實驗基地。(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2bd99671-5cd2-4047-a71f-b8ead3a7bd21.jpg);「創作異世界」由AI引導體驗,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自己專屬的歌曲。(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ee15855f-69fd-4e3f-ae33-10637c2fecd2.jpg);
點擊數427

文章類型

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空)

連結模式連結

(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0666

標題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幕試營運 創造流行音樂AI新體驗

內容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於本(1)月21日開放試營運,以歷史百年的花蓮舊酒廠第19棟成品倉庫,轉型為花蓮在地流行音樂實驗基地,成為不管是素人或專業音樂人皆可體驗AI創作工具的實驗場所。

 

文化部指出,臺灣流行音樂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及文化,其中花東地區尤其具備豐沛創作能量,歷年來曾孕育許多優秀的金曲歌手,考慮近幾年來科技工具發達,流行音樂與科技創作工具的親和性非常高,因此選擇花蓮文創園區,將具有百年歷史的舊酒廠建物內部翻新,並由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在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內,導入臺灣原生的AI創作工具,無論是素人或者專業音樂人,都能透過花蓮AI流行音樂實驗基地獲得創新音樂體驗。

 

1樓常設展:在花東縱谷攜手AI譜我的樂章、唱我的歌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共有2層樓,1樓結合花東自然音景與山海意象,隱喻先民創作靈感,遊客可在「音樂廊道」掃描QR Code,由AI引導體驗,在「創作異世界」創作專屬歌曲,歌曲MV完成後於「拾酒糧倉」演出,最後在出口「星光大道」拍照留念。

 

基地中的所有音樂創作元素,包含歌詞、樂曲、歌聲、MV影像、皆由臺灣團隊打造的生成式AI技術創造。技術核心為「AI音樂FedGPT大腦」,負責管理網路設備、電力和散熱系統,支持場館數位展示、互動系統及通訊設備。使用者與AI對話產生的詞曲,則是由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發的大型語言模型FedGPT,它是由臺灣原生的技術所創造,具有超過1000億筆資料的繁體中文語料訓練GPT。

 

AI生成的MV則是由FedGPT內建的視覺語言模型,輔以人物辨識、物件辨識,分析並理解臺灣流行音樂MV資料並生成特色MV。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也與歌手合作,取得授權訓練AI模型,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將有駐館AI男歌手「迴家」及AI女歌手「花瀾」,演唱到訪觀眾所創作的歌曲。

 

2樓多元音樂創作空間:醞釀音樂人夢想的共創基地

基地的2樓則設計成多功能的音樂創作空間,包含可租借的「造音空間」錄音室、「團創工坊」練團室,都是未來訓練AI與互動的創作空間,另外也設計結合AI手作課程教室、會議室或其他用途的「未來內容創作空間」,將於開幕後陸續對外開放租借。

 

為促進創作生態發展,基地預定提供多樣化的優惠與合作方案,讓音樂創作者、學生與在地居民共享資源,可以舉辦作品發表會、AI Vocal演唱會、創作營、工作坊或音樂交流活動等形式,共享音樂創作場域。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試營運後,正式開幕活動將於3月14日白色情人節舉行,114年將舉行一系列講座、課程及演出活動,活動詳情請參照官方網站(https://hmusic.ai、https://hmusic.moc.gov.tw)。

開始日期

(空)

上版日期

2025/1/24 下午 12:28:00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文化部長李遠(左1)在Taiwan AI Labs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右1)陪同下,參觀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88b22b2f-5818-4ab7-a5cf-505d75a908b3.jpeg);歌曲MV完成後,可於「拾酒糧倉」演出,為自己舉辦一場演唱會。(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6bfc38f6-b542-4a4a-93a4-74f58f1b5f4f.jpg);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攜手AI譜出自己的樂章,唱自己的歌,遊客可在「音樂廊道」掃描QR Code,開啟一段創新音樂體驗之旅。(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ab4484d9-37ca-419c-9539-05348b05a5df.png);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放試營運,以歷史百年的花蓮舊酒廠第19棟成品倉庫,轉型為花蓮在地流行音樂實驗基地。(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2bd99671-5cd2-4047-a71f-b8ead3a7bd21.jpg);「創作異世界」由AI引導體驗,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自己專屬的歌曲。(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66/ee15855f-69fd-4e3f-ae33-10637c2fecd2.jpg);

點擊數

427

根據名稱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幕試營運 創造流行音樂AI新體驗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幕試營運 創造流行音樂AI新體驗 資料。

[ 搜尋所有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幕試營運 創造流行音樂AI新體驗 ... ]

在『文化新聞稿』資料集內搜尋:


與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幕試營運 創造流行音樂AI新體驗同分類的文化新聞稿

在臺傳承74年 蒙古民族成吉思汗祭典 見證臺灣多元文化發展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12:57:00 | 內容: 文化部今(18)日(農曆3月21日)在臺北福華大飯店舉辦「114年蒙古民族紀念儀典-成吉思汗祭典」。成吉思汗為蒙古族人聖祖,依傳統每年農曆3月21日蒙古族人均舉行盛大祭典,在臺傳承迄今已74年,深具意...

【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即將啟程參展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4:54: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畫「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NON-Belief: Taiwan Intelligens...

臺博館「Food Food得正」共創地球力 2025地球日活動聚焦永續飲食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3:56:00 | 內容: 響應2025年世界地球日「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主題,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將於本週六(19日)在臺博館南門館合作辦理「Food Food得正—山...

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 搭建專業交流網絡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2:58:00 | 內容: 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新加坡非營利藝術組織ArtsEquator合作,共同推動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於4月中旬訪臺,除透過兩廳院主辦的臺灣國際藝術節臺灣週(TIFA Taiwan)密集認識臺灣...

彰化藝術高中第十五屆師生聯展「Mukaku」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2:4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4年4月16日至5月18日,於該館第三展覽室舉辦「Mukaku—彰化縣立彰化藝術高級中學第15屆美術班師生聯展」,由彰化藝術高中24位師生共同展出91件作...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 文化部邀請民眾一起「閱讀.腦內飛」

上版日期: 2025/4/17 上午 10:31:00 | 內容: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文化部舉辦2025年世界閱讀日「閱讀.腦內飛」主題活動,將於4月19日(星期六)至27日(星期日)期間,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運用100本精選書籍,首度策劃連續9天,集...

「獵人之徑.海人之道」特展布拉格開幕 臺捷攜手呈現原住民族文化

上版日期: 2025/4/16 下午 05:49:00 | 內容: 國立臺灣博物館與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合作特展「獵人之徑.海人之道:臺灣原住民族山林與海洋智慧」即日起於捷克首都布拉格展出。展覽聚焦臺灣原住民族的山林與海洋文化,亮點包括由雅美(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團...

2025世界閱讀日「閱讀.腦內飛」正式啟航 文化部長李遠宣布:努力爭取辦理「金繪獎」及推出「下一本作品獎勵」

上版日期: 2025/4/19 下午 04:41:00 | 內容: 文化部為響應423世界閱讀日,自今(19)日起至27日(星期日)期間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首度連續舉辦9天的「閱讀.腦內飛」閱讀推廣活動。文化部長李遠親臨現場,與眾多來自文學、漫畫、出版及藝...

文化部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合作 王文志作品《擁抱小豆島》成為臺灣文化外交新名片

上版日期: 2025/4/19 上午 11:42:00 | 內容: 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邀請臺灣藝術家王文志作品《擁抱小豆島》至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參展,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為亞洲知名的國際3年展,每屆吸引近百萬人次參訪,本屆計有37個國家地區256件作品參展。昨(18...

小鎮、人間與非直接攝影的敘事交匯 2025《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許蒼澤》、《蔡明德》、《章光和》出版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06:17: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編製《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八輯《許蒼澤》、《蔡明德》、《章光和》共3冊攝影家專書出版,今(1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

藝術家黃志超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上版日期: 2025/4/20 下午 05:05:00 | 內容: 藝術家黃志超於3月2日辭世,享壽84歲。為表彰其對臺灣藝術的成就與貢獻,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長周雅菁今(20)日出席紀念茶會,並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黃志超夫人吳秋麗代表受贈。黃志超年少對藝術產生興趣,曾向...

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參與「2025 觀察者論壇」 搭建東南亞區域專業交流網絡

上版日期: 2025/4/19 下午 06:36:00 | 內容: 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新加坡非營利藝術組織ArtsEquator合作,共同推動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除透過國家兩廳院主辦的「Taiwan Week—兩廳院臺灣週」密集認識臺灣...

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

上版日期: 2025/4/21 下午 02:05:00 | 內容: 全球首顆以臺灣現代美術先驅命名的「陳澄波」小行星,日前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通過並公告。今(21)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舉辦小行星命名頒贈典禮及微型展,並同步發布「走揣・咱的所在:陳澄...

融合工藝與科技,打造工藝跨域領導人才 「2025臺灣工藝學院暑期大專人才培訓營」即日起報名

上版日期: 2025/4/21 上午 10:16:00 | 內容: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主辦的「臺灣工藝學院暑期大專人才培訓營」將於今年暑假再次登場,本次培訓將攜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四所大專院校,於...

繪本及圖文書新秀獲獎勵說明會 正式啟動1年陪伴計畫 文化部長李遠:將進一步辦理「繪本及圖文書學校」

上版日期: 2025/4/20 下午 05:46:00 | 內容: 文化部去(113)年推出「繪本及圖文書創作新秀獎勵」,首次徵件即多達920件申請,經過專業評審數月評選後,最終選出30位獲獎者。今(20)日獲獎說明會,正式啟動長達1年的陪伴計畫,後續將由6位專業導師...

在臺傳承74年 蒙古民族成吉思汗祭典 見證臺灣多元文化發展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12:57:00 | 內容: 文化部今(18)日(農曆3月21日)在臺北福華大飯店舉辦「114年蒙古民族紀念儀典-成吉思汗祭典」。成吉思汗為蒙古族人聖祖,依傳統每年農曆3月21日蒙古族人均舉行盛大祭典,在臺傳承迄今已74年,深具意...

【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即將啟程參展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4:54: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畫「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NON-Belief: Taiwan Intelligens...

臺博館「Food Food得正」共創地球力 2025地球日活動聚焦永續飲食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3:56:00 | 內容: 響應2025年世界地球日「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主題,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將於本週六(19日)在臺博館南門館合作辦理「Food Food得正—山...

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 搭建專業交流網絡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2:58:00 | 內容: 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新加坡非營利藝術組織ArtsEquator合作,共同推動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於4月中旬訪臺,除透過兩廳院主辦的臺灣國際藝術節臺灣週(TIFA Taiwan)密集認識臺灣...

彰化藝術高中第十五屆師生聯展「Mukaku」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2:4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4年4月16日至5月18日,於該館第三展覽室舉辦「Mukaku—彰化縣立彰化藝術高級中學第15屆美術班師生聯展」,由彰化藝術高中24位師生共同展出91件作...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 文化部邀請民眾一起「閱讀.腦內飛」

上版日期: 2025/4/17 上午 10:31:00 | 內容: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文化部舉辦2025年世界閱讀日「閱讀.腦內飛」主題活動,將於4月19日(星期六)至27日(星期日)期間,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運用100本精選書籍,首度策劃連續9天,集...

「獵人之徑.海人之道」特展布拉格開幕 臺捷攜手呈現原住民族文化

上版日期: 2025/4/16 下午 05:49:00 | 內容: 國立臺灣博物館與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合作特展「獵人之徑.海人之道:臺灣原住民族山林與海洋智慧」即日起於捷克首都布拉格展出。展覽聚焦臺灣原住民族的山林與海洋文化,亮點包括由雅美(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團...

2025世界閱讀日「閱讀.腦內飛」正式啟航 文化部長李遠宣布:努力爭取辦理「金繪獎」及推出「下一本作品獎勵」

上版日期: 2025/4/19 下午 04:41:00 | 內容: 文化部為響應423世界閱讀日,自今(19)日起至27日(星期日)期間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首度連續舉辦9天的「閱讀.腦內飛」閱讀推廣活動。文化部長李遠親臨現場,與眾多來自文學、漫畫、出版及藝...

文化部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合作 王文志作品《擁抱小豆島》成為臺灣文化外交新名片

上版日期: 2025/4/19 上午 11:42:00 | 內容: 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邀請臺灣藝術家王文志作品《擁抱小豆島》至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參展,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為亞洲知名的國際3年展,每屆吸引近百萬人次參訪,本屆計有37個國家地區256件作品參展。昨(18...

小鎮、人間與非直接攝影的敘事交匯 2025《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許蒼澤》、《蔡明德》、《章光和》出版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06:17: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編製《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八輯《許蒼澤》、《蔡明德》、《章光和》共3冊攝影家專書出版,今(1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

藝術家黃志超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上版日期: 2025/4/20 下午 05:05:00 | 內容: 藝術家黃志超於3月2日辭世,享壽84歲。為表彰其對臺灣藝術的成就與貢獻,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長周雅菁今(20)日出席紀念茶會,並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黃志超夫人吳秋麗代表受贈。黃志超年少對藝術產生興趣,曾向...

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參與「2025 觀察者論壇」 搭建東南亞區域專業交流網絡

上版日期: 2025/4/19 下午 06:36:00 | 內容: 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新加坡非營利藝術組織ArtsEquator合作,共同推動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除透過國家兩廳院主辦的「Taiwan Week—兩廳院臺灣週」密集認識臺灣...

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

上版日期: 2025/4/21 下午 02:05:00 | 內容: 全球首顆以臺灣現代美術先驅命名的「陳澄波」小行星,日前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通過並公告。今(21)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舉辦小行星命名頒贈典禮及微型展,並同步發布「走揣・咱的所在:陳澄...

融合工藝與科技,打造工藝跨域領導人才 「2025臺灣工藝學院暑期大專人才培訓營」即日起報名

上版日期: 2025/4/21 上午 10:16:00 | 內容: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主辦的「臺灣工藝學院暑期大專人才培訓營」將於今年暑假再次登場,本次培訓將攜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四所大專院校,於...

繪本及圖文書新秀獲獎勵說明會 正式啟動1年陪伴計畫 文化部長李遠:將進一步辦理「繪本及圖文書學校」

上版日期: 2025/4/20 下午 05:46:00 | 內容: 文化部去(113)年推出「繪本及圖文書創作新秀獎勵」,首次徵件即多達920件申請,經過專業評審數月評選後,最終選出30位獲獎者。今(20)日獲獎說明會,正式啟動長達1年的陪伴計畫,後續將由6位專業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