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陳剩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陳剩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的上版日期是2025/1/25 下午 12:19:00, 內容是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陳剩於去(2024)年12月31日辭世,享壽92歲。文化部長李遠今(25)日協同主任秘書林宏義出席告別式致意,並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陳剩兒子許坤生代表受贈,表彰其終生奉獻於「歌仔戲」文化,並致力傳承、推廣的貢獻。 陳剩1933年出生於新莊中港厝,為著名歌仔....
文章類型 | 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 (空) |
連結模式連結 | (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0688 |
標題 | 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陳剩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
內容 | 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陳剩於去(2024)年12月31日辭世,享壽92歲。文化部長李遠今(25)日協同主任秘書林宏義出席告別式致意,並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陳剩兒子許坤生代表受贈,表彰其終生奉獻於「歌仔戲」文化,並致力傳承、推廣的貢獻。
陳剩1933年出生於新莊中港厝,為著名歌仔戲小生演員。自幼生長在養父鄭傳來的戲班「永樂園」開啟歌仔戲演藝生涯,她師承「戲狀元」蕭守梨,17歲起擔任當家小生,歷經「永樂園」、「進鳳社」、「新復興」、「新琴聲」與「新保聲」等劇團,經歷內台、外台、廣播歌仔戲台柱要角,經驗豐富老到。 陳剩擅演做工扎實的正古路戲,無論唱、唸、身段、角色詮釋皆細膩,藝術造詣深厚,演出深受觀眾肯定,拿手劇目有《斬經堂》、《山伯英台》、《大紅袍》等。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陳剩多年來致力推動「歌仔戲」傳承與教學,讓更多人認識這項富含文化底蘊的傳統表演藝術,對臺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深具貢獻,備受各界崇敬,其辭世將留給世人無限感念。
【文化部旌揚狀全文】 故陳剩藝師,生於1933年新莊中港厝,畢生投入歌仔戲文化,其技藝純熟並致力傳承、推廣傳統戲曲,居功厥偉。自1950年17歲起擔任當家小生,活躍於外台歌仔戲演出。擅演做工扎實的正古路戲,基礎正是從永樂園、進鳳社、新復興、柏華等劇團一路累積而來。 陳剩藝師於1994年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2008年經臺北市政府公告認定為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無論唱、唸、身段做表、角色詮釋皆細膩,經歷內台、外台、廣播歌仔戲台柱要角,經驗豐富老到,藝術造詣深厚,習藝過程中自蕭守梨處受益甚多,加上陳剩對古路戲內涵與表演的執著,演出深受觀眾肯定,拿手劇目有《斬經堂》、《山伯英台》、《大紅袍》等。陳剩藝師綜其一生戮力傳承歌仔戲藝術,對於珍貴特殊之歌仔戲得以永續傳承發展,貢獻良多。遽聞遐齡殞落,軫惜良殷,足資表彰,特予旌揚,以垂德範。
|
開始日期 | (空) |
上版日期 | 2025/1/25 下午 12:19:00 |
相關檔案 | (空) |
相關連結 | (空) |
相關圖片 | 文化部長李遠率文化部同仁向陳剩藝師靈前鞠躬致意。(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88/edcc5465-759a-41a0-b49a-b941bb702751.jpg);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右)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陳剩兒子許坤生(左)代表受贈,表彰陳剩藝師長年致力於歌仔戲保存與傳承之貢獻。(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88/7e2d3639-e963-4f17-b779-a3d12695799c.jpg); |
點擊數 | 62 |
文章類型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
連結模式連結(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0688 |
標題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陳剩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
內容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陳剩於去(2024)年12月31日辭世,享壽92歲。文化部長李遠今(25)日協同主任秘書林宏義出席告別式致意,並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陳剩兒子許坤生代表受贈,表彰其終生奉獻於「歌仔戲」文化,並致力傳承、推廣的貢獻。
陳剩1933年出生於新莊中港厝,為著名歌仔戲小生演員。自幼生長在養父鄭傳來的戲班「永樂園」開啟歌仔戲演藝生涯,她師承「戲狀元」蕭守梨,17歲起擔任當家小生,歷經「永樂園」、「進鳳社」、「新復興」、「新琴聲」與「新保聲」等劇團,經歷內台、外台、廣播歌仔戲台柱要角,經驗豐富老到。 陳剩擅演做工扎實的正古路戲,無論唱、唸、身段、角色詮釋皆細膩,藝術造詣深厚,演出深受觀眾肯定,拿手劇目有《斬經堂》、《山伯英台》、《大紅袍》等。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陳剩多年來致力推動「歌仔戲」傳承與教學,讓更多人認識這項富含文化底蘊的傳統表演藝術,對臺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深具貢獻,備受各界崇敬,其辭世將留給世人無限感念。
【文化部旌揚狀全文】 故陳剩藝師,生於1933年新莊中港厝,畢生投入歌仔戲文化,其技藝純熟並致力傳承、推廣傳統戲曲,居功厥偉。自1950年17歲起擔任當家小生,活躍於外台歌仔戲演出。擅演做工扎實的正古路戲,基礎正是從永樂園、進鳳社、新復興、柏華等劇團一路累積而來。 陳剩藝師於1994年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2008年經臺北市政府公告認定為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無論唱、唸、身段做表、角色詮釋皆細膩,經歷內台、外台、廣播歌仔戲台柱要角,經驗豐富老到,藝術造詣深厚,習藝過程中自蕭守梨處受益甚多,加上陳剩對古路戲內涵與表演的執著,演出深受觀眾肯定,拿手劇目有《斬經堂》、《山伯英台》、《大紅袍》等。陳剩藝師綜其一生戮力傳承歌仔戲藝術,對於珍貴特殊之歌仔戲得以永續傳承發展,貢獻良多。遽聞遐齡殞落,軫惜良殷,足資表彰,特予旌揚,以垂德範。
|
開始日期(空) |
上版日期2025/1/25 下午 12:19:00 |
相關檔案(空) |
相關連結(空) |
相關圖片文化部長李遠率文化部同仁向陳剩藝師靈前鞠躬致意。(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88/edcc5465-759a-41a0-b49a-b941bb702751.jpg);文化部主任秘書林宏義(右)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陳剩兒子許坤生(左)代表受贈,表彰陳剩藝師長年致力於歌仔戲保存與傳承之貢獻。(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0688/7e2d3639-e963-4f17-b779-a3d12695799c.jpg); |
點擊數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