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11 | 回答: 。依提供之圖片確實屬於細菌性感染引起之敗血症狀,是否有送去地方防疫機關檢測而確定是愛德華氏菌症之感染?如果是已經確診並告知需以歐索林酸治療,請您盡速投藥以控制疾病及降低死亡量。因為益生菌或水質改善劑是...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11 | 回答: 杜氏鹽藻雖含有類胡蘿蔔素,但要在惡劣環境下才能生產大量類胡蘿蔔素,而惡劣環境會造成藻類生長緩慢,恐怕會來不急生產供應。另一方面,若魚苗口徑僅20 μm,很可能杜氏鹽藻、周氏扁藻及海鏈藻等大尺寸藻種皆不...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0 | 回答: 來函圖片:。。由圖片判斷,應是由藍綠藻類形成的〝藻華〞,通常在淡水中且優養化或有一段時間未整理池塘者容易發生。出現藻華現象時,最顯著的影響是造成缺氧 (特別是在清晨時段),另外易造成細菌 (或病原) ...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0 | 回答: 有關桃拉病毒 (TSV) 及EMS (早死症) 的有效預防方式,就是放養未帶病原的蝦苗,TSV可以在放養前抽樣檢測,相較之下EMS就比TSV困難,因其病原屬水中常在菌 (副溶血弧菌),易因管理不善而大...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0 | 回答: 鱈魚或鮭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野生魚類,本就易受寄生蟲感染,魚類在常見的線蟲類寄生蟲生活史中扮演中間宿主或終宿主的角色,在野生環境較可能完成其生活史,加上無人為的藥物治療,因此野生魚類比養殖魚類容易發現寄...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0 | 回答: 你的畢業製作專題-利用機器人科技結合鮪漁業的構想很有趣,以下針對實作方面,提供一些意見給你參考:。一、釣鉤裝設水下鏡頭。延繩釣的釣線可長達數十公里,釣鉤多達上千個,釣鉤需沉至水下50-100米,放釣鉤...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59 | 回答: 來函圖片:。。由您所附圖片來看,初步判定可能是「貝蚤」。貝蚤是介形蟲的俗稱,屬於節肢動物門介形蟲綱,主要特徵為由背脊延伸兩個殼瓣,體長在0.3-5.0 mm,外形像一隻小蝦捲縮在兩殼辦間,殼體側看常為...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59 | 回答: 來函圖片:。。經檢視圖片後,鑑定為鼓蝦科的葉齒鼓蝦 (Alpheus lobidens),俗稱為無刺槍蝦、石蝦等。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8 | 回答: 魚蝦混養目前以主養虱目魚混養白蝦為多,可與白蝦混養除虱目魚外,鯔科魚類之烏魚及豆仔魚,俗稱金錢魚、變身苦的黑星銀魚共,臭肚魚科之星點臭肚及網紋臭肚魚,俗稱富貴魚之圓翅燕魚等,是較具經濟價值可與白蝦混養...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8 | 回答: 。圖片所示螃蟹為地蟹科的兇狠圓軸蟹 (Cardisoma carnifex),從東非、波里尼西亞的薩摩亞群島、中國的海南島,以至臺灣等地均有分布。在臺灣主要分布於西南沿海高潮線以上的防風林底層、紅樹林...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8 | 回答: 1. 粉狀沸石粉接觸表面積較大,急用時效果較好,平時水質維護可用顆粒狀沸石粉效期較長。。2. 通常每分地使用1-3包 (每包20 kg),使用稍過量應不致於造成蝦類死亡,有時會導致倒藻。。3. 平時水...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8 | 回答: 已經放苗了,但長滿整池金魚藻該如何處理?首先要釐清您的水域是屬於封閉水域或是流動水域,再做進一步的改善。在封閉水域內使用除藻劑來降低池中繁生過多的藻類,成效較為顯著,但不適合用於流動水域,不過消除太多...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7 | 回答: 。您在海邊所發現的小型甲殼類動物為端足目 (Amphipoda) 的麥桿蟲 (Caprellidea),其外型通常為半透明乳白色的結枝狀,在體側除了可看到突出的觸角、顎足、步足等外,另外體側各兩片卵圓...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3 | 回答: 益生菌通常定義為用以提升宿主健康所使用的微生物,而水產的益生菌尚包括可以改善水質的微生物。水產上所使用益生菌的範圍較陸上動物為廣,而主要種類為乳酸菌、芽孢桿菌類 (Bacillus spp.) 及酵母...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3 | 回答: 一般魚體的泥土味 (臭土味) 是水中藍綠藻及放射菌所產生的泥土味成分物質,如土臭味素 (Geosmin) 等,經魚體吸收所造成。通常要去除魚隻的臭土味,需先以處理過 (如經活性炭過濾) 的乾淨水,蓄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