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21 | 回答: 養殖池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後,養殖環境容易惡化,放養密度過高、投餵飼料過量及生物排泄物等有機物累積在池底,都會導致水質惡化,病原菌叢生,使魚蝦遭受緊迫或因而罹病;當面臨魚蝦發生疾病時,以往業者多使用抗生...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11 | 回答: 泰國蝦養殖池一般較適合於砂土底質的池塘,因底土的微生物菌相與土壤的生態反應,對於水質的自淨作用及餌料生物的增殖,都有不錯的效果,對於產能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水泥池並不影響養蝦功能,惟在水質管理上由...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10 | 回答: 食品因為加熱、氧化或酵素等作用後,外觀呈現褐色,此在學理上稱為褐變反應。褐變反應又可分為:(1)酵素性褐變:食材組織中的酵素被活化,導致所含的酚類化合物被氧化為黑色素 (melanins) ;(2)梅...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10 | 回答: 藻類特性改良很難進行,因此相較於培藻過程中改善抗溫差能力,篩選抗溫差能力之藻原品系可能較為可行,也是本中心的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因此建議您培養適合當季氣候且特性不同之藻種,以因應短時間內的溫差變動。。...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10 | 回答: 蝦類在脫殼前會將舊殼的一些必需礦物質蓄積在胃石中,等新殼硬化時再加以使用。養殖水域中通常含有鹽分或礦物質 (南部淡水屬硬水所含的礦物質較多),較不易缺礦物質。養殖蝦類會出現軟殼現象並非缺乏必需礦物質所...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10 | 回答: 硝化菌需要附著於適當的附著物才能進行大量繁殖,單純置於水中無法長久生存及繁殖。濾材選擇上,任何惰性固體材質均可供硝化菌附著,例如適當尺寸的矽石、岩石、煤礦、礦石及塑膠等。不過選擇時,應以質輕、堅固、惰...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10 | 回答: 。由圖片上的病魚外觀,頭部至尾部之前的腹部出現透明泡,懷疑是水質不佳所引發的氣泡病。可以嘗試以下列方式處理:取一桶清潔的地下水充分打氣後,放入沸石粉,再將病魚放入一段時間 (繼續打氣),如果病症減輕或...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9 | 回答: 糞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alis) 及屎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ium) 是用來增進人體腸道健康的主要益生菌種,也被廣泛應用於水產養殖,可作為飼料添加物,有腸...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2 | 回答: 臭氧的殺菌作用,有的學者認為是「全有全無」(all or none),此意為只要臭氧的濃度足夠,就有殺菌作用,就會將全部微生物殺光,若臭氧的濃度不足,則完全不能殺滅微生物。但也有學者不贊成,因臭氧的殺... |
| 公佈日期: 2021-04-08T09:54:00 | 回答: 該事件發生後,筆者為瞭解使西施貝具毒的原因進行研究,得知塔瑪藻 (後名為小亞歷山大藻) 含有麻庳性毒。本所於事件之後,接受農委會委託與台大周宏農教授共同進行毒藻監測計畫,並輔導養殖業者改善。。參考...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2 | 回答: 一般白蝦在蝦苗階段,體型較小較會攝食水蚤 (包括橈足類或枝角類)。在室外養殖池塘,放養白蝦苗前,先行培養浮游生物,提供天然餌料給蝦苗攝食,也就是所謂培養水色。一般在養殖池注水前,池底先投放有機肥料如米...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1 | 回答: 舟形藻、卵形藻及菱形藻的培養基本原則需要有種原及適當的溫度、光照、營養鹽及附著基質。 依據大貝等 (1986) 研究,最適合鮑魚苗之新月形細柱藻 (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59 | 回答: 加速卵細胞成熟並非只有眼柄切除法,只要能調控內分泌回饋機制就可促進卵細胞自然成熟。眼柄切除法與其它內分泌調控法 (主要是利用光照長短來進行調控與水溫) 的最大差別在於時間長短。採眼柄切除法的母蝦孕卵間...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59 | 回答: 兩種不同品種的蝦類放養一處,在學理與實務上均有其困難處。實務上,草蝦與白蝦單價與成長速度不相同,養殖業者不會自找麻煩增加工作量;至於學理上,草蝦與白蝦屬異種,但習性上又有重疊性,因此會相互競爭,導致一...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59 | 回答: 蝦仁解凍後出現藍色液體現象可能因素有二,一是化學藥劑,其作用是防腐保鮮增色,但因政府相關單位會對於水產養殖產品進行抽驗,所以一般有認證產品應可安心;另一原因為蝦類的體液滲出,體液中含有血液成分,而蝦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