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39 | 回答: 蝦子發生黑變時,以肉眼觀察,會先從頭殼部再擴大至體部及腳與尾部,但不易區分比例。。關於檢驗問題,建議先以感官作為判定,觀察項目包括:外觀、色澤、味道等,是比較簡易的方式,若要判斷其鮮度,可檢測揮發性鹽...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39 | 回答: 一般而言,水產飼料加鹽主要是增加飼料的適口性。淡水魚飼料加0.1-0.2% 食鹽,可增加飼料的適口性,但切忌過量。海水魚飼料由於原物料本身所含的鹽分稍高,比較不需要額外添加食鹽。 |
|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9:00 | 回答: 水產試驗所臺南分所 (今為海水養殖研究中心) 在1959-1962年間經調查研究,證實草、鰱魚能在臺灣自然環境中繁殖,並記錄於水產養殖淺說 (No.22) 阿公店水庫鰱?及鯇苗生產一文。有關國史館出版... |
|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8:00 | 回答: 提供兩種去除沙質方式供您參考:(1)將水鯊以熱水 (90-95℃) 燙煮30-40秒後,立即置於溫水中 (40-45℃),戴粗面手套挫除盾鱗,可達之效果。(2)將鯊魚浸入50℃的0.5% 碳酸氫鈉溶液... |
|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7:00 | 回答: 魚菜共生系統水質中的酸鹼值以維持在6.0-7.5較佳。當系統長期穩定運作時,植物為吸收栽種環境中的鉀、鈣、鎂、鐵等生長所需但水體中缺乏之元素,會自根毛的根尖產生一種類似硫酸的物質,將其周遭的土壤或石塊... |
|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6:00 | 回答: 各階段養殖疾病檢測及樣本數量建議如下:(1)為了確保蝦隻健康狀態,不同批次進入養殖場,應先隔離檢驗,確認無病原再進入養殖場。(2)繁殖階段,種蝦應先檢驗,確認為不帶特定病原 (SPF) 狀態再進行繁殖... |
|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4:00 | 回答: 專養白蝦首要注重的是蝦場的生物安全,即疾病的預先防範,包括安全的水源、蝦苗及養殖環境。放養前清池需徹底移除底泥,土池以生石灰殺菌,水泥或地膜池以次氯酸類產品消毒。購買蝦苗時需把關不能帶有特定病原 (急... |
|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5:00 | 回答: 白蝦養殖適合的鹽度為5-35 psu,要調高鹽度可以加粗鹽,但粗鹽僅提供氯化鈉,為滿足白蝦滲透壓調節及脫殼生理需求,需同時補充鉀、鈣及鎂等元素,並應注意添加的礦物質元素比例應與天然海水接近,即Na:K... |
| 公佈日期: 2023-12-06T09:38:00 | 回答: 坊間確實有少量以冷凍橈足類投餵的案例,但無論是海水培養糠蝦/輪蟲/橈足類活體或者冷凍餌料進到淡水缸中對水質均會造成影響,所以一般淡水觀賞魚養殖並不建議。雖然一方面建議投餵前要用淡水清洗該類海水培養活餌... |
| 公佈日期: 2023-06-07T16:57:00 | 回答: 計算式 (一般飼料的碳氮比約7-10,而理想的絮團養殖法中碳氮比約12-15,以投餵含35%粗蛋白飼料為例,碳氮比約8.9,如果要調整養殖池的碳氮比達到12,則每投餵1 kg飼料尚不足 (12 - 8... |
| 公佈日期: 2023-05-05T11:40:00 | 回答: 魚貝類的腐敗氣味產生係由附著於上面的微生物繁殖,氧化三甲胺被還原生成三甲胺、尿素被分解產生氨以及胺基酸被分解成各種氨或胺類化合物,而呈腥臭、腐敗氣味。。衛生福利部公告食品用洗潔劑衛生標準中,規定生食用... |
| 公佈日期: 2023-03-03T12:19:00 | 回答: 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所出版的「低溫食品物流業者衛生安全宣導手冊」資訊:冷藏食品係指品溫保持在7℃以下,凍結點以上。因此建議您冷藏漁獲物保存溫度以不高於7℃為原則。凍結點,乃水分從樣品水溶液中以... |
| 公佈日期: 2023-02-17T10:17:00 | 回答: 光合菌生長的條件要求不高,只要提供足夠日光和有 (無) 機碳源,便可在環境中大量增殖和長久存活,形成生態環境系統中的一環,如初始添加量較高,對於早日建立生態優勢菌群將有正面助益,應無過量問題。。台端所... |
| 公佈日期: 2023-11-15T14:56:00 | 回答: 組織胺造成原因為:含高量組胺酸漁獲物,因為保存不當造成細菌污染增生,把組胺酸分解而產生大量組織胺,進而造成食用者組織胺中毒。當組織胺中毒時相關症狀如下:(1)面部與口腔泛紅、黏膜與眼瞼結膜充血、皮膚出... |
| 公佈日期: 2023-10-25T16:14:00 | 回答: 如果蝦類生活在水質不佳或有機物質過多的水域,可能會被污泥覆蓋或黏附在外殼上,也可能是蝦類受到一些寄生蟲或細菌的感染而產生的異常分泌物或組織壞死物,附著在外殼上。因此預防方法包括:保持水質、定期換水、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