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目前國內鮪魚加工的部分,有「熟成」這種技術及產品嗎?因為看到一份資料,針對鮪魚加工的部分,有分成半處理 (帶骨、去內臟及去鰓)、精處理 (去內臟、鰓、去頭、去尾及去背鰭) 及黃鰭鮪熟片,但不懂何謂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 農業部

標題請問目前國內鮪魚加工的部分,有「熟成」這種技術及產品嗎?因為看到一份資料,針對鮪魚加工的部分,有分成半處理 (帶骨、去內臟及去鰓)、精處理 (去內臟、鰓、去頭、去尾及去背鰭) 及黃鰭鮪熟片,但不懂何謂「黃鰭鮪熟片」,是類似牛肉熟成嗎?還是屬另一種技術及產品,過程中是否會改變產品的重量 (例如水份蒸發…)?的公佈日期是2021-11-02T16:35:00, 回答是有關鮪魚「熟成」技術及產品部分,市面上確實有鮪魚熟成產品,熟成技術主要藉由低溫使魚表皮毛細孔收縮讓多餘水分排出,肉質變得更結實,並鎖住深層油脂讓魚肉保持彈性口感。而低溫熟成時,魚肌肉細胞內的酵素,會開始分解肉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原,生成胺基酸、脂肪酸和單 (雙) 糖,以及賦予鮮味的麩胺酸,所以透過熟....

標題請問目前國內鮪魚加工的部分,有「熟成」這種技術及產品嗎?因為看到一份資料,針對鮪魚加工的部分,有分成半處理 (帶骨、去內臟及去鰓)、精處理 (去內臟、鰓、去頭、去尾及去背鰭) 及黃鰭鮪熟片,但不懂何謂「黃鰭鮪熟片」,是類似牛肉熟成嗎?還是屬另一種技術及產品,過程中是否會改變產品的重量 (例如水份蒸發…)?
連結https://www.tfrin.gov.tw/theme_data.php?theme=qa&sub_theme=fishery&id=892
回答

有關鮪魚「熟成」技術及產品部分,市面上確實有鮪魚熟成產品,熟成技術主要藉由低溫使魚表皮毛細孔收縮讓多餘水分排出,肉質變得更結實,並鎖住深層油脂讓魚肉保持彈性口感。而低溫熟成時,魚肌肉細胞內的酵素,會開始分解肉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原,生成胺基酸、脂肪酸和單 (雙) 糖,以及賦予鮮味的麩胺酸,所以透過熟成技術除可保有魚肉本身的鮮美,並提升風味增加甜度的效果。另黃鰭鮪熟片部分,東港漁民常流傳一種肉質呈現蒼白、鬆軟及少許酸味的鮪魚肉,稱為「熟肉」(臺語發音為Sik-Bah)。熟肉是異常肉的一種,常發生在鮪屬肌肉,特別是黑鮪 (Thunnus orientalis)、大目鮪 (T. obesus) 及黃鰭鮪 (T. albacares) 比較容易發生熟肉現象。根據卓等人 (2015) 報告 (如附件) 訪談一般漁民及業者對於熟肉特性之認知,結果指出,認為肉色蒼白為其特徵 (90%)、肉質柔軟 (73%)、口感呈酸味 (67%)、腐臭味 (53%)。熟肉產生可能原因以溫度因素最高 (93%)、其次為保存方式 (53%)、死亡時間 (37%)、日光照射 (30%)、性別影響 (30%)、黑鮪品系 (27%)、死前掙扎 (20%) 等。熟肉之pH值 (5.56 ±; 0.1) 低於正常黑鮪肉 (5.96 ±; 0.2);另在色彩值分析結果,亮度 (L*) (39.61 ±; 3.36 vs 29.07 ±; 2.19) 和藍黃度 (b*) (12.41 ±; 2.88 vs 7.77 ±; 2.90) 皆高於正常黑鮪肉。綜結該研究推測鮪魚熟肉主要是因貯存溫度及保存方式不當所造成,魚肉呈現肉色蒼白、缺乏彈性並略帶酸味等特徵,與牛肉熟成原因應屬不同方式,因此過程中並不會改變產品重量。

公佈日期2021-11-02T16:35:00

標題

請問目前國內鮪魚加工的部分,有「熟成」這種技術及產品嗎?因為看到一份資料,針對鮪魚加工的部分,有分成半處理 (帶骨、去內臟及去鰓)、精處理 (去內臟、鰓、去頭、去尾及去背鰭) 及黃鰭鮪熟片,但不懂何謂「黃鰭鮪熟片」,是類似牛肉熟成嗎?還是屬另一種技術及產品,過程中是否會改變產品的重量 (例如水份蒸發…)?

連結

https://www.tfrin.gov.tw/theme_data.php?theme=qa&sub_theme=fishery&id=892

回答

有關鮪魚「熟成」技術及產品部分,市面上確實有鮪魚熟成產品,熟成技術主要藉由低溫使魚表皮毛細孔收縮讓多餘水分排出,肉質變得更結實,並鎖住深層油脂讓魚肉保持彈性口感。而低溫熟成時,魚肌肉細胞內的酵素,會開始分解肉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原,生成胺基酸、脂肪酸和單 (雙) 糖,以及賦予鮮味的麩胺酸,所以透過熟成技術除可保有魚肉本身的鮮美,並提升風味增加甜度的效果。另黃鰭鮪熟片部分,東港漁民常流傳一種肉質呈現蒼白、鬆軟及少許酸味的鮪魚肉,稱為「熟肉」(臺語發音為Sik-Bah)。熟肉是異常肉的一種,常發生在鮪屬肌肉,特別是黑鮪 (Thunnus orientalis)、大目鮪 (T. obesus) 及黃鰭鮪 (T. albacares) 比較容易發生熟肉現象。根據卓等人 (2015) 報告 (如附件) 訪談一般漁民及業者對於熟肉特性之認知,結果指出,認為肉色蒼白為其特徵 (90%)、肉質柔軟 (73%)、口感呈酸味 (67%)、腐臭味 (53%)。熟肉產生可能原因以溫度因素最高 (93%)、其次為保存方式 (53%)、死亡時間 (37%)、日光照射 (30%)、性別影響 (30%)、黑鮪品系 (27%)、死前掙扎 (20%) 等。熟肉之pH值 (5.56 ±; 0.1) 低於正常黑鮪肉 (5.96 ±; 0.2);另在色彩值分析結果,亮度 (L*) (39.61 ±; 3.36 vs 29.07 ±; 2.19) 和藍黃度 (b*) (12.41 ±; 2.88 vs 7.77 ±; 2.90) 皆高於正常黑鮪肉。綜結該研究推測鮪魚熟肉主要是因貯存溫度及保存方式不當所造成,魚肉呈現肉色蒼白、缺乏彈性並略帶酸味等特徵,與牛肉熟成原因應屬不同方式,因此過程中並不會改變產品重量。

公佈日期

2021-11-02T16:35:00

根據名稱 請問目前國內鮪魚加工的部分 有 熟成 這種技術及產品嗎 因為看到一份資料 針對鮪魚加工的部分 有分成半處理 帶骨 去內臟及去鰓 精處理 去內臟 鰓 去頭 去尾及去背鰭 及黃鰭鮪熟片 但不懂何謂 黃鰭鮪熟片 是類似牛肉熟成嗎 還是屬另一種技術及產品 過程中是否會改變產品的重量 例如水份蒸發 找到的相關資料

請問目前國內鮪魚加工的部分,有「熟成」這種技術及產品嗎?因為看到一份資料,針對鮪魚加工的部分,有分成半處理 (帶骨、去內臟及去鰓)、精處理 (去內臟、鰓、去頭、去尾及去背鰭) 及黃鰭鮪熟片,但不懂何謂...

公佈日期: 2021-10-06T16:34:00 | 回答: 有關鮪魚「熟成」技術及產品部分,市面上確實有鮪魚熟成產品,熟成技術主要藉由低溫使魚表皮毛細孔收縮讓多餘水分排出,肉質變得更結實,並鎖住深層油脂讓魚肉保持彈性口感。而低溫熟成時,魚肌肉細胞內的酵素,會開...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請問目前國內鮪魚加工的部分,有「熟成」這種技術及產品嗎?因為看到一份資料,針對鮪魚加工的部分,有分成半處理 (帶骨、去內臟及去鰓)、精處理 (去內臟、鰓、去頭、去尾及去背鰭) 及黃鰭鮪熟片,但不懂何謂...

公佈日期: 2021-10-06T16:34:00 | 回答: 有關鮪魚「熟成」技術及產品部分,市面上確實有鮪魚熟成產品,熟成技術主要藉由低溫使魚表皮毛細孔收縮讓多餘水分排出,肉質變得更結實,並鎖住深層油脂讓魚肉保持彈性口感。而低溫熟成時,魚肌肉細胞內的酵素,會開...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 搜尋所有 請問目前國內鮪魚加工的部分 有 熟成 這種技術及產品嗎 因為看到一份資料 針對鮪魚加工的部分 有分成半處理 帶骨 去內臟及去鰓 精處理 去內臟 鰓 去頭 去尾及去背鰭 及黃鰭鮪熟片 但不懂何謂 黃鰭鮪熟片 是類似牛肉熟成嗎 還是屬另一種技術及產品 過程中是否會改變產品的重量 例如水份蒸發 ... ]

在『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資料集內搜尋:


與請問目前國內鮪魚加工的部分,有「熟成」這種技術及產品嗎?因為看到一份資料,針對鮪魚加工的部分,有分成半處理 (帶骨、去內臟及去鰓)、精處理 (去內臟、鰓、去頭、去尾及去背鰭) 及黃鰭鮪熟片,但不懂何謂同分類的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我的4尺缸養魚養沒多久就有蟲出現了,整缸水換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這是什麼蟲?要如何根除這種蟲?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1 | 回答: 來函指稱「怪蟲」侵襲愛魚乙節,本所下載您所附圖片,並無法真正了解其真面目。該蟲疑似「」類,屬於蜘蛛綱,具八隻腳,非一般六隻腳之昆蟲,故一般的殺蟲劑是無法殺滅的。防止害應保持居家之清潔,室內宜保持乾...

一、您知道魷魚有多少種嗎?二、烏賊、魷魚、章魚屬於軟體動物,為何看不見其貝殼呢?三、如何區別魷魚和鎖管?四、魷魚生活於海洋的何處?五、現今所知最大及最小魷魚的種類為何?六、台灣地區魷魚資源開發的過程如...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1 | 回答: 一、一般動物的外形係頭部在最前端,次為軀體部,最後為足部或尾部。烏賊、管魷及章魚類的外形雖然也可分成此三部份,但其頭部位於身體的中間,足部變成許多腕圍繞著頭部,最後才是軀體部,故在分類學上屬於軟體動物...

可以給我保育類蝦子的圖片及中英文名稱嗎?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1 | 回答: 台端函詢保育蝦類之名稱及圖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條、43條暨同法施行細則第28條、29條規定,目前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列入保育類之甲殼類十足目動物,僅有椰子蟹(Birgus latro)一種,不...

魷釣船所捕獲之魷魚,按尺寸數十尾凍裝成一片的重量單位,若將已完全凍結之魷魚,再浸泡於水中拿起,形成一層薄冰膜,再放置冷凍庫儲存,這樣對魷魚品質或其鮮度,是否會造成任何正負面的影響?其他同魷魚包裝之冷凍...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0 | 回答: 來信中所述魷魚凍結處理方法包含「包冰衣(glazing)」過程,即將已凍結的魷魚塊(凍結盤中凍結)浸泡5℃以下冷水後撈起,凍塊表面即會形成冰膜,其量應在凍塊重量的2~3 %以下。冰衣除增加凍塊重量外,...

文蛤、牡蠣是否屬高鈣、低脂的食品?或其他如高蛋白等可使用的詞句?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0 | 回答: 目前對高鈣、低脂有明確之定義者除乳製品外,其他食品並無此定義。一般稱其為高鈣或低脂是指食品經處理後與標準含量之比較。  文蛤與牡蠣其可食部分的鈣含量分別為138及131 mg %;而文蛤的粗蛋白及粗脂...

飼養的孔雀魚,為省去同胎自交或外種雜交的檢驗時間,是否有提供雄性激素或飼料添加物,使母魚表現公魚化?或哪裡可取得此類藥品?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8 | 回答: 魚類在發育過程中,於幼苗初期有一段性別未分化期,可利用激素達成全雄性或全雌性之變性目的。但當魚體性別分化確定後,因雄性素會經Aromatase等酵素轉換成雌性素,故無法利用雄性素將雌魚雄性化。  過去...

本人有意推廣保護本土水生生物教育,計畫建立一座60 m2左右的生態池及7個4尺魚缸。請問貴所是否有相關資料,或是對於飼養生物種類的建議?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7 | 回答: 有關您所提生態池相關問題,另提供一份資料供參考。至於水族箱飼養生物建議分兩項:一為台灣原生生物:如雙蓮埤的青眼鱂;魚,蘭陽地區的圓吻鯝;、粗首鱲;、馬口魚、台灣鬥魚...

聽說我國有成功的繁殖海水魚(觀賞魚),請問有哪些魚種?如果我想養殖是否有相關資料可以參考?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7 | 回答: 海水性觀賞魚成功繁殖的魚種,早期有金鯧、銀鯧、黑星銀魚共 (變身苦)、川紋笛鯛等廣鹽性海水魚,近期發表的有斑紋蓋刺魚 (半月神仙)、眼斑、白條、粉紅、鞍斑等海葵魚 (小丑魚) 及無齒鰺; ...

請貴所提供美洲白蝦無菌蝦苗或優良種苗廠商以供參考?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7 | 回答: 所提「無菌」蝦苗可能有誤會,因為目前在生產蝦苗時,只針對特定病原 (主要以病毒為主) 進行篩選及防疫,其所生產之蝦苗稱為無特定病原蝦苗或SPF蝦苗;本所生產之蝦苗僅供試驗用,無對外銷售。民間種苗場之優...

請問明蝦養殖水質環境是否與海水鹽度相同?可否淡化?明蝦養殖期間約多久?適合高密度養殖嗎?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7 | 回答: 所詢問的明蝦若為中華明對蝦 (俗稱大正蝦,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則本中心曾於1990年起引進大正蝦進行研究發展及繁養殖推廣,請參考農委會漁業特刊第37號。  大正蝦一般稱為...

學生用E-mail轉給我一篇有關海鮮市場水箱的蝦注入氨氣或尿液浸泡之報導,請問報導是否屬實?若屬實,則含氨的濃度為多少時蝦子的存活時間較久?對人體的危害為何?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6 | 回答: 所提供之報導是不正確的。因為氨對水產生物是有致毒效應,當酸鹼度提高時將會增加其對水產生物的毒性,水產生物生長在含有氨的水體中,會影響其生長。如河鯰在水中含氨濃度達到0.97 mg/L則生長會停止,氨對...

我的白蝦養了5個月,放養密度1分地約10萬隻,水色前4個多月呈螢光綠,最近才變墨綠,蝦子看起來還蠻小隻,約82尾1斤,是跟水色不對導致進食不理想嗎?一次約養5-6 kg,近兩日才變8 kg,5個月投放...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5 | 回答: 白蝦在冬季低水溫期養殖或放養密度過高,可能導致成長率及活存率不理想。蝦類養殖時水色以綠色、透明度以30-40 cm為最佳,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攝食率降低而影響成長。目前池蝦82尾斤,平均體重約7 g,...

(1)要如何判斷蝦池中藻類多不多、旺不旺?(2)蝦池常常換水是不是可以讓水質更好,對蝦也有幫助?(3)在早上、下午、晚上加水到蝦池是不是每個時段都有它的變化?在有陽光或白天加水會使水中的藻更旺嗎?(4...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5 | 回答: (1)以水色的濃度及透明度來判斷蝦池中藻類的多寡,通常水中透明度30-40 cm為最佳。(2)蝦池常常換水並不能使水質更好,應以水色的濃度及透明度來判斷換水量,對蝦類較有幫助。(3)養蝦池的水源若為漲...

請問蛤蜊怕不怕打雷、閃電?是否有任何科學根據?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5 | 回答: 視發生雷電之距離而定,在近距離之強光照射下,文蛤會縮回進排水管,停止攝食。對音波強度大小的反應亦不同,音波強度愈大,如同其他生物接近時之反應,有鑽沙潛逃之動作,或在運動中突然閉殼時,斧足會被殼夾住,俗...

如何在放養魚初期能夠培養良好的水色?放養前該如何消毒?池中如果長水草(青苔)該如何處理?魚塭條件:一般硬池 (一池大約2、3分地以上),放養石斑。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5 | 回答: 一般池塘在放養前,可用漂白水、福馬林或石灰等進行消毒。消毒後注入新水,如要做出水色,可於池塘剛注水後引進藻水,並添加肥料,使其成為優良水色。  貴養殖池可能在養殖過程中,因長出青苔,把池中營養鹽消耗殆...

我的4尺缸養魚養沒多久就有蟲出現了,整缸水換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這是什麼蟲?要如何根除這種蟲?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1 | 回答: 來函指稱「怪蟲」侵襲愛魚乙節,本所下載您所附圖片,並無法真正了解其真面目。該蟲疑似「」類,屬於蜘蛛綱,具八隻腳,非一般六隻腳之昆蟲,故一般的殺蟲劑是無法殺滅的。防止害應保持居家之清潔,室內宜保持乾...

一、您知道魷魚有多少種嗎?二、烏賊、魷魚、章魚屬於軟體動物,為何看不見其貝殼呢?三、如何區別魷魚和鎖管?四、魷魚生活於海洋的何處?五、現今所知最大及最小魷魚的種類為何?六、台灣地區魷魚資源開發的過程如...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1 | 回答: 一、一般動物的外形係頭部在最前端,次為軀體部,最後為足部或尾部。烏賊、管魷及章魚類的外形雖然也可分成此三部份,但其頭部位於身體的中間,足部變成許多腕圍繞著頭部,最後才是軀體部,故在分類學上屬於軟體動物...

可以給我保育類蝦子的圖片及中英文名稱嗎?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1 | 回答: 台端函詢保育蝦類之名稱及圖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條、43條暨同法施行細則第28條、29條規定,目前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列入保育類之甲殼類十足目動物,僅有椰子蟹(Birgus latro)一種,不...

魷釣船所捕獲之魷魚,按尺寸數十尾凍裝成一片的重量單位,若將已完全凍結之魷魚,再浸泡於水中拿起,形成一層薄冰膜,再放置冷凍庫儲存,這樣對魷魚品質或其鮮度,是否會造成任何正負面的影響?其他同魷魚包裝之冷凍...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0 | 回答: 來信中所述魷魚凍結處理方法包含「包冰衣(glazing)」過程,即將已凍結的魷魚塊(凍結盤中凍結)浸泡5℃以下冷水後撈起,凍塊表面即會形成冰膜,其量應在凍塊重量的2~3 %以下。冰衣除增加凍塊重量外,...

文蛤、牡蠣是否屬高鈣、低脂的食品?或其他如高蛋白等可使用的詞句?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0 | 回答: 目前對高鈣、低脂有明確之定義者除乳製品外,其他食品並無此定義。一般稱其為高鈣或低脂是指食品經處理後與標準含量之比較。  文蛤與牡蠣其可食部分的鈣含量分別為138及131 mg %;而文蛤的粗蛋白及粗脂...

飼養的孔雀魚,為省去同胎自交或外種雜交的檢驗時間,是否有提供雄性激素或飼料添加物,使母魚表現公魚化?或哪裡可取得此類藥品?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8 | 回答: 魚類在發育過程中,於幼苗初期有一段性別未分化期,可利用激素達成全雄性或全雌性之變性目的。但當魚體性別分化確定後,因雄性素會經Aromatase等酵素轉換成雌性素,故無法利用雄性素將雌魚雄性化。  過去...

本人有意推廣保護本土水生生物教育,計畫建立一座60 m2左右的生態池及7個4尺魚缸。請問貴所是否有相關資料,或是對於飼養生物種類的建議?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7 | 回答: 有關您所提生態池相關問題,另提供一份資料供參考。至於水族箱飼養生物建議分兩項:一為台灣原生生物:如雙蓮埤的青眼鱂;魚,蘭陽地區的圓吻鯝;、粗首鱲;、馬口魚、台灣鬥魚...

聽說我國有成功的繁殖海水魚(觀賞魚),請問有哪些魚種?如果我想養殖是否有相關資料可以參考?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7 | 回答: 海水性觀賞魚成功繁殖的魚種,早期有金鯧、銀鯧、黑星銀魚共 (變身苦)、川紋笛鯛等廣鹽性海水魚,近期發表的有斑紋蓋刺魚 (半月神仙)、眼斑、白條、粉紅、鞍斑等海葵魚 (小丑魚) 及無齒鰺; ...

請貴所提供美洲白蝦無菌蝦苗或優良種苗廠商以供參考?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7 | 回答: 所提「無菌」蝦苗可能有誤會,因為目前在生產蝦苗時,只針對特定病原 (主要以病毒為主) 進行篩選及防疫,其所生產之蝦苗稱為無特定病原蝦苗或SPF蝦苗;本所生產之蝦苗僅供試驗用,無對外銷售。民間種苗場之優...

請問明蝦養殖水質環境是否與海水鹽度相同?可否淡化?明蝦養殖期間約多久?適合高密度養殖嗎?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7 | 回答: 所詢問的明蝦若為中華明對蝦 (俗稱大正蝦,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則本中心曾於1990年起引進大正蝦進行研究發展及繁養殖推廣,請參考農委會漁業特刊第37號。  大正蝦一般稱為...

學生用E-mail轉給我一篇有關海鮮市場水箱的蝦注入氨氣或尿液浸泡之報導,請問報導是否屬實?若屬實,則含氨的濃度為多少時蝦子的存活時間較久?對人體的危害為何?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6 | 回答: 所提供之報導是不正確的。因為氨對水產生物是有致毒效應,當酸鹼度提高時將會增加其對水產生物的毒性,水產生物生長在含有氨的水體中,會影響其生長。如河鯰在水中含氨濃度達到0.97 mg/L則生長會停止,氨對...

我的白蝦養了5個月,放養密度1分地約10萬隻,水色前4個多月呈螢光綠,最近才變墨綠,蝦子看起來還蠻小隻,約82尾1斤,是跟水色不對導致進食不理想嗎?一次約養5-6 kg,近兩日才變8 kg,5個月投放...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5 | 回答: 白蝦在冬季低水溫期養殖或放養密度過高,可能導致成長率及活存率不理想。蝦類養殖時水色以綠色、透明度以30-40 cm為最佳,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攝食率降低而影響成長。目前池蝦82尾斤,平均體重約7 g,...

(1)要如何判斷蝦池中藻類多不多、旺不旺?(2)蝦池常常換水是不是可以讓水質更好,對蝦也有幫助?(3)在早上、下午、晚上加水到蝦池是不是每個時段都有它的變化?在有陽光或白天加水會使水中的藻更旺嗎?(4...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45 | 回答: (1)以水色的濃度及透明度來判斷蝦池中藻類的多寡,通常水中透明度30-40 cm為最佳。(2)蝦池常常換水並不能使水質更好,應以水色的濃度及透明度來判斷換水量,對蝦類較有幫助。(3)養蝦池的水源若為漲...

請問蛤蜊怕不怕打雷、閃電?是否有任何科學根據?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5 | 回答: 視發生雷電之距離而定,在近距離之強光照射下,文蛤會縮回進排水管,停止攝食。對音波強度大小的反應亦不同,音波強度愈大,如同其他生物接近時之反應,有鑽沙潛逃之動作,或在運動中突然閉殼時,斧足會被殼夾住,俗...

如何在放養魚初期能夠培養良好的水色?放養前該如何消毒?池中如果長水草(青苔)該如何處理?魚塭條件:一般硬池 (一池大約2、3分地以上),放養石斑。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5 | 回答: 一般池塘在放養前,可用漂白水、福馬林或石灰等進行消毒。消毒後注入新水,如要做出水色,可於池塘剛注水後引進藻水,並添加肥料,使其成為優良水色。  貴養殖池可能在養殖過程中,因長出青苔,把池中營養鹽消耗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