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泰國蝦苗的繁殖戶,請問帶卵泰國蝦蝦母要如何消毒才可有效去除病毒又不會影響環境。蝦苗7-9天就死亡 (死亡前1天吃餌料正常),用紫外線殺菌是否有效?亦或有別的方法避免?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 農業部

標題我是泰國蝦苗的繁殖戶,請問帶卵泰國蝦蝦母要如何消毒才可有效去除病毒又不會影響環境。蝦苗7-9天就死亡 (死亡前1天吃餌料正常),用紫外線殺菌是否有效?亦或有別的方法避免?的公佈日期是2019-06-14T11:38:14, 回答是目前並無數據證明泰國蝦苗之病毒疾病是由蝦卵或母蝦垂直感染而來。病毒之感染以生物細胞為主,一般消毒藥劑無法去除,應慎選健康蝦母進行繁殖工作。母蝦購回後應以乾淨養殖水流水養殖1-2天。  蝦苗的成長一般3-5天脫殼1次,脫殼時為其危險期,其中7-10、15-20、25-30天為其最大危險期。由於多數死亡....

標題我是泰國蝦苗的繁殖戶,請問帶卵泰國蝦蝦母要如何消毒才可有效去除病毒又不會影響環境。蝦苗7-9天就死亡 (死亡前1天吃餌料正常),用紫外線殺菌是否有效?亦或有別的方法避免?
連結https://www.tfrin.gov.tw/theme_data.php?theme=qa&sub_theme=fishery&id=304
回答目前並無數據證明泰國蝦苗之病毒疾病是由蝦卵或母蝦垂直感染而來。病毒之感染以生物細胞為主,一般消毒藥劑無法去除,應慎選健康蝦母進行繁殖工作。母蝦購回後應以乾淨養殖水流水養殖1-2天。  蝦苗的成長一般3-5天脫殼1次,脫殼時為其危險期,其中7-10、15-20、25-30天為其最大危險期。由於多數死亡原因多為營養與水質問題,故用紫外線殺菌效果不大,應加強蝦苗脫殼期間之餌料營養與水質控制,才能減少大量死亡的發生。
公佈日期2019-06-14T11:38:14

標題

我是泰國蝦苗的繁殖戶,請問帶卵泰國蝦蝦母要如何消毒才可有效去除病毒又不會影響環境。蝦苗7-9天就死亡 (死亡前1天吃餌料正常),用紫外線殺菌是否有效?亦或有別的方法避免?

連結

https://www.tfrin.gov.tw/theme_data.php?theme=qa&sub_theme=fishery&id=304

回答

目前並無數據證明泰國蝦苗之病毒疾病是由蝦卵或母蝦垂直感染而來。病毒之感染以生物細胞為主,一般消毒藥劑無法去除,應慎選健康蝦母進行繁殖工作。母蝦購回後應以乾淨養殖水流水養殖1-2天。  蝦苗的成長一般3-5天脫殼1次,脫殼時為其危險期,其中7-10、15-20、25-30天為其最大危險期。由於多數死亡原因多為營養與水質問題,故用紫外線殺菌效果不大,應加強蝦苗脫殼期間之餌料營養與水質控制,才能減少大量死亡的發生。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14

根據名稱 我是泰國蝦苗的繁殖戶 請問帶卵泰國蝦蝦母要如何消毒才可有效去除病毒又不會影響環境 蝦苗7-9天就死亡 死亡前1天吃餌料正常 用紫外線殺菌是否有效 亦或有別的方法避免 找到的相關資料

我是泰國蝦苗的繁殖戶,請問帶卵泰國蝦蝦母要如何消毒才可有效去除病毒又不會影響環境。蝦苗7-9天就死亡 (死亡前1天吃餌料正常),用紫外線殺菌是否有效?亦或有別的方法避免?

公佈日期: 2008-05-16T00:00:00 | 回答: 目前並無數據證明泰國蝦苗之病毒疾病是由蝦卵或母蝦垂直感染而來。病毒之感染以生物細胞為主,一般消毒藥劑無法去除,應慎選健康蝦母進行繁殖工作。母蝦購回後應以乾淨養殖水流水養殖1-2天。  蝦苗的成長一般3...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我是泰國蝦苗的繁殖戶,請問帶卵泰國蝦蝦母要如何消毒才可有效去除病毒又不會影響環境。蝦苗7-9天就死亡 (死亡前1天吃餌料正常),用紫外線殺菌是否有效?亦或有別的方法避免?

公佈日期: 2008-05-16T00:00:00 | 回答: 目前並無數據證明泰國蝦苗之病毒疾病是由蝦卵或母蝦垂直感染而來。病毒之感染以生物細胞為主,一般消毒藥劑無法去除,應慎選健康蝦母進行繁殖工作。母蝦購回後應以乾淨養殖水流水養殖1-2天。  蝦苗的成長一般3...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 搜尋所有 我是泰國蝦苗的繁殖戶 請問帶卵泰國蝦蝦母要如何消毒才可有效去除病毒又不會影響環境 蝦苗7-9天就死亡 死亡前1天吃餌料正常 用紫外線殺菌是否有效 亦或有別的方法避免 ... ]

在『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資料集內搜尋:


與我是泰國蝦苗的繁殖戶,請問帶卵泰國蝦蝦母要如何消毒才可有效去除病毒又不會影響環境。蝦苗7-9天就死亡 (死亡前1天吃餌料正常),用紫外線殺菌是否有效?亦或有別的方法避免?同分類的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請問白鯧魚有沒有膽?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8 | 回答: 大部分的魚類都具有膽,其位於肝臟內,具有肝管,由膽囊管 (cystic duct)、膽囊 (gall bladder) 集合而成,主要功能在收集肝臟所分泌的膽汁 (bile)。大多呈黃色或黃綠色,形狀...

在海邊撿拾一個奇石,重約1 kg (重量比石頭輕、大小28 × 18 × 7 cm),有淡淡的氣味,請問是否為龍涎香?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7 | 回答: 單由描述與圖片尚無法判斷其是否為「龍涎香」。經查詢資料,龍涎香可由以下方法辨別:(1)乾燥的龍涎香為不透明的蠟狀硬塊,通常如琥珀般呈黃色或白色;(2)投入海水中會漂在水面上;(3)刮屑少許焚燒,冒藍灰...

白蝦養殖面積約2分地左右、使用地下水、鹽度5度以下。請問:對白蝦是否有影響?會有生長過慢的情形嗎?添加石灰能否略增加鹽度?地下水測得氨總值約為5mg/L,有何方式能在注水進池子前,將氨含量降至安全濃度...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5 | 回答: 一般而言,鹽度越低成長越快,但白蝦原生長於有鹽分之環境,所以一般所謂的淡水養殖並非全淡水,會在一定週期添加海水,一般建議鹽度在5-10 psu (波美計約在1度以下);石灰無法增加鹽度,但可提升鹼度;...

請問以魚塭的藻水引入筍殼魚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中來大量換補水的可行性?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5 | 回答: 一般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會利用生物濾床的細菌進行礦化、硝化作用,將含氮廢物轉換成毒性較低的型態,若再利用植物體的同化作用,則可進一步合成植物組織,將含氮廢物徹底去除。目前坊間所見的〝魚菜共生〞就是利用此...

以50% 海亞敏1 ppm施用於魚池進行殺菌,停藥期為幾天?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5 | 回答: 因海亞敏 (BKC) 目前未列入動物用藥品使用規範中,常被當做環境消毒用藥。一般而言,其於水中易於被分解,被認為殘留時間短。但因市面上所銷售的BKC是由不同烷基 (R) 結構所組成的混合物,R基不同,...

請問雌章魚與雄章魚外觀上有何不同?如何分辨?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5 | 回答: 章魚是軟體動物頭足類的物種,魚體呈短卵圓形,無肉鰭。頭上生有八隻腕,故有〝八爪魚〞之稱。其腕與腕之間具有薄膜相連,腕之長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具有2行無柄的吸盤。章魚類的雄性交接器一般在身體右側第三隻腕...

在五鬚蝦身上一直發現有類似寄生蟲之生物,會牢牢抓住五鬚蝦,且都附著在蝦子鰓蓋附近,請問這種蟲有害嗎?會不會蔓延並危害到海水缸裡的其他生物 (例如石班魚)?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蟲體形態及大小疑似等足目之魚虱 (南美洲魚虱) 或是魚怪屬之livineca,若是海水魚虱通常經由野生活餌帶入水族缸中,主要寄生在野生的七彩神仙、脂鯉科和鯰科魚類,若是水族箱中有其他魚隻,多半會被感染...

請問一般家裡購買文蛤後,如果放於常溫一段時間或保存於冰箱後取出,要如何有效判斷其死活。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將文蛤放在淺盤中不重疊,再加入放有鹽的冷開水,鹽水鹹度比湯略鹹些,水深度蓋過文蛤即可,2小時後沒死的文蛤會略張開殼伸出進排水管,有在吸水排水就是活的,死了1天以上在溫鹽水中 (35℃以上) 4-6小時...

請問現今台東哪個地區適合養殖白蝦?又以哪個地區養殖最多?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台東適合養殖白蝦的地區為台東市以北有乾淨表層海水的沿海岩岸地區,以及以南有乾淨沙層海水的沙岸地區。台東養殖白蝦以成功鎮最多。

請教鯰魚繁殖的性腺激素販賣處?繁殖鯰魚針對性腺激素之催產方法有何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成熟度好的雌種魚即使產卵環境差一點、激素劑量少一點或僅利用環境改變加以刺激,也都能順利誘導其產卵。誘導產卵常用魚類腦下垂體 (PG) 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後者可向水產資材行訂購,或翻閱...

家裡從事養殖白蝦,請問池水pH值過高時,要加什麼使它下降?過低時,要加什麼使它提高?一分地要使用多少數量?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一般養殖水質之pH值,前期為弱鹼性 (7以上至8),隨養殖時間增加,pH值會降低,淡水環境尤為顯著。至於養殖過程中,pH值的變化機制十分複雜,如藻類代謝、環境中物理化學反應等因素皆是影響因子,如要調整...

本人從事白蝦養殖,但每養到約70-100尾斤時,藻水會從綠藻水轉為紅藻水,越是換水紅藻繁殖的越快,在沒有倒藻的情況下,白蝦就會大量死亡,請問這是什麼原因?有辦法維持綠藻水嗎?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3 | 回答: 一般在養殖中期,很容易發生水質優氧化的現象,特別是在富含營養鹽與高鹽度的環境下,藻相以矽藻與紅藻為主,其在利用營養鹽與光合作用皆較綠藻類來的強,所以在紅色水色出現後,換水越多,紅色系藻類會越居優勢。建...

請教台灣鯛繁殖問題:若要知道台灣鯛基因是雄性 (XY染色體) 或可能是超雄性 (YY染色體) 以及魚的純種程度 (如莫三比克種或尼羅種等),水產試驗所是否可協助鑑定?另外,關於台灣鯛的繁殖,貴所可以提...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3 | 回答: 吳郭魚性別決定除了染色體基因外,同時受到體染色體修飾基因和環境的影響,這顯示吳郭魚的性別決定機制的複雜性,不能只用單基因染色體 (sex chromosomes) 遺傳來說明,所以性染色體 (XX、X...

請問蛤蜊的消化系統為什麼會變綠色?池中的水色也是綠色,是什麼原因造成?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3 | 回答: 池水呈綠色是因為水中有綠色微細藻類。養殖過程中經常投撒飼料或施加化學肥料,有利於褐色或綠色的微細藻類增殖。微細藻類是蛤蜊的天然餌料,蛤蜊以過濾水的方式攝食,在未完全消化吸收前,其消化系統就會變綠色。將...

請問脂鮠、短臀鮠及台灣鮠雌雄如何分辨,是否與鯰魚相類似 (雄魚生殖器狹長,雌魚較圓)?我曾解剖1隻排泄器官狹長、體長約15 cm大 (疑似雄魚),但是並沒有發現精囊或卵 (是否非繁殖期或太年幼),台灣...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3 | 回答: 魚類分類專家認為台灣應該只有兩種鮠科分布,即脂鮠及短臀鮠兩個種類。而台灣鮠應該是短臀鮠的同物異名,並不是一個分類學上的有效物種。脂鮠在大陸地區也有分布。短臀鮠則僅分布於台灣,是台灣特有種。台灣鮠的嘴上...

請問白鯧魚有沒有膽?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8 | 回答: 大部分的魚類都具有膽,其位於肝臟內,具有肝管,由膽囊管 (cystic duct)、膽囊 (gall bladder) 集合而成,主要功能在收集肝臟所分泌的膽汁 (bile)。大多呈黃色或黃綠色,形狀...

在海邊撿拾一個奇石,重約1 kg (重量比石頭輕、大小28 × 18 × 7 cm),有淡淡的氣味,請問是否為龍涎香?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7 | 回答: 單由描述與圖片尚無法判斷其是否為「龍涎香」。經查詢資料,龍涎香可由以下方法辨別:(1)乾燥的龍涎香為不透明的蠟狀硬塊,通常如琥珀般呈黃色或白色;(2)投入海水中會漂在水面上;(3)刮屑少許焚燒,冒藍灰...

白蝦養殖面積約2分地左右、使用地下水、鹽度5度以下。請問:對白蝦是否有影響?會有生長過慢的情形嗎?添加石灰能否略增加鹽度?地下水測得氨總值約為5mg/L,有何方式能在注水進池子前,將氨含量降至安全濃度...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5 | 回答: 一般而言,鹽度越低成長越快,但白蝦原生長於有鹽分之環境,所以一般所謂的淡水養殖並非全淡水,會在一定週期添加海水,一般建議鹽度在5-10 psu (波美計約在1度以下);石灰無法增加鹽度,但可提升鹼度;...

請問以魚塭的藻水引入筍殼魚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中來大量換補水的可行性?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5 | 回答: 一般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會利用生物濾床的細菌進行礦化、硝化作用,將含氮廢物轉換成毒性較低的型態,若再利用植物體的同化作用,則可進一步合成植物組織,將含氮廢物徹底去除。目前坊間所見的〝魚菜共生〞就是利用此...

以50% 海亞敏1 ppm施用於魚池進行殺菌,停藥期為幾天?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5 | 回答: 因海亞敏 (BKC) 目前未列入動物用藥品使用規範中,常被當做環境消毒用藥。一般而言,其於水中易於被分解,被認為殘留時間短。但因市面上所銷售的BKC是由不同烷基 (R) 結構所組成的混合物,R基不同,...

請問雌章魚與雄章魚外觀上有何不同?如何分辨?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5 | 回答: 章魚是軟體動物頭足類的物種,魚體呈短卵圓形,無肉鰭。頭上生有八隻腕,故有〝八爪魚〞之稱。其腕與腕之間具有薄膜相連,腕之長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具有2行無柄的吸盤。章魚類的雄性交接器一般在身體右側第三隻腕...

在五鬚蝦身上一直發現有類似寄生蟲之生物,會牢牢抓住五鬚蝦,且都附著在蝦子鰓蓋附近,請問這種蟲有害嗎?會不會蔓延並危害到海水缸裡的其他生物 (例如石班魚)?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蟲體形態及大小疑似等足目之魚虱 (南美洲魚虱) 或是魚怪屬之livineca,若是海水魚虱通常經由野生活餌帶入水族缸中,主要寄生在野生的七彩神仙、脂鯉科和鯰科魚類,若是水族箱中有其他魚隻,多半會被感染...

請問一般家裡購買文蛤後,如果放於常溫一段時間或保存於冰箱後取出,要如何有效判斷其死活。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將文蛤放在淺盤中不重疊,再加入放有鹽的冷開水,鹽水鹹度比湯略鹹些,水深度蓋過文蛤即可,2小時後沒死的文蛤會略張開殼伸出進排水管,有在吸水排水就是活的,死了1天以上在溫鹽水中 (35℃以上) 4-6小時...

請問現今台東哪個地區適合養殖白蝦?又以哪個地區養殖最多?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台東適合養殖白蝦的地區為台東市以北有乾淨表層海水的沿海岩岸地區,以及以南有乾淨沙層海水的沙岸地區。台東養殖白蝦以成功鎮最多。

請教鯰魚繁殖的性腺激素販賣處?繁殖鯰魚針對性腺激素之催產方法有何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成熟度好的雌種魚即使產卵環境差一點、激素劑量少一點或僅利用環境改變加以刺激,也都能順利誘導其產卵。誘導產卵常用魚類腦下垂體 (PG) 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後者可向水產資材行訂購,或翻閱...

家裡從事養殖白蝦,請問池水pH值過高時,要加什麼使它下降?過低時,要加什麼使它提高?一分地要使用多少數量?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4 | 回答: 一般養殖水質之pH值,前期為弱鹼性 (7以上至8),隨養殖時間增加,pH值會降低,淡水環境尤為顯著。至於養殖過程中,pH值的變化機制十分複雜,如藻類代謝、環境中物理化學反應等因素皆是影響因子,如要調整...

本人從事白蝦養殖,但每養到約70-100尾斤時,藻水會從綠藻水轉為紅藻水,越是換水紅藻繁殖的越快,在沒有倒藻的情況下,白蝦就會大量死亡,請問這是什麼原因?有辦法維持綠藻水嗎?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3 | 回答: 一般在養殖中期,很容易發生水質優氧化的現象,特別是在富含營養鹽與高鹽度的環境下,藻相以矽藻與紅藻為主,其在利用營養鹽與光合作用皆較綠藻類來的強,所以在紅色水色出現後,換水越多,紅色系藻類會越居優勢。建...

請教台灣鯛繁殖問題:若要知道台灣鯛基因是雄性 (XY染色體) 或可能是超雄性 (YY染色體) 以及魚的純種程度 (如莫三比克種或尼羅種等),水產試驗所是否可協助鑑定?另外,關於台灣鯛的繁殖,貴所可以提...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3 | 回答: 吳郭魚性別決定除了染色體基因外,同時受到體染色體修飾基因和環境的影響,這顯示吳郭魚的性別決定機制的複雜性,不能只用單基因染色體 (sex chromosomes) 遺傳來說明,所以性染色體 (XX、X...

請問蛤蜊的消化系統為什麼會變綠色?池中的水色也是綠色,是什麼原因造成?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3 | 回答: 池水呈綠色是因為水中有綠色微細藻類。養殖過程中經常投撒飼料或施加化學肥料,有利於褐色或綠色的微細藻類增殖。微細藻類是蛤蜊的天然餌料,蛤蜊以過濾水的方式攝食,在未完全消化吸收前,其消化系統就會變綠色。將...

請問脂鮠、短臀鮠及台灣鮠雌雄如何分辨,是否與鯰魚相類似 (雄魚生殖器狹長,雌魚較圓)?我曾解剖1隻排泄器官狹長、體長約15 cm大 (疑似雄魚),但是並沒有發現精囊或卵 (是否非繁殖期或太年幼),台灣...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13 | 回答: 魚類分類專家認為台灣應該只有兩種鮠科分布,即脂鮠及短臀鮠兩個種類。而台灣鮠應該是短臀鮠的同物異名,並不是一個分類學上的有效物種。脂鮠在大陸地區也有分布。短臀鮠則僅分布於台灣,是台灣特有種。台灣鮠的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