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佈日期: 2021-07-08T08:46:00 | 回答: 因未提供照片,僅就您所描述敬覆如下:當魚肉新鮮,外觀無明顯腥臭味時,因魚肉組織中的肌纖維結構包含明帶 (I-band) 及暗帶 (A-band),魚片切面可因光線在不同深度肌纖維的A-band產生散射... |
| 公佈日期: 2021-07-08T08:44:00 | 回答: 絮團養殖法所謂的水中碳氮比,指的是水中總有機碳與凱氏氮 (有機氮與總氨氮) 的比值,可分別使用儀器測量分析,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水中碳與氮廣泛分布在糞便、有機絮狀物、細菌、水、蝦體及池底土層等... |
| 公佈日期: 2021-06-09T15:12:00 | 回答: 動物體內通常會以血紅素或血青素來運送氧氣,大部分的軟體動物 (如螺類、透抽、魷魚) 和節肢動物 (如昆蟲、蝦、蟹) 的血液中便含有血青素,血青素的中間帶有亞銅離子 (Cu+),其與氧 (O2) 結合時... |
| 公佈日期: 2020-04-06T09:27:00 | 回答: 關於您詢問冷凍白蝦之相關問題,因養殖環境、飼料及生理狀態等因素多會影響白蝦體色之呈現,因此恕難推論您所生產之冷凍蝦是否正常,以下幾點為您說明:。(1)一般冷凍白蝦的處理流程,蝦池收蝦後經過低溫運回工廠... |
| 公佈日期: 2020-04-06T09:24:00 | 回答: 利用蜆來濾除魚菜共生系統中的綠水原則上是可行的,但依據本中心研究魚菜共生多年的經驗,若系統架設正確,水體長微藻 (綠藻水) 似乎不可能。另外,綠藻水應該不是管路堵塞的主因,而是與管路中的流速有關。您可... |
| 公佈日期: 2020-02-05T16:00:00 | 回答: 1.由於目前沒有繁殖場做豆仔魚的人工繁殖,所以魚苗均由海中捕獲,在捕撈過程中魚苗易因網目磨擦而受傷,在蓄養階段較容易死亡,一般活存率約6-7成。魚苗捕獲後於蓄養池投放優碘等藥物改善受傷狀況可提昇活存率... |
| 公佈日期: 2020-02-05T15:59:00 | 回答: 由您信函所述,水族缸中已有多尾金魚魚體變黑,推測有可能是黴菌感染,建議您可以先行酌量換水及提高水溫 (25-28℃),若仍未改善,建議您洽詢附近的家畜疾病防治所 (或動物防疫所)、獸醫師或可合格販售水...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9 | 回答: 草蝦與白蝦皆屬十足類,所以共有5對步腳 (前) 5對泳腳 (後),繁殖過程大同小異。不同的是,草蝦在繁殖過程中,雄蝦需將其精筴移至位於雌蝦第五對步腳基部處之生殖輔助器內,等雌蝦產卵時再釋出精子進行體外...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9 | 回答: 有關乾製品及冷凍熟小魚相關製程率及水分部分,根據CNS冷凍乾蝦仁規定,水分不可超過10%,另查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若以100 g為單位,生蝦米水分約86.4 g,乾燥蝦米約20.1 g;生櫻...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9 | 回答: 養殖池的酸鹼度 (pH) 是水質好壞的一個很好的指標,pH的高低主要是受水中藻類的多寡及有機質腐敗分解等的影響,一般魚蝦對pH的適應值約在7.0-9.5。pH升高可能係藻類過多所引起,因此可考慮採用換...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8 | 回答: 水晶蝦是從原生種彩虹蜜蜂蝦挑選培育出來的新品種。早期引進的是紅白、黑白水晶蝦,後經由玩家們的努力,由紅白水晶蝦培育出酒紅以及藍金剛水晶蝦,再進一步繁殖出黑金剛水晶蝦。目前臺灣水晶蝦品相可區分為紅白蝦、...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8 | 回答: 室外養殖池池水一般會呈現綠色、褐色或是黃綠色,這些顏色來自於水中微細藻類,在養殖管理中稱之為水色。這些微細藻類就是懸浮在水中的小型微細藻,除了常見的藍綠藻、綠藻、矽藻之外,還有金褐藻、隱藻、渦鞭毛藻、...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8 | 回答: 蝦仁變紅是因蝦類含有蝦青素與甲殼蛋白結合的化合物,遇熱後因結構改變使蝦青素被釋放出來,故煮熟蝦的顏色由青轉為橘紅色。至於您所詢問冷凍蝦仁泡水2小時,解凍溫度在15-25℃是否會變紅?一般而言,室溫下生...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57 | 回答: 目前水產用光合菌以紫色細菌為主,顏色呈粉紅色、紅色或紫紅不等。市面上有許多水產用光合菌產品可供選購,請參照其建議方法進行培養、使用和保存。本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也提供光合菌作為推廣,以本中心所推廣之光...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57 | 回答: 在池塘管理的方法中,控制藻類數量非常重要,在高密度養殖環境中,魚蝦排泄物累積的營養鹽類,極容易導致植物性浮游生物大量產生,當某種藻類突然大量死亡,池水中的溶氧量會立刻下降,原因係由於光合作用獲得氧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