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頭足綱生物:(1)是否有些根本是同一類的生物?(2)如何辨別其不同?(3)是否有水產相關的影片或書籍可供教學?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 農業部

標題請問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頭足綱生物:(1)是否有些根本是同一類的生物?(2)如何辨別其不同?(3)是否有水產相關的影片或書籍可供教學?的公佈日期是2019-06-14T11:38:06, 回答是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動物,在分類學上皆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其下分鸚鵡螺目、烏賊目、管魷目及章魚目等四個目。透抽、小管、魷魚皆屬管魷目,花枝、烏賊、墨魚屬於烏賊目,章魚則屬章魚目。管魷目下細分為鎖管亞目及魷魚亞目,台灣地區之管魷類有30-40種,其中鎖管已知有7種,主要以劍尖....

標題請問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頭足綱生物:(1)是否有些根本是同一類的生物?(2)如何辨別其不同?(3)是否有水產相關的影片或書籍可供教學?
連結https://www.tfrin.gov.tw/theme_data.php?theme=qa&sub_theme=fishery&id=253
回答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動物,在分類學上皆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其下分鸚鵡螺目、烏賊目、管魷目及章魚目等四個目。透抽、小管、魷魚皆屬管魷目,花枝、烏賊、墨魚屬於烏賊目,章魚則屬章魚目。管魷目下細分為鎖管亞目及魷魚亞目,台灣地區之管魷類有30-40種,其中鎖管已知有7種,主要以劍尖槍烏賊 (俗稱透抽) 及中國槍烏賊 (俗稱台灣鎖管) 居多。烏賊目已知有20-30種。至於如何區分,可參考下列文獻,其他供教學用之水產相關影片或書籍,請自行至圖書館、博物館或上網查詢。參考文獻:1. 吳全橙 (2003) 軟翅仔與墨魚。水試專訊,4: 1-6。2. 吳全橙 (2004) 魷魚與鎖管的辨識。漁業推廣,209: 24-28。3. 吳全橙 (2005) 烏賊與花枝。漁業推廣,222: 24-28。
公佈日期2019-06-14T11:38:06

標題

請問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頭足綱生物:(1)是否有些根本是同一類的生物?(2)如何辨別其不同?(3)是否有水產相關的影片或書籍可供教學?

連結

https://www.tfrin.gov.tw/theme_data.php?theme=qa&sub_theme=fishery&id=253

回答

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動物,在分類學上皆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其下分鸚鵡螺目、烏賊目、管魷目及章魚目等四個目。透抽、小管、魷魚皆屬管魷目,花枝、烏賊、墨魚屬於烏賊目,章魚則屬章魚目。管魷目下細分為鎖管亞目及魷魚亞目,台灣地區之管魷類有30-40種,其中鎖管已知有7種,主要以劍尖槍烏賊 (俗稱透抽) 及中國槍烏賊 (俗稱台灣鎖管) 居多。烏賊目已知有20-30種。至於如何區分,可參考下列文獻,其他供教學用之水產相關影片或書籍,請自行至圖書館、博物館或上網查詢。參考文獻:1. 吳全橙 (2003) 軟翅仔與墨魚。水試專訊,4: 1-6。2. 吳全橙 (2004) 魷魚與鎖管的辨識。漁業推廣,209: 24-28。3. 吳全橙 (2005) 烏賊與花枝。漁業推廣,222: 24-28。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6

根據名稱 請問透抽 小管 花枝 魷魚 章魚 烏賊 墨魚 等頭足綱生物: 1 是否有些根本是同一類的生物 2 如何辨別其不同 3 是否有水產相關的影片或書籍可供教學 找到的相關資料

請問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頭足綱生物:(1)是否有些根本是同一類的生物?(2)如何辨別其不同?(3)是否有水產相關的影片或書籍可供教學?

公佈日期: 2007-01-01T00:00:00 | 回答: 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動物,在分類學上皆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其下分鸚鵡螺目、烏賊目、管魷目及章魚目等四個目。透抽、小管、魷魚皆屬管魷目,花枝、烏賊、墨魚屬於烏賊目,章魚則屬章魚...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請問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頭足綱生物:(1)是否有些根本是同一類的生物?(2)如何辨別其不同?(3)是否有水產相關的影片或書籍可供教學?

公佈日期: 2007-01-01T00:00:00 | 回答: 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動物,在分類學上皆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其下分鸚鵡螺目、烏賊目、管魷目及章魚目等四個目。透抽、小管、魷魚皆屬管魷目,花枝、烏賊、墨魚屬於烏賊目,章魚則屬章魚...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 搜尋所有 請問透抽 小管 花枝 魷魚 章魚 烏賊 墨魚 等頭足綱生物: 1 是否有些根本是同一類的生物 2 如何辨別其不同 3 是否有水產相關的影片或書籍可供教學 ... ]

在『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資料集內搜尋:


與請問透抽、小管、花枝、魷魚、章魚、烏賊、墨魚…等頭足綱生物:(1)是否有些根本是同一類的生物?(2)如何辨別其不同?(3)是否有水產相關的影片或書籍可供教學?同分類的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請問如何快速去除鯊魚皮的沙?因為是食品加工,所以每天的需求量較大,照著網站裡已有的問答,泡50度、0.5% 的小蘇打粉,還是沒辦法很快速的脫落。或是比例上能再做調配?使其身上的沙能快速脫落但又不會泡水...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8:00 | 回答: 提供兩種去除沙質方式供您參考:(1)將水鯊以熱水 (90-95℃) 燙煮30-40秒後,立即置於溫水中 (40-45℃),戴粗面手套挫除盾鱗,可達之效果。(2)將鯊魚浸入50℃的0.5% 碳酸氫鈉溶液...

請問魚菜共生系統水質不斷酸化,該如何處理?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7:00 | 回答: 魚菜共生系統水質中的酸鹼值以維持在6.0-7.5較佳。當系統長期穩定運作時,植物為吸收栽種環境中的鉀、鈣、鎂、鐵等生長所需但水體中缺乏之元素,會自根毛的根尖產生一種類似硫酸的物質,將其周遭的土壤或石塊...

若我們公司自己養的蝦從蝦苗到蝦仔要做不同階段的病毒檢驗,請問會建議多久週期驗一次?每池取樣量多少量?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6:00 | 回答: 各階段養殖疾病檢測及樣本數量建議如下:(1)為了確保蝦隻健康狀態,不同批次進入養殖場,應先隔離檢驗,確認無病原再進入養殖場。(2)繁殖階段,種蝦應先檢驗,確認為不帶特定病原 (SPF) 狀態再進行繁殖...

請教白蝦養殖上是否要特別注意什麼事、疾病等等,或是有需要什麼樣的預防性措施?有建議需要使用什麼藥物或是建議補充什麼樣的營養品?另,有看到相關文獻都有提到建議餵食前約半小時關水車,投餵完畢後約1個小時再...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4:00 | 回答: 專養白蝦首要注重的是蝦場的生物安全,即疾病的預先防範,包括安全的水源、蝦苗及養殖環境。放養前清池需徹底移除底泥,土池以生石灰殺菌,水泥或地膜池以次氯酸類產品消毒。購買蝦苗時需把關不能帶有特定病原 (急...

請教半鹹水白蝦養殖適合的鹽度及如果池水鹽度不夠可以加入除了海水之外,例如粗鹽等物質增加池水鹹度嗎?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5:00 | 回答: 白蝦養殖適合的鹽度為5-35 psu,要調高鹽度可以加粗鹽,但粗鹽僅提供氯化鈉,為滿足白蝦滲透壓調節及脫殼生理需求,需同時補充鉀、鈣及鎂等元素,並應注意添加的礦物質元素比例應與天然海水接近,即Na:K...

海水養殖常見餌料 (糠蝦/輪蟲/橈足),能提供給淡水觀賞魚固定餵食嗎?淡水觀賞魚是否可以將糠蝦/輪蟲/橈足,作為固定餌料使用?因在淡水觀賞魚飼養也頻繁使用豐年蝦及無節幼蟲做為餌料,飼料也都是使用海水魚...

公佈日期: 2023-12-06T09:38:00 | 回答: 坊間確實有少量以冷凍橈足類投餵的案例,但無論是海水培養糠蝦/輪蟲/橈足類活體或者冷凍餌料進到淡水缸中對水質均會造成影響,所以一般淡水觀賞魚養殖並不建議。雖然一方面建議投餵前要用淡水清洗該類海水培養活餌...

請問碳氮比怎麼換算,官網裡面有提到 (不足多少碳原) × 56,請問56怎麼來的?我想做生物絮團,不知道有相關建議嗎?或是菌種培養。

公佈日期: 2023-06-07T16:57:00 | 回答: 計算式 (一般飼料的碳氮比約7-10,而理想的絮團養殖法中碳氮比約12-15,以投餵含35%粗蛋白飼料為例,碳氮比約8.9,如果要調整養殖池的碳氮比達到12,則每投餵1 kg飼料尚不足 (12 - 8...

請問一般冷凍生食產品解凍後直接生食,舉例蝦貝類、頭足類產品解凍後生食並不會產生生物死亡後腐體氣味,是因為有泡化學藥劑嗎?其化學成分為何?一般冷凍蝦類解凍後直接生食都會產生腐體氣味,為何生食級的冷凍產品...

公佈日期: 2023-05-05T11:40:00 | 回答: 魚貝類的腐敗氣味產生係由附著於上面的微生物繁殖,氧化三甲胺被還原生成三甲胺、尿素被分解產生氨以及胺基酸被分解成各種氨或胺類化合物,而呈腥臭、腐敗氣味。。衛生福利部公告食品用洗潔劑衛生標準中,規定生食用...

請教冷藏漁獲的保存溫度為幾度?其中的凍結點定義為何?是否有明確度數可參考。

公佈日期: 2023-03-03T12:19:00 | 回答: 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所出版的「低溫食品物流業者衛生安全宣導手冊」資訊:冷藏食品係指品溫保持在7℃以下,凍結點以上。因此建議您冷藏漁獲物保存溫度以不高於7℃為原則。凍結點,乃水分從樣品水溶液中以...

本人是烏魚養殖業者 (有混養白蝦),剛開始學習使用益生菌 (光合菌/枯草桿菌、酵母菌、硝化菌)。請問光合菌使用4分地每7天投放培養1個月約20公升,這樣有無過量?小球藻自行擴培養花寶4號加葡萄糖150...

公佈日期: 2023-02-17T10:17:00 | 回答: 光合菌生長的條件要求不高,只要提供足夠日光和有 (無) 機碳源,便可在環境中大量增殖和長久存活,形成生態環境系統中的一環,如初始添加量較高,對於早日建立生態優勢菌群將有正面助益,應無過量問題。。台端所...

請問魚骨不新鮮的話,會造成組織胺中毒嗎?關於魚骨檢驗項目:除了重金屬及微生物檢驗外,還需要做哪些檢驗項目?魚骨在保存上有哪些需要注意?魚骨加工萃取 (常壓攪拌),適用的加熱溫度幾度?或者有可以參考的相...

公佈日期: 2023-11-15T14:56:00 | 回答: 組織胺造成原因為:含高量組胺酸漁獲物,因為保存不當造成細菌污染增生,把組胺酸分解而產生大量組織胺,進而造成食用者組織胺中毒。當組織胺中毒時相關症狀如下:(1)面部與口腔泛紅、黏膜與眼瞼結膜充血、皮膚出...

泰國蝦殼有類似髒髒的東西,養殖池並無青苔之類,請問形成的原因、預防及治療的方法。

公佈日期: 2023-10-25T16:14:00 | 回答: 如果蝦類生活在水質不佳或有機物質過多的水域,可能會被污泥覆蓋或黏附在外殼上,也可能是蝦類受到一些寄生蟲或細菌的感染而產生的異常分泌物或組織壞死物,附著在外殼上。因此預防方法包括:保持水質、定期換水、施...

魚塭專養白蝦,現在有大量的藍綠藻,用蝦籠收成卻發現每次有一半的死蝦。使用過酸素、冰骨、去藻劑等,還是沒辦法消除藍綠藻,有做過水質檢測,阿磨尼亞2,亞硝酸2,pH值8.8,鹽度0.5,請問有什麼更好的建...

公佈日期: 2023-10-25T09:39:00 | 回答: 藍綠藻於蝦池好發的條件包括水溫25℃以上、強光照、有機質多、氮磷比值偏低 (7:1以下)、有機磷偏高、pH值偏高、無機氮化合物中氨氮高而硝酸鹽低、池底堆積污泥導致缺氧等。造成上述條件的可能原因為水源為...

泰國蝦養殖池這兩天出現的藻類吧!因為不確定想詢問一下產生原因及防治處理方式。

公佈日期: 2023-08-04T08:47:00 | 回答: 根據圖片看似有機質附著氣泡所形成的物質漂浮在水面上,可能是死亡的微藻或溶解的飼料蛋白等,這些物質在水中會吸附在氣體上,數量多時會聚集而漂浮至水面上,水中的氣體有可能是由池底的苔類、附著藻等所產生。漂浮...

請問烏魚缺氧多久可能會造成死亡?有民眾稱魚塭水車因意外斷電後約過4小時後復電,池中烏魚因缺氧死了一半,想詢問這樣的狀況是否合理 (8分地3,000隻死了1,500隻)?

公佈日期: 2023-08-04T08:38:00 | 回答: 烏魚通常必須在水中溶氧2 ppm以上才能正常活動,若欲對成長有利則需維持在5 ppm以上。當溶氧量低至1.75-0.87 ppm時烏魚就發生「浮頭」現象。魚苗則在溶氧量低至0.72-0.52 ppm時...

請問如何快速去除鯊魚皮的沙?因為是食品加工,所以每天的需求量較大,照著網站裡已有的問答,泡50度、0.5% 的小蘇打粉,還是沒辦法很快速的脫落。或是比例上能再做調配?使其身上的沙能快速脫落但又不會泡水...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8:00 | 回答: 提供兩種去除沙質方式供您參考:(1)將水鯊以熱水 (90-95℃) 燙煮30-40秒後,立即置於溫水中 (40-45℃),戴粗面手套挫除盾鱗,可達之效果。(2)將鯊魚浸入50℃的0.5% 碳酸氫鈉溶液...

請問魚菜共生系統水質不斷酸化,該如何處理?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7:00 | 回答: 魚菜共生系統水質中的酸鹼值以維持在6.0-7.5較佳。當系統長期穩定運作時,植物為吸收栽種環境中的鉀、鈣、鎂、鐵等生長所需但水體中缺乏之元素,會自根毛的根尖產生一種類似硫酸的物質,將其周遭的土壤或石塊...

若我們公司自己養的蝦從蝦苗到蝦仔要做不同階段的病毒檢驗,請問會建議多久週期驗一次?每池取樣量多少量?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6:00 | 回答: 各階段養殖疾病檢測及樣本數量建議如下:(1)為了確保蝦隻健康狀態,不同批次進入養殖場,應先隔離檢驗,確認無病原再進入養殖場。(2)繁殖階段,種蝦應先檢驗,確認為不帶特定病原 (SPF) 狀態再進行繁殖...

請教白蝦養殖上是否要特別注意什麼事、疾病等等,或是有需要什麼樣的預防性措施?有建議需要使用什麼藥物或是建議補充什麼樣的營養品?另,有看到相關文獻都有提到建議餵食前約半小時關水車,投餵完畢後約1個小時再...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4:00 | 回答: 專養白蝦首要注重的是蝦場的生物安全,即疾病的預先防範,包括安全的水源、蝦苗及養殖環境。放養前清池需徹底移除底泥,土池以生石灰殺菌,水泥或地膜池以次氯酸類產品消毒。購買蝦苗時需把關不能帶有特定病原 (急...

請教半鹹水白蝦養殖適合的鹽度及如果池水鹽度不夠可以加入除了海水之外,例如粗鹽等物質增加池水鹹度嗎?

公佈日期: 2024-01-02T14:55:00 | 回答: 白蝦養殖適合的鹽度為5-35 psu,要調高鹽度可以加粗鹽,但粗鹽僅提供氯化鈉,為滿足白蝦滲透壓調節及脫殼生理需求,需同時補充鉀、鈣及鎂等元素,並應注意添加的礦物質元素比例應與天然海水接近,即Na:K...

海水養殖常見餌料 (糠蝦/輪蟲/橈足),能提供給淡水觀賞魚固定餵食嗎?淡水觀賞魚是否可以將糠蝦/輪蟲/橈足,作為固定餌料使用?因在淡水觀賞魚飼養也頻繁使用豐年蝦及無節幼蟲做為餌料,飼料也都是使用海水魚...

公佈日期: 2023-12-06T09:38:00 | 回答: 坊間確實有少量以冷凍橈足類投餵的案例,但無論是海水培養糠蝦/輪蟲/橈足類活體或者冷凍餌料進到淡水缸中對水質均會造成影響,所以一般淡水觀賞魚養殖並不建議。雖然一方面建議投餵前要用淡水清洗該類海水培養活餌...

請問碳氮比怎麼換算,官網裡面有提到 (不足多少碳原) × 56,請問56怎麼來的?我想做生物絮團,不知道有相關建議嗎?或是菌種培養。

公佈日期: 2023-06-07T16:57:00 | 回答: 計算式 (一般飼料的碳氮比約7-10,而理想的絮團養殖法中碳氮比約12-15,以投餵含35%粗蛋白飼料為例,碳氮比約8.9,如果要調整養殖池的碳氮比達到12,則每投餵1 kg飼料尚不足 (12 - 8...

請問一般冷凍生食產品解凍後直接生食,舉例蝦貝類、頭足類產品解凍後生食並不會產生生物死亡後腐體氣味,是因為有泡化學藥劑嗎?其化學成分為何?一般冷凍蝦類解凍後直接生食都會產生腐體氣味,為何生食級的冷凍產品...

公佈日期: 2023-05-05T11:40:00 | 回答: 魚貝類的腐敗氣味產生係由附著於上面的微生物繁殖,氧化三甲胺被還原生成三甲胺、尿素被分解產生氨以及胺基酸被分解成各種氨或胺類化合物,而呈腥臭、腐敗氣味。。衛生福利部公告食品用洗潔劑衛生標準中,規定生食用...

請教冷藏漁獲的保存溫度為幾度?其中的凍結點定義為何?是否有明確度數可參考。

公佈日期: 2023-03-03T12:19:00 | 回答: 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所出版的「低溫食品物流業者衛生安全宣導手冊」資訊:冷藏食品係指品溫保持在7℃以下,凍結點以上。因此建議您冷藏漁獲物保存溫度以不高於7℃為原則。凍結點,乃水分從樣品水溶液中以...

本人是烏魚養殖業者 (有混養白蝦),剛開始學習使用益生菌 (光合菌/枯草桿菌、酵母菌、硝化菌)。請問光合菌使用4分地每7天投放培養1個月約20公升,這樣有無過量?小球藻自行擴培養花寶4號加葡萄糖150...

公佈日期: 2023-02-17T10:17:00 | 回答: 光合菌生長的條件要求不高,只要提供足夠日光和有 (無) 機碳源,便可在環境中大量增殖和長久存活,形成生態環境系統中的一環,如初始添加量較高,對於早日建立生態優勢菌群將有正面助益,應無過量問題。。台端所...

請問魚骨不新鮮的話,會造成組織胺中毒嗎?關於魚骨檢驗項目:除了重金屬及微生物檢驗外,還需要做哪些檢驗項目?魚骨在保存上有哪些需要注意?魚骨加工萃取 (常壓攪拌),適用的加熱溫度幾度?或者有可以參考的相...

公佈日期: 2023-11-15T14:56:00 | 回答: 組織胺造成原因為:含高量組胺酸漁獲物,因為保存不當造成細菌污染增生,把組胺酸分解而產生大量組織胺,進而造成食用者組織胺中毒。當組織胺中毒時相關症狀如下:(1)面部與口腔泛紅、黏膜與眼瞼結膜充血、皮膚出...

泰國蝦殼有類似髒髒的東西,養殖池並無青苔之類,請問形成的原因、預防及治療的方法。

公佈日期: 2023-10-25T16:14:00 | 回答: 如果蝦類生活在水質不佳或有機物質過多的水域,可能會被污泥覆蓋或黏附在外殼上,也可能是蝦類受到一些寄生蟲或細菌的感染而產生的異常分泌物或組織壞死物,附著在外殼上。因此預防方法包括:保持水質、定期換水、施...

魚塭專養白蝦,現在有大量的藍綠藻,用蝦籠收成卻發現每次有一半的死蝦。使用過酸素、冰骨、去藻劑等,還是沒辦法消除藍綠藻,有做過水質檢測,阿磨尼亞2,亞硝酸2,pH值8.8,鹽度0.5,請問有什麼更好的建...

公佈日期: 2023-10-25T09:39:00 | 回答: 藍綠藻於蝦池好發的條件包括水溫25℃以上、強光照、有機質多、氮磷比值偏低 (7:1以下)、有機磷偏高、pH值偏高、無機氮化合物中氨氮高而硝酸鹽低、池底堆積污泥導致缺氧等。造成上述條件的可能原因為水源為...

泰國蝦養殖池這兩天出現的藻類吧!因為不確定想詢問一下產生原因及防治處理方式。

公佈日期: 2023-08-04T08:47:00 | 回答: 根據圖片看似有機質附著氣泡所形成的物質漂浮在水面上,可能是死亡的微藻或溶解的飼料蛋白等,這些物質在水中會吸附在氣體上,數量多時會聚集而漂浮至水面上,水中的氣體有可能是由池底的苔類、附著藻等所產生。漂浮...

請問烏魚缺氧多久可能會造成死亡?有民眾稱魚塭水車因意外斷電後約過4小時後復電,池中烏魚因缺氧死了一半,想詢問這樣的狀況是否合理 (8分地3,000隻死了1,500隻)?

公佈日期: 2023-08-04T08:38:00 | 回答: 烏魚通常必須在水中溶氧2 ppm以上才能正常活動,若欲對成長有利則需維持在5 ppm以上。當溶氧量低至1.75-0.87 ppm時烏魚就發生「浮頭」現象。魚苗則在溶氧量低至0.72-0.52 ppm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