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河蜆養不大及黑殼化問題?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 農業部

標題如何解決河蜆養不大及黑殼化問題?的公佈日期是2019-06-14T11:38:56, 回答是(一) 藻水池之培養方式。目前蜆養殖方式,普遍只設置單一餌料培育池,故池底容易累積有機質;又引用藻水時,無法確定池中之有機肥是否充分醱酵,而且自然增殖之藻類濃度亦不穩定。這是因為池中有各種餌料生物,彼此制衡的結果,不容易產生某一種餌料生物之優勢種。另外,在引用藻水時,通常必須盡量抽取表層水,而且不能....

標題如何解決河蜆養不大及黑殼化問題?
連結https://www.tfrin.gov.tw/theme_data.php?theme=qa&sub_theme=fishery&id=497
回答(一) 藻水池之培養方式。目前蜆養殖方式,普遍只設置單一餌料培育池,故池底容易累積有機質;又引用藻水時,無法確定池中之有機肥是否充分醱酵,而且自然增殖之藻類濃度亦不穩定。這是因為池中有各種餌料生物,彼此制衡的結果,不容易產生某一種餌料生物之優勢種。另外,在引用藻水時,通常必須盡量抽取表層水,而且不能在翻攪後立即使用,所以餌料培育池之藻水利用率只能達到一半。餌料生物不足時,養殖業者會直接在養蜆池投撒肥料或飼料,當飼料沒有被完全利用及分解時就會沉積池底,並緩慢分解醱酵,造成底土變黑或酸化,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腐蝕蜆殼,而產生「臭頭」蜆的現象。因此,相關改善方法為餌料培育池的水深須達60 cm,池水必須易於排乾、實施曬池及翻土工作。一般是將藻水池與養殖池的比例設為1 : 3-1 : 5,利用水位之落差,一池規劃為家畜、禽糞、尿收集分解池,三池以上設置為藻水培育池。一般藻水池30坪,化學肥料安全用量為硫酸銨10-15 kg,硝酸2.5-7.5 kg,過磷酸鈣2.5-5.0 kg。各藻水池應陸續進行曬池、翻動池底砂泥土的步驟;注水後一星期內,藻水池陸續會產生大量原生動物、綠色藻水 (小球藻 (綠藻))、矽藻、盤星藻、柵藻等。可利用池水之落差,將藻水引注入養成池。當第一池藻水供應結束後,應馬上進行曬池及翻土的工作。緊接著第二、三池之餌料生物培育池,陸續供應藻水給蜆養成池。養殖期間,白天最好能保持水色為綠褐色,透明度35 cm以上,到了黃昏剛好藻水被完全濾食,夜間池水色轉為清澈,同時也要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及保持適當水流。當藻水不足時,可以投餵人工粉狀配合飼料、黃豆粉、麥麩或米糠等。。(二) 蜆池管理重點工作。1. 營造光合作用菌之生長環境。光合菌種類甚多,蜆池若營造適當水流及優良水質,可自然生成。又大部分的光合菌,均能在底泥處吸收二氧化碳及硫化氫,並在日光下合成營養分而行自營生活。。2. 更換砂質,改善池底。蜆池經一段時間飼養後,池底會慢慢沉積一些污泥或藻類屍骸,而易產生蜆殼黑化。所以每當池蜆收成後,須將池底污泥或池底砂泥用推土機移除,然後再添加新砂約5-10 cm高,再繼續養殖。。3. 定期實施清池分養工作。如果有定期實施清池、分養工作,池子應設計為容易進行清池、曬池之方式。池子設為多池,而池與池之間具有連通管,同時又能控制為單流向水流,以利進行約1.5-2月清池、曬池一次的工作。當翻動砂質底時其含沙比例自然提高,如此可延長砂質底的壽命,即可避免蜆黑殼化的發生。。4. 生態性混養。蜆池內混養一些魚、蝦、螺類,一方面多少會有一些收穫,增加收益,另一方面養殖場的空間可以充分利用。(1)混養溪哥魚:溪哥魚是混養在蜆池中最理想的魚種,因為溪哥魚喜歡棲息於清澈水域的魚類,在池中不佔蜆生長空間。混養主要目的是可以捕食會消耗藻水之水蚤類,當動物性餌料不足時,也可以投餵一些人工飼料。平均每分地可放養4,000-5,000尾。因體型小 (約16 cm)、產量少,售價甚高;(2)混養淡水蝦類:溪蝦是混養在蜆池中最理想的蝦種,因為溪蝦喜歡游泳於清澈水域,在池中不佔蜆生長空間,又可以攝食池底附著性藻類、絲藻及夾雜於「擬糞」中的藻類,也能捕食會消耗藻水之水蚤類。溪蝦能在池中能自行繁殖,故常保持一定數量,自然生產量少、價格高,可間捕出售;(3)混養田螺:蜆池放養田螺,目的為能攝取底藻及飼料、藻屑沉澱物,可降低池底污染,增加收益。。以上三種魚、蝦、螺類與蜆一樣喜歡棲息於溫暖水域。當水質不佳,水溫達到32℃以上時,蜆常會有不良反應。主要對策是排水設計盡量能排出飼料、藻屑及「擬糞」等沉澱物的系統,然後再注滿池水。用減速馬達水車。因考慮節省電力,在水流能單向流通之地點,於夜間啟用一具抽水量適當的抽水馬達,使能帶動蜆池合適的水流,達到穩定水質的目標。。
公佈日期2019-06-14T11:38:56

標題

如何解決河蜆養不大及黑殼化問題?

連結

https://www.tfrin.gov.tw/theme_data.php?theme=qa&sub_theme=fishery&id=497

回答

(一) 藻水池之培養方式。目前蜆養殖方式,普遍只設置單一餌料培育池,故池底容易累積有機質;又引用藻水時,無法確定池中之有機肥是否充分醱酵,而且自然增殖之藻類濃度亦不穩定。這是因為池中有各種餌料生物,彼此制衡的結果,不容易產生某一種餌料生物之優勢種。另外,在引用藻水時,通常必須盡量抽取表層水,而且不能在翻攪後立即使用,所以餌料培育池之藻水利用率只能達到一半。餌料生物不足時,養殖業者會直接在養蜆池投撒肥料或飼料,當飼料沒有被完全利用及分解時就會沉積池底,並緩慢分解醱酵,造成底土變黑或酸化,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腐蝕蜆殼,而產生「臭頭」蜆的現象。因此,相關改善方法為餌料培育池的水深須達60 cm,池水必須易於排乾、實施曬池及翻土工作。一般是將藻水池與養殖池的比例設為1 : 3-1 : 5,利用水位之落差,一池規劃為家畜、禽糞、尿收集分解池,三池以上設置為藻水培育池。一般藻水池30坪,化學肥料安全用量為硫酸銨10-15 kg,硝酸2.5-7.5 kg,過磷酸鈣2.5-5.0 kg。各藻水池應陸續進行曬池、翻動池底砂泥土的步驟;注水後一星期內,藻水池陸續會產生大量原生動物、綠色藻水 (小球藻 (綠藻))、矽藻、盤星藻、柵藻等。可利用池水之落差,將藻水引注入養成池。當第一池藻水供應結束後,應馬上進行曬池及翻土的工作。緊接著第二、三池之餌料生物培育池,陸續供應藻水給蜆養成池。養殖期間,白天最好能保持水色為綠褐色,透明度35 cm以上,到了黃昏剛好藻水被完全濾食,夜間池水色轉為清澈,同時也要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及保持適當水流。當藻水不足時,可以投餵人工粉狀配合飼料、黃豆粉、麥麩或米糠等。。(二) 蜆池管理重點工作。1. 營造光合作用菌之生長環境。光合菌種類甚多,蜆池若營造適當水流及優良水質,可自然生成。又大部分的光合菌,均能在底泥處吸收二氧化碳及硫化氫,並在日光下合成營養分而行自營生活。。2. 更換砂質,改善池底。蜆池經一段時間飼養後,池底會慢慢沉積一些污泥或藻類屍骸,而易產生蜆殼黑化。所以每當池蜆收成後,須將池底污泥或池底砂泥用推土機移除,然後再添加新砂約5-10 cm高,再繼續養殖。。3. 定期實施清池分養工作。如果有定期實施清池、分養工作,池子應設計為容易進行清池、曬池之方式。池子設為多池,而池與池之間具有連通管,同時又能控制為單流向水流,以利進行約1.5-2月清池、曬池一次的工作。當翻動砂質底時其含沙比例自然提高,如此可延長砂質底的壽命,即可避免蜆黑殼化的發生。。4. 生態性混養。蜆池內混養一些魚、蝦、螺類,一方面多少會有一些收穫,增加收益,另一方面養殖場的空間可以充分利用。(1)混養溪哥魚:溪哥魚是混養在蜆池中最理想的魚種,因為溪哥魚喜歡棲息於清澈水域的魚類,在池中不佔蜆生長空間。混養主要目的是可以捕食會消耗藻水之水蚤類,當動物性餌料不足時,也可以投餵一些人工飼料。平均每分地可放養4,000-5,000尾。因體型小 (約16 cm)、產量少,售價甚高;(2)混養淡水蝦類:溪蝦是混養在蜆池中最理想的蝦種,因為溪蝦喜歡游泳於清澈水域,在池中不佔蜆生長空間,又可以攝食池底附著性藻類、絲藻及夾雜於「擬糞」中的藻類,也能捕食會消耗藻水之水蚤類。溪蝦能在池中能自行繁殖,故常保持一定數量,自然生產量少、價格高,可間捕出售;(3)混養田螺:蜆池放養田螺,目的為能攝取底藻及飼料、藻屑沉澱物,可降低池底污染,增加收益。。以上三種魚、蝦、螺類與蜆一樣喜歡棲息於溫暖水域。當水質不佳,水溫達到32℃以上時,蜆常會有不良反應。主要對策是排水設計盡量能排出飼料、藻屑及「擬糞」等沉澱物的系統,然後再注滿池水。用減速馬達水車。因考慮節省電力,在水流能單向流通之地點,於夜間啟用一具抽水量適當的抽水馬達,使能帶動蜆池合適的水流,達到穩定水質的目標。。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56

根據名稱 如何解決河蜆養不大及黑殼化問題 找到的相關資料

如何解決河蜆養不大及黑殼化問題?

公佈日期: 2012-04-20T00:00:00 | 回答: (一) 藻水池之培養方式。目前蜆養殖方式,普遍只設置單一餌料培育池,故池底容易累積有機質;又引用藻水時,無法確定池中之有機肥是否充分醱酵,而且自然增殖之藻類濃度亦不穩定。這是因為池中有各種餌料生物,彼...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如何解決河蜆養不大及黑殼化問題?

公佈日期: 2012-04-20T00:00:00 | 回答: (一) 藻水池之培養方式。目前蜆養殖方式,普遍只設置單一餌料培育池,故池底容易累積有機質;又引用藻水時,無法確定池中之有機肥是否充分醱酵,而且自然增殖之藻類濃度亦不穩定。這是因為池中有各種餌料生物,彼...

@ 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 搜尋所有 如何解決河蜆養不大及黑殼化問題 ... ]

在『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資料集內搜尋:


與如何解決河蜆養不大及黑殼化問題?同分類的水產試驗所漁業問答

何謂餘氯?養殖水中如有餘氯,如何改善?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1 | 回答: 自來水消毒大部分採用氯劑 (氯氣或次氯酸鹽),其目的在於消滅水中可能存在之病原體,以防止疾病藉由水源擴散。但水中也因此會有氯氣或次氯酸鹽的殘留,我們稱之為「殘留氯」或「餘氯」。餘氯有消滅細菌、病毒的作...

使用柴油之浮水性來消滅水生昆蟲,不知對水質、土質及蝦苗有何傷害?除以藥物滅蟲外,有何種方式可使水生昆蟲數量減少或消滅?另,蝌蚪快變成青蛙時,是否會掠食蝦苗?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1 | 回答: 一般淡水區域的水生動物,有大肚魚、水蠆 (蜻蜓的幼蟲)、螺類、紅娘華 (又叫「水中蠍子」) 及龍蝨等,在養殖池中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蝦類成長及活存,因此在放養蝦苗前應先行整池清除。以柴油消滅水生昆蟲,會...

有關吳郭魚加工廢料產製魚粉之設備?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1 | 回答: 吳郭魚加工廢料產製魚粉之設備,除國產之螺旋攪拌二重鍋可資利用外,若要提升品質則宜先以蒸氣加熱後壓出油水,用傾濾機 (除泥機,Decanter centrifuge) 將肉泥與流體分離,再以高速固液離心...

請問何處可購買蝦仁原料?請提供相關加工技術或出版品?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1 | 回答: 蝦仁之主要原料為紅小蝦、劍蝦、火燒蝦等,以往以蘇澳、基隆、高雄、東港等地為主要供應處所,其中基隆之捕獲量約佔二分之一。惟近幾年來,由於漁場變動、勞力短缺,捕獲量大幅減少,各地原料蝦的供應量也因而急速下...

請問在海邊釣魚的適當時間是漲潮還是退潮時?若為漲潮,應選剛開始漲潮還是接近結束時 (即滿潮)?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0 | 回答: 在海邊釣魚時,通常以即將滿潮時較佳,即所謂漲潮時的「憩流」。當大潮時,憩流時間較短;而農曆初一、十五後4-10天則憩流時間較長。但無論如何,至海邊垂釣時,除了必要之裝備,例如救生衣、防滑鞋等外,絕不可...

請問虹彩病毒特徵及傳播方式?會感染哪些海水魚?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0 | 回答: 1993年起,澎湖箱網養殖的嘉鱲;魚發生大量死亡,病魚除食慾降低外,無明顯的外表症狀,但脾臟有腫大現象。此病害與日本養殖嘉鱲;魚虹彩病毒症 (Red seabream irid...

請問Basafish和Catfish有何不同?如何去除土味?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0 | 回答: 據報導,美國於1999年自越南輸入通稱為越南鯰 (Vietnamese catfish) 之巴沙鯰 (basa Pangasius bocourti) 與特拉鯰 (tra P. hypophthalm...

尼加拉瓜響螺肉及殼加工技術改善及市場計畫。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25 | 回答: 響螺 (Strombus gigas),一般稱為女王鳳凰螺 (Queen conch),棲息於近海海底的砂質或礫石區、海草叢中。因殼口為明亮的粉紅色,所以又有粉紅鳳凰螺 (Pink conch) 之稱...

有關鮪魚使用一氧化碳發色之食品衛生安全之相關問題:一、水產品使用一氧化碳進行發色是否有相關法令許可或禁止?二、使用一氧化碳在鮪魚及旗魚肉品加工時,是否會造成肉質軟爛,甚至魚肉剝離?三、鮪魚肉中時常會有...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25 | 回答: 一、使用一氧化碳進行發色是否有相關法令許可或禁止因國家而異,日本、美國就已明令禁止。二、一氧化碳主要在固定肌紅素或血紅素之紅色,與魚肉肉質軟爛、魚肉剝離無關。三、CO只與肌紅素或血紅素作用,與此無關。...

請問如何清除鯊魚的沙質外皮?不知是否可以用鹽酸處理 (沙除去後用水沖淨) 而不會影響食用。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25 | 回答: Blue shark與thresher shark即俗稱之水鯊及長尾鯊,其皮面特性剛好是兩個極端,前者吸水快不耐煮,後者皮超級硬。水鯊因皮面細嫩,其去鱗條件較特殊,根據本所研究,以熱水 (90-95℃...

 ;  請問石斑魚及虱目魚自產地離水後需幾度來控制其新鮮度?如何處理魚鱗 (去鱗) 與清肚?急速冷凍、包裝冷藏、運輸期限等技術?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25 | 回答:   台灣之石斑魚多以活魚或冰藏形態銷售為主,凍藏漁獲之售價較低;虱目魚亦以冰藏鮮魚形態銷售為主,僅有少部分加工製作成魚丸、蒲燒、罐頭等產品;二者之物流方式大不相同。一般冷藏魚保藏溫度約0℃,漸藏溫度...

貴所是否有單細胞藻類供研究。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4 | 回答: 本所東港分所收集保存表列之單細胞海水藻類,請依照下表提出申請,若有疑問,請與餌料生物研究室聯絡。餌料生物種原申請表請選取需要之項目微藻類□ 擬球藻 Nannochloropsis□ 扁藻 Tetras...

請問有關魚類感染腹水症之原因?歷年來是否還有相關個案發生?腹水症的治療對策?魚類的腹水症是否只會發生在某些特定的魚種?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4 | 回答: 魚類感染腹水症的可能因素很多,包括細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黴菌性疾病、營養性疾病、環境水質適應不良症及其它感染症等等,所有會造成魚體內滲透壓不平衡,因而造成腎臟傷害的急性或慢性病症,都可能會引起腹水症...

因本人喜歡釣魚,對釣上之魚均再放回,是否能提供做標識的工具,以便日後如果再有人捕獲,可查出其成長記錄。如果貴所無法提供工具,請問何處可購得?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4 | 回答: 魚類作標識之目的,主要應用於魚類的成長、族群大小、族群間的關係、移動與洄游等的探討。其方法甚多,有染色、紋身、烙印、剪鰭、植入標識、植入微標識等方式,因魚種及大小而異。有關魚類的標識資訊,可參閱行政院...

何謂熱帶海魚毒,對人體有何影響?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4 | 回答: 海洋生物毒包括:1.河魨毒(tetrodotoxin, TTX), 2.麻痺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 PSP), 3.魚肉毒或雪卡毒(ciguatoxin), 4...

何謂餘氯?養殖水中如有餘氯,如何改善?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1 | 回答: 自來水消毒大部分採用氯劑 (氯氣或次氯酸鹽),其目的在於消滅水中可能存在之病原體,以防止疾病藉由水源擴散。但水中也因此會有氯氣或次氯酸鹽的殘留,我們稱之為「殘留氯」或「餘氯」。餘氯有消滅細菌、病毒的作...

使用柴油之浮水性來消滅水生昆蟲,不知對水質、土質及蝦苗有何傷害?除以藥物滅蟲外,有何種方式可使水生昆蟲數量減少或消滅?另,蝌蚪快變成青蛙時,是否會掠食蝦苗?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1 | 回答: 一般淡水區域的水生動物,有大肚魚、水蠆 (蜻蜓的幼蟲)、螺類、紅娘華 (又叫「水中蠍子」) 及龍蝨等,在養殖池中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蝦類成長及活存,因此在放養蝦苗前應先行整池清除。以柴油消滅水生昆蟲,會...

有關吳郭魚加工廢料產製魚粉之設備?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1 | 回答: 吳郭魚加工廢料產製魚粉之設備,除國產之螺旋攪拌二重鍋可資利用外,若要提升品質則宜先以蒸氣加熱後壓出油水,用傾濾機 (除泥機,Decanter centrifuge) 將肉泥與流體分離,再以高速固液離心...

請問何處可購買蝦仁原料?請提供相關加工技術或出版品?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1 | 回答: 蝦仁之主要原料為紅小蝦、劍蝦、火燒蝦等,以往以蘇澳、基隆、高雄、東港等地為主要供應處所,其中基隆之捕獲量約佔二分之一。惟近幾年來,由於漁場變動、勞力短缺,捕獲量大幅減少,各地原料蝦的供應量也因而急速下...

請問在海邊釣魚的適當時間是漲潮還是退潮時?若為漲潮,應選剛開始漲潮還是接近結束時 (即滿潮)?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0 | 回答: 在海邊釣魚時,通常以即將滿潮時較佳,即所謂漲潮時的「憩流」。當大潮時,憩流時間較短;而農曆初一、十五後4-10天則憩流時間較長。但無論如何,至海邊垂釣時,除了必要之裝備,例如救生衣、防滑鞋等外,絕不可...

請問虹彩病毒特徵及傳播方式?會感染哪些海水魚?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0 | 回答: 1993年起,澎湖箱網養殖的嘉鱲;魚發生大量死亡,病魚除食慾降低外,無明顯的外表症狀,但脾臟有腫大現象。此病害與日本養殖嘉鱲;魚虹彩病毒症 (Red seabream irid...

請問Basafish和Catfish有何不同?如何去除土味?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00 | 回答: 據報導,美國於1999年自越南輸入通稱為越南鯰 (Vietnamese catfish) 之巴沙鯰 (basa Pangasius bocourti) 與特拉鯰 (tra P. hypophthalm...

尼加拉瓜響螺肉及殼加工技術改善及市場計畫。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25 | 回答: 響螺 (Strombus gigas),一般稱為女王鳳凰螺 (Queen conch),棲息於近海海底的砂質或礫石區、海草叢中。因殼口為明亮的粉紅色,所以又有粉紅鳳凰螺 (Pink conch) 之稱...

有關鮪魚使用一氧化碳發色之食品衛生安全之相關問題:一、水產品使用一氧化碳進行發色是否有相關法令許可或禁止?二、使用一氧化碳在鮪魚及旗魚肉品加工時,是否會造成肉質軟爛,甚至魚肉剝離?三、鮪魚肉中時常會有...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25 | 回答: 一、使用一氧化碳進行發色是否有相關法令許可或禁止因國家而異,日本、美國就已明令禁止。二、一氧化碳主要在固定肌紅素或血紅素之紅色,與魚肉肉質軟爛、魚肉剝離無關。三、CO只與肌紅素或血紅素作用,與此無關。...

請問如何清除鯊魚的沙質外皮?不知是否可以用鹽酸處理 (沙除去後用水沖淨) 而不會影響食用。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25 | 回答: Blue shark與thresher shark即俗稱之水鯊及長尾鯊,其皮面特性剛好是兩個極端,前者吸水快不耐煮,後者皮超級硬。水鯊因皮面細嫩,其去鱗條件較特殊,根據本所研究,以熱水 (90-95℃...

 ;  請問石斑魚及虱目魚自產地離水後需幾度來控制其新鮮度?如何處理魚鱗 (去鱗) 與清肚?急速冷凍、包裝冷藏、運輸期限等技術?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25 | 回答:   台灣之石斑魚多以活魚或冰藏形態銷售為主,凍藏漁獲之售價較低;虱目魚亦以冰藏鮮魚形態銷售為主,僅有少部分加工製作成魚丸、蒲燒、罐頭等產品;二者之物流方式大不相同。一般冷藏魚保藏溫度約0℃,漸藏溫度...

貴所是否有單細胞藻類供研究。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4 | 回答: 本所東港分所收集保存表列之單細胞海水藻類,請依照下表提出申請,若有疑問,請與餌料生物研究室聯絡。餌料生物種原申請表請選取需要之項目微藻類□ 擬球藻 Nannochloropsis□ 扁藻 Tetras...

請問有關魚類感染腹水症之原因?歷年來是否還有相關個案發生?腹水症的治療對策?魚類的腹水症是否只會發生在某些特定的魚種?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4 | 回答: 魚類感染腹水症的可能因素很多,包括細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黴菌性疾病、營養性疾病、環境水質適應不良症及其它感染症等等,所有會造成魚體內滲透壓不平衡,因而造成腎臟傷害的急性或慢性病症,都可能會引起腹水症...

因本人喜歡釣魚,對釣上之魚均再放回,是否能提供做標識的工具,以便日後如果再有人捕獲,可查出其成長記錄。如果貴所無法提供工具,請問何處可購得?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4 | 回答: 魚類作標識之目的,主要應用於魚類的成長、族群大小、族群間的關係、移動與洄游等的探討。其方法甚多,有染色、紋身、烙印、剪鰭、植入標識、植入微標識等方式,因魚種及大小而異。有關魚類的標識資訊,可參閱行政院...

何謂熱帶海魚毒,對人體有何影響?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7:54 | 回答: 海洋生物毒包括:1.河魨毒(tetrodotoxin, TTX), 2.麻痺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 PSP), 3.魚肉毒或雪卡毒(ciguatoxin),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