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4 | 回答: 本中心餵食輪蟲綠藻,並穩定維持輪蟲生活史,以持續保持輪蟲種原活力。保種培養期間皆控溫使輪蟲可穩定繁殖保種,並不使用冷藏方式保種,亦不生產耐久卵。市面上販售乾燥輪蟲卵,理論上一般消費者依使用說明操作應可...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4 | 回答: 白蝦體色由綠轉紅,主要係因蝦紅素與蛋白質螯合有關,當蝦紅素與蛋白質螯合時,因立體構型的改變,在光照下呈現綠色,反之當蝦紅素與蛋白質分離後,回到還原態的蝦紅素則呈現黃紅色。白蝦未經烹煮前,退冰後蝦頭呈紅...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40:03 | 回答: 小球藻能給輪蟲吃,亦可作為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但不論是小球藻或擬球藻,都必需先經過去鹽分等操作,才能供食用或作為保健食品原料。小球藻與擬球藻皆可作為水產餌料,但擬球藻營養成分較符合水產幼生需求,而小球藻...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50 | 回答: 魚蝦混養目前以主養虱目魚混養白蝦居多,此外,鯔科魚類之烏魚及豆仔魚,俗稱金錢魚、變身苦的黑星銀魚共,臭肚魚科之星點臭肚及網紋臭肚魚,俗稱富貴魚之圓翅燕魚等,均是較具經濟價值可與白蝦混養之魚種,亦可選擇...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50 | 回答: 無毒蝦定義非常廣,本中心所指之SPF白蝦係指無感染特定病毒 (白點病毒等) 及弧菌 (早死症) 之白蝦,這些病毒和弧菌並非人蝦共通,在蝦子煮熟後,對於人體是不會有影響的。若您想自行檢驗病毒及弧菌,可以...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9 | 回答: 當面臨養殖生物發生疾病問題時,以往養殖戶常使用抗生素加以治療,然而抗生素過量的使用易發生殘留而污染環境及危害人體健康,也可能導致具有抗藥性的菌株出現,而此風險不只造成養殖的損失,該類具有抗藥性的細菌也...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9 | 回答: 希瓦氏菌 (Shewanella putrefacens) 及潘朵拉菌 (Pantoea sp.) 皆是代謝氨氮及亞硝酸的有效菌種,該菌以不同於硝化菌代謝路徑,將亞硝酸轉化成氨,以氮氣方式釋放到空氣中...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9 | 回答: 關於龍蝦蝦肉呈乳白色病變,有以下幾種可能病因,(1)微孢子蟲症感染:為原蟲寄生感染肌肉或生殖腺而呈白濁,受感染蝦體表背部呈藍黑,病兆區軟化及腫塊形成,又稱蝦乳化 (白化) 症;(2)立克次體樣細菌感染...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9 | 回答: 為防止漁獲物的變質與腐敗,捕獲後應於低溫下保存。若無冷藏庫可用,常用碎冰和水冰法保持魚貨新鮮。冰箱 (或保麗龍) 先置入碎冰,冰上可鋪層厚塑膠袋,將魚體整齊排放使其冷卻到0℃左右,亦可加入少量食鹽 (...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1 | 回答: 本中心目前並無實際處理過貝蚤孳生的經驗,貝蚤是介形蟲的俗稱,經查閱相關資料,由其消化道中食物泡的顏色判斷貝蚤應以附生藻為主要食物,數量過多才會對養殖生物造成影響。一般建議的處理方式為:(1)混養會攝食...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1 | 回答: 花枝屬於軟體動物頭足類,此類動物血液中含有血藍蛋白 (hemocyanin),功用在於協助養分運送,因其為含銅蛋白質,接觸空氣後,和氧結合會變成藍色。食用上,目前尚無研究報導提及對身體有害。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1 | 回答: 目前市面上水質穩定劑最基本的功能是去除自來水中的餘氯,此外,改良的多功能水質穩定劑,也可處理氨、亞硝酸及重金屬等物質。以去除自來水中的餘氯而言,一般常見的配方是使用俗稱〝海波〞或〝大蘇打〞的硫代硫酸鈉...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1 | 回答: 光合菌及硝化菌在養殖上都有淨化水質的功能,其中硝化菌的功能是去除水中有毒的氨和亞硝酸,而光合細菌亦可消耗水中的小分子有機物、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因此二者皆會分解殘餌與排泄物,並加速氨和亞硝酸的排除。 |
| 公佈日期: 2021-07-14T13:05:00 | 回答: 裙帶菜 (Undaria pinnatifida) 在分類學上屬於褐藻綱 (Phaeophyceae) 海帶目 (Laminariales) 翅藻科 (Alariaceae) 之裙帶菜屬 (Undar...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40 | 回答: 。生命週期從種蝦交配形成受精卵開始,約3週後孵化成葉狀幼體 (phyllosoma),體長約0.2 cm,經1年約11期的浮游階段後變態成透明幼體 (pueruli),體長約3.4 cm,此時開始向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