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佈日期: 2021-06-09T15:03:00 | 回答: 昆布製造方法如下:。採收→曬乾→整修→日曬→包裝。在曬乾部分,是可以使用自然乾燥法 (日曬),且在曬乾步驟前,可以先進行沙石清洗,節省後續整修再一次去除多餘沙石... |
| 公佈日期: 2021-06-09T15:02:00 | 回答: 藍綠藻在室內試驗培養藻水餵養蝦苗的過程中僅出現過一次紀錄,當時是因為水質惡化引發,因此個人判斷是偏向引入水源或者其他水族資材帶入,在水質不良的情況下造成藍綠藻孳生。但確實有其他文獻報告提及在藍綠藻繁生... |
| 公佈日期: 2021-05-06T12:50:00 | 回答: 水產養殖之餌料生物篩選主要有幾個原則,分別為種原易取得、易大量培養、體型適中、具可食性、高消化率、含必需營養成分、可浮游且活動力差、生活史短且快、價格低廉。。一般所稱「孑孓」係指蚊科幼蟲,是蚊子由卵成... |
| 公佈日期: 2021-05-06T12:49:00 | 回答: 由所附圖片顯示該池塘係為〝絲藻〞繁生所困擾,絲藻為著生於池底、池壁之細絲狀藻類。一般池塘常因水色太清,陽光直射池底,以致絲藻生長。若初期放任其生長,而無清除作為,則絲藻會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吸收池中營養... |
| 公佈日期: 2021-04-06T11:09:00 | 回答: 澳洲小龍蝦繁殖季集中於夏季,在26-29℃的環境下每年約可繁殖3次,21-22℃每年繁殖約2次,冬季低溫幾乎不繁殖,因此適當加溫能促進性腺發育成熟,提高抱卵速率。。體型與抱卵量相關,繁殖時宜選用100... |
| 公佈日期: 2021-04-06T11:07:00 | 回答: 養殖池於放養前須進行整池消毒作業,土底養殖池將水放乾,曝曬1-2星期至龜裂後,每公頃養殖池撒石灰200-500 kg;水泥池或FRP桶,需充分刷洗後,以二氧化氯、漂白水或BKC等消毒劑處理,徹底殺死病...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9:08 | 回答: 所謂的腐植酸指的是能夠溶在強鹼溶液中的物質,但一般市售的腐植酸係指以氫氧化鉀或是氫氧化鈉去溶解泥煤而產生的黑色黏稠物質。使用氫氧化鉀者就是所謂的腐植酸鉀,而使用氫氧化鈉者,則是腐植酸鈉,但均通稱為腐植...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56 | 回答: (1)水與鰻苗比例:1 kg鰻 (約5,000尾) 加2公升水;(2)是否需先馴化或淡水:需先馴化至淡水;(3)是否要加藥:不需加藥;(4)是否要加飼料:不需飼料;(5)是否需打氧:打純氧氧氣與水比例...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56 | 回答: (1) 泰國蝦白體病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 of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2) 南美白對蝦白斑病White spot disease of...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56 | 回答: 目前本中心進行的採卵方式,是無需將產卵床取出的,而是以解剖刀直接伸入水族箱中延卵床平面,小心平推切斷其附著絲 (透紅雌魚兇猛可戴棉質手套),此時受精卵下沉,再以塑膠吸管收集至培養皿中,可盡量選擇卵床邊... |
| 公佈日期: Mon, 29 Nov -0001 16:00:00 GMT | 回答: 魷魚、烏賊等在日文皆通稱為「イカ」,而在中文則區分有花枝、墨魚、軟絲、透抽、鎖管、小卷、魷魚等稱呼。在生物分類中,其皆屬於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頭足綱 (Cephalopoda) 十腕總目... |
| 公佈日期: Mon, 29 Nov -0001 16:00:00 GMT | 回答: 有關魚類與貝類的痛覺等問題,目前學界仍沒有一致的觀點與證據。其在魚類的部分研究較多,貝類則較少資料。首先在解剖學上可辨識出魚類具有痛覺受器 (nociceptor),而傳統生理學的痛覺路徑為痛覺受器傳... |
| 公佈日期: Mon, 29 Nov -0001 16:00:00 GMT | 回答: 圖片中的青蟹 (沙母),是已成熟交配後的母蟹,我們俗稱紅蟳,其可食用的主要有生殖腺 (呈現橘紅色)、肝胰腺 (呈現黃白色) 及肌肉三個部分。。青蟹為雜食性,其風味及肝胰腺易受到其攝食的食物種類而有所變... |
| 公佈日期: Mon, 29 Nov -0001 16:00:00 GMT | 回答: 依據您提供的圖片,黑色組織位於蝦身腹部處。蝦類一般常見黑色素形成,係因蝦體內的原酚氧化酵素經一系列反應轉化成酚氧化酵素,催化黑色素等黑化作用。此一黑色素沉積現象常發生於高密度養殖環境,蝦體因相互碰撞導... |
| 公佈日期: Mon, 29 Nov -0001 16:00:00 GMT | 回答: 腹吸鰍科及爬鰍科在臺灣觀賞水族市場上俗稱爬岩鰍、提琴鼠或葫蘆鼠,是常見的觀賞魚種,腹吸鰍科及爬鰍科魚類皆屬於初級性淡水魚,生活於淡水水域。一般腹吸鰍科為性別二型化 (sexual dimorph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