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標題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的Source是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57C2EB546ACD614D, 內容是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位於臺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距離臺灣約1600公里,我國最南邊疆域的太平島,在大約0.5平方公里的島上,竟然有超過140頭以上的產卵母龜在此繁衍下一代。 教育部所屬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以下簡稱海生館) 助理研究....
ArticleType | 0 |
FileName | (空) |
Link | (空) |
Source |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57C2EB546ACD614D |
標題 | 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
內容 | 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位於臺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距離臺灣約1600公里,我國最南邊疆域的太平島,在大約0.5平方公里的島上,竟然有超過140頭以上的產卵母龜在此繁衍下一代。
教育部所屬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以下簡稱海生館) 助理研究員李宗賢表示,過去近30年在小琉球、望安和蘭嶼對於海龜生殖生態之調查工作已累積許多重要數據。惟同為擁有許多海龜的太平島,因地處偏遠,目前仍缺乏長期且完整的產卵母龜數量調查數據,在海洋保育署支持下,海生館得以進行南沙太平島產卵海龜的調查。
海生館表示,在2024年近4個月的時間,就記錄到141頭上岸產卵的綠蠵龜,其數量遠遠高於臺灣其他離島之產卵母龜數量。根據海洋保育署及過去地方政府的長期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臺灣幾個主要的海龜產卵地,例如小琉球和望安每年產卵母龜數量多在8頭以下,蘭嶼則在10-20頭左右。在卵窩數量方面,本次調查期間觀察到221個卵窩,過去資料顯示,望安、蘭嶼和小琉球的產卵母龜,每年產下總卵窩數,約為4-55窩、3-47窩和5-17窩。因此透過本次調查資料推論,南沙太平島的上岸產卵母龜及卵窩數量應為全國之冠,顯示太平島為綠蠵龜重要之產卵棲地。調查期間觀察到的卵母龜個體,與過往臺灣其他實地調查結果相同,皆為綠蠵龜。此外,本次記錄到之產卵母龜資料,也發現臺灣過往未見之最小體型的上岸產綠蠵龜(84公分的背甲曲線長度),體型較小的產卵母龜可能顯示該區域有較多新的年輕個體加入產卵的行列。
海生館指出,太平島無論是在產卵母龜數量或是卵窩數量與密度,皆遠高於臺灣過往其他地區的紀錄,顯示太平島為臺灣非常重要的綠蠵龜產卵熱點,未來將持續和海保署合作,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深入探查,相關資料未來皆可列入IUCN海龜專家小組之年度區域報告(MTSG Annual Regional Report : Sea Turtles in the East Asia Region)中,藉此提升臺灣海龜保育工作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
資料來源 | 秘書室 |
相關檔案 | (空) |
相關連結 | (空) |
相關圖片 | 太平島產卵之母綠蠵龜(https://ws.nmmba.gov.tw/001/Upload/217/relpic/6412/13453/1499c139-e555-4887-bda9-1bb37dd520b2.jpg),完成產卵後準備重返大海之母綠蠵龜(https://ws.nmmba.gov.tw/001/Upload/217/relpic/6412/13453/0b82362e-4751-466d-9bfd-7b567ed8844b.jpg),孵化後爬向大海的小綠蠵龜 (2)(https://ws.nmmba.gov.tw/001/Upload/217/relpic/6412/13453/30ccd433-7c34-4bf4-abff-dd69ff1df12d.jpg),孵化後爬向大海的小綠蠵龜(https://ws.nmmba.gov.tw/001/Upload/217/relpic/6412/13453/17edb3fa-eb87-43c9-b03c-aac8373eda8a.jpg), |
相關影音 | (空) |
ArticleType0 |
FileName(空) |
Link(空) |
Source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57C2EB546ACD614D |
標題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
內容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位於臺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距離臺灣約1600公里,我國最南邊疆域的太平島,在大約0.5平方公里的島上,竟然有超過140頭以上的產卵母龜在此繁衍下一代。
教育部所屬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以下簡稱海生館) 助理研究員李宗賢表示,過去近30年在小琉球、望安和蘭嶼對於海龜生殖生態之調查工作已累積許多重要數據。惟同為擁有許多海龜的太平島,因地處偏遠,目前仍缺乏長期且完整的產卵母龜數量調查數據,在海洋保育署支持下,海生館得以進行南沙太平島產卵海龜的調查。
海生館表示,在2024年近4個月的時間,就記錄到141頭上岸產卵的綠蠵龜,其數量遠遠高於臺灣其他離島之產卵母龜數量。根據海洋保育署及過去地方政府的長期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臺灣幾個主要的海龜產卵地,例如小琉球和望安每年產卵母龜數量多在8頭以下,蘭嶼則在10-20頭左右。在卵窩數量方面,本次調查期間觀察到221個卵窩,過去資料顯示,望安、蘭嶼和小琉球的產卵母龜,每年產下總卵窩數,約為4-55窩、3-47窩和5-17窩。因此透過本次調查資料推論,南沙太平島的上岸產卵母龜及卵窩數量應為全國之冠,顯示太平島為綠蠵龜重要之產卵棲地。調查期間觀察到的卵母龜個體,與過往臺灣其他實地調查結果相同,皆為綠蠵龜。此外,本次記錄到之產卵母龜資料,也發現臺灣過往未見之最小體型的上岸產綠蠵龜(84公分的背甲曲線長度),體型較小的產卵母龜可能顯示該區域有較多新的年輕個體加入產卵的行列。
海生館指出,太平島無論是在產卵母龜數量或是卵窩數量與密度,皆遠高於臺灣過往其他地區的紀錄,顯示太平島為臺灣非常重要的綠蠵龜產卵熱點,未來將持續和海保署合作,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深入探查,相關資料未來皆可列入IUCN海龜專家小組之年度區域報告(MTSG Annual Regional Report : Sea Turtles in the East Asia Region)中,藉此提升臺灣海龜保育工作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
資料來源秘書室 |
相關檔案(空) |
相關連結(空) |
相關圖片太平島產卵之母綠蠵龜(https://ws.nmmba.gov.tw/001/Upload/217/relpic/6412/13453/1499c139-e555-4887-bda9-1bb37dd520b2.jpg),完成產卵後準備重返大海之母綠蠵龜(https://ws.nmmba.gov.tw/001/Upload/217/relpic/6412/13453/0b82362e-4751-466d-9bfd-7b567ed8844b.jpg),孵化後爬向大海的小綠蠵龜 (2)(https://ws.nmmba.gov.tw/001/Upload/217/relpic/6412/13453/30ccd433-7c34-4bf4-abff-dd69ff1df12d.jpg),孵化後爬向大海的小綠蠵龜(https://ws.nmmba.gov.tw/001/Upload/217/relpic/6412/13453/17edb3fa-eb87-43c9-b03c-aac8373eda8a.jpg), |
相關影音(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