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47 | 回答:  ;  ;。塘虱魚科 (Clariidae) 全世界共13屬92種 (Froese and Pauly, 1997),其中以Clarias種類最多。左圖為台灣原產塘虱魚,學名為Clar...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47 | 回答: 總氨及亞硝酸的測定可購買快速檢測劑 (如圖) 來測量,測定方法為在池水中加入藥劑,然後依其顏色深淺判定濃度,非常方便。。。氨及亞硝酸之快速測定試劑。氨及亞硝酸之快速測定法。不同種魚蝦對總氨及亞硝酸的忍...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47 | 回答: 水的硬度主要是因為水中含有鈣及鎂兩種離子,因此硬度又可分為鈣硬度及鎂硬度,兩者合稱「總硬度」,簡稱「硬度」。因為大部分硬水來自碳酸鈣,因此水硬度是以碳酸鈣含量表示 (hardness as CaCO3...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46 | 回答: 本單位有鑑定部分已知養殖魚種DNA之技術,雖然目前尚未提供鑑定魚種服務,但可以來電洽詢相關之研究人員。如魚種特殊,可向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或相關大專院校等研究機構詢問。『太平洋雙色鰻』俗稱短鰭鰻,是可以養...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46 | 回答: 就圖片觀察,疑似冰藏或冷凍中,肌紅蛋白 (myoglobin) 產生自身氧化 (autooxidation),形成變性肌紅蛋白 (metmyoglobin) 而導致魚體肌肉的黑變;另外,血色素與腐敗菌...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8 | 回答: 目前微粒飼料在石斑魚苗的應用上,仍未有較明確的結果,也未見於已發表的文獻中,以下謹提供微粒飼料及在魚苗應用之實務,請參考。一、微粒飼料依其加工技術之差異,可概分為三類:(一) 微粒粘結飼料 (micr...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8 | 回答: 連日下雨海水會變淡,影響的程度要視雨量多寡以及地形條件,如台南七股潟湖或屏東大鵬灣等較封閉水域會變得較淡且影響時間會較長,但是外傘頂洲等半封閉水域,則會變化太大且為時較短。另外,上層海水會變淡,底層海...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8 | 回答: 使用未浸泡過淡水之牡蠣,最好是帶殼者,以免精子及卵死亡。利用一字起子插入牡蠣生殖巢中,流出的液體若呈細小顆粒狀為卵 (呈淡黃色),若是黏稠狀則為精子 (呈白色),雌雄比例約10 : 1。先將卵巢用手指...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8 | 回答: 養殖真珠最適溫度範圍為15-30℃,在這個水溫範圍內,育珠貝生長和發育正常,真珠生長較快。台灣過去淡水真珠養殖貝,一般係採自農田水利灌溉池塘自然生產之田貝。田貝可分為二種,即母貝及子貝。母貝是指接受外...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7 | 回答: 利用室內養殖草蝦是可以的,因主要營養來自人工投飼,飼料的成分極為重要,一般會要求好的蛋白質 (如魚粉) 與油質 (如魚油或烏賊油) 等動物性原料。飼料品質較差時,草蝦會出現以下情形:(1)身體含水量過...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7 | 回答: 一般市面的蝦米、金鉤蝦乾等所用種類不只一種,主要為對蝦科、赤對蝦屬的蝦類,例如:鬚赤對蝦 (英名Velvet shrimp, Metapenaeopsis barbata),或長角鬥士赤對蝦 (Met...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1 | 回答: 一般養殖池底土狀態可用氧化還原電位(ORP),即底質有機物質負載程度的指標來評估,因為氧化還原電位的變化,能反應底土中有機物含量,當有機物增加時,會因微生物的分解造成底土溶氧量減少而使氧化還原電位下降...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1 | 回答: 錦鯉在台灣的養殖狀況,可由漁業署「漁業年報」網頁之錦鯉進出口的產值及數量加以估計。至於內銷部分,因歸納在觀賞魚欄內,故比較難估算台灣錦鯉魚苗之年生產量,或許可再洽詢中華民國愛鯉協會 (台北市通河西街一...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1 | 回答: 魚漿的製作過程中,使用之原料種類、製程條件及添加的調味添加料或品質改善劑等,均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魚漿之白度 (whiteness) 及膠強度 (jelly strength)。推薦你參閱下述二本書籍,... |
| 公佈日期: 2019-06-14T11:38:21 | 回答: 本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鱟自然產卵期為4-9月,育苗期為全年度,本中心經多年試驗研究後,已成功建立野生鱟在室內自然產卵技術及仔鱟培育技術,孵化826天後,已經成功培育出「八齡鱟」。三棘鱟 (中國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