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的上版日期是2025/4/21 下午 02:05:00, 內容是全球首顆以臺灣現代美術先驅命名的「陳澄波」小行星,日前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通過並公告。今(21)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舉辦小行星命名頒贈典禮及微型展,並同步發布「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環景實境線上展及相關活動資訊,讓陳澄波的藝術精神與創作力量無論在虛擬世界還是實體宇宙中都....

文章類型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連結模式連結(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5546
標題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
內容

全球首顆以臺灣現代美術先驅命名的「陳澄波」小行星,日前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通過並公告。今(21)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舉辦小行星命名頒贈典禮及微型展,並同步發布「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環景實境線上展及相關活動資訊,讓陳澄波的藝術精神與創作力量無論在虛擬世界還是實體宇宙中都與我們同行。

 

陳澄波(1895-1947)是臺灣美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第1位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臺灣畫家,先後成立「赤島社」、「台陽美術協會」等重要美術團體,對臺灣藝術文化的推動貢獻卓著。國立中央大學特將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nchengpo)」,以表彰其藝術成就與精神風範。

 

頒贈典禮以金曲歌王謝銘祐及臺灣戲曲專家游源鏗聯手為此案創作的自創曲「畫一粒星」演出揭開序幕。文化部長李遠、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博物館長陳登欽、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長張隆志等各界貴賓共同出席。

 

文化部長李遠即席引用「畫一粒星」歌詞「風景來來去去,人生難免透支」,形容自己「透支」抱病前來,李遠說,「今天無論如何我都要來」,能在70多歲時,認識陳立栢並看見他無私的將陳澄波作品捐贈給國家,「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榮耀」。

 

李遠提到,他本身是學生物的,所以始終認為富有想像力的藝術與實事求是的科學,兩者間應該進行溝通,正如臺博館正在展出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就呈現藝術及科學對話最好的示範。此次,4年才能看到一次的陳澄波小行星的發現,加上臨時編號為「2005EW228」的巧合,也再一次見證了藝術與科學結合的命中註定。「臺灣的歷史經過許多的苦難,相信陳澄波小行星會保佑臺灣一路走到更好的地方,謝謝陳澄波」。

 

今年適逢陳澄波誕辰130週年,「走揣・咱的所在」特展開展迄今觀展人次已超過7萬人。臺博館長陳登欽提到,在特展中,我們將畫作轉化成一封封島嶼的情書,用風、用山、用海、用記憶,交換著關於臺灣的情感,也跟所有觀展的人相遇,這場相遇還會延續,透過環景實境線上展,結合超高畫質影像,以及華、台、英3種語音導覽內容,讓大眾在線上也能接觸陳澄波所描繪的「咱的所在」。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代表陳澄波家屬受贈小行星銘板,除了對相關單位表達感謝,他也承諾未來將會更認真思考行星命名的意義,並與基金會全體更努力發揚陳澄波精神。

 

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表示,小行星是唯一可以由發現者而命名的物體,中央大學長期致力透過行星命名權,表彰對臺灣有深遠貢獻、深厚貢獻的個人或團體,陳澄波以畫筆記錄臺灣,為這片土地留下眾多感人至深的作品,在大時代下具有高貴的靈魂,很榮幸以陳澄波之名命名小行星。

 

小行星從發現到國際命名確認往往需時數年,陳澄波小行星於2007年8月6日由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林啟生及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葉泉志共同發現,隨後由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提議命名為「陳澄波」,最終於今年1月獲永久編號「661666」,並取得正式命名。陳澄波小行星直徑約2.2公里,繞行太陽一圈4.63年(軌道週期),預估今年6月中旬最接近地球,但一般人如果想看「陳澄波小行星」,必須透過較大的望遠鏡攝影長時間曝光才能拍到。

 

臺博館鐵道部園區即日起至5月11日展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同場加映「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民眾憑臺博館鐵道部園區門票票根,於8月31日前至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看「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還可享免票優惠,活動詳情請上臺博館官網查詢。

 

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https://www.ntm.gov.tw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環景實境線上展:https://vr.ntm.gov.tw/ntmxccp130/

 

「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

地點:臺博館鐵道部園區(臺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日期:即日起至5月11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9:30-17:00(週一休館,遇國定假日或活動另行公告)

開始日期(空)
上版日期2025/4/21 下午 02:05:00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文化部長李遠(左4)、國立臺灣博物館長陳登欽(左3)、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右3)、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右4)、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院士(右2)及所長周翊(右1)、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長張隆志(左2)、「畫一粒星」創作暨演唱者謝銘祐(左1),共同見證陳澄波小行星銘牌頒贈儀式。(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a6cf754f-54bb-40b7-8c58-8b0ca65543d6.jpg);今(2025)年為陳澄波130週年誕辰,國立中央大學特將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nchengpo)」,今由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左)頒贈陳澄波小行星銘牌予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右)。(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1da21c93-a509-4da3-874c-e07bdb11d8a0.jpg);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院士進行科普短講,並說明「陳澄波小行星」將於今年6月10日前後最接近地球。(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ae3ab246-18e1-4bda-9b8a-7bb2fdb70f75.jpg);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長周翊(右)藉「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中的鹿林天文臺模型,向文化部長李遠(左)說明其運作情況。(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477a257d-4037-430c-b6d7-3229ee8f3ed6.jpg);「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以陳澄波的似顏繪為背景,展出小行星、鹿林天文臺模型。文化部長李遠(左2)、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右2)、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院士(中)及所長周翊(右1)、國立臺灣博物館長陳登欽(左1)於展區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4d332ba2-e01e-4956-9743-910195820801.jpg);「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即日起於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展出,走近樓梯抬頭即可仰望3D列印的小行星模型。(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475d441c-3f01-4a0e-b86a-41822f0db208.jpg);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現正展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與會貴賓邀請民眾一同搭配「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參觀,從中感受陳澄波的藝術精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8e2fadc4-5140-4a31-8af5-db954dfe7957.jpg);文化部長李遠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94c62544-f21f-4473-bc3a-a813254cda7a.jpg);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68f2df89-4b0f-4268-b1ba-5ddd27d02b9e.jpg);
點擊數567

文章類型

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空)

連結模式連結

(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5546

標題

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

內容

全球首顆以臺灣現代美術先驅命名的「陳澄波」小行星,日前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通過並公告。今(21)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舉辦小行星命名頒贈典禮及微型展,並同步發布「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環景實境線上展及相關活動資訊,讓陳澄波的藝術精神與創作力量無論在虛擬世界還是實體宇宙中都與我們同行。

 

陳澄波(1895-1947)是臺灣美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第1位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臺灣畫家,先後成立「赤島社」、「台陽美術協會」等重要美術團體,對臺灣藝術文化的推動貢獻卓著。國立中央大學特將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nchengpo)」,以表彰其藝術成就與精神風範。

 

頒贈典禮以金曲歌王謝銘祐及臺灣戲曲專家游源鏗聯手為此案創作的自創曲「畫一粒星」演出揭開序幕。文化部長李遠、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博物館長陳登欽、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長張隆志等各界貴賓共同出席。

 

文化部長李遠即席引用「畫一粒星」歌詞「風景來來去去,人生難免透支」,形容自己「透支」抱病前來,李遠說,「今天無論如何我都要來」,能在70多歲時,認識陳立栢並看見他無私的將陳澄波作品捐贈給國家,「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榮耀」。

 

李遠提到,他本身是學生物的,所以始終認為富有想像力的藝術與實事求是的科學,兩者間應該進行溝通,正如臺博館正在展出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就呈現藝術及科學對話最好的示範。此次,4年才能看到一次的陳澄波小行星的發現,加上臨時編號為「2005EW228」的巧合,也再一次見證了藝術與科學結合的命中註定。「臺灣的歷史經過許多的苦難,相信陳澄波小行星會保佑臺灣一路走到更好的地方,謝謝陳澄波」。

 

今年適逢陳澄波誕辰130週年,「走揣・咱的所在」特展開展迄今觀展人次已超過7萬人。臺博館長陳登欽提到,在特展中,我們將畫作轉化成一封封島嶼的情書,用風、用山、用海、用記憶,交換著關於臺灣的情感,也跟所有觀展的人相遇,這場相遇還會延續,透過環景實境線上展,結合超高畫質影像,以及華、台、英3種語音導覽內容,讓大眾在線上也能接觸陳澄波所描繪的「咱的所在」。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代表陳澄波家屬受贈小行星銘板,除了對相關單位表達感謝,他也承諾未來將會更認真思考行星命名的意義,並與基金會全體更努力發揚陳澄波精神。

 

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表示,小行星是唯一可以由發現者而命名的物體,中央大學長期致力透過行星命名權,表彰對臺灣有深遠貢獻、深厚貢獻的個人或團體,陳澄波以畫筆記錄臺灣,為這片土地留下眾多感人至深的作品,在大時代下具有高貴的靈魂,很榮幸以陳澄波之名命名小行星。

 

小行星從發現到國際命名確認往往需時數年,陳澄波小行星於2007年8月6日由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林啟生及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葉泉志共同發現,隨後由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提議命名為「陳澄波」,最終於今年1月獲永久編號「661666」,並取得正式命名。陳澄波小行星直徑約2.2公里,繞行太陽一圈4.63年(軌道週期),預估今年6月中旬最接近地球,但一般人如果想看「陳澄波小行星」,必須透過較大的望遠鏡攝影長時間曝光才能拍到。

 

臺博館鐵道部園區即日起至5月11日展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同場加映「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民眾憑臺博館鐵道部園區門票票根,於8月31日前至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看「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還可享免票優惠,活動詳情請上臺博館官網查詢。

 

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https://www.ntm.gov.tw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環景實境線上展:https://vr.ntm.gov.tw/ntmxccp130/

 

「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

地點:臺博館鐵道部園區(臺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日期:即日起至5月11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9:30-17:00(週一休館,遇國定假日或活動另行公告)

開始日期

(空)

上版日期

2025/4/21 下午 02:05:00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文化部長李遠(左4)、國立臺灣博物館長陳登欽(左3)、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右3)、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右4)、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院士(右2)及所長周翊(右1)、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長張隆志(左2)、「畫一粒星」創作暨演唱者謝銘祐(左1),共同見證陳澄波小行星銘牌頒贈儀式。(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a6cf754f-54bb-40b7-8c58-8b0ca65543d6.jpg);今(2025)年為陳澄波130週年誕辰,國立中央大學特將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nchengpo)」,今由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左)頒贈陳澄波小行星銘牌予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右)。(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1da21c93-a509-4da3-874c-e07bdb11d8a0.jpg);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院士進行科普短講,並說明「陳澄波小行星」將於今年6月10日前後最接近地球。(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ae3ab246-18e1-4bda-9b8a-7bb2fdb70f75.jpg);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長周翊(右)藉「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中的鹿林天文臺模型,向文化部長李遠(左)說明其運作情況。(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477a257d-4037-430c-b6d7-3229ee8f3ed6.jpg);「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以陳澄波的似顏繪為背景,展出小行星、鹿林天文臺模型。文化部長李遠(左2)、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右2)、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院士(中)及所長周翊(右1)、國立臺灣博物館長陳登欽(左1)於展區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4d332ba2-e01e-4956-9743-910195820801.jpg);「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即日起於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展出,走近樓梯抬頭即可仰望3D列印的小行星模型。(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475d441c-3f01-4a0e-b86a-41822f0db208.jpg);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現正展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與會貴賓邀請民眾一同搭配「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參觀,從中感受陳澄波的藝術精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8e2fadc4-5140-4a31-8af5-db954dfe7957.jpg);文化部長李遠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94c62544-f21f-4473-bc3a-a813254cda7a.jpg);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5546/68f2df89-4b0f-4268-b1ba-5ddd27d02b9e.jpg);

點擊數

567

根據名稱 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 找到的相關資料

(文化部)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

文章類型: 0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tm.gov.tw/News_Content.aspx?n=5651&s=235551

@ 國立臺灣博物館新聞公告

(文化部)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

文章類型: 0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tm.gov.tw/News_Content.aspx?n=5651&s=235551

@ 國立臺灣博物館新聞公告

[ 搜尋所有 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 ... ]

在『文化新聞稿』資料集內搜尋:


與歡慶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臺博館推微型展與線上展虛實隨行同分類的文化新聞稿

「臺灣工藝」頒獎典禮 以「一工.一藝」致敬「匠人之心」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下午 05:22: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今(29)日,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舉辦集結臺灣工藝重要獎項的年度經典盛會「臺灣工藝頒獎典禮」,其中最受矚目的「國家工藝成就獎」,由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頒贈予今年得主陳...

來𨑨迌,文化部113年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成果展演南部七縣市盛大登場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下午 01:39: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今(29)日於該館少年家美學基地舉辦「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南區成果展演」。開幕由秀琴歌劇團帶領臺南市裕文國小學童登台,呈現「敲鑼打鼓扮仙」體驗內容精華,場面熱烈。活動由今年入...

典藏開卷「舊是潮」:穿上復古衣著來看展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上午 11:44:00 | 內容: 走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古蹟修復再利用的建築空間,欣賞當期展覽「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臺灣」裡百年前的歷史影像,帶給觀眾的不僅是影像當中的故事,更是空間由時光沉澱而生的獨特觀展體驗。為歡迎...

在巴黎遇見龍山寺 樂高搭建出傳教之路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上午 10:30:00 | 內容: 與臺灣淵源深厚的巴黎外方傳教會(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 M.E.P.)自11月30日至2025年7月5日將舉辦亞洲地標樂高積木大展(De...

匠心巧工 共融永續 「2024工藝之夢特展」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盛大登場

上版日期: 2024/11/28 下午 04:58:00 | 內容: 工藝因應生活需求而生,注入匠人頂真精神、生活美學意識、歷史背景、文化傳承使命及融入自然環境永續概念等元素,轉化為多元豐富創新的工藝創作品,呈現臺灣最在地的文化元素及傳統特色,亦是人們日常生活型態、美學...

Meta Craft工藝跨域研創成果發表 探索工藝創新可能性

上版日期: 2024/12/3 下午 02:25:00 | 內容: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為促進臺灣當代工藝的持續發展,以融合先進科技、現代設計與跨領域趨勢,帶動對工藝的重新認識、反思與突破,辦理Meta Craft工藝跨域研創計畫,積極探索工藝...

「絮語」林政融漆畫創作個展 獨特畫風挑戰漆畫的傳統認知

上版日期: 2024/12/3 下午 02:19:00 | 內容: 漆器是一種用生漆塗敷在器物胎體表面作為保護膜的工藝品,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並發展出許多漆藝工法。將漆藝的工法運用在平面上形成獨特的一種繪畫媒材,漆畫應運而生。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12月3日起在藝海閣展出「...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徵選開始 文化部長李遠:讓臺灣「天天都是文化日、人人都是文化人」

上版日期: 2024/12/3 上午 10:15:00 | 內容: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邁向30年之際,文化部歷經數月的規劃及諮詢,今(3)日公布「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徵選」自即日起至114年1月15日開放線上申請,獲選的文化基地將獲得50萬元獎勵及首屆入選證明,歡迎符合資...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上版日期: 2024/12/2 下午 05:32:00 | 內容: 今年適逢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8件原件畫作與臺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從早期...

徐崇育&Soy La Ley 古巴爵士樂團 《大河精神》美南巡演:音樂無國界的震撼饗宴

上版日期: 2024/12/2 上午 09:58:00 | 內容: 獲美國爵士樂界高度評價的臺灣低音提琴演奏暨作曲家徐崇育,帶領其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在文化部及駐美外館的支持下,繼紐約哈林區國家爵士博物館(National Jazz Museum in ...

與自由樂讀 人權故事車巡迴進駐臺南北門高中 邀請受難者二代顏司音帶領讀書會 與學生探討人權

上版日期: 2024/12/2 上午 09:03:00 | 內容: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活動,於11月28日至29日進駐臺南北門高中,現場除了展示以「白恐事件」為核心所精選主題書籍,並打造戶外露營風格的輕快閱讀空間,吸引...

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3年展 安聖惠張徐展大放異彩

上版日期: 2024/12/1 下午 04:42:00 | 內容: 在文化部支持下,駐雪梨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2度與澳洲布里斯本「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Queensland Art Gallery | Gallery of Modern Art)攜手合作,於...

國美館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盛大開幕 當代科技洪流中如何安放靈魂?

上版日期: 2024/11/30 下午 07:52: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年度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即日起至2025年3月2日在國美館101展覽室展出。展覽由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邱誌勇及國美館助理研究員賴駿杰共同策劃,匯集來自國內外1...

臺文館文學行動展前進馬祖  特製馬祖語導覽 訴說在地故事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下午 08:12:00 | 內容: 國立臺灣文學館與連江縣政府及馬祖高中、介壽國民中小學、東引國民中小學共同合作,在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下,首次將文學行動展運送到馬祖,並融合在地語言及在地故事,讓青少年更親近文學。今(29)日...

張錦忠贈書600餘冊  臺文館設立馬華文學主題書區  拓展文學多元共生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下午 08:07:00 | 內容: 國立臺灣文學館今(29)日舉辦「張錦忠贈書儀式暨馬華文學書區推介座談」,由臺文館副館長蔡明諺致贈感謝狀,感謝張錦忠教授慷慨捐贈馬華文學圖書,臺文館也於圖書室設立馬華文學主題書區,希望提供研究者與讀者可...

「臺灣工藝」頒獎典禮 以「一工.一藝」致敬「匠人之心」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下午 05:22: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今(29)日,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舉辦集結臺灣工藝重要獎項的年度經典盛會「臺灣工藝頒獎典禮」,其中最受矚目的「國家工藝成就獎」,由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頒贈予今年得主陳...

來𨑨迌,文化部113年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成果展演南部七縣市盛大登場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下午 01:39: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今(29)日於該館少年家美學基地舉辦「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南區成果展演」。開幕由秀琴歌劇團帶領臺南市裕文國小學童登台,呈現「敲鑼打鼓扮仙」體驗內容精華,場面熱烈。活動由今年入...

典藏開卷「舊是潮」:穿上復古衣著來看展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上午 11:44:00 | 內容: 走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古蹟修復再利用的建築空間,欣賞當期展覽「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臺灣」裡百年前的歷史影像,帶給觀眾的不僅是影像當中的故事,更是空間由時光沉澱而生的獨特觀展體驗。為歡迎...

在巴黎遇見龍山寺 樂高搭建出傳教之路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上午 10:30:00 | 內容: 與臺灣淵源深厚的巴黎外方傳教會(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 M.E.P.)自11月30日至2025年7月5日將舉辦亞洲地標樂高積木大展(De...

匠心巧工 共融永續 「2024工藝之夢特展」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盛大登場

上版日期: 2024/11/28 下午 04:58:00 | 內容: 工藝因應生活需求而生,注入匠人頂真精神、生活美學意識、歷史背景、文化傳承使命及融入自然環境永續概念等元素,轉化為多元豐富創新的工藝創作品,呈現臺灣最在地的文化元素及傳統特色,亦是人們日常生活型態、美學...

Meta Craft工藝跨域研創成果發表 探索工藝創新可能性

上版日期: 2024/12/3 下午 02:25:00 | 內容: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為促進臺灣當代工藝的持續發展,以融合先進科技、現代設計與跨領域趨勢,帶動對工藝的重新認識、反思與突破,辦理Meta Craft工藝跨域研創計畫,積極探索工藝...

「絮語」林政融漆畫創作個展 獨特畫風挑戰漆畫的傳統認知

上版日期: 2024/12/3 下午 02:19:00 | 內容: 漆器是一種用生漆塗敷在器物胎體表面作為保護膜的工藝品,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並發展出許多漆藝工法。將漆藝的工法運用在平面上形成獨特的一種繪畫媒材,漆畫應運而生。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12月3日起在藝海閣展出「...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徵選開始 文化部長李遠:讓臺灣「天天都是文化日、人人都是文化人」

上版日期: 2024/12/3 上午 10:15:00 | 內容: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邁向30年之際,文化部歷經數月的規劃及諮詢,今(3)日公布「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徵選」自即日起至114年1月15日開放線上申請,獲選的文化基地將獲得50萬元獎勵及首屆入選證明,歡迎符合資...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上版日期: 2024/12/2 下午 05:32:00 | 內容: 今年適逢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8件原件畫作與臺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從早期...

徐崇育&Soy La Ley 古巴爵士樂團 《大河精神》美南巡演:音樂無國界的震撼饗宴

上版日期: 2024/12/2 上午 09:58:00 | 內容: 獲美國爵士樂界高度評價的臺灣低音提琴演奏暨作曲家徐崇育,帶領其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在文化部及駐美外館的支持下,繼紐約哈林區國家爵士博物館(National Jazz Museum in ...

與自由樂讀 人權故事車巡迴進駐臺南北門高中 邀請受難者二代顏司音帶領讀書會 與學生探討人權

上版日期: 2024/12/2 上午 09:03:00 | 內容: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活動,於11月28日至29日進駐臺南北門高中,現場除了展示以「白恐事件」為核心所精選主題書籍,並打造戶外露營風格的輕快閱讀空間,吸引...

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3年展 安聖惠張徐展大放異彩

上版日期: 2024/12/1 下午 04:42:00 | 內容: 在文化部支持下,駐雪梨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2度與澳洲布里斯本「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Queensland Art Gallery | Gallery of Modern Art)攜手合作,於...

國美館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盛大開幕 當代科技洪流中如何安放靈魂?

上版日期: 2024/11/30 下午 07:52: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年度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即日起至2025年3月2日在國美館101展覽室展出。展覽由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邱誌勇及國美館助理研究員賴駿杰共同策劃,匯集來自國內外1...

臺文館文學行動展前進馬祖  特製馬祖語導覽 訴說在地故事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下午 08:12:00 | 內容: 國立臺灣文學館與連江縣政府及馬祖高中、介壽國民中小學、東引國民中小學共同合作,在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下,首次將文學行動展運送到馬祖,並融合在地語言及在地故事,讓青少年更親近文學。今(29)日...

張錦忠贈書600餘冊  臺文館設立馬華文學主題書區  拓展文學多元共生

上版日期: 2024/11/29 下午 08:07:00 | 內容: 國立臺灣文學館今(29)日舉辦「張錦忠贈書儀式暨馬華文學書區推介座談」,由臺文館副館長蔡明諺致贈感謝狀,感謝張錦忠教授慷慨捐贈馬華文學圖書,臺文館也於圖書室設立馬華文學主題書區,希望提供研究者與讀者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