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 國家發展委員會

標題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的提送日期是2025-04-29 00:16:55, 提議者是CHENG, 附議數量是0, 附議門檻是5000, 留言數量是0, 利益與影響是二、研究/討論目的 1.釐清「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之間的界線與衝突。 2.分析網路霸凌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 3.探討現行法規與政策的不足與應改進之處。 4.提出從教育、法制與平台管理層面的綜合解方。 5.建立一個兼顧言論自由與網路安全的公共討論環境。 三、討論架構 1. 言論..., 提議內容是隨著社群媒體如Instagram、Facebook、Decard、PTT與匿名平台的盛行,網路言論空間日益開放。然而,這種開放性也讓「網路霸凌」的事件層出不窮。從名人遭受批評甚至霸凌,到學生或素人受到言語攻擊,網路暴力已不再只是虛擬世界的問題,而是對人造成實質心理與生理傷害的社會議題。 例如....

publishDate2025-04-29 00:15:38
網址https://join.gov.tw/idea/detail/f3517be5-7e00-4b3c-8c26-bc13b877f891
標題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提議內容隨著社群媒體如Instagram、Facebook、Decard、PTT與匿名平台的盛行,網路言論空間日益開放。然而,這種開放性也讓「網路霸凌」的事件層出不窮。從名人遭受批評甚至霸凌,到學生或素人受到言語攻擊,網路暴力已不再只是虛擬世界的問題,而是對人造成實質心理與生理傷害的社會議題。 例如,韓國知名藝人雪莉與具荷拉皆因長期遭受網路攻擊而輕生;在台灣,也曾發生學生因同儕在網路上散播謠言、嘲笑而出現憂鬱、自傷傾向。這些事件引發社會對「言論自由」的反思——當發言造成他人傷害時,它還算是自由嗎?
利益與影響二、研究/討論目的 1.釐清「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之間的界線與衝突。 2.分析網路霸凌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 3.探討現行法規與政策的不足與應改進之處。 4.提出從教育、法制與平台管理層面的綜合解方。 5.建立一個兼顧言論自由與網路安全的公共討論環境。 三、討論架構 1. 言論自由的意義與法律基礎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基石,讓人民能表達意見、批判權力,但這項自由是否該有界線? 在網路時代,「匿名性」與「快速傳播」特性讓言論更自由,也更危險。 2. 網路霸凌的定義與型態 根據教育部的定義,網路霸凌包括: 散布謠言與不實訊息公開羞辱、辱罵或人身攻擊排擠、排除他人於線上群體之外利用圖片、影片進行羞辱或威脅案例:2020 年,愛莉莎莎因為拍攝「喝生酮防彈咖啡排便」的影片,引來營養師 營養師Ricky 的專業打臉,指出她影片內容誤導觀眾。此後,她拍攝回應影片,聲稱自己「只是分享經驗」,但也因為態度與語氣被質疑缺乏專業認知與反省。 大量網友在她的社群平台上留言謾罵、攻擊,不再只是針對內容,而是開始出現性別歧視、人格羞辱的字眼,例如「花瓶」、「沒腦」、「只靠臉紅」等等。 愛莉莎莎後來公開承認自己因此焦慮失眠,甚至出現情緒崩潰的狀況。她表示自己本來願意接受指正,但網路上的「獵巫」與「人身攻擊」讓她非常痛苦,也讓她一度考慮是否要退出社群平台 3. 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之間的灰色地帶 一、意見表達 vs 人身攻擊:何時只是批評,何時已成傷害? 實際情境: 「我覺得這部片節奏太慢,完全不吸引人」→ 意見表達 「導演是不是腦袋有洞?拍這什麼爛東西」→ 人身攻擊 「她根本不配紅,是靠臉而已,腦袋空空吧」→ 涉及羞辱、性別歧視、人身攻擊 判準: 是否針對行為 / 作品而非個人身份攻擊? 是否使用貶義、侮辱或歧視性語言? 是否反覆、公開性羞辱?(形成霸凌) 灰色地帶解析: 很多人在「吐槽」或「嗆聲」中忽略了語氣與對象的差異,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真實傷害。 尤其在匿名社群(像 Decard、PTT)中,霸凌常以「自由發言」為外衣。 二、公共利益 vs 隱私權:揭露某些資訊是否合理? 實際情境: 爆料某老師曾性騷擾學生,未具名但描述明顯 → 牽涉公共安全,也牽涉隱私 公審學生作弊,把名字、照片、學校全公開 → 傷害個人隱私權,已過界 拍攝街頭違停車主臉部+車牌 → 是否必要揭露身份成為爭議點 判準: 是否關乎公共安全或重大公益(如性侵、詐騙)? 是否經過查證? 是否達到「最小侵害原則」(資訊必要性)? 灰色地帶解析: 有時「揭露」是為了正義,但過度曝露他人資訊會導致網路霸凌、人肉搜索,讓當事人遭受永久性傷害。 許多「正義爆料」演變成集體攻擊,甚至造成冤錯案(如被誤認者)。 三、言論審查 vs 言論自由:平台是否該介入?會不會壓抑自由? 實際情境: IG刪除使用者對政治人物的批評留言 → 被質疑打壓言論自由 YouTube自動封鎖某些關鍵字留言(如辱罵詞)→ 被支持者認為是保護機制 Dcard限制某事件留言功能,防止灌爆 → 有人說是保護,有人說是壓制 判準: 是否因表達意見就遭封鎖?還是涉及仇恨言論? 平台是否公開審查標準與申訴機制? 是否採用多元審查(人審+AI+社群舉報)? 灰色地帶解析: 言論自由是基本人權,但若沒有邊界,會變成霸凌、歧視、甚至暴力鼓吹的溫床 平台干預是否適度透明,是界線是否合理的關鍵 4. 國內外現行制度與做法 台灣:網路霸凌案件可依《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個資法》與《民法》請求賠償,但多屬事後補救,缺乏即時阻斷機制。 韓國:曾推動「網路實名制」減少匿名攻擊,但因侵犯隱私與技術執行困難而未能全面施行。 歐盟:GDPR保障個人資料與「被遺忘權」,平台必須在接到通知後移除侵害資訊。 5. 建議與行動方案 一、教育層面:預防為主,從校園扎根 納入「網路霸凌防制教育」模組,列入校本課程實施方式:由教育部制定教案,透過生命教育、班會課、資訊課結合網路霸凌案例教學。 教學內容: 網路霸凌定義與型態(如惡意留言、人肉搜索、私照外流、群組排擠) 被害者心理影響、加害者法律責任 如何應對與自我保護(保存截圖、通報老師、法律求助) 對象與頻率:國小高年級至高中職,每學期至少2次活動/講座。 建立「同儕反霸凌小組」內容:由學校輔導室與熱心同學組成,受訓後擔任「同儕觀察者」,主動關心、回報潛在霸凌事件。 訓練內容:識別語言霸凌、行為霸凌、暗地排擠的蛛絲馬跡,並具備傾聽與轉介能力。 目標:提升同儕力量的正面介入,讓學生不再沉默。 二、政策層面:法律明確,保護具體 修法明訂「網路霸凌」為刑責事項建議修訂:《刑法》、《兒少法》、《個資法》,針對下列行為明確定罪: 散布他人私密照/個資 發布持續性攻擊性言論 網路跟蹤、恐嚇 加重條款:針對18歲以下被害人,加重刑罰或強制輔導處分。 設置「網路霸凌通報與保護平台」-類似家暴通報,由教育部或 NCC 建立網路通報入口(可匿名),並連動校方、警方、心理輔導、社工等。 流程: 使用者通報 → 系統自動分類嚴重程度 → 通知地方輔導團隊介入 → 必要時法律介入 保護機制:保密通報者身份、快速凍結違規帳號、同步提供心理輔導。 三、 社群平台層面:科技輔助,即時反應 1.AI 自動偵測霸凌言論並警示/限制 功能:針對攻擊性用語(如「妳去死」、「垃圾」、「X貨」)偵測後: 自動跳出提醒「此留言可能造成傷害,確定送出?」 多次違規者直接限制留言或停權 結合情緒分析:透過機器學習分析語氣與用詞,識別冷暴力、群體攻擊等隱性霸凌。 2.結合心理資源推播機制 偵測高風險留言時自動推送:「你可能需要幫助,請撥打1925安心專線或聯絡心理支持平台」 同時在受害人帳號上提供「立即求助」按鈕,一鍵連結心理師、校園輔導員、報案平台 四、預期效益 透過此提案,希望社會大眾能在「言論自由」與「尊重他人」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尤其是年輕世代,更應成為網路文明的推動者,而不是隱藏在螢幕後的加害者。唯有建立健康的網路文化,才能真正實現言論自由的價值,而非讓它成為傷人的藉口。
附議數量0
附議門檻5000
提送日期2025-04-29 00:16:55
關注數量0
留言數量0
googleAnalytics
提議者CHENG

publishDate

2025-04-29 00:15:38

網址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f3517be5-7e00-4b3c-8c26-bc13b877f891

標題

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提議內容

隨著社群媒體如Instagram、Facebook、Decard、PTT與匿名平台的盛行,網路言論空間日益開放。然而,這種開放性也讓「網路霸凌」的事件層出不窮。從名人遭受批評甚至霸凌,到學生或素人受到言語攻擊,網路暴力已不再只是虛擬世界的問題,而是對人造成實質心理與生理傷害的社會議題。 例如,韓國知名藝人雪莉與具荷拉皆因長期遭受網路攻擊而輕生;在台灣,也曾發生學生因同儕在網路上散播謠言、嘲笑而出現憂鬱、自傷傾向。這些事件引發社會對「言論自由」的反思——當發言造成他人傷害時,它還算是自由嗎?

利益與影響

二、研究/討論目的 1.釐清「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之間的界線與衝突。 2.分析網路霸凌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 3.探討現行法規與政策的不足與應改進之處。 4.提出從教育、法制與平台管理層面的綜合解方。 5.建立一個兼顧言論自由與網路安全的公共討論環境。 三、討論架構 1. 言論自由的意義與法律基礎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基石,讓人民能表達意見、批判權力,但這項自由是否該有界線? 在網路時代,「匿名性」與「快速傳播」特性讓言論更自由,也更危險。 2. 網路霸凌的定義與型態 根據教育部的定義,網路霸凌包括: 散布謠言與不實訊息公開羞辱、辱罵或人身攻擊排擠、排除他人於線上群體之外利用圖片、影片進行羞辱或威脅案例:2020 年,愛莉莎莎因為拍攝「喝生酮防彈咖啡排便」的影片,引來營養師 營養師Ricky 的專業打臉,指出她影片內容誤導觀眾。此後,她拍攝回應影片,聲稱自己「只是分享經驗」,但也因為態度與語氣被質疑缺乏專業認知與反省。 大量網友在她的社群平台上留言謾罵、攻擊,不再只是針對內容,而是開始出現性別歧視、人格羞辱的字眼,例如「花瓶」、「沒腦」、「只靠臉紅」等等。 愛莉莎莎後來公開承認自己因此焦慮失眠,甚至出現情緒崩潰的狀況。她表示自己本來願意接受指正,但網路上的「獵巫」與「人身攻擊」讓她非常痛苦,也讓她一度考慮是否要退出社群平台 3. 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之間的灰色地帶 一、意見表達 vs 人身攻擊:何時只是批評,何時已成傷害? 實際情境: 「我覺得這部片節奏太慢,完全不吸引人」→ 意見表達 「導演是不是腦袋有洞?拍這什麼爛東西」→ 人身攻擊 「她根本不配紅,是靠臉而已,腦袋空空吧」→ 涉及羞辱、性別歧視、人身攻擊 判準: 是否針對行為 / 作品而非個人身份攻擊? 是否使用貶義、侮辱或歧視性語言? 是否反覆、公開性羞辱?(形成霸凌) 灰色地帶解析: 很多人在「吐槽」或「嗆聲」中忽略了語氣與對象的差異,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真實傷害。 尤其在匿名社群(像 Decard、PTT)中,霸凌常以「自由發言」為外衣。 二、公共利益 vs 隱私權:揭露某些資訊是否合理? 實際情境: 爆料某老師曾性騷擾學生,未具名但描述明顯 → 牽涉公共安全,也牽涉隱私 公審學生作弊,把名字、照片、學校全公開 → 傷害個人隱私權,已過界 拍攝街頭違停車主臉部+車牌 → 是否必要揭露身份成為爭議點 判準: 是否關乎公共安全或重大公益(如性侵、詐騙)? 是否經過查證? 是否達到「最小侵害原則」(資訊必要性)? 灰色地帶解析: 有時「揭露」是為了正義,但過度曝露他人資訊會導致網路霸凌、人肉搜索,讓當事人遭受永久性傷害。 許多「正義爆料」演變成集體攻擊,甚至造成冤錯案(如被誤認者)。 三、言論審查 vs 言論自由:平台是否該介入?會不會壓抑自由? 實際情境: IG刪除使用者對政治人物的批評留言 → 被質疑打壓言論自由 YouTube自動封鎖某些關鍵字留言(如辱罵詞)→ 被支持者認為是保護機制 Dcard限制某事件留言功能,防止灌爆 → 有人說是保護,有人說是壓制 判準: 是否因表達意見就遭封鎖?還是涉及仇恨言論? 平台是否公開審查標準與申訴機制? 是否採用多元審查(人審+AI+社群舉報)? 灰色地帶解析: 言論自由是基本人權,但若沒有邊界,會變成霸凌、歧視、甚至暴力鼓吹的溫床 平台干預是否適度透明,是界線是否合理的關鍵 4. 國內外現行制度與做法 台灣:網路霸凌案件可依《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個資法》與《民法》請求賠償,但多屬事後補救,缺乏即時阻斷機制。 韓國:曾推動「網路實名制」減少匿名攻擊,但因侵犯隱私與技術執行困難而未能全面施行。 歐盟:GDPR保障個人資料與「被遺忘權」,平台必須在接到通知後移除侵害資訊。 5. 建議與行動方案 一、教育層面:預防為主,從校園扎根 納入「網路霸凌防制教育」模組,列入校本課程實施方式:由教育部制定教案,透過生命教育、班會課、資訊課結合網路霸凌案例教學。 教學內容: 網路霸凌定義與型態(如惡意留言、人肉搜索、私照外流、群組排擠) 被害者心理影響、加害者法律責任 如何應對與自我保護(保存截圖、通報老師、法律求助) 對象與頻率:國小高年級至高中職,每學期至少2次活動/講座。 建立「同儕反霸凌小組」內容:由學校輔導室與熱心同學組成,受訓後擔任「同儕觀察者」,主動關心、回報潛在霸凌事件。 訓練內容:識別語言霸凌、行為霸凌、暗地排擠的蛛絲馬跡,並具備傾聽與轉介能力。 目標:提升同儕力量的正面介入,讓學生不再沉默。 二、政策層面:法律明確,保護具體 修法明訂「網路霸凌」為刑責事項建議修訂:《刑法》、《兒少法》、《個資法》,針對下列行為明確定罪: 散布他人私密照/個資 發布持續性攻擊性言論 網路跟蹤、恐嚇 加重條款:針對18歲以下被害人,加重刑罰或強制輔導處分。 設置「網路霸凌通報與保護平台」-類似家暴通報,由教育部或 NCC 建立網路通報入口(可匿名),並連動校方、警方、心理輔導、社工等。 流程: 使用者通報 → 系統自動分類嚴重程度 → 通知地方輔導團隊介入 → 必要時法律介入 保護機制:保密通報者身份、快速凍結違規帳號、同步提供心理輔導。 三、 社群平台層面:科技輔助,即時反應 1.AI 自動偵測霸凌言論並警示/限制 功能:針對攻擊性用語(如「妳去死」、「垃圾」、「X貨」)偵測後: 自動跳出提醒「此留言可能造成傷害,確定送出?」 多次違規者直接限制留言或停權 結合情緒分析:透過機器學習分析語氣與用詞,識別冷暴力、群體攻擊等隱性霸凌。 2.結合心理資源推播機制 偵測高風險留言時自動推送:「你可能需要幫助,請撥打1925安心專線或聯絡心理支持平台」 同時在受害人帳號上提供「立即求助」按鈕,一鍵連結心理師、校園輔導員、報案平台 四、預期效益 透過此提案,希望社會大眾能在「言論自由」與「尊重他人」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尤其是年輕世代,更應成為網路文明的推動者,而不是隱藏在螢幕後的加害者。唯有建立健康的網路文化,才能真正實現言論自由的價值,而非讓它成為傷人的藉口。

附議數量

0

附議門檻

5000

提送日期

2025-04-29 00:16:55

關注數量

0

留言數量

0

googleAnalytics

提議者

CHENG

根據名稱 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

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提送日期: 2025-05-01 18:22:13 | 提議者: CHENG | 附議數量: 12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二、研究/討論目的 釐清「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之間的界線與衝突。 分析網路霸凌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 探討現行法規與政策的不足與應改進之處。 提出從教育、法制與平台管理層面的綜合解方。 建立一個兼... | 提議內容: 隨著社群媒體與匿名網路論壇的盛行,網路言論空間日益開放。然而,這種開放性也讓「網路霸凌」的事件層出不窮。從名人遭受批評甚至霸凌,到學生或素人受到言語攻擊,網路暴力已不再只是虛擬世界的問題,而是對人造成...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提送日期: 2025-04-29 23:10:16 | 提議者: CHENG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二、研究/討論目的 釐清「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之間的界線與衝突。分析網路霸凌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探討現行法規與政策的不足與應改進之處。提出從教育、法制與平台管理層面的綜合解方。建立一個兼顧言論自... | 提議內容: 隨著社群媒體匿名平台的盛行,網路言論空間日益開放。然而,這種開放性也讓「網路霸凌」的事件層出不窮。從名人遭受批評甚至霸凌,到學生或素人受到言語攻擊,網路暴力已不再只是虛擬世界的問題,而是對人造成實質心...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提送日期: 2025-05-01 18:22:13 | 提議者: CHENG | 附議數量: 12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二、研究/討論目的 釐清「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之間的界線與衝突。 分析網路霸凌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 探討現行法規與政策的不足與應改進之處。 提出從教育、法制與平台管理層面的綜合解方。 建立一個兼... | 提議內容: 隨著社群媒體與匿名網路論壇的盛行,網路言論空間日益開放。然而,這種開放性也讓「網路霸凌」的事件層出不窮。從名人遭受批評甚至霸凌,到學生或素人受到言語攻擊,網路暴力已不再只是虛擬世界的問題,而是對人造成...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提送日期: 2025-04-29 23:10:16 | 提議者: CHENG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二、研究/討論目的 釐清「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之間的界線與衝突。分析網路霸凌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探討現行法規與政策的不足與應改進之處。提出從教育、法制與平台管理層面的綜合解方。建立一個兼顧言論自... | 提議內容: 隨著社群媒體匿名平台的盛行,網路言論空間日益開放。然而,這種開放性也讓「網路霸凌」的事件層出不窮。從名人遭受批評甚至霸凌,到學生或素人受到言語攻擊,網路暴力已不再只是虛擬世界的問題,而是對人造成實質心...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 搜尋所有 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 ]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資料集內搜尋:


與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同分類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臺南科學園區應設醫院

提送日期: 2021-01-28 07:19:50 | 提議者: 在學的消防斜槓職安青年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造福因為化學製品造成的化學危害以及各種因工廠的急難救助,救勞工於水火之間,保障工作的時候能夠有醫療機構 | 提議內容: 鑒於台積電的發展,南科以快形成一個台積城,但那邊長久缺乏醫療機構,最近的也要到奇美醫院進行醫療,職業傷害有時不容許時間拖到身為,臺南讀書長榮消防斜槓職安學員,在此提議,願意自薦當第一個乙安人員或者EM...

立天竺鼠車車專法

提送日期: 2021-01-28 10:56:05 | 提議者: 在學的消防斜槓職安青年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天竺鼠車車那麼可愛,應該要撫摸,應該要避免天竺鼠車車太可愛導致原本3分鐘的影片看到5小時 | 提議內容: 隨著社會上天竺鼠車車的普及,應該立天竺鼠車車專法,比如天竺鼠車車的排泄物廁所,再比如天竺鼠車車,亂吃東西導致天竺鼠三寶的現象應該立專法,天竺鼠車車摸太爽導致車車不移動

109學年度全國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活動 團體賽延期

提送日期: 2021-01-28 12:11:23 | 提議者: Harry | 附議數量: 6238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讓所有積極認真準備全國賽的學生、學校努力不白費。 以安全防疫為優先等到疫情平復時舉辦團體賽,學生也可以參加競賽,學習團體合作等寶貴經驗,達到雙贏。 全國賽可讓需要競賽加分的學生,在會考多元分數... | 提議內容: 臺灣因新冠病毒影響,導致疫情嚴重,109學年度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活動個人賽如期辦理,團體賽停止辦理。使許多擁有全國賽代表權的學校,努力練習的成果一瞬間化為烏有。因去年108學年度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團練...

開放全民檢測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

提送日期: 2021-01-28 14:04:17 | 提議者: 匹夫有責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利益與影響: 1. 保障市民健康,減少病毒傳播掌握疫情,確實防疫。 2. 避免零確診有偽陰性和偽陽性問題,讓民眾確實掌握疫情,放寬社交距離。 3. 人民自費和普篩收入可作為支付醫護人員薪水不會浪... | 提議內容: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 免費為低收,中低收入戶市民檢測病毒。 2. 實施全民檢測費用低於1千元以下或比照餐飲體檢。 3. 將新冠病毒檢測列入餐飲體檢項目。 4. 普及快篩。

109全國音樂比賽,室外團體行進管樂照常舉辦

提送日期: 2021-01-28 17:53:13 | 提議者: 羅賴把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1.團體音樂競賽側重諧音樂得協調與團隊精神, 本為教育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激發榮譽心常採用之方法,青年學生透過長時間訓練與磨合,得以在競賽過程中獲得自我肯定與團隊合作軟能力 2.我國新冠疫情防疫考量,... | 提議內容: 109全國音樂比賽,團體競賽因新冠疫情防疫考量,原規劃團體比賽取消,個人比賽正常舉辦, 原方案團體比賽可分為室內團體與室外團體, 建議室外團體行進管樂照常舉行

吸菸害人害己...設立吸菸室與規劃抽菸特區(菸品買賣收歸特區)

提送日期: 2021-01-28 20:56:33 | 提議者: 小樹 | 附議數量: 11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陳建仁:吸菸 燒掉千億經濟成本張雅雯 |2011.05.20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吸菸造成我國多少經濟損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表示,答案是一千零九十五億元,他強調若未確實做好菸害防制,不僅無法保障... | 提議內容: 全國應設專屬有空氣過濾設備的吸菸室,或設吸菸特區,全國只有吸菸室與特區內才能買菸吸菸,並且菸品不得外帶。

考量經濟發展與交通法規的防制效果,應提高交通罰款

提送日期: 2021-01-28 21:32:33 | 提議者: Daimond John | 附議數量: 36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1. 過低的罰鍰無法防制違規行為。 提高罰款才能讓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產生真正有效的作用。 2. 改善交通違規、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保護無辜人民、改善台灣國際形象。 | 提議內容: 現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的罰鍰金額, 有很大一部份都是民國75年5月13號所訂下的,已經明顯偏低。 先回顧一下歷史,以第55條的臨時停車罰鍰為例。 在民國70年07月17日修法時,罰鍰為50~1...

109學年全國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團體連署

提送日期: 2021-01-28 22:23:31 | 提議者: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這個比賽取消使我們非常的難過,去年2020年聽到這個消息的我們也為學長姐們感到遺憾,這使我們更加努力的練習要表演比賽的項目,只希望能為中學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這是我們少數幾次的正式比賽,非常的希望不要... | 提議內容: 連署建議主辦單位延緩決定,至疫情緩和後在決定是否有其他比賽的機會

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時禁止手機或其它3C產品發出聲響

提送日期: 2021-01-29 04:11:48 | 提議者: 林柏恩 | 附議數量: 3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禁止在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時讓手機及其它3C產品發出聲響能夠讓想做自己的事情的人能夠專心的做自己的事情,讓想休息的人能夠安靜的休息,而想聽音樂的人必須把耳機戴起來,不要干擾到其它的乘客,這是一種基本的禮貌... | 提議內容: 在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時,時常會遇到有些沒公德心的人將手機裡或3C產品的聲音給播放出來,讓其他民眾「被聽音樂」、「被追劇」,為了讓所有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民眾能夠好好的休息或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中央能夠修法...

取消區間測速

提送日期: 2021-01-29 12:44:39 | 提議者: 終結孤單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台灣人沒那麼智障 | 提議內容: 政府單位那些食古不化的人 又不是只有車速會造成災害

開放全民檢測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

提送日期: 2021-01-29 15:05:20 | 提議者: 匹夫有責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利益與影響: 1. 保障市民健康,減少病毒傳播掌握疫情,確實防疫。 2. 避免零確診有偽陰性和偽陽性問題,讓民眾確實掌握疫情,放寬社交距離。 3. 人民自費和普篩支付,收入可作為醫護人員的薪水不... | 提議內容: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 免費為低收,中低收入戶市民檢測病毒。 2. 實施全民檢測費用低北1千元以下,或比照餐飲體檢。並可提供「英文版檢驗報告證明書」 3. 將新冠病毒列入餐飲體檢項目。 4...

檢測單位假日上班幫不熟法規的警察背鍋

提送日期: 2021-01-29 19:33:39 | 提議者: Wei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不用在特地上班請假 警察亂開業績單由檢測單位以假日辦理業務為解決方案 | 提議內容: 由於不熟悉法規的警察接近9成還硬要招攬其他單位的委託業務,導致幾乎全部的人民被想要業績想瘋的警察當ATM提業績警察也就只會說不服就去申訴,且多數人民為了業績警察開的擾民單要特地請假驗車後續損失警察也不...

零股當沖、融資及融券

提送日期: 2021-01-29 20:03:52 | 提議者: JC | 附議數量: 5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1. 可以增加股票市場的參與度和參與人數 2. 小額投資人可用較少金額參與投資之行為 3. 可以降低初入股市的韭菜被法人大戶割的風險 | 提議內容: 開放零股當沖、融資及融券有助於小額投資人或有意練習投資的人降低風險並且學習投資的方法與概念

電動車持有戶可於住所再新設電表供電動車充電使用。

提送日期: 2021-01-29 21:54:22 | 提議者: 孟孟 | 附議數量: 13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現況之下,有不少車主在安裝充電樁時面臨到社區的不友善的對待,以至於無法在家裡擁有一個充電樁,被迫如要購買電動車,只能到朋友家或是超級充電站充電。 倘若家中可以裝充電樁,又面臨的是電從哪來?充電器雖可... | 提議內容: 電動車為我國乃至世界潮流與趨勢,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30電動汽車趨勢展望》報告,全球電動車的未來十年複合年成長率預估將達到29%,電動汽車的總銷量將從2020年的250萬輛增長到202...

英文課本禁放音標

提送日期: 2021-01-29 22:55:11 | 提議者: Yang20040603 | 附議數量: 6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守護我們自己的腔調 | 提議內容: 這個世界上英文的口音非常地多,有的很好聽,有的聽不懂,有的更造就了YouTuber紅。不過課本上討人厭的音標一再出現,不是一直捲舌就是母音亂跳,不只有些人滿頭問號,甚至讓人失去讀英文的心。所以要造就大...

臺南科學園區應設醫院

提送日期: 2021-01-28 07:19:50 | 提議者: 在學的消防斜槓職安青年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造福因為化學製品造成的化學危害以及各種因工廠的急難救助,救勞工於水火之間,保障工作的時候能夠有醫療機構 | 提議內容: 鑒於台積電的發展,南科以快形成一個台積城,但那邊長久缺乏醫療機構,最近的也要到奇美醫院進行醫療,職業傷害有時不容許時間拖到身為,臺南讀書長榮消防斜槓職安學員,在此提議,願意自薦當第一個乙安人員或者EM...

立天竺鼠車車專法

提送日期: 2021-01-28 10:56:05 | 提議者: 在學的消防斜槓職安青年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天竺鼠車車那麼可愛,應該要撫摸,應該要避免天竺鼠車車太可愛導致原本3分鐘的影片看到5小時 | 提議內容: 隨著社會上天竺鼠車車的普及,應該立天竺鼠車車專法,比如天竺鼠車車的排泄物廁所,再比如天竺鼠車車,亂吃東西導致天竺鼠三寶的現象應該立專法,天竺鼠車車摸太爽導致車車不移動

109學年度全國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活動 團體賽延期

提送日期: 2021-01-28 12:11:23 | 提議者: Harry | 附議數量: 6238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讓所有積極認真準備全國賽的學生、學校努力不白費。 以安全防疫為優先等到疫情平復時舉辦團體賽,學生也可以參加競賽,學習團體合作等寶貴經驗,達到雙贏。 全國賽可讓需要競賽加分的學生,在會考多元分數... | 提議內容: 臺灣因新冠病毒影響,導致疫情嚴重,109學年度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活動個人賽如期辦理,團體賽停止辦理。使許多擁有全國賽代表權的學校,努力練習的成果一瞬間化為烏有。因去年108學年度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團練...

開放全民檢測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

提送日期: 2021-01-28 14:04:17 | 提議者: 匹夫有責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利益與影響: 1. 保障市民健康,減少病毒傳播掌握疫情,確實防疫。 2. 避免零確診有偽陰性和偽陽性問題,讓民眾確實掌握疫情,放寬社交距離。 3. 人民自費和普篩收入可作為支付醫護人員薪水不會浪... | 提議內容: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 免費為低收,中低收入戶市民檢測病毒。 2. 實施全民檢測費用低於1千元以下或比照餐飲體檢。 3. 將新冠病毒檢測列入餐飲體檢項目。 4. 普及快篩。

109全國音樂比賽,室外團體行進管樂照常舉辦

提送日期: 2021-01-28 17:53:13 | 提議者: 羅賴把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1.團體音樂競賽側重諧音樂得協調與團隊精神, 本為教育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激發榮譽心常採用之方法,青年學生透過長時間訓練與磨合,得以在競賽過程中獲得自我肯定與團隊合作軟能力 2.我國新冠疫情防疫考量,... | 提議內容: 109全國音樂比賽,團體競賽因新冠疫情防疫考量,原規劃團體比賽取消,個人比賽正常舉辦, 原方案團體比賽可分為室內團體與室外團體, 建議室外團體行進管樂照常舉行

吸菸害人害己...設立吸菸室與規劃抽菸特區(菸品買賣收歸特區)

提送日期: 2021-01-28 20:56:33 | 提議者: 小樹 | 附議數量: 11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陳建仁:吸菸 燒掉千億經濟成本張雅雯 |2011.05.20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吸菸造成我國多少經濟損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表示,答案是一千零九十五億元,他強調若未確實做好菸害防制,不僅無法保障... | 提議內容: 全國應設專屬有空氣過濾設備的吸菸室,或設吸菸特區,全國只有吸菸室與特區內才能買菸吸菸,並且菸品不得外帶。

考量經濟發展與交通法規的防制效果,應提高交通罰款

提送日期: 2021-01-28 21:32:33 | 提議者: Daimond John | 附議數量: 36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1. 過低的罰鍰無法防制違規行為。 提高罰款才能讓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產生真正有效的作用。 2. 改善交通違規、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保護無辜人民、改善台灣國際形象。 | 提議內容: 現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的罰鍰金額, 有很大一部份都是民國75年5月13號所訂下的,已經明顯偏低。 先回顧一下歷史,以第55條的臨時停車罰鍰為例。 在民國70年07月17日修法時,罰鍰為50~1...

109學年全國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團體連署

提送日期: 2021-01-28 22:23:31 | 提議者: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這個比賽取消使我們非常的難過,去年2020年聽到這個消息的我們也為學長姐們感到遺憾,這使我們更加努力的練習要表演比賽的項目,只希望能為中學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這是我們少數幾次的正式比賽,非常的希望不要... | 提議內容: 連署建議主辦單位延緩決定,至疫情緩和後在決定是否有其他比賽的機會

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時禁止手機或其它3C產品發出聲響

提送日期: 2021-01-29 04:11:48 | 提議者: 林柏恩 | 附議數量: 3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禁止在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時讓手機及其它3C產品發出聲響能夠讓想做自己的事情的人能夠專心的做自己的事情,讓想休息的人能夠安靜的休息,而想聽音樂的人必須把耳機戴起來,不要干擾到其它的乘客,這是一種基本的禮貌... | 提議內容: 在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時,時常會遇到有些沒公德心的人將手機裡或3C產品的聲音給播放出來,讓其他民眾「被聽音樂」、「被追劇」,為了讓所有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民眾能夠好好的休息或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中央能夠修法...

取消區間測速

提送日期: 2021-01-29 12:44:39 | 提議者: 終結孤單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台灣人沒那麼智障 | 提議內容: 政府單位那些食古不化的人 又不是只有車速會造成災害

開放全民檢測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

提送日期: 2021-01-29 15:05:20 | 提議者: 匹夫有責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利益與影響: 1. 保障市民健康,減少病毒傳播掌握疫情,確實防疫。 2. 避免零確診有偽陰性和偽陽性問題,讓民眾確實掌握疫情,放寬社交距離。 3. 人民自費和普篩支付,收入可作為醫護人員的薪水不... | 提議內容: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 免費為低收,中低收入戶市民檢測病毒。 2. 實施全民檢測費用低北1千元以下,或比照餐飲體檢。並可提供「英文版檢驗報告證明書」 3. 將新冠病毒列入餐飲體檢項目。 4...

檢測單位假日上班幫不熟法規的警察背鍋

提送日期: 2021-01-29 19:33:39 | 提議者: Wei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不用在特地上班請假 警察亂開業績單由檢測單位以假日辦理業務為解決方案 | 提議內容: 由於不熟悉法規的警察接近9成還硬要招攬其他單位的委託業務,導致幾乎全部的人民被想要業績想瘋的警察當ATM提業績警察也就只會說不服就去申訴,且多數人民為了業績警察開的擾民單要特地請假驗車後續損失警察也不...

零股當沖、融資及融券

提送日期: 2021-01-29 20:03:52 | 提議者: JC | 附議數量: 5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1. 可以增加股票市場的參與度和參與人數 2. 小額投資人可用較少金額參與投資之行為 3. 可以降低初入股市的韭菜被法人大戶割的風險 | 提議內容: 開放零股當沖、融資及融券有助於小額投資人或有意練習投資的人降低風險並且學習投資的方法與概念

電動車持有戶可於住所再新設電表供電動車充電使用。

提送日期: 2021-01-29 21:54:22 | 提議者: 孟孟 | 附議數量: 13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現況之下,有不少車主在安裝充電樁時面臨到社區的不友善的對待,以至於無法在家裡擁有一個充電樁,被迫如要購買電動車,只能到朋友家或是超級充電站充電。 倘若家中可以裝充電樁,又面臨的是電從哪來?充電器雖可... | 提議內容: 電動車為我國乃至世界潮流與趨勢,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30電動汽車趨勢展望》報告,全球電動車的未來十年複合年成長率預估將達到29%,電動汽車的總銷量將從2020年的250萬輛增長到202...

英文課本禁放音標

提送日期: 2021-01-29 22:55:11 | 提議者: Yang20040603 | 附議數量: 6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守護我們自己的腔調 | 提議內容: 這個世界上英文的口音非常地多,有的很好聽,有的聽不懂,有的更造就了YouTuber紅。不過課本上討人厭的音標一再出現,不是一直捲舌就是母音亂跳,不只有些人滿頭問號,甚至讓人失去讀英文的心。所以要造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