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巨噬細胞-組織再生及防止器官退化的新希望的作者是謝世良, 發布日期是2019/5/10, 服務機構是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摘要是人類的器官是否可以再生呢?在希臘神話故事中,普羅米修斯因偷取火,被宙斯處罰,每天派一隻鷹啄食他的肝臟,並且又讓他的肝臟每天都會重新再生,日復一日無止盡的被折磨,現實中,人類並沒有如此強大的再生能力,可以讓受損的器官完全再生,不過,在謝世良的研究當中,也許巨噬細胞可以為組織再生開啟一個機會。.
| 發布日期: 85 | 發布單位: TDLN)」時,醫師即可藉此瞭解腫瘤惡化的程度,但究竟是否有必要進行手術治療?論文第一作者,本院基因體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黃世嘉博士表示,在黑色素瘤的診療上,目前已有數據證明,切除腫瘤附近的淋巴結,對預... | 網頁內容: 85);\">圖1:TDLN 內的Tregs 分泌TGF-β1活化乳癌細胞的IL-17RB基因,因而促進乳癌細胞的擴散能力。 @ 中央研究院院新聞稿 |
| 作者: 謝世良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 摘要: 人類的器官是否可以再生呢?在希臘神話故事中,普羅米修斯因偷取火,被宙斯處罰,每天派一隻鷹啄食他的肝臟,並且又讓他的肝臟每天都會重新再生,日復一日無止盡的被折磨,現實中,人類並沒有如此強大的再生能力,可...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發布日期: 85 | 發布單位: TDLN)」時,醫師即可藉此瞭解腫瘤惡化的程度,但究竟是否有必要進行手術治療?論文第一作者,本院基因體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黃世嘉博士表示,在黑色素瘤的診療上,目前已有數據證明,切除腫瘤附近的淋巴結,對預... | 網頁內容: 85);\">圖1:TDLN 內的Tregs 分泌TGF-β1活化乳癌細胞的IL-17RB基因,因而促進乳癌細胞的擴散能力。 @ 中央研究院院新聞稿 |
作者: 謝世良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 摘要: 人類的器官是否可以再生呢?在希臘神話故事中,普羅米修斯因偷取火,被宙斯處罰,每天派一隻鷹啄食他的肝臟,並且又讓他的肝臟每天都會重新再生,日復一日無止盡的被折磨,現實中,人類並沒有如此強大的再生能力,可...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搜尋所有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 ]
根據姓名 謝世良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謝世良 ...) | 日期: 2017/6/6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2008年,謝世良老師領先全球,發表研究結果指出,CLEC5A是登革熱會引起人類嚴重發炎反應的主要因素;2017年,謝老師帶領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的指出,CLEC5A也在H5N1禽流感扮演重要的角色。從免...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 日期: 2021/4/30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CLEC18A是C-型凝集素(C type lectin)的一員,而C-型凝集素一直被認為與生物體內的免疫反應相關。基因體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團隊發現,CLEC18A在抗病毒的免疫反應中,擔任監測哨兵...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 日期: 2017/11/10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謝世良老師的團隊,長久以來鑽研發炎反應,最近,有關於DcR3之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關鍵機制,刊載於病理學權威期刊Journal of Pathology。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育齡婦女,常常造成婦女嚴重的...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 日期: 2017/8/23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CLEC5A基因已證實和登革熱、禽流感患者所產生的細胞風暴現象有直接的關聯,也是登革病毒及禽流感病毒引發宿主死亡的重要致死因子,然而CLEC5A是否在其他病原體感染時的作用仍是一個未解的謎。謝世良老師...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 日期: 2017/5/25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DcR3是一個發炎相關的分子,會促使單核細胞分化成M2巨噬細胞。在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老師數年來不棄不捨的追蹤之下,發現到DcR3對人體的組織修護有強大功能。實驗室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鄭菡...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 日期: 2012/5/1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CLEC5A 是細胞表面的一種分子,屬C型的凝集素,已知為『登革病毒』入侵宿主的一個受體。它也會引發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產生大量的細胞激素,造成體內細胞激素風暴。針對CLEC5A 研發對策,是本中心合聘...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 日期: 2008/5/27 | 研究團隊: 翁啟惠 |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約有五千萬人被登革病毒感染,約五十萬人必須住院治療,嚴重併發症-登革休克症候群的致死率高達一至四成。迄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式,全世界五分之二的人口,約二十五億的群眾,都受到...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日期: 2017/6/6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2008年,謝世良老師領先全球,發表研究結果指出,CLEC5A是登革熱會引起人類嚴重發炎反應的主要因素;2017年,謝老師帶領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的指出,CLEC5A也在H5N1禽流感扮演重要的角色。從免...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日期: 2021/4/30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CLEC18A是C-型凝集素(C type lectin)的一員,而C-型凝集素一直被認為與生物體內的免疫反應相關。基因體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團隊發現,CLEC18A在抗病毒的免疫反應中,擔任監測哨兵...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日期: 2017/11/10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謝世良老師的團隊,長久以來鑽研發炎反應,最近,有關於DcR3之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關鍵機制,刊載於病理學權威期刊Journal of Pathology。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育齡婦女,常常造成婦女嚴重的...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日期: 2017/8/23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CLEC5A基因已證實和登革熱、禽流感患者所產生的細胞風暴現象有直接的關聯,也是登革病毒及禽流感病毒引發宿主死亡的重要致死因子,然而CLEC5A是否在其他病原體感染時的作用仍是一個未解的謎。謝世良老師...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日期: 2017/5/25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DcR3是一個發炎相關的分子,會促使單核細胞分化成M2巨噬細胞。在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老師數年來不棄不捨的追蹤之下,發現到DcR3對人體的組織修護有強大功能。實驗室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鄭菡...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日期: 2012/5/1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CLEC5A 是細胞表面的一種分子,屬C型的凝集素,已知為『登革病毒』入侵宿主的一個受體。它也會引發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產生大量的細胞激素,造成體內細胞激素風暴。針對CLEC5A 研發對策,是本中心合聘...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日期: 2008/5/27 | 研究團隊: 翁啟惠 |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約有五千萬人被登革病毒感染,約五十萬人必須住院治療,嚴重併發症-登革休克症候群的致死率高達一至四成。迄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式,全世界五分之二的人口,約二十五億的群眾,都受到...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歷年研究新聞 |
[ 搜尋所有 謝世良 ... ]
姓名 謝世良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4 筆) (或要:查詢所有 謝世良)公司地址 | 負責人 | 統一編號 | 狀態 |
---|
良達行 臺北市大同區雙連街81號1樓 | 謝世良 | 01137124 | 撤銷 - 獨資 |
金昌報驗行 臺北市中山區民生西路16號12樓之4 | 謝世良 | 12395915 | 撤銷 - 獨資 |
達昇行 臺北市中山區民生西路16號12樓之4 | 謝世良 | 12395957 | 撤銷 - 獨資 |
旺萬香小吃店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385號1樓 | 謝世良 | 91368758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301601) |
良達行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雙連街81號1樓 | 負責人: 謝世良 | 統編: 01137124 | 撤銷 - 獨資 |
金昌報驗行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民生西路16號12樓之4 | 負責人: 謝世良 | 統編: 12395915 | 撤銷 - 獨資 |
達昇行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民生西路16號12樓之4 | 負責人: 謝世良 | 統編: 12395957 | 撤銷 - 獨資 |
旺萬香小吃店 登記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385號1樓 | 負責人: 謝世良 | 統編: 91368758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301601)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 作者: 顧孝永 | 發布日期: 20200730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 | 摘要: 得力於科技的發達,現代人經常出國旅行調解身心,並且體驗不同文化帶來的衝擊與碰撞。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中世紀的旅行者又是如何在陌生的異國感知他者文化呢?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顧孝永(Piotr ... |
|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
|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當珍珠奶茶成為臺灣象徵,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洪伯邑探索東南亞的茶與臺灣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思考何謂本土,看見邊界變化的過程。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許多保健常識常強調「少吃紅肉」,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但研究人員發現,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都會提升血液的膽固醇濃度,而紅肉與白肉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其實是一樣的。 |
|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 摘要: 白米、麵條是東方人的主食來源,這些食物都屬於精緻澱粉。你知道嗎?精緻澱粉只是全穀的的一小部分,因此長期攝取精緻澱粉其實是浪費了稻、麥等穀類的營養哦! |
| 作者: 須文宏 | 發布日期: 20170807 | 服務機構: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 摘要: |
| 作者: 許晃雄 | 發布日期: 20190828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 摘要: 氣候變遷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最近幾十年來地球溫度上升越來越快,各地出現破紀錄的氣溫越來越頻繁,熱浪在全球遍地開花,許晃雄博士說「面對災難沒有悲觀的本錢,我們要當一個進擊的鼓手,打敗暖化,把不好... |
| 作者: Anindya Sarkar | 發布日期: 20200929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 摘要: 工業革命之後約200年,人類已讓地球變得無法持續生存。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薩卡安(Anindya Sarkar)提出,我們可以向古文明學習,因為過去人類已經在這顆星球上克服困難生存了數千年... |
|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09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距今兩千年前,宜蘭史前時代有個數百年的斷層,沒有人類活動的紀錄,這是怎麼回事?學者林淑芬發現,當時地層中出現的耐旱植物花粉化石,反而是豪雨指標,且宜蘭豪雨和「聖嬰-南方震盪」有關聯。 |
| 作者: 吳俊傑 | 發布日期: 20190828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兼理學院副院長 | 摘要: 科學的進展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重大的地球與環境問題,可是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卻還是懸而未決,雖然國際間曾透過簽訂公約來達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共識,但是這其中牽扯到跨國政策、社會和經濟問題,實際上一直都沒... |
| 作者: 古鳴洲 | 發布日期: 20210802 | 服務機構: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 | 摘要: 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從骨質流失到骨質疏鬆是無感的,常常到摔跤骨折才知道,導致家庭社會的負擔巨大。透過基因工程發展出來的生物製劑,正在有效的減少骨折發生的機率。 |
| 作者: 陳宣懿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發展,幹細胞的發現與應用,給了深陷絕症所苦的人們嶄新的希望。衛生福利部也在2018年9月修訂通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開放各醫療機構利用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膝關... |
| 作者: 黃揚哲 | 陳彥榮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 摘要: 你一定聽過或儲存過臍帶血,為何當初要把臍帶血保留下來呢?原因是臍帶血中有豐富的幹細胞,能用來治療許多疾病。隨著科技發展,除了臍帶血幹細胞外,還有更多種類以及更有應用潛力的幹細胞被發現和應用。 |
| 作者: 陳宣懿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細胞治療透過培養幹細胞(從自己或他人身體取出),修復或取代壞死細胞與組織,讓生命取得新生。隨著各種細胞治療方法出現,越來越多重症纏身的病患,無不寄望藉此抓住一線生機。儘管細胞治療背後可能暗藏風險,涉及... |
| 作者: 陳怡寧 | 發布日期: 20200227 | 服務機構: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蝙蝠在高體溫的情況下,免疫系統維持活化並抑制病毒複製,維持少量病毒於體內且無過度發炎反應的微妙平衡,讓蝙蝠成為許多新興疾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陳怡寧副教授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臺灣蝙蝠族群... |
作者: 顧孝永 | 發布日期: 20200730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 | 摘要: 得力於科技的發達,現代人經常出國旅行調解身心,並且體驗不同文化帶來的衝擊與碰撞。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中世紀的旅行者又是如何在陌生的異國感知他者文化呢?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顧孝永(Piotr ... |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當珍珠奶茶成為臺灣象徵,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洪伯邑探索東南亞的茶與臺灣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思考何謂本土,看見邊界變化的過程。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許多保健常識常強調「少吃紅肉」,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但研究人員發現,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都會提升血液的膽固醇濃度,而紅肉與白肉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其實是一樣的。 |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 摘要: 白米、麵條是東方人的主食來源,這些食物都屬於精緻澱粉。你知道嗎?精緻澱粉只是全穀的的一小部分,因此長期攝取精緻澱粉其實是浪費了稻、麥等穀類的營養哦! |
作者: 須文宏 | 發布日期: 20170807 | 服務機構: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 摘要: |
作者: 許晃雄 | 發布日期: 20190828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 摘要: 氣候變遷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最近幾十年來地球溫度上升越來越快,各地出現破紀錄的氣溫越來越頻繁,熱浪在全球遍地開花,許晃雄博士說「面對災難沒有悲觀的本錢,我們要當一個進擊的鼓手,打敗暖化,把不好... |
作者: Anindya Sarkar | 發布日期: 20200929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 摘要: 工業革命之後約200年,人類已讓地球變得無法持續生存。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薩卡安(Anindya Sarkar)提出,我們可以向古文明學習,因為過去人類已經在這顆星球上克服困難生存了數千年... |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09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距今兩千年前,宜蘭史前時代有個數百年的斷層,沒有人類活動的紀錄,這是怎麼回事?學者林淑芬發現,當時地層中出現的耐旱植物花粉化石,反而是豪雨指標,且宜蘭豪雨和「聖嬰-南方震盪」有關聯。 |
作者: 吳俊傑 | 發布日期: 20190828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兼理學院副院長 | 摘要: 科學的進展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重大的地球與環境問題,可是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卻還是懸而未決,雖然國際間曾透過簽訂公約來達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共識,但是這其中牽扯到跨國政策、社會和經濟問題,實際上一直都沒... |
作者: 古鳴洲 | 發布日期: 20210802 | 服務機構: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 | 摘要: 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從骨質流失到骨質疏鬆是無感的,常常到摔跤骨折才知道,導致家庭社會的負擔巨大。透過基因工程發展出來的生物製劑,正在有效的減少骨折發生的機率。 |
作者: 陳宣懿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發展,幹細胞的發現與應用,給了深陷絕症所苦的人們嶄新的希望。衛生福利部也在2018年9月修訂通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開放各醫療機構利用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膝關... |
作者: 黃揚哲 | 陳彥榮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 摘要: 你一定聽過或儲存過臍帶血,為何當初要把臍帶血保留下來呢?原因是臍帶血中有豐富的幹細胞,能用來治療許多疾病。隨著科技發展,除了臍帶血幹細胞外,還有更多種類以及更有應用潛力的幹細胞被發現和應用。 |
作者: 陳宣懿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細胞治療透過培養幹細胞(從自己或他人身體取出),修復或取代壞死細胞與組織,讓生命取得新生。隨著各種細胞治療方法出現,越來越多重症纏身的病患,無不寄望藉此抓住一線生機。儘管細胞治療背後可能暗藏風險,涉及... |
作者: 陳怡寧 | 發布日期: 20200227 | 服務機構: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蝙蝠在高體溫的情況下,免疫系統維持活化並抑制病毒複製,維持少量病毒於體內且無過度發炎反應的微妙平衡,讓蝙蝠成為許多新興疾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陳怡寧副教授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臺灣蝙蝠族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