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數位影像原理解說─當新印象派大師看到現代顯示器(一) 的作者是鄭安茹 , 發布日期是2018/9/27 , 服務機構是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0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沒有人駕駛的自駕車,如何能夠確保行駛在正確的道路上呢?答案就在車體內部的導航系統裡。自駕車的導航系統,其實就是美國所開發的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平常至少需要利用三顆衛星定位物件,但自駕車的定位精細度...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沒有人駕駛的自駕車,如何能夠確保行駛在正確的道路上呢?答案就在車體內部的導航系統裡。自駕車的導航系統,其實就是美國所開發的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平常至少需要利用三顆衛星定位物件,但自駕車的定位精細度...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18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要把車穩定且準確地開在路中央,對人類來說,可能是很簡單的事,但如果要機械可以自動執行這些行為呢?我們就需要設計數學公式。PID是控制自駕車不可或缺的技術,協助自駕車更為穩定平滑地行駛到預定路線。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18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要把車穩定且準確地開在路中央,對人類來說,可能是很簡單的事,但如果要機械可以自動執行這些行為呢?我們就需要設計數學公式。PID是控制自駕車不可或缺的技術,協助自駕車更為穩定平滑地行駛到預定路線。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鄭安茹 | 發布日期: 20180927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18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開車首先學會如何讓車子保持在車道中,必須隨時手握方向盤讓車輛穩定地保持在車道線裡,而自駕車也是如此。自駕車有一個自動控制的系統稱作「PID控制」,在偵測到車輛偏離預設的車道時,能夠快速且準確地將偏離修...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18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開車首先學會如何讓車子保持在車道中,必須隨時手握方向盤讓車輛穩定地保持在車道線裡,而自駕車也是如此。自駕車有一個自動控制的系統稱作「PID控制」,在偵測到車輛偏離預設的車道時,能夠快速且準確地將偏離修...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0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自動駕駛或智慧駕駛倘若成真,可以提昇駕車的安全性,是目前炙手可熱的議題。自動駕駛要如何達成?本文介紹了機器學習如何進行影像辨識,進而應用在自動駕駛。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0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沒有人駕駛的自駕車,如何能夠確保行駛在正確的道路上呢?答案就在車體內部的導航系統裡。自駕車的導航系統,其實就是美國所開發的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平常至少需要利用三顆衛星定位物件,但自駕車的定位精細度...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沒有人駕駛的自駕車,如何能夠確保行駛在正確的道路上呢?答案就在車體內部的導航系統裡。自駕車的導航系統,其實就是美國所開發的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平常至少需要利用三顆衛星定位物件,但自駕車的定位精細度...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18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要把車穩定且準確地開在路中央,對人類來說,可能是很簡單的事,但如果要機械可以自動執行這些行為呢?我們就需要設計數學公式。PID是控制自駕車不可或缺的技術,協助自駕車更為穩定平滑地行駛到預定路線。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18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要把車穩定且準確地開在路中央,對人類來說,可能是很簡單的事,但如果要機械可以自動執行這些行為呢?我們就需要設計數學公式。PID是控制自駕車不可或缺的技術,協助自駕車更為穩定平滑地行駛到預定路線。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鄭安茹 | 發布日期: 20180927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18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開車首先學會如何讓車子保持在車道中,必須隨時手握方向盤讓車輛穩定地保持在車道線裡,而自駕車也是如此。自駕車有一個自動控制的系統稱作「PID控制」,在偵測到車輛偏離預設的車道時,能夠快速且準確地將偏離修...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18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開車首先學會如何讓車子保持在車道中,必須隨時手握方向盤讓車輛穩定地保持在車道線裡,而自駕車也是如此。自駕車有一個自動控制的系統稱作「PID控制」,在偵測到車輛偏離預設的車道時,能夠快速且準確地將偏離修...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黃冠渝 | 發布日期: 2018100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摘要: 自動駕駛或智慧駕駛倘若成真,可以提昇駕車的安全性,是目前炙手可熱的議題。自動駕駛要如何達成?本文介紹了機器學習如何進行影像辨識,進而應用在自動駕駛。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 ]
根據姓名 鄭安茹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鄭安茹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1000 | 所代表法人: | 英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0737154
@ 董監事資料集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富兒馬網羽國際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90288686
@ 董監事資料集 作者: 鄭安茹 | 指導教授: 陳祥頤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2 | 論文名稱(外文): Attitudes toward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English Learning in a Third Grade English Classroom in Tai... | 系所名稱: 應用英語學系碩士班 | 學校名稱: 銘傳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1000 | 所代表法人: | 英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0737154
@ 董監事資料集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富兒馬網羽國際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90288686
@ 董監事資料集 作者: 鄭安茹 | 指導教授: 陳祥頤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2 | 論文名稱(外文): Attitudes toward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English Learning in a Third Grade English Classroom in Tai... | 系所名稱: 應用英語學系碩士班 | 學校名稱: 銘傳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搜尋所有 鄭安茹 ... ]
姓名 鄭安茹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4 筆) (或要:查詢所有 鄭安茹 )公司地址 負責人 統一編號 狀態 狼體能工作室 嘉義市西區保安里北社尾路41號一樓 鄭安茹 88926266 核准設立 - 獨資 小陽台咖啡館 臺中市西屯區西平里文華路145號1樓 鄭安茹 39650305 歇業 - 合夥 (核准文號: 1050860278) 春田貳壹零行 臺中市西區土庫里五權五街210巷24號 鄭安茹 47472352 歇業/撤銷 - 合夥 金珍珠食堂 臺中市北區新北里育才南街2之1號2樓、2之2號2樓 鄭安茹 87244502 歇業/撤銷 - 合夥
狼體能工作室 登記地址: 嘉義市西區保安里北社尾路41號一樓 | 負責人: 鄭安茹 | 統編: 88926266 | 核准設立 - 獨資
小陽台咖啡館 登記地址: 臺中市西屯區西平里文華路145號1樓 | 負責人: 鄭安茹 | 統編: 39650305 | 歇業 - 合夥 (核准文號: 1050860278)
春田貳壹零行 登記地址: 臺中市西區土庫里五權五街210巷24號 | 負責人: 鄭安茹 | 統編: 47472352 | 歇業/撤銷 - 合夥
金珍珠食堂 登記地址: 臺中市北區新北里育才南街2之1號2樓、2之2號2樓 | 負責人: 鄭安茹 | 統編: 87244502 | 歇業/撤銷 - 合夥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作者: 劉仲康 | 發布日期: 20110506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我認為科學是非常美的,一個在實驗室中的學者不應該只成為一個技術人員,他也應該如同一個孩童,直接面對自然現象,如神話故事般地留下深刻的印象。」——瑪麗.斯克羅德沃斯卡.居禮
作者: 練冠霆 | 發布日期: 201912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放射性元素的發現顛覆了過往原子不可再分割的理論,也奠基了核能及放射性同位素分析與標定的應用。1898年12月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e Skłodowska Curie)與皮爾・居禮(Pi...
作者: 吳長益 | 發布日期: 20190425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DNA雙螺旋結構、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三者被譽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詹姆斯.華生和克里克、威爾金斯等三人因共同解開DNA雙螺旋結構的奧秘,在1962年同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發現DNA分子結構的過...
作者: 陳尹華 | 發布日期: 20181207 | 服務機構: 政治大學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摘要: 優秀運動員最讓我們驚豔的能力之一,是動作預判,也就是可以提早做反應的能力。研究顯示,知覺經驗比起動作經驗,對預判有比較大的幫助。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8030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教育界興起了一種稱為知識翻新(又稱知識建立,knowledge building)的新教學法,老師必須鼓勵學生提想法,並需具備能型塑氛圍的本領,以利學生在想做、想學、想嘗試的氣氛中,長時間和想法對話、...
作者: 吳仕煒 | 發布日期: 20191021 | 服務機構: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 摘要: 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卻需要做抉擇時,我們會做出哪些自己也不知道的行為呢?大腦內會出現哪些現象呢?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吳仕煒副教授於演講中指出,實驗心理學顯示當人們評估機率、進行判斷時,會出現系統性...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俗話說:誠實為上策,但你有想過誠實能夠被量化計算嗎?美國密西根大學和瑞士蘇黎世大學對大約一萬七千名西方人進行實驗,發現——「誘惑越大,越誠實」。這樣的實驗結果與演化生物學常提到的「利他行為」息息相關。
作者: 葉儷棻 | 發布日期: 20190911 | 服務機構: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 | 摘要: 「使用者經驗設計」是一種以創造好的使用者經驗為目標的設計流程,
讓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僅能有效解決使用者的問題,
還能讓使用者感受到愉悅,創造消費者與企業的雙贏。
作者: 郭文華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摘要: 如同「『電腦』選的花生」的行銷手法一樣,購買者不見得知道電腦怎樣選花生,也不見得知道廠商如何使用電腦選花生,但借重科學的權威,「電腦」本身變成行銷包裝的一部分,讓購買者可以信任與追隨。
作者: 何沁蓉 | 發布日期: 202108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它專門感染人類表皮及黏膜組織,子宮頸癌更有近 9 成與HPV感染相關,接種 HPV 疫苗能大幅降低未來罹患相關癌症機會。
除了預防子宮頸癌,目前科學家也在發展...
作者: 馬徹 | 發布日期: 2018101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摘要: 冬天是流感的盛行季,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必須預測下一季可能盛行的病毒株種類以設計疫苗,一旦預測失準,就會發生高於一般的流感併發重症以及死亡的嚴重疫情。由於流感病毒種類眾多、突變快速,每年都得更新疫苗的成分...
作者: 余建志 | 發布日期: 20200615 | 服務機構: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 摘要: 一般口服藥物是通過服下後在消化系統中分裂成小顆粒,被胃腸壁細胞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發揮藥效。藥物在胃部一般停留約二到四小時,為了讓藥物可以持續被胃壁細胞吸收,需要持續服藥確保療效足夠。而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作者: 董容慈 | 發布日期: 2020061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摘要: 在傷口癒合的過程中,「氧氣」都是相當關鍵的角色,因此從1960年代起,科學家開始以氧氣治療傷口。然而氧氣難溶於水,無法抵達傷口深處,因此科學家改透過二氧化碳的「波爾效應」促使血紅素釋放出更多氧氣。成功...
作者: 陳雲岫 | 發布日期: 20201117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 摘要: DNA適體(DNA Aptamer)因為有高親和力、耐酸鹼,所以可以用來辨識癌細胞。找到癌細胞後要投以藥物,本文就要說明DNA適體如何透過光活化效應,把抗癌藥物—阿黴素Doxorubicin(簡稱Do...
作者: 林啟萬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 | 摘要: 疼痛是高齡長者相當常見的症狀之一,疼痛的疾病發生原因相當複雜,目前的研究顯示慢性疼痛與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具有高度相關性。隨著醫學科技的快速進步,針對不同疼痛程度在治療準則上已經具有對應的治療方法,然而...
作者: 劉仲康 | 發布日期: 20110506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我認為科學是非常美的,一個在實驗室中的學者不應該只成為一個技術人員,他也應該如同一個孩童,直接面對自然現象,如神話故事般地留下深刻的印象。」——瑪麗.斯克羅德沃斯卡.居禮
作者: 練冠霆 | 發布日期: 201912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放射性元素的發現顛覆了過往原子不可再分割的理論,也奠基了核能及放射性同位素分析與標定的應用。1898年12月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e Skłodowska Curie)與皮爾・居禮(Pi...
作者: 吳長益 | 發布日期: 20190425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DNA雙螺旋結構、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三者被譽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詹姆斯.華生和克里克、威爾金斯等三人因共同解開DNA雙螺旋結構的奧秘,在1962年同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發現DNA分子結構的過...
作者: 陳尹華 | 發布日期: 20181207 | 服務機構: 政治大學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摘要: 優秀運動員最讓我們驚豔的能力之一,是動作預判,也就是可以提早做反應的能力。研究顯示,知覺經驗比起動作經驗,對預判有比較大的幫助。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8030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教育界興起了一種稱為知識翻新(又稱知識建立,knowledge building)的新教學法,老師必須鼓勵學生提想法,並需具備能型塑氛圍的本領,以利學生在想做、想學、想嘗試的氣氛中,長時間和想法對話、...
作者: 吳仕煒 | 發布日期: 20191021 | 服務機構: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 摘要: 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卻需要做抉擇時,我們會做出哪些自己也不知道的行為呢?大腦內會出現哪些現象呢?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吳仕煒副教授於演講中指出,實驗心理學顯示當人們評估機率、進行判斷時,會出現系統性...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俗話說:誠實為上策,但你有想過誠實能夠被量化計算嗎?美國密西根大學和瑞士蘇黎世大學對大約一萬七千名西方人進行實驗,發現——「誘惑越大,越誠實」。這樣的實驗結果與演化生物學常提到的「利他行為」息息相關。
作者: 葉儷棻 | 發布日期: 20190911 | 服務機構: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 | 摘要: 「使用者經驗設計」是一種以創造好的使用者經驗為目標的設計流程,
讓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僅能有效解決使用者的問題,
還能讓使用者感受到愉悅,創造消費者與企業的雙贏。
作者: 郭文華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摘要: 如同「『電腦』選的花生」的行銷手法一樣,購買者不見得知道電腦怎樣選花生,也不見得知道廠商如何使用電腦選花生,但借重科學的權威,「電腦」本身變成行銷包裝的一部分,讓購買者可以信任與追隨。
作者: 何沁蓉 | 發布日期: 202108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它專門感染人類表皮及黏膜組織,子宮頸癌更有近 9 成與HPV感染相關,接種 HPV 疫苗能大幅降低未來罹患相關癌症機會。
除了預防子宮頸癌,目前科學家也在發展...
作者: 馬徹 | 發布日期: 2018101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摘要: 冬天是流感的盛行季,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必須預測下一季可能盛行的病毒株種類以設計疫苗,一旦預測失準,就會發生高於一般的流感併發重症以及死亡的嚴重疫情。由於流感病毒種類眾多、突變快速,每年都得更新疫苗的成分...
作者: 余建志 | 發布日期: 20200615 | 服務機構: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 摘要: 一般口服藥物是通過服下後在消化系統中分裂成小顆粒,被胃腸壁細胞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發揮藥效。藥物在胃部一般停留約二到四小時,為了讓藥物可以持續被胃壁細胞吸收,需要持續服藥確保療效足夠。而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作者: 董容慈 | 發布日期: 2020061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摘要: 在傷口癒合的過程中,「氧氣」都是相當關鍵的角色,因此從1960年代起,科學家開始以氧氣治療傷口。然而氧氣難溶於水,無法抵達傷口深處,因此科學家改透過二氧化碳的「波爾效應」促使血紅素釋放出更多氧氣。成功...
作者: 陳雲岫 | 發布日期: 20201117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 摘要: DNA適體(DNA Aptamer)因為有高親和力、耐酸鹼,所以可以用來辨識癌細胞。找到癌細胞後要投以藥物,本文就要說明DNA適體如何透過光活化效應,把抗癌藥物—阿黴素Doxorubicin(簡稱Do...
作者: 林啟萬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 | 摘要: 疼痛是高齡長者相當常見的症狀之一,疼痛的疾病發生原因相當複雜,目前的研究顯示慢性疼痛與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具有高度相關性。隨著醫學科技的快速進步,針對不同疼痛程度在治療準則上已經具有對應的治療方法,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