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的作者是許君咏, 發布日期是2021/3/9, 服務機構是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摘要是透過 AI 數據分析發現,同樣的文句,在不同的性別或個體有情緒表達上的差異,造成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窘境,明明你認為這句話沒什麼,但某些用詞卻造成他人的誤解。陳宜欣老師的團隊也試圖從這些行為中找出規律,並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希望可以透過 AI 分辨情緒,早期找出患者躁鬱症徵兆。.

標題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
摘要透過 AI 數據分析發現,同樣的文句,在不同的性別或個體有情緒表達上的差異,造成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窘境,明明你認為這句話沒什麼,但某些用詞卻造成他人的誤解。陳宜欣老師的團隊也試圖從這些行為中找出規律,並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希望可以透過 AI 分辨情緒,早期找出患者躁鬱症徵兆。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c1b3a9f8-83d4-4a31-ad09-43c873ba3bd1
作者許君咏
服務機構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2021/3/9

標題

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

摘要

透過 AI 數據分析發現,同樣的文句,在不同的性別或個體有情緒表達上的差異,造成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窘境,明明你認為這句話沒什麼,但某些用詞卻造成他人的誤解。陳宜欣老師的團隊也試圖從這些行為中找出規律,並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希望可以透過 AI 分辨情緒,早期找出患者躁鬱症徵兆。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c1b3a9f8-83d4-4a31-ad09-43c873ba3bd1

作者

許君咏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

2021/3/9

根據名稱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

根據姓名 許君咏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許君咏 ...)

環境與系統發育限制對蛾類溫度耐受性和分佈的影響

作者: 許君咏 | 指導教授: 沈聖峰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11 | 論文名稱(外文):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hylogenetic Constraints on Moth Thermal Tolerances and Dist... | 系所名稱: 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喧囂過後,廚餘怎麼處理?——中興大學楊秋忠老師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2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又到了新的一年,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總免不了一桌「澎湃」的好菜,大魚大肉、吃飽喝足後,留下來的廚餘卻是最令人頭痛的。而這些廚餘到了堆肥場後,還須經過一到三個月才能分解成有機物堆肥,過程耗時且需有足夠大的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氣候變遷、能源廢熱怎麼辦?——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吳欣潔教授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80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加上溫室效應等因素,用電量逐年攀升,「電」成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你知道嗎?各種能源產生的電力,有 60% 以廢熱形式逸散到大氣中,而真的拿來用的大約只有 40%。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30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透過 AI 數據分析發現,同樣的文句,在不同的性別或個體有情緒表達上的差異,造成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窘境,明明你認為這句話沒什麼,但某些用詞卻造成他人的誤解。陳宜欣老師的團隊也試圖從這些行為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RDX炸藥的有毒物質該怎麼處理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111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爆炸物 RDX是目前美國軍事上製造炸藥必須的化學藥品,這些爆炸物容易造成令人頭痛的環境污染。今年發表於《Nature Biotechology》的一篇新研究發現,一種在北美草原上常見的植物,透過基因轉...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疫情之下,線上測驗與監考的隱私權難題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122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隨著線上教學越來越普遍,不同公司紛紛推出遠距監考服務,然而遠距監考卻存在著侵犯學生隱私權的爭議。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喧囂過後,廚餘怎麼處理?——中興大學楊秋忠老師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又到了新的一年,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總免不了一桌「澎湃」的好菜,大魚大肉、吃飽喝足後,留下來的廚餘卻是最令人頭痛的。而這些廚餘到了堆肥場後,還須經過一到三個月才能分解成有機物堆肥,過程耗時且需有足夠大的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氣候變遷、能源廢熱怎麼辦?——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吳欣潔教授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8/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加上溫室效應等因素,用電量逐年攀升,「電」成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你知道嗎?各種能源產生的電力,有 60% 以廢熱形式逸散到大氣中,而真的拿來用的大約只有 40%。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環境與系統發育限制對蛾類溫度耐受性和分佈的影響

作者: 許君咏 | 指導教授: 沈聖峰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11 | 論文名稱(外文):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hylogenetic Constraints on Moth Thermal Tolerances and Dist... | 系所名稱: 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喧囂過後,廚餘怎麼處理?——中興大學楊秋忠老師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2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又到了新的一年,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總免不了一桌「澎湃」的好菜,大魚大肉、吃飽喝足後,留下來的廚餘卻是最令人頭痛的。而這些廚餘到了堆肥場後,還須經過一到三個月才能分解成有機物堆肥,過程耗時且需有足夠大的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氣候變遷、能源廢熱怎麼辦?——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吳欣潔教授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80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加上溫室效應等因素,用電量逐年攀升,「電」成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你知道嗎?各種能源產生的電力,有 60% 以廢熱形式逸散到大氣中,而真的拿來用的大約只有 40%。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30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透過 AI 數據分析發現,同樣的文句,在不同的性別或個體有情緒表達上的差異,造成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窘境,明明你認為這句話沒什麼,但某些用詞卻造成他人的誤解。陳宜欣老師的團隊也試圖從這些行為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RDX炸藥的有毒物質該怎麼處理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111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爆炸物 RDX是目前美國軍事上製造炸藥必須的化學藥品,這些爆炸物容易造成令人頭痛的環境污染。今年發表於《Nature Biotechology》的一篇新研究發現,一種在北美草原上常見的植物,透過基因轉...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疫情之下,線上測驗與監考的隱私權難題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122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隨著線上教學越來越普遍,不同公司紛紛推出遠距監考服務,然而遠距監考卻存在著侵犯學生隱私權的爭議。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喧囂過後,廚餘怎麼處理?——中興大學楊秋忠老師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又到了新的一年,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總免不了一桌「澎湃」的好菜,大魚大肉、吃飽喝足後,留下來的廚餘卻是最令人頭痛的。而這些廚餘到了堆肥場後,還須經過一到三個月才能分解成有機物堆肥,過程耗時且需有足夠大的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氣候變遷、能源廢熱怎麼辦?——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吳欣潔教授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8/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加上溫室效應等因素,用電量逐年攀升,「電」成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你知道嗎?各種能源產生的電力,有 60% 以廢熱形式逸散到大氣中,而真的拿來用的大約只有 40%。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許君咏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光子風車?氣體壓力差造成旋轉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20105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風車明明沒有插電,只要照光就會旋轉,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光子撞擊葉片旋轉?

壓力的改變:喝水鳥和愛情溫度計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091130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氣體動力論描述了氣體壓力和溫度應成正比。當我們讓喝水鳥的頭浸水冷卻,或是以體溫溫暖溫度計底部,都會造成氣壓改變,進而發生特殊的現象。

女人真的比男人長舌嗎?

作者: 郭永斌 | 發布日期: 20080507 | 服務機構: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通識中心 | 摘要: 說話是表達想法,男女皆然,唯「長舌婦」一詞一直是用來形容話多的女人。不過最近一份研究卻發現,話多的程度其實男人和女人不相上下。

老化讓你的右腦活起來?左右腦語言處理的改變

作者: 林蔚文 | 發布日期: 20180418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長久以來,語言被認為是腦側化程度最深的認知能力之一。但近來的研究顯示,健康老人在認知功能上出現了雙側化的現象,隱含了語言的非優勢腦右腦也有不容忽視語言能力的訊息。

無聲世界「說」什麼

作者: 蔡永彬 | 發布日期: 20090106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摘要: 「我們走進了無聲的世界,卻拓展了未知的視野。」致力於手語研究的戴浩一教授這樣說。世界各地的手語都分為「自然手語」與「文法手語」,然而不同國度對於同一詞彙的表示方式也有不同,透過有系統的搜集、修正,進而...

為什麼超過十公尺深的水井抽不出水?大氣壓力(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4 | 服務機構: | 摘要: 用手動水泵抽水的時代裡,水泵最多只能將水抽高到十米,當時認為水泵能抽水,是透過亞里斯多德提出「萬物討厭真空」的特性,壓板推拉配合閥門開關,便能在水管內製造真空,井底的水為了填補真空,水就上升了。但水泵...

為什麼超過十公尺深的水井抽不出水?大氣壓力(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4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托里切利發現,只要是超過十公尺的水井都抽不出水來。如果水是要為了消滅真空,所以被吸上來,為什麼等到十公尺就不吸上來?托里切利認為,原因是空氣的重量。

念力可以使寶特瓶憑空壓扁?原來是大氣壓力在幫忙

作者: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11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念力存在嗎?其實寶特瓶不是憑空被壓扁,而是瓶子事先倒過熱水進去再倒掉,此時瓶內溫度高,瓶外溫度低,瓶內的熱空氣遇冷收縮,於是瓶子裡壓力小,瓶外壓力大,保特瓶瓶身承受不了就會被壓縮。

如何取水中硬幣手不濕?利用大氣壓力!

作者: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11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硬幣掉到水裡,如何不弄濕手,而把它拿起來呢?其實善用大氣壓力和了解空氣組成,就可以做到!只要準備一個玻璃瓶,然後利用蠟燭將瓶中的氧氣燃燒殆盡,就能成功把水吸入瓶中,取得硬幣卻不弄濕手,到底怎麼辦到的,...

人類B型肝炎病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2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對抗B型肝炎,屬全球典範的臺灣都做了些什麼?

作者: 許偉帆 | 發布日期: 20160425 | 服務機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 | 摘要: 早年臺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但經過臺灣醫界的臨床觀察、研究與治療嘗試,現在臺灣已經是全世界對抗B型肝炎的模範。這次演講中,許偉帆醫師將以B型肝炎為例,跟大家分享臨床醫師怎樣參與醫學研究、衛生政策,以及醫...

從核分裂到原子彈:納粹德國為何造不出原子彈?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021218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當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時,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已是明確的科學事實。而後漢恩發現中子撞擊鈾原子的產物不是鐳,而是鋇,因而發現了核分裂。由於核分裂會釋放大量能量,在當時戰爭氛圍下,科學...

原子論提出者:道爾頓的一生

作者: 張文亮 | 發布日期: 20020905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 | 摘要: 「化學原子論」是近代化學理論發展的基石之一,道爾頓是這個理論的提出者。他的名字,如今留在普世的化學課本上,但很少人知道,他是個中學老師,業餘的化學家,天生患有色盲與癲癇症,終生未娶。

原子的構造——原子核

作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科技部前身 | 發布日期: 20130610 | 服務機構: | 摘要:

核分裂與核能發電

作者: 東森電視 | 科學大解碼 | 製作小組 | 發布日期: 20081202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能源危機和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核能發電具有減碳和低成本的優勢。究竟核燃料如何發電的,節能減碳的優勢又在哪裡,從科學家的數據中,我們帶您一塊了解。

光子風車?氣體壓力差造成旋轉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20105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風車明明沒有插電,只要照光就會旋轉,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光子撞擊葉片旋轉?

壓力的改變:喝水鳥和愛情溫度計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091130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氣體動力論描述了氣體壓力和溫度應成正比。當我們讓喝水鳥的頭浸水冷卻,或是以體溫溫暖溫度計底部,都會造成氣壓改變,進而發生特殊的現象。

女人真的比男人長舌嗎?

作者: 郭永斌 | 發布日期: 20080507 | 服務機構: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通識中心 | 摘要: 說話是表達想法,男女皆然,唯「長舌婦」一詞一直是用來形容話多的女人。不過最近一份研究卻發現,話多的程度其實男人和女人不相上下。

老化讓你的右腦活起來?左右腦語言處理的改變

作者: 林蔚文 | 發布日期: 20180418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長久以來,語言被認為是腦側化程度最深的認知能力之一。但近來的研究顯示,健康老人在認知功能上出現了雙側化的現象,隱含了語言的非優勢腦右腦也有不容忽視語言能力的訊息。

無聲世界「說」什麼

作者: 蔡永彬 | 發布日期: 20090106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摘要: 「我們走進了無聲的世界,卻拓展了未知的視野。」致力於手語研究的戴浩一教授這樣說。世界各地的手語都分為「自然手語」與「文法手語」,然而不同國度對於同一詞彙的表示方式也有不同,透過有系統的搜集、修正,進而...

為什麼超過十公尺深的水井抽不出水?大氣壓力(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4 | 服務機構: | 摘要: 用手動水泵抽水的時代裡,水泵最多只能將水抽高到十米,當時認為水泵能抽水,是透過亞里斯多德提出「萬物討厭真空」的特性,壓板推拉配合閥門開關,便能在水管內製造真空,井底的水為了填補真空,水就上升了。但水泵...

為什麼超過十公尺深的水井抽不出水?大氣壓力(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4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托里切利發現,只要是超過十公尺的水井都抽不出水來。如果水是要為了消滅真空,所以被吸上來,為什麼等到十公尺就不吸上來?托里切利認為,原因是空氣的重量。

念力可以使寶特瓶憑空壓扁?原來是大氣壓力在幫忙

作者: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11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念力存在嗎?其實寶特瓶不是憑空被壓扁,而是瓶子事先倒過熱水進去再倒掉,此時瓶內溫度高,瓶外溫度低,瓶內的熱空氣遇冷收縮,於是瓶子裡壓力小,瓶外壓力大,保特瓶瓶身承受不了就會被壓縮。

如何取水中硬幣手不濕?利用大氣壓力!

作者: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11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硬幣掉到水裡,如何不弄濕手,而把它拿起來呢?其實善用大氣壓力和了解空氣組成,就可以做到!只要準備一個玻璃瓶,然後利用蠟燭將瓶中的氧氣燃燒殆盡,就能成功把水吸入瓶中,取得硬幣卻不弄濕手,到底怎麼辦到的,...

人類B型肝炎病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2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對抗B型肝炎,屬全球典範的臺灣都做了些什麼?

作者: 許偉帆 | 發布日期: 20160425 | 服務機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 | 摘要: 早年臺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但經過臺灣醫界的臨床觀察、研究與治療嘗試,現在臺灣已經是全世界對抗B型肝炎的模範。這次演講中,許偉帆醫師將以B型肝炎為例,跟大家分享臨床醫師怎樣參與醫學研究、衛生政策,以及醫...

從核分裂到原子彈:納粹德國為何造不出原子彈?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021218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當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時,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已是明確的科學事實。而後漢恩發現中子撞擊鈾原子的產物不是鐳,而是鋇,因而發現了核分裂。由於核分裂會釋放大量能量,在當時戰爭氛圍下,科學...

原子論提出者:道爾頓的一生

作者: 張文亮 | 發布日期: 20020905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 | 摘要: 「化學原子論」是近代化學理論發展的基石之一,道爾頓是這個理論的提出者。他的名字,如今留在普世的化學課本上,但很少人知道,他是個中學老師,業餘的化學家,天生患有色盲與癲癇症,終生未娶。

原子的構造——原子核

作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科技部前身 | 發布日期: 20130610 | 服務機構: | 摘要:

核分裂與核能發電

作者: 東森電視 | 科學大解碼 | 製作小組 | 發布日期: 20081202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能源危機和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核能發電具有減碳和低成本的優勢。究竟核燃料如何發電的,節能減碳的優勢又在哪裡,從科學家的數據中,我們帶您一塊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