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的作者是簡如茵, 發布日期是2021/9/7, 服務機構是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摘要是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購賣身分遭到惡意人士盜用,魔鬼藏匿於網路的角落,緊盯著各個使用者的活動,看看誰是下一個受害者。為了層....

標題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摘要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購賣身分遭到惡意人士盜用,魔鬼藏匿於網路的角落,緊盯著各個使用者的活動,看看誰是下一個受害者。為了層層把關網路上的潛在危機,零信任架構 (Zero Trust Architecture,ZTA) 出現了!ZTA 是一種資安防護的新概念,打破了傳統以邊界(例如防火牆)區分內網及外網的資安型態。今天,想長點 ZTA 的新知識嗎?跟著查士朝教授的腳步來探索一下這個酷東西吧!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5ad7a015-9e9a-4268-aa32-2ade792e7440
作者簡如茵
服務機構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2021/9/7

標題

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摘要

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購賣身分遭到惡意人士盜用,魔鬼藏匿於網路的角落,緊盯著各個使用者的活動,看看誰是下一個受害者。為了層層把關網路上的潛在危機,零信任架構 (Zero Trust Architecture,ZTA) 出現了!ZTA 是一種資安防護的新概念,打破了傳統以邊界(例如防火牆)區分內網及外網的資安型態。今天,想長點 ZTA 的新知識嗎?跟著查士朝教授的腳步來探索一下這個酷東西吧!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5ad7a015-9e9a-4268-aa32-2ade792e7440

作者

簡如茵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

2021/9/7

根據名稱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

根據姓名 簡如茵 找到的相關資料

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作者: 簡如茵 | 發布日期: 2021090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作者: 簡如茵 | 發布日期: 2021090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簡如茵 ... ]

姓名 簡如茵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簡如茵)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基隆市暖暖區碇安里源遠路二九七巷九二之一號一樓
簡如茵78412979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基隆市暖暖區碇安里源遠路二九七巷九二之一號一樓 | 負責人: 簡如茵 | 統編: 78412979 | 歇業 - 獨資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精準定位神經受損區段 裴育晟讓患者再次「感動」

作者: V. 瓦西里耶夫 | 發布日期: 202006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周邊神經損傷的患者,需接受切除受傷神經的重建手術,然而,切太多或太少都會發生問題。醫師能精準判斷該切除的位置嗎?長庚醫院裴育晟醫師,運用其跨越基礎科學與臨床醫學的專長,開發出「可撓式陣列電極感知器」,...

生物晶片檢測——癌症精準醫療中的糾察隊

作者: 蕭育生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明志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晶片不僅應用在光電半導體產業中,它可與血液接觸,以低侵入性的抽血檢測提供更多癌症的相關訊息,讓癌症病人能得到個人化的治療與病情追蹤。

磁振造影:核磁共振產生影像有利精準診斷

作者: 饒若琪 | 發布日期: 20190316 | 服務機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摘要: 磁振造影是當今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了解磁振造影的基本原理,選擇適當的掃描參數,將有助於優質影像的獲得及醫師準確的判讀,更能達到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的目的。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發展

作者: 徐善慧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 摘要: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如,3D列印材料、環境敏感性材料、形狀記憶材料、自癒合材料)除了本身要有很好的智能性與生物相容性外,還要能親近組織細胞,更要參與人體正常的代謝與自然人體的修復,是一門大學問喔!

再生醫學2020s-精準醫療的戰略與策略

作者: 謝清河 | 發布日期: 2018101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摘要: 許多慢性疾病隨著人口年紀的老化而增加,心臟疾病即為其中之一。早在3000年前就有冠狀動脈硬化,這是個古老的疾病。

精準量子醫學時代即將來臨

作者: 李英雄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 | 摘要: 「精準醫學」一詞於今年正式邁入第十個年頭,2015年歐巴馬於演講當中提出精準醫學計畫,更是將精準醫學掀起全球熱潮,開啟醫療新商機,全球藥廠及科學家紛紛投入精準醫學研究領域,讓疾病治療可以達到個人化對症...

可提升學習效率的遊戲化數位學習

作者: 葉孋嬋 | 發布日期: 20180206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人工智慧在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之應用

作者: 莊永裕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電話響了,我們會去接;看見車子,我們會閃避。這些動作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機器人做得到嗎?最新的人工智慧發展,已經能夠讓機器感知世界了。

數位學習時代來臨了嗎?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4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下,全球興起遠距教學的浪潮,數位學習的發展也趁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陳德懷講座教授是臺灣數位學習重要的推動者,從虛擬家教、虛擬教育城市、電子書包到悅趣化數位數...

視覺藝術:電腦視覺與視訊畫面內插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電腦圖學是深度學習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本篇焦點關注於圖像動態連貫議題,先帶出了平衡資源消耗與觀賞感受的技術—「內差」。由於內差仍有其無法盡善之處,此技術對於快速的圖像變化會有失真模糊情況發生,於...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在廣播媒體的運用

作者: 蔡玉秀 | 發布日期: 20190702 | 服務機構: 教育廣播電台 | 摘要: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技術導入廣播媒體後, 除了期望提高工作效率、創新加值服務, 讓廣播節目的內容更易搜尋與運用外, 把廣播語音資料加以處理 可創造教育電台典藏節目的新價值。

數位融合與智慧城市

作者: 周碩彥 | 發布日期: 20190621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 摘要: 人是群居的動物,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幸我們仍有共通的目標,例如,環境是否能更清潔?我們是否能更富有、更快樂?生活更容易?這些問題牽涉到很多系統的整合,不容易解決,智慧城市就是要用數位化的方式來解...

區塊鏈技術在智慧城市之應用

作者: 孫志鴻 | 發布日期: 201905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 摘要: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人們發覺中央政府及銀行機構也未必可信,於是就有人提出區塊鏈的構想,期望打造一個不受任何銀行和政府集權控制的流通貨幣。一開始區塊鏈技術只是用於虛擬貨幣的支付系統,但隨著區塊鏈技術...

空氣汙染物聯網

作者: 江智偉 | 發布日期: 20180814 | 服務機構: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微精密製造中心 | 摘要: 環境空氣的良窳是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有些廠商為圖高利,利用夜間或不定時排放廢氣,隨著物聯網科技的發展,看不到也摸不著的空氣汙染將無所遁形!

智慧城市的創新物流服務

作者: 喻奉天 | 發布日期: 20190703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現在我們只要上網動動手指,貨物就會送到家裡或附近的便利商店,這背後依靠的是物流產業。物流就是移動,不論是人或貨物都要移動,把人或物資運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是智慧城市中的關鍵活動。因此,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

精準定位神經受損區段 裴育晟讓患者再次「感動」

作者: V. 瓦西里耶夫 | 發布日期: 202006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周邊神經損傷的患者,需接受切除受傷神經的重建手術,然而,切太多或太少都會發生問題。醫師能精準判斷該切除的位置嗎?長庚醫院裴育晟醫師,運用其跨越基礎科學與臨床醫學的專長,開發出「可撓式陣列電極感知器」,...

生物晶片檢測——癌症精準醫療中的糾察隊

作者: 蕭育生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明志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晶片不僅應用在光電半導體產業中,它可與血液接觸,以低侵入性的抽血檢測提供更多癌症的相關訊息,讓癌症病人能得到個人化的治療與病情追蹤。

磁振造影:核磁共振產生影像有利精準診斷

作者: 饒若琪 | 發布日期: 20190316 | 服務機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摘要: 磁振造影是當今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了解磁振造影的基本原理,選擇適當的掃描參數,將有助於優質影像的獲得及醫師準確的判讀,更能達到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的目的。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發展

作者: 徐善慧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 摘要: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如,3D列印材料、環境敏感性材料、形狀記憶材料、自癒合材料)除了本身要有很好的智能性與生物相容性外,還要能親近組織細胞,更要參與人體正常的代謝與自然人體的修復,是一門大學問喔!

再生醫學2020s-精準醫療的戰略與策略

作者: 謝清河 | 發布日期: 2018101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摘要: 許多慢性疾病隨著人口年紀的老化而增加,心臟疾病即為其中之一。早在3000年前就有冠狀動脈硬化,這是個古老的疾病。

精準量子醫學時代即將來臨

作者: 李英雄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 | 摘要: 「精準醫學」一詞於今年正式邁入第十個年頭,2015年歐巴馬於演講當中提出精準醫學計畫,更是將精準醫學掀起全球熱潮,開啟醫療新商機,全球藥廠及科學家紛紛投入精準醫學研究領域,讓疾病治療可以達到個人化對症...

可提升學習效率的遊戲化數位學習

作者: 葉孋嬋 | 發布日期: 20180206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人工智慧在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之應用

作者: 莊永裕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電話響了,我們會去接;看見車子,我們會閃避。這些動作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機器人做得到嗎?最新的人工智慧發展,已經能夠讓機器感知世界了。

數位學習時代來臨了嗎?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4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下,全球興起遠距教學的浪潮,數位學習的發展也趁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陳德懷講座教授是臺灣數位學習重要的推動者,從虛擬家教、虛擬教育城市、電子書包到悅趣化數位數...

視覺藝術:電腦視覺與視訊畫面內插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電腦圖學是深度學習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本篇焦點關注於圖像動態連貫議題,先帶出了平衡資源消耗與觀賞感受的技術—「內差」。由於內差仍有其無法盡善之處,此技術對於快速的圖像變化會有失真模糊情況發生,於...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在廣播媒體的運用

作者: 蔡玉秀 | 發布日期: 20190702 | 服務機構: 教育廣播電台 | 摘要: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技術導入廣播媒體後, 除了期望提高工作效率、創新加值服務, 讓廣播節目的內容更易搜尋與運用外, 把廣播語音資料加以處理 可創造教育電台典藏節目的新價值。

數位融合與智慧城市

作者: 周碩彥 | 發布日期: 20190621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 摘要: 人是群居的動物,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幸我們仍有共通的目標,例如,環境是否能更清潔?我們是否能更富有、更快樂?生活更容易?這些問題牽涉到很多系統的整合,不容易解決,智慧城市就是要用數位化的方式來解...

區塊鏈技術在智慧城市之應用

作者: 孫志鴻 | 發布日期: 201905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 摘要: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人們發覺中央政府及銀行機構也未必可信,於是就有人提出區塊鏈的構想,期望打造一個不受任何銀行和政府集權控制的流通貨幣。一開始區塊鏈技術只是用於虛擬貨幣的支付系統,但隨著區塊鏈技術...

空氣汙染物聯網

作者: 江智偉 | 發布日期: 20180814 | 服務機構: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微精密製造中心 | 摘要: 環境空氣的良窳是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有些廠商為圖高利,利用夜間或不定時排放廢氣,隨著物聯網科技的發展,看不到也摸不著的空氣汙染將無所遁形!

智慧城市的創新物流服務

作者: 喻奉天 | 發布日期: 20190703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現在我們只要上網動動手指,貨物就會送到家裡或附近的便利商店,這背後依靠的是物流產業。物流就是移動,不論是人或貨物都要移動,把人或物資運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是智慧城市中的關鍵活動。因此,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