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國際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的作者是邱一庭, 發布日期是2018/3/5, 服務機構是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摘要是為了改善全球氣候逐漸惡化的趨勢,對環境友善的綠色能源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國際間相繼提出改善環境的方案,各國也群聚一堂共同討論關乎世界的議題—全球暖化。從「京都議定書」的訂定,到近年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皆為各國對抗全球暖化做出的承諾,這顯示出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抬頭,發展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潔淨能源....

標題國際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摘要為了改善全球氣候逐漸惡化的趨勢,對環境友善的綠色能源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國際間相繼提出改善環境的方案,各國也群聚一堂共同討論關乎世界的議題—全球暖化。從「京都議定書」的訂定,到近年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皆為各國對抗全球暖化做出的承諾,這顯示出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抬頭,發展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潔淨能源,是世界各國面對能源恐慌時有效的解決之道,綠能低碳的重要性更是無庸置疑的。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4530d180-9002-4913-8c95-e7e79460c286
作者邱一庭
服務機構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發布日期2018/3/5

標題

國際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摘要

為了改善全球氣候逐漸惡化的趨勢,對環境友善的綠色能源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國際間相繼提出改善環境的方案,各國也群聚一堂共同討論關乎世界的議題—全球暖化。從「京都議定書」的訂定,到近年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皆為各國對抗全球暖化做出的承諾,這顯示出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抬頭,發展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潔淨能源,是世界各國面對能源恐慌時有效的解決之道,綠能低碳的重要性更是無庸置疑的。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4530d180-9002-4913-8c95-e7e79460c286

作者

邱一庭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發布日期

2018/3/5

根據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陳家榮

公司名稱: 中宇 | 職稱: 獨立董事 | 就任日期: 1120621 | 公司代號: 1535 | 出表日期: 1140521 | 主要現職: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名譽教授 | 主要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所長;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 目前兼任其他公司名稱: 九豪精密陶瓷(股)公司 | 其他公司職稱: 獨立董事 | 備註:

@ 上市公司獨立董監事兼任情形彙總表

地質能源:什麼是「 可燃冰」?可以燃燒的冰嗎?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的資源量十分豐富,目前已發展出三種主要開採的方式,是許多國家未來希望開發的新興能源。經台灣研究人員調查,台灣本島西南海域可能蘊藏大量天然氣水合物,若得以成功開採,則能夠扭轉台...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地質能源:什麼是「 可燃冰」?可以燃燒的冰嗎?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的資源量十分豐富,目前已發展出三種主要開採的方式,是許多國家未來希望開發的新興能源。經台灣研究人員調查,台灣本島西南海域可能蘊藏大量天然氣水合物,若得以成功開採,則能夠扭轉台...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地熱發電: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之困境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地熱發電: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之困境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帶你一窺國際清淨能源百寶箱!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帶你一窺國際清淨能源百寶箱!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3/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地質綠能與減碳(2):地質綠能-地熱工程之未來性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再生能源的定義為,由自然過程產生且具有源源不斷補給的能源,是來自太陽或者地球內部的熱源直接或者間接演變而來的,地熱能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陳家榮

公司名稱: 中宇 | 職稱: 獨立董事 | 就任日期: 1120621 | 公司代號: 1535 | 出表日期: 1140521 | 主要現職: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名譽教授 | 主要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所長;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 目前兼任其他公司名稱: 九豪精密陶瓷(股)公司 | 其他公司職稱: 獨立董事 | 備註:

@ 上市公司獨立董監事兼任情形彙總表

地質能源:什麼是「 可燃冰」?可以燃燒的冰嗎?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的資源量十分豐富,目前已發展出三種主要開採的方式,是許多國家未來希望開發的新興能源。經台灣研究人員調查,台灣本島西南海域可能蘊藏大量天然氣水合物,若得以成功開採,則能夠扭轉台...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地質能源:什麼是「 可燃冰」?可以燃燒的冰嗎?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的資源量十分豐富,目前已發展出三種主要開採的方式,是許多國家未來希望開發的新興能源。經台灣研究人員調查,台灣本島西南海域可能蘊藏大量天然氣水合物,若得以成功開採,則能夠扭轉台...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地熱發電: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之困境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地熱發電: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之困境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帶你一窺國際清淨能源百寶箱!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帶你一窺國際清淨能源百寶箱!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3/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地質綠能與減碳(2):地質綠能-地熱工程之未來性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再生能源的定義為,由自然過程產生且具有源源不斷補給的能源,是來自太陽或者地球內部的熱源直接或者間接演變而來的,地熱能源...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

根據姓名 邱一庭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邱一庭 ...)

暖化的科學(一):全球暖化是什麼?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溫室氣體吸收地表輻射,增加地球的平均溫度,讓地球維持在適合生物的怡人溫度。然而,從工業革命開始大量的溫室氣體被排放進入大氣與海洋,地球溫度逐漸上升,「全球暖化」已然成為當代的一個重要議題。究竟全球暖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暖化的科學(一):全球暖化是什麼?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溫室氣體吸收地表輻射,增加地球的平均溫度,讓地球維持在適合生物的怡人溫度。然而,從工業革命開始大量的溫室氣體被排放進入大氣與海洋,地球溫度逐漸上升,「全球暖化」已然成為當代的一個重要議題。究竟全球暖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國際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為了改善全球氣候逐漸惡化的趨勢,對環境友善的綠色能源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國際間相繼提出改善環境的方案,各國也群聚一堂共同討論關乎世界的議題—全球暖化。從「京都議定書」的訂定,到近年2015年簽署的「巴黎...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蓋岩系統內有效阻隔二氧化碳洩漏之層間頁岩厚度評估

作者: 邱一庭 | 指導教授: 謝秉志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5 | 論文名稱(外文): Evaluation of Effective Thickness of Shale Layers of Multi-layer Caprock System | 系所名稱: 資源工程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台灣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綠能」指的是綠色能源,也可稱為清潔能源,意思是無汙染的能量生產來源。綠能的特點有低污染性、可再生性、永續性,就是要對環境友善的能源。由於近年來溫室效應日趨嚴重,二氧化碳(CO2)為主要元兇,如何降低...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暖化的科學(二):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溫室氣體吸收地表輻射,增加地球的平均溫度,讓地球維持在適合生物的怡人溫度,稱為「溫室效應」。如今自然界的溫室氣體比例失衡,過多的溫室氣體會使得溫室效應過於嚴重,造成全球平均溫度持續升高,讓地球逐漸發展...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暖化的科學(三):溫室氣體有哪些?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溫室氣體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和氧化亞氮,其中二氧化碳對於全球暖化的貢獻最大,現今學界與社會都視降低二氧化碳濃度為共同目標。臺灣雖是海島,但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總量在世界排名為21名,同時也易受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暖化的科學(四):失控的碳循環?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8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碳是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與我們的生活形影不離,並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大自然中。而環境中的各種化學反應,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燃燒等,將碳轉換成不同的形式,形成碳循環。在工業革命後,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暖化的科學(一):全球暖化是什麼?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溫室氣體吸收地表輻射,增加地球的平均溫度,讓地球維持在適合生物的怡人溫度。然而,從工業革命開始大量的溫室氣體被排放進入大氣與海洋,地球溫度逐漸上升,「全球暖化」已然成為當代的一個重要議題。究竟全球暖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暖化的科學(一):全球暖化是什麼?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溫室氣體吸收地表輻射,增加地球的平均溫度,讓地球維持在適合生物的怡人溫度。然而,從工業革命開始大量的溫室氣體被排放進入大氣與海洋,地球溫度逐漸上升,「全球暖化」已然成為當代的一個重要議題。究竟全球暖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國際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為了改善全球氣候逐漸惡化的趨勢,對環境友善的綠色能源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國際間相繼提出改善環境的方案,各國也群聚一堂共同討論關乎世界的議題—全球暖化。從「京都議定書」的訂定,到近年2015年簽署的「巴黎...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蓋岩系統內有效阻隔二氧化碳洩漏之層間頁岩厚度評估

作者: 邱一庭 | 指導教授: 謝秉志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5 | 論文名稱(外文): Evaluation of Effective Thickness of Shale Layers of Multi-layer Caprock System | 系所名稱: 資源工程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台灣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綠能」指的是綠色能源,也可稱為清潔能源,意思是無汙染的能量生產來源。綠能的特點有低污染性、可再生性、永續性,就是要對環境友善的能源。由於近年來溫室效應日趨嚴重,二氧化碳(CO2)為主要元兇,如何降低...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暖化的科學(二):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溫室氣體吸收地表輻射,增加地球的平均溫度,讓地球維持在適合生物的怡人溫度,稱為「溫室效應」。如今自然界的溫室氣體比例失衡,過多的溫室氣體會使得溫室效應過於嚴重,造成全球平均溫度持續升高,讓地球逐漸發展...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暖化的科學(三):溫室氣體有哪些?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溫室氣體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和氧化亞氮,其中二氧化碳對於全球暖化的貢獻最大,現今學界與社會都視降低二氧化碳濃度為共同目標。臺灣雖是海島,但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總量在世界排名為21名,同時也易受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暖化的科學(四):失控的碳循環?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8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碳是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與我們的生活形影不離,並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大自然中。而環境中的各種化學反應,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燃燒等,將碳轉換成不同的形式,形成碳循環。在工業革命後,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邱一庭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國際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變色蜥的「白子」之謎,基因工程能解?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51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爬行綱有麟目(包括蜥蜴與蛇)現生物種超過1萬個,但是科學家還沒有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針對牠們的基因做功能研究。於是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團隊挑選變色蜥(Anolis)開發利用CRISPR-Cas9的爬行類模...

特務電影成真:建築和地球結構都能透視的「渺子成像術」——專訪中央大學物理系郭家銘教授與地科系陳建志教授

作者: 熊一蘋 | 發布日期: 202107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特務電影中,主角拿出一個裝置,不到幾秒時間,基地的結構圖就呈現在螢幕上。」這種透視整座建築物的技術,讓電影增添了許多科幻色彩。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是否有這樣的技術? 事實上是有的,利用「渺子成像術...

1912年1月6日:魏格納(Alfred Wegener)提出他的大陸漂移理論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20010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地球各大陸曾經是連在一起的這個概念至少可追溯到16世紀的法蘭德斯族的地圖家和地理學家奧特柳斯。然而,提出一套健全的大陸漂移學說的是300年後的一位德國科學家魏格納。

水下滑翔機Seaglider帶回精細水文資料 發現黑潮結構跟千層糕很像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1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Seaglider水下滑翔機是台灣近年新引進的水下研究設備,鵝黃色的外型堪稱海洋界的保時捷,一台售價超過新台幣650萬元。長200公分、神似釣魚浮標的它沒有任何動力裝置,卻能潛入1,000公尺深的海中...

大陸漂移學說創立者——阿爾弗雷德.韋格納

作者: 廖梓甯 | 發布日期: 20191101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特約寫手 | 摘要: 韋格納通過觀察大陸邊緣和比對各種化石分佈,提出了「盤古大陸」的猜測,認為在過去大陸之間是彼此相連的,卻未受到當時人們的肯定及重視,但激發了後代地質學家的嶄新想法,成為現今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一環。

癌症治療多合一,診斷治療一把抓

作者: 洪連輝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 | 摘要: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106年登記資料,台灣十大癌症癌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以及食道癌等癌症,這些癌症都會造成人體健康受損。而許多療法在...

「燙死」癌細胞的新武器——銅鐵硫奈米材料

作者: 林泱蔚 | 發布日期: 20200615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每年殺死地球900多萬人口的癌症,是人體健康的頭等心腹大患。藉由將光能轉換為熱能的奈米材料,以熱能製造高溫燒死癌細胞的光熱療法,是廣受矚目的癌症醫療研究新方向。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張家耀教授率領團...

癌症免疫療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作者: 李俊廷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免疫療法一直被視為癌症治療的聖杯,原因很簡單,因為免疫系統對於我們身體忠誠度是很高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除外),我們的免疫系統擁有著辨認「自我」與「非我」的優秀能力,能打擊外來的、異樣的東西。許多科學家...

縮短大海撈針時間––––透過深度標註訓練AI,協助醫師早期發現肺癌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90417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肺癌在十大癌症排行第二,七成患者診斷時已經是末期。因此,本篇文章介紹找出肺癌有效的篩檢工具、早期診斷是存活的關鍵,而高危險群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有助於...

長照問題面面觀,該如何超前部署——陽明交通大學衛福所李玉春專訪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1051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想象再過 40 年左右,全台將有超過 4 成以上為老年人口,如何解決過高的照護負擔問題,刻不容緩。作爲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台灣自民國 96 年就開始推動「長照十年計劃」,2017 年續推「長...

中世紀的旅行家如何看待異國文化?

作者: 顧孝永 | 發布日期: 20200730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 | 摘要: 得力於科技的發達,現代人經常出國旅行調解身心,並且體驗不同文化帶來的衝擊與碰撞。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中世紀的旅行者又是如何在陌生的異國感知他者文化呢?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顧孝永(Piotr ...

西方人在上海的生存指南:19世紀中葉的衛生學觀點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泰國、越南到臺灣,跨越與塑造邊界的茶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當珍珠奶茶成為臺灣象徵,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洪伯邑探索東南亞的茶與臺灣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思考何謂本土,看見邊界變化的過程。

白肉舉起來,紅肉放下來?——白肉真的比較健康嗎?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許多保健常識常強調「少吃紅肉」,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但研究人員發現,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都會提升血液的膽固醇濃度,而紅肉與白肉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其實是一樣的。

你今天全穀了嗎?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 摘要: 白米、麵條是東方人的主食來源,這些食物都屬於精緻澱粉。你知道嗎?精緻澱粉只是全穀的的一小部分,因此長期攝取精緻澱粉其實是浪費了稻、麥等穀類的營養哦!

變色蜥的「白子」之謎,基因工程能解?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51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爬行綱有麟目(包括蜥蜴與蛇)現生物種超過1萬個,但是科學家還沒有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針對牠們的基因做功能研究。於是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團隊挑選變色蜥(Anolis)開發利用CRISPR-Cas9的爬行類模...

特務電影成真:建築和地球結構都能透視的「渺子成像術」——專訪中央大學物理系郭家銘教授與地科系陳建志教授

作者: 熊一蘋 | 發布日期: 202107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特務電影中,主角拿出一個裝置,不到幾秒時間,基地的結構圖就呈現在螢幕上。」這種透視整座建築物的技術,讓電影增添了許多科幻色彩。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是否有這樣的技術? 事實上是有的,利用「渺子成像術...

1912年1月6日:魏格納(Alfred Wegener)提出他的大陸漂移理論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20010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地球各大陸曾經是連在一起的這個概念至少可追溯到16世紀的法蘭德斯族的地圖家和地理學家奧特柳斯。然而,提出一套健全的大陸漂移學說的是300年後的一位德國科學家魏格納。

水下滑翔機Seaglider帶回精細水文資料 發現黑潮結構跟千層糕很像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1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Seaglider水下滑翔機是台灣近年新引進的水下研究設備,鵝黃色的外型堪稱海洋界的保時捷,一台售價超過新台幣650萬元。長200公分、神似釣魚浮標的它沒有任何動力裝置,卻能潛入1,000公尺深的海中...

大陸漂移學說創立者——阿爾弗雷德.韋格納

作者: 廖梓甯 | 發布日期: 20191101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特約寫手 | 摘要: 韋格納通過觀察大陸邊緣和比對各種化石分佈,提出了「盤古大陸」的猜測,認為在過去大陸之間是彼此相連的,卻未受到當時人們的肯定及重視,但激發了後代地質學家的嶄新想法,成為現今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一環。

癌症治療多合一,診斷治療一把抓

作者: 洪連輝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 | 摘要: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106年登記資料,台灣十大癌症癌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以及食道癌等癌症,這些癌症都會造成人體健康受損。而許多療法在...

「燙死」癌細胞的新武器——銅鐵硫奈米材料

作者: 林泱蔚 | 發布日期: 20200615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每年殺死地球900多萬人口的癌症,是人體健康的頭等心腹大患。藉由將光能轉換為熱能的奈米材料,以熱能製造高溫燒死癌細胞的光熱療法,是廣受矚目的癌症醫療研究新方向。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張家耀教授率領團...

癌症免疫療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作者: 李俊廷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免疫療法一直被視為癌症治療的聖杯,原因很簡單,因為免疫系統對於我們身體忠誠度是很高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除外),我們的免疫系統擁有著辨認「自我」與「非我」的優秀能力,能打擊外來的、異樣的東西。許多科學家...

縮短大海撈針時間––––透過深度標註訓練AI,協助醫師早期發現肺癌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90417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肺癌在十大癌症排行第二,七成患者診斷時已經是末期。因此,本篇文章介紹找出肺癌有效的篩檢工具、早期診斷是存活的關鍵,而高危險群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有助於...

長照問題面面觀,該如何超前部署——陽明交通大學衛福所李玉春專訪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1051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想象再過 40 年左右,全台將有超過 4 成以上為老年人口,如何解決過高的照護負擔問題,刻不容緩。作爲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台灣自民國 96 年就開始推動「長照十年計劃」,2017 年續推「長...

中世紀的旅行家如何看待異國文化?

作者: 顧孝永 | 發布日期: 20200730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 | 摘要: 得力於科技的發達,現代人經常出國旅行調解身心,並且體驗不同文化帶來的衝擊與碰撞。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中世紀的旅行者又是如何在陌生的異國感知他者文化呢?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顧孝永(Piotr ...

西方人在上海的生存指南:19世紀中葉的衛生學觀點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泰國、越南到臺灣,跨越與塑造邊界的茶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當珍珠奶茶成為臺灣象徵,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洪伯邑探索東南亞的茶與臺灣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思考何謂本土,看見邊界變化的過程。

白肉舉起來,紅肉放下來?——白肉真的比較健康嗎?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許多保健常識常強調「少吃紅肉」,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但研究人員發現,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都會提升血液的膽固醇濃度,而紅肉與白肉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其實是一樣的。

你今天全穀了嗎?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 摘要: 白米、麵條是東方人的主食來源,這些食物都屬於精緻澱粉。你知道嗎?精緻澱粉只是全穀的的一小部分,因此長期攝取精緻澱粉其實是浪費了稻、麥等穀類的營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