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的作者是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是2015/9/21, 摘要是我們平常燒的香聞久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智力發展?這是真的還是假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呢?別擔心,今天科學了沒?就馬上帶您了解這到底是怎麼個回事?.
根據名稱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我們平常燒的香聞久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智力發展?這是真的還是假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呢?別擔心,今天科學了沒?就馬上帶您了解這到底是怎麼個回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節目名稱: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264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67947b4-4ce1-46b9-bbb1-5ff9f3f81105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我們平常燒的香聞久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智力發展?這是真的還是假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呢?別擔心,今天科學了沒?就馬上帶您了解這到底是怎麼個回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節目名稱: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264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67947b4-4ce1-46b9-bbb1-5ff9f3f81105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
[ 搜尋所有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 ]
根據姓名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6 | 服務機構: | 摘要: 祕魯不斷發生海豚集體死亡的事件,沒有外傷的海豚們,體內卻嚴重出血。科學家們解剖推斷,可能是石油探勘船的聲納所致。會這麼說,是因為鯨豚利用「聲音」導航,視力較不佳,因此任何非海洋本身就有的聲音,如人類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6 | 服務機構: | 摘要: 祕魯不斷發生海豚集體死亡的事件,沒有外傷的海豚們,體內卻嚴重出血。科學家們解剖推斷,可能是石油探勘船的聲納所致。會這麼說,是因為鯨豚利用「聲音」導航,視力較不佳,因此任何非海洋本身就有的聲音,如人類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幾年的海嘯消息,讓臺灣人們人心惶惶,擔心海嘯是否會侵襲臺灣。究竟,海嘯是如何形成?又是怎麼傳播?怎麼樣的地形會有利海嘯侵襲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幾年的海嘯消息,讓臺灣人們人心惶惶,擔心海嘯是否會侵襲臺灣。究竟,海嘯是如何形成?又是怎麼傳播?怎麼樣的地形會有利海嘯侵襲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感覺愉快興奮跟著晃動跳舞,其中和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或者聽覺以外的像是舞蹈的元素、色彩的元素等等因素都有影響。不過,你知道嗎?韓國科學家進一步分析《江南Style...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感覺愉快興奮跟著晃動跳舞,其中和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或者聽覺以外的像是舞蹈的元素、色彩的元素等等因素都有影響。不過,你知道嗎?韓國科學家進一步分析《江南Style...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樹木們可以鬆一口氣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宗愈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個新的造紙好材料–「索羅門昂天蓮」。索羅門昂天蓮可以用來製造紙張、衣服,且生長時間短,適合臺灣栽種。未來可望在臺灣荒廢的土地上栽...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樹木們可以鬆一口氣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宗愈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個新的造紙好材料–「索羅門昂天蓮」。索羅門昂天蓮可以用來製造紙張、衣服,且生長時間短,適合臺灣栽種。未來可望在臺灣荒廢的土地上栽...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6 | 服務機構: | 摘要: 祕魯不斷發生海豚集體死亡的事件,沒有外傷的海豚們,體內卻嚴重出血。科學家們解剖推斷,可能是石油探勘船的聲納所致。會這麼說,是因為鯨豚利用「聲音」導航,視力較不佳,因此任何非海洋本身就有的聲音,如人類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6 | 服務機構: | 摘要: 祕魯不斷發生海豚集體死亡的事件,沒有外傷的海豚們,體內卻嚴重出血。科學家們解剖推斷,可能是石油探勘船的聲納所致。會這麼說,是因為鯨豚利用「聲音」導航,視力較不佳,因此任何非海洋本身就有的聲音,如人類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幾年的海嘯消息,讓臺灣人們人心惶惶,擔心海嘯是否會侵襲臺灣。究竟,海嘯是如何形成?又是怎麼傳播?怎麼樣的地形會有利海嘯侵襲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幾年的海嘯消息,讓臺灣人們人心惶惶,擔心海嘯是否會侵襲臺灣。究竟,海嘯是如何形成?又是怎麼傳播?怎麼樣的地形會有利海嘯侵襲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感覺愉快興奮跟著晃動跳舞,其中和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或者聽覺以外的像是舞蹈的元素、色彩的元素等等因素都有影響。不過,你知道嗎?韓國科學家進一步分析《江南Style...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感覺愉快興奮跟著晃動跳舞,其中和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或者聽覺以外的像是舞蹈的元素、色彩的元素等等因素都有影響。不過,你知道嗎?韓國科學家進一步分析《江南Style...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樹木們可以鬆一口氣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宗愈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個新的造紙好材料–「索羅門昂天蓮」。索羅門昂天蓮可以用來製造紙張、衣服,且生長時間短,適合臺灣栽種。未來可望在臺灣荒廢的土地上栽...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樹木們可以鬆一口氣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宗愈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個新的造紙好材料–「索羅門昂天蓮」。索羅門昂天蓮可以用來製造紙張、衣服,且生長時間短,適合臺灣栽種。未來可望在臺灣荒廢的土地上栽...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搜尋所有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 作者: 邱竑瑞 | 發布日期: 20170301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 | 摘要: SARS是由變異的冠狀病毒所引起,於2003年由義大利籍醫生卡爾羅.武爾班尼(Carlo Urbani)在越南發現並命名,發病後在密閉空間中傳染性極強,因此釀成了全球擴散的傳染病疫情。世界各國均積極投... |
| 作者: 黃翊豪 | 發布日期: 20180910 | 服務機構: 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 | 摘要: 賴明詔院士研究病毒超過半世紀,他對冠狀病毒的了解,幫助台灣度過2003年SARS危機,在當時更擔任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病防治局的諮詢對象。除了是個嚴謹的科學家,賴明詔也注重人文發展,他擔任成大校長的那... |
| 作者: 賴彥嘉 | 發布日期: 20130913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 | 摘要: 當你在欣賞悲傷的音樂時,其實並不全是為了感受悲傷而選擇這樣的音樂,其實被歸類為悲傷的音樂,和聽了該音樂實際上會感到悲傷是兩回事。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以科學實驗的方式進行了這個有趣的研究 |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南韓歌手PSY的《江南Style》,曾在全世界引起旋風,成為當時的爆紅單曲。然而,為什麼我們一聽到它就會感到快樂又興奮呢?黃志方教授從音樂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為我們解析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與人類情... |
|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190708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達文西曾注意到質點會因振動而形成不尋常的圖形;伽利略也注意到,樂器共鳴板上的毛髮在特定地方會動,其他地方卻不會——這些現象就是所謂的「克拉尼圖形」。克拉尼是一名德國物理學家、同時也是音樂家,他是最早深... |
| 作者: 文詠萱 | 發布日期: 201911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08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獲獎名單已公布,其中臺灣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戴桓青以「不只發現失智症病因 跨領域挖掘名琴奧秘」為由獲獎,他的小提琴名琴相關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並獲世界知名媒體採訪報導。 |
| 作者: 楊敦凱 | 發布日期: 20140709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 摘要: 美國普渡大學景觀生態學者Bryan C. Pijanowski,利用智慧型手機的錄音功能開發出一款行動App ─「Soundscape Recorder」,可用來錄製週遭長達數分鐘的聲音,並記錄所在位... |
| 作者: 賴秋蓮 | 發布日期: 20141021 | 服務機構: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科 | 摘要: 國內外研究認為,音樂治療在失智症病人的行為及社會互動方面可能是有效益的,也可改善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雖然在整體認知功能及睡眠方面的療效,目前仍沒有一致性的結論,透過進行中的研究,似乎將逐漸明朗,音樂... |
| 作者: 吳振吉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台灣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副教授/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 摘要: 聽損和基因有高度關聯性,兒童聽損是很常見的臨床問題,大約有1%-3%的兒童具有遺傳性聽損,所幸人工電子耳是目前發展最成功的生醫電子裝置,能夠有效協助聽損病人重新獲得高解析度的聽覺,古典音樂家貝多芬為最... |
|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30603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科學小原子〉製作人曾桂英對科學的喜愛,來自於兒子的眾多提問,關注教育議題的她,開始在原住民電視台製播科學教育節目,走入部落,成功結合原住民文化與科學知識,榮獲金鐘獎的最佳兒童少年節目獎。 |
|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31007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從小到大,班上只要誰遇到問題,就會找我,同學和老師也覺得我滿擅長解開別人的心結,但我沒想過會踏上精神醫學這條路。」不料,高醫師當年實習的第一站,就在精神科。 |
|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412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美國Amgen公司是全球研發人體基因新藥著名的公司,曾任職Amgen公司的成功大學特聘教授張明熙即是其中一位發明者。1999年,張教授帶著她的專業,自美返台,積極研發新藥,也戮力培育台灣的生技人才。2... |
| 作者: 江欣怡 | 發布日期: 20130201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評比(NTU Ranking),是由臺灣大學黃慕萱教授於2006所發展的大學排名,孜孜不倦的黃教授,無論擔任哪一種角色,都抱持著追求極致的態度,如今已成為台灣書目計量學首屈一指的研究學... |
| 作者: 林俊良 | 發布日期: 20190122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中興講座教授 | 摘要: 福衛五號是台灣第一枚由設計、組裝到測試皆由國人自主發展的高解析度遙測衛星。福衛五號於2017年8月25日成功發射進入軌道,截至目前,已在任務軌道上正常運行一年多,國家太空中心也在2018年9月21日開... |
| 作者: 張志立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 | 摘要: |
作者: 邱竑瑞 | 發布日期: 20170301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 | 摘要: SARS是由變異的冠狀病毒所引起,於2003年由義大利籍醫生卡爾羅.武爾班尼(Carlo Urbani)在越南發現並命名,發病後在密閉空間中傳染性極強,因此釀成了全球擴散的傳染病疫情。世界各國均積極投... |
作者: 黃翊豪 | 發布日期: 20180910 | 服務機構: 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 | 摘要: 賴明詔院士研究病毒超過半世紀,他對冠狀病毒的了解,幫助台灣度過2003年SARS危機,在當時更擔任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病防治局的諮詢對象。除了是個嚴謹的科學家,賴明詔也注重人文發展,他擔任成大校長的那... |
作者: 賴彥嘉 | 發布日期: 20130913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 | 摘要: 當你在欣賞悲傷的音樂時,其實並不全是為了感受悲傷而選擇這樣的音樂,其實被歸類為悲傷的音樂,和聽了該音樂實際上會感到悲傷是兩回事。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以科學實驗的方式進行了這個有趣的研究 |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南韓歌手PSY的《江南Style》,曾在全世界引起旋風,成為當時的爆紅單曲。然而,為什麼我們一聽到它就會感到快樂又興奮呢?黃志方教授從音樂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為我們解析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與人類情... |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190708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達文西曾注意到質點會因振動而形成不尋常的圖形;伽利略也注意到,樂器共鳴板上的毛髮在特定地方會動,其他地方卻不會——這些現象就是所謂的「克拉尼圖形」。克拉尼是一名德國物理學家、同時也是音樂家,他是最早深... |
作者: 文詠萱 | 發布日期: 201911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08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獲獎名單已公布,其中臺灣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戴桓青以「不只發現失智症病因 跨領域挖掘名琴奧秘」為由獲獎,他的小提琴名琴相關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並獲世界知名媒體採訪報導。 |
作者: 楊敦凱 | 發布日期: 20140709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 摘要: 美國普渡大學景觀生態學者Bryan C. Pijanowski,利用智慧型手機的錄音功能開發出一款行動App ─「Soundscape Recorder」,可用來錄製週遭長達數分鐘的聲音,並記錄所在位... |
作者: 賴秋蓮 | 發布日期: 20141021 | 服務機構: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科 | 摘要: 國內外研究認為,音樂治療在失智症病人的行為及社會互動方面可能是有效益的,也可改善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雖然在整體認知功能及睡眠方面的療效,目前仍沒有一致性的結論,透過進行中的研究,似乎將逐漸明朗,音樂... |
作者: 吳振吉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台灣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副教授/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 摘要: 聽損和基因有高度關聯性,兒童聽損是很常見的臨床問題,大約有1%-3%的兒童具有遺傳性聽損,所幸人工電子耳是目前發展最成功的生醫電子裝置,能夠有效協助聽損病人重新獲得高解析度的聽覺,古典音樂家貝多芬為最... |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30603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科學小原子〉製作人曾桂英對科學的喜愛,來自於兒子的眾多提問,關注教育議題的她,開始在原住民電視台製播科學教育節目,走入部落,成功結合原住民文化與科學知識,榮獲金鐘獎的最佳兒童少年節目獎。 |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31007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從小到大,班上只要誰遇到問題,就會找我,同學和老師也覺得我滿擅長解開別人的心結,但我沒想過會踏上精神醫學這條路。」不料,高醫師當年實習的第一站,就在精神科。 |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412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美國Amgen公司是全球研發人體基因新藥著名的公司,曾任職Amgen公司的成功大學特聘教授張明熙即是其中一位發明者。1999年,張教授帶著她的專業,自美返台,積極研發新藥,也戮力培育台灣的生技人才。2... |
作者: 江欣怡 | 發布日期: 20130201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評比(NTU Ranking),是由臺灣大學黃慕萱教授於2006所發展的大學排名,孜孜不倦的黃教授,無論擔任哪一種角色,都抱持著追求極致的態度,如今已成為台灣書目計量學首屈一指的研究學... |
作者: 林俊良 | 發布日期: 20190122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中興講座教授 | 摘要: 福衛五號是台灣第一枚由設計、組裝到測試皆由國人自主發展的高解析度遙測衛星。福衛五號於2017年8月25日成功發射進入軌道,截至目前,已在任務軌道上正常運行一年多,國家太空中心也在2018年9月21日開... |
作者: 張志立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 |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