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的「絕對位置」:鼎堅航太的精密導航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精準的「絕對位置」:鼎堅航太的精密導航的作者是涂煥昌, 發布日期是2018/7/24, 服務機構是特約文字編輯, 摘要是自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發展後,生活中從大至小的事情都離不開GPS。不過GPS本身受大氣影響,影響了定位的精確度,而吳順德教授與林修國教授合作的新技術,則提升了目前衛星定位的精密度。.

標題精準的「絕對位置」:鼎堅航太的精密導航
摘要自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發展後,生活中從大至小的事情都離不開GPS。不過GPS本身受大氣影響,影響了定位的精確度,而吳順德教授與林修國教授合作的新技術,則提升了目前衛星定位的精密度。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d3361473-ac25-457f-ae95-dc8874b09492
作者涂煥昌
服務機構特約文字編輯
發布日期2018/7/24

標題

精準的「絕對位置」:鼎堅航太的精密導航

摘要

自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發展後,生活中從大至小的事情都離不開GPS。不過GPS本身受大氣影響,影響了定位的精確度,而吳順德教授與林修國教授合作的新技術,則提升了目前衛星定位的精密度。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d3361473-ac25-457f-ae95-dc8874b09492

作者

涂煥昌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發布日期

2018/7/24

根據名稱 特約文字編輯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特約文字編輯 ...)

何美鄉催生台灣疫苗工廠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2111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時,政府曾向民間收購口罩因應疫情,何美鄉發現台灣沒有自主掌握特定醫療資源的能力——例如疫苗。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廠集中在歐洲,且產能原先就不足。如果台灣沒有掌握生產疫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何美鄉催生台灣疫苗工廠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2/11/1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時,政府曾向民間收購口罩因應疫情,何美鄉發現台灣沒有自主掌握特定醫療資源的能力——例如疫苗。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廠集中在歐洲,且產能原先就不足。如果台灣沒有掌握生產疫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與文化不互斥!傅麗玉以原民觀點看科學

作者: 劉辰岫 | 發布日期: 201507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傅麗玉教授原先專長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一次到苗栗泰安鄉原住民部落的演講,意外打開她對原住民科學的研究。傅麗玉教授認為原住民族會有與大自然對話的獨特方式,對話過程中衍生出屬於他們的科學,雖然骨子裡頭與西方...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與文化不互斥!傅麗玉以原民觀點看科學

作者: 劉辰岫 | 發布日期: 2015/7/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傅麗玉教授原先專長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一次到苗栗泰安鄉原住民部落的演講,意外打開她對原住民科學的研究。傅麗玉教授認為原住民族會有與大自然對話的獨特方式,對話過程中衍生出屬於他們的科學,雖然骨子裡頭與西方...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創見與速度,吳素幸的生物學研究旅程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7020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吳素幸博士原本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語言來抒發情感,卻因不擅記憶,故沒選擇文組,轉而愛上科學的語言——數學,並立志要考數學系,但陰錯陽差念了台灣大學植物系。先後在加州大學...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創見與速度,吳素幸的生物學研究旅程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7/2/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吳素幸博士原本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語言來抒發情感,卻因不擅記憶,故沒選擇文組,轉而愛上科學的語言——數學,並立志要考數學系,但陰錯陽差念了台灣大學植物系。先後在加州大學...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揹十字架走苦路的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教授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060105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在2003年SARS期間,出任衛生署署長的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家,在B型肝炎、砷中毒、病毒相關癌症、環境因子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都有重大的研究成果。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揹十字架走苦路的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教授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06/1/5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在2003年SARS期間,出任衛生署署長的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家,在B型肝炎、砷中毒、病毒相關癌症、環境因子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都有重大的研究成果。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何美鄉催生台灣疫苗工廠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2111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時,政府曾向民間收購口罩因應疫情,何美鄉發現台灣沒有自主掌握特定醫療資源的能力——例如疫苗。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廠集中在歐洲,且產能原先就不足。如果台灣沒有掌握生產疫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何美鄉催生台灣疫苗工廠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12/11/1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時,政府曾向民間收購口罩因應疫情,何美鄉發現台灣沒有自主掌握特定醫療資源的能力——例如疫苗。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廠集中在歐洲,且產能原先就不足。如果台灣沒有掌握生產疫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與文化不互斥!傅麗玉以原民觀點看科學

作者: 劉辰岫 | 發布日期: 201507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傅麗玉教授原先專長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一次到苗栗泰安鄉原住民部落的演講,意外打開她對原住民科學的研究。傅麗玉教授認為原住民族會有與大自然對話的獨特方式,對話過程中衍生出屬於他們的科學,雖然骨子裡頭與西方...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與文化不互斥!傅麗玉以原民觀點看科學

作者: 劉辰岫 | 發布日期: 2015/7/30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傅麗玉教授原先專長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一次到苗栗泰安鄉原住民部落的演講,意外打開她對原住民科學的研究。傅麗玉教授認為原住民族會有與大自然對話的獨特方式,對話過程中衍生出屬於他們的科學,雖然骨子裡頭與西方...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創見與速度,吳素幸的生物學研究旅程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7020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吳素幸博士原本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語言來抒發情感,卻因不擅記憶,故沒選擇文組,轉而愛上科學的語言——數學,並立志要考數學系,但陰錯陽差念了台灣大學植物系。先後在加州大學...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創見與速度,吳素幸的生物學研究旅程

作者: 吳美枝 | 發布日期: 2017/2/8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吳素幸博士原本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語言來抒發情感,卻因不擅記憶,故沒選擇文組,轉而愛上科學的語言——數學,並立志要考數學系,但陰錯陽差念了台灣大學植物系。先後在加州大學...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揹十字架走苦路的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教授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060105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在2003年SARS期間,出任衛生署署長的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家,在B型肝炎、砷中毒、病毒相關癌症、環境因子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都有重大的研究成果。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揹十字架走苦路的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教授

作者: 張志玲 | 發布日期: 2006/1/5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在2003年SARS期間,出任衛生署署長的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家,在B型肝炎、砷中毒、病毒相關癌症、環境因子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都有重大的研究成果。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特約文字編輯 ... ]

根據姓名 涂煥昌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涂煥昌 ...)

守護乳癌患者的心 嘉存生醫的「PERSBRA」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出身軍旅的科學教育家─洪偉清教授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090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在高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是一所帶有濃厚軍旅色彩的大學;大多數人,認為這裡應該只是教授軍事相關專業知識,培育軍事人才的地方,但實際上,這裡仍會教授一般大學都有的基礎科目,例如「物理」;而更令人意想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無私奉獻的在地教育家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1003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精準的「絕對位置」:鼎堅航太的精密導航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724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自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發展後,生活中從大至小的事情都離不開GPS。不過GPS本身受大氣影響,影響了定位的精確度,而吳順德教授與林修國教授合作的新技術,則提升了目前衛星定位的精密度。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微小視野一窺巨大世界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1011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直到1990年代,電子顯微鏡的解析能力進步到次奈米程度,我們才勉強有能力「看到」原子的盧山真面目。清華大學的陳福榮教授結合電子顯微鏡與「全息像」的技術,掌握原子在空間中的位置,並以電腦演算法最終反推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遊走於虛實之間——AR紅什麼?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0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你有玩過「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嗎?透過手機螢幕,就可以看到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遊戲場景與寶可夢,這背後所用的技術就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簡稱AR)。事實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物理與化學結合—液晶生化快篩技術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51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血糖機、酸鹼石蕊試紙、驗孕棒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生理檢測工具,然而這些工具僅能檢測一些簡易的項目,再透過「專業儀器」的處理才能得知結果。淡江大學研究團隊以「酶」為對象,並以「液晶」作顯示工具,成功發展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守護乳癌患者的心 嘉存生醫的「PERSBRA」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守護乳癌患者的心 嘉存生醫的「PERSBRA」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出身軍旅的科學教育家─洪偉清教授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090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在高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是一所帶有濃厚軍旅色彩的大學;大多數人,認為這裡應該只是教授軍事相關專業知識,培育軍事人才的地方,但實際上,這裡仍會教授一般大學都有的基礎科目,例如「物理」;而更令人意想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無私奉獻的在地教育家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1003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精準的「絕對位置」:鼎堅航太的精密導航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724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自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發展後,生活中從大至小的事情都離不開GPS。不過GPS本身受大氣影響,影響了定位的精確度,而吳順德教授與林修國教授合作的新技術,則提升了目前衛星定位的精密度。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微小視野一窺巨大世界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1011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直到1990年代,電子顯微鏡的解析能力進步到次奈米程度,我們才勉強有能力「看到」原子的盧山真面目。清華大學的陳福榮教授結合電子顯微鏡與「全息像」的技術,掌握原子在空間中的位置,並以電腦演算法最終反推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遊走於虛實之間——AR紅什麼?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70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你有玩過「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嗎?透過手機螢幕,就可以看到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遊戲場景與寶可夢,這背後所用的技術就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簡稱AR)。事實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物理與化學結合—液晶生化快篩技術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0517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血糖機、酸鹼石蕊試紙、驗孕棒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生理檢測工具,然而這些工具僅能檢測一些簡易的項目,再透過「專業儀器」的處理才能得知結果。淡江大學研究團隊以「酶」為對象,並以「液晶」作顯示工具,成功發展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守護乳癌患者的心 嘉存生醫的「PERSBRA」

作者: 涂煥昌 | 發布日期: 2018/6/20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涂煥昌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精準的「絕對位置」:鼎堅航太的精密導航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人工智慧在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之應用

作者: 莊永裕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電話響了,我們會去接;看見車子,我們會閃避。這些動作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機器人做得到嗎?最新的人工智慧發展,已經能夠讓機器感知世界了。

數位學習時代來臨了嗎?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4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下,全球興起遠距教學的浪潮,數位學習的發展也趁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陳德懷講座教授是臺灣數位學習重要的推動者,從虛擬家教、虛擬教育城市、電子書包到悅趣化數位數...

視覺藝術:電腦視覺與視訊畫面內插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電腦圖學是深度學習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本篇焦點關注於圖像動態連貫議題,先帶出了平衡資源消耗與觀賞感受的技術—「內差」。由於內差仍有其無法盡善之處,此技術對於快速的圖像變化會有失真模糊情況發生,於...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在廣播媒體的運用

作者: 蔡玉秀 | 發布日期: 20190702 | 服務機構: 教育廣播電台 | 摘要: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技術導入廣播媒體後, 除了期望提高工作效率、創新加值服務, 讓廣播節目的內容更易搜尋與運用外, 把廣播語音資料加以處理 可創造教育電台典藏節目的新價值。

數位融合與智慧城市

作者: 周碩彥 | 發布日期: 20190621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 摘要: 人是群居的動物,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幸我們仍有共通的目標,例如,環境是否能更清潔?我們是否能更富有、更快樂?生活更容易?這些問題牽涉到很多系統的整合,不容易解決,智慧城市就是要用數位化的方式來解...

區塊鏈技術在智慧城市之應用

作者: 孫志鴻 | 發布日期: 201905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 摘要: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人們發覺中央政府及銀行機構也未必可信,於是就有人提出區塊鏈的構想,期望打造一個不受任何銀行和政府集權控制的流通貨幣。一開始區塊鏈技術只是用於虛擬貨幣的支付系統,但隨著區塊鏈技術...

空氣汙染物聯網

作者: 江智偉 | 發布日期: 20180814 | 服務機構: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微精密製造中心 | 摘要: 環境空氣的良窳是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有些廠商為圖高利,利用夜間或不定時排放廢氣,隨著物聯網科技的發展,看不到也摸不著的空氣汙染將無所遁形!

智慧城市的創新物流服務

作者: 喻奉天 | 發布日期: 20190703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現在我們只要上網動動手指,貨物就會送到家裡或附近的便利商店,這背後依靠的是物流產業。物流就是移動,不論是人或貨物都要移動,把人或物資運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是智慧城市中的關鍵活動。因此,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

解決急診壅塞的未來方案 臺大跨領域團隊開發智慧急診系統

作者: 李宗祐 | 發布日期: 202009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醫院急診壅塞的現象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信希,在去年下半年邀請相關研究團隊討論如何協助醫師在急診壅塞時,快速分析判斷並做出正確的臨床決策。經過4個月研議規劃,...

人工智慧複製人類偏見,AI 與性別議題間的拉扯——高醫大性別所余貞誼專訪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2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工智慧更是如此。此時此刻,人類社會中仍隱藏許多不平等與歧視,人工智慧與這些議題將如何互動?透過社群媒體可以如何解讀性別議題?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的余貞誼助理教授,研究專長...

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30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透過 AI 數據分析發現,同樣的文句,在不同的性別或個體有情緒表達上的差異,造成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窘境,明明你認為這句話沒什麼,但某些用詞卻造成他人的誤解。陳宜欣老師的團隊也試圖從這些行為中...

AI看得懂數學題目嗎?淺談自然語言處理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還記得小時候的數學題目嗎?究竟要怎麼從打字員能在20分鐘打出1120個字,推算出30分鐘他能夠打幾個字呢?仔細地雕琢題目,或許不用太久的時間你就能理解並推理答案。然而,近年來有鑒於科技的長足發展,我們...

人工智慧於精準醫療之創新機會與挑戰

作者: 曾新穆 | 發布日期: 20190819 | 服務機構: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Big data、演算法和運算能力驅動人工智慧發展,最初AI發展運作方式是由專家定義知識,機器模擬專家思路解決問題,後續機器學習方法出現、應用新一代的演算法像Deep Learning、搭配高速運算G...

讓機器讀懂我們的心情!臺灣AI情緒辨識技術再突破

作者: 林妤庭 | 發布日期: 201912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這次的面試似乎有些不同,你面對著電腦螢幕,畫面的另一端並不是真人人資,而是「AI面試官」。它仔細紀錄你的一言一行,產出關於情緒、個性的報表,輔助用人決策。這樣的場景並非虛構,而是情緒辨識真實應用的結果...

月球花粉熱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70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月球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大氣層又非常稀薄,揚起的塵埃分布範圍非常廣,對儀器、人體都可能造成傷害,科學家以小鼠神經母細胞與人類肺臟上皮細胞評估類月塵顆粒的生物衝擊,發現它們會造成細胞死亡、破壞D...

人工智慧在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之應用

作者: 莊永裕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電話響了,我們會去接;看見車子,我們會閃避。這些動作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機器人做得到嗎?最新的人工智慧發展,已經能夠讓機器感知世界了。

數位學習時代來臨了嗎?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4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下,全球興起遠距教學的浪潮,數位學習的發展也趁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陳德懷講座教授是臺灣數位學習重要的推動者,從虛擬家教、虛擬教育城市、電子書包到悅趣化數位數...

視覺藝術:電腦視覺與視訊畫面內插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電腦圖學是深度學習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本篇焦點關注於圖像動態連貫議題,先帶出了平衡資源消耗與觀賞感受的技術—「內差」。由於內差仍有其無法盡善之處,此技術對於快速的圖像變化會有失真模糊情況發生,於...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在廣播媒體的運用

作者: 蔡玉秀 | 發布日期: 20190702 | 服務機構: 教育廣播電台 | 摘要: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技術導入廣播媒體後, 除了期望提高工作效率、創新加值服務, 讓廣播節目的內容更易搜尋與運用外, 把廣播語音資料加以處理 可創造教育電台典藏節目的新價值。

數位融合與智慧城市

作者: 周碩彥 | 發布日期: 20190621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 摘要: 人是群居的動物,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幸我們仍有共通的目標,例如,環境是否能更清潔?我們是否能更富有、更快樂?生活更容易?這些問題牽涉到很多系統的整合,不容易解決,智慧城市就是要用數位化的方式來解...

區塊鏈技術在智慧城市之應用

作者: 孫志鴻 | 發布日期: 201905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 摘要: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人們發覺中央政府及銀行機構也未必可信,於是就有人提出區塊鏈的構想,期望打造一個不受任何銀行和政府集權控制的流通貨幣。一開始區塊鏈技術只是用於虛擬貨幣的支付系統,但隨著區塊鏈技術...

空氣汙染物聯網

作者: 江智偉 | 發布日期: 20180814 | 服務機構: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微精密製造中心 | 摘要: 環境空氣的良窳是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有些廠商為圖高利,利用夜間或不定時排放廢氣,隨著物聯網科技的發展,看不到也摸不著的空氣汙染將無所遁形!

智慧城市的創新物流服務

作者: 喻奉天 | 發布日期: 20190703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現在我們只要上網動動手指,貨物就會送到家裡或附近的便利商店,這背後依靠的是物流產業。物流就是移動,不論是人或貨物都要移動,把人或物資運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是智慧城市中的關鍵活動。因此,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

解決急診壅塞的未來方案 臺大跨領域團隊開發智慧急診系統

作者: 李宗祐 | 發布日期: 202009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醫院急診壅塞的現象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信希,在去年下半年邀請相關研究團隊討論如何協助醫師在急診壅塞時,快速分析判斷並做出正確的臨床決策。經過4個月研議規劃,...

人工智慧複製人類偏見,AI 與性別議題間的拉扯——高醫大性別所余貞誼專訪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2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工智慧更是如此。此時此刻,人類社會中仍隱藏許多不平等與歧視,人工智慧與這些議題將如何互動?透過社群媒體可以如何解讀性別議題?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的余貞誼助理教授,研究專長...

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30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透過 AI 數據分析發現,同樣的文句,在不同的性別或個體有情緒表達上的差異,造成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窘境,明明你認為這句話沒什麼,但某些用詞卻造成他人的誤解。陳宜欣老師的團隊也試圖從這些行為中...

AI看得懂數學題目嗎?淺談自然語言處理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還記得小時候的數學題目嗎?究竟要怎麼從打字員能在20分鐘打出1120個字,推算出30分鐘他能夠打幾個字呢?仔細地雕琢題目,或許不用太久的時間你就能理解並推理答案。然而,近年來有鑒於科技的長足發展,我們...

人工智慧於精準醫療之創新機會與挑戰

作者: 曾新穆 | 發布日期: 20190819 | 服務機構: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Big data、演算法和運算能力驅動人工智慧發展,最初AI發展運作方式是由專家定義知識,機器模擬專家思路解決問題,後續機器學習方法出現、應用新一代的演算法像Deep Learning、搭配高速運算G...

讓機器讀懂我們的心情!臺灣AI情緒辨識技術再突破

作者: 林妤庭 | 發布日期: 201912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這次的面試似乎有些不同,你面對著電腦螢幕,畫面的另一端並不是真人人資,而是「AI面試官」。它仔細紀錄你的一言一行,產出關於情緒、個性的報表,輔助用人決策。這樣的場景並非虛構,而是情緒辨識真實應用的結果...

月球花粉熱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70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月球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大氣層又非常稀薄,揚起的塵埃分布範圍非常廣,對儀器、人體都可能造成傷害,科學家以小鼠神經母細胞與人類肺臟上皮細胞評估類月塵顆粒的生物衝擊,發現它們會造成細胞死亡、破壞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