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下】的作者是LIS情境科學教材, 發布日期是2018/6/7, 摘要是這次貝托萊被拖去埃及旅行,結果竟然跟拿破崙兩人在湖邊,發現了化學反應竟然可以逆向! ​.

標題【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下】
摘要這次貝托萊被拖去埃及旅行,結果竟然跟拿破崙兩人在湖邊,發現了化學反應竟然可以逆向! ​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bc5b69a7-0c8a-4b3e-85fc-f48b634445bf
作者LIS情境科學教材
服務機構(空)
發布日期2018/6/7

標題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下】

摘要

這次貝托萊被拖去埃及旅行,結果竟然跟拿破崙兩人在湖邊,發現了化學反應竟然可以逆向!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bc5b69a7-0c8a-4b3e-85fc-f48b634445bf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服務機構

(空)

發布日期

2018/6/7

根據名稱 化學 化學反應線 大發現 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 可以倒帶 可逆反應 下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化學 化學反應線 大發現 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 可以倒帶 可逆反應 下 ...)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這次貝托萊被拖去埃及旅行,結果竟然跟拿破崙兩人在湖邊,發現了化學反應竟然可以逆向! ​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下】

節目名稱: LIS情境科學教材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329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bc5b69a7-0c8a-4b3e-85fc-f48b634445bf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這次貝托萊被拖去埃及旅行,結果竟然跟拿破崙兩人在湖邊,發現了化學反應竟然可以逆向! ​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下】

節目名稱: LIS情境科學教材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329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bc5b69a7-0c8a-4b3e-85fc-f48b634445bf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 搜尋所有 化學 化學反應線 大發現 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 可以倒帶 可逆反應 下 ... ]

根據姓名 LIS情境科學教材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 上: 40部LIS影片讓你秒懂物理

作者: 胡妙芬作 | LIS情境科學教材總監修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8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58-4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 下: 40部LIS影片讓你秒懂物理

作者: 胡妙芬作 | LIS情境科學教材總監修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8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59-1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過去,化學反應普遍被認為是因為兩個物質間存在著吸引力,並且會彼此消耗,而讓反應結束在某一物質消耗殆盡時,所以是一種不可逆的單向反應。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這股「吸引力」在當時的科學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過去,化學反應普遍被認為是因為兩個物質間存在著吸引力,並且會彼此消耗,而讓反應結束在某一物質消耗殆盡時,所以是一種不可逆的單向反應。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這股「吸引力」在當時的科學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實驗教學】科學實驗當精品,成品美到讓你融化!

節目名稱: LIS情境科學教材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629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98616355-8f88-4f5d-8b8f-8db3b54df5f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所有可逆反應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反應到最後,原料跟產物會呈現特殊的比例。而這些固定比例則源自於物質的濃度和吸引力所達到的「反應平衡」。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所有可逆反應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反應到最後,原料跟產物會呈現特殊的比例。而這些固定比例則源自於物質的濃度和吸引力所達到的「反應平衡」。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1798年後,科學家普遍認為化學反應可分成可逆與不可逆反應,但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的酯化反應中發現,無論怎麼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 上: 40部LIS影片讓你秒懂物理

作者: 胡妙芬作 | LIS情境科學教材總監修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8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58-4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 下: 40部LIS影片讓你秒懂物理

作者: 胡妙芬作 | LIS情境科學教材總監修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8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59-1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過去,化學反應普遍被認為是因為兩個物質間存在著吸引力,並且會彼此消耗,而讓反應結束在某一物質消耗殆盡時,所以是一種不可逆的單向反應。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這股「吸引力」在當時的科學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在過去,化學反應普遍被認為是因為兩個物質間存在著吸引力,並且會彼此消耗,而讓反應結束在某一物質消耗殆盡時,所以是一種不可逆的單向反應。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這股「吸引力」在當時的科學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實驗教學】科學實驗當精品,成品美到讓你融化!

節目名稱: LIS情境科學教材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629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98616355-8f88-4f5d-8b8f-8db3b54df5f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所有可逆反應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反應到最後,原料跟產物會呈現特殊的比例。而這些固定比例則源自於物質的濃度和吸引力所達到的「反應平衡」。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6/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所有可逆反應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反應到最後,原料跟產物會呈現特殊的比例。而這些固定比例則源自於物質的濃度和吸引力所達到的「反應平衡」。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化學 | 化學反應線】壞學生才蹺課?找到「化學反應的神奇比例」打臉老師啦!——化學平衡【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1806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1798年後,科學家普遍認為化學反應可分成可逆與不可逆反應,但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的酯化反應中發現,無論怎麼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LIS情境科學教材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化學 | 化學反應線】大發現!已經發生的事情居然「可以倒帶」?——可逆反應 【下】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奠基DNA雙股螺旋結構的發現——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

作者: 劉仲康 | 發布日期: 20180725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是一位生物化學家,她對於DNA結晶體所做的X射線繞射圖,提供了解析DNA結構的重要線索。她對DNA的研究結果,讓華生和克里克解出DNA雙股螺旋的結構。這項成果讓華生、克里克和威爾...

氣候變遷、能源廢熱怎麼辦?——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吳欣潔教授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80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加上溫室效應等因素,用電量逐年攀升,「電」成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你知道嗎?各種能源產生的電力,有 60% 以廢熱形式逸散到大氣中,而真的拿來用的大約只有 40%。這...

颱風、海洋,和氣候—小心,「姚明」 來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8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離岸風電的未來前景,不畏困難 台灣「乘風」突破綠能瓶頸——專訪臺大機械系教授楊鏡堂

作者: 陳其暐 | 發布日期: 202105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2012年經濟部啟動「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並於2016年底完成首座示範機組,雖然2020年因疫情影響,無法如期完成首座離岸發電示範風場,但這一系列的示範,也喚起大眾關注起這條新興的離岸風電...

乾溼分離──氣候變遷對極端降水的影響

作者: 劉詠鯤 | 發布日期: 20230602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風調雨順,台灣的氣候正在如何變遷呢?

作者: 張淳皓 | 發布日期: 2021020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大家莫不希望台灣在2021 年一切平安、風調雨順。然而,2021年的台灣真的能「風調雨順」嗎?回顧2020 年的台灣天氣狀況,會發現夏天只有少數颱風掠過台灣外海,少了颱風降水的挹注,...

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東亞史上最關鍵的產業轉型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08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考古學家高德(David J. Cohen)關注東亞地區,從舊石器過渡到新石器時代的人類行為。是陶器先出現,還是農耕先出現?華北的細石葉和華南的砍砸器有什麼差別?不同地方的人,如何適應各地的環境?

台灣也有國家寶藏!從化石窺探海洋古生物保育——專訪台灣大學生科系蔡政修教授

作者: 李奕萱 | 發布日期: 2021060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印象中博物館裡的化石都來自歐美,那台灣也有化石嗎?其實也有喔!這次我們邀請到主持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古脊椎動物演化及多樣性實驗室的蔡政修教授跟我們聊聊台灣的古脊椎動物。台灣的古生物學研究還正在起步的階段...

真的假不了!隱藏在歷史中的「魔改之作」,西周〈鳳鳥紋四足鬲〉現形記

作者: 唐佐欣 | 發布日期: 20211012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相信台灣大部分的學生都有參訪故宮的經驗。心路及路程不外乎,從停在至善路的遊覽車上走下,與同學呼鬧一陣,再頂著大太陽走上蜿蜒的階梯。路上陳設著面露威嚴的石獅,透露了某種象徵國族的沈重氛圍——你隱約開始覺...

如何證實史前琉球人來自臺灣?臺日合作的跨越黑潮航海實驗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110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2019 年 7 月 9 日,一艘獨木舟划入「與那國島」,它從臺灣出發,經歷了 45 小時的航程。同樣的旅程也曾在 3 萬多年前發生嗎?這是海部陽介主導的研究計劃「跨越黑潮——復現 3 萬年前的航海」...

打開圖坦卡門之墓-從桌上遊戲看古埃及

作者: 吳謹安 | 發布日期: 2020021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古埃及人將陵墓視為人世連結陰間的橋樑,陵寢中的一刻一鑿都透露著其對來生的想像,考古學家也因此得以從中一窺當時人們的物質與精神文化。1923年2月16日考古學家卡特(Howard Carter)進入三千...

智慧城市讓高科技超方便生活不再是夢!——專訪中興資管系助理教授洪智傑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51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利用資訊科技讓市民的生活更方便」的智慧城市,結合了5G 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科技,開啓我們對於超便捷未來生活的無限想象!透過和中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洪智傑助理教授的訪談,讓我們進一步探析智慧...

打造你自己的虛擬杯麵!!

作者: 簡文山 | 發布日期: 20190810 | 服務機構: 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 | 摘要: 2025年台灣將要邁入老年化社會,AI將能夠協助醫療服務及長期照護,就像是迪士尼動畫電影大英雄天團中的醫療機器人「杯麵」,未來將會真正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成為大家的健康守護神。

5G 專網將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作者: 何沁蓉 | 發布日期: 202112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許多企業將目光焦點轉向即將開放申請的 5G 企業專網,究竟什麼是 5G 專網?5G 專網的魅力又在哪?

打造數位治理的資訊安全 – 科技部(現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前瞻資安科技專案計畫

作者: 李昆忠 | 發布日期: 2022073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奠基DNA雙股螺旋結構的發現——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

作者: 劉仲康 | 發布日期: 20180725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是一位生物化學家,她對於DNA結晶體所做的X射線繞射圖,提供了解析DNA結構的重要線索。她對DNA的研究結果,讓華生和克里克解出DNA雙股螺旋的結構。這項成果讓華生、克里克和威爾...

氣候變遷、能源廢熱怎麼辦?——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吳欣潔教授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80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加上溫室效應等因素,用電量逐年攀升,「電」成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你知道嗎?各種能源產生的電力,有 60% 以廢熱形式逸散到大氣中,而真的拿來用的大約只有 40%。這...

颱風、海洋,和氣候—小心,「姚明」 來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8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離岸風電的未來前景,不畏困難 台灣「乘風」突破綠能瓶頸——專訪臺大機械系教授楊鏡堂

作者: 陳其暐 | 發布日期: 202105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2012年經濟部啟動「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並於2016年底完成首座示範機組,雖然2020年因疫情影響,無法如期完成首座離岸發電示範風場,但這一系列的示範,也喚起大眾關注起這條新興的離岸風電...

乾溼分離──氣候變遷對極端降水的影響

作者: 劉詠鯤 | 發布日期: 20230602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風調雨順,台灣的氣候正在如何變遷呢?

作者: 張淳皓 | 發布日期: 2021020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大家莫不希望台灣在2021 年一切平安、風調雨順。然而,2021年的台灣真的能「風調雨順」嗎?回顧2020 年的台灣天氣狀況,會發現夏天只有少數颱風掠過台灣外海,少了颱風降水的挹注,...

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東亞史上最關鍵的產業轉型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08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考古學家高德(David J. Cohen)關注東亞地區,從舊石器過渡到新石器時代的人類行為。是陶器先出現,還是農耕先出現?華北的細石葉和華南的砍砸器有什麼差別?不同地方的人,如何適應各地的環境?

台灣也有國家寶藏!從化石窺探海洋古生物保育——專訪台灣大學生科系蔡政修教授

作者: 李奕萱 | 發布日期: 2021060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印象中博物館裡的化石都來自歐美,那台灣也有化石嗎?其實也有喔!這次我們邀請到主持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古脊椎動物演化及多樣性實驗室的蔡政修教授跟我們聊聊台灣的古脊椎動物。台灣的古生物學研究還正在起步的階段...

真的假不了!隱藏在歷史中的「魔改之作」,西周〈鳳鳥紋四足鬲〉現形記

作者: 唐佐欣 | 發布日期: 20211012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相信台灣大部分的學生都有參訪故宮的經驗。心路及路程不外乎,從停在至善路的遊覽車上走下,與同學呼鬧一陣,再頂著大太陽走上蜿蜒的階梯。路上陳設著面露威嚴的石獅,透露了某種象徵國族的沈重氛圍——你隱約開始覺...

如何證實史前琉球人來自臺灣?臺日合作的跨越黑潮航海實驗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110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2019 年 7 月 9 日,一艘獨木舟划入「與那國島」,它從臺灣出發,經歷了 45 小時的航程。同樣的旅程也曾在 3 萬多年前發生嗎?這是海部陽介主導的研究計劃「跨越黑潮——復現 3 萬年前的航海」...

打開圖坦卡門之墓-從桌上遊戲看古埃及

作者: 吳謹安 | 發布日期: 2020021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古埃及人將陵墓視為人世連結陰間的橋樑,陵寢中的一刻一鑿都透露著其對來生的想像,考古學家也因此得以從中一窺當時人們的物質與精神文化。1923年2月16日考古學家卡特(Howard Carter)進入三千...

智慧城市讓高科技超方便生活不再是夢!——專訪中興資管系助理教授洪智傑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51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利用資訊科技讓市民的生活更方便」的智慧城市,結合了5G 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科技,開啓我們對於超便捷未來生活的無限想象!透過和中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洪智傑助理教授的訪談,讓我們進一步探析智慧...

打造你自己的虛擬杯麵!!

作者: 簡文山 | 發布日期: 20190810 | 服務機構: 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 | 摘要: 2025年台灣將要邁入老年化社會,AI將能夠協助醫療服務及長期照護,就像是迪士尼動畫電影大英雄天團中的醫療機器人「杯麵」,未來將會真正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成為大家的健康守護神。

5G 專網將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作者: 何沁蓉 | 發布日期: 202112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許多企業將目光焦點轉向即將開放申請的 5G 企業專網,究竟什麼是 5G 專網?5G 專網的魅力又在哪?

打造數位治理的資訊安全 – 科技部(現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前瞻資安科技專案計畫

作者: 李昆忠 | 發布日期: 2022073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