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帶來的各種挑戰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火山帶來的各種挑戰的作者是潘昌志, 發布日期是2013/8/5, 服務機構是自由科學作家, 摘要是火山噴發時會伴隨著火山灰,亦有可能導致火山熱流或海嘯,而火山本身就代表了該地活躍的板塊運動,隱含著地熱發電的可能。雖然臺灣發生火山噴發的可能性不高,但仍是我們要了解的議題。.
根據名稱 自由科學作家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自由科學作家 ...)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91031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斷層破裂看似瞬間的事,但其實斷層上的能量早已累積了幾百年,最終在地栓(asperity)破裂開來。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二十年後,科學家對於斷層如何慢慢累積能量、釋放能量,以及斷層錯動機制有多少了解了呢?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9/10/31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斷層破裂看似瞬間的事,但其實斷層上的能量早已累積了幾百年,最終在地栓(asperity)破裂開來。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二十年後,科學家對於斷層如何慢慢累積能量、釋放能量,以及斷層錯動機制有多少了解了呢?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50518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黃明蕙將研究視為終生職志,其背後的動力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期許學生能有足夠野心懷抱更大的志向。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5/5/18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黃明蕙將研究視為終生職志,其背後的動力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期許學生能有足夠野心懷抱更大的志向。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1216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種災後可能會發生的心理症狀,使得災民即使在身體復原、家園重建之後,仍然走不出創傷帶來的痛苦陰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12/16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種災後可能會發生的心理症狀,使得災民即使在身體復原、家園重建之後,仍然走不出創傷帶來的痛苦陰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火山噴發時會伴隨著火山灰,亦有可能導致火山熱流或海嘯,而火山本身就代表了該地活躍的板塊運動,隱含著地熱發電的可能。雖然臺灣發生火山噴發的可能性不高,但仍是我們要了解的議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91031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斷層破裂看似瞬間的事,但其實斷層上的能量早已累積了幾百年,最終在地栓(asperity)破裂開來。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二十年後,科學家對於斷層如何慢慢累積能量、釋放能量,以及斷層錯動機制有多少了解了呢?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9/10/31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斷層破裂看似瞬間的事,但其實斷層上的能量早已累積了幾百年,最終在地栓(asperity)破裂開來。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二十年後,科學家對於斷層如何慢慢累積能量、釋放能量,以及斷層錯動機制有多少了解了呢?這...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50518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黃明蕙將研究視為終生職志,其背後的動力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期許學生能有足夠野心懷抱更大的志向。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5/5/18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黃明蕙將研究視為終生職志,其背後的動力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期許學生能有足夠野心懷抱更大的志向。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1216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種災後可能會發生的心理症狀,使得災民即使在身體復原、家園重建之後,仍然走不出創傷帶來的痛苦陰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12/16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種災後可能會發生的心理症狀,使得災民即使在身體復原、家園重建之後,仍然走不出創傷帶來的痛苦陰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潘昌志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自由科學作家 | 摘要: 火山噴發時會伴隨著火山灰,亦有可能導致火山熱流或海嘯,而火山本身就代表了該地活躍的板塊運動,隱含著地熱發電的可能。雖然臺灣發生火山噴發的可能性不高,但仍是我們要了解的議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搜尋所有 自由科學作家 ... ]
根據姓名 潘昌志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4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潘昌志 ...) | 作者: 馬國鳳, 潘昌志文 | 陳彥伶圖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3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11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572-3 (精裝, 11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 作者: 馬國鳳總監修 | 潘昌志文 | 陳彥伶圖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4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00-3 (EPUB, NT$500)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 作者: 潘昌志作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13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05-277-2 (精裝, NT$500, 13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 作者: 潘昌志作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05-282-6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作者: 馬國鳳, 潘昌志文 | 陳彥伶圖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3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11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572-3 (精裝, 11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作者: 馬國鳳總監修 | 潘昌志文 | 陳彥伶圖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4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503-600-3 (EPUB, NT$500)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作者: 潘昌志作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13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05-277-2 (精裝, NT$500, 13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作者: 潘昌志作 | 陳彥伶繪 | 出版機構: 親子天下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05-282-6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 搜尋所有 潘昌志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306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
| 作者: 簡永昌 | 發布日期: 202212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
|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303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
| 作者: 施吉昇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資訊系 | 摘要: 自動駕駛車已經從科幻影集以及小說中,逐漸地出現在社群媒體、新聞與生活周遭。許多人對這樣的系統充滿了高度的興趣,也有許多人抱持著懷疑與抗拒的心情,畢竟這是第一次由工程師與科學家設計出與我們在同一個活動空... |
| 作者: 王傑智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 | 摘要: 整合車輛系統與資通訊技術並不容易,多由不同領域的專家透過規劃與合作,共同完成。從2014年以來,隨著許多大企業、新創公司與國家巨大資源的投入,自駕車已經變成一個熱門的課題。 |
|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502 | 服務機構: | 摘要: |
| 作者: 簡茹因 | 發布日期: 2021020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每到年節時期,不管返鄉或是出遊,用路人最討厭遇到的就是塞車,漫長的等待、讓人踩剎車踩到腳痛的行車速度,抑或是被汽車廢煙包圍的感覺,本是愉悅心情恐怕都大打折扣。你也是恨不得讓「塞車」這個詞消失在這世界上... |
| 作者: 何沁蓉 | 發布日期: 202112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醫療產業正在出現變革,其中「精準醫療」便是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精準醫療究竟在「準」什麼? |
| 作者: 楊智惠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本篇將介紹前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所發明的「程式化一鍋合成法(Auto-CHO)」以及其於癌症疫苗上的應用。 |
|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010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乳癌是臺灣婦女發生率第一的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最好的策略。但臺灣部份婦女對接受乳房攝影仍有障礙,且乳房攝影有「錯放」早期患者的空間。臺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副教授林若凱與雙和醫院外科部主任洪... |
| 作者: 王淑卿 | 發布日期: 20200615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 摘要: 高齡化社會失智症人口節節攀升、原發性與轉移性腦癌的高死亡率、腦疾患者的高昂照護成本,都讓腦部疾病成為當代不可忽視的重大醫療課題。為了有效治療腦部疾病,日新月異的醫療研究,已讓治療藥物和具特定療效的基因... |
| 作者: 張玉玲 | 發布日期: 20180926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 摘要: 臺灣高齡化的現象日益嚴重,長者即將成為人口組成的主體,使得大腦老化和失智症的研究至關重要。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張玉玲副教授從神經科學與心理學出發,探討心智老化的大腦秘密,並發表了更精確預測失智症的研究成果... |
|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11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
| 作者: 陳玫岑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摘要: 你知道除了水之外,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麼嗎?其實從頭髮到腳趾頭,只要說得名稱的身體組織,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質組成!那…蛋白質是什麼呢?是怎麼來的?長什麼模樣?又有什麼功能呢? |
| 作者: 吳建宏 | 發布日期: 20201204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 摘要: 2019 諾貝爾物理獎由加拿大物理學家及理論宇宙學家 James Peebles、瑞士天文學家 Michel Mayor 和 Didier Queloz 三人共享殊榮。Peebles 對大爆炸模型做出... |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306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
作者: 簡永昌 | 發布日期: 202212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303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
作者: 施吉昇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資訊系 | 摘要: 自動駕駛車已經從科幻影集以及小說中,逐漸地出現在社群媒體、新聞與生活周遭。許多人對這樣的系統充滿了高度的興趣,也有許多人抱持著懷疑與抗拒的心情,畢竟這是第一次由工程師與科學家設計出與我們在同一個活動空... |
作者: 王傑智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 | 摘要: 整合車輛系統與資通訊技術並不容易,多由不同領域的專家透過規劃與合作,共同完成。從2014年以來,隨著許多大企業、新創公司與國家巨大資源的投入,自駕車已經變成一個熱門的課題。 |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502 | 服務機構: | 摘要: |
作者: 簡茹因 | 發布日期: 2021020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每到年節時期,不管返鄉或是出遊,用路人最討厭遇到的就是塞車,漫長的等待、讓人踩剎車踩到腳痛的行車速度,抑或是被汽車廢煙包圍的感覺,本是愉悅心情恐怕都大打折扣。你也是恨不得讓「塞車」這個詞消失在這世界上... |
作者: 何沁蓉 | 發布日期: 202112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醫療產業正在出現變革,其中「精準醫療」便是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精準醫療究竟在「準」什麼? |
作者: 楊智惠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本篇將介紹前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所發明的「程式化一鍋合成法(Auto-CHO)」以及其於癌症疫苗上的應用。 |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010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乳癌是臺灣婦女發生率第一的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最好的策略。但臺灣部份婦女對接受乳房攝影仍有障礙,且乳房攝影有「錯放」早期患者的空間。臺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副教授林若凱與雙和醫院外科部主任洪... |
作者: 王淑卿 | 發布日期: 20200615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 摘要: 高齡化社會失智症人口節節攀升、原發性與轉移性腦癌的高死亡率、腦疾患者的高昂照護成本,都讓腦部疾病成為當代不可忽視的重大醫療課題。為了有效治療腦部疾病,日新月異的醫療研究,已讓治療藥物和具特定療效的基因... |
作者: 張玉玲 | 發布日期: 20180926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 摘要: 臺灣高齡化的現象日益嚴重,長者即將成為人口組成的主體,使得大腦老化和失智症的研究至關重要。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張玉玲副教授從神經科學與心理學出發,探討心智老化的大腦秘密,並發表了更精確預測失智症的研究成果... |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11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
作者: 陳玫岑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摘要: 你知道除了水之外,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麼嗎?其實從頭髮到腳趾頭,只要說得名稱的身體組織,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質組成!那…蛋白質是什麼呢?是怎麼來的?長什麼模樣?又有什麼功能呢? |
作者: 吳建宏 | 發布日期: 20201204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 摘要: 2019 諾貝爾物理獎由加拿大物理學家及理論宇宙學家 James Peebles、瑞士天文學家 Michel Mayor 和 Didier Queloz 三人共享殊榮。Peebles 對大爆炸模型做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