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在做些什麼?以地震風險評估與不同資料庫的整合分析為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統計學在做些什麼?以地震風險評估與不同資料庫的整合分析為例的作者是程毅豪, 發布日期是2018/5/30, 服務機構是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摘要是時至今日,統計學進入了推論統計的時代,統計科學所發展出形形色色的數據資料分析方法,是協助科學家利用實驗或觀察數據推論出科學現象與真理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標題統計學在做些什麼?以地震風險評估與不同資料庫的整合分析為例
摘要時至今日,統計學進入了推論統計的時代,統計科學所發展出形形色色的數據資料分析方法,是協助科學家利用實驗或觀察數據推論出科學現象與真理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9/detail?ID=508b9d2c-fc59-4d31-b06e-7fdb23a8fc28
作者程毅豪
服務機構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發布日期2018/5/30

標題

統計學在做些什麼?以地震風險評估與不同資料庫的整合分析為例

摘要

時至今日,統計學進入了推論統計的時代,統計科學所發展出形形色色的數據資料分析方法,是協助科學家利用實驗或觀察數據推論出科學現象與真理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9/detail?ID=508b9d2c-fc59-4d31-b06e-7fdb23a8fc28

作者

程毅豪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發布日期

2018/5/30

根據名稱 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找到的相關資料

統計學在做些什麼?以地震風險評估與不同資料庫的整合分析為例

作者: 程毅豪 | 發布日期: 2018053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摘要: 時至今日,統計學進入了推論統計的時代,統計科學所發展出形形色色的數據資料分析方法,是協助科學家利用實驗或觀察數據推論出科學現象與真理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統計學在做些什麼?以地震風險評估與不同資料庫的整合分析為例

作者: 程毅豪 | 發布日期: 2018053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摘要: 時至今日,統計學進入了推論統計的時代,統計科學所發展出形形色色的數據資料分析方法,是協助科學家利用實驗或觀察數據推論出科學現象與真理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

根據姓名 程毅豪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程毅豪 ...)

以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影響陽明山地區之降雨量因素

作者: 戴宇宏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呂翠珊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9 | 論文名稱(外文): Using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Analysis Rainfall in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 系所名稱: 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程毅豪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教師專長: 統計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程毅豪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統計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教師專長: 生物統計、不完全資料分析、遺傳統計、存活分析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程毅豪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公共衛生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教師專長: 生物統計學、數據不全、遺傳流行病學、生存分析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運用貝氏方法預測中華民國103年至123年死亡率、生育率、遷徒及人口數

作者: 黎華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2 | 論文名稱(外文): Forecasts of Taiwan R.O.C. Mortality, Fertility,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from 2014 to 2034 Using a ... | 系所名稱: 公共衛生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帕金森氏症影響就醫時間因子分析

作者: 張裕佳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Factor analysis in treatment gap time of Parkinson's disease | 系所名稱: 公共衛生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次序迴歸模型在醫療品質滿意度研究之比較

作者: 吳宗倫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Model comparison of ordinal regression in the study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quality care in Taiwan | 系所名稱: 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台灣六都之健保就醫支出地區性差異:以變異數成分模型分析

作者: 黃冠瑋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Variance Component Analysis of Medical Treatment Expenses in Six Municipality of Taiwan | 系所名稱: 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以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影響陽明山地區之降雨量因素

作者: 戴宇宏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呂翠珊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9 | 論文名稱(外文): Using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Analysis Rainfall in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 系所名稱: 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程毅豪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教師專長: 統計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程毅豪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統計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教師專長: 生物統計、不完全資料分析、遺傳統計、存活分析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程毅豪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公共衛生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教師專長: 生物統計學、數據不全、遺傳流行病學、生存分析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運用貝氏方法預測中華民國103年至123年死亡率、生育率、遷徒及人口數

作者: 黎華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2 | 論文名稱(外文): Forecasts of Taiwan R.O.C. Mortality, Fertility,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from 2014 to 2034 Using a ... | 系所名稱: 公共衛生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帕金森氏症影響就醫時間因子分析

作者: 張裕佳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Factor analysis in treatment gap time of Parkinson's disease | 系所名稱: 公共衛生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次序迴歸模型在醫療品質滿意度研究之比較

作者: 吳宗倫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Model comparison of ordinal regression in the study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quality care in Taiwan | 系所名稱: 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台灣六都之健保就醫支出地區性差異:以變異數成分模型分析

作者: 黃冠瑋 | 指導教授: 程毅豪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Variance Component Analysis of Medical Treatment Expenses in Six Municipality of Taiwan | 系所名稱: 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搜尋所有 程毅豪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統計學在做些什麼?以地震風險評估與不同資料庫的整合分析為例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廚房裡的科學:臭豆腐(吃在地、趁當季之大豆製品)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60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酒精塊的製作-火鍋常用的熱源之一

作者: 楊水平 | 發布日期: 20151231 | 服務機構: 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中學化學示範實驗:酒精塊的製作---火鍋常用的熱源之一 Chemical Demonstrations: Making Solid Alcohol for Hot Pot 市售的酒精塊(膠態酒精)並...

如何避免蔬菜中的硝酸鹽?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冷颼颼的冬天好想吃火鍋,不過火鍋的湯到底可不可以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許朝凱主任指出,如果火鍋中加入許多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蔬菜,如青江菜、小白菜及萵苣,硝酸鹽就會跑進湯裡。但只要先熱水汆燙或經過「溫...

惡紫之奪朱?「灰色食品」的科技與社會

作者: 郭文華 | 發布日期: 20151105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摘要: 處理食安不能全靠科技,也需要社會反省。一味把科技從社會切離,甚至使它們對立,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更因為把這些問題看作獨立事件,選擇性詮釋科技,徒然折損科學社群日益脆弱的公信力。

養鴨人家:生物科技與鴨

作者: 蕭孟衿 | 發布日期: 20081205 | 服務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 摘要: 餐桌上的鴨肉和生物科技有什麼關聯?蛋黃除了供食用之外還可以做什麼?有一天,你吃的藥品可能來自鴨子!

野生動物:本島美麗的傳說–鴛鴦

作者: 孫元勳 | 發布日期: 20060206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臺灣人由於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談到鴛鴦總會聯想到中國,但是這種美麗的傳說並非中國所能獨領風騷,臺灣竟然也有野生鴛鴦!看完本文,讀者或有驚艷的喜悅。

野生動物:台灣水鹿與意想不到的生態工程師

作者: 翁國精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近年來台灣水鹿數量大增,森林中林木的樹皮同時被大量啃食,也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森林的樣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推動這場生態變化大戲的主角竟然是我們眼睛看不到的某生物。

野生動物:引言

作者: 裴家騏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拜科技持續發展之賜,現在的野外研究人員有越來越多的工具可以運用,這些新技術的開發讓我們可以更全方位地認識野生動物的自然史。

來自地底的脈動

作者: 梁雲芳 | 發布日期: 2004080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地殼是由九大板塊及許多小板塊組合而成,每分每秒都在移動,為什麼板塊會移動?它的移動又會帶給地球何種變化?種種的為什麼,皆與來自地底的脈動有關。

地殼變動的記錄器–天然的「記溫時鐘」

作者: 高銘鴻 | 發布日期: 20060207 | 服務機構: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 摘要: 岩漿冷卻過程會形成一系列的礦物結晶,把這些礦物結晶與溫度的關係,配合定年法測定年代,就形成了溫度-時間對比表,分析地殼岩體內這些指標性礦物,就能獲悉地殼變動的歷史。

地科研究:超微磁性礦物是大自然拼圖遊戲的見證者

作者: 蕭炎宏 | 發布日期: 20021029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 | 摘要: 如果說地球表面的板塊是一幅大自然的動態拼圖,那麼在深邃的海洋底下所顯示的磁性異常條帶,則可以說是了解這幅動態拼圖最重要的線索。

氣候變遷–以古為鑑:站在地質學時代前端的科學家–馬廷英先生

作者: 錢憲和 | 發布日期: 20030904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 摘要: 「馬廷英先生是站在時代前端的科學家,他的理論在當時是不會有很多人能了解的。」但是今天在研究古海洋、古氣候、珊瑚化石的生長年層及古大陸板塊漂移的領域裡,卻沒有人不知道馬廷英教授。

個人化醫療的夢想與挑戰

作者: 王大維 | 發布日期: 20120611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經理 | 摘要:

生命的奧祕–DNA結構的發現

作者: 林天送 | 發布日期: 20090410 | 服務機構: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化學系暨神經科學系 | 摘要: DNA是一條相當長的雙股螺旋鏈狀的分子,但是肉眼無法看到,得由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根據弗蘭克林的X光晶體數據,華生和克里克得以推理出DNA的結構。

真假?氣球升空後,就會自行變大漲破?

作者: 公共電視臺 | 發布日期: 20151215 | 服務機構: | 摘要: 當氣壓下降,氣球內外壓為求平衡,內部壓力會向外推擠皮膜,同時體積逐漸增加而向外擴張,最後氣球漲破!說穿了,氣球高空中會自爆的原理,就是「定量氣體在定溫環境下,氣壓與體積會成反比」的「波以耳定律」。

廚房裡的科學:臭豆腐(吃在地、趁當季之大豆製品)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60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酒精塊的製作-火鍋常用的熱源之一

作者: 楊水平 | 發布日期: 20151231 | 服務機構: 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中學化學示範實驗:酒精塊的製作---火鍋常用的熱源之一 Chemical Demonstrations: Making Solid Alcohol for Hot Pot 市售的酒精塊(膠態酒精)並...

如何避免蔬菜中的硝酸鹽?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冷颼颼的冬天好想吃火鍋,不過火鍋的湯到底可不可以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許朝凱主任指出,如果火鍋中加入許多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蔬菜,如青江菜、小白菜及萵苣,硝酸鹽就會跑進湯裡。但只要先熱水汆燙或經過「溫...

惡紫之奪朱?「灰色食品」的科技與社會

作者: 郭文華 | 發布日期: 20151105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摘要: 處理食安不能全靠科技,也需要社會反省。一味把科技從社會切離,甚至使它們對立,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更因為把這些問題看作獨立事件,選擇性詮釋科技,徒然折損科學社群日益脆弱的公信力。

養鴨人家:生物科技與鴨

作者: 蕭孟衿 | 發布日期: 20081205 | 服務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 摘要: 餐桌上的鴨肉和生物科技有什麼關聯?蛋黃除了供食用之外還可以做什麼?有一天,你吃的藥品可能來自鴨子!

野生動物:本島美麗的傳說–鴛鴦

作者: 孫元勳 | 發布日期: 20060206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臺灣人由於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談到鴛鴦總會聯想到中國,但是這種美麗的傳說並非中國所能獨領風騷,臺灣竟然也有野生鴛鴦!看完本文,讀者或有驚艷的喜悅。

野生動物:台灣水鹿與意想不到的生態工程師

作者: 翁國精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近年來台灣水鹿數量大增,森林中林木的樹皮同時被大量啃食,也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森林的樣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推動這場生態變化大戲的主角竟然是我們眼睛看不到的某生物。

野生動物:引言

作者: 裴家騏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拜科技持續發展之賜,現在的野外研究人員有越來越多的工具可以運用,這些新技術的開發讓我們可以更全方位地認識野生動物的自然史。

來自地底的脈動

作者: 梁雲芳 | 發布日期: 2004080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地殼是由九大板塊及許多小板塊組合而成,每分每秒都在移動,為什麼板塊會移動?它的移動又會帶給地球何種變化?種種的為什麼,皆與來自地底的脈動有關。

地殼變動的記錄器–天然的「記溫時鐘」

作者: 高銘鴻 | 發布日期: 20060207 | 服務機構: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 摘要: 岩漿冷卻過程會形成一系列的礦物結晶,把這些礦物結晶與溫度的關係,配合定年法測定年代,就形成了溫度-時間對比表,分析地殼岩體內這些指標性礦物,就能獲悉地殼變動的歷史。

地科研究:超微磁性礦物是大自然拼圖遊戲的見證者

作者: 蕭炎宏 | 發布日期: 20021029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 | 摘要: 如果說地球表面的板塊是一幅大自然的動態拼圖,那麼在深邃的海洋底下所顯示的磁性異常條帶,則可以說是了解這幅動態拼圖最重要的線索。

氣候變遷–以古為鑑:站在地質學時代前端的科學家–馬廷英先生

作者: 錢憲和 | 發布日期: 20030904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 摘要: 「馬廷英先生是站在時代前端的科學家,他的理論在當時是不會有很多人能了解的。」但是今天在研究古海洋、古氣候、珊瑚化石的生長年層及古大陸板塊漂移的領域裡,卻沒有人不知道馬廷英教授。

個人化醫療的夢想與挑戰

作者: 王大維 | 發布日期: 20120611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經理 | 摘要:

生命的奧祕–DNA結構的發現

作者: 林天送 | 發布日期: 20090410 | 服務機構: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化學系暨神經科學系 | 摘要: DNA是一條相當長的雙股螺旋鏈狀的分子,但是肉眼無法看到,得由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根據弗蘭克林的X光晶體數據,華生和克里克得以推理出DNA的結構。

真假?氣球升空後,就會自行變大漲破?

作者: 公共電視臺 | 發布日期: 20151215 | 服務機構: | 摘要: 當氣壓下降,氣球內外壓為求平衡,內部壓力會向外推擠皮膜,同時體積逐漸增加而向外擴張,最後氣球漲破!說穿了,氣球高空中會自爆的原理,就是「定量氣體在定溫環境下,氣壓與體積會成反比」的「波以耳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