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邀北達科他州教育廳長訪臺 深化交流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文教新聞(即時)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標題教育部邀北達科他州教育廳長訪臺 深化交流的刊登日期是2025-05-09, 書籤是政策, 內容是為了促進臺美中小學教育交流,教育部5月5日至5月10日邀請美國北達科他州廳長Kirsten Baesler及該廳School Approval&Opportunity部門Josef Kolosky等2人訪臺,期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教育政策、課程設計、教學方法、雙語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及促進雙邊教育....
刊登日期 | 2025-05-09 |
書籤 | 政策 |
標題 | 教育部邀北達科他州教育廳長訪臺 深化交流 |
連結 | http://www.ner.gov.tw/news/681dc5b952a27c0022e40e11 |
內容 | 為了促進臺美中小學教育交流,教育部5月5日至5月10日邀請美國北達科他州廳長Kirsten Baesler及該廳School Approval&Opportunity部門Josef Kolosky等2人訪臺,期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教育政策、課程設計、教學方法、雙語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及促進雙邊教育人員的學術交流。
Kirsten Baesler教育廳長在教育部的安排下,訪臺期間分別拜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屬實驗小學、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臺中市立安和國中、臺中市立臺中工業高級中學、高雄市立壽山國中、高雄市立海青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桃園市立義興國小、桃園市立永豐高中等,藉由實地參訪學校深入瞭解我國中小學、高中職及華語文教育。
教育部表示,臺灣與美國自109年12月簽訂「臺美教育倡議」以來,即積極促進臺灣與美國各州教育交流,目前已與美國25州簽署28件教育合作備忘錄,同時與學術交流基金會合作引進英語教師與助教。透過此次邀訪,希望能促進更多中小學師生交流交換、我國大學生赴北達科他州中小學見習與實習機會、教師證相互認證等事宜。北達科他州政府正在研議設立高級職業學校,故透過此次參訪,更深入瞭解我國技職教育在跨領域學習、教學創新與創意及學校結合在地文化融入教學等成效與表現。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於接見北達科他州訪團,除了簽訂MOU合作備忘錄、促成我國華語文能力測驗納入北達科他州雙語徽章認證,並研議提供我國學生獎學金赴北達科他州大學就學。而為了推動臺灣2030雙語政策,也希望未來臺灣與美國北達科他州在語言教育方面可以有更多的交流,雙邊的中小學學校更擴大建立姊妹校關係,強化雙方教學合作,並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北達科他州教育廳長表示,感謝教育部的邀請,讓他能夠更深入瞭解我國教育政策,也對我國學校師生跨領域教學與學習、服務學習、美感教育與特殊教育的用心極為感佩。
|
刊登日期2025-05-09 |
書籤政策 |
標題教育部邀北達科他州教育廳長訪臺 深化交流 |
連結http://www.ner.gov.tw/news/681dc5b952a27c0022e40e11 |
內容為了促進臺美中小學教育交流,教育部5月5日至5月10日邀請美國北達科他州廳長Kirsten Baesler及該廳School Approval&Opportunity部門Josef Kolosky等2人訪臺,期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教育政策、課程設計、教學方法、雙語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及促進雙邊教育人員的學術交流。
Kirsten Baesler教育廳長在教育部的安排下,訪臺期間分別拜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屬實驗小學、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臺中市立安和國中、臺中市立臺中工業高級中學、高雄市立壽山國中、高雄市立海青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桃園市立義興國小、桃園市立永豐高中等,藉由實地參訪學校深入瞭解我國中小學、高中職及華語文教育。
教育部表示,臺灣與美國自109年12月簽訂「臺美教育倡議」以來,即積極促進臺灣與美國各州教育交流,目前已與美國25州簽署28件教育合作備忘錄,同時與學術交流基金會合作引進英語教師與助教。透過此次邀訪,希望能促進更多中小學師生交流交換、我國大學生赴北達科他州中小學見習與實習機會、教師證相互認證等事宜。北達科他州政府正在研議設立高級職業學校,故透過此次參訪,更深入瞭解我國技職教育在跨領域學習、教學創新與創意及學校結合在地文化融入教學等成效與表現。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於接見北達科他州訪團,除了簽訂MOU合作備忘錄、促成我國華語文能力測驗納入北達科他州雙語徽章認證,並研議提供我國學生獎學金赴北達科他州大學就學。而為了推動臺灣2030雙語政策,也希望未來臺灣與美國北達科他州在語言教育方面可以有更多的交流,雙邊的中小學學校更擴大建立姊妹校關係,強化雙方教學合作,並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北達科他州教育廳長表示,感謝教育部的邀請,讓他能夠更深入瞭解我國教育政策,也對我國學校師生跨領域教學與學習、服務學習、美感教育與特殊教育的用心極為感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