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蝗蟲「棘冠海星」過境東沙 專家︰兩年半內石珊瑚會被啃光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標題海中蝗蟲「棘冠海星」過境東沙 專家︰兩年半內石珊瑚會被啃光的Source是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BFCD4B3AB1F9A504, 內容是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面臨棘冠海星大爆發,台灣珊瑚礁學會及國家公園署海管處去(2024)年組織團隊,移除近1.4萬隻棘冠海星。今(2025)年團隊再度出發,1個月內已移除近3.4萬隻。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稱,海星所過之處猶如海底森林大火,健康的石珊瑚會被啃光,影響珊瑚魚及其他生物棲息,造成生態浩劫,再不加....

ArticleType0
FileName(空)
Link(空)
Source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BFCD4B3AB1F9A504
標題海中蝗蟲「棘冠海星」過境東沙 專家︰兩年半內石珊瑚會被啃光
內容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面臨棘冠海星大爆發,台灣珊瑚礁學會及國家公園署海管處去(2024)年組織團隊,移除近1.4萬隻棘冠海星。今(2025)年團隊再度出發,1個月內已移除近3.4萬隻。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稱,海星所過之處猶如海底森林大火,健康的石珊瑚會被啃光,影響珊瑚魚及其他生物棲息,造成生態浩劫,再不加大力度管理,估計該地兩年內珊瑚礁就會被這些「海中蝗蟲」啃光,建議行政院召集跨部門小組應對,投入更多資源進行科學研究及移除作業。

 

 

2025年3月,東沙外環礁東南約1600公尺長位置,有很大量棘冠海星聚集。圖片來源︰台灣珊瑚礁學會今年棘冠海星「部隊」在石珊瑚礁上「直接排隊」

棘冠海星幾乎沒有天敵,只能透過注射稀釋醋酸進行移除。台灣珊瑚礁學會於8日舉行記者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稱,2024年東沙環礁西南角藍洞與東側一帶面積約62.5公頃區域,預估共有11萬隻棘冠海星,團隊於6~10月期間,共清除約1.4萬隻。從照片中可以發現,西南角的石珊瑚幾乎死亡,在淺水處已長出藻類。

今年團隊於3~5月再度到東沙進行調查,發現棘冠海星在藍洞2號以東1.6公里、面積約1.6公頃範圍集結成長,1個月內已移除3.4萬隻。鄭明修指,去年進行移除作業時,潛水員有時還需要探頭尋找躲藏的棘冠海星,但今年棘冠海星是「直接排隊」給注射醋酸,「牠整個『部隊』都在下面。」大量聚集的棘冠海星都是40公分以上個體,「正是肥壯期間」,雖然近月已經清掉3萬多隻棘冠海星,但預計入夏後棘冠海星會大量繁殖,每隻母海星可釋放3億顆卵,故需抓緊在5、6月加緊移除。

不過,潛水員注射稀釋醋酸的方法有其限制,例如潛水員不能下潛超過30公尺,而且在20~30公尺可停留的時間很少,若要在較深水位進行棘冠海星的研究調查,需要投入更大量資源及人力。

兩年半內東沙環礁石珊瑚恐被啃光

珊瑚礁生態系擁有龐大經濟價值,魚類豐富會有溢出效應,增加周遭海域漁產量。鄭明修說明,假如健康的石珊瑚會被啃光、變白化,海底生態將嚴重失衡,亦會導致經濟損失。而東沙環礁的珊瑚生態已進入倒數計時,他稱若不加快行動,以棘冠海星「一個月跑一公里」的速度,兩年半內東沙環礁的石珊瑚恐被啃光;若根據國際珊瑚礁損壞賠償案例計算,至少會造成335億元損失。

目前台灣處理棘冠海星問題,缺人、缺船、缺科學研究。鄭明修呼籲政府要採取更積極管理措施,參考澳洲對棘冠海星的管理對策,並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召集、成立跨部會小組應對,增撥資金資源進行調查與移除工作。

 

 

台灣珊瑚礁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稱,在入夏前須加緊移除棘冠海星。攝影︰袁慧妍

 

 

棘冠海星標本。攝影︰袁慧妍

對此,海洋保育署回覆《環境資訊中心》時稱,去年有與國家公園署合作,移除東沙環礁棘冠海星,分攤船舶服務等費用,亦號召潛海戰將、珊瑚特潛聯盟及本署人員支援移除作業,今年也正在跟國家公園署商討合作。

除了東沙外,海保署稱2021年亦曾針對南沙太平島周遭海域棘冠海星爆發,與中研院合作,共移除941隻棘冠海星;2022~2024年曾4次登島,在82個樣區共移除986隻。海保署呼籲,如民眾在本島或離島目擊棘冠海星,可透過「iOcean海洋保育網」的珊瑚健康回報平台回報相關資訊,以便當局掌握各地棘冠海星入侵情形,若經確認有大規模爆發,將進一步調查及清除。

 

 

東沙外環礁西南海域由淺至水深20公尺幾乎石珊瑚全部都死亡,甚至珊瑚礁魚類也愈來愈稀少。圖片來源︰台灣珊瑚礁學會

 

 

東沙外環礁過去的海底景觀非常健康美麗。圖片來源︰台灣珊瑚礁學會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空)
相關影音(空)

ArticleType

0

FileName

(空)

Link

(空)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BFCD4B3AB1F9A504

標題

海中蝗蟲「棘冠海星」過境東沙 專家︰兩年半內石珊瑚會被啃光

內容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面臨棘冠海星大爆發,台灣珊瑚礁學會及國家公園署海管處去(2024)年組織團隊,移除近1.4萬隻棘冠海星。今(2025)年團隊再度出發,1個月內已移除近3.4萬隻。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稱,海星所過之處猶如海底森林大火,健康的石珊瑚會被啃光,影響珊瑚魚及其他生物棲息,造成生態浩劫,再不加大力度管理,估計該地兩年內珊瑚礁就會被這些「海中蝗蟲」啃光,建議行政院召集跨部門小組應對,投入更多資源進行科學研究及移除作業。

 

 

2025年3月,東沙外環礁東南約1600公尺長位置,有很大量棘冠海星聚集。圖片來源︰台灣珊瑚礁學會今年棘冠海星「部隊」在石珊瑚礁上「直接排隊」

棘冠海星幾乎沒有天敵,只能透過注射稀釋醋酸進行移除。台灣珊瑚礁學會於8日舉行記者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稱,2024年東沙環礁西南角藍洞與東側一帶面積約62.5公頃區域,預估共有11萬隻棘冠海星,團隊於6~10月期間,共清除約1.4萬隻。從照片中可以發現,西南角的石珊瑚幾乎死亡,在淺水處已長出藻類。

今年團隊於3~5月再度到東沙進行調查,發現棘冠海星在藍洞2號以東1.6公里、面積約1.6公頃範圍集結成長,1個月內已移除3.4萬隻。鄭明修指,去年進行移除作業時,潛水員有時還需要探頭尋找躲藏的棘冠海星,但今年棘冠海星是「直接排隊」給注射醋酸,「牠整個『部隊』都在下面。」大量聚集的棘冠海星都是40公分以上個體,「正是肥壯期間」,雖然近月已經清掉3萬多隻棘冠海星,但預計入夏後棘冠海星會大量繁殖,每隻母海星可釋放3億顆卵,故需抓緊在5、6月加緊移除。

不過,潛水員注射稀釋醋酸的方法有其限制,例如潛水員不能下潛超過30公尺,而且在20~30公尺可停留的時間很少,若要在較深水位進行棘冠海星的研究調查,需要投入更大量資源及人力。

兩年半內東沙環礁石珊瑚恐被啃光

珊瑚礁生態系擁有龐大經濟價值,魚類豐富會有溢出效應,增加周遭海域漁產量。鄭明修說明,假如健康的石珊瑚會被啃光、變白化,海底生態將嚴重失衡,亦會導致經濟損失。而東沙環礁的珊瑚生態已進入倒數計時,他稱若不加快行動,以棘冠海星「一個月跑一公里」的速度,兩年半內東沙環礁的石珊瑚恐被啃光;若根據國際珊瑚礁損壞賠償案例計算,至少會造成335億元損失。

目前台灣處理棘冠海星問題,缺人、缺船、缺科學研究。鄭明修呼籲政府要採取更積極管理措施,參考澳洲對棘冠海星的管理對策,並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召集、成立跨部會小組應對,增撥資金資源進行調查與移除工作。

 

 

台灣珊瑚礁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稱,在入夏前須加緊移除棘冠海星。攝影︰袁慧妍

 

 

棘冠海星標本。攝影︰袁慧妍

對此,海洋保育署回覆《環境資訊中心》時稱,去年有與國家公園署合作,移除東沙環礁棘冠海星,分攤船舶服務等費用,亦號召潛海戰將、珊瑚特潛聯盟及本署人員支援移除作業,今年也正在跟國家公園署商討合作。

除了東沙外,海保署稱2021年亦曾針對南沙太平島周遭海域棘冠海星爆發,與中研院合作,共移除941隻棘冠海星;2022~2024年曾4次登島,在82個樣區共移除986隻。海保署呼籲,如民眾在本島或離島目擊棘冠海星,可透過「iOcean海洋保育網」的珊瑚健康回報平台回報相關資訊,以便當局掌握各地棘冠海星入侵情形,若經確認有大規模爆發,將進一步調查及清除。

 

 

東沙外環礁西南海域由淺至水深20公尺幾乎石珊瑚全部都死亡,甚至珊瑚礁魚類也愈來愈稀少。圖片來源︰台灣珊瑚礁學會

 

 

東沙外環礁過去的海底景觀非常健康美麗。圖片來源︰台灣珊瑚礁學會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空)

相關影音

(空)

根據名稱 海中蝗蟲 棘冠海星 過境東沙 專家 兩年半內石珊瑚會被啃光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海中蝗蟲 棘冠海星 過境東沙 專家 兩年半內石珊瑚會被啃光 資料。

[ 搜尋所有 海中蝗蟲 棘冠海星 過境東沙 專家 兩年半內石珊瑚會被啃光 ... ]

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資料集內搜尋:


與海中蝗蟲「棘冠海星」過境東沙 專家︰兩年半內石珊瑚會被啃光同分類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

冰島扭轉「吃鯨肉」形象 2024年將停止商業捕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E96470E36810DEB | 內容: 冰島是世界上少數仍有商業捕鯨的國家之一。雖然尚未正式禁止,冰島在今(2022)年2月份宣布將從2024年起停止商業捕鯨。背後原因除了需求下降外,也跟當地保育倡議者和賞鯨公司15年來向遊客宣導不要吃鯨肉...

氣候變遷影響前兆? 南極海冰創新低 科學家列可能原因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92AAB80360B0EB5 | 內容: 最新衛星影像分析顯示,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達到40年來歷史新低。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分析,截至2月22日,南...

瀕危保育類革龜擱淺病理報告出爐 主要死因為網具纏繞及感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B3B3A303636AA577 | 內容: 新北市福隆沙灘上(2)月1日發現活體革龜擱淺,身上遭廢棄漁網纏繞,經救援處置仍不幸於隔日死亡。解剖採樣後的病理報告指出,網具纏繞持續刺激革龜傷口,系統性感染在擱淺、緊迫和營養不良等因素下,最終形成敗血...

打擊非法捕撈、減少海洋塑膠垃圾 超過100國承諾簽訂協議保護海洋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FB2F95FF15B21D4A | 內容: 英國《衛報》報導,來自100多國的代表承諾將採取行動,以保護海洋免於人類侵害,承諾包括加強打擊非法捕撈、減少塑膠污染和加強保護國際水域。「一個海洋」(One Ocean)峰會上,100多國的代表承諾將...

全年禁捕抱卵母蟹? 漁民護生計、水試所建議達性成熟體長再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072C99C7C79593F8 | 內容: 由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發起、全年禁捕抱卵母蟹(俗稱開花母蟹)的修法提案,七天內就有超過5000人參與連署、達成成案門檻。漁業署在昨(24)日召開意見交流座談會,包含水試所、地方漁會、動保團體等都出席...

藏身屏東東港 下雜魚獲展現研究潛力 水試所跨國合作發現新種無線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27BD52BBBC66430 | 內容: 世界上已知的無線鰨原有約81種,包含原本認為是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淺海僅有的小吻無線鰨。根據水試所昨(6)日公布的相關研究結果,小吻無線鰨應包含五個尚未經描述的新種。魚市中俗稱「牛舌」或「龍舌」的魚種,在...

海廢再利用產業漸成形 首批獲「海廢標章」認證產品出爐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B92ABA7B0E7A88F | 內容: 越來越多企業使用回收塑膠製成海廢衣、海廢鞋等產品,國內海廢循環再利用「產業聯盟」漸漸成形。有鑒於民眾在挑選海廢產品時,可能會因為原料來源不明,難以判斷產品公信力,環保署今(27)正式將「海洋廢棄物循環...

中山大學最新研究 塑膠微粒讓珊瑚「骨鬆」、更易溶解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A584B2C8A12F6DF | 內容: 塑膠微粒透過海洋洋流擴散至全球,不只威脅到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更有可能讓珊瑚長不大、容易「骨質疏鬆」。國立中山大學團隊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合作的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改變珊瑚骨骼的晶體結構,威脅珊瑚生態...

腫瘤海龜康復野放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215B5D740EE02A1 | 內容: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以下簡稱海生館)及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南部地區巡防局第六海岸巡防總隊(以下簡稱第六海岸巡防總隊)和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海管處)今天在屏東縣車...

2017海洋哺乳類雙年會 尋求綠能、保育、漁業三贏之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E691BEFD0122FA42 | 內容: 本報2017年11月3日加拿大,諾瓦斯科西亞省哈利法克斯市訊,公民記者陳秉亨報導2017第22屆海洋哺乳類雙年會結束,今年多了許多空拍機作生態調查的報告,雖然研究設備、方法都有改進,但是全世界瀕臨滅絕...

「要相信公民科學」 熱愛淡水魚素人提案 「蘭嶼吻鰕虎」成功列二級保育類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2D5EAE5A732605B | 內容: 主要棲息於蘭嶼溪流的台灣特有種「蘭嶼吻鰕虎」,數量曾一度跌破500隻,在台灣淡水魚紅皮書中列為極度瀕危物種。農業部於7日公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蘭嶼吻鰕虎從一般類改列為保育類第二級珍貴稀...

探索海洋奧秘,海生館助夢想起航!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4C19669ED76C6579 | 內容: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稱海生館)不僅是一座令人驚艷的水族館,更是一座致力於海洋生物研究與教育的學術殿堂。來自彰化女中數理資優班的蔡昱婕與邱懷萱二位同學因熱愛海洋而選擇踏上海洋生物研究之路,在海生館的...

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57C2EB546ACD614D | 內容: 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位於臺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距離臺灣約1600公里,我國最南邊疆域的太平島,在大約0.5平方公里的島上,竟然有超過140頭...

海生館12月7日《海寶大冒險》,首次以全新型態Silent Disco耳機遊行派對帶領民眾夜探水族館,沉浸體驗走入海洋生物的音樂饗宴世界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ADDD24B9988F31C8 | 內容: 2024臺灣科學節Silent Disco海生館專場《海寶大冒險》將於12月7日舉辦,海生館與民生電氣透過結合音樂、派對與導覽,帶來一場適合全年齡層,全家大小都參與的沉浸式體驗。 雙頻道任你...

海生館偕同師生送海龜回家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360519EC01E25161 | 內容: 海生館偕同師生送海龜回家 今(113)年11月12日(星期二),2隻保育類海龜在60名國小師生及民眾見證下,於屏東縣後壁湖海灘舉行野放活動中重返大海。 這2隻被救助的綠蠵龜,體重分...

冰島扭轉「吃鯨肉」形象 2024年將停止商業捕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E96470E36810DEB | 內容: 冰島是世界上少數仍有商業捕鯨的國家之一。雖然尚未正式禁止,冰島在今(2022)年2月份宣布將從2024年起停止商業捕鯨。背後原因除了需求下降外,也跟當地保育倡議者和賞鯨公司15年來向遊客宣導不要吃鯨肉...

氣候變遷影響前兆? 南極海冰創新低 科學家列可能原因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92AAB80360B0EB5 | 內容: 最新衛星影像分析顯示,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達到40年來歷史新低。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分析,截至2月22日,南...

瀕危保育類革龜擱淺病理報告出爐 主要死因為網具纏繞及感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B3B3A303636AA577 | 內容: 新北市福隆沙灘上(2)月1日發現活體革龜擱淺,身上遭廢棄漁網纏繞,經救援處置仍不幸於隔日死亡。解剖採樣後的病理報告指出,網具纏繞持續刺激革龜傷口,系統性感染在擱淺、緊迫和營養不良等因素下,最終形成敗血...

打擊非法捕撈、減少海洋塑膠垃圾 超過100國承諾簽訂協議保護海洋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FB2F95FF15B21D4A | 內容: 英國《衛報》報導,來自100多國的代表承諾將採取行動,以保護海洋免於人類侵害,承諾包括加強打擊非法捕撈、減少塑膠污染和加強保護國際水域。「一個海洋」(One Ocean)峰會上,100多國的代表承諾將...

全年禁捕抱卵母蟹? 漁民護生計、水試所建議達性成熟體長再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072C99C7C79593F8 | 內容: 由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發起、全年禁捕抱卵母蟹(俗稱開花母蟹)的修法提案,七天內就有超過5000人參與連署、達成成案門檻。漁業署在昨(24)日召開意見交流座談會,包含水試所、地方漁會、動保團體等都出席...

藏身屏東東港 下雜魚獲展現研究潛力 水試所跨國合作發現新種無線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27BD52BBBC66430 | 內容: 世界上已知的無線鰨原有約81種,包含原本認為是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淺海僅有的小吻無線鰨。根據水試所昨(6)日公布的相關研究結果,小吻無線鰨應包含五個尚未經描述的新種。魚市中俗稱「牛舌」或「龍舌」的魚種,在...

海廢再利用產業漸成形 首批獲「海廢標章」認證產品出爐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B92ABA7B0E7A88F | 內容: 越來越多企業使用回收塑膠製成海廢衣、海廢鞋等產品,國內海廢循環再利用「產業聯盟」漸漸成形。有鑒於民眾在挑選海廢產品時,可能會因為原料來源不明,難以判斷產品公信力,環保署今(27)正式將「海洋廢棄物循環...

中山大學最新研究 塑膠微粒讓珊瑚「骨鬆」、更易溶解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A584B2C8A12F6DF | 內容: 塑膠微粒透過海洋洋流擴散至全球,不只威脅到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更有可能讓珊瑚長不大、容易「骨質疏鬆」。國立中山大學團隊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合作的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改變珊瑚骨骼的晶體結構,威脅珊瑚生態...

腫瘤海龜康復野放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215B5D740EE02A1 | 內容: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以下簡稱海生館)及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南部地區巡防局第六海岸巡防總隊(以下簡稱第六海岸巡防總隊)和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海管處)今天在屏東縣車...

2017海洋哺乳類雙年會 尋求綠能、保育、漁業三贏之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E691BEFD0122FA42 | 內容: 本報2017年11月3日加拿大,諾瓦斯科西亞省哈利法克斯市訊,公民記者陳秉亨報導2017第22屆海洋哺乳類雙年會結束,今年多了許多空拍機作生態調查的報告,雖然研究設備、方法都有改進,但是全世界瀕臨滅絕...

「要相信公民科學」 熱愛淡水魚素人提案 「蘭嶼吻鰕虎」成功列二級保育類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2D5EAE5A732605B | 內容: 主要棲息於蘭嶼溪流的台灣特有種「蘭嶼吻鰕虎」,數量曾一度跌破500隻,在台灣淡水魚紅皮書中列為極度瀕危物種。農業部於7日公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蘭嶼吻鰕虎從一般類改列為保育類第二級珍貴稀...

探索海洋奧秘,海生館助夢想起航!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4C19669ED76C6579 | 內容: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稱海生館)不僅是一座令人驚艷的水族館,更是一座致力於海洋生物研究與教育的學術殿堂。來自彰化女中數理資優班的蔡昱婕與邱懷萱二位同學因熱愛海洋而選擇踏上海洋生物研究之路,在海生館的...

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57C2EB546ACD614D | 內容: 海生館南疆太平島-瀕危海龜的生命搖籃 產卵母龜數量創紀錄  位於臺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距離臺灣約1600公里,我國最南邊疆域的太平島,在大約0.5平方公里的島上,竟然有超過140頭...

海生館12月7日《海寶大冒險》,首次以全新型態Silent Disco耳機遊行派對帶領民眾夜探水族館,沉浸體驗走入海洋生物的音樂饗宴世界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ADDD24B9988F31C8 | 內容: 2024臺灣科學節Silent Disco海生館專場《海寶大冒險》將於12月7日舉辦,海生館與民生電氣透過結合音樂、派對與導覽,帶來一場適合全年齡層,全家大小都參與的沉浸式體驗。 雙頻道任你...

海生館偕同師生送海龜回家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360519EC01E25161 | 內容: 海生館偕同師生送海龜回家 今(113)年11月12日(星期二),2隻保育類海龜在60名國小師生及民眾見證下,於屏東縣後壁湖海灘舉行野放活動中重返大海。 這2隻被救助的綠蠵龜,體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