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的上版日期是2025/5/19 下午 03:12:00, 內容是政府因應民間團體倡議,於去(2024)年4月核定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讓我們記取、憑弔過往苦難與歷史。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9)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舉辦「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監察委員范巽綠、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田秋堇及高涌誠、行....

文章類型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連結模式連結(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7598
標題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
內容

政府因應民間團體倡議,於去(2024)年4月核定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讓我們記取、憑弔過往苦難與歷史。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9)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舉辦「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監察委員范巽綠、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田秋堇及高涌誠、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處長賴俊兆、文化部長李遠、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受難者家屬黃春蘭、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發起人代表王美琇、青年代表張瑀婕、倡議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的政治受難者,以及家屬與聯署者共約150人出席。

 

典禮在鐘聲下揭開序幕,由貴賓共同誦唸受難者姓名,並邀請青年代表張瑀婕朗誦由親歷白色恐怖的作家陳列所撰寫的〈519記憶祈願文〉,提醒世人,藉由記憶白色恐怖的歷史,「人們可以虔誠悼念,那些消逝在時間遠處的英靈或冤魂,並且有機會撫慰他們的家屬及後代,長年以來所暗自吞忍的屈辱和悲傷」,讓更多人對歷史裡的人事物「有著更多的共感同情」,進而開啟對話的契機,凝聚共識,走向未來一個可以公共參與和實踐的更美好社會。

 

典禮現場接續播放〈向前輩致敬〉影片,提醒今日的自由絕非憑空而來,必須更加省思與珍惜;並邀請劇團笨鳥工作室,以遺書為素材,透過撰寫遺書的受難者及收到遺書的家屬這兩個視角,演出《被扣押的絕筆信・愛》和《已消失的敬啟者・憶》。典禮最後,貴賓前往紀念碑自由獻花,向受難者前輩致敬。

 

政治受難者家屬黃春蘭表示,父親黃溫恭在她還在娘胎時被捕,初被判處15年,後臺灣省保安司令部依總統蔣介石指示,改判死刑,於1953年遭槍決。她與父親未曾謀面,直到在她56歲生日的前夕,透過女兒張旖容,才從國家檔案管理局發現父親黃溫恭在行刑前留給家人的5封遺書,這是黃春蘭跟父親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連結。在父親被捕槍決後,家屬從此被烙印身分,不論是求學、就業、婚姻都被監控長達40多年,造成她與家人無可彌補的傷害。她的母親在這樣的監控中,即使晚年失智,仍記得身分證必須隨身攜帶,不然會被抓走。黃春蘭也極力呼籲臺灣要團結一心,共同維護難得的自由民主。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發起人代表王美琇表示,去年的今天由發起團隊於人權館舉辦白色恐怖記憶日成立大會,今年則由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接手,是第一次由官方主辦的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紀念儀式,她對此非常感謝。王美琇表示,她對於日前立法院通過刪除白恐記憶日一事的震驚與憤怒,期待政府能更加重視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的基礎工程,唯有做好歷史記憶的傳承,轉型正義才能順利推動,民主也才得以鞏固。王美琇指出,期盼不要讓前輩跟家屬們在歷史長河所受到的屈辱和冤屈被白白犧牲與遺忘,也希望悲痛的歷史不要再次發生。

 

「在這座糖的地獄,人是哭不出來的奴隸、是不再哀求的奴隸、是不會做夢的奴隸。在這座糖的地獄,人是被奪去姓名的奴隸、是不被視為人的奴隸、是不存在的奴隸。」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特別以此次人權藝術季中,海地藝術家引用古巴詩人Reinaldo Arena的詩說到,他有3個舅舅都是白色恐怖受難者,他們分別因為不同的理由,被判了死刑、無期徒刑等罪行,前天綠島錄名碑揭牌致詞的時候,原本萬里無雲的天空突然下起雨,讓他想起記憶中即使經歷過拿著舅舅的血書到處奔走這樣悲傷的日子,他的媽媽卻從來不會哭,或許不是因為媽媽堅強,而是因為在那樣的年代,所有人都如同詩裡所說,「人人都是自我囚禁下的奴隸,想哭都哭不出來」。

 

「對於所有臺灣人來說,白色恐怖是一個不能遺忘的日子」,李遠表示,作為文化部長也是受難者家屬的他,除了感謝所有受難者、家屬、團體、藝術家持續述說、記錄下白色恐怖時期最深沉的悲傷,「我所能做的就是在我任內努力把轉型正義的工作做好」,期盼讓包含他自己的所有人,更深刻瞭解受難者及家屬所經歷的痛苦及悲傷。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指出,透過記憶對抗遺忘是推動轉型正義與維護民主的關鍵。519白恐記憶日的設立是對於過去傷害的修補,也是對於未來的承諾,以及預防國家暴力的重演,以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對於日前立法院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白色恐怖記憶日未能入法,林明昕表示,政府對於白恐記憶的態度不會因此忽視與改變,行政部門仍會努力拓展、推廣,讓威權歷史被更多人記住,共同深化普世人權的願景。林明昕指出,省思歷史記憶是政府的目標,因此去年行政院送出《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並透過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有效推動政府機關活化保存不義遺址,讓記憶更有力量,讓臺灣邁向自由、公義與團結的未來。

 

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表示,臺灣有著世界最長的白色恐怖與戒嚴時期,當時的獨裁政權透過肉體凌虐來讓人精神屈服,而至今日,唯有堅持坦承並且接受創傷、集體面對與接納,才是讓臺灣更堅強及強大的方法。白色恐怖記憶日的成立不只是為了紀念或緬懷,更是以過去的威權歷史為戒。何志偉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轉型正義,也會用所有方式讓這段歷史深刻在人民心中,讓民主人權自由的價值能夠永續,讓大家在心中的火種永遠不變。

 

人權館表示,為擴大社會關注「519白色恐怖記憶日」,今(19)日於景美園區活動現場亦舉辦人權市集,邀集具有相同人權理念的相關組織、團體、出版社、文史工作者等共同參與,傍晚在景美園區禮堂則將舉辦紀念音樂會,邀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樂音紀念。此外,人權館也邀請519行動組合、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陳定南教育基金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客家電視台等館所團體共同響應串聯,期待能讓更多民眾接近及認識臺灣在地歷史,帶動社會省思及公共對話,守護全民共同的民主與人權價值。

開始日期(空)
上版日期2025/5/19 下午 03:12:00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文化部長李遠在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後,至人權紀念碑獻上象徵人權與自由的鐵砲百合。(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ef7dd4aa-7914-4008-9e3d-97f46a15f62c.jpg);文化部長李遠感謝所有受難者、團體、藝術家持續述說、記錄下白色恐怖時期最深沉的悲傷,並表示「我所能做的就是在我任內努力把轉型正義的工作做好」。(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bb147f68-ee8c-477e-9df7-a7f72420895b.jpg);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發起人代表王美琇表示,行政院去(2024)年核定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讓大家在此之際能緬懷、追思、悼念自己的親友,也讓社會記得歷史的教訓。(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adad58ff-2952-4010-b139-10e9523a5a4f.jpg);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指出,519白恐記憶日的設立是對於過去傷害的修補,也是對於未來的承諾,以及預防國家暴力的重演,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5438bc21-91a5-4aa4-a98e-1fd9ca557f21.jpg);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轉型正義,讓這段歷史記憶深刻在人民心中,使民主、人權、自由的價值能夠永續。(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c36e51ae-2468-4a34-bbd8-5e15d649950f.jpg);政治受難者前輩及家屬親友等人在519白色恐怖記憶日之際,誦唸心中及手中的受難者名單,憑弔苦難與歷史記憶。(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a4ecc428-a77b-4bc5-8b1c-27cb97b6499d.jpg);政治受難者黃溫恭之女黃春蘭表示,父親在1953年被處決前一晚寫下5封遺書,直至2011年遺書才回到家人手中;兩人雖未曾相見,但遲來的遺書讓她感受到父愛的存在。(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6b8d4bad-4666-4ccc-86bb-44bb9dee4b11.jpg);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9)日舉辦人權市集,設置人權團體及教育單位互動攤位、手作體驗攤位等,並規劃集章及任務挑戰活動,從中分享人權知識。.jpg(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0312d22a-3192-496b-9750-4cae41e3d637.jpg);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前排中左起)、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監察院委員范巽綠、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田秋堇及高涌誠、文化部長李遠(前排中右起)及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長洪世芳、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長賴俊兆等,與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親友共同銘記歷史記憶。.jpg(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9ab353f2-b705-42c8-92bb-cdf22b8e4124.jpg);
點擊數294

文章類型

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空)

連結模式連結

(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7598

標題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

內容

政府因應民間團體倡議,於去(2024)年4月核定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讓我們記取、憑弔過往苦難與歷史。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9)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舉辦「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監察委員范巽綠、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田秋堇及高涌誠、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處長賴俊兆、文化部長李遠、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受難者家屬黃春蘭、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發起人代表王美琇、青年代表張瑀婕、倡議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的政治受難者,以及家屬與聯署者共約150人出席。

 

典禮在鐘聲下揭開序幕,由貴賓共同誦唸受難者姓名,並邀請青年代表張瑀婕朗誦由親歷白色恐怖的作家陳列所撰寫的〈519記憶祈願文〉,提醒世人,藉由記憶白色恐怖的歷史,「人們可以虔誠悼念,那些消逝在時間遠處的英靈或冤魂,並且有機會撫慰他們的家屬及後代,長年以來所暗自吞忍的屈辱和悲傷」,讓更多人對歷史裡的人事物「有著更多的共感同情」,進而開啟對話的契機,凝聚共識,走向未來一個可以公共參與和實踐的更美好社會。

 

典禮現場接續播放〈向前輩致敬〉影片,提醒今日的自由絕非憑空而來,必須更加省思與珍惜;並邀請劇團笨鳥工作室,以遺書為素材,透過撰寫遺書的受難者及收到遺書的家屬這兩個視角,演出《被扣押的絕筆信・愛》和《已消失的敬啟者・憶》。典禮最後,貴賓前往紀念碑自由獻花,向受難者前輩致敬。

 

政治受難者家屬黃春蘭表示,父親黃溫恭在她還在娘胎時被捕,初被判處15年,後臺灣省保安司令部依總統蔣介石指示,改判死刑,於1953年遭槍決。她與父親未曾謀面,直到在她56歲生日的前夕,透過女兒張旖容,才從國家檔案管理局發現父親黃溫恭在行刑前留給家人的5封遺書,這是黃春蘭跟父親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連結。在父親被捕槍決後,家屬從此被烙印身分,不論是求學、就業、婚姻都被監控長達40多年,造成她與家人無可彌補的傷害。她的母親在這樣的監控中,即使晚年失智,仍記得身分證必須隨身攜帶,不然會被抓走。黃春蘭也極力呼籲臺灣要團結一心,共同維護難得的自由民主。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發起人代表王美琇表示,去年的今天由發起團隊於人權館舉辦白色恐怖記憶日成立大會,今年則由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接手,是第一次由官方主辦的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紀念儀式,她對此非常感謝。王美琇表示,她對於日前立法院通過刪除白恐記憶日一事的震驚與憤怒,期待政府能更加重視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的基礎工程,唯有做好歷史記憶的傳承,轉型正義才能順利推動,民主也才得以鞏固。王美琇指出,期盼不要讓前輩跟家屬們在歷史長河所受到的屈辱和冤屈被白白犧牲與遺忘,也希望悲痛的歷史不要再次發生。

 

「在這座糖的地獄,人是哭不出來的奴隸、是不再哀求的奴隸、是不會做夢的奴隸。在這座糖的地獄,人是被奪去姓名的奴隸、是不被視為人的奴隸、是不存在的奴隸。」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特別以此次人權藝術季中,海地藝術家引用古巴詩人Reinaldo Arena的詩說到,他有3個舅舅都是白色恐怖受難者,他們分別因為不同的理由,被判了死刑、無期徒刑等罪行,前天綠島錄名碑揭牌致詞的時候,原本萬里無雲的天空突然下起雨,讓他想起記憶中即使經歷過拿著舅舅的血書到處奔走這樣悲傷的日子,他的媽媽卻從來不會哭,或許不是因為媽媽堅強,而是因為在那樣的年代,所有人都如同詩裡所說,「人人都是自我囚禁下的奴隸,想哭都哭不出來」。

 

「對於所有臺灣人來說,白色恐怖是一個不能遺忘的日子」,李遠表示,作為文化部長也是受難者家屬的他,除了感謝所有受難者、家屬、團體、藝術家持續述說、記錄下白色恐怖時期最深沉的悲傷,「我所能做的就是在我任內努力把轉型正義的工作做好」,期盼讓包含他自己的所有人,更深刻瞭解受難者及家屬所經歷的痛苦及悲傷。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指出,透過記憶對抗遺忘是推動轉型正義與維護民主的關鍵。519白恐記憶日的設立是對於過去傷害的修補,也是對於未來的承諾,以及預防國家暴力的重演,以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對於日前立法院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白色恐怖記憶日未能入法,林明昕表示,政府對於白恐記憶的態度不會因此忽視與改變,行政部門仍會努力拓展、推廣,讓威權歷史被更多人記住,共同深化普世人權的願景。林明昕指出,省思歷史記憶是政府的目標,因此去年行政院送出《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並透過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有效推動政府機關活化保存不義遺址,讓記憶更有力量,讓臺灣邁向自由、公義與團結的未來。

 

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表示,臺灣有著世界最長的白色恐怖與戒嚴時期,當時的獨裁政權透過肉體凌虐來讓人精神屈服,而至今日,唯有堅持坦承並且接受創傷、集體面對與接納,才是讓臺灣更堅強及強大的方法。白色恐怖記憶日的成立不只是為了紀念或緬懷,更是以過去的威權歷史為戒。何志偉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轉型正義,也會用所有方式讓這段歷史深刻在人民心中,讓民主人權自由的價值能夠永續,讓大家在心中的火種永遠不變。

 

人權館表示,為擴大社會關注「519白色恐怖記憶日」,今(19)日於景美園區活動現場亦舉辦人權市集,邀集具有相同人權理念的相關組織、團體、出版社、文史工作者等共同參與,傍晚在景美園區禮堂則將舉辦紀念音樂會,邀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樂音紀念。此外,人權館也邀請519行動組合、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陳定南教育基金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客家電視台等館所團體共同響應串聯,期待能讓更多民眾接近及認識臺灣在地歷史,帶動社會省思及公共對話,守護全民共同的民主與人權價值。

開始日期

(空)

上版日期

2025/5/19 下午 03:12:00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文化部長李遠在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後,至人權紀念碑獻上象徵人權與自由的鐵砲百合。(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ef7dd4aa-7914-4008-9e3d-97f46a15f62c.jpg);文化部長李遠感謝所有受難者、團體、藝術家持續述說、記錄下白色恐怖時期最深沉的悲傷,並表示「我所能做的就是在我任內努力把轉型正義的工作做好」。(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bb147f68-ee8c-477e-9df7-a7f72420895b.jpg);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發起人代表王美琇表示,行政院去(2024)年核定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讓大家在此之際能緬懷、追思、悼念自己的親友,也讓社會記得歷史的教訓。(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adad58ff-2952-4010-b139-10e9523a5a4f.jpg);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指出,519白恐記憶日的設立是對於過去傷害的修補,也是對於未來的承諾,以及預防國家暴力的重演,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5438bc21-91a5-4aa4-a98e-1fd9ca557f21.jpg);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轉型正義,讓這段歷史記憶深刻在人民心中,使民主、人權、自由的價值能夠永續。(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c36e51ae-2468-4a34-bbd8-5e15d649950f.jpg);政治受難者前輩及家屬親友等人在519白色恐怖記憶日之際,誦唸心中及手中的受難者名單,憑弔苦難與歷史記憶。(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a4ecc428-a77b-4bc5-8b1c-27cb97b6499d.jpg);政治受難者黃溫恭之女黃春蘭表示,父親在1953年被處決前一晚寫下5封遺書,直至2011年遺書才回到家人手中;兩人雖未曾相見,但遲來的遺書讓她感受到父愛的存在。(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6b8d4bad-4666-4ccc-86bb-44bb9dee4b11.jpg);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9)日舉辦人權市集,設置人權團體及教育單位互動攤位、手作體驗攤位等,並規劃集章及任務挑戰活動,從中分享人權知識。.jpg(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0312d22a-3192-496b-9750-4cae41e3d637.jpg);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前排中左起)、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監察院委員范巽綠、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田秋堇及高涌誠、文化部長李遠(前排中右起)及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長洪世芳、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長賴俊兆等,與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親友共同銘記歷史記憶。.jpg(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7598/9ab353f2-b705-42c8-92bb-cdf22b8e4124.jpg);

點擊數

294

根據名稱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 資料。

[ 搜尋所有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 ... ]

在『文化新聞稿』資料集內搜尋:


與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同分類的文化新聞稿

莊偉慈、黃姍姍入選2025芝加哥藝術博覽會臺灣策展人交流計畫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下午 02:24:00 | 內容: 文化部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芝加哥藝術博覽會(EXPO CHICAGO)第3度攜手合作「芝加哥藝術博覽會—臺灣策展人交流計畫」,經過徵件、初審及複審,最終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莊偉慈及忠...

2024泰國臺灣影展曼谷開幕 影迷熱烈支持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上午 11:47:00 | 內容: 「2024泰國臺灣影展」昨(19)日在曼谷House Samyan影院盛大開幕,文化部駐泰國文化組與泰國紀錄片俱樂部(Documentary Club)共同策劃下,精選14部臺灣劇情片與紀錄片於曼谷、...

工藝中心與南藝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工藝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上午 08:39:00 | 內容: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南藝大)於11月13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在工藝技術與設計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並以「活工藝.工藝活」為共同目標,攜手推動...

國父紀念館外籍學生華語文演講比賽 來自17國學生參賽

上版日期: 2024/11/19 下午 07:59: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的「2024年外籍學生華語文演講比賽」,今(19)日圓滿落幕。經過評審團熱烈討論結果,由來自美國的權致清同學,演說「堅持與放棄」,獲得本屆冠軍殊榮,賽後公布前4名及優選得獎...

國美館首位駐館藝術家勒佩提成果發表 「國際駐館甄選計畫」2025年正式啟動

上版日期: 2024/11/19 下午 06:35:00 | 內容: 國立臺灣美術館於11月17日舉辦首位駐館藝術家奧雷利安‧勒佩提(Aurélien Lepetit)的「藝術進駐成果發表暨座談會」,並正式宣布將於2025年啟動「國際駐館甄選計畫」。此次活...

徐崇育爵士樂團美國巡演 首站紐約即將登場

上版日期: 2024/11/19 上午 11:16:00 | 內容: 文化部及駐美外館支持下,徐崇育爵士樂團即將展開美國巡演,首場演出將於11月21日在紐約哈林區的國家爵士博物館(National Jazz Museum in Harlem, NJMH)登場,為當地觀眾...

韓國2024工藝潮流展.臺灣館 「工藝七十.新的開始」 NTCRI 2024 - 70th Anniversary and a New Beginning

上版日期: 2024/11/22 下午 04:59:00 | 內容: 韓國「工藝潮流展」(Craft Trend Fair)為韓國最大規模與最具代表性之國際工藝展會,自2006年舉辦以來已邁入第19屆,展會宗旨主要為推動工藝文化發展、扶植工藝創作者並引領工藝潮流永續發展...

董陽孜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首展 書寫當代臺灣文化力量

上版日期: 2024/11/22 下午 04:26:00 | 內容: 臺灣藝術家董陽孜的大型書法創作《對話》(Dialogue),於美東時間11月21日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盛大揭幕,這也是董陽孜在美國的首...

113年後山文學獎 得獎名單揭曉

上版日期: 2024/11/22 下午 02:08:00 | 內容: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113年後山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今年近300件作品,經過各文類複審及決審委員專業評選,從新詩類、散文類、短篇小說類等三大類,評選出30位優秀得主,預計於12...

2024泰國臺灣形象展開幕 文化展位多元呈現臺灣之美

上版日期: 2024/11/21 下午 05:15:00 | 內容: 「2024泰國臺灣形象展」今(21)日於泰國曼谷詩麗吉王后國家會議中心(QSNCC)盛大開幕,文化部駐泰國文化組攜手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文化內容策進院共同參展,展出故宮《百駿圖》...

打敗奪走記憶的殭屍! 創齡喜劇紀錄片與創齡行動成果展共同營造長者歡樂回憶

上版日期: 2024/11/21 下午 03:46: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Wonderful You:樂齡藝術生活節」於 11月 16 日舉辦了紀錄片放映座談會,邀請《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紀錄片導演徐紫柔,分...

臺灣電影立陶宛巡映 「台灣映像影展」行遍三城

上版日期: 2024/11/21 下午 03:39: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立陶宛亞洲藝術中心(Asian Arts Centre)自2023年起合作的「台灣映像影展(Taiwan on Screen)」,首年即吸引超過千名立陶宛民眾觀影。影展今年邁...

《臺灣漫遊錄》勇奪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

上版日期: 2024/11/21 上午 11:53:00 | 內容: 象徵美國文學界最高榮譽的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於美東時間11月20日舉辦頒獎典禮,由楊双子執筆、金翎英譯的《臺灣漫遊錄》獲得翻譯文學類最高獎項,也是首度有臺灣文學作...

藝境無界的美學見證 竹美館「藝海揚芬」影像發表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下午 06:40: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於11月20日在該館松曦坊舉辦今年度第三場「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影像暨刊物發表會」,以影像和文字的方式呈現臺灣資深藝術家對於藝術創作的熱忱與奉獻。發表會中特別...

中壯世代藝術家國際展覽補助成果分享 展現國際競爭力 114年度計畫即日起開始收件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下午 06:02:00 | 內容: 文化部今(20)日辦理「文化黑潮之中壯世代藝術家國際展覽補助成果分享會」,邀請藝術團體悍圖社、藝術家尤瑪.達陸、沈昭良,以及策展人吳尚霖、沈裕融、黃德馨等,共同分享國際辦展的成果,盼能協助更多國內藝術...

莊偉慈、黃姍姍入選2025芝加哥藝術博覽會臺灣策展人交流計畫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下午 02:24:00 | 內容: 文化部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芝加哥藝術博覽會(EXPO CHICAGO)第3度攜手合作「芝加哥藝術博覽會—臺灣策展人交流計畫」,經過徵件、初審及複審,最終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莊偉慈及忠...

2024泰國臺灣影展曼谷開幕 影迷熱烈支持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上午 11:47:00 | 內容: 「2024泰國臺灣影展」昨(19)日在曼谷House Samyan影院盛大開幕,文化部駐泰國文化組與泰國紀錄片俱樂部(Documentary Club)共同策劃下,精選14部臺灣劇情片與紀錄片於曼谷、...

工藝中心與南藝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工藝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上午 08:39:00 | 內容: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南藝大)於11月13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在工藝技術與設計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並以「活工藝.工藝活」為共同目標,攜手推動...

國父紀念館外籍學生華語文演講比賽 來自17國學生參賽

上版日期: 2024/11/19 下午 07:59: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的「2024年外籍學生華語文演講比賽」,今(19)日圓滿落幕。經過評審團熱烈討論結果,由來自美國的權致清同學,演說「堅持與放棄」,獲得本屆冠軍殊榮,賽後公布前4名及優選得獎...

國美館首位駐館藝術家勒佩提成果發表 「國際駐館甄選計畫」2025年正式啟動

上版日期: 2024/11/19 下午 06:35:00 | 內容: 國立臺灣美術館於11月17日舉辦首位駐館藝術家奧雷利安‧勒佩提(Aurélien Lepetit)的「藝術進駐成果發表暨座談會」,並正式宣布將於2025年啟動「國際駐館甄選計畫」。此次活...

徐崇育爵士樂團美國巡演 首站紐約即將登場

上版日期: 2024/11/19 上午 11:16:00 | 內容: 文化部及駐美外館支持下,徐崇育爵士樂團即將展開美國巡演,首場演出將於11月21日在紐約哈林區的國家爵士博物館(National Jazz Museum in Harlem, NJMH)登場,為當地觀眾...

韓國2024工藝潮流展.臺灣館 「工藝七十.新的開始」 NTCRI 2024 - 70th Anniversary and a New Beginning

上版日期: 2024/11/22 下午 04:59:00 | 內容: 韓國「工藝潮流展」(Craft Trend Fair)為韓國最大規模與最具代表性之國際工藝展會,自2006年舉辦以來已邁入第19屆,展會宗旨主要為推動工藝文化發展、扶植工藝創作者並引領工藝潮流永續發展...

董陽孜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首展 書寫當代臺灣文化力量

上版日期: 2024/11/22 下午 04:26:00 | 內容: 臺灣藝術家董陽孜的大型書法創作《對話》(Dialogue),於美東時間11月21日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盛大揭幕,這也是董陽孜在美國的首...

113年後山文學獎 得獎名單揭曉

上版日期: 2024/11/22 下午 02:08:00 | 內容: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113年後山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今年近300件作品,經過各文類複審及決審委員專業評選,從新詩類、散文類、短篇小說類等三大類,評選出30位優秀得主,預計於12...

2024泰國臺灣形象展開幕 文化展位多元呈現臺灣之美

上版日期: 2024/11/21 下午 05:15:00 | 內容: 「2024泰國臺灣形象展」今(21)日於泰國曼谷詩麗吉王后國家會議中心(QSNCC)盛大開幕,文化部駐泰國文化組攜手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文化內容策進院共同參展,展出故宮《百駿圖》...

打敗奪走記憶的殭屍! 創齡喜劇紀錄片與創齡行動成果展共同營造長者歡樂回憶

上版日期: 2024/11/21 下午 03:46: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Wonderful You:樂齡藝術生活節」於 11月 16 日舉辦了紀錄片放映座談會,邀請《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紀錄片導演徐紫柔,分...

臺灣電影立陶宛巡映 「台灣映像影展」行遍三城

上版日期: 2024/11/21 下午 03:39: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立陶宛亞洲藝術中心(Asian Arts Centre)自2023年起合作的「台灣映像影展(Taiwan on Screen)」,首年即吸引超過千名立陶宛民眾觀影。影展今年邁...

《臺灣漫遊錄》勇奪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

上版日期: 2024/11/21 上午 11:53:00 | 內容: 象徵美國文學界最高榮譽的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於美東時間11月20日舉辦頒獎典禮,由楊双子執筆、金翎英譯的《臺灣漫遊錄》獲得翻譯文學類最高獎項,也是首度有臺灣文學作...

藝境無界的美學見證 竹美館「藝海揚芬」影像發表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下午 06:40: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於11月20日在該館松曦坊舉辦今年度第三場「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影像暨刊物發表會」,以影像和文字的方式呈現臺灣資深藝術家對於藝術創作的熱忱與奉獻。發表會中特別...

中壯世代藝術家國際展覽補助成果分享 展現國際競爭力 114年度計畫即日起開始收件

上版日期: 2024/11/20 下午 06:02:00 | 內容: 文化部今(20)日辦理「文化黑潮之中壯世代藝術家國際展覽補助成果分享會」,邀請藝術團體悍圖社、藝術家尤瑪.達陸、沈昭良,以及策展人吳尚霖、沈裕融、黃德馨等,共同分享國際辦展的成果,盼能協助更多國內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