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高雄場 享受文化生活 實踐永續「減碳」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高雄場 享受文化生活 實踐永續「減碳」的上版日期是2025/5/24 下午 05:43:00, 內容是為推動藝文產業實現淨零轉型目標,文化部主辦「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繼臺北、臺中兩地展出後,今(24)日來到最終站高雄,文化部綜合規劃司長魏秋宜、策展人方敘潔、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副總監謝瑞香、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研究中心副教授吳漢鐘、各參展單位及多位文化人士均出席響應,並由藝能....
文章類型 | 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 (空) |
連結模式連結 | (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8020 |
標題 | 「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高雄場 享受文化生活 實踐永續「減碳」 |
內容 | 為推動藝文產業實現淨零轉型目標,文化部主辦「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繼臺北、臺中兩地展出後,今(24)日來到最終站高雄,文化部綜合規劃司長魏秋宜、策展人方敘潔、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副總監謝瑞香、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研究中心副教授吳漢鐘、各參展單位及多位文化人士均出席響應,並由藝能世代發起人盧子涵及「享象Rhythmscape」營運長Jasmine帶領觀眾進行「舞靈感ū lîng-kám」踢踏舞蹈發電體驗,感受從身體動能轉化為讓燈具發光的電力。展覽自即日起至6月8日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B4倉庫免費參觀,歡迎藝文工作者及民眾踴躍參加。 文化部表示,文化產業是產業、生活、社會等層面的重要組成,面對自身的淨零轉型,也期待能在社會溝通介面,成為推動減碳淨零路徑的倡議者,展覽即是透過具有創意的表現形式,以生態前台、文化舞台、產業後台與資訊平台4個觀展區域,呈現出文化產業淨零路徑的未來可能性,深刻溝通「淨零綠生活」、「資源零廢棄」等觀念與做法。 策展人方敘潔說明,從藝文消費的前台,到文化產業的後台,有許多淨零減碳的決策點和已有的資源,追求永續的淨零之路,始於足下,希望透過展覽與大家分享,面對氣候變遷,並非束手無策,文化工作者或一般參觀者,都可以是有意識、有選擇,進而採取行動的個體。 展覽內容包含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永續節目製作、館場營運成果分享,以及博物館策展執行、綠色節目製作、工藝的永續性與影響力、文資修護的綠色技術開發、時尚的循環經濟設計等各領域實際案例介紹,匯集國內、外淨零減碳的資訊與知識,展出各種文化製作的綠能材料工具箱與減碳行動指引,包括綠色組織、綠皮書、淨零指引或氣候行動的減碳工具箱等,盼能激發思考文化產業淨零路徑的未來可能性。 展覽規劃不同形式的永續體驗活動,端午連假5月31日(六)「讓日常物再生的製偶工作坊」,由無獨有偶劇團的專業製偶師,介紹戲偶設計發想過程如何落實永續製程,運用家中現有的瓶罐與廢棄報紙,手作製成關節可活動的有趣戲偶;6月7日(六)由工藝品牌苑手作主理人廖苑君,以織襪產業常見的餘料作為創作素材,再生運用做成材料包,讓大小朋友跟著講師一起縫製或編織,手作出屬於自己「襪兔」及「襪圈小樹」循環再生工藝品。 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 展覽時間:5月24日至6月8日,每週一至週五11:00-18:00、週末及端午假期11:00-19:00 展覽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B4倉庫(高雄市鼓山區蓬萊路99號) |
開始日期 | (空) |
上版日期 | 2025/5/24 下午 05:43:00 |
相關檔案 | (空) |
相關連結 | (空) |
相關圖片 | 文化部綜合規劃司長魏秋宜(後排右3)、策展人方敘潔(後排右2)、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副總監謝瑞香(前排左4)、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研究中心副教授吳漢鐘(後排左1)及各參展單位等均出席響應。(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1c45a82d-a64d-499c-b7d4-1d6a3d742cd6.jpg);策展人方敘潔為參觀民眾導覽「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2df7ab66-e560-4f52-8dfd-3f367613ec2e.jpg);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研究中心副教授吳漢鐘介紹文化資產修復永續理念。(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c95f67ae-ea2e-49be-a562-91b56ae41248.jpg);「享象Rhythmscape」營運長Jasmine帶領觀眾進行踢踏舞蹈發電體驗。(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a1f2b779-2e5f-4281-bb97-185114718e74.jpg);展覽呈現各文化創意領域推動淨零減碳具體成果及示範性案例。(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08c2d7fc-0bf4-4025-88d3-a5262c6ed29c.jpg);國家兩廳院展出發電腳踏車。(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f4c450d9-e184-449e-b07f-c1d3dda3ee7a.jpg);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永續節目製作「波麗露在高雄」。(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1a6de654-eb41-476a-bf75-78571a2294a5.jpg); |
點擊數 | 32 |
文章類型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
連結模式連結(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8020 |
標題「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高雄場 享受文化生活 實踐永續「減碳」 |
內容為推動藝文產業實現淨零轉型目標,文化部主辦「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繼臺北、臺中兩地展出後,今(24)日來到最終站高雄,文化部綜合規劃司長魏秋宜、策展人方敘潔、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副總監謝瑞香、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研究中心副教授吳漢鐘、各參展單位及多位文化人士均出席響應,並由藝能世代發起人盧子涵及「享象Rhythmscape」營運長Jasmine帶領觀眾進行「舞靈感ū lîng-kám」踢踏舞蹈發電體驗,感受從身體動能轉化為讓燈具發光的電力。展覽自即日起至6月8日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B4倉庫免費參觀,歡迎藝文工作者及民眾踴躍參加。 文化部表示,文化產業是產業、生活、社會等層面的重要組成,面對自身的淨零轉型,也期待能在社會溝通介面,成為推動減碳淨零路徑的倡議者,展覽即是透過具有創意的表現形式,以生態前台、文化舞台、產業後台與資訊平台4個觀展區域,呈現出文化產業淨零路徑的未來可能性,深刻溝通「淨零綠生活」、「資源零廢棄」等觀念與做法。 策展人方敘潔說明,從藝文消費的前台,到文化產業的後台,有許多淨零減碳的決策點和已有的資源,追求永續的淨零之路,始於足下,希望透過展覽與大家分享,面對氣候變遷,並非束手無策,文化工作者或一般參觀者,都可以是有意識、有選擇,進而採取行動的個體。 展覽內容包含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永續節目製作、館場營運成果分享,以及博物館策展執行、綠色節目製作、工藝的永續性與影響力、文資修護的綠色技術開發、時尚的循環經濟設計等各領域實際案例介紹,匯集國內、外淨零減碳的資訊與知識,展出各種文化製作的綠能材料工具箱與減碳行動指引,包括綠色組織、綠皮書、淨零指引或氣候行動的減碳工具箱等,盼能激發思考文化產業淨零路徑的未來可能性。 展覽規劃不同形式的永續體驗活動,端午連假5月31日(六)「讓日常物再生的製偶工作坊」,由無獨有偶劇團的專業製偶師,介紹戲偶設計發想過程如何落實永續製程,運用家中現有的瓶罐與廢棄報紙,手作製成關節可活動的有趣戲偶;6月7日(六)由工藝品牌苑手作主理人廖苑君,以織襪產業常見的餘料作為創作素材,再生運用做成材料包,讓大小朋友跟著講師一起縫製或編織,手作出屬於自己「襪兔」及「襪圈小樹」循環再生工藝品。 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 展覽時間:5月24日至6月8日,每週一至週五11:00-18:00、週末及端午假期11:00-19:00 展覽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B4倉庫(高雄市鼓山區蓬萊路99號) |
開始日期(空) |
上版日期2025/5/24 下午 05:43:00 |
相關檔案(空) |
相關連結(空) |
相關圖片文化部綜合規劃司長魏秋宜(後排右3)、策展人方敘潔(後排右2)、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副總監謝瑞香(前排左4)、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研究中心副教授吳漢鐘(後排左1)及各參展單位等均出席響應。(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1c45a82d-a64d-499c-b7d4-1d6a3d742cd6.jpg);策展人方敘潔為參觀民眾導覽「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2df7ab66-e560-4f52-8dfd-3f367613ec2e.jpg);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研究中心副教授吳漢鐘介紹文化資產修復永續理念。(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c95f67ae-ea2e-49be-a562-91b56ae41248.jpg);「享象Rhythmscape」營運長Jasmine帶領觀眾進行踢踏舞蹈發電體驗。(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a1f2b779-2e5f-4281-bb97-185114718e74.jpg);展覽呈現各文化創意領域推動淨零減碳具體成果及示範性案例。(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08c2d7fc-0bf4-4025-88d3-a5262c6ed29c.jpg);國家兩廳院展出發電腳踏車。(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f4c450d9-e184-449e-b07f-c1d3dda3ee7a.jpg);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永續節目製作「波麗露在高雄」。(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38020/1a6de654-eb41-476a-bf75-78571a2294a5.jpg); |
點擊數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