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交通部觀光署

名稱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週二至週日每日十時至下午六時(逢國定假日照常開館), 電話是886-2-23610270, 地址是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地圖

識別碼C1_A25000000E_000004
名稱國立歷史博物館
區域(空)
簡述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於1955年,是國民政府來臺設立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館藏約計六萬件,典藏文物品類從史前彩陶、商周甲骨銅器、唐三彩、明清刺繡、玉器、漆器、民初家具與戲偶、近代書畫至歷代錢幣與銀元寶等,古今兼備,樣貌多元,具民間性與生活性特色。館內一到四樓為展示空間,長期以來是國內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場域。一樓為特展區,經常規劃各類國際性特展與國際文化交流,二樓國家畫廊以展出近代書畫作品為主,三樓館藏華夏文物常設展,展出館藏精品四百餘件,能一覽本館典藏文物的特色與價值,四樓主題展覽區展示內容豐富且多元。國立歷史博物館鄰近植物園,附近有藝術教育館、二二八紀念館、郵政博物館、布政使司文物館等文教機構場所,在煩囂的臺北都會區內,是一理想的休憩場所。
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於1955年,是國民政府來臺設立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館藏約計六萬件,典藏文物品類從史前彩陶、商周甲骨銅器、唐三彩、明清刺繡、玉器、漆器、民初家具與戲偶、近代書畫至歷代錢幣與銀元寶等,古今兼備,樣貌多元,具民間性與生活性特色。館內一到四樓為展示空間,長期以來是國內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場域。一樓為特展區,經常規劃各類國際性特展與國際文化交流,二樓國家畫廊以展出近代書畫作品為主,三樓館藏華夏文物常設展,展出館藏精品四百餘件,能一覽本館典藏文物的特色與價值,四樓主題展覽區展示內容豐富且多元。國立歷史博物館鄰近植物園,附近有藝術教育館、二二八紀念館、郵政博物館、布政使司文物館等文教機構場所,在煩囂的臺北都會區內,是一理想的休憩場所。
電話886-2-23610270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郵政區碼(Zipcode)100
Region臺北市
Town中正區
旅遊資訊(空)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每日十時至下午六時(逢國定假日照常開館)
圖一圖
圖一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
圖二圖
圖二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2
圖三圖
圖三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3
地圖(空)
GovA25000000E
經度座標121.51123
緯度座標25.03145
原分類(空)
分類1(空)
分類2(空)
分類3(空)
Level(空)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17-11-06T12:03:34+08:00

識別碼

C1_A25000000E_000004

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區域

(空)

簡述

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於1955年,是國民政府來臺設立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館藏約計六萬件,典藏文物品類從史前彩陶、商周甲骨銅器、唐三彩、明清刺繡、玉器、漆器、民初家具與戲偶、近代書畫至歷代錢幣與銀元寶等,古今兼備,樣貌多元,具民間性與生活性特色。館內一到四樓為展示空間,長期以來是國內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場域。一樓為特展區,經常規劃各類國際性特展與國際文化交流,二樓國家畫廊以展出近代書畫作品為主,三樓館藏華夏文物常設展,展出館藏精品四百餘件,能一覽本館典藏文物的特色與價值,四樓主題展覽區展示內容豐富且多元。國立歷史博物館鄰近植物園,附近有藝術教育館、二二八紀念館、郵政博物館、布政使司文物館等文教機構場所,在煩囂的臺北都會區內,是一理想的休憩場所。

描述

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於1955年,是國民政府來臺設立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館藏約計六萬件,典藏文物品類從史前彩陶、商周甲骨銅器、唐三彩、明清刺繡、玉器、漆器、民初家具與戲偶、近代書畫至歷代錢幣與銀元寶等,古今兼備,樣貌多元,具民間性與生活性特色。館內一到四樓為展示空間,長期以來是國內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場域。一樓為特展區,經常規劃各類國際性特展與國際文化交流,二樓國家畫廊以展出近代書畫作品為主,三樓館藏華夏文物常設展,展出館藏精品四百餘件,能一覽本館典藏文物的特色與價值,四樓主題展覽區展示內容豐富且多元。國立歷史博物館鄰近植物園,附近有藝術教育館、二二八紀念館、郵政博物館、布政使司文物館等文教機構場所,在煩囂的臺北都會區內,是一理想的休憩場所。

電話

886-2-23610270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郵政區碼(Zipcode)

100

Region

臺北市

Town

中正區

旅遊資訊

(空)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每日十時至下午六時(逢國定假日照常開館)

圖一

圖

圖一描述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圖二

圖

圖二描述

國立歷史博物館2

圖三

圖

圖三描述

國立歷史博物館3

地圖

(空)

Gov

A25000000E

經度座標

121.51123

緯度座標

25.03145

原分類

(空)

分類1

(空)

分類2

(空)

分類3

(空)

Level

(空)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17-11-06T12:03:34+08:00

國立歷史博物館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C1 A25000000E 000004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C1 A25000000E 000004 資料。

[ 搜尋所有 C1 A25000000E 000004 ... ]

根據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國立歷史博物館 ...)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案件編號20070209000001
個案名稱國立歷史博物館
種類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
歷史沿革創建與開拓 本館籌議於民國四十四年冬,於四十五年春正式開館。館內收藏以中原文物為主,地方文物為輔,大部份係民國四十五年七月至四十六年春接收原河南博物館遷臺及戰後日本歸還古物,其中包括河南新鄭、輝縣及安陽出土的銅器;洛陽地區出土的先秦繩紋陶、漢代綠釉陶、六朝舞樂俑與唐三彩…等;隨後在政府機構的撥交及四百餘位私人收藏家的捐贈下,使得館藏的質與量皆日趨可觀。 *本來無一物的文物美術館 本館開館之初,原命名為「文物美術館」,時因政府撥交文物尚未到位,本身亦無經費蒐購文物,故初期多半以文物的模型或複製品擬代,因而一度有「真空館」之窘稱。 四十五年春,教育部正式頒令將原河南省立博物館託「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代管之運台三十八箱文物,及歸還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劫奪我國之文物五十一箱,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自此,「文物美術館」始有屬於自己的典藏文物。此後,來自政府機關及社會賢達的捐贈文物絡繹不絕,目前本館館藏文物5萬餘件,文物主要來源除了原河南博物院的銅器唐三彩等為基礎 (註:參閱下方連結),日本戰後歸還之文物陸續由政府單位撥交,每年固定編列購藏預算以及來自公家或私人的捐贈,讓史博館文物範圍涵蓋華夏文物、臺灣文物、原住民文物及國際文物等豐富多面性的色彩;年代則從最遠古的史前、商周、唐宋、元明清、乃至現代及當代藝術。 *開拓政府遷台後的博物館事業 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對外,積極參與國際博物館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對內,則全力培育博物館專業人才;並且籌畫恢復全國性的博物館組織,以振興我國博物館事業之發展。民國五十三年,「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其宗旨為「研究博物館學術、促進博物館事業、發揮博物館之教育功能,俾期弘揚我國優良傳統文化,並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隨後推選本館第一任館長包遵彭先生為常務理事,其後續任為第二任館長的王宇清先生則任秘書長,足見本館對台灣博物館事業的推動發展,貢獻恢弘。(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空)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建築為戰後中國古典樣式新建築風格,為特殊時代背景下的建築產物,屋頂為歇山重簷,外觀氣勢雄偉,入口有仿漢闕之門柱,作工考究,可見證戰後復興中華文化的時代精神 2.本建築與鄰近之科學教育館、教育資料館及台灣藝術教育館構築南海學園內獨特建築群落,具都市景觀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南海路49號
經度121.511227
緯度25.031454
主管機關名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272d18-942c-45b8-a48d-20d5a5221bd8/國立歷史博物館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272d18-942c-45b8-a48d-20d5a5221bd8/國立歷史博物館.jpg
name: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立歷史博物館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0209000001
外觀特徵屋頂為歇山重簷,外觀氣勢雄偉
室內特徵入口有仿漢闕之門柱,作工考究
使用情形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空)
現狀開放參觀。相關資訊詳閱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http://www.nmh.gov.tw/
是否開放(空)
是否收費1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720-8889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化二字第09630216700號
公告日期: : 2007-02-09 00:00:00.0
note: : 登錄歷史建築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760269111號
公告日期: : 2018-12-16 00:00:00.0
note: : 調整保存範圍:土地390-1地號(4,262平方公尺);建物1484建號(6,997.83平方公尺)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landSerialNo: : 390-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用地(公共設施用地)
公告建號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itemNo: : 1
buildingSerialNo: : 1484
buildingownership: : 公有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7/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1.JPG
2::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8/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2.JPG
3::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9/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3.JPG
4::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0/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4.JPG
5::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1/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5.JPG
6::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2/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6.JPG
7::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3/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7.JPG
8::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4/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8.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3-19/07a00d18-8343-476d-bae2-8a9149d41969/107年12月6日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3-19/78d09d5e-daf5-4d61-9c6c-8a4bb25b391c/96年2月9日公告.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d3a79ef-64ac-41d1-a4e7-c35a2751555b/位置圖.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b1585f21-ee4b-48a3-b58d-6d9f60df99dc/98701304-0195-4e2b-9e46-86d202bdc5b0.gif
repImgId157797
案件編號: 20070209000001
個案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
歷史沿革: 創建與開拓 本館籌議於民國四十四年冬,於四十五年春正式開館。館內收藏以中原文物為主,地方文物為輔,大部份係民國四十五年七月至四十六年春接收原河南博物館遷臺及戰後日本歸還古物,其中包括河南新鄭、輝縣及安陽出土的銅器;洛陽地區出土的先秦繩紋陶、漢代綠釉陶、六朝舞樂俑與唐三彩…等;隨後在政府機構的撥交及四百餘位私人收藏家的捐贈下,使得館藏的質與量皆日趨可觀。 *本來無一物的文物美術館 本館開館之初,原命名為「文物美術館」,時因政府撥交文物尚未到位,本身亦無經費蒐購文物,故初期多半以文物的模型或複製品擬代,因而一度有「真空館」之窘稱。 四十五年春,教育部正式頒令將原河南省立博物館託「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代管之運台三十八箱文物,及歸還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劫奪我國之文物五十一箱,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自此,「文物美術館」始有屬於自己的典藏文物。此後,來自政府機關及社會賢達的捐贈文物絡繹不絕,目前本館館藏文物5萬餘件,文物主要來源除了原河南博物院的銅器唐三彩等為基礎 (註:參閱下方連結),日本戰後歸還之文物陸續由政府單位撥交,每年固定編列購藏預算以及來自公家或私人的捐贈,讓史博館文物範圍涵蓋華夏文物、臺灣文物、原住民文物及國際文物等豐富多面性的色彩;年代則從最遠古的史前、商周、唐宋、元明清、乃至現代及當代藝術。 *開拓政府遷台後的博物館事業 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對外,積極參與國際博物館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對內,則全力培育博物館專業人才;並且籌畫恢復全國性的博物館組織,以振興我國博物館事業之發展。民國五十三年,「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其宗旨為「研究博物館學術、促進博物館事業、發揮博物館之教育功能,俾期弘揚我國優良傳統文化,並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隨後推選本館第一任館長包遵彭先生為常務理事,其後續任為第二任館長的王宇清先生則任秘書長,足見本館對台灣博物館事業的推動發展,貢獻恢弘。(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空)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建築為戰後中國古典樣式新建築風格,為特殊時代背景下的建築產物,屋頂為歇山重簷,外觀氣勢雄偉,入口有仿漢闕之門柱,作工考究,可見證戰後復興中華文化的時代精神 2.本建築與鄰近之科學教育館、教育資料館及台灣藝術教育館構築南海學園內獨特建築群落,具都市景觀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南海路49號
經度: 121.511227
緯度: 25.031454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272d18-942c-45b8-a48d-20d5a5221bd8/國立歷史博物館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272d18-942c-45b8-a48d-20d5a5221bd8/國立歷史博物館.jpg
name: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立歷史博物館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0209000001
外觀特徵: 屋頂為歇山重簷,外觀氣勢雄偉
室內特徵: 入口有仿漢闕之門柱,作工考究
使用情形: 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空)
現狀: 開放參觀。相關資訊詳閱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http://www.nmh.gov.tw/
是否開放: (空)
是否收費: 1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化二字第09630216700號
公告日期: : 2007-02-09 00:00:00.0
note: : 登錄歷史建築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760269111號
公告日期: : 2018-12-16 00:00:00.0
note: : 調整保存範圍:土地390-1地號(4,262平方公尺);建物1484建號(6,997.83平方公尺)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landSerialNo: : 390-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用地(公共設施用地)
公告建號: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itemNo: : 1
buildingSerialNo: : 1484
buildingownership: : 公有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7/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1.JPG
2::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8/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2.JPG
3::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9/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3.JPG
4::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0/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4.JPG
5::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1/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5.JPG
6::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2/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6.JPG
7::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3/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7.JPG
8::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4/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8.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3-19/07a00d18-8343-476d-bae2-8a9149d41969/107年12月6日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3-19/78d09d5e-daf5-4d61-9c6c-8a4bb25b391c/96年2月9日公告.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d3a79ef-64ac-41d1-a4e7-c35a2751555b/位置圖.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b1585f21-ee4b-48a3-b58d-6d9f60df99dc/98701304-0195-4e2b-9e46-86d202bdc5b0.gif
repImgId: 157797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於 展覽資訊 - 2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c295e173f77c7d40a5ebfd
活動名稱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2/21 10: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場地名稱: : 國立歷史博物館5樓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6/02 10: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於 1955年12月4日創設,為臺灣戰後最早成立的國家級博物館,典藏多件國寶與重要古物,館舍為歷史建築,基地處植物園遺址範圍,可謂集多樣文化資產內涵於一身。特別是長年矗立於植物園荷花池畔的紅牆綠瓦顯眼地標─史博館館舍建築,它的歷史最遠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經歷戰後數次增改建,終成為目前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俗稱「宮殿式建築」)。 本展透過史博建築演變脈絡的追尋,回顧其中的重要變遷記事,自歷史和美學的角度,探索建築特色與構件細節,揭開建築內部鮮為人知的神祕面紗,呈現此建物新舊融合的百年風華。 第1單元「故事序曲:出乎意料的新發現」 史博館於1955年創立之初,名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館址選定植物園內一棟日式兩層樓木造建築為館舍。2019年,史博館啟動「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工程人員發現館舍建築不少隱蔽處有歷次修改建的痕跡,秉持守護歷史建築的精神,將施工過程發現的遺構殘件進行記錄歸納,再透過歷史文獻、影像圖片等資料逐一比對與考證,決定變更施工設計,將新發現的遺構以現地展示的方式保存。 第 2 單元「話說從頭:史博建築的前世今生」 1916年,臺灣總督府為慶祝治臺二十年及促進產業發展,舉辦了臺灣首次大型會展「臺灣勸業共進會」。同年,作為勸業共進會第二會場貴賓接待所的「迎賓館」也正式落成。展覽結束後,這棟主體為二層樓的木造建築改作「商品陳列館」使用,其後又變更為總督府營繕課辦公室。二戰結束,政府在植物園周邊設立南海學園。1955年沿用此建築創立了「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再於1957年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 第 3 單元「走入細節:史博建築的美學語彙」 史博館「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期間,在結構補強、改善機能外,也加強空間開放性,並開始「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啟動民眾參與。同時秉持永續發展精神,使用對生態環境友善工法進行牆體彩繪、屋瓦整修,更針對舊建材再利用不遺餘力,將整建過程卸下的舊屋瓦、舊大理石等建材,透過創意設計賦予新生,盡力找到保存歷史與修復工程間的雙贏作法。本單元另搭配建築學者李乾朗教授的精彩畫作,邀請大家近距離欣賞建築細節、品味歷史底蘊。 點選參閱中文版DM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H/Detail.init.ctr?actId=40016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H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4/02/21
活動結束日期2024/06/02
點閱數2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c295e173f77c7d40a5ebfd
活動名稱: 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2/21 10: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場地名稱: : 國立歷史博物館5樓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6/02 10: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於 1955年12月4日創設,為臺灣戰後最早成立的國家級博物館,典藏多件國寶與重要古物,館舍為歷史建築,基地處植物園遺址範圍,可謂集多樣文化資產內涵於一身。特別是長年矗立於植物園荷花池畔的紅牆綠瓦顯眼地標─史博館館舍建築,它的歷史最遠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經歷戰後數次增改建,終成為目前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俗稱「宮殿式建築」)。 本展透過史博建築演變脈絡的追尋,回顧其中的重要變遷記事,自歷史和美學的角度,探索建築特色與構件細節,揭開建築內部鮮為人知的神祕面紗,呈現此建物新舊融合的百年風華。 第1單元「故事序曲:出乎意料的新發現」 史博館於1955年創立之初,名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館址選定植物園內一棟日式兩層樓木造建築為館舍。2019年,史博館啟動「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工程人員發現館舍建築不少隱蔽處有歷次修改建的痕跡,秉持守護歷史建築的精神,將施工過程發現的遺構殘件進行記錄歸納,再透過歷史文獻、影像圖片等資料逐一比對與考證,決定變更施工設計,將新發現的遺構以現地展示的方式保存。 第 2 單元「話說從頭:史博建築的前世今生」 1916年,臺灣總督府為慶祝治臺二十年及促進產業發展,舉辦了臺灣首次大型會展「臺灣勸業共進會」。同年,作為勸業共進會第二會場貴賓接待所的「迎賓館」也正式落成。展覽結束後,這棟主體為二層樓的木造建築改作「商品陳列館」使用,其後又變更為總督府營繕課辦公室。二戰結束,政府在植物園周邊設立南海學園。1955年沿用此建築創立了「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再於1957年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 第 3 單元「走入細節:史博建築的美學語彙」 史博館「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期間,在結構補強、改善機能外,也加強空間開放性,並開始「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啟動民眾參與。同時秉持永續發展精神,使用對生態環境友善工法進行牆體彩繪、屋瓦整修,更針對舊建材再利用不遺餘力,將整建過程卸下的舊屋瓦、舊大理石等建材,透過創意設計賦予新生,盡力找到保存歷史與修復工程間的雙贏作法。本單元另搭配建築學者李乾朗教授的精彩畫作,邀請大家近距離欣賞建築細節、品味歷史底蘊。 點選參閱中文版DM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H/Detail.init.ctr?actId=40016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H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2/21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02
點閱數: 2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3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c295e173f77c7d40a5ebfd
活動名稱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2/21 10: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場地名稱: : 國立歷史博物館5樓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6/02 10: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於 1955年12月4日創設,為臺灣戰後最早成立的國家級博物館,典藏多件國寶與重要古物,館舍為歷史建築,基地處植物園遺址範圍,可謂集多樣文化資產內涵於一身。特別是長年矗立於植物園荷花池畔的紅牆綠瓦顯眼地標─史博館館舍建築,它的歷史最遠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經歷戰後數次增改建,終成為目前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俗稱「宮殿式建築」)。 本展透過史博建築演變脈絡的追尋,回顧其中的重要變遷記事,自歷史和美學的角度,探索建築特色與構件細節,揭開建築內部鮮為人知的神祕面紗,呈現此建物新舊融合的百年風華。 第1單元「故事序曲:出乎意料的新發現」 史博館於1955年創立之初,名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館址選定植物園內一棟日式兩層樓木造建築為館舍。2019年,史博館啟動「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工程人員發現館舍建築不少隱蔽處有歷次修改建的痕跡,秉持守護歷史建築的精神,將施工過程發現的遺構殘件進行記錄歸納,再透過歷史文獻、影像圖片等資料逐一比對與考證,決定變更施工設計,將新發現的遺構以現地展示的方式保存。 第 2 單元「話說從頭:史博建築的前世今生」 1916年,臺灣總督府為慶祝治臺二十年及促進產業發展,舉辦了臺灣首次大型會展「臺灣勸業共進會」。同年,作為勸業共進會第二會場貴賓接待所的「迎賓館」也正式落成。展覽結束後,這棟主體為二層樓的木造建築改作「商品陳列館」使用,其後又變更為總督府營繕課辦公室。二戰結束,政府在植物園周邊設立南海學園。1955年沿用此建築創立了「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再於1957年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 第 3 單元「走入細節:史博建築的美學語彙」 史博館「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期間,在結構補強、改善機能外,也加強空間開放性,並開始「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啟動民眾參與。同時秉持永續發展精神,使用對生態環境友善工法進行牆體彩繪、屋瓦整修,更針對舊建材再利用不遺餘力,將整建過程卸下的舊屋瓦、舊大理石等建材,透過創意設計賦予新生,盡力找到保存歷史與修復工程間的雙贏作法。本單元另搭配建築學者李乾朗教授的精彩畫作,邀請大家近距離欣賞建築細節、品味歷史底蘊。 點選參閱中文版DM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H/Detail.init.ctr?actId=40016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H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4/02/21
活動結束日期2024/06/02
點閱數2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c295e173f77c7d40a5ebfd
活動名稱: 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2/21 10: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場地名稱: : 國立歷史博物館5樓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6/02 10: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於 1955年12月4日創設,為臺灣戰後最早成立的國家級博物館,典藏多件國寶與重要古物,館舍為歷史建築,基地處植物園遺址範圍,可謂集多樣文化資產內涵於一身。特別是長年矗立於植物園荷花池畔的紅牆綠瓦顯眼地標─史博館館舍建築,它的歷史最遠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經歷戰後數次增改建,終成為目前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俗稱「宮殿式建築」)。 本展透過史博建築演變脈絡的追尋,回顧其中的重要變遷記事,自歷史和美學的角度,探索建築特色與構件細節,揭開建築內部鮮為人知的神祕面紗,呈現此建物新舊融合的百年風華。 第1單元「故事序曲:出乎意料的新發現」 史博館於1955年創立之初,名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館址選定植物園內一棟日式兩層樓木造建築為館舍。2019年,史博館啟動「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工程人員發現館舍建築不少隱蔽處有歷次修改建的痕跡,秉持守護歷史建築的精神,將施工過程發現的遺構殘件進行記錄歸納,再透過歷史文獻、影像圖片等資料逐一比對與考證,決定變更施工設計,將新發現的遺構以現地展示的方式保存。 第 2 單元「話說從頭:史博建築的前世今生」 1916年,臺灣總督府為慶祝治臺二十年及促進產業發展,舉辦了臺灣首次大型會展「臺灣勸業共進會」。同年,作為勸業共進會第二會場貴賓接待所的「迎賓館」也正式落成。展覽結束後,這棟主體為二層樓的木造建築改作「商品陳列館」使用,其後又變更為總督府營繕課辦公室。二戰結束,政府在植物園周邊設立南海學園。1955年沿用此建築創立了「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再於1957年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 第 3 單元「走入細節:史博建築的美學語彙」 史博館「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期間,在結構補強、改善機能外,也加強空間開放性,並開始「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啟動民眾參與。同時秉持永續發展精神,使用對生態環境友善工法進行牆體彩繪、屋瓦整修,更針對舊建材再利用不遺餘力,將整建過程卸下的舊屋瓦、舊大理石等建材,透過創意設計賦予新生,盡力找到保存歷史與修復工程間的雙贏作法。本單元另搭配建築學者李乾朗教授的精彩畫作,邀請大家近距離欣賞建築細節、品味歷史底蘊。 點選參閱中文版DM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H/Detail.init.ctr?actId=40016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H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2/21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02
點閱數: 2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於 講座資訊 - 4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5c74bb73f77c8e1cc86960
活動名稱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25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1/26 09: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宗旨: 隨著全球化議題的不斷擴展,藝術史在當代評述環境中,如何建構自身的多元方法與視點,跳脫霸權思想或中心主義,已成為當務之急。西方當代策展勃興於1980年代後期,展覽作為構築藝術史「第一現場」的平台,更能多方連結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不同脈絡,成為重構、批判、補綴後者的重要機制,並形成一種跨越文化、族裔、階級或地域的複合學科概念。解嚴之後,歷經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社會,亟思透過本土化或藉由與亞洲的重新連結,形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以挑戰政治統治、國族意識及社會禁忌等的展覽議題,因應而出。策展,儼然成為再現藝術史最具行動性與批判力的書寫媒介。透過論述或實踐的不同取徑,本次大會主題之設定,希望喚起研究者對1990年代以來臺灣策展史與藝術史共構關係討論的重視,同時,藉此檢視策展作為建構藝術史的方法,形構何種主體文化論述?反映何種當代社會現實?開拓何種跨學科的學術視野?……等問題。 辦理方式:   本年度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華梵大學合作,針對臺灣美術史在地與多元面向之相關議題,共同規劃三個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臺灣藝術史中的人、事、物」,探討當前臺灣的藝術論述與實踐中的開展,例如臺灣美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等,建構置放在當代的全球化語境,逐漸展現出臺灣特有的藝術特質與價值。   此次研討會透過公開徵稿形式實施,經審查通過之論文,邀請於研討會當日以簡報方式發表,並於研討會兩日各安排一場專題演講。 研討會內容: 本學術研討會針對全球化與美術史相關議題,規劃以下三個主題: 一、大會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 二、附加主題: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 三、一般主題:臺灣藝術史的人、事、物 大會主題的設定試圖觀照當今世界融合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環境日益普及,異文化的接觸日趨頻繁,而跨文化以「跨」(inter)作為字首,意謂彼此之間須互相溝通,重視彼此的交流與互動,強調需要積極地面對差異,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與滋長,將文化間的互動關係理解成「包容」而非「排斥」。此一過程勢必會遭遇不同族裔、族群或世代間文化差異與各持己見的問題,如何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與尊重世代之間差異,是現今研究者必須採取新的角度來檢視文化與認同各世代間的差異,此時就需要發展出新的研究策略,使得參與文明對話的所有角色均能了解並欣賞這些差異。本大會主題以「跨文化」與「世代差異」的思辨,列舉相關議題如下,以供參考: 1.藝術家和策展人透過跨域創作實踐與跨界展覽規劃,展現其面對當今跨領域、跨族裔與跨國際的世界趨勢,究竟對於臺灣藝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具有什麼意義? 2.培養認同各種跨文化的涵養需要較長時間,從地方與教學現場的觀察,具有何種時代、世代或地域性的發展與差異? 3.探討國內外雙年展、三年展或跨國展覽形式裡,在藝術史進展的脈絡中,如何體現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尊重各文化主體性與殊異性? 專題演講(一):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講者:劉俊蘭 專題演講(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講者:白適銘 研討會辦理單位、舉辦日期及地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日期:112年11月25日(週六)~11月26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 時間 11月25日(六) 時間 11月26日(日) 09:00- 09:30 報到 09:30- 10:00 報到 09:30- 10:00 開幕式:陳貺怡 館長 貴賓致詞: 華梵大學 林從一 校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黃智陽 理事長 10:00- 11:0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黃智陽 理事長 演講者:劉俊蘭 教授 講 題: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10:00- 11:0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廖仁義 教授 演講者:白適銘 榮譽理事長 講 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11:00- 12:00 場次一 主持人: 廖新田 榮譽理事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余青勳/ 翁崑德日記中的自我建構 蕭楷競/2023年「春源畫室」展覽策劃實踐—以品牌形象、聲響與空間感作為文化再現的新途徑 評論人:林以珞 理事 11:00- 12:00 場次五 主持人: 姜麗華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黃盟欽/科技跨域策展中的身體技術-以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超限社會」展覽為例 李泳麒/ Digital Curating and Disobedient Imageries 評論人:邱誌勇 教授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3:30- 14:30 場次二 主持人:賴明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凌春玉/臺灣河川美術圖像與記憶 ―蕭如松頭前溪風景畫研究 陳美靜/凝望海拔2663M:嘉義塔山主題風景畫的今昔演譯與當代詮釋 評論人:邱琳婷 教授 13:30- 14:30 場次六 主持人:李思賢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蕭秀玟/以山水意象探討臺灣水墨中的當代詮釋 劉育仁/探討蔡佳葳作品中書寫的儀式性意義與書法作為觀念藝術的跨領域及解轄域化 評論人:龔詩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三 主持人:盛鎧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林建成/探索臺灣南島語族的美感經驗:策展中連結史前、跨越族群的對話 黃銘樂/策展對比性空間:以奧奎.恩威佐的策展重探藝術地理學的挑戰及其超越 評論人:董維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七 主持人:曾鈺涓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洪鈞元/臺灣錄像藝術的「家—系譜」編撰—是鄉愁與思念還是創傷的修復? 彭康家/菌絲體作為當代策展—鄭淑麗影像的多重異質結盟的抵抗政治 評論人:呂筱渝 博士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50- 16:50 場次四 主持人:鄭政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倪又安/向「土」偏移的論述先聲—論六○年代林惺嶽對「現代中國畫」之批判以及七○年代席德進臺灣民間藝術研究的時代意義 楊育睿/ Reconsidering Modernism through Weaving: The‘Bauhaus’and other Modernist Sources in Yen Shui-Long′s Non-Dualism 評論人:李思賢 教授 15:50- 16:50 場次八 主持人:蔡昭儀 組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蔡佩玲/多重視角的主體優越論:九○年代本土化論述的臺灣藝術主體 傅達仁/藝術季的在地性及檔案性:論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策展方法 評論人:林振莖 副研究員 16:50- 17:10 閉幕式 (20分鐘)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學者簡介 (依場次順序) 演講者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館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 主持人 黃智陽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美術與文創學系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仁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賴明珠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主持文化部111年度「臺灣藝術研究補助計畫」 盛 鎧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化事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姜麗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曾鈺涓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召集人 評論人 林以珞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邱琳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董維琇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 龔詩文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呂筱渝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博士、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秘書長 林振莖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組副研究員、美術史研究者 發表人 余青勳 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 蕭楷競 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專員 凌春玉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博士、獨立研究員 陳美靜 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博雅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林建成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黃銘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碩士生 倪又安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 楊育睿 University of York Affiliated Researcher 黃盟欽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泳麒 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視覺藝術院副教授 蕭秀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劉育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洪鈞元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彭康家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蔡佩玲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傅達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 議事規範: 一、專題演講主持:10分鐘。專題演講:50分鐘。 二、論文主持:每位發表者5分鐘。論文發表(含議題發表):每位發表者20分鐘。論文評論:每位發表者5分鐘。 三、按鈴提醒:發表結束前3分鐘1聲及發表時間結束2聲。評論結束前3分鐘1聲及評論結束2聲。 四、會前請關閉手機或調整為震動模式。 五、會場內禁止飲食。 六、未經大會同意,請勿攝影或錄音。 七、參與學員請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未遵守者請勿進入會場。現場防疫措施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相關規範實施。現場防疫措施如有任何更新,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 八、主辦單位保有研討會內容更動之權利,以發表當日公布為準。 報名注意事項: 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免費報名參加,開放名額為180位。正取者名單,將於報名截止後三天內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並以電子郵件寄送錄取與否通知。網路報名若未額滿,則開放當日現場民眾報名。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8日(六)止。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本研討會提供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本次研討會提供午餐;但當日現場報名之民眾,恕不提供午餐。 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本研討會聯絡及議程相關事項,敬請查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最新公告事項或email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twahaservice@gmail.com 楊助理。 研討會報名連結:https://pse.is/5ce8qg 報名個資聲明: 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 一、蒐集之目的:統計報名人數、活動通知、製作簽到名冊、分析參與者背景等活動相關作業。 二、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包含姓名、性別、單位/學校、職稱、聯絡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個人資料之權利: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請求查詢或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請求刪除個資等權利。 四、您若不願意提供真實且正確完整的個人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成功報名此次活動或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五、主辦單位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妥善保管資料,不會將這些資料提供第三人或挪為他用;您所提供之資料於本研討會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自動刪除。 六、若您同意以上條款,再進行報名動作(報名完畢後,代表您已閱畢本次活動報名之個資告知事項,並同意主辦單位在上述蒐集之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33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1/25
活動結束日期2023/11/26
點閱數13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5c74bb73f77c8e1cc86960
活動名稱: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25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1/26 09: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宗旨: 隨著全球化議題的不斷擴展,藝術史在當代評述環境中,如何建構自身的多元方法與視點,跳脫霸權思想或中心主義,已成為當務之急。西方當代策展勃興於1980年代後期,展覽作為構築藝術史「第一現場」的平台,更能多方連結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不同脈絡,成為重構、批判、補綴後者的重要機制,並形成一種跨越文化、族裔、階級或地域的複合學科概念。解嚴之後,歷經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社會,亟思透過本土化或藉由與亞洲的重新連結,形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以挑戰政治統治、國族意識及社會禁忌等的展覽議題,因應而出。策展,儼然成為再現藝術史最具行動性與批判力的書寫媒介。透過論述或實踐的不同取徑,本次大會主題之設定,希望喚起研究者對1990年代以來臺灣策展史與藝術史共構關係討論的重視,同時,藉此檢視策展作為建構藝術史的方法,形構何種主體文化論述?反映何種當代社會現實?開拓何種跨學科的學術視野?……等問題。 辦理方式:   本年度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華梵大學合作,針對臺灣美術史在地與多元面向之相關議題,共同規劃三個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臺灣藝術史中的人、事、物」,探討當前臺灣的藝術論述與實踐中的開展,例如臺灣美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等,建構置放在當代的全球化語境,逐漸展現出臺灣特有的藝術特質與價值。   此次研討會透過公開徵稿形式實施,經審查通過之論文,邀請於研討會當日以簡報方式發表,並於研討會兩日各安排一場專題演講。 研討會內容: 本學術研討會針對全球化與美術史相關議題,規劃以下三個主題: 一、大會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 二、附加主題: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 三、一般主題:臺灣藝術史的人、事、物 大會主題的設定試圖觀照當今世界融合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環境日益普及,異文化的接觸日趨頻繁,而跨文化以「跨」(inter)作為字首,意謂彼此之間須互相溝通,重視彼此的交流與互動,強調需要積極地面對差異,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與滋長,將文化間的互動關係理解成「包容」而非「排斥」。此一過程勢必會遭遇不同族裔、族群或世代間文化差異與各持己見的問題,如何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與尊重世代之間差異,是現今研究者必須採取新的角度來檢視文化與認同各世代間的差異,此時就需要發展出新的研究策略,使得參與文明對話的所有角色均能了解並欣賞這些差異。本大會主題以「跨文化」與「世代差異」的思辨,列舉相關議題如下,以供參考: 1.藝術家和策展人透過跨域創作實踐與跨界展覽規劃,展現其面對當今跨領域、跨族裔與跨國際的世界趨勢,究竟對於臺灣藝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具有什麼意義? 2.培養認同各種跨文化的涵養需要較長時間,從地方與教學現場的觀察,具有何種時代、世代或地域性的發展與差異? 3.探討國內外雙年展、三年展或跨國展覽形式裡,在藝術史進展的脈絡中,如何體現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尊重各文化主體性與殊異性? 專題演講(一):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講者:劉俊蘭 專題演講(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講者:白適銘 研討會辦理單位、舉辦日期及地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日期:112年11月25日(週六)~11月26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 時間 11月25日(六) 時間 11月26日(日) 09:00- 09:30 報到 09:30- 10:00 報到 09:30- 10:00 開幕式:陳貺怡 館長 貴賓致詞: 華梵大學 林從一 校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黃智陽 理事長 10:00- 11:0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黃智陽 理事長 演講者:劉俊蘭 教授 講 題: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10:00- 11:0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廖仁義 教授 演講者:白適銘 榮譽理事長 講 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11:00- 12:00 場次一 主持人: 廖新田 榮譽理事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余青勳/ 翁崑德日記中的自我建構 蕭楷競/2023年「春源畫室」展覽策劃實踐—以品牌形象、聲響與空間感作為文化再現的新途徑 評論人:林以珞 理事 11:00- 12:00 場次五 主持人: 姜麗華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黃盟欽/科技跨域策展中的身體技術-以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超限社會」展覽為例 李泳麒/ Digital Curating and Disobedient Imageries 評論人:邱誌勇 教授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3:30- 14:30 場次二 主持人:賴明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凌春玉/臺灣河川美術圖像與記憶 ―蕭如松頭前溪風景畫研究 陳美靜/凝望海拔2663M:嘉義塔山主題風景畫的今昔演譯與當代詮釋 評論人:邱琳婷 教授 13:30- 14:30 場次六 主持人:李思賢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蕭秀玟/以山水意象探討臺灣水墨中的當代詮釋 劉育仁/探討蔡佳葳作品中書寫的儀式性意義與書法作為觀念藝術的跨領域及解轄域化 評論人:龔詩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三 主持人:盛鎧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林建成/探索臺灣南島語族的美感經驗:策展中連結史前、跨越族群的對話 黃銘樂/策展對比性空間:以奧奎.恩威佐的策展重探藝術地理學的挑戰及其超越 評論人:董維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七 主持人:曾鈺涓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洪鈞元/臺灣錄像藝術的「家—系譜」編撰—是鄉愁與思念還是創傷的修復? 彭康家/菌絲體作為當代策展—鄭淑麗影像的多重異質結盟的抵抗政治 評論人:呂筱渝 博士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50- 16:50 場次四 主持人:鄭政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倪又安/向「土」偏移的論述先聲—論六○年代林惺嶽對「現代中國畫」之批判以及七○年代席德進臺灣民間藝術研究的時代意義 楊育睿/ Reconsidering Modernism through Weaving: The‘Bauhaus’and other Modernist Sources in Yen Shui-Long′s Non-Dualism 評論人:李思賢 教授 15:50- 16:50 場次八 主持人:蔡昭儀 組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蔡佩玲/多重視角的主體優越論:九○年代本土化論述的臺灣藝術主體 傅達仁/藝術季的在地性及檔案性:論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策展方法 評論人:林振莖 副研究員 16:50- 17:10 閉幕式 (20分鐘)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學者簡介 (依場次順序) 演講者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館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 主持人 黃智陽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美術與文創學系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仁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賴明珠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主持文化部111年度「臺灣藝術研究補助計畫」 盛 鎧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化事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姜麗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曾鈺涓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召集人 評論人 林以珞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邱琳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董維琇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 龔詩文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呂筱渝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博士、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秘書長 林振莖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組副研究員、美術史研究者 發表人 余青勳 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 蕭楷競 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專員 凌春玉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博士、獨立研究員 陳美靜 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博雅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林建成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黃銘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碩士生 倪又安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 楊育睿 University of York Affiliated Researcher 黃盟欽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泳麒 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視覺藝術院副教授 蕭秀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劉育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洪鈞元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彭康家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蔡佩玲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傅達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 議事規範: 一、專題演講主持:10分鐘。專題演講:50分鐘。 二、論文主持:每位發表者5分鐘。論文發表(含議題發表):每位發表者20分鐘。論文評論:每位發表者5分鐘。 三、按鈴提醒:發表結束前3分鐘1聲及發表時間結束2聲。評論結束前3分鐘1聲及評論結束2聲。 四、會前請關閉手機或調整為震動模式。 五、會場內禁止飲食。 六、未經大會同意,請勿攝影或錄音。 七、參與學員請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未遵守者請勿進入會場。現場防疫措施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相關規範實施。現場防疫措施如有任何更新,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 八、主辦單位保有研討會內容更動之權利,以發表當日公布為準。 報名注意事項: 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免費報名參加,開放名額為180位。正取者名單,將於報名截止後三天內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並以電子郵件寄送錄取與否通知。網路報名若未額滿,則開放當日現場民眾報名。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8日(六)止。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本研討會提供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本次研討會提供午餐;但當日現場報名之民眾,恕不提供午餐。 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本研討會聯絡及議程相關事項,敬請查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最新公告事項或email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twahaservice@gmail.com 楊助理。 研討會報名連結:https://pse.is/5ce8qg 報名個資聲明: 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 一、蒐集之目的:統計報名人數、活動通知、製作簽到名冊、分析參與者背景等活動相關作業。 二、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包含姓名、性別、單位/學校、職稱、聯絡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個人資料之權利: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請求查詢或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請求刪除個資等權利。 四、您若不願意提供真實且正確完整的個人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成功報名此次活動或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五、主辦單位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妥善保管資料,不會將這些資料提供第三人或挪為他用;您所提供之資料於本研討會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自動刪除。 六、若您同意以上條款,再進行報名動作(報名完畢後,代表您已閱畢本次活動報名之個資告知事項,並同意主辦單位在上述蒐集之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33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1/25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1/26
點閱數: 13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5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5c74bb73f77c8e1cc86960
活動名稱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25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1/26 09: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宗旨: 隨著全球化議題的不斷擴展,藝術史在當代評述環境中,如何建構自身的多元方法與視點,跳脫霸權思想或中心主義,已成為當務之急。西方當代策展勃興於1980年代後期,展覽作為構築藝術史「第一現場」的平台,更能多方連結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不同脈絡,成為重構、批判、補綴後者的重要機制,並形成一種跨越文化、族裔、階級或地域的複合學科概念。解嚴之後,歷經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社會,亟思透過本土化或藉由與亞洲的重新連結,形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以挑戰政治統治、國族意識及社會禁忌等的展覽議題,因應而出。策展,儼然成為再現藝術史最具行動性與批判力的書寫媒介。透過論述或實踐的不同取徑,本次大會主題之設定,希望喚起研究者對1990年代以來臺灣策展史與藝術史共構關係討論的重視,同時,藉此檢視策展作為建構藝術史的方法,形構何種主體文化論述?反映何種當代社會現實?開拓何種跨學科的學術視野?……等問題。 辦理方式:   本年度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華梵大學合作,針對臺灣美術史在地與多元面向之相關議題,共同規劃三個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臺灣藝術史中的人、事、物」,探討當前臺灣的藝術論述與實踐中的開展,例如臺灣美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等,建構置放在當代的全球化語境,逐漸展現出臺灣特有的藝術特質與價值。   此次研討會透過公開徵稿形式實施,經審查通過之論文,邀請於研討會當日以簡報方式發表,並於研討會兩日各安排一場專題演講。 研討會內容: 本學術研討會針對全球化與美術史相關議題,規劃以下三個主題: 一、大會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 二、附加主題: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 三、一般主題:臺灣藝術史的人、事、物 大會主題的設定試圖觀照當今世界融合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環境日益普及,異文化的接觸日趨頻繁,而跨文化以「跨」(inter)作為字首,意謂彼此之間須互相溝通,重視彼此的交流與互動,強調需要積極地面對差異,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與滋長,將文化間的互動關係理解成「包容」而非「排斥」。此一過程勢必會遭遇不同族裔、族群或世代間文化差異與各持己見的問題,如何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與尊重世代之間差異,是現今研究者必須採取新的角度來檢視文化與認同各世代間的差異,此時就需要發展出新的研究策略,使得參與文明對話的所有角色均能了解並欣賞這些差異。本大會主題以「跨文化」與「世代差異」的思辨,列舉相關議題如下,以供參考: 1.藝術家和策展人透過跨域創作實踐與跨界展覽規劃,展現其面對當今跨領域、跨族裔與跨國際的世界趨勢,究竟對於臺灣藝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具有什麼意義? 2.培養認同各種跨文化的涵養需要較長時間,從地方與教學現場的觀察,具有何種時代、世代或地域性的發展與差異? 3.探討國內外雙年展、三年展或跨國展覽形式裡,在藝術史進展的脈絡中,如何體現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尊重各文化主體性與殊異性? 專題演講(一):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講者:劉俊蘭 專題演講(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講者:白適銘 研討會辦理單位、舉辦日期及地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日期:112年11月25日(週六)~11月26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 時間 11月25日(六) 時間 11月26日(日) 09:00- 09:30 報到 09:30- 10:00 報到 09:30- 10:00 開幕式:陳貺怡 館長 貴賓致詞: 華梵大學 林從一 校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黃智陽 理事長 10:00- 11:0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黃智陽 理事長 演講者:劉俊蘭 教授 講 題: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10:00- 11:0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廖仁義 教授 演講者:白適銘 榮譽理事長 講 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11:00- 12:00 場次一 主持人: 廖新田 榮譽理事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余青勳/ 翁崑德日記中的自我建構 蕭楷競/2023年「春源畫室」展覽策劃實踐—以品牌形象、聲響與空間感作為文化再現的新途徑 評論人:林以珞 理事 11:00- 12:00 場次五 主持人: 姜麗華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黃盟欽/科技跨域策展中的身體技術-以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超限社會」展覽為例 李泳麒/ Digital Curating and Disobedient Imageries 評論人:邱誌勇 教授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3:30- 14:30 場次二 主持人:賴明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凌春玉/臺灣河川美術圖像與記憶 ―蕭如松頭前溪風景畫研究 陳美靜/凝望海拔2663M:嘉義塔山主題風景畫的今昔演譯與當代詮釋 評論人:邱琳婷 教授 13:30- 14:30 場次六 主持人:李思賢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蕭秀玟/以山水意象探討臺灣水墨中的當代詮釋 劉育仁/探討蔡佳葳作品中書寫的儀式性意義與書法作為觀念藝術的跨領域及解轄域化 評論人:龔詩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三 主持人:盛鎧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林建成/探索臺灣南島語族的美感經驗:策展中連結史前、跨越族群的對話 黃銘樂/策展對比性空間:以奧奎.恩威佐的策展重探藝術地理學的挑戰及其超越 評論人:董維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七 主持人:曾鈺涓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洪鈞元/臺灣錄像藝術的「家—系譜」編撰—是鄉愁與思念還是創傷的修復? 彭康家/菌絲體作為當代策展—鄭淑麗影像的多重異質結盟的抵抗政治 評論人:呂筱渝 博士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50- 16:50 場次四 主持人:鄭政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倪又安/向「土」偏移的論述先聲—論六○年代林惺嶽對「現代中國畫」之批判以及七○年代席德進臺灣民間藝術研究的時代意義 楊育睿/ Reconsidering Modernism through Weaving: The‘Bauhaus’and other Modernist Sources in Yen Shui-Long′s Non-Dualism 評論人:李思賢 教授 15:50- 16:50 場次八 主持人:蔡昭儀 組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蔡佩玲/多重視角的主體優越論:九○年代本土化論述的臺灣藝術主體 傅達仁/藝術季的在地性及檔案性:論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策展方法 評論人:林振莖 副研究員 16:50- 17:10 閉幕式 (20分鐘)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學者簡介 (依場次順序) 演講者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館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 主持人 黃智陽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美術與文創學系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仁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賴明珠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主持文化部111年度「臺灣藝術研究補助計畫」 盛 鎧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化事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姜麗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曾鈺涓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召集人 評論人 林以珞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邱琳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董維琇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 龔詩文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呂筱渝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博士、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秘書長 林振莖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組副研究員、美術史研究者 發表人 余青勳 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 蕭楷競 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專員 凌春玉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博士、獨立研究員 陳美靜 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博雅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林建成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黃銘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碩士生 倪又安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 楊育睿 University of York Affiliated Researcher 黃盟欽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泳麒 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視覺藝術院副教授 蕭秀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劉育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洪鈞元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彭康家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蔡佩玲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傅達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 議事規範: 一、專題演講主持:10分鐘。專題演講:50分鐘。 二、論文主持:每位發表者5分鐘。論文發表(含議題發表):每位發表者20分鐘。論文評論:每位發表者5分鐘。 三、按鈴提醒:發表結束前3分鐘1聲及發表時間結束2聲。評論結束前3分鐘1聲及評論結束2聲。 四、會前請關閉手機或調整為震動模式。 五、會場內禁止飲食。 六、未經大會同意,請勿攝影或錄音。 七、參與學員請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未遵守者請勿進入會場。現場防疫措施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相關規範實施。現場防疫措施如有任何更新,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 八、主辦單位保有研討會內容更動之權利,以發表當日公布為準。 報名注意事項: 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免費報名參加,開放名額為180位。正取者名單,將於報名截止後三天內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並以電子郵件寄送錄取與否通知。網路報名若未額滿,則開放當日現場民眾報名。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8日(六)止。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本研討會提供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本次研討會提供午餐;但當日現場報名之民眾,恕不提供午餐。 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本研討會聯絡及議程相關事項,敬請查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最新公告事項或email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twahaservice@gmail.com 楊助理。 研討會報名連結:https://pse.is/5ce8qg 報名個資聲明: 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 一、蒐集之目的:統計報名人數、活動通知、製作簽到名冊、分析參與者背景等活動相關作業。 二、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包含姓名、性別、單位/學校、職稱、聯絡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個人資料之權利: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請求查詢或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請求刪除個資等權利。 四、您若不願意提供真實且正確完整的個人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成功報名此次活動或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五、主辦單位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妥善保管資料,不會將這些資料提供第三人或挪為他用;您所提供之資料於本研討會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自動刪除。 六、若您同意以上條款,再進行報名動作(報名完畢後,代表您已閱畢本次活動報名之個資告知事項,並同意主辦單位在上述蒐集之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33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1/25
活動結束日期2023/11/26
點閱數13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5c74bb73f77c8e1cc86960
活動名稱: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25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1/26 09: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宗旨: 隨著全球化議題的不斷擴展,藝術史在當代評述環境中,如何建構自身的多元方法與視點,跳脫霸權思想或中心主義,已成為當務之急。西方當代策展勃興於1980年代後期,展覽作為構築藝術史「第一現場」的平台,更能多方連結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不同脈絡,成為重構、批判、補綴後者的重要機制,並形成一種跨越文化、族裔、階級或地域的複合學科概念。解嚴之後,歷經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社會,亟思透過本土化或藉由與亞洲的重新連結,形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以挑戰政治統治、國族意識及社會禁忌等的展覽議題,因應而出。策展,儼然成為再現藝術史最具行動性與批判力的書寫媒介。透過論述或實踐的不同取徑,本次大會主題之設定,希望喚起研究者對1990年代以來臺灣策展史與藝術史共構關係討論的重視,同時,藉此檢視策展作為建構藝術史的方法,形構何種主體文化論述?反映何種當代社會現實?開拓何種跨學科的學術視野?……等問題。 辦理方式:   本年度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華梵大學合作,針對臺灣美術史在地與多元面向之相關議題,共同規劃三個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臺灣藝術史中的人、事、物」,探討當前臺灣的藝術論述與實踐中的開展,例如臺灣美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等,建構置放在當代的全球化語境,逐漸展現出臺灣特有的藝術特質與價值。   此次研討會透過公開徵稿形式實施,經審查通過之論文,邀請於研討會當日以簡報方式發表,並於研討會兩日各安排一場專題演講。 研討會內容: 本學術研討會針對全球化與美術史相關議題,規劃以下三個主題: 一、大會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 二、附加主題: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 三、一般主題:臺灣藝術史的人、事、物 大會主題的設定試圖觀照當今世界融合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環境日益普及,異文化的接觸日趨頻繁,而跨文化以「跨」(inter)作為字首,意謂彼此之間須互相溝通,重視彼此的交流與互動,強調需要積極地面對差異,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與滋長,將文化間的互動關係理解成「包容」而非「排斥」。此一過程勢必會遭遇不同族裔、族群或世代間文化差異與各持己見的問題,如何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與尊重世代之間差異,是現今研究者必須採取新的角度來檢視文化與認同各世代間的差異,此時就需要發展出新的研究策略,使得參與文明對話的所有角色均能了解並欣賞這些差異。本大會主題以「跨文化」與「世代差異」的思辨,列舉相關議題如下,以供參考: 1.藝術家和策展人透過跨域創作實踐與跨界展覽規劃,展現其面對當今跨領域、跨族裔與跨國際的世界趨勢,究竟對於臺灣藝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具有什麼意義? 2.培養認同各種跨文化的涵養需要較長時間,從地方與教學現場的觀察,具有何種時代、世代或地域性的發展與差異? 3.探討國內外雙年展、三年展或跨國展覽形式裡,在藝術史進展的脈絡中,如何體現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尊重各文化主體性與殊異性? 專題演講(一):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講者:劉俊蘭 專題演講(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講者:白適銘 研討會辦理單位、舉辦日期及地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日期:112年11月25日(週六)~11月26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 時間 11月25日(六) 時間 11月26日(日) 09:00- 09:30 報到 09:30- 10:00 報到 09:30- 10:00 開幕式:陳貺怡 館長 貴賓致詞: 華梵大學 林從一 校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黃智陽 理事長 10:00- 11:0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黃智陽 理事長 演講者:劉俊蘭 教授 講 題: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10:00- 11:0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廖仁義 教授 演講者:白適銘 榮譽理事長 講 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11:00- 12:00 場次一 主持人: 廖新田 榮譽理事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余青勳/ 翁崑德日記中的自我建構 蕭楷競/2023年「春源畫室」展覽策劃實踐—以品牌形象、聲響與空間感作為文化再現的新途徑 評論人:林以珞 理事 11:00- 12:00 場次五 主持人: 姜麗華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黃盟欽/科技跨域策展中的身體技術-以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超限社會」展覽為例 李泳麒/ Digital Curating and Disobedient Imageries 評論人:邱誌勇 教授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3:30- 14:30 場次二 主持人:賴明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凌春玉/臺灣河川美術圖像與記憶 ―蕭如松頭前溪風景畫研究 陳美靜/凝望海拔2663M:嘉義塔山主題風景畫的今昔演譯與當代詮釋 評論人:邱琳婷 教授 13:30- 14:30 場次六 主持人:李思賢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蕭秀玟/以山水意象探討臺灣水墨中的當代詮釋 劉育仁/探討蔡佳葳作品中書寫的儀式性意義與書法作為觀念藝術的跨領域及解轄域化 評論人:龔詩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三 主持人:盛鎧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林建成/探索臺灣南島語族的美感經驗:策展中連結史前、跨越族群的對話 黃銘樂/策展對比性空間:以奧奎.恩威佐的策展重探藝術地理學的挑戰及其超越 評論人:董維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七 主持人:曾鈺涓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洪鈞元/臺灣錄像藝術的「家—系譜」編撰—是鄉愁與思念還是創傷的修復? 彭康家/菌絲體作為當代策展—鄭淑麗影像的多重異質結盟的抵抗政治 評論人:呂筱渝 博士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50- 16:50 場次四 主持人:鄭政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倪又安/向「土」偏移的論述先聲—論六○年代林惺嶽對「現代中國畫」之批判以及七○年代席德進臺灣民間藝術研究的時代意義 楊育睿/ Reconsidering Modernism through Weaving: The‘Bauhaus’and other Modernist Sources in Yen Shui-Long′s Non-Dualism 評論人:李思賢 教授 15:50- 16:50 場次八 主持人:蔡昭儀 組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蔡佩玲/多重視角的主體優越論:九○年代本土化論述的臺灣藝術主體 傅達仁/藝術季的在地性及檔案性:論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策展方法 評論人:林振莖 副研究員 16:50- 17:10 閉幕式 (20分鐘)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學者簡介 (依場次順序) 演講者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館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 主持人 黃智陽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美術與文創學系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仁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賴明珠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主持文化部111年度「臺灣藝術研究補助計畫」 盛 鎧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化事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姜麗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曾鈺涓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召集人 評論人 林以珞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邱琳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董維琇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 龔詩文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呂筱渝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博士、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秘書長 林振莖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組副研究員、美術史研究者 發表人 余青勳 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 蕭楷競 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專員 凌春玉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博士、獨立研究員 陳美靜 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博雅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林建成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黃銘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碩士生 倪又安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 楊育睿 University of York Affiliated Researcher 黃盟欽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泳麒 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視覺藝術院副教授 蕭秀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劉育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洪鈞元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彭康家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蔡佩玲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傅達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 議事規範: 一、專題演講主持:10分鐘。專題演講:50分鐘。 二、論文主持:每位發表者5分鐘。論文發表(含議題發表):每位發表者20分鐘。論文評論:每位發表者5分鐘。 三、按鈴提醒:發表結束前3分鐘1聲及發表時間結束2聲。評論結束前3分鐘1聲及評論結束2聲。 四、會前請關閉手機或調整為震動模式。 五、會場內禁止飲食。 六、未經大會同意,請勿攝影或錄音。 七、參與學員請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未遵守者請勿進入會場。現場防疫措施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相關規範實施。現場防疫措施如有任何更新,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 八、主辦單位保有研討會內容更動之權利,以發表當日公布為準。 報名注意事項: 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免費報名參加,開放名額為180位。正取者名單,將於報名截止後三天內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並以電子郵件寄送錄取與否通知。網路報名若未額滿,則開放當日現場民眾報名。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8日(六)止。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本研討會提供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本次研討會提供午餐;但當日現場報名之民眾,恕不提供午餐。 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本研討會聯絡及議程相關事項,敬請查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最新公告事項或email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twahaservice@gmail.com 楊助理。 研討會報名連結:https://pse.is/5ce8qg 報名個資聲明: 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 一、蒐集之目的:統計報名人數、活動通知、製作簽到名冊、分析參與者背景等活動相關作業。 二、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包含姓名、性別、單位/學校、職稱、聯絡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個人資料之權利: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請求查詢或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請求刪除個資等權利。 四、您若不願意提供真實且正確完整的個人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成功報名此次活動或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五、主辦單位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妥善保管資料,不會將這些資料提供第三人或挪為他用;您所提供之資料於本研討會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自動刪除。 六、若您同意以上條款,再進行報名動作(報名完畢後,代表您已閱畢本次活動報名之個資告知事項,並同意主辦單位在上述蒐集之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33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1/25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1/26
點閱數: 13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於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 6

名稱國立歷史博物館
代表圖像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209000001/567c8bc3d1bae0d82afc24eb597225b4548651a7.jpg
簡介創建與開拓 本館籌議於民國四十四年冬,於四十五年春正式開館。館內收藏以中原文物為主,地方文物為輔,大部份係民國四十五年七月至四十六年春接收原河南博物館遷臺及戰後日本歸還古物,其中包括河南新鄭、輝縣及安陽出土的銅器;洛陽地區出土的先秦繩紋陶、漢代綠釉陶、六朝舞樂俑與唐三彩…等;隨後在政府機構的撥交及四百餘位私人收藏家的捐贈下,使得館藏的質與量皆日趨可觀。 *本來無一物的文物美術館 本館開館之初,原命名為「文物美術館」,時因政府撥交文物尚未到位,本身亦無經費蒐購文物,故初期多半以文物的模型或複製品擬代,因而一度有「真空館」之窘稱。 四十五年春,教育部正式頒令將原河南省立博物館託「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代管之運台三十八箱文物,及歸還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劫奪我國之文物五十一箱,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自此,「文物美術館」始有屬於自己的典藏文物。此後,來自政府機關及社會賢達的捐贈文物絡繹不絕,目前本館館藏文物5萬餘件,文物主要來源除了原河南博物院的銅器唐三彩等為基礎 (註:參閱下方連結),日本戰後歸還之文物陸續由政府單位撥交,每年固定編列購藏預算以及來自公家或私人的捐贈,讓史博館文物範圍涵蓋華夏文物、臺灣文物、原住民文物及國際文物等豐富多面性的色彩;年代則從最遠古的史前、商周、唐宋、元明清、乃至現代及當代藝術。 *開拓政府遷台後的博物館事業 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對外,積極參與國際博物館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對內,則全力培育博物館專業人才;並且籌畫恢復全國性的博物館組織,以振興我國博物館事業之發展。民國五十三年,「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其宗旨為「研究博物館學術、促進博物館事業、發揮博物館之教育功能,俾期弘揚我國優良傳統文化,並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隨後推選本館第一任館長包遵彭先生為常務理事,其後續任為第二任館長的王宇清先生則任秘書長,足見本館對台灣博物館事業的推動發展,貢獻恢弘。(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種類1.2
地址南海路49號
經度座標121.511179
緯度座標25.03141
註冊時間2018-12-06
管理單位臺北市政府
來源網站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70209000001
建立年代1945-(戰後)
建立西元年1955年
Register Date2018-12-06
種類名稱歷史建築
主類別文化資產
縣市臺北市
群組類別文化資產
主分類PK20070209000001
版本1.0
點閱數158
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代表圖像: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209000001/567c8bc3d1bae0d82afc24eb597225b4548651a7.jpg
簡介: 創建與開拓 本館籌議於民國四十四年冬,於四十五年春正式開館。館內收藏以中原文物為主,地方文物為輔,大部份係民國四十五年七月至四十六年春接收原河南博物館遷臺及戰後日本歸還古物,其中包括河南新鄭、輝縣及安陽出土的銅器;洛陽地區出土的先秦繩紋陶、漢代綠釉陶、六朝舞樂俑與唐三彩…等;隨後在政府機構的撥交及四百餘位私人收藏家的捐贈下,使得館藏的質與量皆日趨可觀。 *本來無一物的文物美術館 本館開館之初,原命名為「文物美術館」,時因政府撥交文物尚未到位,本身亦無經費蒐購文物,故初期多半以文物的模型或複製品擬代,因而一度有「真空館」之窘稱。 四十五年春,教育部正式頒令將原河南省立博物館託「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代管之運台三十八箱文物,及歸還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劫奪我國之文物五十一箱,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自此,「文物美術館」始有屬於自己的典藏文物。此後,來自政府機關及社會賢達的捐贈文物絡繹不絕,目前本館館藏文物5萬餘件,文物主要來源除了原河南博物院的銅器唐三彩等為基礎 (註:參閱下方連結),日本戰後歸還之文物陸續由政府單位撥交,每年固定編列購藏預算以及來自公家或私人的捐贈,讓史博館文物範圍涵蓋華夏文物、臺灣文物、原住民文物及國際文物等豐富多面性的色彩;年代則從最遠古的史前、商周、唐宋、元明清、乃至現代及當代藝術。 *開拓政府遷台後的博物館事業 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對外,積極參與國際博物館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對內,則全力培育博物館專業人才;並且籌畫恢復全國性的博物館組織,以振興我國博物館事業之發展。民國五十三年,「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其宗旨為「研究博物館學術、促進博物館事業、發揮博物館之教育功能,俾期弘揚我國優良傳統文化,並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隨後推選本館第一任館長包遵彭先生為常務理事,其後續任為第二任館長的王宇清先生則任秘書長,足見本館對台灣博物館事業的推動發展,貢獻恢弘。(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種類: 1.2
地址: 南海路49號
經度座標: 121.511179
緯度座標: 25.03141
註冊時間: 2018-12-06
管理單位: 臺北市政府
來源網站: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70209000001
建立年代: 1945-(戰後)
建立西元年: 1955年
Register Date: 2018-12-06
種類名稱: 歷史建築
主類別: 文化資產
縣市: 臺北市
群組類別: 文化資產
主分類PK: 20070209000001
版本: 1.0
點閱數: 158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於 展覽資訊 - 7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3e059aa73f77c10840eb694
活動名稱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01/01 09:30:00
地址: :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場地名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2/25 16:30:00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史博館與中研院的合作源流已久,近年來除了殷墟甲骨文研究合作計畫以外,自107年起另有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委託管理。史博館為執行「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原先收藏於南海路本館的藏品必須暫時移藏他處,中研院史語所除了是我們的盟友,更是青銅器暫存地的首選。除此之外,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出土地也與史語所部分所藏系出同源,尤其此次移藏的河南青銅器與玉器,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大墓和輝縣琉璃閣甲乙墓,研究上將同一地出土的遺存放在一處保管,增加了研究的便利性,是我們爭取這些青銅器移藏到中研院的原因之一,也是這次展覽「東周實相」的主線。 本展覽名為「東周實相」,是以器物呈現東周時候的「實際」面貌,東周面貌多元,有諸子百家學說,是哲學思想活躍豐富的時代,同時也是戰爭紛擾,國與國之間政治、戰爭關係凌駕於人民生活之上的時代。 史博館展品多為國寶重器,中研院史語所展品集中於輝縣琉璃閣60號墓及山彪鎮1號墓出土品,春秋中期到戰國初期器物的風格演變特別明顯,尤其晉國青銅器從早期迷惘與失落的神態(琉璃閣),進入到由新田(晉都)作坊生產的器物,具有自信與進取的風格(山彪鎮)。反映出晉國遷都於新田以後(575 BCE),經過約百年的開發,經濟發達,青銅器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積極進取的精神,我們稱之為「新田風格」。 本展不只是第一個開始,雖因文物移藏計畫啟動了這次展覽,往後仍有更多的合作案持續推動,尤其史博館秉持著「修館不休館,服務不打烊」的精神,將公眾利益極大化,於河南青銅器及玉器在中研院史語所暫存的期間,透過新的展覽場所,與我們的重點藏品們碰面;除了讓展品發揮最大的展覽效應,也讓掛念史博的、想念展品的觀眾,有機會在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再相逢。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空)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MH/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90011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2023/01/01
活動結束日期2023/12/25
點閱數79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3e059aa73f77c10840eb694
活動名稱: 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01/01 09:30:00
地址: :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場地名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2/25 16:30:00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史博館與中研院的合作源流已久,近年來除了殷墟甲骨文研究合作計畫以外,自107年起另有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委託管理。史博館為執行「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原先收藏於南海路本館的藏品必須暫時移藏他處,中研院史語所除了是我們的盟友,更是青銅器暫存地的首選。除此之外,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出土地也與史語所部分所藏系出同源,尤其此次移藏的河南青銅器與玉器,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大墓和輝縣琉璃閣甲乙墓,研究上將同一地出土的遺存放在一處保管,增加了研究的便利性,是我們爭取這些青銅器移藏到中研院的原因之一,也是這次展覽「東周實相」的主線。 本展覽名為「東周實相」,是以器物呈現東周時候的「實際」面貌,東周面貌多元,有諸子百家學說,是哲學思想活躍豐富的時代,同時也是戰爭紛擾,國與國之間政治、戰爭關係凌駕於人民生活之上的時代。 史博館展品多為國寶重器,中研院史語所展品集中於輝縣琉璃閣60號墓及山彪鎮1號墓出土品,春秋中期到戰國初期器物的風格演變特別明顯,尤其晉國青銅器從早期迷惘與失落的神態(琉璃閣),進入到由新田(晉都)作坊生產的器物,具有自信與進取的風格(山彪鎮)。反映出晉國遷都於新田以後(575 BCE),經過約百年的開發,經濟發達,青銅器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積極進取的精神,我們稱之為「新田風格」。 本展不只是第一個開始,雖因文物移藏計畫啟動了這次展覽,往後仍有更多的合作案持續推動,尤其史博館秉持著「修館不休館,服務不打烊」的精神,將公眾利益極大化,於河南青銅器及玉器在中研院史語所暫存的期間,透過新的展覽場所,與我們的重點藏品們碰面;除了讓展品發揮最大的展覽效應,也讓掛念史博的、想念展品的觀眾,有機會在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再相逢。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空)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MH/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90011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 2023/01/01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2/25
點閱數: 79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8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3e059aa73f77c10840eb694
活動名稱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01/01 09:30:00
地址: :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場地名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2/25 16:30:00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史博館與中研院的合作源流已久,近年來除了殷墟甲骨文研究合作計畫以外,自107年起另有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委託管理。史博館為執行「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原先收藏於南海路本館的藏品必須暫時移藏他處,中研院史語所除了是我們的盟友,更是青銅器暫存地的首選。除此之外,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出土地也與史語所部分所藏系出同源,尤其此次移藏的河南青銅器與玉器,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大墓和輝縣琉璃閣甲乙墓,研究上將同一地出土的遺存放在一處保管,增加了研究的便利性,是我們爭取這些青銅器移藏到中研院的原因之一,也是這次展覽「東周實相」的主線。 本展覽名為「東周實相」,是以器物呈現東周時候的「實際」面貌,東周面貌多元,有諸子百家學說,是哲學思想活躍豐富的時代,同時也是戰爭紛擾,國與國之間政治、戰爭關係凌駕於人民生活之上的時代。 史博館展品多為國寶重器,中研院史語所展品集中於輝縣琉璃閣60號墓及山彪鎮1號墓出土品,春秋中期到戰國初期器物的風格演變特別明顯,尤其晉國青銅器從早期迷惘與失落的神態(琉璃閣),進入到由新田(晉都)作坊生產的器物,具有自信與進取的風格(山彪鎮)。反映出晉國遷都於新田以後(575 BCE),經過約百年的開發,經濟發達,青銅器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積極進取的精神,我們稱之為「新田風格」。 本展不只是第一個開始,雖因文物移藏計畫啟動了這次展覽,往後仍有更多的合作案持續推動,尤其史博館秉持著「修館不休館,服務不打烊」的精神,將公眾利益極大化,於河南青銅器及玉器在中研院史語所暫存的期間,透過新的展覽場所,與我們的重點藏品們碰面;除了讓展品發揮最大的展覽效應,也讓掛念史博的、想念展品的觀眾,有機會在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再相逢。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空)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MH/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90011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2023/01/01
活動結束日期2023/12/25
點閱數79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3e059aa73f77c10840eb694
活動名稱: 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01/01 09:30:00
地址: :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場地名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2/25 16:30:00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史博館與中研院的合作源流已久,近年來除了殷墟甲骨文研究合作計畫以外,自107年起另有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委託管理。史博館為執行「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原先收藏於南海路本館的藏品必須暫時移藏他處,中研院史語所除了是我們的盟友,更是青銅器暫存地的首選。除此之外,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出土地也與史語所部分所藏系出同源,尤其此次移藏的河南青銅器與玉器,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大墓和輝縣琉璃閣甲乙墓,研究上將同一地出土的遺存放在一處保管,增加了研究的便利性,是我們爭取這些青銅器移藏到中研院的原因之一,也是這次展覽「東周實相」的主線。 本展覽名為「東周實相」,是以器物呈現東周時候的「實際」面貌,東周面貌多元,有諸子百家學說,是哲學思想活躍豐富的時代,同時也是戰爭紛擾,國與國之間政治、戰爭關係凌駕於人民生活之上的時代。 史博館展品多為國寶重器,中研院史語所展品集中於輝縣琉璃閣60號墓及山彪鎮1號墓出土品,春秋中期到戰國初期器物的風格演變特別明顯,尤其晉國青銅器從早期迷惘與失落的神態(琉璃閣),進入到由新田(晉都)作坊生產的器物,具有自信與進取的風格(山彪鎮)。反映出晉國遷都於新田以後(575 BCE),經過約百年的開發,經濟發達,青銅器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積極進取的精神,我們稱之為「新田風格」。 本展不只是第一個開始,雖因文物移藏計畫啟動了這次展覽,往後仍有更多的合作案持續推動,尤其史博館秉持著「修館不休館,服務不打烊」的精神,將公眾利益極大化,於河南青銅器及玉器在中研院史語所暫存的期間,透過新的展覽場所,與我們的重點藏品們碰面;除了讓展品發揮最大的展覽效應,也讓掛念史博的、想念展品的觀眾,有機會在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再相逢。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空)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MH/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90011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 2023/01/01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2/25
點閱數: 79
[ 搜尋所有 國立歷史博物館 ... ]

根據電話 886-2-23610270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886-2-23610270 ...)

# 886-2-23610270 於 政府機關唯一識別代碼(OID) - 1

機關名稱國立歷史博物館
OID2.16.886.101.20003.20067.20017
電話02-23610270
地址台北市南海路49號
DNou=國立歷史博物館,ou=文化部,o=行政院,c=TW
機關代號A25060000E
機關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OID: 2.16.886.101.20003.20067.20017
電話: 02-23610270
地址: 台北市南海路49號
DN: ou=國立歷史博物館,ou=文化部,o=行政院,c=TW
機關代號: A25060000E

# 886-2-23610270 於 組織及團體憑證唯一識別編碼 - 2

組織名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OID2.16.886.119.100860
電話02-23610270*701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DNo=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c=TW
組織名稱: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OID: 2.16.886.119.100860
電話: 02-23610270*701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DN: o=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c=TW
[ 搜尋所有 886-2-23610270 ... ]

根據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6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地址: 10066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博物館 | 簡介: 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於1955年12月4日,原名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是國民政府1949年來臺後成立的第一個國家級博物館。建館之初,僅以標本模型與圖片來展示中華文化,至1956年館方接管由教育部撥交的兩批... | 經度座標: 121.511202 | 緯度座標: 25.031573

@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國立歷史博物館

市話: (02)23610270 |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原住民族相關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

電話: 02-2331-1220 | 臺北市 | 地址: 10066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種類: 歷史與人文 | 主類別: 博物館 | 票價: 全票 一般觀眾。(113年2月21日開館營運,即日起至5月17日門票皆為優待票價新臺幣四十元。) 80元 優待票 六歲以上未滿十二歲兒童、學生(持有效學生證或入學通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假日)、十人...

@ 博物館

在這裡,與大家相遇—國立歷史博物館常設展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2/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7/02/21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在這裡,與大家相遇—國立歷史博物館常設展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2/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7/02/2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筆墨豐碑—史博館藏之書畫重寶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2/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5/12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地址: 10066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博物館 | 簡介: 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於1955年12月4日,原名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是國民政府1949年來臺後成立的第一個國家級博物館。建館之初,僅以標本模型與圖片來展示中華文化,至1956年館方接管由教育部撥交的兩批... | 經度座標: 121.511202 | 緯度座標: 25.031573

@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國立歷史博物館

市話: (02)23610270 |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原住民族相關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

電話: 02-2331-1220 | 臺北市 | 地址: 10066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種類: 歷史與人文 | 主類別: 博物館 | 票價: 全票 一般觀眾。(113年2月21日開館營運,即日起至5月17日門票皆為優待票價新臺幣四十元。) 80元 優待票 六歲以上未滿十二歲兒童、學生(持有效學生證或入學通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假日)、十人...

@ 博物館

在這裡,與大家相遇—國立歷史博物館常設展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2/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7/02/21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在這裡,與大家相遇—國立歷史博物館常設展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2/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7/02/2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筆墨豐碑—史博館藏之書畫重寶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2/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5/12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 搜尋所有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查詢所有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4樓
93108456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31839559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1樓
93108462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4樓 | 統編: 93108456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統編: 31839559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1樓 | 統編: 93108462

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同分類的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25630 |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福澳與清水之間的山腰上

民俗文物館

開放時間: AM 09:00 ~ PM05:00。每星期一公休。 | | 電話: 886-836-22167 |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135號

津沙聚落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25630 |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

大漢據點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25630 |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突出於鐵板沙灘與北海坑道之間一座岬角

烈女義坑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天王澳後方,一座近百公尺高的天然海蝕崖

燕秀潮音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燕秀潮音

太白天聲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太白天聲

忠誠門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忠誠門

中柱島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中柱島

感恩亭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中柱島內感恩亭

國之北疆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后澳上方約600公尺的北固礁

羅漢坪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西引西北角,上門流北方的礁石群

后澳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后澳

海現龍闕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北澳口南方,位於加油站旁的小徑下方

東海雄風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在南澳七棟上方山頭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25630 |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福澳與清水之間的山腰上

民俗文物館

開放時間: AM 09:00 ~ PM05:00。每星期一公休。 | | 電話: 886-836-22167 |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135號

津沙聚落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25630 |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

大漢據點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25630 |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突出於鐵板沙灘與北海坑道之間一座岬角

烈女義坑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天王澳後方,一座近百公尺高的天然海蝕崖

燕秀潮音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燕秀潮音

太白天聲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太白天聲

忠誠門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忠誠門

中柱島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中柱島

感恩亭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中柱島內感恩亭

國之北疆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后澳上方約600公尺的北固礁

羅漢坪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西引西北角,上門流北方的礁石群

后澳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后澳

海現龍闕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北澳口南方,位於加油站旁的小徑下方

東海雄風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 電話: 886-836-77266 | 地址: 連江縣東引鄉在南澳七棟上方山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