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 文資局古蹟 @ 文化部

個案名稱二層行溪舊鐵路橋的級別名稱是直轄市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是臺南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二層行溪舊鐵橋創建於昭和 6年(西元1931年),為臺灣西部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見證鐵路發展史,為研究臺灣鐵路之重要證物。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為現存複線鐵路橋樑中創建年代較早,稀少且具特殊性。 3、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其組合板樑(plat....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的地圖

案件編號20151103000001
個案名稱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級別代碼1.1.2
級別名稱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5
name : 橋樑
歷史沿革二仁溪位於臺灣西南部臺南市及高雄市內,屬中央管河川,舊名二層行溪。流域北鄰鹽水溪,東界高屏溪,南接阿公店溪等流域,西濱臺灣海峽。主流長度63.17公里,本溪主流流經行政區包括高雄市內門區、旗山區、田寮區、阿蓮區、路竹區、湖內區、茄萣區及臺南市龍崎區、關廟區、歸仁區、仁德區與臺南市東區、南區等。 臺灣修築鐵路於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臺灣正式設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後積極籌畫,一開始採民營方式,至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後藤新平主導下,臺灣總督府成立鐵道部,全責推動鐵道建設,縱貫鐵道採取南北兩端同時施工方式進行,南部端即該年從打狗動工,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抵達彰化,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縱貫線方完工通車。 跨越二層行溪的第一代鐵路橋梁於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12月21日動工興建,翌年11月20日竣工,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11月28日舉行打狗(高雄)到臺南間的通車典禮,阿公店臺南間的鐵道工事主任有技手飯田豐二、大江參四郎、龜井菊次郎,工事建造為鹿島組。1929年(昭和四年)則於高雄臺南間進行第二代複線鐵路橋梁工程,至1931年(昭和六年)竣工。 臺灣交通部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為改善鐵路行車安全,增進乘車舒適感,解決鐵路養護人力不足問題,於2000年(民國八十九年)規劃辦理二層行溪橋改建工程,至2014年(民國一百零三年)竣工通車,為第三代二層行溪鐵橋。 直轄市定古蹟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即第二代二層行溪鐵橋,目前臺鐵僅存四座鋼梁鐵橋中,屏東隘寮溪鐵橋及東港溪鐵橋為單線,曾文溪鐵橋及二層行溪舊鐵橋為複線。二層行溪舊鐵橋自建造以來,歷經多次地震、洪水等天災,皆能完好保存,更顯可貴,亦是臺灣碩果僅存的日治時期複線鈑桁梁橋,具見證臺灣鐵道工業發展的歷史意義。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3: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二層行溪舊鐵橋創建於昭和 6年(西元1931年),為臺灣西部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見證鐵路發展史,為研究臺灣鐵路之重要證物。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為現存複線鐵路橋樑中創建年代較早,稀少且具特殊性。 3、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其組合板樑(plate girder)及鉚釘(revit)技術,代表當時之工業與工法,為工程技術之見證,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 14 條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及5 款。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仁德區
address : 臺南市仁德區跨高雄市湖內區二仁溪(舊稱二層行溪)上
經度120.253595
緯度22.89512
主管機關名稱臺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4-07/2c3d8b9e-6407-4923-86b7-d1d89fc90910/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4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4-07/2c3d8b9e-6407-4923-86b7-d1d89fc90910/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4.jpg

name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4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51103000001
外觀特徵第二代橋施工於第一代橋之上游段新建橋梁後再改道而行,為串聯臺南與高雄之間的跨河複線鐵橋,該橋全長240公尺,單位跨距皆為約18.28公尺,除橋臺外共有11座橋墩,橋墩寬8.7公尺,橋面版總寬約為6.3公尺,若含後期增設兩側避車道則約為10公尺寬。 「橋梁」主體為上路式鈑桁梁構造,主要由鋼鈑與角銲組成,橋面版主構造除了後期增設之維修道與電桿以外僅剩些許道碴。「橋墩」為鋼筋混凝土造重力式橋墩,主要部位由上到下分成橋座、笠石層、軀體、腳層及水切。沉箱基礎形式。 「橋座」位於橋墩頂部,以混凝土塊構成,為裝設支承鈑與支承座,將上部結構的載重傳遞至橋墩上,單一橋墩有4處混凝土塊,每處橋座寬為91公分。「笠石層」為橋墩最上層一圈鋼筋混凝土造,以橋墩主體外凸約3.8公分,深約34公分,上方無洩水坡度之設計,無帶層裝飾。「腳層」為橋墩下方一層比軀體更寬之部位。「水切」與橋墩同為一體。 「軀體」為橋墩主體部位,呈現上窄下寬的梯形橢圓柱體,笠石層以下的軀體長向上部寬為約7.8公尺,下部連接腳層處的長向寬為約8.48公尺。軀體短向上部寬為約1.47公尺,短向下部寬為約2.19公尺。因靠近深槽區者較長,高灘地較短,故每座橋墩略有不同。 橋臺指位於橋梁兩端,支承橋梁上部結構與道路銜接之構造物,主要傳遞上部結構的荷重蹈基礎及抵擋來自橋臺後方之土壓力,達穩固橋頭之用。二層行溪舊鐵路橋的北橋臺為U字形橋臺,南橋臺則為直橋臺。 「北橋臺」正立面寬(不含翼牆)約7.35公尺、高度不含基礎約8.3公尺。橋臺之基礎分成兩種,中段矩形面為井筒基礎,兩側翼牆則以混凝土樁杭打入,其基礎全長皆為約5.48公尺,混凝土樁為圓柱錐體型,末端錐體長15公分。 其座落構件位置,以橋臺面中心處向兩側各外推原橋臺面之四分之一尺寸的邊界即為橋梁複線中線坐落的位置。由複線中線向兩側外推約184公分處即為橋座中線位置,兩兩橋座間彼此間距約153.5公分。 「南橋臺」正立面寬(不含翼牆)約7.35公尺、高度不含基礎約 6.18公尺,橋臺基礎構造先鋪設卵石層再向上灌注混凝土呈梯形狀。 二代橋現存2個橋銘版,位於西側數之第二腹鈑西側,東側數之第四腹鈑東側。 資料來源:直轄市定古蹟二層行溪舊鐵路橋與歷史建築二層行溪舊公路橋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結案報告書(2020)
室內特徵此案無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空)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空)
現狀(空)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221359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處字第1040891391號及高市府文資字第10431456500號
公告日期 : 2015-11-03 00:00:00.0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12fcb71f-4094-4469-a1c2-c61312bac727/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2.jpg

2: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e5f2fd3d-d12b-4c2d-8193-1bd6e77a8a60/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3.jpg

3: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da9e0fe5-bb78-4f61-a675-97f6f2c29a3f/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5.jpg

4: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97f04d0e-e2ac-4c56-8b95-4acdae132261/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6.jpg

5: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f721947c-e51e-4957-9ef2-64b59ce05c12/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7.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4-07/59ab63a1-03a3-4ce0-82bf-4b91ce51b076/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公告104.11.03.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1-02/b2208833-27cb-41f0-87cd-fec0145cfc61/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地圖.pdf
repImgId158323

案件編號

20151103000001

個案名稱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級別代碼

1.1.2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5
name : 橋樑

歷史沿革

二仁溪位於臺灣西南部臺南市及高雄市內,屬中央管河川,舊名二層行溪。流域北鄰鹽水溪,東界高屏溪,南接阿公店溪等流域,西濱臺灣海峽。主流長度63.17公里,本溪主流流經行政區包括高雄市內門區、旗山區、田寮區、阿蓮區、路竹區、湖內區、茄萣區及臺南市龍崎區、關廟區、歸仁區、仁德區與臺南市東區、南區等。 臺灣修築鐵路於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臺灣正式設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後積極籌畫,一開始採民營方式,至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後藤新平主導下,臺灣總督府成立鐵道部,全責推動鐵道建設,縱貫鐵道採取南北兩端同時施工方式進行,南部端即該年從打狗動工,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抵達彰化,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縱貫線方完工通車。 跨越二層行溪的第一代鐵路橋梁於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12月21日動工興建,翌年11月20日竣工,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11月28日舉行打狗(高雄)到臺南間的通車典禮,阿公店臺南間的鐵道工事主任有技手飯田豐二、大江參四郎、龜井菊次郎,工事建造為鹿島組。1929年(昭和四年)則於高雄臺南間進行第二代複線鐵路橋梁工程,至1931年(昭和六年)竣工。 臺灣交通部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為改善鐵路行車安全,增進乘車舒適感,解決鐵路養護人力不足問題,於2000年(民國八十九年)規劃辦理二層行溪橋改建工程,至2014年(民國一百零三年)竣工通車,為第三代二層行溪鐵橋。 直轄市定古蹟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即第二代二層行溪鐵橋,目前臺鐵僅存四座鋼梁鐵橋中,屏東隘寮溪鐵橋及東港溪鐵橋為單線,曾文溪鐵橋及二層行溪舊鐵橋為複線。二層行溪舊鐵橋自建造以來,歷經多次地震、洪水等天災,皆能完好保存,更顯可貴,亦是臺灣碩果僅存的日治時期複線鈑桁梁橋,具見證臺灣鐵道工業發展的歷史意義。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3: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二層行溪舊鐵橋創建於昭和 6年(西元1931年),為臺灣西部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見證鐵路發展史,為研究臺灣鐵路之重要證物。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為現存複線鐵路橋樑中創建年代較早,稀少且具特殊性。 3、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其組合板樑(plate girder)及鉚釘(revit)技術,代表當時之工業與工法,為工程技術之見證,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 14 條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及5 款。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仁德區
address : 臺南市仁德區跨高雄市湖內區二仁溪(舊稱二層行溪)上

經度

120.253595

緯度

22.89512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4-07/2c3d8b9e-6407-4923-86b7-d1d89fc90910/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4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4-07/2c3d8b9e-6407-4923-86b7-d1d89fc90910/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4.jpg

name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4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51103000001

外觀特徵

第二代橋施工於第一代橋之上游段新建橋梁後再改道而行,為串聯臺南與高雄之間的跨河複線鐵橋,該橋全長240公尺,單位跨距皆為約18.28公尺,除橋臺外共有11座橋墩,橋墩寬8.7公尺,橋面版總寬約為6.3公尺,若含後期增設兩側避車道則約為10公尺寬。 「橋梁」主體為上路式鈑桁梁構造,主要由鋼鈑與角銲組成,橋面版主構造除了後期增設之維修道與電桿以外僅剩些許道碴。「橋墩」為鋼筋混凝土造重力式橋墩,主要部位由上到下分成橋座、笠石層、軀體、腳層及水切。沉箱基礎形式。 「橋座」位於橋墩頂部,以混凝土塊構成,為裝設支承鈑與支承座,將上部結構的載重傳遞至橋墩上,單一橋墩有4處混凝土塊,每處橋座寬為91公分。「笠石層」為橋墩最上層一圈鋼筋混凝土造,以橋墩主體外凸約3.8公分,深約34公分,上方無洩水坡度之設計,無帶層裝飾。「腳層」為橋墩下方一層比軀體更寬之部位。「水切」與橋墩同為一體。 「軀體」為橋墩主體部位,呈現上窄下寬的梯形橢圓柱體,笠石層以下的軀體長向上部寬為約7.8公尺,下部連接腳層處的長向寬為約8.48公尺。軀體短向上部寬為約1.47公尺,短向下部寬為約2.19公尺。因靠近深槽區者較長,高灘地較短,故每座橋墩略有不同。 橋臺指位於橋梁兩端,支承橋梁上部結構與道路銜接之構造物,主要傳遞上部結構的荷重蹈基礎及抵擋來自橋臺後方之土壓力,達穩固橋頭之用。二層行溪舊鐵路橋的北橋臺為U字形橋臺,南橋臺則為直橋臺。 「北橋臺」正立面寬(不含翼牆)約7.35公尺、高度不含基礎約8.3公尺。橋臺之基礎分成兩種,中段矩形面為井筒基礎,兩側翼牆則以混凝土樁杭打入,其基礎全長皆為約5.48公尺,混凝土樁為圓柱錐體型,末端錐體長15公分。 其座落構件位置,以橋臺面中心處向兩側各外推原橋臺面之四分之一尺寸的邊界即為橋梁複線中線坐落的位置。由複線中線向兩側外推約184公分處即為橋座中線位置,兩兩橋座間彼此間距約153.5公分。 「南橋臺」正立面寬(不含翼牆)約7.35公尺、高度不含基礎約 6.18公尺,橋臺基礎構造先鋪設卵石層再向上灌注混凝土呈梯形狀。 二代橋現存2個橋銘版,位於西側數之第二腹鈑西側,東側數之第四腹鈑東側。 資料來源:直轄市定古蹟二層行溪舊鐵路橋與歷史建築二層行溪舊公路橋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結案報告書(2020)

室內特徵

此案無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

(空)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空)

現狀

(空)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9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處字第1040891391號及高市府文資字第10431456500號
公告日期 : 2015-11-03 00:00:00.0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12fcb71f-4094-4469-a1c2-c61312bac727/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2.jpg

2: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e5f2fd3d-d12b-4c2d-8193-1bd6e77a8a60/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3.jpg

3: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da9e0fe5-bb78-4f61-a675-97f6f2c29a3f/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5.jpg

4: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97f04d0e-e2ac-4c56-8b95-4acdae132261/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6.jpg

5:

mediaName : 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07/f721947c-e51e-4957-9ef2-64b59ce05c12/古122二層行溪舊鐵路橋_P007.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4-07/59ab63a1-03a3-4ce0-82bf-4b91ce51b076/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公告104.11.03.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1-02/b2208833-27cb-41f0-87cd-fec0145cfc61/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地圖.pdf

repImgId

158323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二層行溪舊鐵路橋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151103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51103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51103000001 ... ]

根據名稱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二層行溪舊鐵橋創建於昭和6年(西元1931年),為臺灣西部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見證鐵路發展史,為研究臺灣鐵路之重要證物。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為現存複線鐵路橋樑...

@ 文資局古蹟

二層行溪舊公路橋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 歷史沿革: 據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高拱乾《臺灣府志》〈封域志〉的記載,二層行溪發源於臺南市南化區與高雄市內門區交界的分水嶺,上游稱分水溪,中游稱岡山溪,下游始稱二層行溪,沿途支流在臺南市南區灣裡與高雄市茄...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文化資產類別: 古蹟 | StreetDoorPlate: 跨高雄市湖內區二仁溪(舊稱二層行溪)上 | | 公告時間: 104.11.3

@ 臺南市古蹟資料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二層行溪舊鐵橋創建於昭和6年(西元1931年),為臺灣西部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見證鐵路發展史,為研究臺灣鐵路之重要證物。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為現存複線鐵路橋樑...

@ 文資局古蹟

二層行溪舊公路橋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 歷史沿革: 據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高拱乾《臺灣府志》〈封域志〉的記載,二層行溪發源於臺南市南化區與高雄市內門區交界的分水嶺,上游稱分水溪,中游稱岡山溪,下游始稱二層行溪,沿途支流在臺南市南區灣裡與高雄市茄...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文化資產類別: 古蹟 | StreetDoorPlate: 跨高雄市湖內區二仁溪(舊稱二層行溪)上 | | 公告時間: 104.11.3

@ 臺南市古蹟資料

[ 搜尋所有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 ]

根據電話 06-2213597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6-2213597 ...)

接官亭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82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道爺古墓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墓碑已佚失,墓塚已堆平,土槨上部受耕作破壞部份,棺內骨骸及棺木於發現時已遭擾亂,發掘過程另行取出保存。目前以鐵皮屋搭蓋遮光保護,防止雜草蔓延。

@ 文資局考古遺址

麻豆水堀頭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麻豆水堀頭遺址之三合土結構部分埋藏地下,可見部份大致完好。其週遭地區,目前為「麻豆古港暨水堀頭史蹟文化園區」。

@ 文資局考古遺址

道爺南糖廍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原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已辦理完成「糖廍強固維護計畫」,將糖廍之土埆結構,以矽酸酯(silicic acid ester)和OH100等材質強固後,完成回填保護作業。

@ 文資局考古遺址

南關里東及右先方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南關里東遺址」為南科園區最早的遺址之一,內涵豐富,保存環境佳,具有文化代表性及文化資產價值。 (二)「右先方遺址」保存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牛稠子文化完整資料,內容豐富,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及文... | 現狀: (一)管理人1: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臺南市善化區善科段62-0、63-0、74-0、75-0、65-0、71-0、72-0、79-0、81-0、83-0、84-0、86-0、87-0、106-...

@ 文資局考古遺址

旗竿地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旗竿地遺址」據有烏山頭期、蔦松期與近代漢人遺留等文化層,保存良好,具代表性。 | 現狀: 廣場用地現地保留,規劃為停車場,現已完成填土。其餘為綠地及道路覆蓋。

@ 文資局考古遺址

瘦砂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瘦砂遺址」包含三層文化層,出土遺物及生態遺物豐富,其中大湖文化保存豐富,狀態良好。 | 現狀: 現為樹谷園區綠4及公滯5用地,保存狀況佳。

@ 文資局考古遺址

五間厝南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五間厝南遺址」,有黑陶文化等文化層,具多樣性,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 | 現狀: 1.遺址西側專35用地業經搶救發掘。 2.遺址東側綠26用地規劃為公園綠地,且遺留埋藏深,保存狀況良好。

@ 文資局考古遺址

接官亭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82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道爺古墓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墓碑已佚失,墓塚已堆平,土槨上部受耕作破壞部份,棺內骨骸及棺木於發現時已遭擾亂,發掘過程另行取出保存。目前以鐵皮屋搭蓋遮光保護,防止雜草蔓延。

@ 文資局考古遺址

麻豆水堀頭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麻豆水堀頭遺址之三合土結構部分埋藏地下,可見部份大致完好。其週遭地區,目前為「麻豆古港暨水堀頭史蹟文化園區」。

@ 文資局考古遺址

道爺南糖廍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原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已辦理完成「糖廍強固維護計畫」,將糖廍之土埆結構,以矽酸酯(silicic acid ester)和OH100等材質強固後,完成回填保護作業。

@ 文資局考古遺址

南關里東及右先方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南關里東遺址」為南科園區最早的遺址之一,內涵豐富,保存環境佳,具有文化代表性及文化資產價值。 (二)「右先方遺址」保存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牛稠子文化完整資料,內容豐富,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及文... | 現狀: (一)管理人1: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臺南市善化區善科段62-0、63-0、74-0、75-0、65-0、71-0、72-0、79-0、81-0、83-0、84-0、86-0、87-0、106-...

@ 文資局考古遺址

旗竿地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旗竿地遺址」據有烏山頭期、蔦松期與近代漢人遺留等文化層,保存良好,具代表性。 | 現狀: 廣場用地現地保留,規劃為停車場,現已完成填土。其餘為綠地及道路覆蓋。

@ 文資局考古遺址

瘦砂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瘦砂遺址」包含三層文化層,出土遺物及生態遺物豐富,其中大湖文化保存豐富,狀態良好。 | 現狀: 現為樹谷園區綠4及公滯5用地,保存狀況佳。

@ 文資局考古遺址

五間厝南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五間厝南遺址」,有黑陶文化等文化層,具多樣性,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 | 現狀: 1.遺址西側專35用地業經搶救發掘。 2.遺址東側綠26用地規劃為公園綠地,且遺留埋藏深,保存狀況良好。

@ 文資局考古遺址

[ 搜尋所有 06-2213597 ... ]

在『文資局古蹟』資料集內搜尋:


與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同分類的文資局古蹟

康朗段防空碉堡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碉堡是軍事設施,為戰爭陰影對土地與生命財產的威脅作有力之見證,對闡述人類和平理念具有正面宣揚之積極意涵。 2.顯現日治時期軍事防衛空間結構,表現地域風貌,保存完整,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康樂段防空碉堡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碉堡是軍事設施,為戰爭陰影對土地與生命財產的威脅作有力之見證,對闡述人類和平理念具有正面宣揚之積極意涵。 2.顯現日治時期軍事防衛空間結構,表現地域風貌,保存完整,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周益記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北門大街繁榮於清代,係當時的官道以及通往竹塹港的重要商業街道,而周益記大厝的佇立,為輝映北門大街興盛歷史與文化的最佳具體印證。 2、傳統街屋式建築,1926年新修時正立面採用大正形式採用的巴洛克...

總統府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日治時期為台灣總督府,現為總統府所在地,具歷史、政治、文教意義。 2.該建築為仿洋風式樣的大型官式建築,氣勢雄壯,造型優美,具當時建築特色與藝術價值。 3.1950年曾作短暫的行政院辦公廳,旋又改...

監察院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臺北賓館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司法大廈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紫藤廬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建物日治時期為臺灣總督府官員淺香貞次郎宅邸,戰後由財政部接收,做為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宿舍,自 1960 年代即為自由主義學者之聚會場所,後開設茶藝館,並自 1980...

臺北機廠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北機廠的歷史,承襲自清代劉銘傳在臺推動洋務運動時建造的臺北機器局,為臺灣鐵道建設與維修設施近代化的濫觴。 2.為1930年代建造的臺灣第一座近代化鐵道修理工場,肩負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930年代基隆地區軍事要塞建築群之一,目前少數僅存之日式宿舍,具稀少性與歷史價值,值得保存。

社寮砲台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社寮砲台是自清領末期、日治時期起,基隆地區的軍事要塞,具高度的保存價值。

基隆要塞司令部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木山砲台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康朗段防空碉堡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碉堡是軍事設施,為戰爭陰影對土地與生命財產的威脅作有力之見證,對闡述人類和平理念具有正面宣揚之積極意涵。 2.顯現日治時期軍事防衛空間結構,表現地域風貌,保存完整,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康樂段防空碉堡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碉堡是軍事設施,為戰爭陰影對土地與生命財產的威脅作有力之見證,對闡述人類和平理念具有正面宣揚之積極意涵。 2.顯現日治時期軍事防衛空間結構,表現地域風貌,保存完整,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周益記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北門大街繁榮於清代,係當時的官道以及通往竹塹港的重要商業街道,而周益記大厝的佇立,為輝映北門大街興盛歷史與文化的最佳具體印證。 2、傳統街屋式建築,1926年新修時正立面採用大正形式採用的巴洛克...

總統府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日治時期為台灣總督府,現為總統府所在地,具歷史、政治、文教意義。 2.該建築為仿洋風式樣的大型官式建築,氣勢雄壯,造型優美,具當時建築特色與藝術價值。 3.1950年曾作短暫的行政院辦公廳,旋又改...

監察院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臺北賓館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司法大廈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紫藤廬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建物日治時期為臺灣總督府官員淺香貞次郎宅邸,戰後由財政部接收,做為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宿舍,自 1960 年代即為自由主義學者之聚會場所,後開設茶藝館,並自 1980...

臺北機廠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北機廠的歷史,承襲自清代劉銘傳在臺推動洋務運動時建造的臺北機器局,為臺灣鐵道建設與維修設施近代化的濫觴。 2.為1930年代建造的臺灣第一座近代化鐵道修理工場,肩負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930年代基隆地區軍事要塞建築群之一,目前少數僅存之日式宿舍,具稀少性與歷史價值,值得保存。

社寮砲台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社寮砲台是自清領末期、日治時期起,基隆地區的軍事要塞,具高度的保存價值。

基隆要塞司令部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木山砲台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