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
- 客家委員會客語辭彙(已不適用) @ 客家委員會

客家辭義可能的腔調是四縣, 分類是虛詞, 客家音標是koˋnenˇ, 華語辭義是可能, 客語例句是佢目珠紅紅可能正噭啊過。.

分類虛詞
腔調四縣
客家辭義可能
客家音標koˋnenˇ
華語辭義可能
英語辭義ossibly
客語例句佢目珠紅紅可能正噭啊過。
客家例句語音
華語翻譯他眼睛紅紅可能才剛哭過。

分類

虛詞

腔調

四縣

客家辭義

可能

客家音標

koˋnenˇ

華語辭義

可能

英語辭義

ossibly

客語例句

佢目珠紅紅可能正噭啊過。

客家例句語音

華語翻譯

他眼睛紅紅可能才剛哭過。

根據名稱 可能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可能 ...)

# 可能 於 文資局古蹟 - 1

案件編號20100630000001
個案名稱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5
name: : 關塞
歷史沿革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本島西南端風櫃半島的嵵裡里。大山堡壘砲臺的位置在大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的基地上。大山堡壘砲臺的古蹟本體位於青灣的大山山頭上,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 大山堡壘砲臺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屬於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12座堡壘砲臺之一,也是澎湖創建最早的日式砲臺。最初做為砲臺的基地範圍,首見於明治34 (1901)年所繪的〈大山砲臺敷地收用圖〉包括:嵵裡澳嵵裡鄉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等官有地及民有地。完成砲臺登記後的土地總稱嵵裡第600番地,至大正時期又增加第613番地第613-2番地,權屬臺灣總督府陸軍經理部。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本區屬「陸軍總司令部台灣省營建管理所高雄分所」所有,後來變更為「管理機關陸軍總司令部」,成為青灣營區的所在地。青灣營區撤離後,依行政院97(2008)年3月14日院授財產接字第0970005892號函核准撥用,並限依仙人掌公園計畫相關設施使用。 在此之際,澎湖縣政府已委託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進行規劃,並於民國97 (2008)年7月完成《澎湖縣馬公市青灣風貌營造計畫規劃設計》報告書,將此營區定調為「仙人掌公園」。次年7月16日,澎湖縣政府將仙人掌公園納入「菊島觀光文化城活化計畫」,並依權責分工,開始由各局處分期進行相關工程,其中「配合青灣仙人掌公園計畫規畫研擬推動、工商活動招商」屬於建設局、工策會。並依規畫將仙人掌公園之開發分5期執行。 正當工程執行期間,文化局也開始重視該區內的文化資產,於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進行文化資產審議。於民國99 (2010)年6月30日以公告文號為〈府授文資字第1003700009號〉公告,「馬公大山堡壘砲臺」,屬於關塞類的縣定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為「非都市計畫區」,編地使用類別為「風景特定事業區」。所附地籍圖資料登載600-22地號地目為「雜」;613-27、613-28地號地目為「墓」。其位址約在東經119.55821693°;北緯23.52602654°。 根據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審議公告的〈古蹟指定公告表〉記載,本古蹟及其所定著土地之範圍為「馬公市嵵裡段600-22、613-27、613-28地號」。該地號今已變更為「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1594、1593地號」,但地籍面積不變。即以日治時期砲臺建築為主體,包括:「營舍、砲臺、觀測臺及各設施間的聯絡道路(路邊護土牆、水溝)等。」 明確的說,定著地上的古蹟本體計分兩部分: 1. 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的大山堡壘砲臺,包括: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1座,內含觀測所、指揮所、火藥支庫、砲側庫、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貯水所、掩蔽部、砲具庫、監守衛舍(已拆除)、廁圊(已改為現代化廁所)及入口大門等建築。 2. 建於大正9 (1920)年以15加砲之砲臺為原型,光復後由國軍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魯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1座,內含探照燈臺、廁圊、彈藥庫等。 不過,這其中並不包含大山新砲臺的兵舍、炊事場、監守衛舍、廁圊、糧食庫房、水井、儲水池及所在的定著土地馬公市嵵裡新段1562地號。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現況保存完整,角石築砌精緻,見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法令依據第2條第1項第1、2、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澎湖縣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號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4號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3號
經度119.55659
緯度23.526451
主管機關名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jpg
nam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澎湖縣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630000001
外觀特徵壹、大山堡壘砲臺的建築 初建的大山堡壘砲臺除了4座砲座及本體設施(胸牆、砲側庫、彈藥支庫等)之外,從國立公文書館C02030411600的檔案資料可知,應該還包括由砲工兵合同會議以〈軍事機密審議地第三號〉所建議的〈修正要領〉部分,該要領的內容如下: 一、加寬觀測所前的壘道,將彈廠移設於此; 二、適當增加右翼牆的厚度; 三、砲具庫退回將校室及掩蔽部右方,在附近適當擴大廣場,並將監守衛舍移建於此; 四、交通路基準線適當變更以減少填土工事。 換言之,觀測所前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將校室及掩蔽部右前方的砲具庫;左前的監守衛舍、廁圊及貯水所、門柱、哨兵舍應該都是該砲臺形成初期的防禦營造物。 到明治38 (1905)年為止,大山堡壘砲臺已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計有砲座含胸牆4座、砲側庫3間、彈藥支庫1間、觀測所1棟、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1棟;掩蔽部(含將校室)1座、砲具庫1棟、監守衛舍1棟、廁圊1棟、貯水所1處、門柱1處、哨兵舍1處、彈丸本庫之將校室1棟、兵舍1棟、彈丸本庫1棟、炊事場1棟、及臨時火藥庫1棟。 日治時期將堡壘砲臺及其附屬建築物通稱為防禦營造物。防禦營造物的種類繁多,且各有其職能。通常隨著各要塞及堡壘砲臺的基地大小及使用需要而有不同,一般常見的防禦營造物約可分為三大類: 一、戰鬥空間 指直接用來做為攻擊及防禦用的作戰空間,這些空間除了滿足戰術與戰略的要求之外,還要儘量減低外在環境對它的衝擊,因此不僅要針對軍事需求的操作與補給考量週全,還不可輕忽空氣對流及排水系統的順暢。 一般常見的戰鬥空間包括:1.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2.砲側庫;3.觀測所;4.指揮所;5.火藥支庫;6.彈室;7.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8.砲具庫等。 二、作息空間 指堡壘砲臺內將校及兵員的日常生活空間。一般而言,一個堡壘砲臺除了火砲精良、操作精準、補給充裕之外,將校及兵員等戰鬥人員也要有適當且充分的作息,才能在緊要時發揮戰鬥力量,因此防爆的預防措施、空間容量與大小以及對天候的掌握與控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般常見的作息空間包括:1.兵舍;2.掩蔽部;3.監守衛舍;4.廁圊;5.炊事場;6.儲水所及水井;7.盥洗室;8.糧食倉庫;9.醫務所;10.柵門及門柱;11.哨所等。 三、通信連絡空間 要塞間的各堡壘砲臺不論平時或戰時都需要保持密切的連繫,因此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連絡網,避免孤軍奮鬥及後繼無援是要塞布局上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有線及無線通信網還未誕生的時期,人們只靠步行、馬匹及多輪車輛做為交通連繫的主要工具。通信器材出現後,設備推陳出新,空間便愈顯複雜。一般常見的通信連絡空間包括:1.連絡交通路;2.軍用道路;3.電燈所;4.發電機室等。 以上這些空間會根據防禦體系的需要做若干的增減及大小的調整,茲就大山堡壘砲臺的三種空間依序說明於下。 一、戰鬥空間 1. 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 本堡壘砲臺係以清日戰爭日軍擄獲清軍所遺存之英製10"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為主砲,以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形式與基隆白米甕的砲臺遺跡相近)。各砲座均採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長12.2m,寬10m。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舊日軍砲兵及砲彈運送出入的孔道。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用胸牆環圍,胸牆多以混凝土構築,但從第一砲座的左後側還留有約1m長的堡嵌石殘跡看,原建的胸牆應為堡嵌石砌,後來因故損壞而改建為混凝土胸牆。從表面還留有條條模板痕跡及部分破損胸牆內部都有約5cm粒徑的黑色碎石研判,這後期修造的胸牆,應該是依照損壞的堡嵌砌石厚度而用碎石混凝土所灌注出來的。 現存的碎石混凝土胸牆中央較高(2.15m)兩側略低(1.3m),表面均已呈現間距較寬的裂紋。略高的胸牆上,做有退凹的弧拱形彈室(儲彈孔)3個,高寬均為1.3m,深46cm,彈室與彈室間距2.45m。孔外原有鐵板門罩住,以防砲彈潑雨受潮,如今均已佚失,僅存銹蝕的鐵質構件。由於儲彈孔的大小及形式仍為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時期的形制,研判胸牆修造的時間應在該火砲去除以前。 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砲架的圓筒形磨心設在圓弧胸牆的圓心上,半圓滑軌設在磨心之後,與磨心成同心圓形式。由於火砲、砲架、磨心及滑軌均已拆除,現場只留下凹陷的積泥及土中長滿的雜草。胸牆上的砲門及左右的隔堆均已長滿銀合歡、龍舌蘭及仙人掌,高度比人還高,成為視野及射界的障礙,因此也無法看出胸牆總體真正的厚度。胸牆外覆以厚土,可防砲擊,並將地表水排入山谷或外壕。 胸牆牆腳設有方形截面的石砌排水溝,可將砲座的地表水及儲彈孔的滲水導入溝中,利用向左右傾斜的溝底,將水導入砲臺左後及右後端的埋入式排水陶管(直徑約20cm),再排入砲臺下的排水明溝中。 砲座後緣有成排的緣石做為駁坎上端的收頭,兼供豎立鑄鐵欄杆之用,為防雨水滲入牆體,緣端還做有滴水線。但因大部分欄杆已被強力踹除,留下許多殘破的缺口及裂痕。 由於本砲臺採用的是固定式的平射火砲,砲座必須在制高點上,根據實測各砲臺的砲座高度雖略有不同,但駁坎大約都在2.63~2.70m之間。所以砲臺後的平直側不用車輪砲砲座常見的運砲斜坡道,而代之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減緩踏階的斜率,踏階分別以每隔一步(30cm)做一平臺(1.15m)的形式長短交互配置,成為日式砲臺也是本堡壘砲臺最為明顯的特徵。踏階及平臺的外側也設有與緣石相同形式的鑄鐵欄杆,如今多已破壞佚失,甚至連安置欄杆的踏階塊石都已缺損。 砲座與砲座之間用寬9.8m的橫牆(相當於清代砲臺的隔堆)區隔,橫牆的作法是在兩座砲臺相鄰側的胸牆間用土堆成高高的土丘,以使兩砲之間有一定的區隔。橫牆後側留有寬1.15m的通道使兩砲臺之間仍有連通路可以保持必要的連繫。但因,通道所在的位置正巧在砲側庫入口的上方,必須越過弧拱形的圓頂,因而使通道的地面形成隆起的弧面。 又因砲側庫入口通常靠在側牆邊而不在庫房的正中央,因此通道下的堡嵌牆隆起點便不與砲側庫入口的弧拱位置一致。根據日治時期砲臺的規畫多在兩砲臺間設一個砲側庫,因此這種作法只出現在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間。 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因為不須設砲側庫,所以橫牆後側的通道不但比兩側的寬(2.15m),地面也呈平直而不隆起。不過外緣的緣石仍做有欄杆,以防不慎跌落。只是大半殘斷銹蝕或遭拔除。 2. 砲側庫 位於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之間的砲側庫,是用來儲存砲彈及藥包的場所,其構造形式和一般日式砲臺相同,採用對錯的雙入口,以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由於砲座較高,所以砲側庫設在兩砲座之間橫牆的下方。砲側庫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0.23m及10.27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96~5.88m,扣除室內淨寬,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均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只是在地坪重作後已將排水溝及陶管堵塞。 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連鐵柵欄都已嚴重銹蝕。 3. 觀測所 觀測所是用來觀察敵情動靜並測量攻擊目標的設施,通常設在砲臺左右兩側或附近適當的地點,不論設在那裡,至少都要能觀測到砲臺前方所有的射界,必要時得設置兩處。觀測所通常儘量靠近砲座,離最近砲床中心約在20m以內,其最遠距離依據「武式測遠器」設置要領及性能而定。 觀測所以厚約2cm之鋼製圓蓋掩蓋,並以數支鋼製支柱支撐,做成固定圓塔,周圍開設推拉窗戶,開口應能容易觀測砲臺全部的射界範圍。爲避免妨礙測遠器的操作,支柱厚度通常為1cm,且為長方形斷面之角柱,但柱下方的混凝土牆厚度通常為2m至3m。窗臺除安成排的銅質滑輪外,滑溝還設有小排水溝及排水孔,以便將雨水導入牆腳的排水明溝,再用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出室外。 鋼製圓蓋掩蓋的屋面下,做有由扇形板依原新作放射性拼接而成的木板天花。每兩塊木板的拼接處,都留有一長一短的直條形通風孔,以利室內散熱通風。每片木板上可見裡、中、外三道釘頭,成同心圓整齊排列。最外一道是木板最寬的部分,每片有釘頭三處;靠內稍窄部分,每片各有兩個釘頭;到了最裡層每片只用一個釘頭。從釘頭的存在推測,天花板與鋼製圓蓋間應三圈桷料存在。桷料裡端與圓心間留有一定的孔隙,中央再用12個釘頭將圓板固定封實,做為圓頂的收頭及安鎢絲燈泡及燈座的面板。由於中央面板已有一半佚失,從缺損部分可以約略看到內部的構造與材質。天花板用白色油漆粉刷二度,但在一些破損處還可發現藍色斑點,說明一度曾有色系的改變。 觀測所中央設混凝土圓型桌臺,以便安觀測用的「應式測遠機」。從表面粉刷完整看,應為駐軍重新粉刷過。觀測所內牆面設有凹龕,以供存放測遠機相關機材。入口大門為雙扇弧形鋼門,惟今已佚失。由於全用鋼板構成,受海風影響銹蝕容易,因此昔日的駐軍便用水泥將整個鋼製圓蓋由頂至牆全部封住,因此外觀上不容易看出鐵堡的意象。所幸,這一類的觀測所在澎湖島要塞從完整到破壞的案例(如拱北砲臺、西嶼西堡壘、西嶼東堡壘、西嶼東臺等)還留存不少。 由於未受到適當的養護,在海風及雨水長期的侵蝕下,大部分的鋼材多已嚴重銹蝕,表層剝落嚴重,滑動鐵板窗已無法正常開啟,滑軌銹蝕嚴重至僅存銹塊,只有銅質滑輪表層生銅綠。銹蝕的鋼板氧化後體積增加,使增作的混凝土表層龜裂,碎塊剝落,以致有影響安全之虞。 由於觀測所所在的位置稍高,因此有砌造整齊的玄武岩樓梯踏階可連通上下。踏階的作用除了提供上下之外,還有將高處的地表水導入邊溝進入主排水系的功能。由於長年廢棄未加保養使用,觀測所四周都已長滿銀合歡,應有的視界已被完全遮蔽。 4. 指揮所 位於觀測所左下方的指揮所,為一穹窿頂構成的密閉空間,右上方有30cm 直徑的傳聲陶管與觀測所連通,以便將觀測所得的資料口傳至指揮所後加以演算,並將數據傳給砲座上的砲手。為保持內部空間的乾燥,除入口設有進排風口外,地面也都有小排水溝,以便將水導至戶外的排水明溝。然而大門佚失使潮氣滲入,內牆長滿青苔,有微生物滋長跡象。 5. 火藥支庫 位於指揮所右下方的火藥支庫,位居大山堡壘砲臺的最左側,其位置與火攻作業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息息相關。由穹窿頂構成密閉空間的室內,是用來儲存及供給整個砲臺的火藥及藥包的場所,為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也採用對錯的雙入口。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1.27m,比砲側庫略深1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88m,扣除室內淨寬後,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左右。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也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已嚴重銹蝕。 6. 彈室 彈室通常設在堡嵌牆內,由於是用來放置可以射擊的砲彈,因此高度都以砲彈的尺度為基準。外形成弧拱形,深度與砲彈直徑有關。在第一砲座左側與第四砲座右側踏階下平直的堡嵌牆上,各設有彈室兩個及插旗桿用的石旗桿座及旗桿鐵箍。而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有橫面較寬的堡嵌牆,牆上則設有櫛比鱗次的拱形彈室共9個,不僅造型壯觀,也是澎湖島要塞其他堡壘砲臺所罕見。 彈室前都設有排水明溝,以便與砲座堡嵌下的排水溝相連,加上樓梯踏階端頭及外側也都設有排水明溝,形成整個砲座下通往貯水所的主要排水系。不過,為了減少跨越排水溝造成人車上下的不便,樓梯踏階端頭部分及彈室前端的溝面,都有數塊拼成的玄武岩石板覆蓋。 7.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是火工作業的主要空間,由於危險性較大,一般都設在有斜坡橫牆邊,本堡壘砲臺則設於三面都有堡嵌牆環圍的空間內。火工作業包括彈頭、藥筒、藥包、信管及裝填藥作業等,作業空間必須寬大、通風良好,且具完整的防潮及排水性能。 依現場丈量,本作業空間總長15.11m、寬6.06m。屋頂用和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室內用鐵小屋組(人字屋架)共9架構成。鐵小屋組以L形截面的角鐵材料為主,除外框由合掌(上弦)及小屋樑(下弦)構成的三角形外,中央不用真束而加一組W形方杖構件組成。L形截面的母屋(桁檁)彼此間用鐵質加勁板接合,全部採用圓頭鉚釘固定。鐵小屋組之上,採用日治時期典型的金摺(metal laths)天花,其作法是以4.5cm~6cm厚的混凝土內加金摺或鋼鈑網目(兩端有V形接手的網目鐵鈑)做成類似今天的鋼筋混凝土板式結構的薄板,其上再用土茸瓦棧掛文化瓦,形成既有桷料的承載力又有抗張力的結構。混凝土砌造的外牆,四隅角都有長短交砌的隅角石。隅角石外露的兩面,四周凹鑿中央突起,使凹部形成類似寬勾縫,以增加視覺的厚實感。 牆上留1.78m寬的大門一扇,四周開窗10樘,使室內保持明亮,通風良好。窗扇採內框式,將大於窗洞寬一倍的窗框固定在牆後,框內用單扇橫拉窗,當窗扇開啟並開至牆後時,窗洞便可以全寬開啟。與一般嵌於牆內的雙扇推拉門只能開啟半寬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日式砲臺內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只是目前所有的門窗扇都已佚失。從內壁觀察,大部分的拱型窗洞下都有修補痕跡,有些連弧拱都被補平,說明原有多扇門被封填檻牆後改做窗用,因此這幾扇窗就沒有內框式的特質。 8. 砲具庫 砲具庫為儲藏火砲之附屬品、預備交換品及砲臺用工具的地方,通常設在各堡壘砲臺內適當的位置,以木造或磚石造為主,四周設有排水明溝,建築物寬度約5.4m,其長度依砲種而異,面積自然也有差異: 重砲 每門火砲12m2 輕砲 加農砲18m2、速射砲為9 m2、臼砲12 m2 現存的砲具庫原規劃於觀測所附近,後經修正改設於掩蔽部之前,並與監守衛舍相對。砲具庫總長15.17m,總寬6.15m,合計面積約93.3m2,較規範值48m2或72m2大,這可能與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構件複雜且非日本國產,必須有較多的火工作業有關。 坐西北朝東南的砲具庫,位於大山駁坎下方,距背牆2.04m,右與掩蔽部相隔4.62m,左與稍高的道路相隔2.0m。屋頂採用「切妻造」,目前屋頂已佚失,牆面用硓𥑮石砌,裡外水泥粉刷。四隅角用玄武岩整砌的角隅石做為角柱,外牆損毀嚴重,山牆大部分倒塌。門窗都用弧拱形,框、扇皆已不存。從起拱高163cm、拱券頂高183cm的東南向大門觀察,當時的日本兵平均高度約在160cm。從散落一地的石塊與水泥塊研判,室內地坪已經破壞。 二、作息空間 1. 兵舍 兵舍之配置及設備要領,依〈要塞補助建設物之規定〉辦理。一般以磚牆或板牆搭建,屋高約地上9尺(2.7m)、寬18尺(5.4m),常依住宿人數而定。屋頂通常用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 根據〈澎湖島要塞補助建設物履歷〉的記載,大山堡壘砲臺的兵舍、將校室及炊事場建於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同年12月9日完成,其中將校室1棟計7.5坪、兵舍1棟81坪、炊事場1棟36坪。這些建築究竟在甚麼位置,由於自日治時期以來諸多變易,已難找尋。不過,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可以發現在,有兩處較為可能存在的地區。其一是營區入口主要道路西側,但多已改建,原貌難辨,且離砲臺較遠,可能性不高。其二是位於掩蔽部東南側的4棟建築,即營區入口主要道路的端點上,可能性較高,可惜已被拆除,原基地改建為金琥仙人掌花房,連遺跡都已不存。 2. 炊事場 炊事場通稱廚房,通常設在堡壘砲臺附近的適當位置,有時受到地形和位置的限制,也可能設在堡壘砲臺內,面積約50m2。本堡壘砲臺則有1棟36坪。可惜今已不存。 3. 掩蔽部 掩蔽部分為將校室與兵士室,計由3間構成,室內淨寬均為5m,左側兩間兵士室進深8m,右側單間將校室進深5m,室內天花均做弧拱形,起拱高度為1.7m,至拱頂最高點為2.93m。兩間兵士室間有寬1.2m的拱形門洞相通;兵士室與將校室間也有1.4m寬的門洞相連,各空間末端的天花上都有30cm直徑的排氣管通至屋頂。 正面入口牆厚約50cm,中開一門二窗,原係鐵板門構成,如今已被改為雙開木門及木窗。其中的木門應為外開,如今已改為內開,並在入口地面加做12cm×15cm的水泥砂漿門檻。 中門上方有30cm直徑的排氣孔,下方左右側設有寬12cm、高52cm、深71cm截面成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便和排氣孔、排氣管達成自然通風的效果。如今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及排氣孔都已用防蟲網包被,排氣孔中還添加了機械排風設備。 室內外混凝土面原已破損開裂嚴重,如今已用水泥砂漿補平重新粉刷色漆。國軍原有的噴漆標語已被覆蓋,僅存非常模糊的輪廓。室內已加設電器管線及燈具,均採用釘在牆上的明管。 掩蔽部上層的屋頂結構及覆土已被龍舌蘭及仙人掌覆蓋,掩蔽部正面上方有砌石擋土牆,其內部結構則無法得知。不過從日治時期的日本築城史記載及本所在新北市瑞芳區四腳亭砲臺的修復經驗得知,掩蔽部的構造應為連續的混凝土拱券結構(當時還沒有發展出鋼筋混凝土),每一間的拱腳立於厚約1.0m的垂直牆體上(日文稱為腳壁,見《日本築城史》頁72),腳壁用硓𥑮石或磚砌造。 拱頂為多拱連接的拱形屋頂,厚約1.1m。屋面用柏油二度做為防水層,然後在谷溝處鋪20cm直徑的半圓形陶管,陶管上鋪30cm厚的礫石層,其上全面鋪細沙做為透水層,最上面再覆防敵彈爆炸的覆土層及植栽。半圓形陶管前端通至掩蔽部上方的擋牆,利用突出的接水石及7.5cm直徑的落水管,將水導入入口前端的排水明溝(寬25cm、深25cm)中。然而,這種構造方法,通常不為國軍所知,以致接水石及落水管佚失也不再補充,或索性用混凝土將整個導水系統包被,導致轉角接合處滲水。 4. 監守衛舍 監守衛舍是執行衛戍勤務的哨兵日常棲息的場所,通常位於堡壘砲臺的入口大門附近,平面多呈長方形、L形或凹字形,磚石構造、木屋架及瓦屋頂,犬走外設排水明溝。 監守衛舍的室內空間,由玄關、廁所、居間、廚房、浴室等構成。入口位於左前方,內有玄關及大、小便所各一,並有小拱門可通室外。玄關右側為居間,是供哨兵居住的空間,採用高架木地板,上鋪榻榻米。木地板下方四周的外牆,開有透氣口,利用空氣的對流來維持木地板的乾燥。 居間右後方設浴室、廚房、煙囪,水槽及大竈,廚房後有門通室外。換言之,監守衛舍是一個生活上能獨立運作的居室空間。可惜這些都已被拆除,並在其上依原有空間大小改做成8.5×14.55m、三面石砌牆(高120cm)的休憩平臺。 5. 廁圊 廁圊是日治時期堡壘砲臺廁所的通稱,主要是用來提供兵員如廁之用,一般 都設在入口大門附近供哨兵使用或兵舍旁供將校及兵員使用。堡壘砲臺通常以25名兵員設大便所1個,小便所則以每100人長1m的比例建造,將校用廁圊有時另外設置。 現存的廁圊坐東北朝西南,面向砲臺入口通路及掩蔽部,總寬3.48m、總深6.85m,39cm厚的外牆以硓𥑮石砌造,表面水泥粉刷。屋頂通常用弧拱形拱券或兩坡水木造瓦屋面的「切妻造」,但因屋頂已全毀,山牆部分破壞,以致究竟是弧拱形拱券或切妻造已難判定。 從入口大門在正面的位置偏右,可知左側應為大便所,右側應為尿槽。日式砲臺的廁圊,大便所都用木隔間及木門,外牆上設通風小窗,下設掏糞口。尿槽緊挨牆邊,為整條馬蹄形凹槽的溝槽,一側有站立用的立臺,槽向後側或中央傾斜,壁端留一圓孔通至室外,以便將尿液導入位於犬走上的集尿坑。外牆上也設通風小窗,數量與大便所同。 本堡壘砲臺所做的大便所從側面的通風小窗及掏糞口(28cm×28cm)觀察應為6個。通風小窗及掏糞口上方都有突出的塊石雨庇;尿槽的通風小窗也是6個,雨庇作法與大便所相同。為加強結構在廁圊的四隅角都有砌作整齊但錯砌的玄武岩隅角石。 現有的廁圊已被全面改造為現代化廁所,並以磚牆將室內分為前後兩大間。前為男廁,設馬桶便所兩間、小便斗兩個;後為女廁,設馬桶便所3間。前後入口都設有雙向開合門。為保持通風避免增加牆體荷重,在廁圊四周用8根立柱的獨立木屋架做成兩坡水屋面。 6. 貯水所及水井 由於每名守兵每日給水需求量約為20公升,其中包括飲食用水至少3公升,因此堡壘砲臺內的貯水所需儲存供所有駐守兵員30日用的水量。在無淡水水源的山地,貯水所通常以收集雨水為給水的主要來源。雨量依各地氣候的年降雨量不同,其計算的依據各異。但因雨量中有一半滲入地表或因暴雨溢流而減量,故只能以年降雨量的二分之一計算,同時要以一年中雨量最少季節的數據做為貯水量計算的基準。 貯水所除貯水池外設有沉澱池、過濾池以及能取得守兵所需水量之汲水井。為免遭受敵軍轟炸破壞,一個堡壘砲臺通常設有至少兩口的汲水井。與貯水所連通的雨水排水溝,溝緣係用堡嵌石砌,寬約28cm~30cm,底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截面,其上覆蓋15cm以上直徑的半圓陶管(本工程採用約21cm直徑),做為淨水流通的管道,並流入貯水所的貯水池中,再經過沉澱池與過濾池的澄清與過濾後,流入大型的貯水箱中存供日常使用之需。 大山堡壘砲臺的貯水所淨寬6.7m,進深3.2m,後、左、右三面用深47cm的堡嵌石砌造成垂直的牆面,以與較高的土丘分隔。精確的說,貯水所是由土丘挖出來與道路面平齊的凹地。矩形平面的貯水所計由兩大部分構成:有水井口的地下貯水箱及凸出地面的正方形貯水池。 建於地下的貯水箱呈長形平面,兩端及箱頂呈弧形,長邊與道路呈直角。貯水箱平直部分長5.01m,加上兩凹弧的最長長度為5.92m;淨寬2.97m,井口含淤泥的總深度至少在3.93m以上,箱內淨高至淤泥面上總深度為3.29m。井口位置在貯水箱弧頂上,井口呈管形,外徑90cm,內徑60cm,管頂測到淨水池頂的高度用雷射測距儀測得管深2.02m,距路邊的排水溝內緣約1.8m。 貯水池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6m,突出地面約9cm~16cm。平面中央分隔兩個寬1m的長形平面,面外的空間為長2.3m、寬1m、深1.55m的貯水池,用來儲存由排水溝引進的水。面內的空間用30cm厚、60cm高的牆將池子再分為相等的兩口水池,分別為過濾池及沉澱池,長寬各1m、深1.17m,用來將貯水池中的水經過過濾及澄清後流入貯水箱中,各水池均有陶管連通。 自來水引進後,由於水質淨化,已無過濾及澄清之必要,遂將這3口池子改為蓄水池使用。並由道路下接PVC水管至池的左方,用水泥糊成不規則形的柱狀物,並加裝水龍頭,以便讓水流入池中。為防水溝水流入池中及各池水之流通,還用水泥將各個陶管封閉。 不論水井或貯水池,原來都有頂蓋蓋住,以防雨水滲入或避免兵員跌入。有了自來水以後,貯水箱的功能消失而不再使用,井口也不再封閉,逐漸成為雨水、地表水、汙泥、垃圾及雜物堆積的場所,也成為丟棄彈藥或廢車架等地投棄場,直到仙人掌滋生後,才無人為雜物的丟棄,但卻無法避免雨水及汙泥的淤積。 三、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是堡壘砲臺與堡壘砲臺之間主要的連絡軍道,依所在的位置而有距離長短之別,除非有特殊用途,一般都以3m寬為度,且應便於兵器彈藥之移動、補給及交換,同時也做為部隊出入的孔道。 如為坡地則以不超過1/6的緩坡為原則。路面用碎石級配或土路,道路兩側都有設有邊溝。邊溝的形式澎湖島要塞多用玄武岩方錐形堡嵌石砌,溝寬約在28cm左右;基隆要塞則多用砂岩長條形塊石,溝寬約在22cm左右。溝深依道路坡度及陰井調整。溝底多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形截面。 大山堡壘砲臺基地內原有連絡軍道多條,儘管事過境遷,在各時期不同的使用下已有不少改變,但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仍可約略看出,應與紅色箭頭所示相去不遠。後因做為國軍青灣營區使用,道路已做了使用上的改變。 營區廢棄後至指定為縣定古蹟之前,又被規劃為仙人掌公園,且前後歷經四期工程的興築,大部分連絡軍道都已重新規劃整建成為園區道路。經現場勘查發現,目前尚餘未開發的軍道一條,位於基地東側,是該砲臺連通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起工、同年12月9日竣工的彈藥本庫的連絡道路,也是通往雞舞塢堡壘的舊路。後來彈藥本庫雖然改建為海軍陸戰隊訓練基地使用,但因駐紮軍種不同,這條路可能是因為使用率不高而被保存下來。目前路邊的日式排水溝雖然部分被積土淹沒,但其寬度及斜率,尚無太大的改變。 2. 軍用道路 軍用道路依照日本要塞輔助建設物之規定分等級。一等道路包括:由要塞司令部通往司令部管轄之倉庫、兵營、彈丸、火藥、糧食本庫、大修理所、堡壘團、停車場、國道等之道路;由司令部所轄之倉庫通往彈丸、火藥本庫、火藥支庫、堡壘團之道路,以及搬運砲戰砲前往堡壘團中樞之道路。二等道路包括:連絡相鄰堡壘砲臺的連絡交通路;由火藥、糧食支庫通往堡壘砲臺、由糧食本庫通往糧食支庫、或由大修理所通往小修理所之道路。三等道路:前述以外通往必要各點之道路。軍用道路通常因應地形於一側或兩側設排水明溝,必要時設橫斷排水溝,路面凸形約1/30,因應地質以適當物料牢固建造。 明治34 (1901)年9月26日築城部澎湖島支部完成大山砲臺與雞母塢山砲臺間的交通路,成為兩堡壘砲臺之間的主要連絡通路。儘管今天仍存有兩張當時的〈交通路敷地之圖〉,但因地形地貌及交通狀況經過百餘年的變革,其詳細位置、內容及形式已無法得知,即便是有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但因仙人掌公園的道路都已重新規劃,原有的道路已難分辨。
室內特徵貳、大山新砲臺的建築 和大山堡壘砲臺一樣,利用日治時期部分未興建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而於民國41 (1952)年以澎湖防衛部馬公要塞第三期工事編號96改建的大山新砲臺,也由戰鬥空間、作息空間及連絡空間等三部分構成,但內容已有很大的不同。 一、戰鬥空間 1. 砲座、胸牆、橫向通道 本砲臺係國軍以大正時期原規劃為十五加砲之砲臺為原型,配備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的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虜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各砲座也採用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橫向通道。各砲座大小約略相同,長6.55m,寬7.1m。橫向通道在砲座後,寬2.75m,用來串聯4個砲座,以使彼此間可以互通訊息,相互支援。 砲座用水泥鋪築,前端設方形砲床,其中3座已被挖除,只留下填平的覆土及滋生的仙人掌及雜草。由左起算的第四砲座,仍殘留有2.5m見方的方座形鋼板座,其上隱約可見一圈凸邊及20顆螺栓固定的痕跡,是瞭解本砲臺構造最好的資料。根據日治時期的火砲資料研判,應為架高射砲用的圓錐臺砲架的底座,只是圓錐臺砲架以上的部分及配備都已不存。目前在第二砲座的覆土流失,可約略看出凹50cm深且較方形砲床大的圓形座槽,應是挖掘基座時留下的坑洞,但也有可能是後來改變裝備後遺留的殘跡。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有胸牆環圍,胸牆高約1.15m,多以堡嵌石3~4層砌築,作工已不如大山堡壘砲臺細膩。砲座左側的胸牆上有彈室1個,寬100cm、高51cm、退凹28cm,內側刻槽3道,各寬6cm、深4cm,用途待考。砲座與砲座間的橫牆(隔堆)寬13.2m,背面已用水泥牆砌造。胸牆下有30cm寬的排水明溝向後連通至橫向通道的路邊排水明溝,這些水溝都用水泥砌造。橫向通道邊有高2m的背牆及凹龕做為儲藏室。 背牆後還有兩道由水泥邊牆所砌築的進出路,做為與連絡交通路相通的運補孔道,也是砲臺的主要出入口。只是長年人跡罕至,銀合歡、仙人掌及龍舌蘭等植物滋長茂盛,幾達全部被淹沒、無法進出及清楚的辨識構造物的程度。所幸經本團隊僱工清理後,已能約略看出砲臺的基本樣貌。 2. 砲側庫 新造的砲臺已無日治時期日式砲臺所常見的拱砌砲側庫存在,改在橫向通道的背牆上,用方形的退凹空間或凹龕做為儲藏室。 3. 探照燈臺 位於大山堡壘砲臺的最高點,空照圖標高為32.7m的山頂平臺。在大山砲臺初建或新砲臺續建時期,並沒有探照燈臺建造的相關資料存在。但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我軍政部第四要塞調查組,由海軍臺澎要港司令部葉心傳主任、林鴻奎組長、陳中堅營長及日方潑剌部隊長鵜飼源吉大佐,共同調查澎湖島要塞,並於民國35 (1946)年2月提出要塞調查一覽表,其中大山砲臺部分僅存陸軍彈藥庫(即今存之掩蔽部)及舊砲臺。至於工事位置種類數量一覽表中仍稱「圓頂」的工事,留有高射砲位2位、觀測所1處、指揮所1處、探照燈臺1處。就此觀之,現存的探照燈臺應為後期的產物;如從建築結構看,其以亂石砌為主的石砌方式已與明治時期砲臺的作法有很大的差別,但與以下將敘述的大山新砲臺作息空間很接近。因此判斷應為大正時期以後所增建。 就配置上看,探照燈臺位於平臺的西北側,呈長方形平面,軸線方位與新砲臺的首線一致,採坐東北朝西南的坐向。西北有寬1.94m 的石砌通道及寬1.82m用來上下陡坡的階梯可通達大山砲臺的步兵道,再通往山下坡谷的作息空間。由於作息空間已被仙人掌公園規劃為仙人掌產業產銷中心,因此這條陡峭的山路已被重新整理為帶扶手欄杆的塊石砌山路。 探照燈臺東南有寬3m的斜坡道可通大山堡壘砲臺、掩蔽部及舊大門入口,由於這一段坡度平緩,儘管沒有堡嵌石砌的邊溝,仍可看出是供輪車上下用的補給通道。只是一度因無人出入,而被仙人掌及銀合歡占滿。最近因仙人掌公園規劃整理排水系統的需要,仙人掌及銀合歡已被清除,補給通道的輪廓再次展現。 探照燈臺本體為一凹入地下的掩體空間,前有左右截角的馬蹄形平面,東、西、北三面用厚33cm的石砌牆面環圍,南面為沒有石砌牆且較平坦的開口。石砌牆內側就是探照燈室,平面也成馬蹄形,主入口在東北面,燈室牆厚42cm,亂石砌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構造,四周與石砌牆有65cm寬的間隔,做為人員走動的掩體壕。 由於位於海邊,混凝土已因鋼筋銹蝕而爆裂,樑、柱、入口雨庇及樓板都已倒塌。不過,在離地高約72cm處,還可以看到造形完整的混凝土窗臺。從其寬度也可以知道這兩個窗洞都是1.36m寬,再從砌牆收邊觀察,門洞寬度應為96cm。 探照燈臺前方因有左右截角,成為三面不設窗扇的大窗洞,用來使探照燈有橫掃海面視角的廣度。正因為這個面寬太大,使結構沒有足夠的支承力,加上鋼筋銹蝕爆裂,成為結構破壞的主要原因。窗檻下,留有32cm見方的排水孔,可以使室內積水流入牆邊的排水溝中。由於牆體及柱樑倒塌過半,使現況宛如廢墟,但從其構造的構成及掩體配置看,仍不失其昔時一度壯觀的風采。 探照燈臺後方,與入口相隔2.91m處有正方形廁圊一座,面寬2.54m,牆厚40cm,背側牆下有35cm×57cm的掏糞口一處,79cm×92cm的集尿池一口。為便於掏糞作業,背側與掩體牆間寬達1.26m。儘管掏糞口、集尿池清晰可見,但室內隔間及廁圊形式已因屋頂及牆體倒塌而被混凝土塊及石塊所覆蓋。 探照燈臺西北側,地面上有一塊96cm寬的水泥土臺,可能是做為指揮觀測的平臺。與西北側陡峭坡地不同的東南側,是一片平坦的空地,可能是做為機動性防衛的空地。前端不遠處有哨所一座,已被平整的水泥塗刷過,屋頂全無,僅存ㄩ字形牆體,內牆一角還留有凹刮的「一七四梯次」、「不深」、「志河」等字跡,具見證軍事生活之價值,採哨所維持現狀,字跡應加保留。 二、作息空間 作息空間仍沿用砲臺東北凹地大正時期所建的石頭厝群。說它是石頭厝群,是因為這些建築都用矩形平面,彼此的鄰棟間距不寬,空間配置感覺相當密集;又位於同一個凹谷地,群聚成完整的作息空間區。 且各棟建築都以黑色的玄武岩塊石採亂石砌工法砌造,較大的建築在四個角隅下端還做有約略外擴的弧形放腳,但門楣、窗楣、窗間柱、雨庇、平屋頂及部分室內梁柱等則用鋼筋混凝土造,整體造形特徵明顯。茲說明各空間的形式及內容如下: 1. 兵舍 兵舍位於本區基地西南,長13.4m、寬10.2m,坐西北朝東南配置。除厚45cm的牆面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外,屋頂部分已改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內加鋼筋混凝土柱樑。門楣、窗楣、窗間柱也用鋼筋混凝土造。 兵舍以中央走道將室內空間分為左右居室,走道兩端設入口大門。內立四柱將居室分為6大間,各居室外牆都開長條形大木窗,邊間兩側也開形式相同的大木窗,只有中央間開在窗楣下用窗間柱分隔成雙連木窗,成為這座建築外觀的特色之一。從已損壞的現場跡象看,各居室都有抬高的地板面,以便安置榻榻米。為使地板面具有防潮的功能,各面外牆的長窗下設有鋼筋混凝土窗臺,窗臺下再開通風窗洞,以維持地板下良好的通風。 現存的兵舍,所有的木門窗都已被拆除,部分長窗已用石頭封填。從目前尚存一樘木窗觀察,應為另開有下窗的上下錘窗。門楣、窗楣、窗間柱的混凝土爆裂,銹蝕鋼筋裸露。部分牆面都有剪力破壞的龜裂或部分已被水泥塗刷汙損。 室內損壞相當嚴重,樓板開裂嚴重,保護層因鋼筋銹蝕而脫落,樑柱鋼筋外露,碎塊及垃圾掉落滿地。柱間用玄武岩改砌矮牆,外加水泥粉刷。室內粉刷牆體開裂,苔蘚孳生,表層剝落。整體看來,結構已達安全堪慮的程度。 2. 炊事場 炊事場距兵舍外牆約3.63m,長7.15m、寬5.31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和屋頂今已不存。 炊事場左前及右後各有圓形大水井一口,水井邊有方形儲水槽兩座,做為取水的水源。左右山牆中央都開有一扇大門,以便連通兵舍、水井及儲水槽。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左窗被國軍用紅磚封閉,窗檻下的檻牆損毀嚴重。其餘窗檻、窗楣也都有混凝土爆裂、鋼筋裸露情形。 3. 監守衛舍 位於最左端的監守衛舍,呈正方形平面,坐西北朝東南,長寬均為8.02m,距方形儲水池約1.2m。厚45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前後山牆各開大門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大門已被封閉,僅留後門可以出入,室內已無隔間,形如空屋。與以往的監守衛舍不同的是,廁圊不設在室內,而在室外的左側約1.85m處,長寬均為2.54m,大門朝向監守衛舍,由於內部磚石雜物堆積,無法看出室內空間的配置,不過從背牆上所開的雙窗看,應為大小便所各一的小型廁圊,僅供監守衛舍裡的兵員使用。 4. 廁圊 廁圊位於炊事所後面約6.75m處,與兵房相距5.38m,是提供兵舍及炊事所的兵員使用的公廁。厚48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現場左右山牆都留有矩形出入門洞,但一面已被封閉。室內配置已無法明辨,不過從門洞偏一邊看,應為1尿槽、3便所的小型廁圊。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屋頂、甚至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 5. 糧食庫房 糧食庫房在廁圊左側3.63m處,長5.2m、寬4.37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向廁圊的前山牆開大門一扇,兩側各開窗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室內無隔間,形如空屋。 6. 水井及儲水池 由於在低窪的谷地可以掘井,因此大山新砲臺不再採用集山水入坑的辦法,而改在這一區內掘了兩口圓形大井,炊事所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6m,周圍用22cm厚的井緣隔起,道路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1m,周圍用20cm厚的井緣隔起。高起的井緣可以防地表水流入,兼做防兵員跌落的擋牆。由於井非常深(12.80m及12.30m),水面至少在6.39~7.46m以下,汲水不便,因此在周邊設有大小兩個方形的儲水池,大儲水池的長寬是4.26×4.23m,小儲水池的長寬則是2.58×3.15m,深度大約1.5m。電器發達後,兩口水井已改用馬達抽水,因此在井邊可見PVC管及電動馬達。 7.四周環境 本區位於斜坡谷地,除兵舍較高外,其餘建築所在呈緩坡下降,為與新作的石板路相配合,四周用矮牆圍起,靠坡地部分則可見日式石溝砌法的舊溝。並利用舊溝使本區的地表水匯集流入排水溝後再導入較低的生態池中,經過分解與淨化的過程,再溢流入縣道的大排中。生態池除做成池形外,還用蜿蜒的水道將水的重力加速度降低,形成功能與美感兼具的淨水設施。 三、通信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大山新砲臺的主要連絡交通路,在砲臺的東側及東北側,位於半島西側的稜線上,西可連風櫃,東與大山堡壘砲臺的步兵道連接,可通嵵裡。只可惜這條沒有邊溝的連絡交通路,在長期無人使用下,已無法明顯的辨別道路的蹤跡,而被近年所做的步道所取代。 2. 軍用道路 大山新砲臺初建時的軍用道路已無蹤跡可循,尤其在近年地景的開闢下,軍道的路形已無還原的可能。
使用情形閒置。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主要建物周圍銀合歡雜草覆蓋,需定期派人員巡邏,以利掌握建物損壞狀況。
現狀建物主體保存尚完整,目前標的閒置中。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9261141#134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83號
公告日期: : 2010-06-30 15:38:31.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95號
公告日期: : 2010-07-22 00:00:00.0
not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指定為本縣古蹟之修正土地地號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106ec8bd-d0d9-4e51-9490-a6015ac78073/公告公文.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3eb8b023-9ad8-4096-a134-11d21b7527a0/公告公文(歷次).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06/38a5e5d4-8eed-4738-a156-caf38d22bcc4/地籍資料.pdf
repImgId1422
案件編號: 20100630000001
個案名稱: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5
name: : 關塞
歷史沿革: 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本島西南端風櫃半島的嵵裡里。大山堡壘砲臺的位置在大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的基地上。大山堡壘砲臺的古蹟本體位於青灣的大山山頭上,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 大山堡壘砲臺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屬於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12座堡壘砲臺之一,也是澎湖創建最早的日式砲臺。最初做為砲臺的基地範圍,首見於明治34 (1901)年所繪的〈大山砲臺敷地收用圖〉包括:嵵裡澳嵵裡鄉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等官有地及民有地。完成砲臺登記後的土地總稱嵵裡第600番地,至大正時期又增加第613番地第613-2番地,權屬臺灣總督府陸軍經理部。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本區屬「陸軍總司令部台灣省營建管理所高雄分所」所有,後來變更為「管理機關陸軍總司令部」,成為青灣營區的所在地。青灣營區撤離後,依行政院97(2008)年3月14日院授財產接字第0970005892號函核准撥用,並限依仙人掌公園計畫相關設施使用。 在此之際,澎湖縣政府已委託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進行規劃,並於民國97 (2008)年7月完成《澎湖縣馬公市青灣風貌營造計畫規劃設計》報告書,將此營區定調為「仙人掌公園」。次年7月16日,澎湖縣政府將仙人掌公園納入「菊島觀光文化城活化計畫」,並依權責分工,開始由各局處分期進行相關工程,其中「配合青灣仙人掌公園計畫規畫研擬推動、工商活動招商」屬於建設局、工策會。並依規畫將仙人掌公園之開發分5期執行。 正當工程執行期間,文化局也開始重視該區內的文化資產,於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進行文化資產審議。於民國99 (2010)年6月30日以公告文號為〈府授文資字第1003700009號〉公告,「馬公大山堡壘砲臺」,屬於關塞類的縣定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為「非都市計畫區」,編地使用類別為「風景特定事業區」。所附地籍圖資料登載600-22地號地目為「雜」;613-27、613-28地號地目為「墓」。其位址約在東經119.55821693°;北緯23.52602654°。 根據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審議公告的〈古蹟指定公告表〉記載,本古蹟及其所定著土地之範圍為「馬公市嵵裡段600-22、613-27、613-28地號」。該地號今已變更為「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1594、1593地號」,但地籍面積不變。即以日治時期砲臺建築為主體,包括:「營舍、砲臺、觀測臺及各設施間的聯絡道路(路邊護土牆、水溝)等。」 明確的說,定著地上的古蹟本體計分兩部分: 1. 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的大山堡壘砲臺,包括: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1座,內含觀測所、指揮所、火藥支庫、砲側庫、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貯水所、掩蔽部、砲具庫、監守衛舍(已拆除)、廁圊(已改為現代化廁所)及入口大門等建築。 2. 建於大正9 (1920)年以15加砲之砲臺為原型,光復後由國軍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魯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1座,內含探照燈臺、廁圊、彈藥庫等。 不過,這其中並不包含大山新砲臺的兵舍、炊事場、監守衛舍、廁圊、糧食庫房、水井、儲水池及所在的定著土地馬公市嵵裡新段1562地號。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現況保存完整,角石築砌精緻,見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項第1、2、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號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4號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3號
經度: 119.55659
緯度: 23.526451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jpg
nam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澎湖縣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630000001
外觀特徵: 壹、大山堡壘砲臺的建築 初建的大山堡壘砲臺除了4座砲座及本體設施(胸牆、砲側庫、彈藥支庫等)之外,從國立公文書館C02030411600的檔案資料可知,應該還包括由砲工兵合同會議以〈軍事機密審議地第三號〉所建議的〈修正要領〉部分,該要領的內容如下: 一、加寬觀測所前的壘道,將彈廠移設於此; 二、適當增加右翼牆的厚度; 三、砲具庫退回將校室及掩蔽部右方,在附近適當擴大廣場,並將監守衛舍移建於此; 四、交通路基準線適當變更以減少填土工事。 換言之,觀測所前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將校室及掩蔽部右前方的砲具庫;左前的監守衛舍、廁圊及貯水所、門柱、哨兵舍應該都是該砲臺形成初期的防禦營造物。 到明治38 (1905)年為止,大山堡壘砲臺已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計有砲座含胸牆4座、砲側庫3間、彈藥支庫1間、觀測所1棟、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1棟;掩蔽部(含將校室)1座、砲具庫1棟、監守衛舍1棟、廁圊1棟、貯水所1處、門柱1處、哨兵舍1處、彈丸本庫之將校室1棟、兵舍1棟、彈丸本庫1棟、炊事場1棟、及臨時火藥庫1棟。 日治時期將堡壘砲臺及其附屬建築物通稱為防禦營造物。防禦營造物的種類繁多,且各有其職能。通常隨著各要塞及堡壘砲臺的基地大小及使用需要而有不同,一般常見的防禦營造物約可分為三大類: 一、戰鬥空間 指直接用來做為攻擊及防禦用的作戰空間,這些空間除了滿足戰術與戰略的要求之外,還要儘量減低外在環境對它的衝擊,因此不僅要針對軍事需求的操作與補給考量週全,還不可輕忽空氣對流及排水系統的順暢。 一般常見的戰鬥空間包括:1.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2.砲側庫;3.觀測所;4.指揮所;5.火藥支庫;6.彈室;7.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8.砲具庫等。 二、作息空間 指堡壘砲臺內將校及兵員的日常生活空間。一般而言,一個堡壘砲臺除了火砲精良、操作精準、補給充裕之外,將校及兵員等戰鬥人員也要有適當且充分的作息,才能在緊要時發揮戰鬥力量,因此防爆的預防措施、空間容量與大小以及對天候的掌握與控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般常見的作息空間包括:1.兵舍;2.掩蔽部;3.監守衛舍;4.廁圊;5.炊事場;6.儲水所及水井;7.盥洗室;8.糧食倉庫;9.醫務所;10.柵門及門柱;11.哨所等。 三、通信連絡空間 要塞間的各堡壘砲臺不論平時或戰時都需要保持密切的連繫,因此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連絡網,避免孤軍奮鬥及後繼無援是要塞布局上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有線及無線通信網還未誕生的時期,人們只靠步行、馬匹及多輪車輛做為交通連繫的主要工具。通信器材出現後,設備推陳出新,空間便愈顯複雜。一般常見的通信連絡空間包括:1.連絡交通路;2.軍用道路;3.電燈所;4.發電機室等。 以上這些空間會根據防禦體系的需要做若干的增減及大小的調整,茲就大山堡壘砲臺的三種空間依序說明於下。 一、戰鬥空間 1. 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 本堡壘砲臺係以清日戰爭日軍擄獲清軍所遺存之英製10"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為主砲,以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形式與基隆白米甕的砲臺遺跡相近)。各砲座均採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長12.2m,寬10m。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舊日軍砲兵及砲彈運送出入的孔道。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用胸牆環圍,胸牆多以混凝土構築,但從第一砲座的左後側還留有約1m長的堡嵌石殘跡看,原建的胸牆應為堡嵌石砌,後來因故損壞而改建為混凝土胸牆。從表面還留有條條模板痕跡及部分破損胸牆內部都有約5cm粒徑的黑色碎石研判,這後期修造的胸牆,應該是依照損壞的堡嵌砌石厚度而用碎石混凝土所灌注出來的。 現存的碎石混凝土胸牆中央較高(2.15m)兩側略低(1.3m),表面均已呈現間距較寬的裂紋。略高的胸牆上,做有退凹的弧拱形彈室(儲彈孔)3個,高寬均為1.3m,深46cm,彈室與彈室間距2.45m。孔外原有鐵板門罩住,以防砲彈潑雨受潮,如今均已佚失,僅存銹蝕的鐵質構件。由於儲彈孔的大小及形式仍為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時期的形制,研判胸牆修造的時間應在該火砲去除以前。 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砲架的圓筒形磨心設在圓弧胸牆的圓心上,半圓滑軌設在磨心之後,與磨心成同心圓形式。由於火砲、砲架、磨心及滑軌均已拆除,現場只留下凹陷的積泥及土中長滿的雜草。胸牆上的砲門及左右的隔堆均已長滿銀合歡、龍舌蘭及仙人掌,高度比人還高,成為視野及射界的障礙,因此也無法看出胸牆總體真正的厚度。胸牆外覆以厚土,可防砲擊,並將地表水排入山谷或外壕。 胸牆牆腳設有方形截面的石砌排水溝,可將砲座的地表水及儲彈孔的滲水導入溝中,利用向左右傾斜的溝底,將水導入砲臺左後及右後端的埋入式排水陶管(直徑約20cm),再排入砲臺下的排水明溝中。 砲座後緣有成排的緣石做為駁坎上端的收頭,兼供豎立鑄鐵欄杆之用,為防雨水滲入牆體,緣端還做有滴水線。但因大部分欄杆已被強力踹除,留下許多殘破的缺口及裂痕。 由於本砲臺採用的是固定式的平射火砲,砲座必須在制高點上,根據實測各砲臺的砲座高度雖略有不同,但駁坎大約都在2.63~2.70m之間。所以砲臺後的平直側不用車輪砲砲座常見的運砲斜坡道,而代之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減緩踏階的斜率,踏階分別以每隔一步(30cm)做一平臺(1.15m)的形式長短交互配置,成為日式砲臺也是本堡壘砲臺最為明顯的特徵。踏階及平臺的外側也設有與緣石相同形式的鑄鐵欄杆,如今多已破壞佚失,甚至連安置欄杆的踏階塊石都已缺損。 砲座與砲座之間用寬9.8m的橫牆(相當於清代砲臺的隔堆)區隔,橫牆的作法是在兩座砲臺相鄰側的胸牆間用土堆成高高的土丘,以使兩砲之間有一定的區隔。橫牆後側留有寬1.15m的通道使兩砲臺之間仍有連通路可以保持必要的連繫。但因,通道所在的位置正巧在砲側庫入口的上方,必須越過弧拱形的圓頂,因而使通道的地面形成隆起的弧面。 又因砲側庫入口通常靠在側牆邊而不在庫房的正中央,因此通道下的堡嵌牆隆起點便不與砲側庫入口的弧拱位置一致。根據日治時期砲臺的規畫多在兩砲臺間設一個砲側庫,因此這種作法只出現在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間。 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因為不須設砲側庫,所以橫牆後側的通道不但比兩側的寬(2.15m),地面也呈平直而不隆起。不過外緣的緣石仍做有欄杆,以防不慎跌落。只是大半殘斷銹蝕或遭拔除。 2. 砲側庫 位於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之間的砲側庫,是用來儲存砲彈及藥包的場所,其構造形式和一般日式砲臺相同,採用對錯的雙入口,以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由於砲座較高,所以砲側庫設在兩砲座之間橫牆的下方。砲側庫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0.23m及10.27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96~5.88m,扣除室內淨寬,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均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只是在地坪重作後已將排水溝及陶管堵塞。 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連鐵柵欄都已嚴重銹蝕。 3. 觀測所 觀測所是用來觀察敵情動靜並測量攻擊目標的設施,通常設在砲臺左右兩側或附近適當的地點,不論設在那裡,至少都要能觀測到砲臺前方所有的射界,必要時得設置兩處。觀測所通常儘量靠近砲座,離最近砲床中心約在20m以內,其最遠距離依據「武式測遠器」設置要領及性能而定。 觀測所以厚約2cm之鋼製圓蓋掩蓋,並以數支鋼製支柱支撐,做成固定圓塔,周圍開設推拉窗戶,開口應能容易觀測砲臺全部的射界範圍。爲避免妨礙測遠器的操作,支柱厚度通常為1cm,且為長方形斷面之角柱,但柱下方的混凝土牆厚度通常為2m至3m。窗臺除安成排的銅質滑輪外,滑溝還設有小排水溝及排水孔,以便將雨水導入牆腳的排水明溝,再用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出室外。 鋼製圓蓋掩蓋的屋面下,做有由扇形板依原新作放射性拼接而成的木板天花。每兩塊木板的拼接處,都留有一長一短的直條形通風孔,以利室內散熱通風。每片木板上可見裡、中、外三道釘頭,成同心圓整齊排列。最外一道是木板最寬的部分,每片有釘頭三處;靠內稍窄部分,每片各有兩個釘頭;到了最裡層每片只用一個釘頭。從釘頭的存在推測,天花板與鋼製圓蓋間應三圈桷料存在。桷料裡端與圓心間留有一定的孔隙,中央再用12個釘頭將圓板固定封實,做為圓頂的收頭及安鎢絲燈泡及燈座的面板。由於中央面板已有一半佚失,從缺損部分可以約略看到內部的構造與材質。天花板用白色油漆粉刷二度,但在一些破損處還可發現藍色斑點,說明一度曾有色系的改變。 觀測所中央設混凝土圓型桌臺,以便安觀測用的「應式測遠機」。從表面粉刷完整看,應為駐軍重新粉刷過。觀測所內牆面設有凹龕,以供存放測遠機相關機材。入口大門為雙扇弧形鋼門,惟今已佚失。由於全用鋼板構成,受海風影響銹蝕容易,因此昔日的駐軍便用水泥將整個鋼製圓蓋由頂至牆全部封住,因此外觀上不容易看出鐵堡的意象。所幸,這一類的觀測所在澎湖島要塞從完整到破壞的案例(如拱北砲臺、西嶼西堡壘、西嶼東堡壘、西嶼東臺等)還留存不少。 由於未受到適當的養護,在海風及雨水長期的侵蝕下,大部分的鋼材多已嚴重銹蝕,表層剝落嚴重,滑動鐵板窗已無法正常開啟,滑軌銹蝕嚴重至僅存銹塊,只有銅質滑輪表層生銅綠。銹蝕的鋼板氧化後體積增加,使增作的混凝土表層龜裂,碎塊剝落,以致有影響安全之虞。 由於觀測所所在的位置稍高,因此有砌造整齊的玄武岩樓梯踏階可連通上下。踏階的作用除了提供上下之外,還有將高處的地表水導入邊溝進入主排水系的功能。由於長年廢棄未加保養使用,觀測所四周都已長滿銀合歡,應有的視界已被完全遮蔽。 4. 指揮所 位於觀測所左下方的指揮所,為一穹窿頂構成的密閉空間,右上方有30cm 直徑的傳聲陶管與觀測所連通,以便將觀測所得的資料口傳至指揮所後加以演算,並將數據傳給砲座上的砲手。為保持內部空間的乾燥,除入口設有進排風口外,地面也都有小排水溝,以便將水導至戶外的排水明溝。然而大門佚失使潮氣滲入,內牆長滿青苔,有微生物滋長跡象。 5. 火藥支庫 位於指揮所右下方的火藥支庫,位居大山堡壘砲臺的最左側,其位置與火攻作業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息息相關。由穹窿頂構成密閉空間的室內,是用來儲存及供給整個砲臺的火藥及藥包的場所,為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也採用對錯的雙入口。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1.27m,比砲側庫略深1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88m,扣除室內淨寬後,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左右。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也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已嚴重銹蝕。 6. 彈室 彈室通常設在堡嵌牆內,由於是用來放置可以射擊的砲彈,因此高度都以砲彈的尺度為基準。外形成弧拱形,深度與砲彈直徑有關。在第一砲座左側與第四砲座右側踏階下平直的堡嵌牆上,各設有彈室兩個及插旗桿用的石旗桿座及旗桿鐵箍。而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有橫面較寬的堡嵌牆,牆上則設有櫛比鱗次的拱形彈室共9個,不僅造型壯觀,也是澎湖島要塞其他堡壘砲臺所罕見。 彈室前都設有排水明溝,以便與砲座堡嵌下的排水溝相連,加上樓梯踏階端頭及外側也都設有排水明溝,形成整個砲座下通往貯水所的主要排水系。不過,為了減少跨越排水溝造成人車上下的不便,樓梯踏階端頭部分及彈室前端的溝面,都有數塊拼成的玄武岩石板覆蓋。 7.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是火工作業的主要空間,由於危險性較大,一般都設在有斜坡橫牆邊,本堡壘砲臺則設於三面都有堡嵌牆環圍的空間內。火工作業包括彈頭、藥筒、藥包、信管及裝填藥作業等,作業空間必須寬大、通風良好,且具完整的防潮及排水性能。 依現場丈量,本作業空間總長15.11m、寬6.06m。屋頂用和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室內用鐵小屋組(人字屋架)共9架構成。鐵小屋組以L形截面的角鐵材料為主,除外框由合掌(上弦)及小屋樑(下弦)構成的三角形外,中央不用真束而加一組W形方杖構件組成。L形截面的母屋(桁檁)彼此間用鐵質加勁板接合,全部採用圓頭鉚釘固定。鐵小屋組之上,採用日治時期典型的金摺(metal laths)天花,其作法是以4.5cm~6cm厚的混凝土內加金摺或鋼鈑網目(兩端有V形接手的網目鐵鈑)做成類似今天的鋼筋混凝土板式結構的薄板,其上再用土茸瓦棧掛文化瓦,形成既有桷料的承載力又有抗張力的結構。混凝土砌造的外牆,四隅角都有長短交砌的隅角石。隅角石外露的兩面,四周凹鑿中央突起,使凹部形成類似寬勾縫,以增加視覺的厚實感。 牆上留1.78m寬的大門一扇,四周開窗10樘,使室內保持明亮,通風良好。窗扇採內框式,將大於窗洞寬一倍的窗框固定在牆後,框內用單扇橫拉窗,當窗扇開啟並開至牆後時,窗洞便可以全寬開啟。與一般嵌於牆內的雙扇推拉門只能開啟半寬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日式砲臺內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只是目前所有的門窗扇都已佚失。從內壁觀察,大部分的拱型窗洞下都有修補痕跡,有些連弧拱都被補平,說明原有多扇門被封填檻牆後改做窗用,因此這幾扇窗就沒有內框式的特質。 8. 砲具庫 砲具庫為儲藏火砲之附屬品、預備交換品及砲臺用工具的地方,通常設在各堡壘砲臺內適當的位置,以木造或磚石造為主,四周設有排水明溝,建築物寬度約5.4m,其長度依砲種而異,面積自然也有差異: 重砲 每門火砲12m2 輕砲 加農砲18m2、速射砲為9 m2、臼砲12 m2 現存的砲具庫原規劃於觀測所附近,後經修正改設於掩蔽部之前,並與監守衛舍相對。砲具庫總長15.17m,總寬6.15m,合計面積約93.3m2,較規範值48m2或72m2大,這可能與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構件複雜且非日本國產,必須有較多的火工作業有關。 坐西北朝東南的砲具庫,位於大山駁坎下方,距背牆2.04m,右與掩蔽部相隔4.62m,左與稍高的道路相隔2.0m。屋頂採用「切妻造」,目前屋頂已佚失,牆面用硓𥑮石砌,裡外水泥粉刷。四隅角用玄武岩整砌的角隅石做為角柱,外牆損毀嚴重,山牆大部分倒塌。門窗都用弧拱形,框、扇皆已不存。從起拱高163cm、拱券頂高183cm的東南向大門觀察,當時的日本兵平均高度約在160cm。從散落一地的石塊與水泥塊研判,室內地坪已經破壞。 二、作息空間 1. 兵舍 兵舍之配置及設備要領,依〈要塞補助建設物之規定〉辦理。一般以磚牆或板牆搭建,屋高約地上9尺(2.7m)、寬18尺(5.4m),常依住宿人數而定。屋頂通常用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 根據〈澎湖島要塞補助建設物履歷〉的記載,大山堡壘砲臺的兵舍、將校室及炊事場建於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同年12月9日完成,其中將校室1棟計7.5坪、兵舍1棟81坪、炊事場1棟36坪。這些建築究竟在甚麼位置,由於自日治時期以來諸多變易,已難找尋。不過,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可以發現在,有兩處較為可能存在的地區。其一是營區入口主要道路西側,但多已改建,原貌難辨,且離砲臺較遠,可能性不高。其二是位於掩蔽部東南側的4棟建築,即營區入口主要道路的端點上,可能性較高,可惜已被拆除,原基地改建為金琥仙人掌花房,連遺跡都已不存。 2. 炊事場 炊事場通稱廚房,通常設在堡壘砲臺附近的適當位置,有時受到地形和位置的限制,也可能設在堡壘砲臺內,面積約50m2。本堡壘砲臺則有1棟36坪。可惜今已不存。 3. 掩蔽部 掩蔽部分為將校室與兵士室,計由3間構成,室內淨寬均為5m,左側兩間兵士室進深8m,右側單間將校室進深5m,室內天花均做弧拱形,起拱高度為1.7m,至拱頂最高點為2.93m。兩間兵士室間有寬1.2m的拱形門洞相通;兵士室與將校室間也有1.4m寬的門洞相連,各空間末端的天花上都有30cm直徑的排氣管通至屋頂。 正面入口牆厚約50cm,中開一門二窗,原係鐵板門構成,如今已被改為雙開木門及木窗。其中的木門應為外開,如今已改為內開,並在入口地面加做12cm×15cm的水泥砂漿門檻。 中門上方有30cm直徑的排氣孔,下方左右側設有寬12cm、高52cm、深71cm截面成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便和排氣孔、排氣管達成自然通風的效果。如今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及排氣孔都已用防蟲網包被,排氣孔中還添加了機械排風設備。 室內外混凝土面原已破損開裂嚴重,如今已用水泥砂漿補平重新粉刷色漆。國軍原有的噴漆標語已被覆蓋,僅存非常模糊的輪廓。室內已加設電器管線及燈具,均採用釘在牆上的明管。 掩蔽部上層的屋頂結構及覆土已被龍舌蘭及仙人掌覆蓋,掩蔽部正面上方有砌石擋土牆,其內部結構則無法得知。不過從日治時期的日本築城史記載及本所在新北市瑞芳區四腳亭砲臺的修復經驗得知,掩蔽部的構造應為連續的混凝土拱券結構(當時還沒有發展出鋼筋混凝土),每一間的拱腳立於厚約1.0m的垂直牆體上(日文稱為腳壁,見《日本築城史》頁72),腳壁用硓𥑮石或磚砌造。 拱頂為多拱連接的拱形屋頂,厚約1.1m。屋面用柏油二度做為防水層,然後在谷溝處鋪20cm直徑的半圓形陶管,陶管上鋪30cm厚的礫石層,其上全面鋪細沙做為透水層,最上面再覆防敵彈爆炸的覆土層及植栽。半圓形陶管前端通至掩蔽部上方的擋牆,利用突出的接水石及7.5cm直徑的落水管,將水導入入口前端的排水明溝(寬25cm、深25cm)中。然而,這種構造方法,通常不為國軍所知,以致接水石及落水管佚失也不再補充,或索性用混凝土將整個導水系統包被,導致轉角接合處滲水。 4. 監守衛舍 監守衛舍是執行衛戍勤務的哨兵日常棲息的場所,通常位於堡壘砲臺的入口大門附近,平面多呈長方形、L形或凹字形,磚石構造、木屋架及瓦屋頂,犬走外設排水明溝。 監守衛舍的室內空間,由玄關、廁所、居間、廚房、浴室等構成。入口位於左前方,內有玄關及大、小便所各一,並有小拱門可通室外。玄關右側為居間,是供哨兵居住的空間,採用高架木地板,上鋪榻榻米。木地板下方四周的外牆,開有透氣口,利用空氣的對流來維持木地板的乾燥。 居間右後方設浴室、廚房、煙囪,水槽及大竈,廚房後有門通室外。換言之,監守衛舍是一個生活上能獨立運作的居室空間。可惜這些都已被拆除,並在其上依原有空間大小改做成8.5×14.55m、三面石砌牆(高120cm)的休憩平臺。 5. 廁圊 廁圊是日治時期堡壘砲臺廁所的通稱,主要是用來提供兵員如廁之用,一般 都設在入口大門附近供哨兵使用或兵舍旁供將校及兵員使用。堡壘砲臺通常以25名兵員設大便所1個,小便所則以每100人長1m的比例建造,將校用廁圊有時另外設置。 現存的廁圊坐東北朝西南,面向砲臺入口通路及掩蔽部,總寬3.48m、總深6.85m,39cm厚的外牆以硓𥑮石砌造,表面水泥粉刷。屋頂通常用弧拱形拱券或兩坡水木造瓦屋面的「切妻造」,但因屋頂已全毀,山牆部分破壞,以致究竟是弧拱形拱券或切妻造已難判定。 從入口大門在正面的位置偏右,可知左側應為大便所,右側應為尿槽。日式砲臺的廁圊,大便所都用木隔間及木門,外牆上設通風小窗,下設掏糞口。尿槽緊挨牆邊,為整條馬蹄形凹槽的溝槽,一側有站立用的立臺,槽向後側或中央傾斜,壁端留一圓孔通至室外,以便將尿液導入位於犬走上的集尿坑。外牆上也設通風小窗,數量與大便所同。 本堡壘砲臺所做的大便所從側面的通風小窗及掏糞口(28cm×28cm)觀察應為6個。通風小窗及掏糞口上方都有突出的塊石雨庇;尿槽的通風小窗也是6個,雨庇作法與大便所相同。為加強結構在廁圊的四隅角都有砌作整齊但錯砌的玄武岩隅角石。 現有的廁圊已被全面改造為現代化廁所,並以磚牆將室內分為前後兩大間。前為男廁,設馬桶便所兩間、小便斗兩個;後為女廁,設馬桶便所3間。前後入口都設有雙向開合門。為保持通風避免增加牆體荷重,在廁圊四周用8根立柱的獨立木屋架做成兩坡水屋面。 6. 貯水所及水井 由於每名守兵每日給水需求量約為20公升,其中包括飲食用水至少3公升,因此堡壘砲臺內的貯水所需儲存供所有駐守兵員30日用的水量。在無淡水水源的山地,貯水所通常以收集雨水為給水的主要來源。雨量依各地氣候的年降雨量不同,其計算的依據各異。但因雨量中有一半滲入地表或因暴雨溢流而減量,故只能以年降雨量的二分之一計算,同時要以一年中雨量最少季節的數據做為貯水量計算的基準。 貯水所除貯水池外設有沉澱池、過濾池以及能取得守兵所需水量之汲水井。為免遭受敵軍轟炸破壞,一個堡壘砲臺通常設有至少兩口的汲水井。與貯水所連通的雨水排水溝,溝緣係用堡嵌石砌,寬約28cm~30cm,底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截面,其上覆蓋15cm以上直徑的半圓陶管(本工程採用約21cm直徑),做為淨水流通的管道,並流入貯水所的貯水池中,再經過沉澱池與過濾池的澄清與過濾後,流入大型的貯水箱中存供日常使用之需。 大山堡壘砲臺的貯水所淨寬6.7m,進深3.2m,後、左、右三面用深47cm的堡嵌石砌造成垂直的牆面,以與較高的土丘分隔。精確的說,貯水所是由土丘挖出來與道路面平齊的凹地。矩形平面的貯水所計由兩大部分構成:有水井口的地下貯水箱及凸出地面的正方形貯水池。 建於地下的貯水箱呈長形平面,兩端及箱頂呈弧形,長邊與道路呈直角。貯水箱平直部分長5.01m,加上兩凹弧的最長長度為5.92m;淨寬2.97m,井口含淤泥的總深度至少在3.93m以上,箱內淨高至淤泥面上總深度為3.29m。井口位置在貯水箱弧頂上,井口呈管形,外徑90cm,內徑60cm,管頂測到淨水池頂的高度用雷射測距儀測得管深2.02m,距路邊的排水溝內緣約1.8m。 貯水池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6m,突出地面約9cm~16cm。平面中央分隔兩個寬1m的長形平面,面外的空間為長2.3m、寬1m、深1.55m的貯水池,用來儲存由排水溝引進的水。面內的空間用30cm厚、60cm高的牆將池子再分為相等的兩口水池,分別為過濾池及沉澱池,長寬各1m、深1.17m,用來將貯水池中的水經過過濾及澄清後流入貯水箱中,各水池均有陶管連通。 自來水引進後,由於水質淨化,已無過濾及澄清之必要,遂將這3口池子改為蓄水池使用。並由道路下接PVC水管至池的左方,用水泥糊成不規則形的柱狀物,並加裝水龍頭,以便讓水流入池中。為防水溝水流入池中及各池水之流通,還用水泥將各個陶管封閉。 不論水井或貯水池,原來都有頂蓋蓋住,以防雨水滲入或避免兵員跌入。有了自來水以後,貯水箱的功能消失而不再使用,井口也不再封閉,逐漸成為雨水、地表水、汙泥、垃圾及雜物堆積的場所,也成為丟棄彈藥或廢車架等地投棄場,直到仙人掌滋生後,才無人為雜物的丟棄,但卻無法避免雨水及汙泥的淤積。 三、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是堡壘砲臺與堡壘砲臺之間主要的連絡軍道,依所在的位置而有距離長短之別,除非有特殊用途,一般都以3m寬為度,且應便於兵器彈藥之移動、補給及交換,同時也做為部隊出入的孔道。 如為坡地則以不超過1/6的緩坡為原則。路面用碎石級配或土路,道路兩側都有設有邊溝。邊溝的形式澎湖島要塞多用玄武岩方錐形堡嵌石砌,溝寬約在28cm左右;基隆要塞則多用砂岩長條形塊石,溝寬約在22cm左右。溝深依道路坡度及陰井調整。溝底多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形截面。 大山堡壘砲臺基地內原有連絡軍道多條,儘管事過境遷,在各時期不同的使用下已有不少改變,但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仍可約略看出,應與紅色箭頭所示相去不遠。後因做為國軍青灣營區使用,道路已做了使用上的改變。 營區廢棄後至指定為縣定古蹟之前,又被規劃為仙人掌公園,且前後歷經四期工程的興築,大部分連絡軍道都已重新規劃整建成為園區道路。經現場勘查發現,目前尚餘未開發的軍道一條,位於基地東側,是該砲臺連通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起工、同年12月9日竣工的彈藥本庫的連絡道路,也是通往雞舞塢堡壘的舊路。後來彈藥本庫雖然改建為海軍陸戰隊訓練基地使用,但因駐紮軍種不同,這條路可能是因為使用率不高而被保存下來。目前路邊的日式排水溝雖然部分被積土淹沒,但其寬度及斜率,尚無太大的改變。 2. 軍用道路 軍用道路依照日本要塞輔助建設物之規定分等級。一等道路包括:由要塞司令部通往司令部管轄之倉庫、兵營、彈丸、火藥、糧食本庫、大修理所、堡壘團、停車場、國道等之道路;由司令部所轄之倉庫通往彈丸、火藥本庫、火藥支庫、堡壘團之道路,以及搬運砲戰砲前往堡壘團中樞之道路。二等道路包括:連絡相鄰堡壘砲臺的連絡交通路;由火藥、糧食支庫通往堡壘砲臺、由糧食本庫通往糧食支庫、或由大修理所通往小修理所之道路。三等道路:前述以外通往必要各點之道路。軍用道路通常因應地形於一側或兩側設排水明溝,必要時設橫斷排水溝,路面凸形約1/30,因應地質以適當物料牢固建造。 明治34 (1901)年9月26日築城部澎湖島支部完成大山砲臺與雞母塢山砲臺間的交通路,成為兩堡壘砲臺之間的主要連絡通路。儘管今天仍存有兩張當時的〈交通路敷地之圖〉,但因地形地貌及交通狀況經過百餘年的變革,其詳細位置、內容及形式已無法得知,即便是有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但因仙人掌公園的道路都已重新規劃,原有的道路已難分辨。
室內特徵: 貳、大山新砲臺的建築 和大山堡壘砲臺一樣,利用日治時期部分未興建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而於民國41 (1952)年以澎湖防衛部馬公要塞第三期工事編號96改建的大山新砲臺,也由戰鬥空間、作息空間及連絡空間等三部分構成,但內容已有很大的不同。 一、戰鬥空間 1. 砲座、胸牆、橫向通道 本砲臺係國軍以大正時期原規劃為十五加砲之砲臺為原型,配備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的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虜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各砲座也採用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橫向通道。各砲座大小約略相同,長6.55m,寬7.1m。橫向通道在砲座後,寬2.75m,用來串聯4個砲座,以使彼此間可以互通訊息,相互支援。 砲座用水泥鋪築,前端設方形砲床,其中3座已被挖除,只留下填平的覆土及滋生的仙人掌及雜草。由左起算的第四砲座,仍殘留有2.5m見方的方座形鋼板座,其上隱約可見一圈凸邊及20顆螺栓固定的痕跡,是瞭解本砲臺構造最好的資料。根據日治時期的火砲資料研判,應為架高射砲用的圓錐臺砲架的底座,只是圓錐臺砲架以上的部分及配備都已不存。目前在第二砲座的覆土流失,可約略看出凹50cm深且較方形砲床大的圓形座槽,應是挖掘基座時留下的坑洞,但也有可能是後來改變裝備後遺留的殘跡。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有胸牆環圍,胸牆高約1.15m,多以堡嵌石3~4層砌築,作工已不如大山堡壘砲臺細膩。砲座左側的胸牆上有彈室1個,寬100cm、高51cm、退凹28cm,內側刻槽3道,各寬6cm、深4cm,用途待考。砲座與砲座間的橫牆(隔堆)寬13.2m,背面已用水泥牆砌造。胸牆下有30cm寬的排水明溝向後連通至橫向通道的路邊排水明溝,這些水溝都用水泥砌造。橫向通道邊有高2m的背牆及凹龕做為儲藏室。 背牆後還有兩道由水泥邊牆所砌築的進出路,做為與連絡交通路相通的運補孔道,也是砲臺的主要出入口。只是長年人跡罕至,銀合歡、仙人掌及龍舌蘭等植物滋長茂盛,幾達全部被淹沒、無法進出及清楚的辨識構造物的程度。所幸經本團隊僱工清理後,已能約略看出砲臺的基本樣貌。 2. 砲側庫 新造的砲臺已無日治時期日式砲臺所常見的拱砌砲側庫存在,改在橫向通道的背牆上,用方形的退凹空間或凹龕做為儲藏室。 3. 探照燈臺 位於大山堡壘砲臺的最高點,空照圖標高為32.7m的山頂平臺。在大山砲臺初建或新砲臺續建時期,並沒有探照燈臺建造的相關資料存在。但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我軍政部第四要塞調查組,由海軍臺澎要港司令部葉心傳主任、林鴻奎組長、陳中堅營長及日方潑剌部隊長鵜飼源吉大佐,共同調查澎湖島要塞,並於民國35 (1946)年2月提出要塞調查一覽表,其中大山砲臺部分僅存陸軍彈藥庫(即今存之掩蔽部)及舊砲臺。至於工事位置種類數量一覽表中仍稱「圓頂」的工事,留有高射砲位2位、觀測所1處、指揮所1處、探照燈臺1處。就此觀之,現存的探照燈臺應為後期的產物;如從建築結構看,其以亂石砌為主的石砌方式已與明治時期砲臺的作法有很大的差別,但與以下將敘述的大山新砲臺作息空間很接近。因此判斷應為大正時期以後所增建。 就配置上看,探照燈臺位於平臺的西北側,呈長方形平面,軸線方位與新砲臺的首線一致,採坐東北朝西南的坐向。西北有寬1.94m 的石砌通道及寬1.82m用來上下陡坡的階梯可通達大山砲臺的步兵道,再通往山下坡谷的作息空間。由於作息空間已被仙人掌公園規劃為仙人掌產業產銷中心,因此這條陡峭的山路已被重新整理為帶扶手欄杆的塊石砌山路。 探照燈臺東南有寬3m的斜坡道可通大山堡壘砲臺、掩蔽部及舊大門入口,由於這一段坡度平緩,儘管沒有堡嵌石砌的邊溝,仍可看出是供輪車上下用的補給通道。只是一度因無人出入,而被仙人掌及銀合歡占滿。最近因仙人掌公園規劃整理排水系統的需要,仙人掌及銀合歡已被清除,補給通道的輪廓再次展現。 探照燈臺本體為一凹入地下的掩體空間,前有左右截角的馬蹄形平面,東、西、北三面用厚33cm的石砌牆面環圍,南面為沒有石砌牆且較平坦的開口。石砌牆內側就是探照燈室,平面也成馬蹄形,主入口在東北面,燈室牆厚42cm,亂石砌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構造,四周與石砌牆有65cm寬的間隔,做為人員走動的掩體壕。 由於位於海邊,混凝土已因鋼筋銹蝕而爆裂,樑、柱、入口雨庇及樓板都已倒塌。不過,在離地高約72cm處,還可以看到造形完整的混凝土窗臺。從其寬度也可以知道這兩個窗洞都是1.36m寬,再從砌牆收邊觀察,門洞寬度應為96cm。 探照燈臺前方因有左右截角,成為三面不設窗扇的大窗洞,用來使探照燈有橫掃海面視角的廣度。正因為這個面寬太大,使結構沒有足夠的支承力,加上鋼筋銹蝕爆裂,成為結構破壞的主要原因。窗檻下,留有32cm見方的排水孔,可以使室內積水流入牆邊的排水溝中。由於牆體及柱樑倒塌過半,使現況宛如廢墟,但從其構造的構成及掩體配置看,仍不失其昔時一度壯觀的風采。 探照燈臺後方,與入口相隔2.91m處有正方形廁圊一座,面寬2.54m,牆厚40cm,背側牆下有35cm×57cm的掏糞口一處,79cm×92cm的集尿池一口。為便於掏糞作業,背側與掩體牆間寬達1.26m。儘管掏糞口、集尿池清晰可見,但室內隔間及廁圊形式已因屋頂及牆體倒塌而被混凝土塊及石塊所覆蓋。 探照燈臺西北側,地面上有一塊96cm寬的水泥土臺,可能是做為指揮觀測的平臺。與西北側陡峭坡地不同的東南側,是一片平坦的空地,可能是做為機動性防衛的空地。前端不遠處有哨所一座,已被平整的水泥塗刷過,屋頂全無,僅存ㄩ字形牆體,內牆一角還留有凹刮的「一七四梯次」、「不深」、「志河」等字跡,具見證軍事生活之價值,採哨所維持現狀,字跡應加保留。 二、作息空間 作息空間仍沿用砲臺東北凹地大正時期所建的石頭厝群。說它是石頭厝群,是因為這些建築都用矩形平面,彼此的鄰棟間距不寬,空間配置感覺相當密集;又位於同一個凹谷地,群聚成完整的作息空間區。 且各棟建築都以黑色的玄武岩塊石採亂石砌工法砌造,較大的建築在四個角隅下端還做有約略外擴的弧形放腳,但門楣、窗楣、窗間柱、雨庇、平屋頂及部分室內梁柱等則用鋼筋混凝土造,整體造形特徵明顯。茲說明各空間的形式及內容如下: 1. 兵舍 兵舍位於本區基地西南,長13.4m、寬10.2m,坐西北朝東南配置。除厚45cm的牆面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外,屋頂部分已改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內加鋼筋混凝土柱樑。門楣、窗楣、窗間柱也用鋼筋混凝土造。 兵舍以中央走道將室內空間分為左右居室,走道兩端設入口大門。內立四柱將居室分為6大間,各居室外牆都開長條形大木窗,邊間兩側也開形式相同的大木窗,只有中央間開在窗楣下用窗間柱分隔成雙連木窗,成為這座建築外觀的特色之一。從已損壞的現場跡象看,各居室都有抬高的地板面,以便安置榻榻米。為使地板面具有防潮的功能,各面外牆的長窗下設有鋼筋混凝土窗臺,窗臺下再開通風窗洞,以維持地板下良好的通風。 現存的兵舍,所有的木門窗都已被拆除,部分長窗已用石頭封填。從目前尚存一樘木窗觀察,應為另開有下窗的上下錘窗。門楣、窗楣、窗間柱的混凝土爆裂,銹蝕鋼筋裸露。部分牆面都有剪力破壞的龜裂或部分已被水泥塗刷汙損。 室內損壞相當嚴重,樓板開裂嚴重,保護層因鋼筋銹蝕而脫落,樑柱鋼筋外露,碎塊及垃圾掉落滿地。柱間用玄武岩改砌矮牆,外加水泥粉刷。室內粉刷牆體開裂,苔蘚孳生,表層剝落。整體看來,結構已達安全堪慮的程度。 2. 炊事場 炊事場距兵舍外牆約3.63m,長7.15m、寬5.31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和屋頂今已不存。 炊事場左前及右後各有圓形大水井一口,水井邊有方形儲水槽兩座,做為取水的水源。左右山牆中央都開有一扇大門,以便連通兵舍、水井及儲水槽。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左窗被國軍用紅磚封閉,窗檻下的檻牆損毀嚴重。其餘窗檻、窗楣也都有混凝土爆裂、鋼筋裸露情形。 3. 監守衛舍 位於最左端的監守衛舍,呈正方形平面,坐西北朝東南,長寬均為8.02m,距方形儲水池約1.2m。厚45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前後山牆各開大門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大門已被封閉,僅留後門可以出入,室內已無隔間,形如空屋。與以往的監守衛舍不同的是,廁圊不設在室內,而在室外的左側約1.85m處,長寬均為2.54m,大門朝向監守衛舍,由於內部磚石雜物堆積,無法看出室內空間的配置,不過從背牆上所開的雙窗看,應為大小便所各一的小型廁圊,僅供監守衛舍裡的兵員使用。 4. 廁圊 廁圊位於炊事所後面約6.75m處,與兵房相距5.38m,是提供兵舍及炊事所的兵員使用的公廁。厚48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現場左右山牆都留有矩形出入門洞,但一面已被封閉。室內配置已無法明辨,不過從門洞偏一邊看,應為1尿槽、3便所的小型廁圊。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屋頂、甚至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 5. 糧食庫房 糧食庫房在廁圊左側3.63m處,長5.2m、寬4.37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向廁圊的前山牆開大門一扇,兩側各開窗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室內無隔間,形如空屋。 6. 水井及儲水池 由於在低窪的谷地可以掘井,因此大山新砲臺不再採用集山水入坑的辦法,而改在這一區內掘了兩口圓形大井,炊事所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6m,周圍用22cm厚的井緣隔起,道路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1m,周圍用20cm厚的井緣隔起。高起的井緣可以防地表水流入,兼做防兵員跌落的擋牆。由於井非常深(12.80m及12.30m),水面至少在6.39~7.46m以下,汲水不便,因此在周邊設有大小兩個方形的儲水池,大儲水池的長寬是4.26×4.23m,小儲水池的長寬則是2.58×3.15m,深度大約1.5m。電器發達後,兩口水井已改用馬達抽水,因此在井邊可見PVC管及電動馬達。 7.四周環境 本區位於斜坡谷地,除兵舍較高外,其餘建築所在呈緩坡下降,為與新作的石板路相配合,四周用矮牆圍起,靠坡地部分則可見日式石溝砌法的舊溝。並利用舊溝使本區的地表水匯集流入排水溝後再導入較低的生態池中,經過分解與淨化的過程,再溢流入縣道的大排中。生態池除做成池形外,還用蜿蜒的水道將水的重力加速度降低,形成功能與美感兼具的淨水設施。 三、通信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大山新砲臺的主要連絡交通路,在砲臺的東側及東北側,位於半島西側的稜線上,西可連風櫃,東與大山堡壘砲臺的步兵道連接,可通嵵裡。只可惜這條沒有邊溝的連絡交通路,在長期無人使用下,已無法明顯的辨別道路的蹤跡,而被近年所做的步道所取代。 2. 軍用道路 大山新砲臺初建時的軍用道路已無蹤跡可循,尤其在近年地景的開闢下,軍道的路形已無還原的可能。
使用情形: 閒置。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主要建物周圍銀合歡雜草覆蓋,需定期派人員巡邏,以利掌握建物損壞狀況。
現狀: 建物主體保存尚完整,目前標的閒置中。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61141#13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83號
公告日期: : 2010-06-30 15:38:31.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95號
公告日期: : 2010-07-22 00:00:00.0
not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指定為本縣古蹟之修正土地地號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106ec8bd-d0d9-4e51-9490-a6015ac78073/公告公文.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3eb8b023-9ad8-4096-a134-11d21b7527a0/公告公文(歷次).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06/38a5e5d4-8eed-4738-a156-caf38d22bcc4/地籍資料.pdf
repImgId: 1422

# 可能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2

執行單位白荷陶坊
地址臺南市白河區昇安里三間厝37號
類別名稱陶瓷類
地區名稱台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白河蓮鄉特色工藝經歷多年「社區總體營造」的洗禮與在地覺查,已初具特色化能力,又在「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充實與修正中、具體完成蓮花核心價值定位,實踐材質在地化、美感特色化、傳承教育化、人材流暢化與全程無污染的社區工藝要求。今年從過往累積的基礎上,要求更高層次的自我提升,並且以工藝社區微型產業為階段目標,使社區因工藝而有產業化能力,擴大工藝參與和就業機會,增添工藝美感的生活品質。在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協助下,今年白荷陶坊以交流平台、協力角度與12所學校、周邊三個社區(竹門、昇安、汴頭)從事社區工藝打造,實踐了植藕節、白河大專青年成年禮、敬師蓮花茶道、蓮誼會等四季蓮花文化構築,深獲社區居民、學校機關、媒體朋友支持。

 

社區為因應美感消費需求,也發展出完整的工藝體驗行程,結合地方節慶、民宿、特色餐點、社區景點,使工藝體驗成為提供在地深度旅遊的賣點。目前在蓮鄉工藝的在地串連網絡中,已經有荷染工藝、親子捏陶、彩繪蓮花衫、釉下彩繪陶杯等。每項體驗教學都設計出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引導民眾進入美的感知世界,使作品的價值發生於體驗者生命深處,創造一種感動與美好的生活經驗。以廢棄蓮蓬研發白河陶已有初步成果,作品如嫁妝禮、雙喜杯。97年因工藝課程需求建置柴窯一座、燻燒窯一座,經實驗溫泉泥塗施燒成,得到層次豐富之落灰溫泉泥釉,使蓮灰之白、溫泉泥之暗成為美學對稱論述,為地方工藝找出一條美學論述的發展道路。

 

未來希望白河蓮業往美學產業發展、使在地工藝與全球化潮流接軌,促進社區升級與經濟能量加大,讓在地生活能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其次,希望藉由社區工藝之提升,讓在地特色的自主創新力量匯聚,並使本地人具足生命的尊嚴感、和諧理性共享集體生命的價值。

 

【白荷陶坊】

 

我們圍繞著蓮花,就可以講很多故事給你聽,花開的時節,又或是第一瓣的花謝。從這裡出發故事就一直走下去,創意就可以無限。--林文嶽

 

「現在學校裡面有教陶藝的好像很少?」林文嶽說,「這要培養很久,他沒有速成班。你燒了可以不可以,土會告訴你。燒了裂就是裂,土跟你講不對就是不對,他也不留情面,你沒辦法拿一套理論來解釋,這都是真實的。」

 

在白荷陶坊參觀一圈,講堂裡來參加DIY的孩子們雀躍的期待著接下來兩天即將到來的工作營;展示區的工作桌前,幾位大學生則圍著筆記型電腦埋頭討論。對於白河鎮在地工藝人才的培育,林文嶽一邊和他們討論工作內容一邊說,「我覺得工藝中心要有個計畫去把這部份的人來作加強。以後有行銷的人,可能面臨沒有東西可以行銷,沒得做,這都是需要琢磨。五年了嘛!做工藝的人沒有增加,我們這邊多三、四個,但不會那麼快就馬上成熟。今年寒假工讀生進來,這個雲科大的,長那麼秀氣,拿起鐵鎚很兇狠的!這個環球科技大學的,解決問題很強,很懂實作。這個北藝大,會畫圖,圖已經畫好了,設計也有個概念,現在剛入門開始學。還有兩位暑期工讀,三位是青輔會的,我自己請兩位。有的是他們同學想要來,我們就比照辦理,以後讓他們走出去,走實作這條路,也是很好。」林老師介紹起在白荷陶坊學習的工讀生,臉上不時流露出對下一代工藝人才的期待與關懷。

 

【從內心的紀律出發】

 

「他們來這裡是學做陶嗎?」「都有。做陶、做櫥窗、展覽場的設計。 學校培養的大都是知識類型的人才,設計、創意。我覺得我們社區工坊的屬性,可以培養一些實際在做的,就會是經驗的人才。」

 

林老師指向窗外燒陶用的木材,「你搬這個木材怎麼搬?疊上去不整齊,你跟他用講的沒有用,不整齊就是不整齊,再重來一次。不是整整齊齊的火力會更大,而是整整齊齊的表現出工作者內在的紀律。紀律、態度都要很明確,這會讓你的事情做的有效、做的明確、做出你要的品質,這很重要。」

 

不論是做工藝,或是奉上一杯茶,甚至是堆材這樣的小細節,林文嶽老師都非常重視工藝家的「內自省」,從生活中去實踐,並同樣把這樣嚴謹的態度,言教、身教並行的傳遞,把每一個角落都做的到位。

 

【村上隆的刀鋒】

 

除了持續培育工藝人才,今年的白荷陶坊,在林文嶽老師的帶領下,更要突破工藝創作與市場之間的橫溝。老師戲稱,以前泡茶等花開,現在茶泡一大缸花也不會開!「這需要一群人去激盪,有時候我都跟這些年輕人,覺得他們反而會超越我的思惟,我常常用他們的想法。」

 

現在的白荷陶坊是一個複合式的人文藝術空間,不只是燒陶,更有荷染區、做創意發想的夢工坊,還有DIY、茶道教學,更配合來訪的遊客需求增設了餐廳提供蓮子特色餐,和簡單的民宿房間,古樸雅韻,整個空間像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桃花源,不同的是,這裡的特色是白河鎮的蓮花。

 

「掌握自己的特質才是決勝關鍵,你核心在哪裡,你就能做到哪裡。你就是把戰場劃這麼寬,出去就是你死,別人進來就是別人死,戰場是要你自己劃。這裡的特質很明顯,你拿鶯歌的東西來這裡賣,就是沒市場,人家來這邊是要找白河。你拿大陸的東西來也是沒市場,我不會引進,你來也沒有活路。」談起白河的特質,林文嶽老師總是可以滔滔不絕的介紹,對在地文化特色的高度重視,也是讓他這麼多年來選擇在這塊土地努力發光發熱最初的熱誠。林老師認為,不論是產品本身還是展銷方式,打出自己的特色,做出區隔,才是在市場上能否存活的關鍵。

 

「地產地銷不是不要走出去,而是走出去可以讓很多人知道而來白河。一定要宣傳出去,東西也可以出去,但重點不是在那邊賣多少。要讓人會認同這個東西,而認同這個作品是因為認同白河這個特質,這是很重要的。這件事情如何有價值,是誰來定這個價值?就是一個策略。如果沒辦法定出來,其實也是沒辦法產業化,做的方式就是迷迷糊糊在遊蕩而已,這要想的很清楚。」

 

在創作工藝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追求自我提升、創新、突破的林文嶽老師,最近更為了讓白荷陶坊結合整個白河鎮發展出有系統的地方產業特色,開始研究行銷。

 

產業化的市場思考開始介入我的設計概念,今年我就是在學習這個東西。我看村上隆的藝術創業論,看原來他們就是這樣才會賺錢,看時代營造出了這個位置,我們就要改變自己,走入這個時代,不能一直當古人。古人不是壞事,但是古人走到現代,他是怎麼發展這個光,怎麼打出這個光,就要去想。這村上隆常常在做。他把很多觀念解構了以後,變得很亮,刀也很利 。那種刀鋒很亮,會被他砍到,而且很有光采,很優雅、很美。」老師說, 創意論點有時候快速的被吸收,又再推翻,會爆炸,最後不要做那種站在旁邊被人家炸到的,要做那個點火人。

 

【自己要找到自己的路】

 

「 我這杯茶用這個茶杯裝很適合,用一個碗公裝就覺得怪怪的,用高粱酒瓶裝也不對味。裝到對的杯子太重要了,人家一接觸是先接觸杯子,才喝到茶。」

 

林文嶽老師的作品參加過大大小小十多次展覽,不論是個人創作展,還是主題式展覽中的一環,豐富的參展經驗,讓他深刻體會不同展演形式所能帶來的不同影響力。這一次他希望白荷陶坊,能夠跳脫以往的展現方式,既不是像藝術家的創作展,也不是單純的展示商品,而是真正定位出地方工藝特色,展出自己的格調。

 

「自己要找到自己的路,不過找路不容易,我們腳下就是路,腳踩下去的那一步就叫做路。但是沒方向感也不能亂踩, 怎樣讓工藝展就是工藝展,不是商展,也不是藝術創作展,所謂的人有人格,物有物格,那個格就自己一個,他就能說清楚『我是什麼?』在社會生存,不然就是被混在裡面。 這是一個挑戰,可能對所有的工藝家都是挑戰,跨不過去,就是沒辦法成長,那要產業化也不太可能。但要跨過去了,海闊天空,路就開了。」

 

【美感教育是工藝的基礎】

 

回到工藝的教育問題,林文嶽老師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學校透過課本交流知識,但是工藝作家不只建構知識,而是建構經驗體,把生命的經驗體展演給別人看。

 

「我們的經驗是每天跟泥土在一起得到的,變成我生命的品質,這個品質拿來讓你們知道,走過這個歷程你會得到什麼?那是你去親證所得到的,不是我給你的。我覺得體驗的這個部份是個很大塊的市場,可以傳遞很大的能量,跟作品比較起來並不遜色,而且事情會發生在對方,當下他就會感受到歷程,不是得到一個結果而已。」

 

親身去體驗、感受,也是林老師認為在美感教育上必要的傳遞方式,老師強調美感是一個完型,任何的切割都很冒險,「你不能把一個人,人是心臟、肺,這些都解構起來,這被組合起來不是一個人,拿出來就死了。分析一件事情把他抽出來再抽出來,這些元素都已經死了, 那時候都曲解掉意思了。所以把這些知識都組合起來,那些知識是沒有力量的。美感的經驗不是這種法則,他是相反的,不要把他解構,你用這種能力進去,你所感受的才是得到完整。」 林老師表示 ,要怎麼把工藝體驗變成是有內在的東西,要重新思考教育法。教育的研究方法,至少要偏向質性研究,因為教育就是質的傳遞。

 

「國小三年級開始推廣美的能力,小孩子有美的能力,到國中就不會了,到高中就別說了,到大學變成專業,他不懂美,但是他已經在設計美這件事了。」林文嶽老師開玩笑說,「好險我們以前都沒在讀書!」

 

【假日蓮花學校】

 

當一件一件的工藝品,不論在技術開發,或是設計理念都已經走向成熟,作為白河鎮地方工藝發展先驅的白荷陶坊,在未來希望不只是陶坊本身,而是圍繞蓮花這個地方特色,設置更多的點,並將之串連起來,讓社區有收入、地方特色可以發展,就要靠文化旅遊。

 

「 我的想像是希望白河以後對蓮花這個產業,有比較多的點。比如我這做陶藝,那以後可以分出去一個地方是荷染的染織工坊,還有一個是專門做蓮花創意思考的工作室,如果有幾個很強的單位,那白河很快就結合起來了。陶坊會以陶藝為主,客人來我們這邊有的要染布、有的要做陶,我們來不及應付,他需要的是獨立的,不必一個地方集了這麼多元的東西,這些東西我們拆開來,變成白河的多元,而不是白荷陶坊的多元。」

 

目前白荷陶坊已經著手規劃兩天一夜的套裝行程, 一個人880元就包吃包住,更包含工藝的創作體驗,讓整個社區運作起來!林老師說,以後會結合在地體驗、工作營, 讓體驗長久運作,地方的文化屬性可以課程化,結合成一個假日蓮花學校。禮拜六、日,或是星期五下午開始有營隊進來,學蓮花的事情。白河的蓮花是無農藥的,可以觀賞、可以染布、可以吃蓮子特色餐。有地方開始租腳踏車,連結各個旅遊點,這種屬性可能對白河長久發展更健康。

 

【如果他們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他的特質】

 

在陶藝產品方面,白荷陶坊現在已穩定生產像是嫁妝禮和茶具禮盒,不論是以蓮蓬製成釉料的「白荷白」,還是以當地溫泉泥、石灰石燒出的「白河陶」,都展現濃厚的地方特色。林老師表示,之後的產品會以生活器具居多,他也非常鼓勵年輕人之間互相創意的激盪。「他們也都有替我在想,用他們的思惟去想事情。想出來那個杯子,有現代感,做那個半弧型的杯子,設計感蠻好的,你看到這樣東西會覺得他有一個意思在,他說這圓有一個意思,我就讓他們做。形有出來,能表達你自己,那就是完整的 。」

 

林老師表示, 表面上他是教學者,單向的對這些來陶坊學習的學生傳授技能與經驗,實際上所有的接觸都是教學相長,尤其從中學到了「集體設計」。林老師強調對於不同設計風格、理念,「認同」是首要的第一步,如果擔心因此沖淡了自己的風格,成長就會停滯,因此他大量採用學生的設計與創意。「 先採用後我們才能去學習那個東西,要先認定他們思惟的價值。你覺得那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他們的特質。 做十幾年下來都是我一個人在那邊勞心勞力,所以無可厚非這些成果是一個人的感覺,但是慢慢我們要準備一個容量,去做這些改變,這是正面的。」

 

【工藝要永續,人要先永續】

 

我覺得要長長久久做,大家有心就慢慢磨合、慢慢了解,慢慢事情就完整了。

對於白河陶坊未來的發展,林文嶽老師認為工藝行銷的協助扶植絕對是必要的。工藝家要知道行銷的困難點、行銷的需求是什麼?行銷的人要知道工藝家的極限到哪裡,互相去了解。市場如果發展起來,大家在這塊領域看見希望,才有更多人願意投入。這需要兩邊同時進行,並且互相影響,在地的東西做的越好,市場也就越好走。林老師特別強調,工藝扶植團隊與工藝家應該要長期合作,經驗是累積的,互相的了解與磨合也需要時間,如果突然換團隊,那是耗費很大的時間和心力成本。工藝的發展要永續,人就要先永續,一次就要讓事情好起來。

 

相較於之前神情專注,給人創作是一種脩身的印象,林文嶽老師覺得,這段時間不斷從不同人身上學習新東西的自己,感覺身上注了了一股生命的新鮮感,顯得更年輕。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80.html
執行單位: 白荷陶坊
地址: 臺南市白河區昇安里三間厝37號
類別名稱: 陶瓷類
地區名稱: 台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白河蓮鄉特色工藝經歷多年「社區總體營造」的洗禮與在地覺查,已初具特色化能力,又在「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充實與修正中、具體完成蓮花核心價值定位,實踐材質在地化、美感特色化、傳承教育化、人材流暢化與全程無污染的社區工藝要求。今年從過往累積的基礎上,要求更高層次的自我提升,並且以工藝社區微型產業為階段目標,使社區因工藝而有產業化能力,擴大工藝參與和就業機會,增添工藝美感的生活品質。在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協助下,今年白荷陶坊以交流平台、協力角度與12所學校、周邊三個社區(竹門、昇安、汴頭)從事社區工藝打造,實踐了植藕節、白河大專青年成年禮、敬師蓮花茶道、蓮誼會等四季蓮花文化構築,深獲社區居民、學校機關、媒體朋友支持。

 

社區為因應美感消費需求,也發展出完整的工藝體驗行程,結合地方節慶、民宿、特色餐點、社區景點,使工藝體驗成為提供在地深度旅遊的賣點。目前在蓮鄉工藝的在地串連網絡中,已經有荷染工藝、親子捏陶、彩繪蓮花衫、釉下彩繪陶杯等。每項體驗教學都設計出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引導民眾進入美的感知世界,使作品的價值發生於體驗者生命深處,創造一種感動與美好的生活經驗。以廢棄蓮蓬研發白河陶已有初步成果,作品如嫁妝禮、雙喜杯。97年因工藝課程需求建置柴窯一座、燻燒窯一座,經實驗溫泉泥塗施燒成,得到層次豐富之落灰溫泉泥釉,使蓮灰之白、溫泉泥之暗成為美學對稱論述,為地方工藝找出一條美學論述的發展道路。

 

未來希望白河蓮業往美學產業發展、使在地工藝與全球化潮流接軌,促進社區升級與經濟能量加大,讓在地生活能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其次,希望藉由社區工藝之提升,讓在地特色的自主創新力量匯聚,並使本地人具足生命的尊嚴感、和諧理性共享集體生命的價值。

 

【白荷陶坊】

 

我們圍繞著蓮花,就可以講很多故事給你聽,花開的時節,又或是第一瓣的花謝。從這裡出發故事就一直走下去,創意就可以無限。--林文嶽

 

「現在學校裡面有教陶藝的好像很少?」林文嶽說,「這要培養很久,他沒有速成班。你燒了可以不可以,土會告訴你。燒了裂就是裂,土跟你講不對就是不對,他也不留情面,你沒辦法拿一套理論來解釋,這都是真實的。」

 

在白荷陶坊參觀一圈,講堂裡來參加DIY的孩子們雀躍的期待著接下來兩天即將到來的工作營;展示區的工作桌前,幾位大學生則圍著筆記型電腦埋頭討論。對於白河鎮在地工藝人才的培育,林文嶽一邊和他們討論工作內容一邊說,「我覺得工藝中心要有個計畫去把這部份的人來作加強。以後有行銷的人,可能面臨沒有東西可以行銷,沒得做,這都是需要琢磨。五年了嘛!做工藝的人沒有增加,我們這邊多三、四個,但不會那麼快就馬上成熟。今年寒假工讀生進來,這個雲科大的,長那麼秀氣,拿起鐵鎚很兇狠的!這個環球科技大學的,解決問題很強,很懂實作。這個北藝大,會畫圖,圖已經畫好了,設計也有個概念,現在剛入門開始學。還有兩位暑期工讀,三位是青輔會的,我自己請兩位。有的是他們同學想要來,我們就比照辦理,以後讓他們走出去,走實作這條路,也是很好。」林老師介紹起在白荷陶坊學習的工讀生,臉上不時流露出對下一代工藝人才的期待與關懷。

 

【從內心的紀律出發】

 

「他們來這裡是學做陶嗎?」「都有。做陶、做櫥窗、展覽場的設計。 學校培養的大都是知識類型的人才,設計、創意。我覺得我們社區工坊的屬性,可以培養一些實際在做的,就會是經驗的人才。」

 

林老師指向窗外燒陶用的木材,「你搬這個木材怎麼搬?疊上去不整齊,你跟他用講的沒有用,不整齊就是不整齊,再重來一次。不是整整齊齊的火力會更大,而是整整齊齊的表現出工作者內在的紀律。紀律、態度都要很明確,這會讓你的事情做的有效、做的明確、做出你要的品質,這很重要。」

 

不論是做工藝,或是奉上一杯茶,甚至是堆材這樣的小細節,林文嶽老師都非常重視工藝家的「內自省」,從生活中去實踐,並同樣把這樣嚴謹的態度,言教、身教並行的傳遞,把每一個角落都做的到位。

 

【村上隆的刀鋒】

 

除了持續培育工藝人才,今年的白荷陶坊,在林文嶽老師的帶領下,更要突破工藝創作與市場之間的橫溝。老師戲稱,以前泡茶等花開,現在茶泡一大缸花也不會開!「這需要一群人去激盪,有時候我都跟這些年輕人,覺得他們反而會超越我的思惟,我常常用他們的想法。」

 

現在的白荷陶坊是一個複合式的人文藝術空間,不只是燒陶,更有荷染區、做創意發想的夢工坊,還有DIY、茶道教學,更配合來訪的遊客需求增設了餐廳提供蓮子特色餐,和簡單的民宿房間,古樸雅韻,整個空間像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桃花源,不同的是,這裡的特色是白河鎮的蓮花。

 

「掌握自己的特質才是決勝關鍵,你核心在哪裡,你就能做到哪裡。你就是把戰場劃這麼寬,出去就是你死,別人進來就是別人死,戰場是要你自己劃。這裡的特質很明顯,你拿鶯歌的東西來這裡賣,就是沒市場,人家來這邊是要找白河。你拿大陸的東西來也是沒市場,我不會引進,你來也沒有活路。」談起白河的特質,林文嶽老師總是可以滔滔不絕的介紹,對在地文化特色的高度重視,也是讓他這麼多年來選擇在這塊土地努力發光發熱最初的熱誠。林老師認為,不論是產品本身還是展銷方式,打出自己的特色,做出區隔,才是在市場上能否存活的關鍵。

 

「地產地銷不是不要走出去,而是走出去可以讓很多人知道而來白河。一定要宣傳出去,東西也可以出去,但重點不是在那邊賣多少。要讓人會認同這個東西,而認同這個作品是因為認同白河這個特質,這是很重要的。這件事情如何有價值,是誰來定這個價值?就是一個策略。如果沒辦法定出來,其實也是沒辦法產業化,做的方式就是迷迷糊糊在遊蕩而已,這要想的很清楚。」

 

在創作工藝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追求自我提升、創新、突破的林文嶽老師,最近更為了讓白荷陶坊結合整個白河鎮發展出有系統的地方產業特色,開始研究行銷。

 

產業化的市場思考開始介入我的設計概念,今年我就是在學習這個東西。我看村上隆的藝術創業論,看原來他們就是這樣才會賺錢,看時代營造出了這個位置,我們就要改變自己,走入這個時代,不能一直當古人。古人不是壞事,但是古人走到現代,他是怎麼發展這個光,怎麼打出這個光,就要去想。這村上隆常常在做。他把很多觀念解構了以後,變得很亮,刀也很利 。那種刀鋒很亮,會被他砍到,而且很有光采,很優雅、很美。」老師說, 創意論點有時候快速的被吸收,又再推翻,會爆炸,最後不要做那種站在旁邊被人家炸到的,要做那個點火人。

 

【自己要找到自己的路】

 

「 我這杯茶用這個茶杯裝很適合,用一個碗公裝就覺得怪怪的,用高粱酒瓶裝也不對味。裝到對的杯子太重要了,人家一接觸是先接觸杯子,才喝到茶。」

 

林文嶽老師的作品參加過大大小小十多次展覽,不論是個人創作展,還是主題式展覽中的一環,豐富的參展經驗,讓他深刻體會不同展演形式所能帶來的不同影響力。這一次他希望白荷陶坊,能夠跳脫以往的展現方式,既不是像藝術家的創作展,也不是單純的展示商品,而是真正定位出地方工藝特色,展出自己的格調。

 

「自己要找到自己的路,不過找路不容易,我們腳下就是路,腳踩下去的那一步就叫做路。但是沒方向感也不能亂踩, 怎樣讓工藝展就是工藝展,不是商展,也不是藝術創作展,所謂的人有人格,物有物格,那個格就自己一個,他就能說清楚『我是什麼?』在社會生存,不然就是被混在裡面。 這是一個挑戰,可能對所有的工藝家都是挑戰,跨不過去,就是沒辦法成長,那要產業化也不太可能。但要跨過去了,海闊天空,路就開了。」

 

【美感教育是工藝的基礎】

 

回到工藝的教育問題,林文嶽老師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學校透過課本交流知識,但是工藝作家不只建構知識,而是建構經驗體,把生命的經驗體展演給別人看。

 

「我們的經驗是每天跟泥土在一起得到的,變成我生命的品質,這個品質拿來讓你們知道,走過這個歷程你會得到什麼?那是你去親證所得到的,不是我給你的。我覺得體驗的這個部份是個很大塊的市場,可以傳遞很大的能量,跟作品比較起來並不遜色,而且事情會發生在對方,當下他就會感受到歷程,不是得到一個結果而已。」

 

親身去體驗、感受,也是林老師認為在美感教育上必要的傳遞方式,老師強調美感是一個完型,任何的切割都很冒險,「你不能把一個人,人是心臟、肺,這些都解構起來,這被組合起來不是一個人,拿出來就死了。分析一件事情把他抽出來再抽出來,這些元素都已經死了, 那時候都曲解掉意思了。所以把這些知識都組合起來,那些知識是沒有力量的。美感的經驗不是這種法則,他是相反的,不要把他解構,你用這種能力進去,你所感受的才是得到完整。」 林老師表示 ,要怎麼把工藝體驗變成是有內在的東西,要重新思考教育法。教育的研究方法,至少要偏向質性研究,因為教育就是質的傳遞。

 

「國小三年級開始推廣美的能力,小孩子有美的能力,到國中就不會了,到高中就別說了,到大學變成專業,他不懂美,但是他已經在設計美這件事了。」林文嶽老師開玩笑說,「好險我們以前都沒在讀書!」

 

【假日蓮花學校】

 

當一件一件的工藝品,不論在技術開發,或是設計理念都已經走向成熟,作為白河鎮地方工藝發展先驅的白荷陶坊,在未來希望不只是陶坊本身,而是圍繞蓮花這個地方特色,設置更多的點,並將之串連起來,讓社區有收入、地方特色可以發展,就要靠文化旅遊。

 

「 我的想像是希望白河以後對蓮花這個產業,有比較多的點。比如我這做陶藝,那以後可以分出去一個地方是荷染的染織工坊,還有一個是專門做蓮花創意思考的工作室,如果有幾個很強的單位,那白河很快就結合起來了。陶坊會以陶藝為主,客人來我們這邊有的要染布、有的要做陶,我們來不及應付,他需要的是獨立的,不必一個地方集了這麼多元的東西,這些東西我們拆開來,變成白河的多元,而不是白荷陶坊的多元。」

 

目前白荷陶坊已經著手規劃兩天一夜的套裝行程, 一個人880元就包吃包住,更包含工藝的創作體驗,讓整個社區運作起來!林老師說,以後會結合在地體驗、工作營, 讓體驗長久運作,地方的文化屬性可以課程化,結合成一個假日蓮花學校。禮拜六、日,或是星期五下午開始有營隊進來,學蓮花的事情。白河的蓮花是無農藥的,可以觀賞、可以染布、可以吃蓮子特色餐。有地方開始租腳踏車,連結各個旅遊點,這種屬性可能對白河長久發展更健康。

 

【如果他們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他的特質】

 

在陶藝產品方面,白荷陶坊現在已穩定生產像是嫁妝禮和茶具禮盒,不論是以蓮蓬製成釉料的「白荷白」,還是以當地溫泉泥、石灰石燒出的「白河陶」,都展現濃厚的地方特色。林老師表示,之後的產品會以生活器具居多,他也非常鼓勵年輕人之間互相創意的激盪。「他們也都有替我在想,用他們的思惟去想事情。想出來那個杯子,有現代感,做那個半弧型的杯子,設計感蠻好的,你看到這樣東西會覺得他有一個意思在,他說這圓有一個意思,我就讓他們做。形有出來,能表達你自己,那就是完整的 。」

 

林老師表示, 表面上他是教學者,單向的對這些來陶坊學習的學生傳授技能與經驗,實際上所有的接觸都是教學相長,尤其從中學到了「集體設計」。林老師強調對於不同設計風格、理念,「認同」是首要的第一步,如果擔心因此沖淡了自己的風格,成長就會停滯,因此他大量採用學生的設計與創意。「 先採用後我們才能去學習那個東西,要先認定他們思惟的價值。你覺得那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他們的特質。 做十幾年下來都是我一個人在那邊勞心勞力,所以無可厚非這些成果是一個人的感覺,但是慢慢我們要準備一個容量,去做這些改變,這是正面的。」

 

【工藝要永續,人要先永續】

 

我覺得要長長久久做,大家有心就慢慢磨合、慢慢了解,慢慢事情就完整了。

對於白河陶坊未來的發展,林文嶽老師認為工藝行銷的協助扶植絕對是必要的。工藝家要知道行銷的困難點、行銷的需求是什麼?行銷的人要知道工藝家的極限到哪裡,互相去了解。市場如果發展起來,大家在這塊領域看見希望,才有更多人願意投入。這需要兩邊同時進行,並且互相影響,在地的東西做的越好,市場也就越好走。林老師特別強調,工藝扶植團隊與工藝家應該要長期合作,經驗是累積的,互相的了解與磨合也需要時間,如果突然換團隊,那是耗費很大的時間和心力成本。工藝的發展要永續,人就要先永續,一次就要讓事情好起來。

 

相較於之前神情專注,給人創作是一種脩身的印象,林文嶽老師覺得,這段時間不斷從不同人身上學習新東西的自己,感覺身上注了了一股生命的新鮮感,顯得更年輕。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80.html

# 可能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3

執行單位藝邨精品企業有限公司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保甲路10號
類別名稱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雖然在台灣,竹子的實用價值是被肯定的,然而,竹子與人的情感卻常被忽略,檳榔茶葉利潤高過於竹子時,竹子栽植面積將銳減,甚至消失。也因此,如何讓竹藝品更加生活化、精緻化,提昇其產品藝術觀光價值,已經成了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竹藝工藝家葉基祥認為,現在竹藝的發展必須在追求美觀、實用、經濟、獨創的原則下,與美術、工業及科學等相配合。利用美術知識來設計工藝品的造型與裝飾,以工業科學知能來研究材料設備及生產技術,方能適應今日社會需求。同時,也需要結合設計師及藝術工作者,由工藝家來掌控材質,設計師設計造型與功能,融合藝術家所設計之圖騰或線條,達成三家一體之功能。也必須因應科技進步,改善工坊生產環境及設備,強化微型產業化之能力,將竹工藝產業帶入新的紀元。

今年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協助下,葉基祥和工藝伙伴們,希望能以開發具生活工藝、文化意涵、地方特色之綠工藝為主軸,逐步讓「藝邨」不只是展售平台,而是更具有交流與培訓功能的竹工藝社區發展平台。

【葉基祥】

竹山,地如其名,是台灣最重要的竹產業地區,在「竹山」發展各項竹藝的工藝家,其成長歷程很自然地與竹相生,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繁衍、蘊育、自在,養成自己重要的生命知識體系。在竹海鄉景中向望輝煌的落日,那顆大大的金黃色的太陽逐漸沒入,讓人想起轉化的竹工藝品也總是呈現一股透亮的金黃色光亮,可以互相比擬的是,竹工藝絕對不是將來的「落日產業」,而是希望的金黃色竹產業。

葉基祥在臺灣竹工藝產業中,作品頗富禪意、擅長簡潔優美的雕刻線條表現,也是與多項產業作異業結合的先行者,屬於中生代的雕刻好手,作品深受許多收藏家的喜愛。大約於兩三年前開始,葉基祥受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聘任,在工藝研發中心的體驗工坊中開設竹藝研習班,兩三年的教授課程下來,養成一批有基礎訓練的學員,開枝散葉在台灣各地,遠至台中、桃園、嘉義等地。同時期,葉基祥開設於竹山的「藝邨」工作坊也是一直沒有收取費用,平日就有一天對外開放訓練的教學活動,給有興趣的人士來到竹山學習竹藝。兩三年的傳藝時光下來,竹藝的創作教學與分享,也直接影響了葉基祥反省台灣竹產業要如何提升整體體質的重要一環——即人才培育與長期養成,對於思考一個整體產業如何健全的方式,這是一條漫長且深遠的改善作法。

剛好「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在近年也提出了「微型工坊」的概念,希望在思索社區的核心價值中,也提供聚積社區工藝產業的能量,提供在地社區擁有一些小量產的能力,同時工坊(workshop)學員的創作激盪,也時常提供創新產品的開發構想,這是最有趣的一部分,雖然說這些想法的實踐不一定成功,但延伸出很多的方向。例如在此計畫中,有一位原住民學員剛好也有創作底子,他們與學員的討論中時常提出「自己的想法」,會將一些原住民雕刻的「填色」、「彩繪」、「圖騰運用」的技法,用於竹刻作品當中,這些的效果,在以往單純的竹工藝技法表現中比較少見,但新效果卻提供很多可以嘗試的方向,互相提供原本執著慣有的方式,讓學習過程充滿意想不到的效果,葉基祥也在教學中很認同這些互動的「經驗」與「驚豔」。

葉基祥認為此計畫的提出,恰好是一個可以繼續延續這批有基礎訓練的學員進階的機會,同時拉入更多外引而來的人才,進到竹山的竹藝產業中,對於竹山社區發展竹藝能量而言,充滿許多活力。過往,台灣以竹工藝聞名,這些工藝品技藝的確細膩、多變,曾外銷生產大量竹藝製品。在時代流動的價值觀中,工藝的自然材料、手感、單一獨特以及多樣性的確很吸引人,我們的問題只在於,如何將這群消費者找出來,並且提供他們消費的管道。葉基祥強調,今年在計畫階段即設定研發出三類竹工藝產品,包括竹的「燈具」開發至少六款、及「茶席文化」有關的相關用器和純裝飾性竹物件。這些必須在社區學業計畫當中,可以完成這些項目的設計研發與製作。這樣的設定, 一方面可以看見葉基祥在連續三年參與臺灣工藝研發中心指導補助的「時尚工藝」計畫中,公部門政策所重視的「新時代工藝精掘出屬於台灣特有的味道,「日本的茶道、中國的喝茶傳統,台灣的表現呢?」從這邊開始延伸,發展有別於日本、有別於中國的一般家庭的竹概念茶席。葉基祥也已為下階段若可再深化的題材開發做了構想:「茶席中,竹經常與陶一起做搭配,還可能開拓不同的材質嗎?」他想到了「還有玉石與貴重寶石與金工可以做材質的豐富變化配合」,如此一來講究度與細緻度讓消費市場自然地分眾,讓市場上有不同等級的需求可以滿足;但是他也同時考量,在將來小量訂單中,如何控制成本,讓產品的價格更加普及神」,可以被傳遞與普及到工藝家的文化認同當中,「竹工藝要的不單單是技術的部分,設計與觀念的部分也必須要具備」。在學員作品的表現中,搭配設計、技術、理念所成形的作品一開始並不能算是成功與成熟,例如:燈具的搭配性構造非原始專業,而必須再搭配專業研發,否則失敗率高,或是深入瞭解茶具器皿的世界,發現處處是可以用竹來表現「氣味」的場域。開發與嘗試的品件因為眾人熱烈的興趣,不斷的演進、琢磨的過程,至少每人都完成一件以上完整性的作品,也已經開始在葉基祥所開設的精品工作室中販售。

雖然學員來自各地有興趣的人士,但開放性的社區工藝經營方式,依然成為這個微型工坊平台的重要支柱,當有小量訂單的時候各地的學員依然可以接單支援,站在推廣的角度,更是普及竹工藝於各地新生的機會,並不抵觸當初於在地健全產業的想法。

【找出文化的角度來與竹藝搭配】

葉基祥說,在這次計畫中,看見一些未來可以好好發展的題材與產業切入點,例如「茶事展演」或是「茶席」與竹藝的搭配。這是一種很細膩的文化細節,在茶事展演的過程中,整體已營造出一種「雅文化」的氛圍與空間,而竹的材料特性素緻、清雅也與茶文化很對味,所以竹用於茶席中,可以搭配的方式就有很多變化,而竹的器皿再經過結合當代設計元素來增加其經濟的效益,就很能開拓出市場性。

而且工藝在生活中的記憶不應該是遙遠的,喝茶本來就是常民生活中最棒的享受,我們要在生活文化中,發掘出屬於台灣特有的味道,「日本的茶道、中國的喝茶傳統,台灣的表現呢?」從這邊開始延伸,發展有別於日本、有別於中國的一般家庭的竹概念茶席。

葉基祥也已為下階段若可再深化的題材開發做了構想:「茶席中,竹經常與陶一起做搭配,還可能開拓不同的材質嗎?」他想到了「還有玉石與貴重寶石與金工可以做材質的豐富變化配合」,如此一來講究度與細緻度讓消費市場自然地分眾,讓市場上有不同等級的需求可以滿足;但是他也同時考量,在將來小量訂單中,如何控制成本,讓產品的價格更加普及與入門,在限量開發中,可傾向中低價位取向,而不像單一創作品獨一的高單價,讓市場接受更大,讓微型工藝產業的能量,醞釀出一個「工藝市場」,將工藝的產業帶入社區之中,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很值得期待的竹產業方向,讓人感受到——藝竹靜好。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2.html
執行單位: 藝邨精品企業有限公司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保甲路10號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 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雖然在台灣,竹子的實用價值是被肯定的,然而,竹子與人的情感卻常被忽略,檳榔茶葉利潤高過於竹子時,竹子栽植面積將銳減,甚至消失。也因此,如何讓竹藝品更加生活化、精緻化,提昇其產品藝術觀光價值,已經成了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竹藝工藝家葉基祥認為,現在竹藝的發展必須在追求美觀、實用、經濟、獨創的原則下,與美術、工業及科學等相配合。利用美術知識來設計工藝品的造型與裝飾,以工業科學知能來研究材料設備及生產技術,方能適應今日社會需求。同時,也需要結合設計師及藝術工作者,由工藝家來掌控材質,設計師設計造型與功能,融合藝術家所設計之圖騰或線條,達成三家一體之功能。也必須因應科技進步,改善工坊生產環境及設備,強化微型產業化之能力,將竹工藝產業帶入新的紀元。

今年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協助下,葉基祥和工藝伙伴們,希望能以開發具生活工藝、文化意涵、地方特色之綠工藝為主軸,逐步讓「藝邨」不只是展售平台,而是更具有交流與培訓功能的竹工藝社區發展平台。

【葉基祥】

竹山,地如其名,是台灣最重要的竹產業地區,在「竹山」發展各項竹藝的工藝家,其成長歷程很自然地與竹相生,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繁衍、蘊育、自在,養成自己重要的生命知識體系。在竹海鄉景中向望輝煌的落日,那顆大大的金黃色的太陽逐漸沒入,讓人想起轉化的竹工藝品也總是呈現一股透亮的金黃色光亮,可以互相比擬的是,竹工藝絕對不是將來的「落日產業」,而是希望的金黃色竹產業。

葉基祥在臺灣竹工藝產業中,作品頗富禪意、擅長簡潔優美的雕刻線條表現,也是與多項產業作異業結合的先行者,屬於中生代的雕刻好手,作品深受許多收藏家的喜愛。大約於兩三年前開始,葉基祥受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聘任,在工藝研發中心的體驗工坊中開設竹藝研習班,兩三年的教授課程下來,養成一批有基礎訓練的學員,開枝散葉在台灣各地,遠至台中、桃園、嘉義等地。同時期,葉基祥開設於竹山的「藝邨」工作坊也是一直沒有收取費用,平日就有一天對外開放訓練的教學活動,給有興趣的人士來到竹山學習竹藝。兩三年的傳藝時光下來,竹藝的創作教學與分享,也直接影響了葉基祥反省台灣竹產業要如何提升整體體質的重要一環——即人才培育與長期養成,對於思考一個整體產業如何健全的方式,這是一條漫長且深遠的改善作法。

剛好「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在近年也提出了「微型工坊」的概念,希望在思索社區的核心價值中,也提供聚積社區工藝產業的能量,提供在地社區擁有一些小量產的能力,同時工坊(workshop)學員的創作激盪,也時常提供創新產品的開發構想,這是最有趣的一部分,雖然說這些想法的實踐不一定成功,但延伸出很多的方向。例如在此計畫中,有一位原住民學員剛好也有創作底子,他們與學員的討論中時常提出「自己的想法」,會將一些原住民雕刻的「填色」、「彩繪」、「圖騰運用」的技法,用於竹刻作品當中,這些的效果,在以往單純的竹工藝技法表現中比較少見,但新效果卻提供很多可以嘗試的方向,互相提供原本執著慣有的方式,讓學習過程充滿意想不到的效果,葉基祥也在教學中很認同這些互動的「經驗」與「驚豔」。

葉基祥認為此計畫的提出,恰好是一個可以繼續延續這批有基礎訓練的學員進階的機會,同時拉入更多外引而來的人才,進到竹山的竹藝產業中,對於竹山社區發展竹藝能量而言,充滿許多活力。過往,台灣以竹工藝聞名,這些工藝品技藝的確細膩、多變,曾外銷生產大量竹藝製品。在時代流動的價值觀中,工藝的自然材料、手感、單一獨特以及多樣性的確很吸引人,我們的問題只在於,如何將這群消費者找出來,並且提供他們消費的管道。葉基祥強調,今年在計畫階段即設定研發出三類竹工藝產品,包括竹的「燈具」開發至少六款、及「茶席文化」有關的相關用器和純裝飾性竹物件。這些必須在社區學業計畫當中,可以完成這些項目的設計研發與製作。這樣的設定, 一方面可以看見葉基祥在連續三年參與臺灣工藝研發中心指導補助的「時尚工藝」計畫中,公部門政策所重視的「新時代工藝精掘出屬於台灣特有的味道,「日本的茶道、中國的喝茶傳統,台灣的表現呢?」從這邊開始延伸,發展有別於日本、有別於中國的一般家庭的竹概念茶席。葉基祥也已為下階段若可再深化的題材開發做了構想:「茶席中,竹經常與陶一起做搭配,還可能開拓不同的材質嗎?」他想到了「還有玉石與貴重寶石與金工可以做材質的豐富變化配合」,如此一來講究度與細緻度讓消費市場自然地分眾,讓市場上有不同等級的需求可以滿足;但是他也同時考量,在將來小量訂單中,如何控制成本,讓產品的價格更加普及神」,可以被傳遞與普及到工藝家的文化認同當中,「竹工藝要的不單單是技術的部分,設計與觀念的部分也必須要具備」。在學員作品的表現中,搭配設計、技術、理念所成形的作品一開始並不能算是成功與成熟,例如:燈具的搭配性構造非原始專業,而必須再搭配專業研發,否則失敗率高,或是深入瞭解茶具器皿的世界,發現處處是可以用竹來表現「氣味」的場域。開發與嘗試的品件因為眾人熱烈的興趣,不斷的演進、琢磨的過程,至少每人都完成一件以上完整性的作品,也已經開始在葉基祥所開設的精品工作室中販售。

雖然學員來自各地有興趣的人士,但開放性的社區工藝經營方式,依然成為這個微型工坊平台的重要支柱,當有小量訂單的時候各地的學員依然可以接單支援,站在推廣的角度,更是普及竹工藝於各地新生的機會,並不抵觸當初於在地健全產業的想法。

【找出文化的角度來與竹藝搭配】

葉基祥說,在這次計畫中,看見一些未來可以好好發展的題材與產業切入點,例如「茶事展演」或是「茶席」與竹藝的搭配。這是一種很細膩的文化細節,在茶事展演的過程中,整體已營造出一種「雅文化」的氛圍與空間,而竹的材料特性素緻、清雅也與茶文化很對味,所以竹用於茶席中,可以搭配的方式就有很多變化,而竹的器皿再經過結合當代設計元素來增加其經濟的效益,就很能開拓出市場性。

而且工藝在生活中的記憶不應該是遙遠的,喝茶本來就是常民生活中最棒的享受,我們要在生活文化中,發掘出屬於台灣特有的味道,「日本的茶道、中國的喝茶傳統,台灣的表現呢?」從這邊開始延伸,發展有別於日本、有別於中國的一般家庭的竹概念茶席。

葉基祥也已為下階段若可再深化的題材開發做了構想:「茶席中,竹經常與陶一起做搭配,還可能開拓不同的材質嗎?」他想到了「還有玉石與貴重寶石與金工可以做材質的豐富變化配合」,如此一來講究度與細緻度讓消費市場自然地分眾,讓市場上有不同等級的需求可以滿足;但是他也同時考量,在將來小量訂單中,如何控制成本,讓產品的價格更加普及與入門,在限量開發中,可傾向中低價位取向,而不像單一創作品獨一的高單價,讓市場接受更大,讓微型工藝產業的能量,醞釀出一個「工藝市場」,將工藝的產業帶入社區之中,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很值得期待的竹產業方向,讓人感受到——藝竹靜好。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2.html

# 可能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4

執行單位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地址北市三峽區民權街84巷2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三峽早年曾為藍染染料植物--馬藍的產地。因為清澈的三角湧溪具備了染布時所需的良好水質,更為漂洗、晾曬染布時的最佳場所,再加上淡水河水運之便,即由下游的港埠運進布匹來染色,而染料製成後亦可順流運到萬華,再大量銷往廈門、漳州、福州、上海等地。這些有利的先天條件造就了發展染布業的絕佳環境,於是染布業在當時逐漸成為三角湧街的行業特色。因此,三角湧為清代北台灣重要的染布業中心之一。染布業在早期的墾拓社會中即供應附近地區居民的需求,直到同治、光緒年間才大為興盛。曾在三峽民權老街上開設過的染坊有鄉紳陳種玉於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開設的『陳恒芳染坊』、秀才林金井開設的『林元吉染坊』、同為秀才的陳嘉猷所開設的『元芳號染房』及廖富本家所開設的『金聯春』等,這些都是老字號的染坊。打從光緒年間起,三峽傳統染布業受到人工合成染料的影響,產量逐漸減退,再加以西式及日式和服的衝擊下,市場逐漸萎縮,終告沒落。

 

現今三峽藍染的推動緣起於1999年由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發起的「找尋失落的三峽染」研究計畫,進行傳統手工藍染技藝研究與地方文化產業再造。『三峽染工坊』是由三角湧文化協進會輔導的染色工坊,目前主要推出的文化商品包含藍染教學、DIY藍染體驗與藍染商品。今日三峽藍染的推動起源於少數人的興趣與投入,後來因為參與的人頗多且凝聚共同意識而發展至今,可以說是根基於相同興趣的結合,從社群的集結而至社區與地方、中央政府的連結,進推動社區產業之發展。

 

今年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乃以三角湧文化協進會—三峽藍染文化發展的成員為推動主軸,針對有高度意願推動藍染文化產業者為輔導對象。一方面邀請商品專業設計師參與三峽藍染創意生活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以『湧』意象為創意發想主題來開發藍染創意商品,同時學習與應用裂織技法,讓藍染更貼近時尚,融入現在生活;另一方面則透過三峽在地家庭代工資源調查,形成代工資源網絡,落實社區產業在地製作與生產,並創造社區就業機會。

 

【湧】

 

“三峽鎮舊稱「三角湧」,境內有大漢溪、三峽河及橫溪三條河流交匯,因波浪翻湧、景觀壯麗,且地形略成三角形,故稱為「三角湧」,取「三合湧」(臺語)或「相合湧」之意。”

三峽地形多山坡,氣候溫暖、雨水充沛,近山一帶種植大量山菁(大菁、馬藍),可以製成天然染料,加上水質偏鹼,染布時能呈現較美的色澤,自清領時期藍染就成為具代表性的地方產業,在日治中期開始走下坡、逐漸式微。

「那麼多年下來,我們應該大家再凝聚起來,一起進修,希望能產生一些新的激盪。」榮譽理事長王淑宜說。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於2002年成立「三峽染工坊」,執行三峽藍染文化推廣及社區文化導覽,推出的文化商品包括藍染教學、DIY藍染體驗與藍染商品,並從2002年開始舉辦「三峽藍染節」活動。榮譽理事長王淑宜小姐,與一群致力於藍染創作、推廣的協進會成員,於今年提出「三峽藍‧染三峽 」計畫,希望在讓昔日三峽的藍染產業活動能有所突破與成長,為三峽藍染找出新契機。

「什麼可以代表三峽?老街、拱橋、城隍廟、地景地貌、昔日的回憶…」,參與這次計畫的成員,大家凝聚在一起,互相丟出自己心中三峽的意象,像是慶祝的「慶」、祈禱的「祈」、回憶的「憶」等。最後大家決議用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字—「湧」作為主軸,除了呼應地形地名,也隱含了希望對振興三峽染這一目標,大家的心力、創意能像三峽的湧泉般,自各方凝聚,交匯後激盪出壯麗的水花。本次的作品也將扣緊「湧」的主題,發展出水滴、水紋等元素呈現在這一系列的產品之中。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日前從三峽歷史文物館遷移回到三峽老街(民權街),王淑宜小姐表示,回老街這裡,跟老街要多一些契合,除了是協會的重新出發,也希望相較於文物館的位置較遠,工坊就近在老街時能跟這裡的居民、左右鄰居有多一些互動。老街後面有一個藍染公園,雖然還沒完全開幕,但是未來這個文化意象會跟工坊結合起來。當初縣政府規劃藍染公園的時候,協會提供了很多意見,藍染公園後面是一個老房子,未來規劃把它徵收回來,當商品區跟展示館。另外也跟三峽長老教會合作,教會裡有活動的場地, 也有空間放染缸,可以辦培訓課程。

【從文化停掉的部份再開始】

除了希望把地方文化傳承下來,找回失落的三峽染,準備跨出新步伐的三峽染工坊成員們,更開始去思考,在許多傳統文化之中,雖然藍染是一項傳統手工藝,然而怎麼樣讓他可以更時尚、很自然的融入現代生活中,不會讓人覺得這只是一個老文化的傳承?「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詮釋,這是我對藍染的期待,希望他走的是一個新藍染文化風格。」

在這樣的想法中,王淑宜小姐認為,這麼多年來藍染都是一種「染布」,這之間應該還有可以探討的可能性,所以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材質可以應用。

這次參與計畫的十位成員,有的原本只是協進會的導覽員,也有來自各行各業。十個人去創作、十個人去嘗試,不吝惜資金在開發新的材質上,每個人都試不只一種材質,就有了很多種可能。最後今年決定用「皮」來作為新的藍染創作材質,並且鎖定休閒風和飾品類兩個方向,創作包含夾腳拖、帽子、包包、皮帶、項鍊、耳環等,打破傳統材質的框架,「藍染皮件」就在今年的計畫中誕生。

【藍染中的三峽】

除了打破傳統工藝的刻板印象,開拓產品的創新構想之外,另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便是在藍染這項工藝領域之中:「『三峽染』的特色在哪裡?」 王淑宜小姐自問,到底什麼是三峽染?假使作品拿到別的地方販售,拿掉三峽染工坊的名稱,如何讓人知道這是三峽染?

 

「很多地方在做藍染,我們的位置在哪裡?三峽地區以往的歷史背景,還有現有的資源,可以怎樣跟其他社區做區隔?我們希望發揮的優勢跟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最早我們成立的時候希望是一個研發團隊,取名叫『三峽傳統染色發展技術團隊』,之後曾經寫信給當時的蘇貞昌縣長,希望政府能支持我們的地區特色發展,當時用了『三峽染.鶯歌瓷.平溪天燈』作為地方特色的詮釋,後來就簡稱『三峽染』。而三峽並不一定要是『藍染』,因為染色有很多種可能。」王淑宜小姐表示,雖然主要是以藍色為主,其實三峽還有「薯榔」,就是咖啡色、黃色,用薯榔打底後再經過藍染,出來的顏色就叫做「烏布」(烏漂布)。 三峽早期有十幾二十家染布店,每家的配方都不一樣,也不會傳出來。這些技術在口頭訪談的時候可以得知大概,但是歷經隔代,記憶中的方法調配出來已經無法讓布上色,才知道原料變成染料還有一個發酵的過程,每一家的方法都不一樣,有人加麥芽糖、有人加黑糖、有人用蜂蜜。

 

「現在我們強調我們的染液是色香味俱佳,我們用米酒、用木灰水,還餵麥芽糖!」如果要區別出三峽的特色,目前成員們討論出的方式,像是開發一個代表三峽的圖案,或是從使用染液原料、水質的不同做切入,還有結合三峽的歷史背景、故事作為品牌詮釋等。在藍染中如何定位出三峽染的獨特性,成為目前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發展的重點方向。

 

【環保、再生、智慧、創意、傳承】

 

本次計畫中,除了振興「藍染」,更加入了「綠色」元素。三峽染工坊的成員,在創作皮質藍染之餘,還規劃了學習「裂織」的研習課程。「裂織」是一種編織技巧,在日本已經廣泛被利用,台灣則還不普及。主要是將不要的布拆解成粗細不定的長條狀後,重新編織組合。

 

做裂織最初的構想來自資源再利用,從事藍染創作的成員,每個人家裡都有一堆用剩的布,這些大都是難以用來製成成品的碎布、或是染製過程中有瑕疵的廢布,有些更是成員們早期開始學習藍染時技術不夠成熟的染布,卻相當具有歷史及情感意義。而藍染的布因為顏色都相近,在做裂織上非常容易搭配,也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裂織藍染的創作,不但是為環保盡一份心力,同時也是將過去留下的舊布、廢布賦予新的價值、延續物品的生命,在環保意識高漲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創意與惜物的精神極具發展的潛力。

 

【「Aika」—染布的女孩】

 

「我把這次的案子當作員工的教育訓練,讓他們能夠持續成長。這麼多年來也許我們一直都有在學習,也有新的成員加入,但在怎麼樣去腦力激盪?如何去研發、嘗試這些材料?這些方面能力比較欠缺。藉由這一次大家提案,從寫計畫開始這樣一個過程,讓成員可以把一個產品的誕生、怎麼樣形成的一個能力訓練出來。我認為每一位成員個人就是一個工坊,課程結束之後,他們還是可以繼續做這個工作,以後自己要設計,要開發什麼樣的產品、賣給誰、怎麼樣定價、怎麼去包裝,這整個過程都能夠讓我們更加提升。」王淑宜說,每個成員都有一個代號,她自己的叫做「Aika」,意思是「染布的女孩」,她除了期待三峽染能走進生活當中,成為生活文化的一部份之外,也期許致力於藍染創作的每位成員,都能在三峽的傳統工藝中,獲得個人的成長。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7.html
執行單位: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地址: 北市三峽區民權街84巷2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三峽早年曾為藍染染料植物--馬藍的產地。因為清澈的三角湧溪具備了染布時所需的良好水質,更為漂洗、晾曬染布時的最佳場所,再加上淡水河水運之便,即由下游的港埠運進布匹來染色,而染料製成後亦可順流運到萬華,再大量銷往廈門、漳州、福州、上海等地。這些有利的先天條件造就了發展染布業的絕佳環境,於是染布業在當時逐漸成為三角湧街的行業特色。因此,三角湧為清代北台灣重要的染布業中心之一。染布業在早期的墾拓社會中即供應附近地區居民的需求,直到同治、光緒年間才大為興盛。曾在三峽民權老街上開設過的染坊有鄉紳陳種玉於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開設的『陳恒芳染坊』、秀才林金井開設的『林元吉染坊』、同為秀才的陳嘉猷所開設的『元芳號染房』及廖富本家所開設的『金聯春』等,這些都是老字號的染坊。打從光緒年間起,三峽傳統染布業受到人工合成染料的影響,產量逐漸減退,再加以西式及日式和服的衝擊下,市場逐漸萎縮,終告沒落。

 

現今三峽藍染的推動緣起於1999年由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發起的「找尋失落的三峽染」研究計畫,進行傳統手工藍染技藝研究與地方文化產業再造。『三峽染工坊』是由三角湧文化協進會輔導的染色工坊,目前主要推出的文化商品包含藍染教學、DIY藍染體驗與藍染商品。今日三峽藍染的推動起源於少數人的興趣與投入,後來因為參與的人頗多且凝聚共同意識而發展至今,可以說是根基於相同興趣的結合,從社群的集結而至社區與地方、中央政府的連結,進推動社區產業之發展。

 

今年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乃以三角湧文化協進會—三峽藍染文化發展的成員為推動主軸,針對有高度意願推動藍染文化產業者為輔導對象。一方面邀請商品專業設計師參與三峽藍染創意生活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以『湧』意象為創意發想主題來開發藍染創意商品,同時學習與應用裂織技法,讓藍染更貼近時尚,融入現在生活;另一方面則透過三峽在地家庭代工資源調查,形成代工資源網絡,落實社區產業在地製作與生產,並創造社區就業機會。

 

【湧】

 

“三峽鎮舊稱「三角湧」,境內有大漢溪、三峽河及橫溪三條河流交匯,因波浪翻湧、景觀壯麗,且地形略成三角形,故稱為「三角湧」,取「三合湧」(臺語)或「相合湧」之意。”

三峽地形多山坡,氣候溫暖、雨水充沛,近山一帶種植大量山菁(大菁、馬藍),可以製成天然染料,加上水質偏鹼,染布時能呈現較美的色澤,自清領時期藍染就成為具代表性的地方產業,在日治中期開始走下坡、逐漸式微。

「那麼多年下來,我們應該大家再凝聚起來,一起進修,希望能產生一些新的激盪。」榮譽理事長王淑宜說。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於2002年成立「三峽染工坊」,執行三峽藍染文化推廣及社區文化導覽,推出的文化商品包括藍染教學、DIY藍染體驗與藍染商品,並從2002年開始舉辦「三峽藍染節」活動。榮譽理事長王淑宜小姐,與一群致力於藍染創作、推廣的協進會成員,於今年提出「三峽藍‧染三峽 」計畫,希望在讓昔日三峽的藍染產業活動能有所突破與成長,為三峽藍染找出新契機。

「什麼可以代表三峽?老街、拱橋、城隍廟、地景地貌、昔日的回憶…」,參與這次計畫的成員,大家凝聚在一起,互相丟出自己心中三峽的意象,像是慶祝的「慶」、祈禱的「祈」、回憶的「憶」等。最後大家決議用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字—「湧」作為主軸,除了呼應地形地名,也隱含了希望對振興三峽染這一目標,大家的心力、創意能像三峽的湧泉般,自各方凝聚,交匯後激盪出壯麗的水花。本次的作品也將扣緊「湧」的主題,發展出水滴、水紋等元素呈現在這一系列的產品之中。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日前從三峽歷史文物館遷移回到三峽老街(民權街),王淑宜小姐表示,回老街這裡,跟老街要多一些契合,除了是協會的重新出發,也希望相較於文物館的位置較遠,工坊就近在老街時能跟這裡的居民、左右鄰居有多一些互動。老街後面有一個藍染公園,雖然還沒完全開幕,但是未來這個文化意象會跟工坊結合起來。當初縣政府規劃藍染公園的時候,協會提供了很多意見,藍染公園後面是一個老房子,未來規劃把它徵收回來,當商品區跟展示館。另外也跟三峽長老教會合作,教會裡有活動的場地, 也有空間放染缸,可以辦培訓課程。

【從文化停掉的部份再開始】

除了希望把地方文化傳承下來,找回失落的三峽染,準備跨出新步伐的三峽染工坊成員們,更開始去思考,在許多傳統文化之中,雖然藍染是一項傳統手工藝,然而怎麼樣讓他可以更時尚、很自然的融入現代生活中,不會讓人覺得這只是一個老文化的傳承?「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詮釋,這是我對藍染的期待,希望他走的是一個新藍染文化風格。」

在這樣的想法中,王淑宜小姐認為,這麼多年來藍染都是一種「染布」,這之間應該還有可以探討的可能性,所以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材質可以應用。

這次參與計畫的十位成員,有的原本只是協進會的導覽員,也有來自各行各業。十個人去創作、十個人去嘗試,不吝惜資金在開發新的材質上,每個人都試不只一種材質,就有了很多種可能。最後今年決定用「皮」來作為新的藍染創作材質,並且鎖定休閒風和飾品類兩個方向,創作包含夾腳拖、帽子、包包、皮帶、項鍊、耳環等,打破傳統材質的框架,「藍染皮件」就在今年的計畫中誕生。

【藍染中的三峽】

除了打破傳統工藝的刻板印象,開拓產品的創新構想之外,另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便是在藍染這項工藝領域之中:「『三峽染』的特色在哪裡?」 王淑宜小姐自問,到底什麼是三峽染?假使作品拿到別的地方販售,拿掉三峽染工坊的名稱,如何讓人知道這是三峽染?

 

「很多地方在做藍染,我們的位置在哪裡?三峽地區以往的歷史背景,還有現有的資源,可以怎樣跟其他社區做區隔?我們希望發揮的優勢跟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最早我們成立的時候希望是一個研發團隊,取名叫『三峽傳統染色發展技術團隊』,之後曾經寫信給當時的蘇貞昌縣長,希望政府能支持我們的地區特色發展,當時用了『三峽染.鶯歌瓷.平溪天燈』作為地方特色的詮釋,後來就簡稱『三峽染』。而三峽並不一定要是『藍染』,因為染色有很多種可能。」王淑宜小姐表示,雖然主要是以藍色為主,其實三峽還有「薯榔」,就是咖啡色、黃色,用薯榔打底後再經過藍染,出來的顏色就叫做「烏布」(烏漂布)。 三峽早期有十幾二十家染布店,每家的配方都不一樣,也不會傳出來。這些技術在口頭訪談的時候可以得知大概,但是歷經隔代,記憶中的方法調配出來已經無法讓布上色,才知道原料變成染料還有一個發酵的過程,每一家的方法都不一樣,有人加麥芽糖、有人加黑糖、有人用蜂蜜。

 

「現在我們強調我們的染液是色香味俱佳,我們用米酒、用木灰水,還餵麥芽糖!」如果要區別出三峽的特色,目前成員們討論出的方式,像是開發一個代表三峽的圖案,或是從使用染液原料、水質的不同做切入,還有結合三峽的歷史背景、故事作為品牌詮釋等。在藍染中如何定位出三峽染的獨特性,成為目前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發展的重點方向。

 

【環保、再生、智慧、創意、傳承】

 

本次計畫中,除了振興「藍染」,更加入了「綠色」元素。三峽染工坊的成員,在創作皮質藍染之餘,還規劃了學習「裂織」的研習課程。「裂織」是一種編織技巧,在日本已經廣泛被利用,台灣則還不普及。主要是將不要的布拆解成粗細不定的長條狀後,重新編織組合。

 

做裂織最初的構想來自資源再利用,從事藍染創作的成員,每個人家裡都有一堆用剩的布,這些大都是難以用來製成成品的碎布、或是染製過程中有瑕疵的廢布,有些更是成員們早期開始學習藍染時技術不夠成熟的染布,卻相當具有歷史及情感意義。而藍染的布因為顏色都相近,在做裂織上非常容易搭配,也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裂織藍染的創作,不但是為環保盡一份心力,同時也是將過去留下的舊布、廢布賦予新的價值、延續物品的生命,在環保意識高漲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創意與惜物的精神極具發展的潛力。

 

【「Aika」—染布的女孩】

 

「我把這次的案子當作員工的教育訓練,讓他們能夠持續成長。這麼多年來也許我們一直都有在學習,也有新的成員加入,但在怎麼樣去腦力激盪?如何去研發、嘗試這些材料?這些方面能力比較欠缺。藉由這一次大家提案,從寫計畫開始這樣一個過程,讓成員可以把一個產品的誕生、怎麼樣形成的一個能力訓練出來。我認為每一位成員個人就是一個工坊,課程結束之後,他們還是可以繼續做這個工作,以後自己要設計,要開發什麼樣的產品、賣給誰、怎麼樣定價、怎麼去包裝,這整個過程都能夠讓我們更加提升。」王淑宜說,每個成員都有一個代號,她自己的叫做「Aika」,意思是「染布的女孩」,她除了期待三峽染能走進生活當中,成為生活文化的一部份之外,也期許致力於藍染創作的每位成員,都能在三峽的傳統工藝中,獲得個人的成長。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7.html

# 可能 於 文資局古蹟 - 5

案件編號20240315000002
個案名稱東椗島燈塔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14
name: : 燈塔
歷史沿革一、東椗島島名由來 東椗島,近代又稱東碇島,位於金門南方海域,距金門水頭港約 28.8公里,經緯度為北緯24°09' 41.6"、東經118°14' 02.0",面積約0.016平方公里,是金門縣境之極南點。該島嶼之命名源自廈門民間對當地地理形勢的認識與想像。依據這套說法,廈門島形同一艘大船,而位於其北、東、南三側的三座小島則頗似固定船身之「椗」(即船錨)。因此,相對位置在廈門東偏南側的此島,即被稱為「東椗」。東椗島最遲在晚明至清初已可見於史料之中如17世紀的《熱蘭遮城日誌》、和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期,南明江日昇所撰寫的《台灣外紀》。在18世紀晚期(1787-1801)繪製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中亦明確標記出東椗島之存在。惟清《金門志》卻出現「南椗在金門城南」一語。或因該島位於金門城城池之南,故在以金門島為中心的書寫中便依此觀點而將該島指稱為「南椗」。推測當時可能存在「東椗」與「南椗」二名混用之情形。清代時,廈門成為重要通商港口。清道光22年(1842)廈門開港後,位於廈門海域之東偏南的東椗島,更成為廈門港出港後之重要標的。依據道光23年(1843)的〈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Coast of China〉中指出:「從南往廈門方向靠近,Chapel Island,中國人稱為Tungting東椗」。因此,東椗島名稱應是以廈門為中心之描述而來,西方人則將該島命名為Chapel Island。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同治10年(1871)建置「東椗島燈塔」於此。民國以後,政府以東碇取代東椗,成為目前正式的島名。但燈塔名稱則沿用椗字不變。 二、文獻中之東椗島概述 依據民國22年(1933)《中國沿海燈塔誌》中指出,東椗島以玄武岩構成,斜坡峭壁直達海濱,僅有島頂有狹窄平地,島之西南端有一處洞穿島身之窟穴,地形險峻,樹木無法生長,亦不適於人居。週邊海域為重要漁場,每年六至八月為魚汛期間,常有漁船在此海域捕撈。此外,作者指出東椗島的英文名稱雖為 Chapel Island,但整座島嶼並無一處可使人聯想到教堂或是禮拜堂。 20年代(1930s)的東椗島上似乎仍可見到一些防禦工事的遺跡。根據地方傳聞,這些是鄭成功軍隊所構築的防禦建築,頂端還設有烽火台與信標等,用以對廈門城警告可能來臨的軍事攻擊行動。但作者認為,這些遺構看來歷史並非如此悠久,有可能是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為了抵抗英國艦隊而在此建造。班氏有此推論並非於史無據,事實上在曾於鴉片戰爭中擔任工兵團(Royal Engineers)助理軍需官(Assistant Quartermaster General)的Maj Mark S. Bell 留下的鴉片戰爭紀錄中,便曾指出當英軍在閩浙之役勝利後,艦隊即是在東椗島會合整隊並繼續向華北進發。因此,東椗島確實有可能在這場戰役中扮演過防衛據點的角色。 三、燈塔歷史概述 清道光22年(1842)中英鴉片戰爭後,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條約內容協議開放五口通商,廈門遂成為重要貿易商港,往來船隻數量激增。然而,閩省沿海與台灣海峽一帶海象複雜、暗礁眾多,對於往來船隻而言危險性極高。因此,在近代助航設施引進中國前,此一地區即存在許多引航用之地標,如今日仍存在的濱海望樓、石塔等皆屬此類。但由於在傳統上,中國沿海航運多以日間航行為主,夜間導航的需求不多,因此並沒有設立燈塔的強烈需求。即便今日我們知道在當時確實存部分在夜晚以火光來引導或警示行船人的設施,但其多半為民間或寺院自行設置運作,政府官員極少介入相關事宜,同時也沒有系統性建置此類設備的計畫。此一傳統社會的慣行,到了開放五口通商後、大型遠洋輪船頻繁往來進出的19世紀中期,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東亞地區貿易航線網絡的需求。因此,在咸豐8年(1858)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法代表便特別要求中國政府必須要在各通商口岸周邊建立燈塔、浮標等助航設施,以確保船隻在中國沿海航行上的安全。 為了因應此種全新的需求與工作項目,清廷必須要為其安排相應的規劃與執行機構。但不論是傳統王朝的官僚建制、或是熟讀儒學經典的典型中國政治菁英,都難以勝任必須掌握近代航海、光學、建築等技術的燈塔營造工作。於是,此項業務就被委由咸豐3年(1853)之後逐漸常態化、建制化,並由西方人士組織與運作的新式海關來負責。中國原本即有在朝貢體系下負責船舶與稅收管理的海關,但這些傳統的「常關」運作效能往往不彰,稅金的課徵也常無定制,造成外籍商人諸多不滿。咸豐3年(1853),一個名為「小刀會」的祕密結社呼應太平天國的行動,發動突襲佔領上海縣城,造成管理西方船舶與稅務的江海關癱瘓。當時在上海設有租界的英、法、美三國領事為了維繫貿易的進行與進出口相關制度的穩定,決定自籌以近代西方海關為範本的新式海關,並在地方官員的同意下取代了原有的「常關」,成為上海主要的關務與港務組織,也被稱為「新關」。由於新關的管理與運作效率、乃至於徵稅的能力皆優於原有的常關,因此在北京的認可之下,其組織逐漸擴大並且遍及每個貿易口岸。在外籍總稅務司的帶領下,新式海關也成為推動中國與西方體制、技術接軌的重要單位之一。這個特殊的歷史脈絡也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以海關作為燈務主管單位的特例。 同治2年(1863),在中國海關任職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正式上任,並且很快地就把在中國沿海要地建立西式現代燈塔與其他助航設施納入海關的重要工作計畫中。惟在其就任之初,相關業務並沒有明確、充足的財源,因此赫德僅能以調查、規劃、人事等業務方面著手。直到同治7年(1868),赫德取得北京政府的許可,獲得西方國家商船繳交之「船鈔」(即噸稅,為海關對外籍船舶依其噸位徵收之稅費)之使用權(初為總額之1/10,後提高為7/10)後,中國沿海燈塔的營造案才獲得穩定的財源,並且得以真正開始進行具體的設計與興建作業。因此,於19世紀末接任大清海關總營造司(Engineer-in-Chief),負責沿海燈塔規劃建造事宜的哈爾定(John Reginald Harding)認為,中國的燈塔與航標相關事業從嚴格的意義來說應是自同治8年(1869)始。即便如此,在海關總稅務司仍忙於尋覓與籌措財源的同治4至7年間(1865-1868),赫德實際上已經對於中國沿海建置燈塔等助航設施的相關工作進行需求評估,並開始投入前置作業的整備。因此,當海關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確立由船鈔作為經費來源後,各部門工作人員便得以立刻投入具體的燈塔、燈船、浮標設置及更新工程之中。 此時,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建置工作的規劃是依照通商、通航需求的優先順序,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工作主要目標是針對已經成為中西貿易最大口岸的上海周邊進行設施整備;第二階段則是以海況多變、礁汕繁多、危險性極高的台灣海峽與福建沿海為主要對象;第三階段則是進一步擴大助航設施的設置地點與涵蓋範圍。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隨著財源逐步到位,各通商口岸的總巡辦、海岸工務段巡察司,以及工程師團隊也紛紛開始著手進行第一階段工作。同治8年(1869),作為沿海燈塔事務總籌的首任海事稅務司福布斯(Capt. Charles Stewart Forbes)完成了在歐洲的考察與研究工作,正式赴中國就任。在抵達中國後,福布斯即開始進行各個燈塔預定地的現勘,具體的燈塔興建工程則是依照他的紀錄與彙報,由總稅務司赫德做最後決定與下達指令。恰在不久之前,多份以西方讀者為主的報刊以及英國殖民相關部門內部的檔案皆指出,東椗島周邊海域危險性高,且是進入廈門港的南方門戶,亟需設立一座新式燈塔,以確保航運安全與商業利益。或許是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東椗島成為赫德的第二階段燈塔設置計畫中最早被提出的設置地點之一。 在同治9年(1870)之前,赫德已開始針對其第二階段計畫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力。其中負責東椗島燈塔規劃與建造的駐地工程師,原為法籍建築師Jules Lescasse,但其在到任後數個月內便棄職離開中國。為了延續東椗島燈塔的工程,赫德改派原先負責考察中國東南沿海形勢與燈務需求的Greene接手相關業務。但不久後,Greene又因父喪而離職返歐。至此,赫德曾無奈表示「若負責中國南部工務段的畢士璧(Aelius Marcellus Bisbee)無法前來接手此項任務,在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燈塔工程師之前,東椗島燈塔的計畫恐怕必須先擱置了。」但赫德所憂慮之事並未發生,畢士璧最終同意承接東椗島燈塔未竟之工作。然而,在人事問題終告解決後,燈塔興建工程又遭遇到其他的障礙:氣候問題。依據赫德在同治9年(1870)6月訪視東南沿海與台灣的關務、港務進展時寫給海關職員威妥瑪(Wade)的書信所述,當時東椗島燈塔的興建工程才剛開始不久。此時,燈塔所需用的燈器也已經向英國張氏兄弟公司完成訂購, 英方除了保證產品品質外,也許諾在燈器出口到中國之前將會經過英國領港公會總監、當時英國知名的燈塔工程師James Douglass檢驗與認證,確保這批中國最早的近代燈塔能夠運作順利無礙。但同年9月之後,由於天候與海象惡劣,東椗島燈塔的工程不得不暫時停工,直到同治10年(1871)的6月才再次復工。 為此,當燈塔工程於同治10年(1871)年末告竣,時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的休士(George Hughes)便在塔身上設置了一方署有畢士璧之名的勒石以紀其功。此種在燈塔門額上方刻寫、銘記燈塔創建者的做法,在中國實以東椗島燈塔為首例。同治10年(1871)11月15日,東椗島燈塔正式點燈開始運作。依照該時代之慣例,東椗島燈塔完工前後,中國海關也陸續在多個西文報刊上發布相關公告,以供航運公司與海員等了解該燈塔建造與運作之相關細節。這也再次凸顯出東椗島燈塔在全球航運網絡與資源交換體系中所佔據的節點角色。 東椗島燈塔除了指引廈門港的南方航路之外,並負有銜接臺灣海峽引導各燈,使燈鏈延續之責。由香港、廣東一帶往廈門的來往船隻,均需經過東椗島,可見該燈塔及其位置之重要性。 在燈塔興建完成後,其管理與維護工作由海關總稅務司負責,實際的看管與例行運作派遣外籍燈塔守看管。關於燈塔看守人員的選拔問題,總稅務司赫德最初並無聘任專人的想法。依據赫德留下的備忘錄檔案,其原始構想是由任職於海關的鈐字手(Tidewaiter, 稽查員)以輪流調派的方式擔任此職務。但考量到燈器操作、養護與維修方面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此一構想很快便被放棄。最終,赫德決定開設專任的燈塔守職缺,並在初期由歐洲直接招聘有相關經驗的人員前來中國赴任。這批中國最早的專業燈塔看守員,若非曾經任職於燈塔營造相關的事業體系,就是或多或少擁有沿海燈塔、燈船的工作經驗。除了基本的看守燈塔之外,他們還必須學習燈塔各項軟硬體設備的管理、設備的清潔保養、簡易的燈具修護,以及定時紀錄氣象資訊等。赫德認為中國籍員工雖然尚稱刻苦耐勞,但在專業知識與經驗等方面於管理維護近代式燈塔之所需仍有極大落差,因此並不適合交付此等重要責任。惟聘請歐美守塔員,將會大幅增加人事成本,這一點也將會對海關的財政帶來沈重的負荷。然而此一決定也可看出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事務的高度重視。 東椗島燈塔及其附屬設施興建於島頂之平坦之處,建築基地呈梯形。燈塔立於基地西南端,塔身為圓形磚造,外塗黑漆,是中國最早以磚砌構築的黑色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塔頂燈器室為鑄鐵製。第一代燈器採用折光鏡系統的頭等透鏡四芯燈頭定光燈,以植物油點燃,每半分鐘閃光一次,分別發出1975燭光與28800燭光的白光,並有鑄鐵霧砲兩門。光緒25 年(1899),在更換六芯燈頭煤油壓力燈後,燈塔亮度提升18%。民國2年(1913),換裝85mm汽化燈,並加裝白熾紗罩,將定光與閃光的亮度分別提升到7500與111000燭光。民國6年(1917)夏季,東椗島燈塔在颱風中受損;民國7年(1918)2月,南澳大地震在中國東南沿海引發海嘯,廈門、汕頭一帶受災嚴重,東椗島燈塔也再次遭到重創。但此時的歐洲正面臨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與戰後的重建,因此燈塔的整修乃是在全球航運與原料運輸網絡逐步恢復正常之後,才得以進行。隨著歐洲國家逐步從一戰帶來的損耗中恢復,由歐洲職員為主要組成份子的中國海關也開始逐步推動中國沿海燈塔的設備更新與升級計畫。藉此機會,東椗島燈塔在民國12年(1923)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工作,隨後並決定換裝新式燈器,以替代在光緒27年(1901)時即已被認為過於老舊的初代燈器。 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應是在民國14至15年(1925-1926)透過中國海關駐倫敦辦公室採購,最後由法國的Barbier, Bénard et Turenne公司擊敗初代燈器的生產者英國張氏兄弟公司,獲得此次新燈器的設計製造工作。此次安裝在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採用旋轉鏡機,照度可達400000燭光,較前代的118000燭光明亮許多,且操作上十分便利,受到當時署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易紈士(Arthur H. F. Edwards)讚賞。民國16年(1927)9月26日的新燈啟用儀式,邀請了許多高階官員前來觀禮,包括各國駐廈門使節團、廈門的警政首長,以及國民革命軍漳廈海軍警備司令兼廈門市政督辦林國賡等。當晚六點,東椗島燈塔新燈正式啟用,法國駐廈門領事 Fernand Roy 與海關專員Albert Pichon皆認為此次東椗島燈塔的點燈儀式成功地宣揚並推廣了法國的工業與科技實力,值得欣喜。 二次大戰期間,燈塔遭盟軍轟炸,於民國31年(1942)停止發光。戰爭結束前夕,國民政府已開始針對沿海燈塔、航標等設施的損害情形與修復、重建需求預作構想,並與海關職員進行相關討論,其內容涉及人員訓練、設備維修、硬體採購等事項。二戰結束後,海關即針對沿海燈塔受到的戰爭損害進行了調查與盤點,並向國民政府提出報告並羅列修復相關建議。報告當中指出,東椗島燈塔受到的損害尚輕,狀態仍大致完好。民國38年(1949)國共內戰後,因東椗島具重要戰略位置,始有國軍駐紮,陸續於島上建築防禦設施及地下坑道,並一度將原有之黑色塔身粉刷為白色。民國47年(1958),因八二三砲戰之故,東椗島燈塔再次停燈,惟燈器室的玻璃帷幕、頂端鐵罩等部分皆遭砲擊損毀。現宿舍及辦公室棟亦遭砲擊受損,後由駐島守軍修復。 依據東椗島燈塔工作日誌所載,砲戰結束後,我國政府以東椗島燈塔為香港至廈門、上海航路之重要安全指引,其毀損嚴重影響國際公共水域航行安全為由,向聯合國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並要求北京政府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在二至三年的訴訟後,國際法庭判決我方勝訴,並要求北京方面須向我國支付賠償金,以作為燈塔修復之相應費用。該筆款項亦為其因發動八二三砲戰而付出的唯一一筆賠償款項。 民國60年(1971),東椗島燈塔之燈器改為電燈,並重新點燈運作,公稱光程達11.3浬,原有之兩門霧砲則已停止使用。同年,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的賴名湯上將登島訪視,並書「地小貢獻大」五字贈予駐島守軍以作為其精神標語,其後該標語則被設置、再現於塔身西側。在「地小貢獻大」標語的下方則可見另一組該時期常見之標語「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塔身東側則有「中華民國萬歲」字樣與青天白日國徽。惟民國75 年(1986),金防部司令趙萬富訪視東椗島慰問駐軍時,指示官兵將塔身西側的兩組標語進行上下位置的對調:即將「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移至上方,「地小貢獻大」則改至下方。 燈塔附屬建物部分,宿舍及辦公室等設施建於基地東北端,為單層、中廊式磚造建物,外牆塗白漆。民國47年(1958)因 823砲戰受損後,改建為鐵皮斜屋頂,後於73年(1984)再度改建為RC構造。燈塔及其附屬設施原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民國 102年(2013)移撥交通部航港局,設置金門辦公室,管理東椗島及北椗島燈塔,編制主任1人,技工4人。燈塔及附屬設施由 1名技工看守,負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以維持燈塔之正常運作。其餘人員於金門辦公室值勤,每15天登島換班一次。
評定基準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性: 東椗島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之樞紐位置,周邊海域海象複雜、暗礁眾多。為確保航行安全,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於規劃東南沿海燈塔建設計畫時,最早確定興建東椗島燈塔。燈塔竣工於清同治10年(1871),為閩粵臺三地最早竣工之近代燈塔。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與19世紀時以歐美國家為中心所建構出的全球航運貿易網絡密切相關。 塔身之門額上方設置署有燈塔駐地工程師畢士壁(A. M. Bisbee)、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rge Hughes)之名與建立年代1871之銘文以紀其功,為清代燈塔建築上首次出現的紀念性表現手法,標誌近代東亞航運觀念及設施現代化的起點,更是西方人直接介入官方設施的早期範例。 東椗島燈塔是臺澎金馬地區中,少數非建立於日本殖民史脈絡下的近代燈塔建築,見證東亞海域的近代史彼此連結的關係,具高度歷史價值及重要性。 (二)已指定之古蹟中保存完整: 東椗島燈塔作為19世紀興建的功能性建築,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皆依據工業革命後科學發展與海上貿易網絡而建。除燈塔外,並構築辦公、居住、儲水池、井口及庫房等機能取向之附屬建築,形成符合近代物質與科技文明的特殊類型生活場所。 歷經過數次天災、戰爭及戰後軍方進駐,建物雖有毀損或增改建,然燈塔主體與附屬建築仍保有19世紀的原始建材、裝飾細節與特色。整體而言,東椗島燈塔及附屬建築群保存完整,其黑色塔身推測為增加航行辨識度而有別於其他燈塔的顏色選擇,為中國東南沿海近代燈塔首例,亦為臺澎金馬三座現存清代海關所建的磚造燈塔之一。 (三)已指定之古蹟中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東椗島燈塔見證近代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影響下,逐步納入全球航運與國際貿易體系的歷程。興建期間由廈門海關稅務司提供行政與財務支援,並就近採用當地建材及工匠,故建築構造、形式與裝飾細節展現近代西方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傳統紅磚構造之閩洋折衷特色,為近代燈塔最具獨特性的案例之一,並為19世紀磚造燈塔建築之典範。
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之指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address: : 東碇段7、8、9地號
經度118.2384
緯度24.159269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jpg
name: : unnamed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40315000002
外觀特徵1.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燈塔塔身為圓形磚造,外牆塗黑漆。燈塔門額上方設有監造人畢士壁(Aelius Marcellus Bisbee)署名,以及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 Hughes)的職銜及姓名及興建年代之勒石,為全國第一座設置監造者姓名及年代、並崁入塔身之勒石。民國62年(1973)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登島慰勞官兵,留下題字「地小貢獻大」,後將題字以泥塑方式塑於塔身,塔身另塑「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及國徽標誌。 2.宿舍及辦公室棟:單層、雙坡斜屋頂建築,屋身為磚砌構造,外牆塗白漆。屋頂於民國73年(1984)改建為RC造、平頂形式。建築採中廊式之建築,短向各有一入口,門廊、建築檐口與有多層線腳,窗戶有窗楣,具濃厚西式建築特色。駐地官兵亦陸續建置標語,以鼓舞士氣。如:正立面的「忠誠精實」,以及辦公室入口之「那堪大陸同胞淪於水火、且看東碇健兒還我河山」聯對乃為民國75年(1986)駐島連長林健華構思、書寫。 3.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建物位於宿舍及辦公室棟之東側,現為軍方使用的廚房功能。由屋頂的煙囪推測這棟建物原應為守塔人之居住、起居空間。建物為磚砌構造,採丁順砌法。外部牆面以油漆塗刷迷彩紋樣和白漆,周邊有多棟新建建物及鐵皮構造增建。 4.廁所棟:建物以紅磚砌成,正立面外牆塗刷迷彩紋樣,二側及屋頂以鐵皮包裹。廁所棟左右二側與圍牆相連,左右及後方牆面為圍牆之延伸。 5.儲水池及井口:儲水池表面現為混凝土覆蓋,長11.2公尺,寬4.8公尺,表面設置2處汲水口,以紅磚砌成圓形井口。 6.磚造庫房:燈塔旁側二棟庫房等亦均為磚造建築,呈現早期西式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紅磚構造之混構技法。 磚造庫房1位於燈塔東南側,正立面外牆塗刷綠色系迷彩紋樣,背立面外牆有近代水泥修補痕跡,門扇多以更換為鋁門和木門,僅保有一處百葉窗構件。磚造庫房2位於燈塔西南側,內外牆皆塗刷白漆,共分隔為三間,每間各有一門,但以更換為鋁門,無窗。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2階。 7.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早期紅磚鋪面連接主要建築之步道以長方形紅磚鋪設,建築物周邊以正方形尺磚鋪設。磚砌表面風化或破裂,有部分水泥修痕跡。 8.圍牆:圍牆分上、下二部分:下半部以亂石砌成,上半部為磚砌,外部抹水泥,設有防禦用射口。牆面以灰漿及水泥塗刷,表面另以油漆繪製迷彩紋樣,並設置泥塑精神標語。 9.霧砲:2門霧砲於設置圍牆北側入口外,現已停用。霧砲雖為燈塔原有設施,目前尚無法確認現座落位置是否為原使用位置。
室內特徵1. 燈塔:塔內璧面塗白漆。燈塔中央為重錘室,外部為八邊形柱體,內部設置鑄鐵製的空心柱,重錘現已佚失。旋梯與塔身壁面連接,以花崗石條崁入磚構牆身、疊壘砌成,通往上層燈器室及修復平臺,扶手以鐵件製成。由內部觀察可見燈塔分層之處,牆身周身嵌入花崗石條,形成一圈穩固牆體之嵌條。燈塔中段設有樓板,以二層不同材質組成:表層鋪設傳統六角尺磚,鄰接階梯處為花崗石條及石板;下層為磚砌組成;樓板梯間開口處,外部以鑄鐵鐵皮包覆,並以鉚釘固定。 2. 宿舍及辦公室棟: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4階。內部空間現為燈塔辦公室、燈塔管理員寢室及軍方使用之圖書館,其中燈塔管理員寢室內部仍留有壁爐一座,雖已停用,但保存完整,並可由此推測原屋頂應設有煙囪構造。 3.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內部空間已經改建,現為軍方使用之廚房。 4. 廁所棟:現為航港局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5. 儲水池及井口:由井口向內部觀察,汲水井口上半部為磚砌,表面抹灰漿,下半部以花崗石板組砌。 6. 磚造庫房1:現為東碇守備隊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7. 磚造庫房2:現為航港局使用,內部堆放雜物。
使用情形燈塔、磚造庫房2、廁所棟由交通部航港局使用及管理維護;宿舍及辦公室為航港局與東碇守備隊共用;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儲水池及井口、磚造庫房1、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圍牆、霧砲由東碇守備隊使用及管理維護。
現狀燈塔本體、宿舍及辦公室、儲水池、磚造庫房因持續使用中,由交通部航港局及金防部東碇守備隊定期維護,結構現況大致良好,建築內外部定期粉刷,以致油漆層層堆疊,難以觀察構造現況。燈塔二層地坪以六邊形紅磚組成,表面髒污,有風化白華現象。燈塔塔頂燈器室油漆層堆疊,表面塗層起鼓、剝落;鑄鐵燈罩鏽蝕,並以新製鋼材加固。 宿舍及辦公室棟屋頂已改建為RC構造,室內牆體近屋頂處有多處橫向開裂,面漆亦有剝落狀況。 磚砌庫房1現為軍方使用,外牆塗刷迷彩紋樣油漆,部分門窗佚失,僅保留一扇百頁門窗。部分磚砌牆面受損,紅磚破損剝落。磚砌庫房2為交通部航港局所使用之庫房,內部堆放大量雜物,屋頂RC構造剝落,牆體變形、開裂。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330026021號
公告日期: : 2024-03-15 15:20:23.363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33ab53fd-91a5-42b8-aad6-dabb3bbc049d/東椗_-公告用印後PDF(黑白).pdf
repImgId254038
案件編號: 20240315000002
個案名稱: 東椗島燈塔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4
name: : 燈塔
歷史沿革: 一、東椗島島名由來 東椗島,近代又稱東碇島,位於金門南方海域,距金門水頭港約 28.8公里,經緯度為北緯24°09' 41.6"、東經118°14' 02.0",面積約0.016平方公里,是金門縣境之極南點。該島嶼之命名源自廈門民間對當地地理形勢的認識與想像。依據這套說法,廈門島形同一艘大船,而位於其北、東、南三側的三座小島則頗似固定船身之「椗」(即船錨)。因此,相對位置在廈門東偏南側的此島,即被稱為「東椗」。東椗島最遲在晚明至清初已可見於史料之中如17世紀的《熱蘭遮城日誌》、和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期,南明江日昇所撰寫的《台灣外紀》。在18世紀晚期(1787-1801)繪製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中亦明確標記出東椗島之存在。惟清《金門志》卻出現「南椗在金門城南」一語。或因該島位於金門城城池之南,故在以金門島為中心的書寫中便依此觀點而將該島指稱為「南椗」。推測當時可能存在「東椗」與「南椗」二名混用之情形。清代時,廈門成為重要通商港口。清道光22年(1842)廈門開港後,位於廈門海域之東偏南的東椗島,更成為廈門港出港後之重要標的。依據道光23年(1843)的〈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Coast of China〉中指出:「從南往廈門方向靠近,Chapel Island,中國人稱為Tungting東椗」。因此,東椗島名稱應是以廈門為中心之描述而來,西方人則將該島命名為Chapel Island。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同治10年(1871)建置「東椗島燈塔」於此。民國以後,政府以東碇取代東椗,成為目前正式的島名。但燈塔名稱則沿用椗字不變。 二、文獻中之東椗島概述 依據民國22年(1933)《中國沿海燈塔誌》中指出,東椗島以玄武岩構成,斜坡峭壁直達海濱,僅有島頂有狹窄平地,島之西南端有一處洞穿島身之窟穴,地形險峻,樹木無法生長,亦不適於人居。週邊海域為重要漁場,每年六至八月為魚汛期間,常有漁船在此海域捕撈。此外,作者指出東椗島的英文名稱雖為 Chapel Island,但整座島嶼並無一處可使人聯想到教堂或是禮拜堂。 20年代(1930s)的東椗島上似乎仍可見到一些防禦工事的遺跡。根據地方傳聞,這些是鄭成功軍隊所構築的防禦建築,頂端還設有烽火台與信標等,用以對廈門城警告可能來臨的軍事攻擊行動。但作者認為,這些遺構看來歷史並非如此悠久,有可能是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為了抵抗英國艦隊而在此建造。班氏有此推論並非於史無據,事實上在曾於鴉片戰爭中擔任工兵團(Royal Engineers)助理軍需官(Assistant Quartermaster General)的Maj Mark S. Bell 留下的鴉片戰爭紀錄中,便曾指出當英軍在閩浙之役勝利後,艦隊即是在東椗島會合整隊並繼續向華北進發。因此,東椗島確實有可能在這場戰役中扮演過防衛據點的角色。 三、燈塔歷史概述 清道光22年(1842)中英鴉片戰爭後,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條約內容協議開放五口通商,廈門遂成為重要貿易商港,往來船隻數量激增。然而,閩省沿海與台灣海峽一帶海象複雜、暗礁眾多,對於往來船隻而言危險性極高。因此,在近代助航設施引進中國前,此一地區即存在許多引航用之地標,如今日仍存在的濱海望樓、石塔等皆屬此類。但由於在傳統上,中國沿海航運多以日間航行為主,夜間導航的需求不多,因此並沒有設立燈塔的強烈需求。即便今日我們知道在當時確實存部分在夜晚以火光來引導或警示行船人的設施,但其多半為民間或寺院自行設置運作,政府官員極少介入相關事宜,同時也沒有系統性建置此類設備的計畫。此一傳統社會的慣行,到了開放五口通商後、大型遠洋輪船頻繁往來進出的19世紀中期,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東亞地區貿易航線網絡的需求。因此,在咸豐8年(1858)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法代表便特別要求中國政府必須要在各通商口岸周邊建立燈塔、浮標等助航設施,以確保船隻在中國沿海航行上的安全。 為了因應此種全新的需求與工作項目,清廷必須要為其安排相應的規劃與執行機構。但不論是傳統王朝的官僚建制、或是熟讀儒學經典的典型中國政治菁英,都難以勝任必須掌握近代航海、光學、建築等技術的燈塔營造工作。於是,此項業務就被委由咸豐3年(1853)之後逐漸常態化、建制化,並由西方人士組織與運作的新式海關來負責。中國原本即有在朝貢體系下負責船舶與稅收管理的海關,但這些傳統的「常關」運作效能往往不彰,稅金的課徵也常無定制,造成外籍商人諸多不滿。咸豐3年(1853),一個名為「小刀會」的祕密結社呼應太平天國的行動,發動突襲佔領上海縣城,造成管理西方船舶與稅務的江海關癱瘓。當時在上海設有租界的英、法、美三國領事為了維繫貿易的進行與進出口相關制度的穩定,決定自籌以近代西方海關為範本的新式海關,並在地方官員的同意下取代了原有的「常關」,成為上海主要的關務與港務組織,也被稱為「新關」。由於新關的管理與運作效率、乃至於徵稅的能力皆優於原有的常關,因此在北京的認可之下,其組織逐漸擴大並且遍及每個貿易口岸。在外籍總稅務司的帶領下,新式海關也成為推動中國與西方體制、技術接軌的重要單位之一。這個特殊的歷史脈絡也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以海關作為燈務主管單位的特例。 同治2年(1863),在中國海關任職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正式上任,並且很快地就把在中國沿海要地建立西式現代燈塔與其他助航設施納入海關的重要工作計畫中。惟在其就任之初,相關業務並沒有明確、充足的財源,因此赫德僅能以調查、規劃、人事等業務方面著手。直到同治7年(1868),赫德取得北京政府的許可,獲得西方國家商船繳交之「船鈔」(即噸稅,為海關對外籍船舶依其噸位徵收之稅費)之使用權(初為總額之1/10,後提高為7/10)後,中國沿海燈塔的營造案才獲得穩定的財源,並且得以真正開始進行具體的設計與興建作業。因此,於19世紀末接任大清海關總營造司(Engineer-in-Chief),負責沿海燈塔規劃建造事宜的哈爾定(John Reginald Harding)認為,中國的燈塔與航標相關事業從嚴格的意義來說應是自同治8年(1869)始。即便如此,在海關總稅務司仍忙於尋覓與籌措財源的同治4至7年間(1865-1868),赫德實際上已經對於中國沿海建置燈塔等助航設施的相關工作進行需求評估,並開始投入前置作業的整備。因此,當海關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確立由船鈔作為經費來源後,各部門工作人員便得以立刻投入具體的燈塔、燈船、浮標設置及更新工程之中。 此時,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建置工作的規劃是依照通商、通航需求的優先順序,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工作主要目標是針對已經成為中西貿易最大口岸的上海周邊進行設施整備;第二階段則是以海況多變、礁汕繁多、危險性極高的台灣海峽與福建沿海為主要對象;第三階段則是進一步擴大助航設施的設置地點與涵蓋範圍。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隨著財源逐步到位,各通商口岸的總巡辦、海岸工務段巡察司,以及工程師團隊也紛紛開始著手進行第一階段工作。同治8年(1869),作為沿海燈塔事務總籌的首任海事稅務司福布斯(Capt. Charles Stewart Forbes)完成了在歐洲的考察與研究工作,正式赴中國就任。在抵達中國後,福布斯即開始進行各個燈塔預定地的現勘,具體的燈塔興建工程則是依照他的紀錄與彙報,由總稅務司赫德做最後決定與下達指令。恰在不久之前,多份以西方讀者為主的報刊以及英國殖民相關部門內部的檔案皆指出,東椗島周邊海域危險性高,且是進入廈門港的南方門戶,亟需設立一座新式燈塔,以確保航運安全與商業利益。或許是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東椗島成為赫德的第二階段燈塔設置計畫中最早被提出的設置地點之一。 在同治9年(1870)之前,赫德已開始針對其第二階段計畫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力。其中負責東椗島燈塔規劃與建造的駐地工程師,原為法籍建築師Jules Lescasse,但其在到任後數個月內便棄職離開中國。為了延續東椗島燈塔的工程,赫德改派原先負責考察中國東南沿海形勢與燈務需求的Greene接手相關業務。但不久後,Greene又因父喪而離職返歐。至此,赫德曾無奈表示「若負責中國南部工務段的畢士璧(Aelius Marcellus Bisbee)無法前來接手此項任務,在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燈塔工程師之前,東椗島燈塔的計畫恐怕必須先擱置了。」但赫德所憂慮之事並未發生,畢士璧最終同意承接東椗島燈塔未竟之工作。然而,在人事問題終告解決後,燈塔興建工程又遭遇到其他的障礙:氣候問題。依據赫德在同治9年(1870)6月訪視東南沿海與台灣的關務、港務進展時寫給海關職員威妥瑪(Wade)的書信所述,當時東椗島燈塔的興建工程才剛開始不久。此時,燈塔所需用的燈器也已經向英國張氏兄弟公司完成訂購, 英方除了保證產品品質外,也許諾在燈器出口到中國之前將會經過英國領港公會總監、當時英國知名的燈塔工程師James Douglass檢驗與認證,確保這批中國最早的近代燈塔能夠運作順利無礙。但同年9月之後,由於天候與海象惡劣,東椗島燈塔的工程不得不暫時停工,直到同治10年(1871)的6月才再次復工。 為此,當燈塔工程於同治10年(1871)年末告竣,時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的休士(George Hughes)便在塔身上設置了一方署有畢士璧之名的勒石以紀其功。此種在燈塔門額上方刻寫、銘記燈塔創建者的做法,在中國實以東椗島燈塔為首例。同治10年(1871)11月15日,東椗島燈塔正式點燈開始運作。依照該時代之慣例,東椗島燈塔完工前後,中國海關也陸續在多個西文報刊上發布相關公告,以供航運公司與海員等了解該燈塔建造與運作之相關細節。這也再次凸顯出東椗島燈塔在全球航運網絡與資源交換體系中所佔據的節點角色。 東椗島燈塔除了指引廈門港的南方航路之外,並負有銜接臺灣海峽引導各燈,使燈鏈延續之責。由香港、廣東一帶往廈門的來往船隻,均需經過東椗島,可見該燈塔及其位置之重要性。 在燈塔興建完成後,其管理與維護工作由海關總稅務司負責,實際的看管與例行運作派遣外籍燈塔守看管。關於燈塔看守人員的選拔問題,總稅務司赫德最初並無聘任專人的想法。依據赫德留下的備忘錄檔案,其原始構想是由任職於海關的鈐字手(Tidewaiter, 稽查員)以輪流調派的方式擔任此職務。但考量到燈器操作、養護與維修方面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此一構想很快便被放棄。最終,赫德決定開設專任的燈塔守職缺,並在初期由歐洲直接招聘有相關經驗的人員前來中國赴任。這批中國最早的專業燈塔看守員,若非曾經任職於燈塔營造相關的事業體系,就是或多或少擁有沿海燈塔、燈船的工作經驗。除了基本的看守燈塔之外,他們還必須學習燈塔各項軟硬體設備的管理、設備的清潔保養、簡易的燈具修護,以及定時紀錄氣象資訊等。赫德認為中國籍員工雖然尚稱刻苦耐勞,但在專業知識與經驗等方面於管理維護近代式燈塔之所需仍有極大落差,因此並不適合交付此等重要責任。惟聘請歐美守塔員,將會大幅增加人事成本,這一點也將會對海關的財政帶來沈重的負荷。然而此一決定也可看出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事務的高度重視。 東椗島燈塔及其附屬設施興建於島頂之平坦之處,建築基地呈梯形。燈塔立於基地西南端,塔身為圓形磚造,外塗黑漆,是中國最早以磚砌構築的黑色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塔頂燈器室為鑄鐵製。第一代燈器採用折光鏡系統的頭等透鏡四芯燈頭定光燈,以植物油點燃,每半分鐘閃光一次,分別發出1975燭光與28800燭光的白光,並有鑄鐵霧砲兩門。光緒25 年(1899),在更換六芯燈頭煤油壓力燈後,燈塔亮度提升18%。民國2年(1913),換裝85mm汽化燈,並加裝白熾紗罩,將定光與閃光的亮度分別提升到7500與111000燭光。民國6年(1917)夏季,東椗島燈塔在颱風中受損;民國7年(1918)2月,南澳大地震在中國東南沿海引發海嘯,廈門、汕頭一帶受災嚴重,東椗島燈塔也再次遭到重創。但此時的歐洲正面臨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與戰後的重建,因此燈塔的整修乃是在全球航運與原料運輸網絡逐步恢復正常之後,才得以進行。隨著歐洲國家逐步從一戰帶來的損耗中恢復,由歐洲職員為主要組成份子的中國海關也開始逐步推動中國沿海燈塔的設備更新與升級計畫。藉此機會,東椗島燈塔在民國12年(1923)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工作,隨後並決定換裝新式燈器,以替代在光緒27年(1901)時即已被認為過於老舊的初代燈器。 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應是在民國14至15年(1925-1926)透過中國海關駐倫敦辦公室採購,最後由法國的Barbier, Bénard et Turenne公司擊敗初代燈器的生產者英國張氏兄弟公司,獲得此次新燈器的設計製造工作。此次安裝在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採用旋轉鏡機,照度可達400000燭光,較前代的118000燭光明亮許多,且操作上十分便利,受到當時署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易紈士(Arthur H. F. Edwards)讚賞。民國16年(1927)9月26日的新燈啟用儀式,邀請了許多高階官員前來觀禮,包括各國駐廈門使節團、廈門的警政首長,以及國民革命軍漳廈海軍警備司令兼廈門市政督辦林國賡等。當晚六點,東椗島燈塔新燈正式啟用,法國駐廈門領事 Fernand Roy 與海關專員Albert Pichon皆認為此次東椗島燈塔的點燈儀式成功地宣揚並推廣了法國的工業與科技實力,值得欣喜。 二次大戰期間,燈塔遭盟軍轟炸,於民國31年(1942)停止發光。戰爭結束前夕,國民政府已開始針對沿海燈塔、航標等設施的損害情形與修復、重建需求預作構想,並與海關職員進行相關討論,其內容涉及人員訓練、設備維修、硬體採購等事項。二戰結束後,海關即針對沿海燈塔受到的戰爭損害進行了調查與盤點,並向國民政府提出報告並羅列修復相關建議。報告當中指出,東椗島燈塔受到的損害尚輕,狀態仍大致完好。民國38年(1949)國共內戰後,因東椗島具重要戰略位置,始有國軍駐紮,陸續於島上建築防禦設施及地下坑道,並一度將原有之黑色塔身粉刷為白色。民國47年(1958),因八二三砲戰之故,東椗島燈塔再次停燈,惟燈器室的玻璃帷幕、頂端鐵罩等部分皆遭砲擊損毀。現宿舍及辦公室棟亦遭砲擊受損,後由駐島守軍修復。 依據東椗島燈塔工作日誌所載,砲戰結束後,我國政府以東椗島燈塔為香港至廈門、上海航路之重要安全指引,其毀損嚴重影響國際公共水域航行安全為由,向聯合國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並要求北京政府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在二至三年的訴訟後,國際法庭判決我方勝訴,並要求北京方面須向我國支付賠償金,以作為燈塔修復之相應費用。該筆款項亦為其因發動八二三砲戰而付出的唯一一筆賠償款項。 民國60年(1971),東椗島燈塔之燈器改為電燈,並重新點燈運作,公稱光程達11.3浬,原有之兩門霧砲則已停止使用。同年,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的賴名湯上將登島訪視,並書「地小貢獻大」五字贈予駐島守軍以作為其精神標語,其後該標語則被設置、再現於塔身西側。在「地小貢獻大」標語的下方則可見另一組該時期常見之標語「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塔身東側則有「中華民國萬歲」字樣與青天白日國徽。惟民國75 年(1986),金防部司令趙萬富訪視東椗島慰問駐軍時,指示官兵將塔身西側的兩組標語進行上下位置的對調:即將「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移至上方,「地小貢獻大」則改至下方。 燈塔附屬建物部分,宿舍及辦公室等設施建於基地東北端,為單層、中廊式磚造建物,外牆塗白漆。民國47年(1958)因 823砲戰受損後,改建為鐵皮斜屋頂,後於73年(1984)再度改建為RC構造。燈塔及其附屬設施原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民國 102年(2013)移撥交通部航港局,設置金門辦公室,管理東椗島及北椗島燈塔,編制主任1人,技工4人。燈塔及附屬設施由 1名技工看守,負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以維持燈塔之正常運作。其餘人員於金門辦公室值勤,每15天登島換班一次。
評定基準: 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性: 東椗島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之樞紐位置,周邊海域海象複雜、暗礁眾多。為確保航行安全,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於規劃東南沿海燈塔建設計畫時,最早確定興建東椗島燈塔。燈塔竣工於清同治10年(1871),為閩粵臺三地最早竣工之近代燈塔。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與19世紀時以歐美國家為中心所建構出的全球航運貿易網絡密切相關。 塔身之門額上方設置署有燈塔駐地工程師畢士壁(A. M. Bisbee)、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rge Hughes)之名與建立年代1871之銘文以紀其功,為清代燈塔建築上首次出現的紀念性表現手法,標誌近代東亞航運觀念及設施現代化的起點,更是西方人直接介入官方設施的早期範例。 東椗島燈塔是臺澎金馬地區中,少數非建立於日本殖民史脈絡下的近代燈塔建築,見證東亞海域的近代史彼此連結的關係,具高度歷史價值及重要性。 (二)已指定之古蹟中保存完整: 東椗島燈塔作為19世紀興建的功能性建築,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皆依據工業革命後科學發展與海上貿易網絡而建。除燈塔外,並構築辦公、居住、儲水池、井口及庫房等機能取向之附屬建築,形成符合近代物質與科技文明的特殊類型生活場所。 歷經過數次天災、戰爭及戰後軍方進駐,建物雖有毀損或增改建,然燈塔主體與附屬建築仍保有19世紀的原始建材、裝飾細節與特色。整體而言,東椗島燈塔及附屬建築群保存完整,其黑色塔身推測為增加航行辨識度而有別於其他燈塔的顏色選擇,為中國東南沿海近代燈塔首例,亦為臺澎金馬三座現存清代海關所建的磚造燈塔之一。 (三)已指定之古蹟中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東椗島燈塔見證近代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影響下,逐步納入全球航運與國際貿易體系的歷程。興建期間由廈門海關稅務司提供行政與財務支援,並就近採用當地建材及工匠,故建築構造、形式與裝飾細節展現近代西方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傳統紅磚構造之閩洋折衷特色,為近代燈塔最具獨特性的案例之一,並為19世紀磚造燈塔建築之典範。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之指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address: : 東碇段7、8、9地號
經度: 118.2384
緯度: 24.159269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jpg
name: : unnamed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40315000002
外觀特徵: 1.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燈塔塔身為圓形磚造,外牆塗黑漆。燈塔門額上方設有監造人畢士壁(Aelius Marcellus Bisbee)署名,以及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 Hughes)的職銜及姓名及興建年代之勒石,為全國第一座設置監造者姓名及年代、並崁入塔身之勒石。民國62年(1973)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登島慰勞官兵,留下題字「地小貢獻大」,後將題字以泥塑方式塑於塔身,塔身另塑「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及國徽標誌。 2.宿舍及辦公室棟:單層、雙坡斜屋頂建築,屋身為磚砌構造,外牆塗白漆。屋頂於民國73年(1984)改建為RC造、平頂形式。建築採中廊式之建築,短向各有一入口,門廊、建築檐口與有多層線腳,窗戶有窗楣,具濃厚西式建築特色。駐地官兵亦陸續建置標語,以鼓舞士氣。如:正立面的「忠誠精實」,以及辦公室入口之「那堪大陸同胞淪於水火、且看東碇健兒還我河山」聯對乃為民國75年(1986)駐島連長林健華構思、書寫。 3.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建物位於宿舍及辦公室棟之東側,現為軍方使用的廚房功能。由屋頂的煙囪推測這棟建物原應為守塔人之居住、起居空間。建物為磚砌構造,採丁順砌法。外部牆面以油漆塗刷迷彩紋樣和白漆,周邊有多棟新建建物及鐵皮構造增建。 4.廁所棟:建物以紅磚砌成,正立面外牆塗刷迷彩紋樣,二側及屋頂以鐵皮包裹。廁所棟左右二側與圍牆相連,左右及後方牆面為圍牆之延伸。 5.儲水池及井口:儲水池表面現為混凝土覆蓋,長11.2公尺,寬4.8公尺,表面設置2處汲水口,以紅磚砌成圓形井口。 6.磚造庫房:燈塔旁側二棟庫房等亦均為磚造建築,呈現早期西式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紅磚構造之混構技法。 磚造庫房1位於燈塔東南側,正立面外牆塗刷綠色系迷彩紋樣,背立面外牆有近代水泥修補痕跡,門扇多以更換為鋁門和木門,僅保有一處百葉窗構件。磚造庫房2位於燈塔西南側,內外牆皆塗刷白漆,共分隔為三間,每間各有一門,但以更換為鋁門,無窗。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2階。 7.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早期紅磚鋪面連接主要建築之步道以長方形紅磚鋪設,建築物周邊以正方形尺磚鋪設。磚砌表面風化或破裂,有部分水泥修痕跡。 8.圍牆:圍牆分上、下二部分:下半部以亂石砌成,上半部為磚砌,外部抹水泥,設有防禦用射口。牆面以灰漿及水泥塗刷,表面另以油漆繪製迷彩紋樣,並設置泥塑精神標語。 9.霧砲:2門霧砲於設置圍牆北側入口外,現已停用。霧砲雖為燈塔原有設施,目前尚無法確認現座落位置是否為原使用位置。
室內特徵: 1. 燈塔:塔內璧面塗白漆。燈塔中央為重錘室,外部為八邊形柱體,內部設置鑄鐵製的空心柱,重錘現已佚失。旋梯與塔身壁面連接,以花崗石條崁入磚構牆身、疊壘砌成,通往上層燈器室及修復平臺,扶手以鐵件製成。由內部觀察可見燈塔分層之處,牆身周身嵌入花崗石條,形成一圈穩固牆體之嵌條。燈塔中段設有樓板,以二層不同材質組成:表層鋪設傳統六角尺磚,鄰接階梯處為花崗石條及石板;下層為磚砌組成;樓板梯間開口處,外部以鑄鐵鐵皮包覆,並以鉚釘固定。 2. 宿舍及辦公室棟: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4階。內部空間現為燈塔辦公室、燈塔管理員寢室及軍方使用之圖書館,其中燈塔管理員寢室內部仍留有壁爐一座,雖已停用,但保存完整,並可由此推測原屋頂應設有煙囪構造。 3.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內部空間已經改建,現為軍方使用之廚房。 4. 廁所棟:現為航港局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5. 儲水池及井口:由井口向內部觀察,汲水井口上半部為磚砌,表面抹灰漿,下半部以花崗石板組砌。 6. 磚造庫房1:現為東碇守備隊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7. 磚造庫房2:現為航港局使用,內部堆放雜物。
使用情形: 燈塔、磚造庫房2、廁所棟由交通部航港局使用及管理維護;宿舍及辦公室為航港局與東碇守備隊共用;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儲水池及井口、磚造庫房1、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圍牆、霧砲由東碇守備隊使用及管理維護。
現狀: 燈塔本體、宿舍及辦公室、儲水池、磚造庫房因持續使用中,由交通部航港局及金防部東碇守備隊定期維護,結構現況大致良好,建築內外部定期粉刷,以致油漆層層堆疊,難以觀察構造現況。燈塔二層地坪以六邊形紅磚組成,表面髒污,有風化白華現象。燈塔塔頂燈器室油漆層堆疊,表面塗層起鼓、剝落;鑄鐵燈罩鏽蝕,並以新製鋼材加固。 宿舍及辦公室棟屋頂已改建為RC構造,室內牆體近屋頂處有多處橫向開裂,面漆亦有剝落狀況。 磚砌庫房1現為軍方使用,外牆塗刷迷彩紋樣油漆,部分門窗佚失,僅保留一扇百頁門窗。部分磚砌牆面受損,紅磚破損剝落。磚砌庫房2為交通部航港局所使用之庫房,內部堆放大量雜物,屋頂RC構造剝落,牆體變形、開裂。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330026021號
公告日期: : 2024-03-15 15:20:23.363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33ab53fd-91a5-42b8-aad6-dabb3bbc049d/東椗_-公告用印後PDF(黑白).pdf
repImgId: 254038

# 可能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6

執行單位磐的陶坊
地址台南市新營區太北里45號之8
類別名稱陶瓷類
地區名稱台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新營太子宮是台灣太子廟的開基祖廟,清康熙2年(1663),福建先民為避戰禍,攜眷並迎請「中壇元帥」神像及香爐、銅鑼等神器,渡海來台,於汊港(今鹽水鎮)登陸,定居於現今新營市西南太子宮現址。為感念中壇元帥的庇佑,於康熙27年(1688)建立土廟,雍正6年(1728)再擴建廟堂,地名與廟名都稱之為「太子宮」。太子宮有舊廟、新廟各一座,舊廟為「土墼壁」,廟雖小,卻充滿歲月的痕跡,廟頂的剪黏依舊栩栩如生。

太子宮分靈廟遍及全台,每年農曆9月9日為太子爺聖誕千秋,分靈的神明返回太子宮刈香,太子爺又稱為中壇元帥,每年從8月開始,各地方太子爺分靈廟及信眾,就相繼組團進入新營,農曆九月初一到初九的這段期間,更是香客湧入的顛峰期。太子宮廟上方有一尊銅鑄的巨型太子爺塑像,腳踩風火輪,手持兵戟,別具風格。

2007年榮獲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認證的台灣工藝之家周美智老師,自小便顯露出美術與工藝方面的才華,二十歲時因學習美術設計而接觸到陶藝。於1987年回到家鄉成立「磐創作陶坊」,從事陶藝創作與教學推廣二十餘年;她克服肢體的障礙,用藝術點亮生命。她以各種的成型技巧,不受約制的方式來創作,讓作品自己說話,初期以茶壺為主題,繼而創作陶燈、生活器皿等,並嘗試挑戰大型戶外作品。以「磐」為名,是比喻基礎穩固,也是創作者堅定的心,將對陶藝的熱愛轉化成強勁的生命力,從作品中傳達出來。

今年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太子社區發展協會、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和設計師劉邦隱的協力合作下,磐的陶坊工作團隊成功研發一系列陶製太子宮文創商品。產品研發創意發想來自於「香火」的概念。「香火」的延續與傳承,是臺灣民間信仰與庶民文化的核心精神,香火即表示血脈相傳與文化相延,而神明爐內的香灰,在傳統觀念有治病保平安的功效。透過創意激盪與嘗試過程,磐的陶坊工作團隊成功地將太子宮廟主爐的香灰,揉進陶土裡,結合與三太子有關的渾天綾、乾坤圈、火尖槍、風火輪等文化圖騰,燒製成「香灰平安福」、「平安如意杯」、「「陀螺貢杯」、「蓮花陶燈」、「蓮花爐」、「時來運轉-風火輪造型陶鐘」等兼具在地文化特色和工藝手感的太子宮文創商品。這種結合工藝創作與宗教文化元素研發文創商品,是臺灣文化創產業發展至今前所未有的創意突破。

磐的陶坊今年有機會延續去年的工藝扶植計畫,對磐的團隊來說是一個鼓勵,更期許今年留下來已經發芽的種子有充分的陽光、空氣、水得以成長,同時也播下今年新的種子,期待他發芽。今年的哪吒文化工藝研習班,從綜合技巧練習與拉坯初級學習課程,學員個個認真投入,學習氣氛讓整個工作室開始有了些許凝聚力,除了學習新的技術,也嘗試做設計發想,讓學員感受到成就感,而且是真正出自於自己的設計製作,雖然大部分作品還不成熟,但也有出乎意料的作品出現;或許有的作品略顯粗糙,只要學員真正對陶瓷設計或製作有興趣,會隨時間的累積而精進。學員也協助製作去年開發出來的平安福系列伴手禮,目前已經在太子宮設立販售區,成為進香客的最佳伴手禮;今年也在太子宮舊廟的歷史古蹟內設置文創商品展示區,讓到訪太子宮古蹟巡禮的民眾,在瞭解在地文化之餘,也能體驗社區工藝文化特色。

【磐的陶坊】

新營太子宮廟為全台最早的太子爺李哪吒開基地,並已列為縣定古蹟。是早期社區居民重要的集會場所,凝聚社區居民的向心力,其信仰並已形成社區民眾的核心價值。「太子宮」三字代表的不只是一座廟,也是社區居民共同意識與生活型態所組成的社區。

「磐的陶坊」位在台南縣新營市的太子宮社區,太子宮的地名就是因為這座台灣最早的太子宮廟而來,每到太子爺生日的這段期間,全台的太子宮廟都會來到此地向太子爺祝壽,香火鼎盛。工藝家周美智老師自幼成長於太子宮社區,對地方文史及社區居民有深厚的感情。成立磐的陶坊後,便開始在社區開設陶藝課程。陶藝課程從簡易的捏陶課開始,教授基本技巧,讓剛上手的學員拿到窯燒出來的成品,建立起步的自信心。循序漸進的教授陶塑成型、配釉、素燒、燒火、開窯等技法。此外,藉由開設陶藝課程,也與社區建立起良好互動。

【陶藝與宗教文化的創意結合】

「可能新營太子宮這個地方沒有什麼特殊的產業,這邊太子宮主要就是廟,這裡的地名就是由廟來命名,要怎麼去做這些東西,那廟一般想到就是公仔,或是神明所用的器物,那應該怎麼去做這些,這個問題一直放著,偶爾會跟朋友討論怎麼做。」周美智老師思考著要怎麼去創作與社區相關的東西。

「三、四年前,剛好有一個機緣到雲林科技大學去念書,剛好讀的系又是很喜歡做社區營造的系,經過一些課堂的實作經驗,覺得做社區好像也沒有那麼困難,有他特別的地方啦,只是看你怎麼樣去找出那些適合的元素。」要怎麼去找到適合、跟社區可以緊密連結,或是可以代表社區的圖騰。這樣的元素要怎麼去找是一回事,作法又是一回事。

「從小到大我聽很多關於三太子的故事,譬如我阿公的故事,我阿公在我很小的時候,得了很嚴重的肝病住院,就在狀況很危急的情況下,突然又醒過來,醒過來後就跟我阿嬤說,夢到三太子開飛機,飛機就丟炸彈,朝向阿公衝下來,阿公就醒了,醒來後也慢慢好轉了,就是很神奇,所以之後我們家就去請了一尊三太子來供奉。搞不好哪天就來捏一架飛機。」從小生長在太子宮社區的周美智老師,笑著訴說一個個她和三太子間的故事。

談起研發三太子主題商品的過程,周老師說,「我們先去現場照一些照片,比如說廟宇建築的一些元素,民國91年的時候,社區的風火輪文史工作室有辦一個三太子哪吒的學術發表會,集合豐富的學術研究成果。」有了豐富的文史資料,便開始與陶藝班的學員共同設計代表三太子文化特色的產品。周老師認為,將宗教文化做轉譯,需要找出適合、可以跟社區緊密連結,或是代表社區的圖騰,而不只是三太子、大太子、二太子的公仔而已。

【用香灰來結善緣】

從陶藝創作的角度出發,周美智老師說,「我們除了陶之外,有什麼其它的材質可以用,例如白河有蓮蓬灰,趙家窯有小麥灰,那我們有什麼灰可以用,就跟朋友這樣聊,有時候在聊天時,都會有新的東西出來。他們就開玩笑說,我們有香灰,可以用香灰啊!」就這樣,周老師開始思考以香灰加入陶土的創作。因為傳統上,香灰有治病、驅邪鎮煞的功效,或是搬新家、出遠門,家裡的長輩會拿爐裡的香灰讓你帶著,他不只是宗教性的產物,同時也是傳遞常民文化、在地情感的重要象徵。所以用香灰入陶這件事,變成不只是陶藝,而是有更深的在地生活文化脈絡在裡面。

比較特別的是,周老師將香灰加在陶土中,而不是加在釉藥中,「我長期以來,就比較喜歡玩土,跟土比較親密,而且比較少人把灰加到土裡面。放在土裏面我可以做上釉與不上釉的作品。因為我覺得土是最根本的材料,釉色只是呈顯表面的變化。」周老師說,香灰加入陶土中的影響不大,可能會有一些色差,或是降低融點而已,那跟加入香灰的量有關係,不過加入香灰要的只是一個象徵意涵。「跟三太子請示香灰的時候,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信念,我們想要用香灰來結善緣,透過陶藝,把我們的信仰和關懷,傳遞給有緣的人。」周老師如此解釋。

透過研讀資料,了解了三太子的淵源,其中封神榜裡也有對三太子的描述。而周老師對三太子的解讀,有著獨到的看法,「在封神榜中哪吒可能是虛構的人物,可是很奇怪,在我的想法裡,哪吒可能是虛構的人物,可是為什麼這些能量會存在,或許在我認知的範圍內我把他歸納為其實每個人心裡面都有一個正向的想法,當大家的正向力量匯集時,他的能量就出來了。」

【太子宮的社區工藝】

「你看,就是這樣,很簡單!」第一堂社區陶藝課程中,周老師是這麼鼓勵著社區媽媽們。通常陶藝會讓人覺得困難而難以入手,而老師的第一堂課,便是要大家從動手捏陶開始。除此之外,在地許多傳統的想法,認為做陶很辛苦、比較落伍、不夠科技,認為應該要出去上班或幫忙工作,「媳婦娶進來就是要做工作,哪有時間讓他們學東西。」因此在發展、推廣社區陶藝工作時,遇到許多不同的聲音,也反映出在地的想法。

「像我們把陶藝結合太子宮的在地特色,一方面讓他們覺得熟悉、一方面也覺得有趣,跟他們說,讓他們感興趣之後,他們就會想要來一起做」,周老師用誘導的方式,拉著社區媽媽們一起來學做陶。有些孩子都上學去,白天有時間空出來,或是先生有穩定收入,可以讓媽媽們來上課,目前已經有幾位固定的成員。學會了基本捏塑的技巧,可以製作太子宮平安符以及簡易的商品,支持微量生產的可能。

周美智老師與社區陶藝班的學生,透過社區的陶藝課程,找尋太子宮社區信仰之意象圖騰。過程中包括文史研究探討、現場勘查,並以速寫描繪、攝影等方式紀錄,從中激發創意,設計能代表太子宮文化的獨特作品。設計的產品由太子宮廟方展示、行銷。而對於每年龐大的進香人潮,以及縣定三級古蹟的太子宮廟而言,未來商機可期。這也是社區推動自主文化產業的開端,更是落實「地方特色工藝」的具體實踐。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9.html
執行單位: 磐的陶坊
地址: 台南市新營區太北里45號之8
類別名稱: 陶瓷類
地區名稱: 台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新營太子宮是台灣太子廟的開基祖廟,清康熙2年(1663),福建先民為避戰禍,攜眷並迎請「中壇元帥」神像及香爐、銅鑼等神器,渡海來台,於汊港(今鹽水鎮)登陸,定居於現今新營市西南太子宮現址。為感念中壇元帥的庇佑,於康熙27年(1688)建立土廟,雍正6年(1728)再擴建廟堂,地名與廟名都稱之為「太子宮」。太子宮有舊廟、新廟各一座,舊廟為「土墼壁」,廟雖小,卻充滿歲月的痕跡,廟頂的剪黏依舊栩栩如生。

太子宮分靈廟遍及全台,每年農曆9月9日為太子爺聖誕千秋,分靈的神明返回太子宮刈香,太子爺又稱為中壇元帥,每年從8月開始,各地方太子爺分靈廟及信眾,就相繼組團進入新營,農曆九月初一到初九的這段期間,更是香客湧入的顛峰期。太子宮廟上方有一尊銅鑄的巨型太子爺塑像,腳踩風火輪,手持兵戟,別具風格。

2007年榮獲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認證的台灣工藝之家周美智老師,自小便顯露出美術與工藝方面的才華,二十歲時因學習美術設計而接觸到陶藝。於1987年回到家鄉成立「磐創作陶坊」,從事陶藝創作與教學推廣二十餘年;她克服肢體的障礙,用藝術點亮生命。她以各種的成型技巧,不受約制的方式來創作,讓作品自己說話,初期以茶壺為主題,繼而創作陶燈、生活器皿等,並嘗試挑戰大型戶外作品。以「磐」為名,是比喻基礎穩固,也是創作者堅定的心,將對陶藝的熱愛轉化成強勁的生命力,從作品中傳達出來。

今年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太子社區發展協會、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和設計師劉邦隱的協力合作下,磐的陶坊工作團隊成功研發一系列陶製太子宮文創商品。產品研發創意發想來自於「香火」的概念。「香火」的延續與傳承,是臺灣民間信仰與庶民文化的核心精神,香火即表示血脈相傳與文化相延,而神明爐內的香灰,在傳統觀念有治病保平安的功效。透過創意激盪與嘗試過程,磐的陶坊工作團隊成功地將太子宮廟主爐的香灰,揉進陶土裡,結合與三太子有關的渾天綾、乾坤圈、火尖槍、風火輪等文化圖騰,燒製成「香灰平安福」、「平安如意杯」、「「陀螺貢杯」、「蓮花陶燈」、「蓮花爐」、「時來運轉-風火輪造型陶鐘」等兼具在地文化特色和工藝手感的太子宮文創商品。這種結合工藝創作與宗教文化元素研發文創商品,是臺灣文化創產業發展至今前所未有的創意突破。

磐的陶坊今年有機會延續去年的工藝扶植計畫,對磐的團隊來說是一個鼓勵,更期許今年留下來已經發芽的種子有充分的陽光、空氣、水得以成長,同時也播下今年新的種子,期待他發芽。今年的哪吒文化工藝研習班,從綜合技巧練習與拉坯初級學習課程,學員個個認真投入,學習氣氛讓整個工作室開始有了些許凝聚力,除了學習新的技術,也嘗試做設計發想,讓學員感受到成就感,而且是真正出自於自己的設計製作,雖然大部分作品還不成熟,但也有出乎意料的作品出現;或許有的作品略顯粗糙,只要學員真正對陶瓷設計或製作有興趣,會隨時間的累積而精進。學員也協助製作去年開發出來的平安福系列伴手禮,目前已經在太子宮設立販售區,成為進香客的最佳伴手禮;今年也在太子宮舊廟的歷史古蹟內設置文創商品展示區,讓到訪太子宮古蹟巡禮的民眾,在瞭解在地文化之餘,也能體驗社區工藝文化特色。

【磐的陶坊】

新營太子宮廟為全台最早的太子爺李哪吒開基地,並已列為縣定古蹟。是早期社區居民重要的集會場所,凝聚社區居民的向心力,其信仰並已形成社區民眾的核心價值。「太子宮」三字代表的不只是一座廟,也是社區居民共同意識與生活型態所組成的社區。

「磐的陶坊」位在台南縣新營市的太子宮社區,太子宮的地名就是因為這座台灣最早的太子宮廟而來,每到太子爺生日的這段期間,全台的太子宮廟都會來到此地向太子爺祝壽,香火鼎盛。工藝家周美智老師自幼成長於太子宮社區,對地方文史及社區居民有深厚的感情。成立磐的陶坊後,便開始在社區開設陶藝課程。陶藝課程從簡易的捏陶課開始,教授基本技巧,讓剛上手的學員拿到窯燒出來的成品,建立起步的自信心。循序漸進的教授陶塑成型、配釉、素燒、燒火、開窯等技法。此外,藉由開設陶藝課程,也與社區建立起良好互動。

【陶藝與宗教文化的創意結合】

「可能新營太子宮這個地方沒有什麼特殊的產業,這邊太子宮主要就是廟,這裡的地名就是由廟來命名,要怎麼去做這些東西,那廟一般想到就是公仔,或是神明所用的器物,那應該怎麼去做這些,這個問題一直放著,偶爾會跟朋友討論怎麼做。」周美智老師思考著要怎麼去創作與社區相關的東西。

「三、四年前,剛好有一個機緣到雲林科技大學去念書,剛好讀的系又是很喜歡做社區營造的系,經過一些課堂的實作經驗,覺得做社區好像也沒有那麼困難,有他特別的地方啦,只是看你怎麼樣去找出那些適合的元素。」要怎麼去找到適合、跟社區可以緊密連結,或是可以代表社區的圖騰。這樣的元素要怎麼去找是一回事,作法又是一回事。

「從小到大我聽很多關於三太子的故事,譬如我阿公的故事,我阿公在我很小的時候,得了很嚴重的肝病住院,就在狀況很危急的情況下,突然又醒過來,醒過來後就跟我阿嬤說,夢到三太子開飛機,飛機就丟炸彈,朝向阿公衝下來,阿公就醒了,醒來後也慢慢好轉了,就是很神奇,所以之後我們家就去請了一尊三太子來供奉。搞不好哪天就來捏一架飛機。」從小生長在太子宮社區的周美智老師,笑著訴說一個個她和三太子間的故事。

談起研發三太子主題商品的過程,周老師說,「我們先去現場照一些照片,比如說廟宇建築的一些元素,民國91年的時候,社區的風火輪文史工作室有辦一個三太子哪吒的學術發表會,集合豐富的學術研究成果。」有了豐富的文史資料,便開始與陶藝班的學員共同設計代表三太子文化特色的產品。周老師認為,將宗教文化做轉譯,需要找出適合、可以跟社區緊密連結,或是代表社區的圖騰,而不只是三太子、大太子、二太子的公仔而已。

【用香灰來結善緣】

從陶藝創作的角度出發,周美智老師說,「我們除了陶之外,有什麼其它的材質可以用,例如白河有蓮蓬灰,趙家窯有小麥灰,那我們有什麼灰可以用,就跟朋友這樣聊,有時候在聊天時,都會有新的東西出來。他們就開玩笑說,我們有香灰,可以用香灰啊!」就這樣,周老師開始思考以香灰加入陶土的創作。因為傳統上,香灰有治病、驅邪鎮煞的功效,或是搬新家、出遠門,家裡的長輩會拿爐裡的香灰讓你帶著,他不只是宗教性的產物,同時也是傳遞常民文化、在地情感的重要象徵。所以用香灰入陶這件事,變成不只是陶藝,而是有更深的在地生活文化脈絡在裡面。

比較特別的是,周老師將香灰加在陶土中,而不是加在釉藥中,「我長期以來,就比較喜歡玩土,跟土比較親密,而且比較少人把灰加到土裡面。放在土裏面我可以做上釉與不上釉的作品。因為我覺得土是最根本的材料,釉色只是呈顯表面的變化。」周老師說,香灰加入陶土中的影響不大,可能會有一些色差,或是降低融點而已,那跟加入香灰的量有關係,不過加入香灰要的只是一個象徵意涵。「跟三太子請示香灰的時候,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信念,我們想要用香灰來結善緣,透過陶藝,把我們的信仰和關懷,傳遞給有緣的人。」周老師如此解釋。

透過研讀資料,了解了三太子的淵源,其中封神榜裡也有對三太子的描述。而周老師對三太子的解讀,有著獨到的看法,「在封神榜中哪吒可能是虛構的人物,可是很奇怪,在我的想法裡,哪吒可能是虛構的人物,可是為什麼這些能量會存在,或許在我認知的範圍內我把他歸納為其實每個人心裡面都有一個正向的想法,當大家的正向力量匯集時,他的能量就出來了。」

【太子宮的社區工藝】

「你看,就是這樣,很簡單!」第一堂社區陶藝課程中,周老師是這麼鼓勵著社區媽媽們。通常陶藝會讓人覺得困難而難以入手,而老師的第一堂課,便是要大家從動手捏陶開始。除此之外,在地許多傳統的想法,認為做陶很辛苦、比較落伍、不夠科技,認為應該要出去上班或幫忙工作,「媳婦娶進來就是要做工作,哪有時間讓他們學東西。」因此在發展、推廣社區陶藝工作時,遇到許多不同的聲音,也反映出在地的想法。

「像我們把陶藝結合太子宮的在地特色,一方面讓他們覺得熟悉、一方面也覺得有趣,跟他們說,讓他們感興趣之後,他們就會想要來一起做」,周老師用誘導的方式,拉著社區媽媽們一起來學做陶。有些孩子都上學去,白天有時間空出來,或是先生有穩定收入,可以讓媽媽們來上課,目前已經有幾位固定的成員。學會了基本捏塑的技巧,可以製作太子宮平安符以及簡易的商品,支持微量生產的可能。

周美智老師與社區陶藝班的學生,透過社區的陶藝課程,找尋太子宮社區信仰之意象圖騰。過程中包括文史研究探討、現場勘查,並以速寫描繪、攝影等方式紀錄,從中激發創意,設計能代表太子宮文化的獨特作品。設計的產品由太子宮廟方展示、行銷。而對於每年龐大的進香人潮,以及縣定三級古蹟的太子宮廟而言,未來商機可期。這也是社區推動自主文化產業的開端,更是落實「地方特色工藝」的具體實踐。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9.html

# 可能 於 工藝中心臺灣工藝之家 - 7

名稱林昭慶
電話02-27991232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208巷62號1樓
工坊名稱古采藝創環境有限公司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週六、日休館
圖檔連結網址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28e7d52c-a90a-4fc0-a22d-0dfe209257ac.jpg
內容臺灣的公共藝術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在「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不斷修正下,相關條例辦法愈趨完善,對於公共藝術的發展與管理機制,愈來愈傾向考量整體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多元面向,讓城市風貌更為優質。 一個完善的文化環境強調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等的結合,從杯子到建築都可以感動人,才能讓人從小處起體驗生活美學。至於公共藝術,也不應是單一藝術形象,而應以多元化方向發展工藝美學,創作上,除了陶製材質之外,包括不鏽鋼、銅、琉璃、景觀雕塑及植栽等,都應能在生活工藝美學中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靈感需要實際執行,而非空談,因此對於空間的靈活運用與美學,從事陶藝數十年、且執行過近百件公共藝術案的林昭慶自有一套看法:「藝術家的生活空間美學素養是可以培訓出來的,不是把藝術品買回家供奉不用;不管多貴、多珍貴,就是要拿來使用,這個觀念要很重要。」他認為,要營造多元性的空間,藝術家首先要有深刻的體驗,才能夠感動別人。 林昭慶繼而提出自己對近代工藝美學的觀點:「包含美術的概念,讓手作能力和美術能力結合;且近代工藝美學多元,有聲光效果、音樂表演,都是藝術。」多元媒材的創作是非常有趣的,但面對手工藝,林昭慶感嘆道:「以前所有的玩具都是親手作,但現今的孩子玩具都到賣場買,導致他們的觸覺發展太單薄,和以前的孩子相較,今日孩子們的創造力顯然差多了。」再加上電腦化的時代,大多數資料只要上網查即可,而信件又無法傳遞情感溫度,所以「現在的孩子或許已忘記筆在紙上磨擦的感動。感動不了自己,又如何能感動別人?」他搖頭說。  林昭慶觀察,早年臺灣技職學校學生畢業後,就能馬上適應業界的工作環境,反觀今日:「手上有工夫的人並不好找,因為雖然會的人很多,但他們往往沒有專業的實行技術。」也因此,對於工藝美學,他的願景是「可以讓人去體驗『作』的動作,如此一來,就能讓人在更多體驗當中,充分感受觸覺的美感。觸覺可直接引導思維,經由感受,讓人直接做出反應。」工藝應以手作的經驗多加琢磨,以培訓養成更完善的工藝美感。此外,他也強調,東方文化脈絡明顯異於西方,最重要的是要記得設計的「根」在哪裡,並經由物件的延續,讓精神延伸於各地方。  林昭慶回憶,陶藝的發展於1987年間達到高峰,順應經濟發展的奇蹟,許多工藝家也於此時嶄露頭角,但大多數的工藝家都傾向於等待機緣,較少自己開拓機會。1990年代末,經濟逐漸泡沫化,他開始沉澱思考,如何和大環境搏鬥。他慢慢了解到:「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當然有面臨失敗、困頓、迷惘的時候,但這些都沒有人可以幫忙,得想辦法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才可能繼續往前行。」接下來的幾年,隨著經手的公共3 4藝術案增加,他更體認到組織對未來的重要性:「只有組織才能讓整個藝術架構完整,場務人員、行政、設計、專案經理等都是連動的關係,將工藝美學或公共藝術予以連結。」  而無論是陶作或公共景觀,林昭慶都不斷強調親身參與、親自動手作的重要性:「只要有機會,就要去磨練手作能力,不能僅畫一張設計圖,就請工廠製作成品,那並不是自己做的!」而且著作權的歸屬也是一個問題。認清自己、從根本做起的看法,也反映在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觀點上,他表示,「臺灣是一座精緻海島型國家,有自身的文化脈絡」,雖然技法與材料可能會不斷改變,但認識本土文化的特點,秉持傳承精神,藉由器物來傳達與表現,是展現自身文化內涵的基礎工作。 生活與創作都離不開藝術的林昭慶,對手感經濟的市場導向信心滿滿:「我認為手感經濟未來會取代工業市場,因為工業的東西較不具生命張力,就算杯子破了也不會讓人心疼,但手作的東西是真正能感動人的。」藉由親身體驗、於手感經驗中發掘情感,他認為,人們重新體認工藝文化精華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2期
資料來源網址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104.html
名稱: 林昭慶
電話: 02-27991232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208巷62號1樓
工坊名稱: 古采藝創環境有限公司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週六、日休館
圖檔連結網址: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28e7d52c-a90a-4fc0-a22d-0dfe209257ac.jpg
內容: 臺灣的公共藝術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在「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不斷修正下,相關條例辦法愈趨完善,對於公共藝術的發展與管理機制,愈來愈傾向考量整體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多元面向,讓城市風貌更為優質。 一個完善的文化環境強調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等的結合,從杯子到建築都可以感動人,才能讓人從小處起體驗生活美學。至於公共藝術,也不應是單一藝術形象,而應以多元化方向發展工藝美學,創作上,除了陶製材質之外,包括不鏽鋼、銅、琉璃、景觀雕塑及植栽等,都應能在生活工藝美學中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靈感需要實際執行,而非空談,因此對於空間的靈活運用與美學,從事陶藝數十年、且執行過近百件公共藝術案的林昭慶自有一套看法:「藝術家的生活空間美學素養是可以培訓出來的,不是把藝術品買回家供奉不用;不管多貴、多珍貴,就是要拿來使用,這個觀念要很重要。」他認為,要營造多元性的空間,藝術家首先要有深刻的體驗,才能夠感動別人。 林昭慶繼而提出自己對近代工藝美學的觀點:「包含美術的概念,讓手作能力和美術能力結合;且近代工藝美學多元,有聲光效果、音樂表演,都是藝術。」多元媒材的創作是非常有趣的,但面對手工藝,林昭慶感嘆道:「以前所有的玩具都是親手作,但現今的孩子玩具都到賣場買,導致他們的觸覺發展太單薄,和以前的孩子相較,今日孩子們的創造力顯然差多了。」再加上電腦化的時代,大多數資料只要上網查即可,而信件又無法傳遞情感溫度,所以「現在的孩子或許已忘記筆在紙上磨擦的感動。感動不了自己,又如何能感動別人?」他搖頭說。  林昭慶觀察,早年臺灣技職學校學生畢業後,就能馬上適應業界的工作環境,反觀今日:「手上有工夫的人並不好找,因為雖然會的人很多,但他們往往沒有專業的實行技術。」也因此,對於工藝美學,他的願景是「可以讓人去體驗『作』的動作,如此一來,就能讓人在更多體驗當中,充分感受觸覺的美感。觸覺可直接引導思維,經由感受,讓人直接做出反應。」工藝應以手作的經驗多加琢磨,以培訓養成更完善的工藝美感。此外,他也強調,東方文化脈絡明顯異於西方,最重要的是要記得設計的「根」在哪裡,並經由物件的延續,讓精神延伸於各地方。  林昭慶回憶,陶藝的發展於1987年間達到高峰,順應經濟發展的奇蹟,許多工藝家也於此時嶄露頭角,但大多數的工藝家都傾向於等待機緣,較少自己開拓機會。1990年代末,經濟逐漸泡沫化,他開始沉澱思考,如何和大環境搏鬥。他慢慢了解到:「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當然有面臨失敗、困頓、迷惘的時候,但這些都沒有人可以幫忙,得想辦法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才可能繼續往前行。」接下來的幾年,隨著經手的公共3 4藝術案增加,他更體認到組織對未來的重要性:「只有組織才能讓整個藝術架構完整,場務人員、行政、設計、專案經理等都是連動的關係,將工藝美學或公共藝術予以連結。」  而無論是陶作或公共景觀,林昭慶都不斷強調親身參與、親自動手作的重要性:「只要有機會,就要去磨練手作能力,不能僅畫一張設計圖,就請工廠製作成品,那並不是自己做的!」而且著作權的歸屬也是一個問題。認清自己、從根本做起的看法,也反映在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觀點上,他表示,「臺灣是一座精緻海島型國家,有自身的文化脈絡」,雖然技法與材料可能會不斷改變,但認識本土文化的特點,秉持傳承精神,藉由器物來傳達與表現,是展現自身文化內涵的基礎工作。 生活與創作都離不開藝術的林昭慶,對手感經濟的市場導向信心滿滿:「我認為手感經濟未來會取代工業市場,因為工業的東西較不具生命張力,就算杯子破了也不會讓人心疼,但手作的東西是真正能感動人的。」藉由親身體驗、於手感經驗中發掘情感,他認為,人們重新體認工藝文化精華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2期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104.html

# 可能 於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 8

名稱林昭慶
代表圖像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aa185d7f-ee80-4066-8611-4667435ea750/1419/061e838c278f304d7f3f528716f1c334194d0c71.jpg
簡介臺灣的公共藝術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在「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不斷修正下,相關條例辦法愈趨完善,對於公共藝術的發展與管理機制,愈來愈傾向考量整體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多元面向,讓城市風貌更為優質。 一個完善的文化環境強調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等的結合,從杯子到建築都可以感動人,才能讓人從小處起體驗生活美學。至於公共藝術,也不應是單一藝術形象,而應以多元化方向發展工藝美學,創作上,除了陶製材質之外,包括不鏽鋼、銅、琉璃、景觀雕塑及植栽等,都應能在生活工藝美學中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靈感需要實際執行,而非空談,因此對於空間的靈活運用與美學,從事陶藝數十年、且執行過近百件公共藝術案的林昭慶自有一套看法:「藝術家的生活空間美學素養是可以培訓出來的,不是把藝術品買回家供奉不用;不管多貴、多珍貴,就是要拿來使用,這個觀念要很重要。」他認為,要營造多元性的空間,藝術家首先要有深刻的體驗,才能夠感動別人。 林昭慶繼而提出自己對近代工藝美學的觀點:「包含美術的概念,讓手作能力和美術能力結合;且近代工藝美學多元,有聲光效果、音樂表演,都是藝術。」多元媒材的創作是非常有趣的,但面對手工藝,林昭慶感嘆道:「以前所有的玩具都是親手作,但現今的孩子玩具都到賣場買,導致他們的觸覺發展太單薄,和以前的孩子相較,今日孩子們的創造力顯然差多了。」再加上電腦化的時代,大多數資料只要上網查即可,而信件又無法傳遞情感溫度,所以「現在的孩子或許已忘記筆在紙上磨擦的感動。感動不了自己,又如何能感動別人?」他搖頭說。  林昭慶觀察,早年臺灣技職學校學生畢業後,就能馬上適應業界的工作環境,反觀今日:「手上有工夫的人並不好找,因為雖然會的人很多,但他們往往沒有專業的實行技術。」也因此,對於工藝美學,他的願景是「可以讓人去體驗『作』的動作,如此一來,就能讓人在更多體驗當中,充分感受觸覺的美感。觸覺可直接引導思維,經由感受,讓人直接做出反應。」工藝應以手作的經驗多加琢磨,以培訓養成更完善的工藝美感。此外,他也強調,東方文化脈絡明顯異於西方,最重要的是要記得設計的「根」在哪裡,並經由物件的延續,讓精神延伸於各地方。  林昭慶回憶,陶藝的發展於1987年間達到高峰,順應經濟發展的奇蹟,許多工藝家也於此時嶄露頭角,但大多數的工藝家都傾向於等待機緣,較少自己開拓機會。1990年代末,經濟逐漸泡沫化,他開始沉澱思考,如何和大環境搏鬥。他慢慢了解到:「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當然有面臨失敗、困頓、迷惘的時候,但這些都沒有人可以幫忙,得想辦法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才可能繼續往前行。」接下來的幾年,隨著經手的公共3 4藝術案增加,他更體認到組織對未來的重要性:「只有組織才能讓整個藝術架構完整,場務人員、行政、設計、專案經理等都是連動的關係,將工藝美學或公共藝術予以連結。」  而無論是陶作或公共景觀,林昭慶都不斷強調親身參與、親自動手作的重要性:「只要有機會,就要去磨練手作能力,不能僅畫一張設計圖,就請工廠製作成品,那並不是自己做的!」而且著作權的歸屬也是一個問題。認清自己、從根本做起的看法,也反映在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觀點上,他表示,「臺灣是一座精緻海島型國家,有自身的文化脈絡」,雖然技法與材料可能會不斷改變,但認識本土文化的特點,秉持傳承精神,藉由器物來傳達與表現,是展現自身文化內涵的基礎工作。 生活與創作都離不開藝術的林昭慶,對手感經濟的市場導向信心滿滿:「我認為手感經濟未來會取代工業市場,因為工業的東西較不具生命張力,就算杯子破了也不會讓人心疼,但手作的東西是真正能感動人的。」藉由親身體驗、於手感經驗中發掘情感,他認為,人們重新體認工藝文化精華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2期
郵遞區號110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208巷62號1樓 古采藝創環境有限公司
經度座標121.583352
緯度座標25.0761609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週六、日休館
電話02-27991232
來源網站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104.html
主類別工藝之家
縣市臺北市 內湖區
群組類別工藝之家
主分類PK1419
版本1.0
點閱數26
名稱: 林昭慶
代表圖像: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aa185d7f-ee80-4066-8611-4667435ea750/1419/061e838c278f304d7f3f528716f1c334194d0c71.jpg
簡介: 臺灣的公共藝術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在「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不斷修正下,相關條例辦法愈趨完善,對於公共藝術的發展與管理機制,愈來愈傾向考量整體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多元面向,讓城市風貌更為優質。 一個完善的文化環境強調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等的結合,從杯子到建築都可以感動人,才能讓人從小處起體驗生活美學。至於公共藝術,也不應是單一藝術形象,而應以多元化方向發展工藝美學,創作上,除了陶製材質之外,包括不鏽鋼、銅、琉璃、景觀雕塑及植栽等,都應能在生活工藝美學中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靈感需要實際執行,而非空談,因此對於空間的靈活運用與美學,從事陶藝數十年、且執行過近百件公共藝術案的林昭慶自有一套看法:「藝術家的生活空間美學素養是可以培訓出來的,不是把藝術品買回家供奉不用;不管多貴、多珍貴,就是要拿來使用,這個觀念要很重要。」他認為,要營造多元性的空間,藝術家首先要有深刻的體驗,才能夠感動別人。 林昭慶繼而提出自己對近代工藝美學的觀點:「包含美術的概念,讓手作能力和美術能力結合;且近代工藝美學多元,有聲光效果、音樂表演,都是藝術。」多元媒材的創作是非常有趣的,但面對手工藝,林昭慶感嘆道:「以前所有的玩具都是親手作,但現今的孩子玩具都到賣場買,導致他們的觸覺發展太單薄,和以前的孩子相較,今日孩子們的創造力顯然差多了。」再加上電腦化的時代,大多數資料只要上網查即可,而信件又無法傳遞情感溫度,所以「現在的孩子或許已忘記筆在紙上磨擦的感動。感動不了自己,又如何能感動別人?」他搖頭說。  林昭慶觀察,早年臺灣技職學校學生畢業後,就能馬上適應業界的工作環境,反觀今日:「手上有工夫的人並不好找,因為雖然會的人很多,但他們往往沒有專業的實行技術。」也因此,對於工藝美學,他的願景是「可以讓人去體驗『作』的動作,如此一來,就能讓人在更多體驗當中,充分感受觸覺的美感。觸覺可直接引導思維,經由感受,讓人直接做出反應。」工藝應以手作的經驗多加琢磨,以培訓養成更完善的工藝美感。此外,他也強調,東方文化脈絡明顯異於西方,最重要的是要記得設計的「根」在哪裡,並經由物件的延續,讓精神延伸於各地方。  林昭慶回憶,陶藝的發展於1987年間達到高峰,順應經濟發展的奇蹟,許多工藝家也於此時嶄露頭角,但大多數的工藝家都傾向於等待機緣,較少自己開拓機會。1990年代末,經濟逐漸泡沫化,他開始沉澱思考,如何和大環境搏鬥。他慢慢了解到:「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當然有面臨失敗、困頓、迷惘的時候,但這些都沒有人可以幫忙,得想辦法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才可能繼續往前行。」接下來的幾年,隨著經手的公共3 4藝術案增加,他更體認到組織對未來的重要性:「只有組織才能讓整個藝術架構完整,場務人員、行政、設計、專案經理等都是連動的關係,將工藝美學或公共藝術予以連結。」  而無論是陶作或公共景觀,林昭慶都不斷強調親身參與、親自動手作的重要性:「只要有機會,就要去磨練手作能力,不能僅畫一張設計圖,就請工廠製作成品,那並不是自己做的!」而且著作權的歸屬也是一個問題。認清自己、從根本做起的看法,也反映在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觀點上,他表示,「臺灣是一座精緻海島型國家,有自身的文化脈絡」,雖然技法與材料可能會不斷改變,但認識本土文化的特點,秉持傳承精神,藉由器物來傳達與表現,是展現自身文化內涵的基礎工作。 生活與創作都離不開藝術的林昭慶,對手感經濟的市場導向信心滿滿:「我認為手感經濟未來會取代工業市場,因為工業的東西較不具生命張力,就算杯子破了也不會讓人心疼,但手作的東西是真正能感動人的。」藉由親身體驗、於手感經驗中發掘情感,他認為,人們重新體認工藝文化精華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2期
郵遞區號: 110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208巷62號1樓 古采藝創環境有限公司
經度座標: 121.583352
緯度座標: 25.0761609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週六、日休館
電話: 02-27991232
來源網站: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104.html
主類別: 工藝之家
縣市: 臺北市 內湖區
群組類別: 工藝之家
主分類PK: 1419
版本: 1.0
點閱數: 26
[ 搜尋所有 可能 ... ]

與可能同分類的客家委員會客語辭彙(已不適用)

細孲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人際 | 客家音標: eoˇeˋ | 華語辭義: 兒童 | 客語例句: 細孲仔好去睡目?!

嬰兒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人際 | 客家音標: oˇngaeˋ【oˊngaˇeˋ】 | 華語辭義: 嬰兒 | 客語例句: 揇嬰兒仔愛細義毋好跌?。

子女

腔調: 四縣 | 分類: 人際 | 客家音標: ziiˋngˋ | 華語辭義: 子女 | 客語例句: 做人子女儕(?人)愛有孝爺哀。

歐吉伊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oˇjiˋsangˇ | 華語辭義: 祖父 | 客語例句: 厥歐吉伊桑九十零歲?身體還當健。

歐巴阿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oˇbaˋsangˇ | 華語辭義: 祖母 | 客語例句: 吾歐巴阿桑三年前就無在哩。

歐優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oˇioˋsangˇ | 華語辭義: 小姐 | 客語例句: 歐優桑同掛號好無?

尼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isangˇ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厥尼桑這下在台北食月給。

妮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esangˋ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妮桑!下隻月愛出國?。

伊摩多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iˇmodoˋ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你有幾多?伊摩多?

先輩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enˊbaiˋ | 華語辭義: 前輩;先輩 | 客語例句: 各位先輩請大家指教。

看護婦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konfufu | 華語辭義: 看護婦 | 客語例句: 佢在台北做看護婦當多年哩。

頗羅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oloˋ | 華語辭義: 專家(行家) | 客語例句: 佢係財經方面?頗羅。

媽媽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maˇmasangˋ | 華語辭義: 媽媽桑 | 客語例句: 佢識做過酒家?媽媽桑。

達令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dalinˋ | 華語辭義: 達令 | 客語例句: 達令下禮拜日有閒無?

模特兒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moˇdeluˋ/madoˇ | 華語辭義: 模特兒 | 客語例句: 這個模特兒?身材當好。

細孲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人際 | 客家音標: eoˇeˋ | 華語辭義: 兒童 | 客語例句: 細孲仔好去睡目?!

嬰兒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人際 | 客家音標: oˇngaeˋ【oˊngaˇeˋ】 | 華語辭義: 嬰兒 | 客語例句: 揇嬰兒仔愛細義毋好跌?。

子女

腔調: 四縣 | 分類: 人際 | 客家音標: ziiˋngˋ | 華語辭義: 子女 | 客語例句: 做人子女儕(?人)愛有孝爺哀。

歐吉伊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oˇjiˋsangˇ | 華語辭義: 祖父 | 客語例句: 厥歐吉伊桑九十零歲?身體還當健。

歐巴阿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oˇbaˋsangˇ | 華語辭義: 祖母 | 客語例句: 吾歐巴阿桑三年前就無在哩。

歐優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oˇioˋsangˇ | 華語辭義: 小姐 | 客語例句: 歐優桑同掛號好無?

尼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isangˇ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厥尼桑這下在台北食月給。

妮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esangˋ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妮桑!下隻月愛出國?。

伊摩多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iˇmodoˋ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你有幾多?伊摩多?

先輩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enˊbaiˋ | 華語辭義: 前輩;先輩 | 客語例句: 各位先輩請大家指教。

看護婦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konfufu | 華語辭義: 看護婦 | 客語例句: 佢在台北做看護婦當多年哩。

頗羅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oloˋ | 華語辭義: 專家(行家) | 客語例句: 佢係財經方面?頗羅。

媽媽桑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maˇmasangˋ | 華語辭義: 媽媽桑 | 客語例句: 佢識做過酒家?媽媽桑。

達令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dalinˋ | 華語辭義: 達令 | 客語例句: 達令下禮拜日有閒無?

模特兒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moˇdeluˋ/madoˇ | 華語辭義: 模特兒 | 客語例句: 這個模特兒?身材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