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飾
- 原住民族特色工坊 @ 原住民族委員會

工坊/工作室名稱傳統服飾的電話是03-8781031, 手機是0958-516323, 工藝師是拉拉龍女, 所在地是花蓮縣豐濱鄉, 地址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4鄰26號, 營業項目是傳統時尚服飾.

#傳統服飾的地圖

序號420
工坊/工作室名稱傳統服飾
民族阿美族
所在地花蓮縣豐濱鄉
郵遞區號97792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4鄰26號
電話03-8781031
手機0958-516323
傳真(空)
電子信箱(空)
營業時間(空)
官方網站(空)
行業別手工藝-創作
營業項目傳統時尚服飾
工藝師拉拉龍女
工藝師族名(空)

序號

420

工坊/工作室名稱

傳統服飾

民族

阿美族

所在地

花蓮縣豐濱鄉

郵遞區號

97792

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4鄰26號

電話

03-8781031

手機

0958-516323

傳真

(空)

電子信箱

(空)

營業時間

(空)

官方網站

(空)

行業別

手工藝-創作

營業項目

傳統時尚服飾

工藝師

拉拉龍女

工藝師族名

(空)

傳統服飾地圖 [ 導航 ]

傳統服飾的地址位於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4鄰26號

開啟Google地圖視窗

根據名稱 傳統服飾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傳統服飾 ...)

# 傳統服飾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1

執行單位彭春林生活創意工房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成功路19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屏東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魯凱族二大重要的手工技藝,一是石雕,一是織繡。石雕在霧台鄉已經發展得頗具規模。青葉部落由於日據時期遷村的緣故,成為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在該地區呈現獨特且鮮明的原住民魯凱族文化風貌。魯凱婦女的編織技藝,更是魯凱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建立了青葉部落發展織染繡工藝產業的勞動力基礎。彭春林認為有必要讓青葉部落發展出本身的文化特色,於是在學會織布和魯凱的貼繡技術後,就回到部落裡教導部落的婦女,並在學校裡進行教學。目前部落裡約有50位以上的婦女都有上過他織繡染的相關課程,使得織繡產品儼然已成為青葉部落重要的經濟來源。

今年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著重在學員的技藝提昇上。技藝學習方面分為刺繡與植物染兩種實用性技術,由彭春林老師以及江立彥老師擔綱。刺繡部分主要延續蝶紋線條的創作,指導學員從基礎的技巧開始從事蝶紋的定格與繪製,再依據產品製作的流程完成製作。在植物染部分則是由江立彥老師根據部落中常用的植物染材,指導學員從取樣、裁切、浸泡、煎煮、過濾、重複煎煮、染液浸泡、靜置陰乾、完成等九道過程學習典型的魯凱植物染技巧。

彭春林希望能夠藉由染織工藝的技藝傳習與創意設計,作為保存魯凱族文化與穩定部落經濟的核心。因此,從工坊成立至今,除了持續培育部落人力資源及進行部落文化的深度調查之外,這幾年也積極透過專業團隊之協助,導入設計、製造、行銷觀念,希望未來能整合部落相關資源進行織染繡品的量產、並策劃年度成果展及開闢行銷據點,逐步營造一個以「織染繡」作為魯凱部落藝術保存與價值創造的部落經濟模式。

【彭春林 現代魯凱族藝術─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彭春林生活創意工房」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最北端的青葉部落,由一位魯凱族的男設計師─彭春林,帶領青葉部落媽媽們,將傳統魯凱文化元素轉化,以貼布繡技法設計系列商品,如手機袋、零錢包,書包、手提包,T恤、服飾,以及居家裝飾的門簾、燈飾等。獨特的圖紋造形與色系搭配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是手工繡的嗎?好漂亮喔…」彭春林的設計,往往第一眼給人驚喜,第二眼讓人舒服,多看幾眼就是想把他們帶回家。主要是以「貼布繡」的技法做為產品特色,貼布繡是魯凱族傳統織繡的技法之一, 將布料依據形狀剪裁後,縫在另一塊布上,並以手工縫繡布邊的方式,呈現出兩塊布紋、色塊、縫線技法的美感。光是縫繡布邊的針法及色線的搭配,就有好幾種變化。貼布繡的圖紋造型是整個產品的核心表現,彭春林將魯凱族的故事、圖騰、文化,轉變為系列商品,至今已發展出「豐收」、「百步蛇」、「蝴蝶紋」以及「紋手」系列。將部落故事的圖案,經由設計、排列組合,呈現在作品上。「豐收」系列是取豐年祭時眾人歡慶的意象,以人頭的圖案為代表;「百步蛇」在魯凱族則是地位崇高的神祉,將蛇紋做變形與排列;「紋手」則凸顯「手」的造型,分為左手、右手繡在個別的包包上,並表現魯凱族在手上刺有圖騰的文化。將這些有故事的圖案藉由造型的轉變設計,開發為商品系列。彭春林透過創作,重新詮釋傳統的魯凱族文化。

另外,在產品色彩的搭配上,沒有鮮豔的對比表現,而是以溫和的大地色調互相搭配,舒服的色系也是彭春林產品的表現特色。但也因此曾被質疑:這怎麼不像原住民的設計?原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著彭春林。為何自己的色彩偏愛跟大家認知的原住民色彩不一樣,但經過溯源探討,發現原來部落最原始的創作色調,就是這樣的大地顏色,乃是由眼睛所見到的萬物中取材,當然是如此溫和自然的色系,自此,彭春林才放心地繼續設計,而我們才可看到一款一款令人驚艷又舒適的商品。

彭春林認為,作品中表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性,將傳統圖案與色彩保留,在造形部分則強調個人設計風格,加入自己的轉化與技法,就如同和祖先對話一般。彭春林滿懷著對設計的熱情,以及魯凱族文化傳承的使命,透過個人的設計,傳承、轉化祖先的文化,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魯凱族藝術。非一味的將部落的圖騰、符號複製、消費,而是讓文化精神能與個人創作結合,轉化為這個世代喜愛的產品,藉由購買、使用,讓魯凱族的文化讓更多人看到。

【「蝴蝶變成雲」系列文創商品】

彭春林開發的「蝴蝶變成雲」系列,是將收藏於博物館的魯凱族傳統一片裙,繡在裙襬邊緣的圖案─「蝴蝶紋」做為設計來源。蝴蝶紋在部落的意義代表著女孩的純潔與成熟,以及男孩的勤勞、速度與敏捷。彭春林轉化傳統服飾與圖紋,蝴蝶兩根彎彎的觸角,經由定格、放大、轉化等設計,拉長成為雲朵般恣意浮盪,隨著產品的大小、造型、色彩做搭配組合,找到最適當的天空停留。

系列商品中,小至零錢包、手機袋,大至書包、手提包、門簾,以及將蝶紋繡在肩上的T恤等,除此之外,更朝向家飾用品發展。彭春林認為,「家」是給人放鬆休息的地方,藉由居家擺設,可軟化冰冷的水泥牆。「燈飾」系列便因此而誕生,蝶紋雲彩透過燈光打亮,搭配植物染色的布料,呈現大地綠、灰的色彩,更顯舒適。未來計畫開發沙發與抱枕,希望打造整體空間的氛圍,讓一走進家中,便可得到放鬆與愉悅的心情。

【魯凱族第一位男織布師】

見過彭春林的人,一定都會有著鮮明的印象,很高、很斯文,有著很深邃的五官,常常笑著對我們說:「你們每次一群人下來,我會很緊張耶…」,但在幾次對談下來,可以聽出他對於創作的執著、部落的情感,以及對於所追求的目標,有著清楚且明確的概念。

彭春林在成為設計師、織布師之前,有一段很長的故事。魯凱族以織繡技術聞名,編織與刺繡是女性的專長,早期的打獵社會中,相傳只要男生碰了編織刺繡這類女紅,就會獵不到動物,因此,男生是不能碰織繡的。彭春林的奶奶和姑姑都是部落中的刺繡高手,彭春林從小在耳濡目染之下對織繡產生濃厚興趣,卻因男生不可碰織布機的禁忌,而將織繡的印象停留在心裡,慢慢發酵。

後來彭春林成為一名獸醫,先後在製藥廠、牧場工作,但仍念念不忘心中對「布」、對創作的熱愛,開始設計具有個人特色的髮飾、小飾品,後來甚至在屏東市中華路附近擺起路邊攤販售,生意相當好。因緣際會之下,接手隔壁賣衣服的攤位,做起批發成衣、服飾的生意。而獨具風格美感的彭春林,看不順眼一般成衣的剪裁,索性拿起剪刀、針線,將衣服的袖口、領子等做改變,慢慢呈現出個人的風格,除了受到市場歡迎之外,彭春林也在這段時間磨練出對服飾、布料、剪裁的心得,於是決定辭去獸醫的工作,專心發展自己的興趣。

 

其間曾成立了「話繡工作室」,魯凱族的繡「Pajase」就是「寫」的意思,是因為魯凱族沒有用以表達的文字,而是藉由織繡的圖案,將老一輩要傳達的話語訴說出來。工作室雖因供需失衡而結束,但這個時候的彭春林,對於所做的藝術創作已經有了明確的定位─找回自己的源頭。而後經過不斷地進修學習,回部落詢問祖母和部落老婦人快要失傳的編織法,到圖書館、博物館追溯部落傳統的圖案來源,到輔大、屏科大、工藝所學習相關課程,並透過自己不斷的創新嘗試,先後得到許多競賽的獎項。在拿到乙級女裝證照後,也開始進行服飾的設計和製作。經由一點一滴的累積,藉由對布料、織品的了解與運用,抒發心中的創作熱情。

 

【「布落空間」=部落文化+創意設計+產業】

 

彭春林說,青葉部落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般,與鄰家哥哥在樹上摘水果,和大自然為伍的生活…。幼時在青葉部落成長的記憶,以及對於傳統織繡的記憶,成為彭春林創作的來源。於是彭春林回到部落,2003年與友人江立彥成立了「彭春林生活創意工坊」,2006年在三地門鄉較為熱鬧的水門村開設「布落空間」門市,自此有了自己的店鋪。位於水門村中心,店面一樓大門的白色屋頂像布落下般的垂掛著,店內則溫馨的擺設著彭春林大大小小的包包、服飾、家飾用品等。地下一樓與二樓則是彭春林的工作室。「布落」二字,除了「布料垂落」的意象之外,也代表著青葉「部落」,說明了彭春林的創作與事業的根源。

 

【打造織染繡的青葉部落】

 

青葉村是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彭春林認為有必要讓青葉部落發展出本身的文化特色,於是回到部落裡教導部落的婦女,部落裡約佔一半以上的婦女都跟他學過織繡。並藉由「布落空間」門市的經營,以及口耳相傳來自四面八方的訂單,由彭春林做產品設計、打樣,在部落成立了約五、六人的工班,以及其他家庭式代工的工班,進行縫製加工的部分。串連成上中下游的產業線,希望帶動部落經濟生產,也讓魯凱族傳統織繡的文化特色,可以持續發展成為青葉部落的特色。

彭春林與祖先對話的過程,透過「圖案」、「色彩」、「技法」的轉變,設計出現代魯凱族的文化商品。並藉由門市與個人品牌的經營,帶動部落的織繡生產。近年來更用青葉村當地的植物做染料,在作品中加入植物染布。彭春林說,終極目標是希望從染、織和製作的素材全部都採用青葉村當地的材料,讓青葉村成為織、染、繡文化特色的部落。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4.html
執行單位: 彭春林生活創意工房
地址: 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成功路19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屏東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魯凱族二大重要的手工技藝,一是石雕,一是織繡。石雕在霧台鄉已經發展得頗具規模。青葉部落由於日據時期遷村的緣故,成為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在該地區呈現獨特且鮮明的原住民魯凱族文化風貌。魯凱婦女的編織技藝,更是魯凱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建立了青葉部落發展織染繡工藝產業的勞動力基礎。彭春林認為有必要讓青葉部落發展出本身的文化特色,於是在學會織布和魯凱的貼繡技術後,就回到部落裡教導部落的婦女,並在學校裡進行教學。目前部落裡約有50位以上的婦女都有上過他織繡染的相關課程,使得織繡產品儼然已成為青葉部落重要的經濟來源。

今年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著重在學員的技藝提昇上。技藝學習方面分為刺繡與植物染兩種實用性技術,由彭春林老師以及江立彥老師擔綱。刺繡部分主要延續蝶紋線條的創作,指導學員從基礎的技巧開始從事蝶紋的定格與繪製,再依據產品製作的流程完成製作。在植物染部分則是由江立彥老師根據部落中常用的植物染材,指導學員從取樣、裁切、浸泡、煎煮、過濾、重複煎煮、染液浸泡、靜置陰乾、完成等九道過程學習典型的魯凱植物染技巧。

彭春林希望能夠藉由染織工藝的技藝傳習與創意設計,作為保存魯凱族文化與穩定部落經濟的核心。因此,從工坊成立至今,除了持續培育部落人力資源及進行部落文化的深度調查之外,這幾年也積極透過專業團隊之協助,導入設計、製造、行銷觀念,希望未來能整合部落相關資源進行織染繡品的量產、並策劃年度成果展及開闢行銷據點,逐步營造一個以「織染繡」作為魯凱部落藝術保存與價值創造的部落經濟模式。

【彭春林 現代魯凱族藝術─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彭春林生活創意工房」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最北端的青葉部落,由一位魯凱族的男設計師─彭春林,帶領青葉部落媽媽們,將傳統魯凱文化元素轉化,以貼布繡技法設計系列商品,如手機袋、零錢包,書包、手提包,T恤、服飾,以及居家裝飾的門簾、燈飾等。獨特的圖紋造形與色系搭配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是手工繡的嗎?好漂亮喔…」彭春林的設計,往往第一眼給人驚喜,第二眼讓人舒服,多看幾眼就是想把他們帶回家。主要是以「貼布繡」的技法做為產品特色,貼布繡是魯凱族傳統織繡的技法之一, 將布料依據形狀剪裁後,縫在另一塊布上,並以手工縫繡布邊的方式,呈現出兩塊布紋、色塊、縫線技法的美感。光是縫繡布邊的針法及色線的搭配,就有好幾種變化。貼布繡的圖紋造型是整個產品的核心表現,彭春林將魯凱族的故事、圖騰、文化,轉變為系列商品,至今已發展出「豐收」、「百步蛇」、「蝴蝶紋」以及「紋手」系列。將部落故事的圖案,經由設計、排列組合,呈現在作品上。「豐收」系列是取豐年祭時眾人歡慶的意象,以人頭的圖案為代表;「百步蛇」在魯凱族則是地位崇高的神祉,將蛇紋做變形與排列;「紋手」則凸顯「手」的造型,分為左手、右手繡在個別的包包上,並表現魯凱族在手上刺有圖騰的文化。將這些有故事的圖案藉由造型的轉變設計,開發為商品系列。彭春林透過創作,重新詮釋傳統的魯凱族文化。

另外,在產品色彩的搭配上,沒有鮮豔的對比表現,而是以溫和的大地色調互相搭配,舒服的色系也是彭春林產品的表現特色。但也因此曾被質疑:這怎麼不像原住民的設計?原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著彭春林。為何自己的色彩偏愛跟大家認知的原住民色彩不一樣,但經過溯源探討,發現原來部落最原始的創作色調,就是這樣的大地顏色,乃是由眼睛所見到的萬物中取材,當然是如此溫和自然的色系,自此,彭春林才放心地繼續設計,而我們才可看到一款一款令人驚艷又舒適的商品。

彭春林認為,作品中表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性,將傳統圖案與色彩保留,在造形部分則強調個人設計風格,加入自己的轉化與技法,就如同和祖先對話一般。彭春林滿懷著對設計的熱情,以及魯凱族文化傳承的使命,透過個人的設計,傳承、轉化祖先的文化,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魯凱族藝術。非一味的將部落的圖騰、符號複製、消費,而是讓文化精神能與個人創作結合,轉化為這個世代喜愛的產品,藉由購買、使用,讓魯凱族的文化讓更多人看到。

【「蝴蝶變成雲」系列文創商品】

彭春林開發的「蝴蝶變成雲」系列,是將收藏於博物館的魯凱族傳統一片裙,繡在裙襬邊緣的圖案─「蝴蝶紋」做為設計來源。蝴蝶紋在部落的意義代表著女孩的純潔與成熟,以及男孩的勤勞、速度與敏捷。彭春林轉化傳統服飾與圖紋,蝴蝶兩根彎彎的觸角,經由定格、放大、轉化等設計,拉長成為雲朵般恣意浮盪,隨著產品的大小、造型、色彩做搭配組合,找到最適當的天空停留。

系列商品中,小至零錢包、手機袋,大至書包、手提包、門簾,以及將蝶紋繡在肩上的T恤等,除此之外,更朝向家飾用品發展。彭春林認為,「家」是給人放鬆休息的地方,藉由居家擺設,可軟化冰冷的水泥牆。「燈飾」系列便因此而誕生,蝶紋雲彩透過燈光打亮,搭配植物染色的布料,呈現大地綠、灰的色彩,更顯舒適。未來計畫開發沙發與抱枕,希望打造整體空間的氛圍,讓一走進家中,便可得到放鬆與愉悅的心情。

【魯凱族第一位男織布師】

見過彭春林的人,一定都會有著鮮明的印象,很高、很斯文,有著很深邃的五官,常常笑著對我們說:「你們每次一群人下來,我會很緊張耶…」,但在幾次對談下來,可以聽出他對於創作的執著、部落的情感,以及對於所追求的目標,有著清楚且明確的概念。

彭春林在成為設計師、織布師之前,有一段很長的故事。魯凱族以織繡技術聞名,編織與刺繡是女性的專長,早期的打獵社會中,相傳只要男生碰了編織刺繡這類女紅,就會獵不到動物,因此,男生是不能碰織繡的。彭春林的奶奶和姑姑都是部落中的刺繡高手,彭春林從小在耳濡目染之下對織繡產生濃厚興趣,卻因男生不可碰織布機的禁忌,而將織繡的印象停留在心裡,慢慢發酵。

後來彭春林成為一名獸醫,先後在製藥廠、牧場工作,但仍念念不忘心中對「布」、對創作的熱愛,開始設計具有個人特色的髮飾、小飾品,後來甚至在屏東市中華路附近擺起路邊攤販售,生意相當好。因緣際會之下,接手隔壁賣衣服的攤位,做起批發成衣、服飾的生意。而獨具風格美感的彭春林,看不順眼一般成衣的剪裁,索性拿起剪刀、針線,將衣服的袖口、領子等做改變,慢慢呈現出個人的風格,除了受到市場歡迎之外,彭春林也在這段時間磨練出對服飾、布料、剪裁的心得,於是決定辭去獸醫的工作,專心發展自己的興趣。

 

其間曾成立了「話繡工作室」,魯凱族的繡「Pajase」就是「寫」的意思,是因為魯凱族沒有用以表達的文字,而是藉由織繡的圖案,將老一輩要傳達的話語訴說出來。工作室雖因供需失衡而結束,但這個時候的彭春林,對於所做的藝術創作已經有了明確的定位─找回自己的源頭。而後經過不斷地進修學習,回部落詢問祖母和部落老婦人快要失傳的編織法,到圖書館、博物館追溯部落傳統的圖案來源,到輔大、屏科大、工藝所學習相關課程,並透過自己不斷的創新嘗試,先後得到許多競賽的獎項。在拿到乙級女裝證照後,也開始進行服飾的設計和製作。經由一點一滴的累積,藉由對布料、織品的了解與運用,抒發心中的創作熱情。

 

【「布落空間」=部落文化+創意設計+產業】

 

彭春林說,青葉部落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般,與鄰家哥哥在樹上摘水果,和大自然為伍的生活…。幼時在青葉部落成長的記憶,以及對於傳統織繡的記憶,成為彭春林創作的來源。於是彭春林回到部落,2003年與友人江立彥成立了「彭春林生活創意工坊」,2006年在三地門鄉較為熱鬧的水門村開設「布落空間」門市,自此有了自己的店鋪。位於水門村中心,店面一樓大門的白色屋頂像布落下般的垂掛著,店內則溫馨的擺設著彭春林大大小小的包包、服飾、家飾用品等。地下一樓與二樓則是彭春林的工作室。「布落」二字,除了「布料垂落」的意象之外,也代表著青葉「部落」,說明了彭春林的創作與事業的根源。

 

【打造織染繡的青葉部落】

 

青葉村是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彭春林認為有必要讓青葉部落發展出本身的文化特色,於是回到部落裡教導部落的婦女,部落裡約佔一半以上的婦女都跟他學過織繡。並藉由「布落空間」門市的經營,以及口耳相傳來自四面八方的訂單,由彭春林做產品設計、打樣,在部落成立了約五、六人的工班,以及其他家庭式代工的工班,進行縫製加工的部分。串連成上中下游的產業線,希望帶動部落經濟生產,也讓魯凱族傳統織繡的文化特色,可以持續發展成為青葉部落的特色。

彭春林與祖先對話的過程,透過「圖案」、「色彩」、「技法」的轉變,設計出現代魯凱族的文化商品。並藉由門市與個人品牌的經營,帶動部落的織繡生產。近年來更用青葉村當地的植物做染料,在作品中加入植物染布。彭春林說,終極目標是希望從染、織和製作的素材全部都採用青葉村當地的材料,讓青葉村成為織、染、繡文化特色的部落。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4.html

# 傳統服飾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2

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
地址950台東市中興路二段200巷7號
類別名稱複合媒材類
地區名稱台東縣
內容

東倚蔚藍的太平洋,西傍崇偉的中央山脈,台東縣因為開發較晚,所以保有純樸自然風光和豐富原住民文化,但也因為產業不發達,部落居民經濟相對處於弱勢。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是由教會成立的社會福利組織,多年來深入部落關懷弱勢,扶助文化和產業發展。當他們了解到部落工藝創作者的潛力和困頓,於是以原有的社福互助機構為基礎,以結盟方式建立工藝平台。近年來,協會更獲得社區工藝扶植等政府補助,從族群文化傳承、工藝技術提升、美學設計學習和擴大行銷推廣等,多面向協助部落工藝職人成長發展,並且累積出豐碩的成果。

【深入部落協助弱勢族群】

根據近年來國際上的研究,認為台灣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台東縣擁有阿美、卑南、魯凱、布農、排灣、雅美(達悟)、噶瑪蘭等七大原住民族群,總人口約占全縣的三分之一,保有豐富多元的文化風貌,可以說是原住民文化的寶庫。近年來,台東「部落文化」逐漸形成一種在地美學趨勢,工藝創作各自存在鮮明獨特的樣貌,展現原住民族的美感意識。這些蘊含文化特色的工藝品,來自隱藏部落中默默努力的手作職人,但是他們之中能靠手工藝維生的少之又少,於是生活經常擺盪在創作與困頓之間。

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長年深入部落,自教會服務工作開始,協助部落解決各項困境,包括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復興、「還我土地」社會運動,以及主體權益、弱勢家庭、婦女暨兒童的全人照護,並從社區營造精神出發,成為陪伴部落的好夥伴。近年來,協會致力幫助台東各部落找出工藝特色,記錄傳承族群文化,藉由傳統工藝的發掘與傳習,加上創新設計思維的導入,產製原住民族風格的產品,改善部落經濟生活。

協會設立的原社手創生活館,九十七年冬天進駐台東糖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白色的建築是糖廠倉庫活化再利用,室外別致的金工藝術裝置在藍天綠地間伸展身姿,走進歷史氛圍的高廣室內空間,大片竹編映入眼簾,這裡大致分為飾品區、生活精品區和琉璃燒製體驗區,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展現各自文化丰采。這處台東原住民工藝的「聚點」,既是結合各部落工坊的共同展銷平台,也是幫助原住民手作職人突破瓶頸的工藝產業平台。

【工藝平台串連手作職人】

九十九年,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第三度參與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執行「工藝光點聚落──創意平台計畫」,在現有的工藝平台上,以部落手作職人為主軸,傳承原住民傳統工藝,協助他們學習自己的文化、詮釋自己的文化,創作具有族群識別度的產品,才能與大量粗製的觀光商品有所區隔。

工藝平台的運作,串連部落社群、工藝職人和展現空間。向內,藉由主題課程學習,讓工藝職人成為部落傳統知識的延續力量,透過平台空間的建立,串起部落工藝職人與耆老的相互合作,成為對外溝通與對話的管道,形成區域型的工藝生活風格。向外,藉由陳列展示於平台空間的工藝作品,吸引參訪者產生好奇、學習、體驗的興趣,進而認識部落傳統文化生活的演變脈絡。平台也提供對外商業推廣聯結的管道,協助工藝職人經營管理的訓練,並強化與設計師對話、共同設計產品的能力。

在這樣的運作機制下,九十九年除了舉辦一系列文化、技術、設計課程和參訪活動之外,共有原社手創工作室、I.li工作室、子郁工作室、秋芳工作室、撒根恩手工創意彩繪等五個工坊,參與開發十二款新產品。

【共同開發特色文創產品】

「原社手創工作室」的特色是以「東台灣卡塔文化」為創作重點。所謂「卡塔」就是被日本人稱為「蜻蜓珠」、漢人叫做「琉璃珠」的珠子,它最真實的排灣族名字qkata(卡塔),意為「美麗的果子」,是天神送給排灣人的禮物,記載著排灣人與自然共生的法則,世代族人應有的品德、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以及神聖的祖靈祈儀和信仰。

原社手創工作室的創作不只有卡塔,也擴充及服飾、電子產品保護套、禮品等。設計的「原色印象」系列,曾獲得台灣原住民族博覽會文創產品競賽的「最佳創意品牌潛力獎」。「原色印象」的創意由傳統服飾的花布邊飾發想,凸顯台東地區原住民族意象風格,並以特殊的服裝色彩配比營造出不同族群的色感。新開發的三組件文化禮品,包括文具便利袋、布書衣和名片夾,以及其包裝設計和行銷設定。

「I.li工作室」的工藝特色為阿美族傳統工藝毛球和月桃創意編織。工作室設計概念完整,月桃產品技術成熟,而且產品文化識別度高。月桃材質少見於主流市場,卻常被原住民用來編製器物。這次設計產品名稱為「總統的菜籃」,靈感來自馬英九總統到台東拜訪世界百大名人陳樹菊時,希望能提著具有台東風味的「菜籃」。開發完成的品項包括月桃公事包和月桃休閒包。

【傳統圖騰化身時尚元素】

由李惠美主持的「子郁工作室」,擅長阿美族服飾與生活用品製作。阿美族沒有特別華麗的工藝裝飾圖紋,卻有如同工業設計般的實用造型工藝美學,每個生活器物皆以「人」的使用便利、持久為基本考量。這次開發的隨身皮夾,結合月桃的硬挺、豬皮的柔軟和接縫繡法;電子產品背包構想來自以前的揹籃,強調月桃可塑輕便的優點;時尚流行腰包以月桃編織結合皮革,顯得年輕有型。

「秋芳工作室」的工藝項目是織繡、拼布縫紉,對於卑南族石生傳說的部落──卡地布(知本)的圖騰文化最為熟稔,擅長讓古老圖騰重現在現代生活中。她們設計的「卑南族十字繡──隨身系列」,品項包括布品工作包、休閒包,靈感來自卑南族服裝上的刺繡,運用傳統配圖方式作為設計基底,呈現卑南族的藝文氣息。

 

「撒根恩手工創意彩繪」將排灣族圖騰擴大運用在任何能畫上圖案的物品,百步蛇、太陽等傳統圖騰,經過抽象化、活潑化,以色康筆彩繪在手機、電腦、衣服、牛仔褲、書包……,凸顯個人化的品味,大受年輕族群歡迎。設計產品「踏實踏石──環境文化系列」,獲得原住民文創產品競賽的「創意設計獎」,品項包括石板綠栽杯墊、回收瓶石板燈。

 

【研習參訪提升經營能力】

 

另一方面,工藝平台持續提供傳統文化和工法技能的研習提升機會,包括拜訪耆老和田野調查、邀請知名工藝師駐點交流、參訪經營有成的文創工坊。文化田野課程的持續進行,目的在強化工坊的文化涵養與傳統知識,增加創意發展以及文化詮釋能力,使產品更加具有教育性及豐富性。關鍵技術的應用訓練,則在於提升工坊原有產品的精緻度與價值感,改善製程並降低成本。

 

期間舉辦的「部落工藝學堂進修班」,重點課程包括撒古流的工藝老師許坤仲vuvu,介紹番刀與鼻笛製作工法;金屬影舞者黃師傅駐點示範的彈性鋼線金工創作課;以及西屹設計團隊的創意設計課程。學員涵蓋四個部落青年會組織、六家個人工作室,總計三十一人參與。

 

在文創產品設計案例觀摩方面,規畫拜訪多處文創工坊,包括「排灣傳統工藝之都」三地門鄉,這裡的部落工藝發展二十年以上,人才輩出,技藝成熟,舉凡工坊經營、文化提升、空間營造、結合餐飲、藝術造街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三和瓦窯」活化歷史建築,以吸引人的體驗遊程創造產品外的營收;「苗栗泰雅染織村」深入文化傳承,精神可佩,並且透過影像紀錄與數位建構,讓泰雅族傳統轉化為現代鮮活的文化資產。此外,學員還趕在「台灣設計師周」展覽的最後一天,觀摩學習策展主題、空間布置以及產品發想等。

 

【共燃部落文化創意光點】

 

在這段計畫執行期間,完成了八百人次的工藝體驗,人才培訓七十人,產品開發十二件,增加就業人數七人,估計產值約一百五十萬元。為了讓工坊產品獲得更好的銷售成績,工藝平台在台東豐年機場航空站設置原住民主題產品專區,在台東文創商圈──鐵花村慢市集、河南省丹尼斯百貨台東特產行銷展中設攤共同行銷,並且與史前文化博物館教育資源中心合辦專題活動。

工藝平台的展售概念,是在行銷場域中注入地方及原住民文化觀點因素,將展示銷售空間化成小型劇場一般,形塑部落文化氛圍,透過空間陳列成為介紹部落文化特色的好場所,完整將深刻的族群文化意涵和工藝故事,藉由展售的工藝品散播出去。

如今,台東原住民工藝產業的整合已見成果,有二十五個部落工坊加入互助平台,不同族群的手作工藝職人,共燃起部落文化創意的光點,傳遞世世代代累積的族群智慧,溫暖彼此,也溫暖愛好原住民工藝者的心房。這個集結在一起的工藝光點聚落,將繼續努力體現台東原住民本土特色,最終達到自力發展文創產業的目標。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0.html
執行單位: 社團法人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
地址: 950台東市中興路二段200巷7號
類別名稱: 複合媒材類
地區名稱: 台東縣
內容:

東倚蔚藍的太平洋,西傍崇偉的中央山脈,台東縣因為開發較晚,所以保有純樸自然風光和豐富原住民文化,但也因為產業不發達,部落居民經濟相對處於弱勢。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是由教會成立的社會福利組織,多年來深入部落關懷弱勢,扶助文化和產業發展。當他們了解到部落工藝創作者的潛力和困頓,於是以原有的社福互助機構為基礎,以結盟方式建立工藝平台。近年來,協會更獲得社區工藝扶植等政府補助,從族群文化傳承、工藝技術提升、美學設計學習和擴大行銷推廣等,多面向協助部落工藝職人成長發展,並且累積出豐碩的成果。

【深入部落協助弱勢族群】

根據近年來國際上的研究,認為台灣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台東縣擁有阿美、卑南、魯凱、布農、排灣、雅美(達悟)、噶瑪蘭等七大原住民族群,總人口約占全縣的三分之一,保有豐富多元的文化風貌,可以說是原住民文化的寶庫。近年來,台東「部落文化」逐漸形成一種在地美學趨勢,工藝創作各自存在鮮明獨特的樣貌,展現原住民族的美感意識。這些蘊含文化特色的工藝品,來自隱藏部落中默默努力的手作職人,但是他們之中能靠手工藝維生的少之又少,於是生活經常擺盪在創作與困頓之間。

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長年深入部落,自教會服務工作開始,協助部落解決各項困境,包括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復興、「還我土地」社會運動,以及主體權益、弱勢家庭、婦女暨兒童的全人照護,並從社區營造精神出發,成為陪伴部落的好夥伴。近年來,協會致力幫助台東各部落找出工藝特色,記錄傳承族群文化,藉由傳統工藝的發掘與傳習,加上創新設計思維的導入,產製原住民族風格的產品,改善部落經濟生活。

協會設立的原社手創生活館,九十七年冬天進駐台東糖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白色的建築是糖廠倉庫活化再利用,室外別致的金工藝術裝置在藍天綠地間伸展身姿,走進歷史氛圍的高廣室內空間,大片竹編映入眼簾,這裡大致分為飾品區、生活精品區和琉璃燒製體驗區,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展現各自文化丰采。這處台東原住民工藝的「聚點」,既是結合各部落工坊的共同展銷平台,也是幫助原住民手作職人突破瓶頸的工藝產業平台。

【工藝平台串連手作職人】

九十九年,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第三度參與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執行「工藝光點聚落──創意平台計畫」,在現有的工藝平台上,以部落手作職人為主軸,傳承原住民傳統工藝,協助他們學習自己的文化、詮釋自己的文化,創作具有族群識別度的產品,才能與大量粗製的觀光商品有所區隔。

工藝平台的運作,串連部落社群、工藝職人和展現空間。向內,藉由主題課程學習,讓工藝職人成為部落傳統知識的延續力量,透過平台空間的建立,串起部落工藝職人與耆老的相互合作,成為對外溝通與對話的管道,形成區域型的工藝生活風格。向外,藉由陳列展示於平台空間的工藝作品,吸引參訪者產生好奇、學習、體驗的興趣,進而認識部落傳統文化生活的演變脈絡。平台也提供對外商業推廣聯結的管道,協助工藝職人經營管理的訓練,並強化與設計師對話、共同設計產品的能力。

在這樣的運作機制下,九十九年除了舉辦一系列文化、技術、設計課程和參訪活動之外,共有原社手創工作室、I.li工作室、子郁工作室、秋芳工作室、撒根恩手工創意彩繪等五個工坊,參與開發十二款新產品。

【共同開發特色文創產品】

「原社手創工作室」的特色是以「東台灣卡塔文化」為創作重點。所謂「卡塔」就是被日本人稱為「蜻蜓珠」、漢人叫做「琉璃珠」的珠子,它最真實的排灣族名字qkata(卡塔),意為「美麗的果子」,是天神送給排灣人的禮物,記載著排灣人與自然共生的法則,世代族人應有的品德、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以及神聖的祖靈祈儀和信仰。

原社手創工作室的創作不只有卡塔,也擴充及服飾、電子產品保護套、禮品等。設計的「原色印象」系列,曾獲得台灣原住民族博覽會文創產品競賽的「最佳創意品牌潛力獎」。「原色印象」的創意由傳統服飾的花布邊飾發想,凸顯台東地區原住民族意象風格,並以特殊的服裝色彩配比營造出不同族群的色感。新開發的三組件文化禮品,包括文具便利袋、布書衣和名片夾,以及其包裝設計和行銷設定。

「I.li工作室」的工藝特色為阿美族傳統工藝毛球和月桃創意編織。工作室設計概念完整,月桃產品技術成熟,而且產品文化識別度高。月桃材質少見於主流市場,卻常被原住民用來編製器物。這次設計產品名稱為「總統的菜籃」,靈感來自馬英九總統到台東拜訪世界百大名人陳樹菊時,希望能提著具有台東風味的「菜籃」。開發完成的品項包括月桃公事包和月桃休閒包。

【傳統圖騰化身時尚元素】

由李惠美主持的「子郁工作室」,擅長阿美族服飾與生活用品製作。阿美族沒有特別華麗的工藝裝飾圖紋,卻有如同工業設計般的實用造型工藝美學,每個生活器物皆以「人」的使用便利、持久為基本考量。這次開發的隨身皮夾,結合月桃的硬挺、豬皮的柔軟和接縫繡法;電子產品背包構想來自以前的揹籃,強調月桃可塑輕便的優點;時尚流行腰包以月桃編織結合皮革,顯得年輕有型。

「秋芳工作室」的工藝項目是織繡、拼布縫紉,對於卑南族石生傳說的部落──卡地布(知本)的圖騰文化最為熟稔,擅長讓古老圖騰重現在現代生活中。她們設計的「卑南族十字繡──隨身系列」,品項包括布品工作包、休閒包,靈感來自卑南族服裝上的刺繡,運用傳統配圖方式作為設計基底,呈現卑南族的藝文氣息。

 

「撒根恩手工創意彩繪」將排灣族圖騰擴大運用在任何能畫上圖案的物品,百步蛇、太陽等傳統圖騰,經過抽象化、活潑化,以色康筆彩繪在手機、電腦、衣服、牛仔褲、書包……,凸顯個人化的品味,大受年輕族群歡迎。設計產品「踏實踏石──環境文化系列」,獲得原住民文創產品競賽的「創意設計獎」,品項包括石板綠栽杯墊、回收瓶石板燈。

 

【研習參訪提升經營能力】

 

另一方面,工藝平台持續提供傳統文化和工法技能的研習提升機會,包括拜訪耆老和田野調查、邀請知名工藝師駐點交流、參訪經營有成的文創工坊。文化田野課程的持續進行,目的在強化工坊的文化涵養與傳統知識,增加創意發展以及文化詮釋能力,使產品更加具有教育性及豐富性。關鍵技術的應用訓練,則在於提升工坊原有產品的精緻度與價值感,改善製程並降低成本。

 

期間舉辦的「部落工藝學堂進修班」,重點課程包括撒古流的工藝老師許坤仲vuvu,介紹番刀與鼻笛製作工法;金屬影舞者黃師傅駐點示範的彈性鋼線金工創作課;以及西屹設計團隊的創意設計課程。學員涵蓋四個部落青年會組織、六家個人工作室,總計三十一人參與。

 

在文創產品設計案例觀摩方面,規畫拜訪多處文創工坊,包括「排灣傳統工藝之都」三地門鄉,這裡的部落工藝發展二十年以上,人才輩出,技藝成熟,舉凡工坊經營、文化提升、空間營造、結合餐飲、藝術造街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三和瓦窯」活化歷史建築,以吸引人的體驗遊程創造產品外的營收;「苗栗泰雅染織村」深入文化傳承,精神可佩,並且透過影像紀錄與數位建構,讓泰雅族傳統轉化為現代鮮活的文化資產。此外,學員還趕在「台灣設計師周」展覽的最後一天,觀摩學習策展主題、空間布置以及產品發想等。

 

【共燃部落文化創意光點】

 

在這段計畫執行期間,完成了八百人次的工藝體驗,人才培訓七十人,產品開發十二件,增加就業人數七人,估計產值約一百五十萬元。為了讓工坊產品獲得更好的銷售成績,工藝平台在台東豐年機場航空站設置原住民主題產品專區,在台東文創商圈──鐵花村慢市集、河南省丹尼斯百貨台東特產行銷展中設攤共同行銷,並且與史前文化博物館教育資源中心合辦專題活動。

工藝平台的展售概念,是在行銷場域中注入地方及原住民文化觀點因素,將展示銷售空間化成小型劇場一般,形塑部落文化氛圍,透過空間陳列成為介紹部落文化特色的好場所,完整將深刻的族群文化意涵和工藝故事,藉由展售的工藝品散播出去。

如今,台東原住民工藝產業的整合已見成果,有二十五個部落工坊加入互助平台,不同族群的手作工藝職人,共燃起部落文化創意的光點,傳遞世世代代累積的族群智慧,溫暖彼此,也溫暖愛好原住民工藝者的心房。這個集結在一起的工藝光點聚落,將繼續努力體現台東原住民本土特色,最終達到自力發展文創產業的目標。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0.html

# 傳統服飾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3

執行單位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號
類別名稱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屏東縣
內容

排灣族是臺灣原住民中的第三大族,分布在臺灣南部和東部,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就是華麗典雅的服飾,一件充滿美麗圖案、綴上貼布和琉璃珠的衣飾,往往要耗費排灣女子無數日夜的心血,尤其是傳統的夾織繡布,圖案繁複而各具特色,充分表現排灣族的美感意識和創造力。可惜夾織布的傳統發生斷層,技法失傳,近年來才有春日鄉的力里部落努力進行復育,重新摸索,尋找祖輩夾織布的美麗傳統。

【精緻圖紋象徵階級地位】

排灣族相傳源起於大武山,西半部的族群北起大武山,南到恆春,分為北排灣群、中排灣群和南排灣群,位於春日鄉的力里部落即屬於中排灣群。力里部落領域廣闊,高山多,地勢陡峭,境內晚清時期開闢的東西浸水營步道,是當時南臺灣東西部交通的要道,古道沿線有多處部落遺址,動植物豐富多元,自然生態十分可觀。沿著力里溪還可以看到排灣族保存最完整的七佳石板屋聚落,是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有別於北排灣群在琉璃珠工藝的蓬勃發展,力里部落致力於傳統織繡的復育。夾織布在排灣族的傳統中不僅是美麗的裝飾,而且富涵生命意義:其一,是迎接生命的誕生(sigaugau);其二,是婚禮服飾(pinaljagi);其三,是生命終結守孝配戴的喪巾。三者都和排灣族人的生命儀典關係密切,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夾織布同時也是排灣族人階級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排灣族是一個階級制度嚴明的族群,大致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和平民四個階級,階級觀念不僅表現在財產與婚姻,連姓名的命取依階級不同也有一定範圍,更遑論外在的衣服與裝飾。這些限制也表現在夾織布,有些圖案專屬於頭目與貴族,平民階級不能隨意混用。以中排灣群而言,人頭紋(pinasayapan)、人形紋(palineqai)為貴族專用,這種圖案的技法十分複雜,在部落中是限量作品;其次像蛇紋(pukakelayan)、三角紋(palaluljap)、菱形紋(parulepec)則較為普遍常見。不過,由於時代變遷,許多專屬圖案已經開放做為工藝品創作題材,以利於傳統技藝的傳承。

【簡單工具織出瑰麗色彩】

以前在部落社會中,紡織是女人專屬的工作,織布的材料以苧麻為主,婦女必須從採收苧麻、剝皮取絲、捻絲成線、框線、揉線、漂白、染色等,完成一連串步驟,才能開始進行夾織布的編織。這些從取材、成線、漂染到紡織的知識和技巧,都是母女之間代代相傳。排灣族的夾織技法色彩瑰麗多變,使用的工具十分簡單,卻可以編織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因為以水平方式紡織,織出來的布匹大約在60公分左右,織物大致為方形或長形,其中一些特殊的織法,都是由家族中的長輩口耳相授。隨著外來宗教的進入,工業廉價織品的取代,以及現代多元文化的生活方式,歷年來部落雖然還珍藏著一些傳統織物,但已經沒有人會織布了。力里部落重拾夾織布傳統的契機,起於莫拉克颱風造成族人珍藏的織物受到損害,在整理檢視的過程中,大家深受這些傳統織物的美感所震撼,有心之士於是擎起復興傳統工藝的旗?,在社區中推展夾織布的復育。可是因為夾織布織法複雜,日治時代又曾禁止傳統服飾,造成這種織法失傳已久,只能從耆老口中探尋一些資料。在艱難的摸索過程中,2010年幸得「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輔導與補助,由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主導,對部落婦女展開培訓計畫,達到初步的成果。2012年,力里社區發展協會再度提出「飛越大武山的彩虹」計畫以深化培訓成果,從技巧的基礎研習跨步到夾織布產品的應用研發。

【美麗織作結合日常用品】

前幾年針對部落婦女的培訓工作,著重在紡織基礎技術的養成、各種織紋技法的重現,以及織物的精緻化。本年度課程規劃重點在於產品的組合加工,結合原住民族委員會伴手禮計畫進行,從2012年7月24日至11月23日,總共安排79個小時的課程,培訓的學員總共8名。課程內容從產品設計的概念開始,然後落實在服飾和皮件的設計,經由織機使用、織紋設計、織品製作到織品組合,進而商品組合,循序漸進,希望讓織品和其他素材結合,激發創意,研創出美麗的產品。學員經過幾年來的訓練,在織布技巧方面較為熟練,但是創意設計能力猶待進一步培養,而且缺乏縫製加工的基礎,一時之間還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學員的作品以及研發成果,包括排灣族傳統圖紋織作──菱形紋、三角紋、髮紋、雙頭蛇紋、人頭紋和人形紋等6式;創意商品設計──藝術品類3件,日用品類52件,有桌巾、衣服、手提包、零錢包和筆盒等。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36.html
執行單位: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 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號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 屏東縣
內容:

排灣族是臺灣原住民中的第三大族,分布在臺灣南部和東部,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就是華麗典雅的服飾,一件充滿美麗圖案、綴上貼布和琉璃珠的衣飾,往往要耗費排灣女子無數日夜的心血,尤其是傳統的夾織繡布,圖案繁複而各具特色,充分表現排灣族的美感意識和創造力。可惜夾織布的傳統發生斷層,技法失傳,近年來才有春日鄉的力里部落努力進行復育,重新摸索,尋找祖輩夾織布的美麗傳統。

【精緻圖紋象徵階級地位】

排灣族相傳源起於大武山,西半部的族群北起大武山,南到恆春,分為北排灣群、中排灣群和南排灣群,位於春日鄉的力里部落即屬於中排灣群。力里部落領域廣闊,高山多,地勢陡峭,境內晚清時期開闢的東西浸水營步道,是當時南臺灣東西部交通的要道,古道沿線有多處部落遺址,動植物豐富多元,自然生態十分可觀。沿著力里溪還可以看到排灣族保存最完整的七佳石板屋聚落,是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有別於北排灣群在琉璃珠工藝的蓬勃發展,力里部落致力於傳統織繡的復育。夾織布在排灣族的傳統中不僅是美麗的裝飾,而且富涵生命意義:其一,是迎接生命的誕生(sigaugau);其二,是婚禮服飾(pinaljagi);其三,是生命終結守孝配戴的喪巾。三者都和排灣族人的生命儀典關係密切,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夾織布同時也是排灣族人階級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排灣族是一個階級制度嚴明的族群,大致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和平民四個階級,階級觀念不僅表現在財產與婚姻,連姓名的命取依階級不同也有一定範圍,更遑論外在的衣服與裝飾。這些限制也表現在夾織布,有些圖案專屬於頭目與貴族,平民階級不能隨意混用。以中排灣群而言,人頭紋(pinasayapan)、人形紋(palineqai)為貴族專用,這種圖案的技法十分複雜,在部落中是限量作品;其次像蛇紋(pukakelayan)、三角紋(palaluljap)、菱形紋(parulepec)則較為普遍常見。不過,由於時代變遷,許多專屬圖案已經開放做為工藝品創作題材,以利於傳統技藝的傳承。

【簡單工具織出瑰麗色彩】

以前在部落社會中,紡織是女人專屬的工作,織布的材料以苧麻為主,婦女必須從採收苧麻、剝皮取絲、捻絲成線、框線、揉線、漂白、染色等,完成一連串步驟,才能開始進行夾織布的編織。這些從取材、成線、漂染到紡織的知識和技巧,都是母女之間代代相傳。排灣族的夾織技法色彩瑰麗多變,使用的工具十分簡單,卻可以編織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因為以水平方式紡織,織出來的布匹大約在60公分左右,織物大致為方形或長形,其中一些特殊的織法,都是由家族中的長輩口耳相授。隨著外來宗教的進入,工業廉價織品的取代,以及現代多元文化的生活方式,歷年來部落雖然還珍藏著一些傳統織物,但已經沒有人會織布了。力里部落重拾夾織布傳統的契機,起於莫拉克颱風造成族人珍藏的織物受到損害,在整理檢視的過程中,大家深受這些傳統織物的美感所震撼,有心之士於是擎起復興傳統工藝的旗?,在社區中推展夾織布的復育。可是因為夾織布織法複雜,日治時代又曾禁止傳統服飾,造成這種織法失傳已久,只能從耆老口中探尋一些資料。在艱難的摸索過程中,2010年幸得「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輔導與補助,由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主導,對部落婦女展開培訓計畫,達到初步的成果。2012年,力里社區發展協會再度提出「飛越大武山的彩虹」計畫以深化培訓成果,從技巧的基礎研習跨步到夾織布產品的應用研發。

【美麗織作結合日常用品】

前幾年針對部落婦女的培訓工作,著重在紡織基礎技術的養成、各種織紋技法的重現,以及織物的精緻化。本年度課程規劃重點在於產品的組合加工,結合原住民族委員會伴手禮計畫進行,從2012年7月24日至11月23日,總共安排79個小時的課程,培訓的學員總共8名。課程內容從產品設計的概念開始,然後落實在服飾和皮件的設計,經由織機使用、織紋設計、織品製作到織品組合,進而商品組合,循序漸進,希望讓織品和其他素材結合,激發創意,研創出美麗的產品。學員經過幾年來的訓練,在織布技巧方面較為熟練,但是創意設計能力猶待進一步培養,而且缺乏縫製加工的基礎,一時之間還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學員的作品以及研發成果,包括排灣族傳統圖紋織作──菱形紋、三角紋、髮紋、雙頭蛇紋、人頭紋和人形紋等6式;創意商品設計──藝術品類3件,日用品類52件,有桌巾、衣服、手提包、零錢包和筆盒等。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36.html

# 傳統服飾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4

執行單位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中山路20巷3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新北市
內容

藍染曾是新北市三峽地區重要的經濟命脈,以往曾有「黛色參天,一望如染」的盛況,從日治時代開始,隨著西裝、和服的流行,加上化學染料出現,顏色鮮艷繽紛,傳統染布技術無法符合當代需求,天然的藍染逐漸被取代。而三峽有一群喜愛傳統藍染的人組成了三角湧文化協進會,希望可找回傳統三峽藍染的技藝,藉著傳統染色研究專家的協助,透過歷史文獻的調查,重現當初三角湧那獨一無二的色彩。

 

【靛藍成為經濟重心】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藍染的技術在中國古代十分普遍,在很久以前已經開始種植用於染色的藍草,甚至在周朝還設有官吏「染人」,又稱「染草之官」,來管理染色的相關技術與生產。臺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生產由藍染植物發酵製成的「靛藍」已不可考,但在清朝末年,靛藍在當時的船貨量僅次於米與煤,在經濟價值上也躍居首位,由此可知,臺灣的藍染在18世紀末期已經出現且廣受歡迎。

 

【北臺灣染布業重鎮】

 

在臺灣染布業蓬勃發展的時期,三峽地區因氣候、地理環境之便,成為北臺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三峽位於大姑陷溪(今大漢溪)、三角湧溪(今三峽溪)、橫溪三條溪流沖積而成的三角平原上,故舊名三角湧,早年盛產大菁(馬藍),大菁蘊含豐富的藍靛素,是染製青布衫的主要原料,因染布需要有良好的水質,三角湧有清澈的水源可漂洗染布,再加上水路交通便利,要染色的胚布可藉由淡水河系將布匹運至三角湧,染製好的成品可順流運到艋舺(今萬華),再外銷至大陸、日本、南洋等地區,所以帶動三角湧的染布發展,成為清代北臺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

 

【「烏漂洋布」與「天青漂洋布」】

 

在染布業鼎盛時期,三角湧街上的染坊曾一度高達二、三十家,其中在1903年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上,由三峽士紳陳種玉開設的「陳恒芳染坊」以「烏漂洋布」獲獎,三峽第一位文秀才陳嘉猷所開設的「元芳號染房」也在同年以「天青漂洋布」參展,因此有了三角湧染的盛名。

 

「藍峽客-再現三角湧染布色」計畫是希望透過歷史典籍的考證,重現在百年前傳說中的三角湧染:「烏漂洋布」與「天青漂洋布」,除了再次把傳統的三角湧染色彩與傳統的服飾結合外,也以傳統服飾的元素為基礎,設計具有古樸風味的現代服飾。

主要的參與人員是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所輔導成立的三峽染工坊成員,這些成員各自開立個人工作室,一直在為傳統藍染默默耕耘,藉由此計畫,邀請專業的設計師,協助三峽地區這群守護傳統的成員,呈現傳統的三角湧染,讓藍峽客把「烏漂洋布」與「天青漂洋布」的榮耀再一次帶回到三峽。

 

【三峽染風華再現】

 

到三峽老街上遊玩,可以發現當年的染坊牌樓處處林立,想像著當年染布業興盛的時期,街道兩側經營染布業的店家,屋前面街做為店面,屋後做為染布的場所,染好的布就挑往溪邊進行漂洗的場景,好不熱鬧。正因三峽藍染曾有這樣輝煌的歷史,故在民國88年成立了「三峽傳統染織工作技術復原團隊」,希望重現三峽藍染的傳統技藝,同時也致力於開發符合現代的染織工藝品,以藍峽客的品牌,再創三峽染的新魅力。

 

【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近年來因溫室效應及環境污染的影響,民眾開始注重環境議題,也體認到天然製品的美好,不同於化學染料的豔麗豐富,植物染的色彩溫暖而樸實,對人體不會有傷害,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傳統的藍染,再次被人們重視。

 

三峽藍染的現代工藝製作不再侷限於服裝,應用及表現方式相當廣泛,利用各種技法呈現不同風格,如:青布土染、刮漿染、蠟染、夾纈染和紮染等工法,而除了服飾配件外,也應用於各種日常生活物品上,舉凡:壁飾、門(窗)簾、靠墊、頭巾、手提袋、文具、吊飾等,充份展現出藍染「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全新生命力。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82.html
執行單位: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中山路20巷3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新北市
內容:

藍染曾是新北市三峽地區重要的經濟命脈,以往曾有「黛色參天,一望如染」的盛況,從日治時代開始,隨著西裝、和服的流行,加上化學染料出現,顏色鮮艷繽紛,傳統染布技術無法符合當代需求,天然的藍染逐漸被取代。而三峽有一群喜愛傳統藍染的人組成了三角湧文化協進會,希望可找回傳統三峽藍染的技藝,藉著傳統染色研究專家的協助,透過歷史文獻的調查,重現當初三角湧那獨一無二的色彩。

 

【靛藍成為經濟重心】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藍染的技術在中國古代十分普遍,在很久以前已經開始種植用於染色的藍草,甚至在周朝還設有官吏「染人」,又稱「染草之官」,來管理染色的相關技術與生產。臺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生產由藍染植物發酵製成的「靛藍」已不可考,但在清朝末年,靛藍在當時的船貨量僅次於米與煤,在經濟價值上也躍居首位,由此可知,臺灣的藍染在18世紀末期已經出現且廣受歡迎。

 

【北臺灣染布業重鎮】

 

在臺灣染布業蓬勃發展的時期,三峽地區因氣候、地理環境之便,成為北臺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三峽位於大姑陷溪(今大漢溪)、三角湧溪(今三峽溪)、橫溪三條溪流沖積而成的三角平原上,故舊名三角湧,早年盛產大菁(馬藍),大菁蘊含豐富的藍靛素,是染製青布衫的主要原料,因染布需要有良好的水質,三角湧有清澈的水源可漂洗染布,再加上水路交通便利,要染色的胚布可藉由淡水河系將布匹運至三角湧,染製好的成品可順流運到艋舺(今萬華),再外銷至大陸、日本、南洋等地區,所以帶動三角湧的染布發展,成為清代北臺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

 

【「烏漂洋布」與「天青漂洋布」】

 

在染布業鼎盛時期,三角湧街上的染坊曾一度高達二、三十家,其中在1903年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上,由三峽士紳陳種玉開設的「陳恒芳染坊」以「烏漂洋布」獲獎,三峽第一位文秀才陳嘉猷所開設的「元芳號染房」也在同年以「天青漂洋布」參展,因此有了三角湧染的盛名。

 

「藍峽客-再現三角湧染布色」計畫是希望透過歷史典籍的考證,重現在百年前傳說中的三角湧染:「烏漂洋布」與「天青漂洋布」,除了再次把傳統的三角湧染色彩與傳統的服飾結合外,也以傳統服飾的元素為基礎,設計具有古樸風味的現代服飾。

主要的參與人員是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所輔導成立的三峽染工坊成員,這些成員各自開立個人工作室,一直在為傳統藍染默默耕耘,藉由此計畫,邀請專業的設計師,協助三峽地區這群守護傳統的成員,呈現傳統的三角湧染,讓藍峽客把「烏漂洋布」與「天青漂洋布」的榮耀再一次帶回到三峽。

 

【三峽染風華再現】

 

到三峽老街上遊玩,可以發現當年的染坊牌樓處處林立,想像著當年染布業興盛的時期,街道兩側經營染布業的店家,屋前面街做為店面,屋後做為染布的場所,染好的布就挑往溪邊進行漂洗的場景,好不熱鬧。正因三峽藍染曾有這樣輝煌的歷史,故在民國88年成立了「三峽傳統染織工作技術復原團隊」,希望重現三峽藍染的傳統技藝,同時也致力於開發符合現代的染織工藝品,以藍峽客的品牌,再創三峽染的新魅力。

 

【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近年來因溫室效應及環境污染的影響,民眾開始注重環境議題,也體認到天然製品的美好,不同於化學染料的豔麗豐富,植物染的色彩溫暖而樸實,對人體不會有傷害,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傳統的藍染,再次被人們重視。

 

三峽藍染的現代工藝製作不再侷限於服裝,應用及表現方式相當廣泛,利用各種技法呈現不同風格,如:青布土染、刮漿染、蠟染、夾纈染和紮染等工法,而除了服飾配件外,也應用於各種日常生活物品上,舉凡:壁飾、門(窗)簾、靠墊、頭巾、手提袋、文具、吊飾等,充份展現出藍染「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全新生命力。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82.html

# 傳統服飾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5

執行單位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 鄰圓山路6-1號
類別名稱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屏東縣
內容

春日鄉力里社區是個人口數大約只有500人的小聚落,部落裡家政班是社區婦女活動的原動力,多年來一直背負著培育傳統工藝、美食及教育人才的重任,裡面陳列排灣族特有色彩、圖騰製作的各式小大提包、服飾及生活用品,婦女們低頭在燈下縫製,從學校下課的小孩在一旁有樣學樣拿針線,像古早以前祖先們的智慧,不是透過文字記載,而是孩子看著母親側影刻劃在腦海裡代代相傳的影像。

 

【專屬排灣貴族的織布藝術】

 

排灣族是臺灣原住民中最擅長織布的族群,這與階級分明的社會組織有密切關係,族人身份有貴族、平民之分,而貴族特權在衣飾文化上的表現非常鮮明,平民不能僭越這樣的規定,因為貴族們不需參與日常勞動,有充裕的心力與時間從事工藝創作,這些工藝創作也成為彰顯貴族身份地位的最佳象徵,特殊的紋飾,如:人頭紋、太陽圖飾,特殊材質與飾品,如:珍貴的豹皮與琉璃珠,在服裝上也以亮麗的色澤及豐富的刺繡來表示地位。原本是顯示階級的繁複工藝技巧,反而成就排灣族人突出的織布手法。

 

【與美麗織物的劫後重逢】

 

力里社區的族人們興起重建傳統織布技巧的念頭起源於一場可怕的風災。莫拉克颱風重創力里部落,不僅居住的家園毀於一夕,連世代收藏在部落的文物也遭受損害,為清查部落古文物的損毀狀況,特地在災後隔年舉辦豐年祭,並於前夕邀請族人將沒有受損的文物拿出來展覽,其中幾戶人家拿來數塊超過150年歷史的編織衣物,外表雖然陳舊,但編織手法細膩又龐雜,連擅長編織的老祖母(VuVu)都無法理解當時的巧妙工法,看著祖先留下來的智慧結晶,族人們興起重建織布技巧的念頭。

 

【代表階級的織紋象徵族群部落文化】

 

現存古老夾織是以羊毛與麻線雜織,以前臺灣沒有生產羊毛,所以應可追溯到荷蘭人治臺時期,直到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禁止穿戴原住民傳統服飾,使織布技術漸漸消失。力里社區是至今仍少數保有傳統祭儀及祭師的部落,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恢復族人的織布技術,這些織紋都有傳統意義與專屬用法,例如:太陽圖飾,源於太陽之子傳說,只有貴族才可使用,陶壺與百步蛇紋是對祖先的重視與敬畏,隨著時代改變,代表身份的織紋不再只專屬於貴族階級,已經轉化成代表排灣族特色的圖像,「生命的彩虹」計畫是延續學習排灣族特殊的織布圖紋,讓傳統的光榮再現。

 

【族人努力維護僅存的工藝手法】

 

排灣族服飾特色為織布色彩豔麗,而其中被稱為人頭紋的圖樣看起來很像外星人,是排灣族認為最美麗的圖樣,難怪部落裡擅長織布的VuVu看到古老的織布會表示:「排灣族的織布簡直就是外星人來織的」,用來形容織布的難度,夾織是前一代族人的織法,由於技巧複雜,至少已經失傳150年以上,無人可以傳授,此計畫是以目前的平織和斜紋織法,將傳統的紋式帶入現代實用的設計當中,讓排灣族的織布藝術藉此流傳下去。

 

【織物工藝成為部落曙光】

 

「生命的彩虹」是結合不同專長的設計師,以日常生活服飾、用品及社區伴手禮為主題,發揮部落工藝及建構社區的特色產品,其中使用性最廣的背心,圖紋設計變化多端,是最容易保留織物完整性及呈現織布手法的商品,而兼顧實用與美觀的斜背包,是103年計畫結束後參與部落市集活動中,市場反應最好的特色伴手禮,織布藝術與背包、提袋、配件等用品完美結合,形成亮眼又豐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商品,不只行銷社區產業,同時打開排灣族織布工藝的希望之窗。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89.html
執行單位: 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 鄰圓山路6-1號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 屏東縣
內容:

春日鄉力里社區是個人口數大約只有500人的小聚落,部落裡家政班是社區婦女活動的原動力,多年來一直背負著培育傳統工藝、美食及教育人才的重任,裡面陳列排灣族特有色彩、圖騰製作的各式小大提包、服飾及生活用品,婦女們低頭在燈下縫製,從學校下課的小孩在一旁有樣學樣拿針線,像古早以前祖先們的智慧,不是透過文字記載,而是孩子看著母親側影刻劃在腦海裡代代相傳的影像。

 

【專屬排灣貴族的織布藝術】

 

排灣族是臺灣原住民中最擅長織布的族群,這與階級分明的社會組織有密切關係,族人身份有貴族、平民之分,而貴族特權在衣飾文化上的表現非常鮮明,平民不能僭越這樣的規定,因為貴族們不需參與日常勞動,有充裕的心力與時間從事工藝創作,這些工藝創作也成為彰顯貴族身份地位的最佳象徵,特殊的紋飾,如:人頭紋、太陽圖飾,特殊材質與飾品,如:珍貴的豹皮與琉璃珠,在服裝上也以亮麗的色澤及豐富的刺繡來表示地位。原本是顯示階級的繁複工藝技巧,反而成就排灣族人突出的織布手法。

 

【與美麗織物的劫後重逢】

 

力里社區的族人們興起重建傳統織布技巧的念頭起源於一場可怕的風災。莫拉克颱風重創力里部落,不僅居住的家園毀於一夕,連世代收藏在部落的文物也遭受損害,為清查部落古文物的損毀狀況,特地在災後隔年舉辦豐年祭,並於前夕邀請族人將沒有受損的文物拿出來展覽,其中幾戶人家拿來數塊超過150年歷史的編織衣物,外表雖然陳舊,但編織手法細膩又龐雜,連擅長編織的老祖母(VuVu)都無法理解當時的巧妙工法,看著祖先留下來的智慧結晶,族人們興起重建織布技巧的念頭。

 

【代表階級的織紋象徵族群部落文化】

 

現存古老夾織是以羊毛與麻線雜織,以前臺灣沒有生產羊毛,所以應可追溯到荷蘭人治臺時期,直到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禁止穿戴原住民傳統服飾,使織布技術漸漸消失。力里社區是至今仍少數保有傳統祭儀及祭師的部落,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恢復族人的織布技術,這些織紋都有傳統意義與專屬用法,例如:太陽圖飾,源於太陽之子傳說,只有貴族才可使用,陶壺與百步蛇紋是對祖先的重視與敬畏,隨著時代改變,代表身份的織紋不再只專屬於貴族階級,已經轉化成代表排灣族特色的圖像,「生命的彩虹」計畫是延續學習排灣族特殊的織布圖紋,讓傳統的光榮再現。

 

【族人努力維護僅存的工藝手法】

 

排灣族服飾特色為織布色彩豔麗,而其中被稱為人頭紋的圖樣看起來很像外星人,是排灣族認為最美麗的圖樣,難怪部落裡擅長織布的VuVu看到古老的織布會表示:「排灣族的織布簡直就是外星人來織的」,用來形容織布的難度,夾織是前一代族人的織法,由於技巧複雜,至少已經失傳150年以上,無人可以傳授,此計畫是以目前的平織和斜紋織法,將傳統的紋式帶入現代實用的設計當中,讓排灣族的織布藝術藉此流傳下去。

 

【織物工藝成為部落曙光】

 

「生命的彩虹」是結合不同專長的設計師,以日常生活服飾、用品及社區伴手禮為主題,發揮部落工藝及建構社區的特色產品,其中使用性最廣的背心,圖紋設計變化多端,是最容易保留織物完整性及呈現織布手法的商品,而兼顧實用與美觀的斜背包,是103年計畫結束後參與部落市集活動中,市場反應最好的特色伴手禮,織布藝術與背包、提袋、配件等用品完美結合,形成亮眼又豐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商品,不只行銷社區產業,同時打開排灣族織布工藝的希望之窗。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89.html

# 傳統服飾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6

執行單位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號
類別名稱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屏東縣
內容

如果你有幸走進春日鄉力里部落Maljeveq五年祭會場,除了難得一見的竹竿刺球儀式,迎目而來排灣族男女的盛裝,肯定會讓你眼睛一亮。排灣族的服飾圖案豐富、色澤鮮明,在台灣原住民族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這些服飾近年多以刺繡手法表現,但是早期傳統夾織之美更令人驚嘆,可惜織法已經失傳了。雖然如此,在vuvu(老祖母)編麻引頌的歌謠裡,還留存著把美麗紋樣進布裡的種種懷想,現在,一群排灣族婦女正努力讓記憶中的織紋復活過來。

【不可思議的美麗織紋】

力里部落展開復興傳統織布的契機,因緣竟然起於一場駭人的天災。民國九十八年狂烈的莫拉克颱風重創春日鄉,排灣族人不僅家園??損,連世代收藏的文也飽受摧殘。為了檢視文物受損情況,春日鄉在豐年祭前夕舉辦傳統文物特展,邀請族人把家中珍藏拿出來展覽。有幾戶族人展示數塊代代相傳的織品,歷史超過一百五十年,雖然外觀老舊,但是織法之細膩繁複,令擅長編織的部落耆老也自嘆弗如。古老織品呈現的紋樣十分複雜,顯示當時技法的精湛,觀者誇張形容「簡直是外星人來織的」,其難度可見一斑。可是排灣族先人這等高度智慧的技巧,現在卻已經泯滅失傳,看在後代子孫眼中真是情何以堪。負責舉辦文物展、春日鄉公所社會課長翁玉華,後來將這些織品的照片拿給教授排灣織布的簡玲亮和馮瓊珠老師鑑定。她們兩人曾經遠赴日本學習織布技法,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編織工藝師,看到這樣的織紋也深覺不可思議。在三人的讚嘆稱頌後,幾經低迴沈思,不禁興起重建這些古老編織技法的念頭。對於部落有志之士的心願,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有如及時雨,提供了機會和奧援。由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提出的「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入選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在九十九年以力里部落為據點,招募排灣族青壯婦女,開始傳習織布技法,從基礎教起,培養部落織布人才。

【一步步追尋先人腳印】

力里社區(dralekdrk部落)屬於排灣族群最尾端,也是中、南排灣群交叉多元文化匯聚的老部落,人口最多時期僅次於古樓部落。因為時代變遷,族人生活改變,沿著浸水營古道東西遷移,現有人口約五百三十人左右。周邊歸崇部落(kalevuwan)也是力里的分支。春日鄉北區力里、歸崇、七佳都屬於中排灣族群,總人數約二千三百人左右,占全鄉人數三分之二。「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設計一百零五個小時的課程,除了一小部分原住民工藝文化及社區營造理論之外,主要由簡玲亮、馮瓊珠兩位老師,教導學員從最根本的織物密度與紗線計算等基礎開始,一步一步在示範與實作中,逐漸學習排灣族特殊的織布紋樣,包括三角方形髮狀紋、百步蛇圖紋、人頭圖紋等等。這期培訓的主要目標是「重現vuvu的傳統織紋」,這些織紋都有其傳統意義和專屬的用法。以古老織品上的人頭紋(parucaucau)為例,它是排灣貴族專屬織物的織做紋樣,技法已經消失約一百五十年以上。人頭紋的變化,則是除了臉譜之外,中間再織入稱為parukarutailj的部落領袖專用木杯紋樣。傳統織紋還有髮狀紋、蛇紋( p a l a q a t j u v u )、脊髓紋(parusange)、獵人紋(也稱齒紋paruwaljis)、蜈蚣紋(paruljaljiga)和三角紋(palaluljap)等等。

【初窺堂奧的滿足笑容】

除了課程的進行之外,也進行田野調查。首先訪問部落的靈媒,請她傳述織布以及在生活祭典的用途和禁忌。同時也探訪懂得傳統織布的耆老,希望從她們口中得到更多排灣織布的資料,可惜她們只能傳授平織和斜紋織。古老織品上的夾織繡是前一代族人的織法,由於技巧複雜,加上日治時期禁止傳統服飾,使得這種織法已經失傳很久了。另外,社區發展協會也結合專家調查傳統織布原料,先上山採集材料,邀請部落耆老確認,並記錄其族語名稱和用途。調查到的主要織布原料,包括纖維植物苧麻、山芙蓉;染料植物薑黃(cacas)、黃梔子(tjava)等。在長達一百多個小時的課程之後,結訓是學員和老師既期待又忐忑的時刻,因為一切成績將呈現在族人面前接受檢驗。結訓典禮和成果展示活動,特別邀請春日鄉公所與部落領袖參與,由他們頒授學員結訓證書。這一期報名的學員有十四人,實際達到研習時數共十人,有四人因上課時數未達三分之二,所以不發予結訓證書。典禮現場也展出這一期培訓課程織做的成品,琳琅滿目的布匹舖陳在會場上,成為最搶眼的焦點。這些織布還與背包、提袋等用品結合呈現,賦予它們醒目豐盈的原住民文化特色。而當學員把自己織成、擁有美麗紋樣和色彩的布披在身上展示時,臉上也不禁洋溢出滿足的笑容。

【看見排灣織品的希望】

由於排灣族夾織技法失傳太久,複雜的織紋已經無人可以傳授,所以這期培訓計畫注重在學員技術的傳承,尚未有能力設計開發新產品。不過老師也讓學員嘗試將完成的織片與異材質用品搭配呈現,即使只是如此,充滿排灣族文化風格的產品,已經具體而微地顯現出來,也預示了排灣族織品未來發展的希望。

夾織繡布與琉璃珠、番刀,並稱為排灣族「三寶」,不僅是珍貴的工藝品,更有深刻文化意涵。在傳統生命祭禮中,有兩種場合可以看到織物的使用,一是部落領袖mamazangitjan嫁娶的儀式,其次就是喪禮(送葬後的孝服),可見排灣族人對織物的重視。由於現存古老夾織繡布是以羊毛與麻線雜織,而以前台灣並沒有生產羊毛,所以應可追溯到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當時族人以物易物換來的,據此推斷,夾織繡技法應該很早就發展出來。後來因為織布困難,改以貨物換取布料,夾織繡技法才漸漸式微。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仍有排灣族人以平織和斜紋織做衣服,只是織紋簡單許多。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禁止穿戴原住民傳統服飾,之後外來宗教傳入造成傳統儀式沒落,也促使織布技術更快消失。力里部落由於外來宗教進入較晚,仍然保留部分傳統祭儀文化及文物,使得大家仍有機會目睹先人織繡的高超技術。

【讓傳承使命持續下去】

在傳統排灣族生活中,織布有如與祖靈對話,織紋則彰顯對祖靈的尊敬,織物具有重要意義。重視社會階級的排灣族人,即以織繡紋樣和色彩來彰顯不同的地位,其中人頭紋即是貴族最具代表性的圖案。從口述得知人頭紋是力里部落所織成的,而在跨鄉參訪中,在來義鄉古樓村、泰武鄉武潭村,即使九十多歲的耆老也無人知道部落有人會織人頭紋,可見人頭紋織法並非常見。在這次培訓中,學員克服困難努力學習,雖然完成的織品與原始織物精緻度尚有一段距離,但已令族人為之驚喜,見到古老織紋得以重現,依稀找回祖先的榮耀。在追求探索一百五十年前排灣族人的高度技藝時,學員深深體驗到技術的增進和品德的修練是並存的。雖然資源與時間有限,尚有許多傳統織法不能在短期間內傳承,卻也因此更需要族人的合心齊力,同時希望政府和社會挹注更多資源,讓重現排灣織布風華的歷史使命能夠持續下去。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2.html
執行單位: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號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 屏東縣
內容:

如果你有幸走進春日鄉力里部落Maljeveq五年祭會場,除了難得一見的竹竿刺球儀式,迎目而來排灣族男女的盛裝,肯定會讓你眼睛一亮。排灣族的服飾圖案豐富、色澤鮮明,在台灣原住民族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這些服飾近年多以刺繡手法表現,但是早期傳統夾織之美更令人驚嘆,可惜織法已經失傳了。雖然如此,在vuvu(老祖母)編麻引頌的歌謠裡,還留存著把美麗紋樣進布裡的種種懷想,現在,一群排灣族婦女正努力讓記憶中的織紋復活過來。

【不可思議的美麗織紋】

力里部落展開復興傳統織布的契機,因緣竟然起於一場駭人的天災。民國九十八年狂烈的莫拉克颱風重創春日鄉,排灣族人不僅家園??損,連世代收藏的文也飽受摧殘。為了檢視文物受損情況,春日鄉在豐年祭前夕舉辦傳統文物特展,邀請族人把家中珍藏拿出來展覽。有幾戶族人展示數塊代代相傳的織品,歷史超過一百五十年,雖然外觀老舊,但是織法之細膩繁複,令擅長編織的部落耆老也自嘆弗如。古老織品呈現的紋樣十分複雜,顯示當時技法的精湛,觀者誇張形容「簡直是外星人來織的」,其難度可見一斑。可是排灣族先人這等高度智慧的技巧,現在卻已經泯滅失傳,看在後代子孫眼中真是情何以堪。負責舉辦文物展、春日鄉公所社會課長翁玉華,後來將這些織品的照片拿給教授排灣織布的簡玲亮和馮瓊珠老師鑑定。她們兩人曾經遠赴日本學習織布技法,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編織工藝師,看到這樣的織紋也深覺不可思議。在三人的讚嘆稱頌後,幾經低迴沈思,不禁興起重建這些古老編織技法的念頭。對於部落有志之士的心願,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有如及時雨,提供了機會和奧援。由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提出的「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入選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在九十九年以力里部落為據點,招募排灣族青壯婦女,開始傳習織布技法,從基礎教起,培養部落織布人才。

【一步步追尋先人腳印】

力里社區(dralekdrk部落)屬於排灣族群最尾端,也是中、南排灣群交叉多元文化匯聚的老部落,人口最多時期僅次於古樓部落。因為時代變遷,族人生活改變,沿著浸水營古道東西遷移,現有人口約五百三十人左右。周邊歸崇部落(kalevuwan)也是力里的分支。春日鄉北區力里、歸崇、七佳都屬於中排灣族群,總人數約二千三百人左右,占全鄉人數三分之二。「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設計一百零五個小時的課程,除了一小部分原住民工藝文化及社區營造理論之外,主要由簡玲亮、馮瓊珠兩位老師,教導學員從最根本的織物密度與紗線計算等基礎開始,一步一步在示範與實作中,逐漸學習排灣族特殊的織布紋樣,包括三角方形髮狀紋、百步蛇圖紋、人頭圖紋等等。這期培訓的主要目標是「重現vuvu的傳統織紋」,這些織紋都有其傳統意義和專屬的用法。以古老織品上的人頭紋(parucaucau)為例,它是排灣貴族專屬織物的織做紋樣,技法已經消失約一百五十年以上。人頭紋的變化,則是除了臉譜之外,中間再織入稱為parukarutailj的部落領袖專用木杯紋樣。傳統織紋還有髮狀紋、蛇紋( p a l a q a t j u v u )、脊髓紋(parusange)、獵人紋(也稱齒紋paruwaljis)、蜈蚣紋(paruljaljiga)和三角紋(palaluljap)等等。

【初窺堂奧的滿足笑容】

除了課程的進行之外,也進行田野調查。首先訪問部落的靈媒,請她傳述織布以及在生活祭典的用途和禁忌。同時也探訪懂得傳統織布的耆老,希望從她們口中得到更多排灣織布的資料,可惜她們只能傳授平織和斜紋織。古老織品上的夾織繡是前一代族人的織法,由於技巧複雜,加上日治時期禁止傳統服飾,使得這種織法已經失傳很久了。另外,社區發展協會也結合專家調查傳統織布原料,先上山採集材料,邀請部落耆老確認,並記錄其族語名稱和用途。調查到的主要織布原料,包括纖維植物苧麻、山芙蓉;染料植物薑黃(cacas)、黃梔子(tjava)等。在長達一百多個小時的課程之後,結訓是學員和老師既期待又忐忑的時刻,因為一切成績將呈現在族人面前接受檢驗。結訓典禮和成果展示活動,特別邀請春日鄉公所與部落領袖參與,由他們頒授學員結訓證書。這一期報名的學員有十四人,實際達到研習時數共十人,有四人因上課時數未達三分之二,所以不發予結訓證書。典禮現場也展出這一期培訓課程織做的成品,琳琅滿目的布匹舖陳在會場上,成為最搶眼的焦點。這些織布還與背包、提袋等用品結合呈現,賦予它們醒目豐盈的原住民文化特色。而當學員把自己織成、擁有美麗紋樣和色彩的布披在身上展示時,臉上也不禁洋溢出滿足的笑容。

【看見排灣織品的希望】

由於排灣族夾織技法失傳太久,複雜的織紋已經無人可以傳授,所以這期培訓計畫注重在學員技術的傳承,尚未有能力設計開發新產品。不過老師也讓學員嘗試將完成的織片與異材質用品搭配呈現,即使只是如此,充滿排灣族文化風格的產品,已經具體而微地顯現出來,也預示了排灣族織品未來發展的希望。

夾織繡布與琉璃珠、番刀,並稱為排灣族「三寶」,不僅是珍貴的工藝品,更有深刻文化意涵。在傳統生命祭禮中,有兩種場合可以看到織物的使用,一是部落領袖mamazangitjan嫁娶的儀式,其次就是喪禮(送葬後的孝服),可見排灣族人對織物的重視。由於現存古老夾織繡布是以羊毛與麻線雜織,而以前台灣並沒有生產羊毛,所以應可追溯到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當時族人以物易物換來的,據此推斷,夾織繡技法應該很早就發展出來。後來因為織布困難,改以貨物換取布料,夾織繡技法才漸漸式微。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仍有排灣族人以平織和斜紋織做衣服,只是織紋簡單許多。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禁止穿戴原住民傳統服飾,之後外來宗教傳入造成傳統儀式沒落,也促使織布技術更快消失。力里部落由於外來宗教進入較晚,仍然保留部分傳統祭儀文化及文物,使得大家仍有機會目睹先人織繡的高超技術。

【讓傳承使命持續下去】

在傳統排灣族生活中,織布有如與祖靈對話,織紋則彰顯對祖靈的尊敬,織物具有重要意義。重視社會階級的排灣族人,即以織繡紋樣和色彩來彰顯不同的地位,其中人頭紋即是貴族最具代表性的圖案。從口述得知人頭紋是力里部落所織成的,而在跨鄉參訪中,在來義鄉古樓村、泰武鄉武潭村,即使九十多歲的耆老也無人知道部落有人會織人頭紋,可見人頭紋織法並非常見。在這次培訓中,學員克服困難努力學習,雖然完成的織品與原始織物精緻度尚有一段距離,但已令族人為之驚喜,見到古老織紋得以重現,依稀找回祖先的榮耀。在追求探索一百五十年前排灣族人的高度技藝時,學員深深體驗到技術的增進和品德的修練是並存的。雖然資源與時間有限,尚有許多傳統織法不能在短期間內傳承,卻也因此更需要族人的合心齊力,同時希望政府和社會挹注更多資源,讓重現排灣織布風華的歷史使命能夠持續下去。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2.html

# 傳統服飾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7

執行單位石壁染織工坊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21鄰石壁21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苗栗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泰雅族是臺灣原住民族中最會織布、分佈範圍最廣的族群。除了和大部分的原住民族一樣,藉由口耳相傳與歌謠吟唱,將祖靈的教誨與gaga傳承不綴之外,泰雅族女子透過織布工藝及隨著族人遷徙路徑不斷創新的布飾圖紋創作,將文化的語言編織在布料、服飾上。泰雅族的傳統服飾,就如同一幅幅訴說久遠神話傳說和族群歷史的布書,都是充滿豐富文化原創與生命想像的傳世經典。強悍自主的傳統泰雅族女子以純熟的編織工藝,不但紀錄著過往部落生活的軌跡,也肩負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現代泰雅族女子,不僅擔負維繫族群文化的重任,更亟思如何藉由技藝學習與創新,將部落文化的精神與現代生活價值結合,開創符合時代脈絡的部落經濟模式。

 

雖然不是泰雅族人,林淑莉就讀復興美工時就對原住民文化有著深刻的情感;當她嫁入泰雅部落成為泰雅族的女兒之後,和野桐工坊的創辦人尤瑪達陸,一起重新學習gaga與傳統織布工藝,同時也成立石壁染織工坊,不斷學習、傳習、思考與創新,全心投入泰雅文化傳承與創新轉化的艱鉅工作。

 

經過長時間的嘗試與學習,林淑莉一方面習得了純熟的泰雅族傳統織布工藝,一方面又有現代設計的基礎。於是開始不斷嘗試各種編織工藝的創新產品研發。從圖紋轉化、材質應用到文化概念的重新詮釋;開發的產品從服飾及相關配件、圍巾、包袋到文具用品,林淑莉希望能發展兼具文化感與功能性的創新工藝商品。去年更嘗試與音樂產業結合,研發出由獵人的弓織背帶轉化而來的樂器背帶,今年則針對日益增加的旅遊人口,繼續延伸弓織的概念,研發相機背帶。

 

除此之外,林淑莉也不斷培訓部落婦女學習織布工藝,讓部落婦女能夠運用織布工藝生產各種手織布創新商品,並且藉由石壁染織工坊的複合式經營,以及接受各界客製化訂單等營運模式,讓部落婦女能夠獲得相對持續且穩定的收入。目前除了到工坊固定上班的工作人員有兩人外,在家代工的工作伙伴也有八人。石壁染織工坊現有的實體行銷通路包括桃園機場、小港機場、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的合作社、台中誠品生活美學概念館、台灣好‧店、台灣OTOP館、台灣特色好禮店、南投服務區、瑪家文化園區、北投凱達格蘭館、爵熙行、民族學院、棲蘭山莊、南庄觀光協會、瓦祿產業文化館、石壁染織工藝園區等地方。另外客製化訂單包括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香港志蓮淨院、太平洋SOGO、政大民族所、台中圖書館等訂單。

 

不過,在過去幾年的產品開發經驗中,純手工的人力成本、產量因費時耗力而無法提升,以及品質穩定性和市場接受度等,一直是林淑莉從產品研發走向商品市場最大的阻礙。經常設計出樣品之後,後續生產所需的布料、配件,都無法穩定且持續供應。

 

為了改善這個困境,在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協助下,今年以泰雅族的傳說故事、圖紋特色為布料設計的意象發想,共設計開發了兩個系列具原住民特色的布料,並與工廠配合做小量生產。第一個系列是在織帶的設計規劃中以先織後染的概念呈現,織作時利用天然素材與環保纖維在染色時吸色程度不同的特性,將同樣是素色但不同材質的纖維交叉織作,織成品會呈現與傳統織布具有鮮豔豐富色彩截然不同的純淨色感和織紋浮突質感。如將織成品進行染色,則會因為不同素材的吸色程度不同,顯現出美麗細緻的文化圖紋。這樣的作法,似乎透過現代科技與傳統技法的結合,回應泰雅族將織布圖紋視為文字的文化傳統。未染色前的織成品如同無字天書般純淨無暇,染色後則演繹出豐富深邃的文化色彩。

 

這樣的設計,同時也在回應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之間的差異。傳統部落工藝強調的豐富意涵、精細技法所呈現的文化厚度和現代設計強調簡約、關注重點與生活機能的產品概念截然不同。透過「無字天書」的演繹,不但展現創新工藝的核心精神,也為部落文化與現代生活價值之間,指出一個具體可行的文化轉化方向與生活提案。

 

除了「無字天書」的嘗試之外,透過傳統圖紋的應用設計開發布料也是今年的重點。今年嘗試脫離鮮豔色感,以灰色調為主,運用不同織紋,包括平紋、小菱形紋和斜紋,每個花紋裡面搭配四個灰色調,並且運用在筆記本、包袋和家飾的設計製作上。預期開發完成的布料未來也可以提供對原住民文化有興趣的室內設計師與服裝設計師應用在他們的設計當中。

 

林淑莉強調,有關布料開發的設計概念就是希望能夠在有限的資源裡,創造做到最多的變化。只是要如何透過圖紋、織紋與文化意涵的結合,串成一個有價值的故事,也是在布料開發過程中必須時時面對的課題。而且在開發布料時也深刻體會研發成本的壓力,並非單一工坊能夠承擔。畢竟石壁染織工坊是一個以手工織作、少量多樣的工作室,面臨商品的開發需以量制價的時候所需投資的成本確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而這也讓林淑莉體認到不斷嘗試雖然是必要的,但還是必須回歸到自己的專長跟特質去發展,將傳統手工業的獨特性與技術性,經由精緻化、轉型升級,一方面提供客製化的產品設計服務,因應顧客需求,設計和組裝商品,針對不同客戶打造不同的商品組合;一方面透過複合旅遊、工藝、文化與自然景觀的經營模式,開發創新工藝產品,為部落注入新的動力,發展獨特的原住民部落經濟模式,並持續進行部落工藝人才培育,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4.html
執行單位: 石壁染織工坊
地址: 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21鄰石壁21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苗栗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泰雅族是臺灣原住民族中最會織布、分佈範圍最廣的族群。除了和大部分的原住民族一樣,藉由口耳相傳與歌謠吟唱,將祖靈的教誨與gaga傳承不綴之外,泰雅族女子透過織布工藝及隨著族人遷徙路徑不斷創新的布飾圖紋創作,將文化的語言編織在布料、服飾上。泰雅族的傳統服飾,就如同一幅幅訴說久遠神話傳說和族群歷史的布書,都是充滿豐富文化原創與生命想像的傳世經典。強悍自主的傳統泰雅族女子以純熟的編織工藝,不但紀錄著過往部落生活的軌跡,也肩負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現代泰雅族女子,不僅擔負維繫族群文化的重任,更亟思如何藉由技藝學習與創新,將部落文化的精神與現代生活價值結合,開創符合時代脈絡的部落經濟模式。

 

雖然不是泰雅族人,林淑莉就讀復興美工時就對原住民文化有著深刻的情感;當她嫁入泰雅部落成為泰雅族的女兒之後,和野桐工坊的創辦人尤瑪達陸,一起重新學習gaga與傳統織布工藝,同時也成立石壁染織工坊,不斷學習、傳習、思考與創新,全心投入泰雅文化傳承與創新轉化的艱鉅工作。

 

經過長時間的嘗試與學習,林淑莉一方面習得了純熟的泰雅族傳統織布工藝,一方面又有現代設計的基礎。於是開始不斷嘗試各種編織工藝的創新產品研發。從圖紋轉化、材質應用到文化概念的重新詮釋;開發的產品從服飾及相關配件、圍巾、包袋到文具用品,林淑莉希望能發展兼具文化感與功能性的創新工藝商品。去年更嘗試與音樂產業結合,研發出由獵人的弓織背帶轉化而來的樂器背帶,今年則針對日益增加的旅遊人口,繼續延伸弓織的概念,研發相機背帶。

 

除此之外,林淑莉也不斷培訓部落婦女學習織布工藝,讓部落婦女能夠運用織布工藝生產各種手織布創新商品,並且藉由石壁染織工坊的複合式經營,以及接受各界客製化訂單等營運模式,讓部落婦女能夠獲得相對持續且穩定的收入。目前除了到工坊固定上班的工作人員有兩人外,在家代工的工作伙伴也有八人。石壁染織工坊現有的實體行銷通路包括桃園機場、小港機場、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的合作社、台中誠品生活美學概念館、台灣好‧店、台灣OTOP館、台灣特色好禮店、南投服務區、瑪家文化園區、北投凱達格蘭館、爵熙行、民族學院、棲蘭山莊、南庄觀光協會、瓦祿產業文化館、石壁染織工藝園區等地方。另外客製化訂單包括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香港志蓮淨院、太平洋SOGO、政大民族所、台中圖書館等訂單。

 

不過,在過去幾年的產品開發經驗中,純手工的人力成本、產量因費時耗力而無法提升,以及品質穩定性和市場接受度等,一直是林淑莉從產品研發走向商品市場最大的阻礙。經常設計出樣品之後,後續生產所需的布料、配件,都無法穩定且持續供應。

 

為了改善這個困境,在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協助下,今年以泰雅族的傳說故事、圖紋特色為布料設計的意象發想,共設計開發了兩個系列具原住民特色的布料,並與工廠配合做小量生產。第一個系列是在織帶的設計規劃中以先織後染的概念呈現,織作時利用天然素材與環保纖維在染色時吸色程度不同的特性,將同樣是素色但不同材質的纖維交叉織作,織成品會呈現與傳統織布具有鮮豔豐富色彩截然不同的純淨色感和織紋浮突質感。如將織成品進行染色,則會因為不同素材的吸色程度不同,顯現出美麗細緻的文化圖紋。這樣的作法,似乎透過現代科技與傳統技法的結合,回應泰雅族將織布圖紋視為文字的文化傳統。未染色前的織成品如同無字天書般純淨無暇,染色後則演繹出豐富深邃的文化色彩。

 

這樣的設計,同時也在回應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之間的差異。傳統部落工藝強調的豐富意涵、精細技法所呈現的文化厚度和現代設計強調簡約、關注重點與生活機能的產品概念截然不同。透過「無字天書」的演繹,不但展現創新工藝的核心精神,也為部落文化與現代生活價值之間,指出一個具體可行的文化轉化方向與生活提案。

 

除了「無字天書」的嘗試之外,透過傳統圖紋的應用設計開發布料也是今年的重點。今年嘗試脫離鮮豔色感,以灰色調為主,運用不同織紋,包括平紋、小菱形紋和斜紋,每個花紋裡面搭配四個灰色調,並且運用在筆記本、包袋和家飾的設計製作上。預期開發完成的布料未來也可以提供對原住民文化有興趣的室內設計師與服裝設計師應用在他們的設計當中。

 

林淑莉強調,有關布料開發的設計概念就是希望能夠在有限的資源裡,創造做到最多的變化。只是要如何透過圖紋、織紋與文化意涵的結合,串成一個有價值的故事,也是在布料開發過程中必須時時面對的課題。而且在開發布料時也深刻體會研發成本的壓力,並非單一工坊能夠承擔。畢竟石壁染織工坊是一個以手工織作、少量多樣的工作室,面臨商品的開發需以量制價的時候所需投資的成本確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而這也讓林淑莉體認到不斷嘗試雖然是必要的,但還是必須回歸到自己的專長跟特質去發展,將傳統手工業的獨特性與技術性,經由精緻化、轉型升級,一方面提供客製化的產品設計服務,因應顧客需求,設計和組裝商品,針對不同客戶打造不同的商品組合;一方面透過複合旅遊、工藝、文化與自然景觀的經營模式,開發創新工藝產品,為部落注入新的動力,發展獨特的原住民部落經濟模式,並持續進行部落工藝人才培育,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4.html

# 傳統服飾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8

執行單位野桐工坊
地址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1鄰38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苗栗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位於大安溪上游的象鼻部落是泰雅族北勢群居住的區域,當地的產業除農作(桃、李、甜柿等)外,只有少數經濟寬裕農家目前積極推動民宿朝觀光休閒產業轉行,此外已無其他產業。近年來配合傳統織布文化的推動,村民也在坡地種植染織植物與苧麻。目前野桐工坊正積極保存泰雅傳統工藝文化和技藝並為傳統注入新意,用以開創出傳統工藝的新生命,且藉此振興工藝產業、活化部落經濟。

 

野桐工坊工藝家尤瑪達陸,長期經營研究泰雅染織工藝文化多年,經由參與工藝所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四年的經歷,部落和工坊積蓄了豐富能力,第一年團隊整備工坊資源和設備,將重點放置在基礎人才及傳統服飾資料的收集、建置上,第二年的工作重點放在進階人才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知識的增進上,並將傳統染織工藝的元素分類、建置數位資料庫。

 

野桐工坊和原住民工藝協會團隊持續將多年累積的人才、技藝和傳統文化元素,積極結合包括服裝設計、金工飾品設計、傢飾設計及纖維藝術創作等跨領域設計師群,藉由對傳統文化價值的精練,將導入現代設計的概念,並進行文化核心概念的轉化結合,集中資源研發具備文化深度及現代生活價值的新生活風格產品;並且以部落的在地化獨特性質,擴大族群永續發展的新視野,並藉此重新認定、建立與定位泰雅染織工藝在現代設計中的位置。

 

【彩虹橋的那一端 站著尤瑪和他的織女們】

 

初秋清晨,尤瑪‧達陸站在象鼻吊橋上,面對著大安溪潺潺流水,用她宏亮的嗓音唱著:「San qa niy kuk-m-kgi San qa niy ku k-m-kgi Sanqa niy ku k-m-kgi…」就在眾人傾耳在泰雅織女歌美麗的旋律起頭間,尤瑪突然低下頭,哽咽著哭了起來:「這是說祖靈呀,不管我們去那裡你都要帶著我們走…可是好難呀!」也許是連日來疲累,也許是數年來推動泰雅編織工藝所累積的挫折和委屈,尤瑪的淚像大安溪的河水再也停不下來…。

 

2007年,電視上一支侯孝賢導演拍的SONY HD廣告「泰雅織女」,描繪台灣自然生態之美與苗栗象鼻部落尤瑪‧達陸教授泰雅傳統手工織布的野桐工枋。這支美麗又溫柔的廣告也讓泰雅傳統織布的美麗在台灣人眼前驚艷現身。

 

其實尤瑪投身泰雅傳統織布已超過十年的時間。在九二一地震後,她回到了故鄉泰安鄉的部落,投入了災後重建的行列。

 

「其實我從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就回來了,一開始送物資做義工,最初一切都很簡陋也很愉快,但是當開始有社造的補助之後,開始有了很多雜音。我發現土石流的影響根本無法超過人心的土石流,可能是那時在很短時間裡要投下很多資源在小小的部落裡,人心就開始分崩離析。在一個不愉快的事件後,我開始想要離開這個資源分贓或是資源混亂狀態。那時我回到輔大去念研究所,想幫一些朋友她們已有這樣的能力,當她們回到部落裡去時會有能力當一個老師或成立小型工坊去帶自己族人往這路上走。二年後我再回來,發現這裡的婦女真的需要我,於是在九十一年的時候,我再度回到部落,成立了野桐工坊。」

 

在象鼻這個和其他原鄉部落一樣的地方,有能力的人都離開了,留下的都是無法擺脫命運惡性摧殘的人,很多來到工坊的婦女,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鼻酸的際遇,尤瑪這樣形容她的織女們:「我不太願意提她們的過往,她們有很多受暴婦女,有年紀輕輕就守寡,就帶著小孩住部落,在有限的工作機會裡,不知奶粉尿布錢在那裡,總之,她們都是一些扛家計的人。你無法想像一開始有多少事發生,有來討債的有躲在工坊逃避家暴的,工坊裡的衛浴就是為那些暫時離家的織女準備的。那時根本不在處理織布的事,我在整備他們的心往織布走去,調整她的心調整她的家庭。這事就調整三年。」

 

七年來,尤瑪陪著這群泰雅織女走過她們的花樣人生:「我不否認他們剛來也只想混口飯吃,就像我們挑花高手阿嬌,他一開始以為是要來掃地的,曾在第一天就想落跑,第二個禮拜他又想跑,因為她上了最難的挑花機。我看到了她的資質,知道她可以,她一直跟著我到現在。幾年下來我知道,如果我可以告訴他們,前面有很多資源可以讓她們沒有後顧的往前,她們會立即跳下來衝向前去。你看昨天的報告中,就是自己主動去完成的,她們可以走下去,我也希望他們持續往上成長。」

 

織布對於泰雅女人的一生又是如何?尤瑪想起了外婆的話:「外婆說泰雅女人的生命就像一個圓,用傳統織布織出來的布如果不用剪刀剪斷它,它的形狀就是一個圓。泰雅的小女孩一出生外婆就會為她織一條襁褓布,到了她十二三歲就開始織自己的裙子,到了十五六歲開始織自己的新娘服,等出嫁為人妻為人母時開始織先生小孩的衣服,一直到老了,最後替自己織一件裹屍布,我們泰雅人是蹲踞葬,包成一個圓,葬在家屋裡…,然後通過了彩虹橋又回到祖先懷裡,他們住在一個衣食無虞的快樂地方。」

 

當泰雅女人盡其一生為她的人生、她的家人織布的能力與文化消失在部落裡的時候,在漢人社會受完高等教育的尤瑪,有一天在國外的博物館裡看到那熟悉的織紋時,所有塵封在外婆昏暗的房裡那台織布機的記憶與符碼全都浮現在她的腦海中,她決意全心投入這個屬於泰雅女人專有的技藝世界。她要從流失在世界各地博物館裡祖先的遺產中重建泰雅織布的美麗與感動。

 

七年過去了,尤瑪和她的織女們都有了改變,昔日那些咬著檳榔用三字經做逗點的落難女成了會穿高跟鞋,在台北來的客人面前侃侃而談泰雅織布充滿自信的泰雅編織文化傳承人,她們可以穿著親手織的美麗服飾在鏡頭前自信展顏,這些,都是從泰雅織布美麗紋路中找回的自信。

 

當清晨的太陽用金黃的光芒灑滿象鼻部落的時候,尤瑪再度展開笑顏:「她說,我昨晚沒睡覺,但我想通了,我們要的不是變成世界知名織布工廠,我們要的是織給那些知道我們愛我們的人,本來泰雅織布文化就是為需要的人而織,不是為了買賣而織,管他什麼產業化,我們只要做一個三百年的店,就是要快樂的織下去,一直到老了織不動了,可以在竹屋裡為年經人捻線啊!」

 

一向形容在生命歷程的轉折中都遇到直角的尤瑪,在面對生命直角的轉折從未遲疑,這回她又要轉彎了,前陣子她半夜從台北開車回部落的路上,突然一個念頭油然而生,她想要回到純創作的路上去…。這個靈感就像有人打開她的頭一直裝東西進去。沒錯,自己未來的路就是往創作的路上去,奇怪的是,力量也就這樣進來了。所以她必需告訴她的姐妹們:你們必需接手了。織布和尤瑪的關係,就像一個路徑,就是這樣一直走一直向前走就到了,從來沒有過遲疑。

 

遠方,工坊染好的布料晾在清晨的陽光中,正努力迎向太陽綻放屬於她的艷麗光采。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0.html
執行單位: 野桐工坊
地址: 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1鄰38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苗栗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位於大安溪上游的象鼻部落是泰雅族北勢群居住的區域,當地的產業除農作(桃、李、甜柿等)外,只有少數經濟寬裕農家目前積極推動民宿朝觀光休閒產業轉行,此外已無其他產業。近年來配合傳統織布文化的推動,村民也在坡地種植染織植物與苧麻。目前野桐工坊正積極保存泰雅傳統工藝文化和技藝並為傳統注入新意,用以開創出傳統工藝的新生命,且藉此振興工藝產業、活化部落經濟。

 

野桐工坊工藝家尤瑪達陸,長期經營研究泰雅染織工藝文化多年,經由參與工藝所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四年的經歷,部落和工坊積蓄了豐富能力,第一年團隊整備工坊資源和設備,將重點放置在基礎人才及傳統服飾資料的收集、建置上,第二年的工作重點放在進階人才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知識的增進上,並將傳統染織工藝的元素分類、建置數位資料庫。

 

野桐工坊和原住民工藝協會團隊持續將多年累積的人才、技藝和傳統文化元素,積極結合包括服裝設計、金工飾品設計、傢飾設計及纖維藝術創作等跨領域設計師群,藉由對傳統文化價值的精練,將導入現代設計的概念,並進行文化核心概念的轉化結合,集中資源研發具備文化深度及現代生活價值的新生活風格產品;並且以部落的在地化獨特性質,擴大族群永續發展的新視野,並藉此重新認定、建立與定位泰雅染織工藝在現代設計中的位置。

 

【彩虹橋的那一端 站著尤瑪和他的織女們】

 

初秋清晨,尤瑪‧達陸站在象鼻吊橋上,面對著大安溪潺潺流水,用她宏亮的嗓音唱著:「San qa niy kuk-m-kgi San qa niy ku k-m-kgi Sanqa niy ku k-m-kgi…」就在眾人傾耳在泰雅織女歌美麗的旋律起頭間,尤瑪突然低下頭,哽咽著哭了起來:「這是說祖靈呀,不管我們去那裡你都要帶著我們走…可是好難呀!」也許是連日來疲累,也許是數年來推動泰雅編織工藝所累積的挫折和委屈,尤瑪的淚像大安溪的河水再也停不下來…。

 

2007年,電視上一支侯孝賢導演拍的SONY HD廣告「泰雅織女」,描繪台灣自然生態之美與苗栗象鼻部落尤瑪‧達陸教授泰雅傳統手工織布的野桐工枋。這支美麗又溫柔的廣告也讓泰雅傳統織布的美麗在台灣人眼前驚艷現身。

 

其實尤瑪投身泰雅傳統織布已超過十年的時間。在九二一地震後,她回到了故鄉泰安鄉的部落,投入了災後重建的行列。

 

「其實我從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就回來了,一開始送物資做義工,最初一切都很簡陋也很愉快,但是當開始有社造的補助之後,開始有了很多雜音。我發現土石流的影響根本無法超過人心的土石流,可能是那時在很短時間裡要投下很多資源在小小的部落裡,人心就開始分崩離析。在一個不愉快的事件後,我開始想要離開這個資源分贓或是資源混亂狀態。那時我回到輔大去念研究所,想幫一些朋友她們已有這樣的能力,當她們回到部落裡去時會有能力當一個老師或成立小型工坊去帶自己族人往這路上走。二年後我再回來,發現這裡的婦女真的需要我,於是在九十一年的時候,我再度回到部落,成立了野桐工坊。」

 

在象鼻這個和其他原鄉部落一樣的地方,有能力的人都離開了,留下的都是無法擺脫命運惡性摧殘的人,很多來到工坊的婦女,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鼻酸的際遇,尤瑪這樣形容她的織女們:「我不太願意提她們的過往,她們有很多受暴婦女,有年紀輕輕就守寡,就帶著小孩住部落,在有限的工作機會裡,不知奶粉尿布錢在那裡,總之,她們都是一些扛家計的人。你無法想像一開始有多少事發生,有來討債的有躲在工坊逃避家暴的,工坊裡的衛浴就是為那些暫時離家的織女準備的。那時根本不在處理織布的事,我在整備他們的心往織布走去,調整她的心調整她的家庭。這事就調整三年。」

 

七年來,尤瑪陪著這群泰雅織女走過她們的花樣人生:「我不否認他們剛來也只想混口飯吃,就像我們挑花高手阿嬌,他一開始以為是要來掃地的,曾在第一天就想落跑,第二個禮拜他又想跑,因為她上了最難的挑花機。我看到了她的資質,知道她可以,她一直跟著我到現在。幾年下來我知道,如果我可以告訴他們,前面有很多資源可以讓她們沒有後顧的往前,她們會立即跳下來衝向前去。你看昨天的報告中,就是自己主動去完成的,她們可以走下去,我也希望他們持續往上成長。」

 

織布對於泰雅女人的一生又是如何?尤瑪想起了外婆的話:「外婆說泰雅女人的生命就像一個圓,用傳統織布織出來的布如果不用剪刀剪斷它,它的形狀就是一個圓。泰雅的小女孩一出生外婆就會為她織一條襁褓布,到了她十二三歲就開始織自己的裙子,到了十五六歲開始織自己的新娘服,等出嫁為人妻為人母時開始織先生小孩的衣服,一直到老了,最後替自己織一件裹屍布,我們泰雅人是蹲踞葬,包成一個圓,葬在家屋裡…,然後通過了彩虹橋又回到祖先懷裡,他們住在一個衣食無虞的快樂地方。」

 

當泰雅女人盡其一生為她的人生、她的家人織布的能力與文化消失在部落裡的時候,在漢人社會受完高等教育的尤瑪,有一天在國外的博物館裡看到那熟悉的織紋時,所有塵封在外婆昏暗的房裡那台織布機的記憶與符碼全都浮現在她的腦海中,她決意全心投入這個屬於泰雅女人專有的技藝世界。她要從流失在世界各地博物館裡祖先的遺產中重建泰雅織布的美麗與感動。

 

七年過去了,尤瑪和她的織女們都有了改變,昔日那些咬著檳榔用三字經做逗點的落難女成了會穿高跟鞋,在台北來的客人面前侃侃而談泰雅織布充滿自信的泰雅編織文化傳承人,她們可以穿著親手織的美麗服飾在鏡頭前自信展顏,這些,都是從泰雅織布美麗紋路中找回的自信。

 

當清晨的太陽用金黃的光芒灑滿象鼻部落的時候,尤瑪再度展開笑顏:「她說,我昨晚沒睡覺,但我想通了,我們要的不是變成世界知名織布工廠,我們要的是織給那些知道我們愛我們的人,本來泰雅織布文化就是為需要的人而織,不是為了買賣而織,管他什麼產業化,我們只要做一個三百年的店,就是要快樂的織下去,一直到老了織不動了,可以在竹屋裡為年經人捻線啊!」

 

一向形容在生命歷程的轉折中都遇到直角的尤瑪,在面對生命直角的轉折從未遲疑,這回她又要轉彎了,前陣子她半夜從台北開車回部落的路上,突然一個念頭油然而生,她想要回到純創作的路上去…。這個靈感就像有人打開她的頭一直裝東西進去。沒錯,自己未來的路就是往創作的路上去,奇怪的是,力量也就這樣進來了。所以她必需告訴她的姐妹們:你們必需接手了。織布和尤瑪的關係,就像一個路徑,就是這樣一直走一直向前走就到了,從來沒有過遲疑。

 

遠方,工坊染好的布料晾在清晨的陽光中,正努力迎向太陽綻放屬於她的艷麗光采。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0.html
[ 搜尋所有 傳統服飾 ... ]

根據姓名 拉拉龍女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拉拉龍女 ...)

我們在這裡= i tini kami

作者: 林英妹, 秦昭山, 田秀青, 蔡榮良, 陳桂花, 林金妹, 田昌吉, 林德青繪; Arik王力之, Sabak Tutuy邱貞英, Rara Dongi拉拉.龍女文字 | 出版單位: 花縣府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9/11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44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5429-29-4 (精裝, NT$300, 44面, 21X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去!去!去!去東邊的東邊= ta ta ta tiraw i wali no wa:li

作者: Ro'it林清進, Tefi'邱金蘭, Panay陳明珠, Rara Dongi拉拉.龍女, Arik王力之文字; 港口部落文化健康站長者繪 | 出版單位: 農業部林業署花蓮分署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12/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歲) | 頁數: 4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7368-15-2 (精裝, NT$450, 40面, 29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我們在這裡= i tini kami

作者: 林英妹, 秦昭山, 田秀青, 蔡榮良, 陳桂花, 林金妹, 田昌吉, 林德青繪; Arik王力之, Sabak Tutuy邱貞英, Rara Dongi拉拉.龍女文字 | 出版單位: 花縣府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9/11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44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5429-29-4 (精裝, NT$300, 44面, 21X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去!去!去!去東邊的東邊= ta ta ta tiraw i wali no wa:li

作者: Ro'it林清進, Tefi'邱金蘭, Panay陳明珠, Rara Dongi拉拉.龍女, Arik王力之文字; 港口部落文化健康站長者繪 | 出版單位: 農業部林業署花蓮分署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12/08 | 適讀對象: 兒童(6-12歲) | 頁數: 4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7368-15-2 (精裝, NT$450, 40面, 29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搜尋所有 拉拉龍女 ... ]

根據電話 03-878103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03-8781031 資料。

[ 搜尋所有 03-8781031 ... ]

根據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4鄰26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4鄰26號 資料。

[ 搜尋所有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4鄰26號 ... ]

姓名 拉拉龍女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拉拉龍女)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港口26號
拉拉‧龍女31790423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港口26號 | 負責人: 拉拉‧龍女 | 統編: 31790423 | 核准設立 - 獨資

與傳統服飾同分類的原住民族特色工坊

山脈部落文物史工作室

電話: 08-7982047 | 手機: 0910-879913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鐘必顯 | 屏東縣來義鄉 | 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望嘉村10鄰124號 | 營業項目: 雜誌、飾品

葉家鐵店

電話: 03-8641272 | 手機: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 花蓮縣秀林鄉 | 地址: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7鄰2號 | 營業項目: 農具(刀類)

汪姐工作室

電話: 03-8791325 | 手機: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汪秀香 | 花蓮縣豐濱鄉 | 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民族街21號1樓 | 營業項目: 阿美族傳統服飾

姆嘎拉斯數位影像文史工作室

電話: 04-92941412 | 手機: 0923-1862201;0982-186040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錢美芳 | 南投縣仁愛鄉 | 地址: 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原名路86號 | 營業項目: 手工藝

野人現舖

電話: 08-7021361 | 手機: 0932-810831 | 營業時間: 週一至周五,AM 08 : OO-PM 05 : OO | 工藝師: 阿樂樂安‧摩盧藍凱 | 屏東縣鹽埔鄉 | 地址: 屏東縣鹽埔鄉振興村中正東路60-9號 | 營業項目: 傳統原住民帽飾設計、琉璃珠材料、環氧樹脂仿獸牙、創 新琉璃珠首飾、復古文物傢飾品以及原民圖騰設計等.

卡造工作室

電話: | 手機: 0989-115847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莊進福 | 花蓮縣瑞穗鄉 | 地址: 花蓮縣瑞穗鄉瑞穗村中華路65號 | 營業項目:

開拓者空間設計

電話: 08-9345487 | 手機: 0932-724412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麥尚 | 臺東縣臺東市 |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永樂里豐谷北路457號 | 營業項目: 室內設計、創意家具

高原傳統文化藝術社

電話: 08-7920064 | 手機: 0910-895080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高富村 | 屏東縣泰武鄉 | 地址: 屏東縣泰武鄉佳興村5號 | 營業項目: 傳統手工藝品

武惠珍工作室

電話: 05-2661324 | 手機: 0921-551770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武惠珍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地址: 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村38號 | 營業項目:

拉威工藝坊

電話: 07-6882009 | 手機: 0911-161994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陳惠珠 | 高雄市桃源區 | 地址: 高雄市桃源區建山村64號 | 營業項目: 織布

巴奈達力工坊

電話: 089-531970 | 手機: 0911-811970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沈太木 | 臺東縣東河鄉 | 地址: 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20鄰94巷21號 | 營業項目:

三姐妹工作室

電話: 08-9732905 | 手機: 0933-692281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謝來玉 | 臺東縣蘭嶼鄉 | 地址: 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110號 | 營業項目: 珠串、植物染

陽蘭紋工作坊

電話: 03-8541541 | 手機: 0937-467493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陽蘭紋 | 花蓮縣吉安鄉 | 地址: 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復興二街13號 | 營業項目: 刺繡包包、樹皮包包

阿利客工作坊

電話: 03-8791776 | 手機: 0937-024047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蔡賢忠 | 花蓮縣豐濱鄉 | 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2鄰25號 | 營業項目: 阿美陶

築夢工作坊

電話: 08-7995200 | 手機: 0912-833814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林寶蓮、峨格‧瑪帝靈(馬健男) | 屏東縣三地門鄉 | 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1鄰中正路2段52號 | 營業項目: 藝術創作、逃逸、複合式餐飲(咖啡)

山脈部落文物史工作室

電話: 08-7982047 | 手機: 0910-879913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鐘必顯 | 屏東縣來義鄉 | 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望嘉村10鄰124號 | 營業項目: 雜誌、飾品

葉家鐵店

電話: 03-8641272 | 手機: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 花蓮縣秀林鄉 | 地址: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7鄰2號 | 營業項目: 農具(刀類)

汪姐工作室

電話: 03-8791325 | 手機: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汪秀香 | 花蓮縣豐濱鄉 | 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民族街21號1樓 | 營業項目: 阿美族傳統服飾

姆嘎拉斯數位影像文史工作室

電話: 04-92941412 | 手機: 0923-1862201;0982-186040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錢美芳 | 南投縣仁愛鄉 | 地址: 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原名路86號 | 營業項目: 手工藝

野人現舖

電話: 08-7021361 | 手機: 0932-810831 | 營業時間: 週一至周五,AM 08 : OO-PM 05 : OO | 工藝師: 阿樂樂安‧摩盧藍凱 | 屏東縣鹽埔鄉 | 地址: 屏東縣鹽埔鄉振興村中正東路60-9號 | 營業項目: 傳統原住民帽飾設計、琉璃珠材料、環氧樹脂仿獸牙、創 新琉璃珠首飾、復古文物傢飾品以及原民圖騰設計等.

卡造工作室

電話: | 手機: 0989-115847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莊進福 | 花蓮縣瑞穗鄉 | 地址: 花蓮縣瑞穗鄉瑞穗村中華路65號 | 營業項目:

開拓者空間設計

電話: 08-9345487 | 手機: 0932-724412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麥尚 | 臺東縣臺東市 |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永樂里豐谷北路457號 | 營業項目: 室內設計、創意家具

高原傳統文化藝術社

電話: 08-7920064 | 手機: 0910-895080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高富村 | 屏東縣泰武鄉 | 地址: 屏東縣泰武鄉佳興村5號 | 營業項目: 傳統手工藝品

武惠珍工作室

電話: 05-2661324 | 手機: 0921-551770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武惠珍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地址: 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村38號 | 營業項目:

拉威工藝坊

電話: 07-6882009 | 手機: 0911-161994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陳惠珠 | 高雄市桃源區 | 地址: 高雄市桃源區建山村64號 | 營業項目: 織布

巴奈達力工坊

電話: 089-531970 | 手機: 0911-811970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沈太木 | 臺東縣東河鄉 | 地址: 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20鄰94巷21號 | 營業項目:

三姐妹工作室

電話: 08-9732905 | 手機: 0933-692281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謝來玉 | 臺東縣蘭嶼鄉 | 地址: 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110號 | 營業項目: 珠串、植物染

陽蘭紋工作坊

電話: 03-8541541 | 手機: 0937-467493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陽蘭紋 | 花蓮縣吉安鄉 | 地址: 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復興二街13號 | 營業項目: 刺繡包包、樹皮包包

阿利客工作坊

電話: 03-8791776 | 手機: 0937-024047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蔡賢忠 | 花蓮縣豐濱鄉 | 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2鄰25號 | 營業項目: 阿美陶

築夢工作坊

電話: 08-7995200 | 手機: 0912-833814 | 營業時間: | 工藝師: 林寶蓮、峨格‧瑪帝靈(馬健男) | 屏東縣三地門鄉 | 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1鄰中正路2段52號 | 營業項目: 藝術創作、逃逸、複合式餐飲(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