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
-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 文化部

名稱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的地址是牯嶺街5巷2號, 縣市是臺北市, 主類別是文化資產, 簡介是本案二層樓磚造鋼筋混凝土建築部分,在1954 年(民國43 年)的營造執照上有詳細記載,建築物是在原有面積為58.86 平方公尺的木造日式宿舍上新建二層加強磚造式辦公廳舍,起造人為臺北市警察局,建築師為陳梅洲,起因是1954 年臺北市警察局增設第七分局,同年於本案基地新建辦公廳舍做為日後第七分局使用..., 經度座標是121.515327, 緯度座標是25.031727.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的地圖

名稱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
代表圖像圖1 :
圖1
簡介本案二層樓磚造鋼筋混凝土建築部分,在1954 年(民國43 年)的營造執照上有詳細記載,建築物是在原有面積為58.86 平方公尺的木造日式宿舍上新建二層加強磚造式辦公廳舍,起造人為臺北市警察局,建築師為陳梅洲,起因是1954 年臺北市警察局增設第七分局,同年於本案基地新建辦公廳舍做為日後第七分局使用,在國史館省級機關檔案中臺北市政府呈臺灣省政府的文件中提到當時臺北市警察局增設第七局,因原局址改建尚需時日,所以先於廈門街派出所二樓成立第七分局。 因此本案現況建築物外貌為臺灣省政府接收臺灣後臺北市警察局增設第七分局才始成立,當時建築物是由原木造宿舍與新建辦公廳共構,建造的高度為二層樓,與現況後棟三層樓的廳舍有落差,估計是後來增建,拆除原有木造宿舍後再依原址蓋起。 舊中正二分局在1996 年規劃為小劇場,隔年市政府便邀請專長藝術空間設計的符耀湘對整體建築進行規劃及修繕,主要在讓建築物的使用上可以符合劇場表演的需求,並且在社鄰的關係上,希望透過藝術表演者的不安定性,為空間製造非特定的活動性質,對應於社區裡只能提供均質的活動的場所,冀望能以這種實驗性質的場所定位這棟小劇場表演空間的獨特性。 所以符耀湘具體的空間實踐是先區分小劇場的空間性質,將活載重變化量大的彈性表演區置於一樓,並且保留警察局時代的標語、器具以及拘留室做為舞臺的展示與延伸,在二樓露台則搭建雨遮作為室內空間的延續。外觀上繼續保留警察局時期的樣貌,不做任何變更。 因為在1997 年的修繕沒有發現相關的圖面紀錄,所以只能從符耀湘刊載於台北畫刊的文章推斷;總體而言1997 年的修繕是對空間提出使用的分類、連結社區活動,對劇場空間做重點式的整合和機能的修復。 2000 年,當時承接經營權的臺北小劇場聯盟不滿於接手的建築體陸續出現漏水、積水等的問題,且原先符耀湘設計的空間在使用上極不方便,小劇場聯盟遂推薦空間製作所的高弘樹設計師對整體建築物進行再度改造,並且由陳梅毛擔任空間計劃的顧問。 在新規劃的一樓的平面上,原先的劇場空間沒有變動,依然延續其空間性質,不過增加了觀眾席與設備控制室;中庭的部分除了做為天井採光外,另外增設一處入口彌補原本劇場在出入口動線上的不足;入口大廳右側規劃了小書店,販售與小劇場相關的叢書與影片;後面增加廁所空間,在通往廁所的走道上設立擺放文宣品展示架;拘留所設成藝廊使用,視狀況也可做為舞台的一部分,旁邊的空間做為演員的更衣室,裡頭設置簡便的衛浴和廁所;因為一樓新增廁所,所以廁所的管線重新拉過,地面抬高27 公分埋設糞管,劇場的空間因為架設木地板跟著抬高20 公分,抬高後的一樓地面與地面層的關係用一道斜坡連結。 二樓的部分做為臺北小劇場聯盟進駐的辦公室使用,辦公室內做兩層夾層,分別拉高至 128 公分與220 公分,辦公室內有一道原建物就有的弧形的挑空,被當作一樓劇場燈光升降的懸吊系統的空間;辦公室旁是視聽室,負責播放與小劇場相關的影片欣賞;人字形屋頂下空間做為藝文咖啡館,在天井的內牆面設一個吧檯;咖啡館延伸到戶外的露臺,露天咖啡座的內側有規劃一處戶外表演區;立面陽台內的半圓形挑空在這裡被填上,用鋼與玻璃的材質做成類似舞台的效果,另外也是增加咖啡館的使用面積,屋頂下的屋架替換掉原本朽蝕得很嚴重的木桁架,改用鋼桁架系統;二樓天井的開口處鋪設通道連結辦公室與咖啡館,讓動線變成是回字形。 三樓是做為劇團的排練場,因為與一樓舞台的表演空間在同一棟平面上,所以空間的形狀大小都一樣,可以做比較精準的排演練習;外面陽台設有淋浴間與廁所;樓梯間用鋼與玻璃包起來變成一個量體,原設計階段的量體有包括到整個中庭,外圍再用弧形的立面收頭,來簡化原本建築物前後高差的視覺衝突,並且使用白毛玻璃的材質,讓建築物的夜晚可以像燈籠般發亮,不過後來以經費不足作罷,只採用平面的方式讓中庭採光,梯間改以矩形的空間包覆。 建築物立面的外觀依舊維持警察局時期的樣貌,為洗石子立面上豬肝色油漆,舊警察局的標題也被刻意留下,大門的立面重新設計,此時小劇場名稱更定為「牯嶺街小劇場」,使用的字體是「中粗隸體」。 在經歷2001年裝修工程後,現況的牯嶺街小劇場平面上也有了部分更動,驢列如後: 一樓部分,入口處改用坡度更緩的斜坡,且留下迴轉半徑有達到150 公分的平台,入口右側的劇院櫃台被取消,原本書店空間則做為員工的辦公室兼劇場的服務台,不再經營書籍或影片的販售;廁所的空間因為原本的無障礙廁所不合於現今的規範,改把女廁外的男廁改為無障礙廁所,並且將女廁的間數減至兩間,以因應無障礙的面積需求,原設計的無障礙廁所則改為男廁;戶外露臺多拉了一支樓梯由外側進出;原拘留室外牆上增加一處逃生門。 二樓部分,原本經營的咖啡館不再營運,拆除吧檯,改把空間做為出租展覽的藝文空間,辦公室外的視聽室現做為小劇場的會議室使用,不再開放給民眾,露臺內側的表演區則搭起臨時隔間做為儲藏大型工具的儲藏間。 三樓部分則在陽台外多架出一棚雨遮;其餘的空間則維持2001 年裝修後的模樣。立面上,原本的警察局標題被拿掉,外觀的顏色也被做了幾次更動,從原本警察局的豬肝色變為淡黃色,再從淡黃色變為現況的粉紅色。
種類1.2
地址牯嶺街5巷2號
經度座標121.515327
緯度座標25.031727
註冊時間2014-04-08
管理單位臺北市政府
來源網站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40408000001
建立年代1945-(戰後)
建立西元年1954
Register Date2014-04-08
種類名稱歷史建築
主類別文化資產
縣市臺北市
群組類別文化資產
主分類PK20140408000001
版本1.0
點閱數365

名稱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

代表圖像

圖1 :
圖1

簡介

本案二層樓磚造鋼筋混凝土建築部分,在1954 年(民國43 年)的營造執照上有詳細記載,建築物是在原有面積為58.86 平方公尺的木造日式宿舍上新建二層加強磚造式辦公廳舍,起造人為臺北市警察局,建築師為陳梅洲,起因是1954 年臺北市警察局增設第七分局,同年於本案基地新建辦公廳舍做為日後第七分局使用,在國史館省級機關檔案中臺北市政府呈臺灣省政府的文件中提到當時臺北市警察局增設第七局,因原局址改建尚需時日,所以先於廈門街派出所二樓成立第七分局。 因此本案現況建築物外貌為臺灣省政府接收臺灣後臺北市警察局增設第七分局才始成立,當時建築物是由原木造宿舍與新建辦公廳共構,建造的高度為二層樓,與現況後棟三層樓的廳舍有落差,估計是後來增建,拆除原有木造宿舍後再依原址蓋起。 舊中正二分局在1996 年規劃為小劇場,隔年市政府便邀請專長藝術空間設計的符耀湘對整體建築進行規劃及修繕,主要在讓建築物的使用上可以符合劇場表演的需求,並且在社鄰的關係上,希望透過藝術表演者的不安定性,為空間製造非特定的活動性質,對應於社區裡只能提供均質的活動的場所,冀望能以這種實驗性質的場所定位這棟小劇場表演空間的獨特性。 所以符耀湘具體的空間實踐是先區分小劇場的空間性質,將活載重變化量大的彈性表演區置於一樓,並且保留警察局時代的標語、器具以及拘留室做為舞臺的展示與延伸,在二樓露台則搭建雨遮作為室內空間的延續。外觀上繼續保留警察局時期的樣貌,不做任何變更。 因為在1997 年的修繕沒有發現相關的圖面紀錄,所以只能從符耀湘刊載於台北畫刊的文章推斷;總體而言1997 年的修繕是對空間提出使用的分類、連結社區活動,對劇場空間做重點式的整合和機能的修復。 2000 年,當時承接經營權的臺北小劇場聯盟不滿於接手的建築體陸續出現漏水、積水等的問題,且原先符耀湘設計的空間在使用上極不方便,小劇場聯盟遂推薦空間製作所的高弘樹設計師對整體建築物進行再度改造,並且由陳梅毛擔任空間計劃的顧問。 在新規劃的一樓的平面上,原先的劇場空間沒有變動,依然延續其空間性質,不過增加了觀眾席與設備控制室;中庭的部分除了做為天井採光外,另外增設一處入口彌補原本劇場在出入口動線上的不足;入口大廳右側規劃了小書店,販售與小劇場相關的叢書與影片;後面增加廁所空間,在通往廁所的走道上設立擺放文宣品展示架;拘留所設成藝廊使用,視狀況也可做為舞台的一部分,旁邊的空間做為演員的更衣室,裡頭設置簡便的衛浴和廁所;因為一樓新增廁所,所以廁所的管線重新拉過,地面抬高27 公分埋設糞管,劇場的空間因為架設木地板跟著抬高20 公分,抬高後的一樓地面與地面層的關係用一道斜坡連結。 二樓的部分做為臺北小劇場聯盟進駐的辦公室使用,辦公室內做兩層夾層,分別拉高至 128 公分與220 公分,辦公室內有一道原建物就有的弧形的挑空,被當作一樓劇場燈光升降的懸吊系統的空間;辦公室旁是視聽室,負責播放與小劇場相關的影片欣賞;人字形屋頂下空間做為藝文咖啡館,在天井的內牆面設一個吧檯;咖啡館延伸到戶外的露臺,露天咖啡座的內側有規劃一處戶外表演區;立面陽台內的半圓形挑空在這裡被填上,用鋼與玻璃的材質做成類似舞台的效果,另外也是增加咖啡館的使用面積,屋頂下的屋架替換掉原本朽蝕得很嚴重的木桁架,改用鋼桁架系統;二樓天井的開口處鋪設通道連結辦公室與咖啡館,讓動線變成是回字形。 三樓是做為劇團的排練場,因為與一樓舞台的表演空間在同一棟平面上,所以空間的形狀大小都一樣,可以做比較精準的排演練習;外面陽台設有淋浴間與廁所;樓梯間用鋼與玻璃包起來變成一個量體,原設計階段的量體有包括到整個中庭,外圍再用弧形的立面收頭,來簡化原本建築物前後高差的視覺衝突,並且使用白毛玻璃的材質,讓建築物的夜晚可以像燈籠般發亮,不過後來以經費不足作罷,只採用平面的方式讓中庭採光,梯間改以矩形的空間包覆。 建築物立面的外觀依舊維持警察局時期的樣貌,為洗石子立面上豬肝色油漆,舊警察局的標題也被刻意留下,大門的立面重新設計,此時小劇場名稱更定為「牯嶺街小劇場」,使用的字體是「中粗隸體」。 在經歷2001年裝修工程後,現況的牯嶺街小劇場平面上也有了部分更動,驢列如後: 一樓部分,入口處改用坡度更緩的斜坡,且留下迴轉半徑有達到150 公分的平台,入口右側的劇院櫃台被取消,原本書店空間則做為員工的辦公室兼劇場的服務台,不再經營書籍或影片的販售;廁所的空間因為原本的無障礙廁所不合於現今的規範,改把女廁外的男廁改為無障礙廁所,並且將女廁的間數減至兩間,以因應無障礙的面積需求,原設計的無障礙廁所則改為男廁;戶外露臺多拉了一支樓梯由外側進出;原拘留室外牆上增加一處逃生門。 二樓部分,原本經營的咖啡館不再營運,拆除吧檯,改把空間做為出租展覽的藝文空間,辦公室外的視聽室現做為小劇場的會議室使用,不再開放給民眾,露臺內側的表演區則搭起臨時隔間做為儲藏大型工具的儲藏間。 三樓部分則在陽台外多架出一棚雨遮;其餘的空間則維持2001 年裝修後的模樣。立面上,原本的警察局標題被拿掉,外觀的顏色也被做了幾次更動,從原本警察局的豬肝色變為淡黃色,再從淡黃色變為現況的粉紅色。

種類

1.2

地址

牯嶺街5巷2號

經度座標

121.515327

緯度座標

25.031727

註冊時間

2014-04-08

管理單位

臺北市政府

來源網站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40408000001

建立年代

1945-(戰後)

建立西元年

1954

Register Date

2014-04-08

種類名稱

歷史建築

主類別

文化資產

縣市

臺北市

群組類別

文化資產

主分類PK

20140408000001

版本

1.0

點閱數

365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地圖 [ 導航 ]

根據識別碼 20140408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案二層樓磚造鋼筋混凝土建築部分,在1954 年(民國43 年)的營造執照上有詳細記載,建築物是在原有面積為58.86 平方公尺的木造日式宿舍上新建二層加強磚造式辦公廳舍,起造人為臺北市警察局,建築師...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案二層樓磚造鋼筋混凝土建築部分,在1954 年(民國43 年)的營造執照上有詳細記載,建築物是在原有面積為58.86 平方公尺的木造日式宿舍上新建二層加強磚造式辦公廳舍,起造人為臺北市警察局,建築師...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搜尋所有 20140408000001 ... ]

根據名稱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 牯嶺街小劇場 找到的相關資料

中正區牯嶺街5巷4、6號

1 | 歷史沿革: 本區建物與歷史建築「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 劇場)」屬同一基地,日治時期拆除部分建物改建出張所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中正區牯嶺街5巷4、6號

1 | 歷史沿革: 本區建物與歷史建築「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 劇場)」屬同一基地,日治時期拆除部分建物改建出張所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搜尋所有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 牯嶺街小劇場 ... ]

根據地址 牯嶺街5巷2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牯嶺街5巷2號 ...)

白兔紅兔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3/14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白兔紅兔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3/14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測不準工作室《大革命家》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8/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11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測不準工作室《大革命家》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8/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1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烏犬劇場《神去不了的世界》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6/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30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烏犬劇場《神去不了的世界》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6/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30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山羊體劇團X成功走丟少女《暗房筆記》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6/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16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白兔紅兔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3/14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白兔紅兔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3/14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測不準工作室《大革命家》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8/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11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測不準工作室《大革命家》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8/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1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烏犬劇場《神去不了的世界》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6/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30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烏犬劇場《神去不了的世界》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6/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30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山羊體劇團X成功走丟少女《暗房筆記》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6/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16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 搜尋所有 牯嶺街5巷2號 ... ]

地址 牯嶺街5巷2號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牯嶺街5巷2號)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1號
王惠珍31884786核准設立 - 獨資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22巷15號
陳淑貞26225308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104113789)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95巷83號
賴雅凰27177938核准設立 - 合夥 (核准文號: 1114100502)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95巷51號
張偉文88221577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4102472)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12巷1號1樓
陳明建18717907核准設立 - 獨資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95巷101號1樓
李明福22050762核准設立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95巷9號3樓之1
姚雅紅24854386核准設立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22巷15號
許隆倫28848479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2-05-18)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1號 | 負責人: 王惠珍 | 統編: 31884786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22巷15號 | 負責人: 陳淑貞 | 統編: 26225308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104113789)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95巷83號 | 負責人: 賴雅凰 | 統編: 27177938 | 核准設立 - 合夥 (核准文號: 1114100502)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95巷51號 | 負責人: 張偉文 | 統編: 88221577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4102472)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12巷1號1樓 | 負責人: 陳明建 | 統編: 18717907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95巷101號1樓 | 負責人: 李明福 | 統編: 22050762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95巷9號3樓之1 | 負責人: 姚雅紅 | 統編: 24854386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22巷15號 | 負責人: 許隆倫 | 統編: 28848479 | 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2-05-18)

[ 查詢所有 牯嶺街5巷2號 ... ]

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同分類的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地址: 福林路60號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文化資產 | 簡介: 臺北市政府前於89年7月14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故居」為直轄市定古蹟,後經內政部於94年5月25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為國定古蹟,古蹟範圍為福林路60號。 蔣介石先生與夫人宋美齡女士... | 經度座標: 121.530152 | 緯度座標: 25.094898

光影萬花筒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臺北市立長安國小興建於民國38年至39年,建校歷史悠久,於93年開始動工興建活動中心暨地下公共停車場,該校舍為具有完整的多元教學功能之新建物,將提供學校師生與社區更寬敞與舒適的教學與活動空間。本項公共...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滿門桃李,心繫長安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1. 轉換司令臺目前制式的矮板形式,變成學童有趣的生活探討話題。 2. 面對司令臺,提出銜接左右新舊校舍的視覺策略。 3. 藉由藝術家與學童的互動參與提出公共藝術設置方案,融入互動後的成果。 以...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親愛的我變大了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尊重兒童如同尊重成人 被放大的學童身影與原有空間大小產生錯覺。刻意塑造比成人更大的學童身影,使學童心理上產生如成人般的自我肯定感與自制力,突顯人本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視學生臺北市中山區長安國...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來!來!來!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與學生上課互動期間,藝術家設計了一套影片拍攝方式,拍攝了長安國小許多師生。「來!來!來!」這件作品最大的特色視牆吊互動機制,藝術家特別設計一件與校園結合、與師生一起互動的作品。作品使用Max/MSP(...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獨一無二》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獨一無二》,藉由象徵年輕生命奔放燦爛的花的意象為創意發想,截取公共藝術計畫中駐校上課時小朋友的複合媒材創作,襯以小朋友書寫個人創作想法的童趣塗鴉,將其影像轉畫並融入舞動的彩蝶造型雕塑。將創作成果、記...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臺北自來水博物館

地址: 思源街1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正區 | 開放時間: 【夏季期間7/1-8/31】9時至18時(售票、入園至17時) / 【非夏季期間1/1-6/30及9/1-12/31】9時至17時(售票、入園至16時)。每週一休園;週一適逢連續假日則照常營業。 | 主類別: 博物館 | 簡介: 自來水博物館即原臺北水源地唧筒室,在臺北自來水的發展中具有不可磨滅的階段性歷史地位,西元1908年完工,至今有百年歷史,其精緻典雅的古典歐式建築於民國82年6月經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主體建築採新古典主... | 經度座標: 121.530253 | 緯度座標: 25.013286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地址: 思源街1 號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文化資產 | 簡介: 修正為「台北水道水源地」的古蹟,其範圍除了原有唧筒室外,增列指定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渾水抽水站等三處建築為古蹟本體,各建築本體分述如下:唧筒室:即抽水機房,為日治時期台北水道工程設施,建於1908(... | 經度座標: 121.530253 | 緯度座標: 25.013286

溪洲部落

地址: 溪洲路202-6 | 縣市: 新北市 | 主類別: 社區 | 簡介: 溪洲部落位於新店溪碧潭至秀朗橋河段,部落所在流域水流平緩,與東部阿美族原鄉部落環境類似。阿美族是親水的民族,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水,而部落面前的新店溪正好提供溪洲部落居民重要的生活空間,族人會在河中以阿美... | 經度座標: 121.530257 | 緯度座標: 24.9635178

蠹行文化聚合古書店

地址: 青田街2巷25號 | 縣市: 臺北市 大安區 | 開放時間: 週一 - 週日: 13:00 到 21:00 | 主類別: 獨立書店 | 簡介: 「像我這樣的人,在這樣的時代和環境,沒有餓死已算萬幸」 ——殷海光,1966年3月16日 即使形銷骨立 仍堅持古老的質感,或者低迴不已的迷人闡釋 我們談論知識、美學,永恆的藝術... | 經度座標: 121.530450 | 緯度座標: 25.028439

芝山岩遺址

地址: 芝山岩小山 | 縣市: 臺北市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 | 主類別: 文化資產 | 簡介: 芝山岩在遠古時期是臺北盆地湖泊中之一小島,據考古研究顯示,它主要保存著兩層史前文化,即芝山岩文化與圓山文化,也許有更早的大坌坑文化,年代大約在四千年至五千年以上。由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一年間,幾次探測的... | 經度座標: 121.530458098219 | 緯度座標: 25.1027651730783

自然饗宴

地址: 臨沂街61號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作品以「樹」為發想與延伸。樹供給萬物賴以維生的氧氣,亦是動物棲息之地,與宿舍老樹相互呼應,營造出具有親和性及裝飾性的文化創意作品。在造型上簡化樹木枝枒,呈現出蒼勁的線條美感,並以多層次的色彩變化,豐富... | 經度座標: 121.53047 | 緯度座標: 25.04224

古今書廊

地址: 羅斯福路3段244巷17號及23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正區 | 開放時間: 每日10:30~22:00,除夕~初四公休 | 主類別: 獨立書店 | 簡介: | 經度座標: 121.530609 | 緯度座標: 25.016675

天母白屋(美軍宿舍)

地址: 天母里中山北路7段181巷23號 | 縣市: 臺北市 |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六 09:30-18:00(週日、國定假日不開放) | 主類別: 文化資產 | 簡介: 建築完成日期一九五三年。一九五O年代美軍駐台期間興建之房舍,因外牆為白色雨淋板,故名為『天母白屋』。 建築物為一層樓,黑瓦白牆,外有庭院,內多設有壁爐,頗具美國郊區獨棟建築特色。隨著天母地區的發展,... | 經度座標: 121.530661 | 緯度座標: 25.124804

財團法人崔媽媽基金會

地址: 羅斯福路三段269巷2-3號2樓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社區 | 簡介: 台灣80%人口集居在都會,未來都會住宅及社區類型將以公寓大廈為主,且將愈來愈多。 公寓大廈社區儼然已成台灣都市居住類型。但相對於十餘年來台灣各類社區營造的百花齊放,公寓大廈社造卻是一直被忽略的留... | 經度座標: 121.530692 | 緯度座標: 25.0190136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地址: 福林路60號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文化資產 | 簡介: 臺北市政府前於89年7月14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故居」為直轄市定古蹟,後經內政部於94年5月25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為國定古蹟,古蹟範圍為福林路60號。 蔣介石先生與夫人宋美齡女士... | 經度座標: 121.530152 | 緯度座標: 25.094898

光影萬花筒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臺北市立長安國小興建於民國38年至39年,建校歷史悠久,於93年開始動工興建活動中心暨地下公共停車場,該校舍為具有完整的多元教學功能之新建物,將提供學校師生與社區更寬敞與舒適的教學與活動空間。本項公共...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滿門桃李,心繫長安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1. 轉換司令臺目前制式的矮板形式,變成學童有趣的生活探討話題。 2. 面對司令臺,提出銜接左右新舊校舍的視覺策略。 3. 藉由藝術家與學童的互動參與提出公共藝術設置方案,融入互動後的成果。 以...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親愛的我變大了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尊重兒童如同尊重成人 被放大的學童身影與原有空間大小產生錯覺。刻意塑造比成人更大的學童身影,使學童心理上產生如成人般的自我肯定感與自制力,突顯人本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視學生臺北市中山區長安國...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來!來!來!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與學生上課互動期間,藝術家設計了一套影片拍攝方式,拍攝了長安國小許多師生。「來!來!來!」這件作品最大的特色視牆吊互動機制,藝術家特別設計一件與校園結合、與師生一起互動的作品。作品使用Max/MSP(...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獨一無二》

地址: 吉林路15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山區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獨一無二》,藉由象徵年輕生命奔放燦爛的花的意象為創意發想,截取公共藝術計畫中駐校上課時小朋友的複合媒材創作,襯以小朋友書寫個人創作想法的童趣塗鴉,將其影像轉畫並融入舞動的彩蝶造型雕塑。將創作成果、記... | 經度座標: 121.530156 | 緯度座標: 25.049514

臺北自來水博物館

地址: 思源街1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正區 | 開放時間: 【夏季期間7/1-8/31】9時至18時(售票、入園至17時) / 【非夏季期間1/1-6/30及9/1-12/31】9時至17時(售票、入園至16時)。每週一休園;週一適逢連續假日則照常營業。 | 主類別: 博物館 | 簡介: 自來水博物館即原臺北水源地唧筒室,在臺北自來水的發展中具有不可磨滅的階段性歷史地位,西元1908年完工,至今有百年歷史,其精緻典雅的古典歐式建築於民國82年6月經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主體建築採新古典主... | 經度座標: 121.530253 | 緯度座標: 25.013286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地址: 思源街1 號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文化資產 | 簡介: 修正為「台北水道水源地」的古蹟,其範圍除了原有唧筒室外,增列指定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渾水抽水站等三處建築為古蹟本體,各建築本體分述如下:唧筒室:即抽水機房,為日治時期台北水道工程設施,建於1908(... | 經度座標: 121.530253 | 緯度座標: 25.013286

溪洲部落

地址: 溪洲路202-6 | 縣市: 新北市 | 主類別: 社區 | 簡介: 溪洲部落位於新店溪碧潭至秀朗橋河段,部落所在流域水流平緩,與東部阿美族原鄉部落環境類似。阿美族是親水的民族,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水,而部落面前的新店溪正好提供溪洲部落居民重要的生活空間,族人會在河中以阿美... | 經度座標: 121.530257 | 緯度座標: 24.9635178

蠹行文化聚合古書店

地址: 青田街2巷25號 | 縣市: 臺北市 大安區 | 開放時間: 週一 - 週日: 13:00 到 21:00 | 主類別: 獨立書店 | 簡介: 「像我這樣的人,在這樣的時代和環境,沒有餓死已算萬幸」 ——殷海光,1966年3月16日 即使形銷骨立 仍堅持古老的質感,或者低迴不已的迷人闡釋 我們談論知識、美學,永恆的藝術... | 經度座標: 121.530450 | 緯度座標: 25.028439

芝山岩遺址

地址: 芝山岩小山 | 縣市: 臺北市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 | 主類別: 文化資產 | 簡介: 芝山岩在遠古時期是臺北盆地湖泊中之一小島,據考古研究顯示,它主要保存著兩層史前文化,即芝山岩文化與圓山文化,也許有更早的大坌坑文化,年代大約在四千年至五千年以上。由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一年間,幾次探測的... | 經度座標: 121.530458098219 | 緯度座標: 25.1027651730783

自然饗宴

地址: 臨沂街61號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公共藝術 | 簡介: 作品以「樹」為發想與延伸。樹供給萬物賴以維生的氧氣,亦是動物棲息之地,與宿舍老樹相互呼應,營造出具有親和性及裝飾性的文化創意作品。在造型上簡化樹木枝枒,呈現出蒼勁的線條美感,並以多層次的色彩變化,豐富... | 經度座標: 121.53047 | 緯度座標: 25.04224

古今書廊

地址: 羅斯福路3段244巷17號及23號 | 縣市: 臺北市 中正區 | 開放時間: 每日10:30~22:00,除夕~初四公休 | 主類別: 獨立書店 | 簡介: | 經度座標: 121.530609 | 緯度座標: 25.016675

天母白屋(美軍宿舍)

地址: 天母里中山北路7段181巷23號 | 縣市: 臺北市 |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六 09:30-18:00(週日、國定假日不開放) | 主類別: 文化資產 | 簡介: 建築完成日期一九五三年。一九五O年代美軍駐台期間興建之房舍,因外牆為白色雨淋板,故名為『天母白屋』。 建築物為一層樓,黑瓦白牆,外有庭院,內多設有壁爐,頗具美國郊區獨棟建築特色。隨著天母地區的發展,... | 經度座標: 121.530661 | 緯度座標: 25.124804

財團法人崔媽媽基金會

地址: 羅斯福路三段269巷2-3號2樓 | 縣市: 臺北市 | 主類別: 社區 | 簡介: 台灣80%人口集居在都會,未來都會住宅及社區類型將以公寓大廈為主,且將愈來愈多。 公寓大廈社區儼然已成台灣都市居住類型。但相對於十餘年來台灣各類社區營造的百花齊放,公寓大廈社造卻是一直被忽略的留... | 經度座標: 121.530692 | 緯度座標: 25.0190136

 |